2016年秋季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学期第6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单元复习教案10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6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材内容说明 冀教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单元教育目标1、结合实例认识周长,能指出并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2、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获得总结公式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3、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同伴合作解决测量问题,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二)单元教材说明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学习了厘米、分米、米等长度单位,经历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结合实例认识物体表面周长,认识几何图形周长,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最后设计了“室外测量”综合与实践活动。
本套教材将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和周长计算分开编排在二年级下册和本单元。
主要目的有以下三点:第一,强化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图形特征的探索和认识;第二,强调周长概念的建立和测量;第三,重视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
同时淡化纯周长的计算,强化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按照这样的编排思路,本单元共安排4课时,综合与实践“室外测量”安排1课时。
内容编排如下:1、周长,安排2课时。
本单元认识的周长是普遍意义上的周长,包括物体的周长(如,树干、头围等)、物品表面的周长、几何图形的周长等。
这样设计,一方面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理解周长的实际含义;另一方面,学生首先建立周长的一般概念,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第1课时(教科书74页、75页),物品表面的周长。
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
活动一,选择了学生比较熟悉、喜欢的小布艺这种物品,给出了两种图案(粉色的椭圆形、蓝色的长方形)。
通过工厂在成批加工小布艺之前,要把需要的材料裁剪好这一实际情况,设计了确定“小布艺的花边要剪多长”的测量活动。
用图示的方法提示了测量活动需要的直尺、线绳、剪刀、花边、针等操作工具。
通过丫丫的话:“怎样确定这个粉色小布艺的花边要剪多长呢?”提示课堂活动的内容。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案 第一课时 认识周长
第一课时认识周长教学内容教材74~75页了解不同物体的周长。
教学提示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小布艺,通过如何确定“小布艺花边的长”这一问题,让学生在合作研究、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引出周长的概念,并结合硬币面、课本封面、课桌面边线的长,进一步认识周长的含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过程与方法:能测量并计算不同物体图形的周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指出并测量出不同物体、图形的周长难点:测量物体周长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不同形状的物体学具准备:直尺、剪刀、小布艺、针、线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用课件演示:工厂生产的两种小布艺,及制作好花边的过程。
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像这样围小布艺一周的长度叫周长,接着演示2张幻灯片,突出图形不同周长也随之改变。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视频冲击学生大脑,使学生在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新知。
二、探索新知。
师:工厂里这两种小布艺的周长究竟是多少呢?我们怎样测量出来?小组合作,利用学具解决问题,测量出小布艺的花边长度。
小组汇报活动收获:生:我们先把小布艺的花边做好,再拆下花边量一量。
生:先找一根绳子沿着小布艺的边绕一圈,再测量绳子的长度,绳子的长就是小布艺花边的长度。
生:把圆形小布艺对折,用绳子绕对折后小布艺的弧形边,绳子的长再乘2就是圆形小布艺的花边的长度。
生:长方形小布艺就用直尺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再把四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就是长方形小布艺的花边的长度。
生:要知道长方形小布艺的花边长度,可以只测量一个长边和一个短边,各小组不同方法,只要正确,就要给与肯定。
教师小结:花边的长就是小布艺的周长。
我们会用不同的方法得出小布艺花边的长,就是求出了小布艺的周长。
师:现在我们找一找身边这些物体的边线吧。
请同学们指出硬币面、课本封面、课桌面的边线,并用手摸一摸。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教学目标】1、在学生围摆、描画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周长。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测量计算等方法和手段,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线绳、一组平面图形、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教学重点】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周长含义。
1、复习引入新的知识,PPT展示。
老师:我们学过三角形和周长两部分的内容了,那么同学们会不会计算三角形的周长呢?学生:会,三条边想加。
老师:很好,那四边形呢?学生:四条边相加。
老师:很好,说的都很对,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些特殊的四边形。
2、师、生互相交流哪些是特殊的四边形。
老师:你们有发现哪些特殊的四边形呢?学生1:有的四边形,四条边长度相同。
学生2:有的四边形,其中的两条边分别对应相等。
学生3:有的四边形,角度是直角。
学生4:有的四边形四条边相等,而且四个角的角度都是90度。
老师:嗯,很好,你们观察的很仔细,那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一下,什么是长方形,什么是正方形。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老师:大家知道了周长是什么,那么我们用什么办法来求平面图形的周长呢?同学们先思考一会儿。
和小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请小组在班上汇报讨论情况。
2、师出示一张小贺卡,让同学们说说它是什么形状?几条边?(长方形,四条边。
)长方形周长指什么?同学们说一说,指一指(四条边的和)。
怎样求长方形周长呢?先观察,再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3、和学生一起来求长方形的周长。
把四条边长度加起来;长×2+宽×2;(长+宽)×2;小结:计算长方形周长,只要知道长和宽,就可以求出周长。
4、让学生类推出正方形的周长。
三、实践练习。
利用今天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与长方形有关的数学问题:1学校长方形花坛,长5米,宽3米,花坛周长多少米?2一块长方形菜地,长6米,宽3米,如果一面靠墙,围上篱笆,至少要多少米?四、课后小结。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内容: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三课时第78-79页内容 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计算、交流、总结等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的过程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3、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体验算法多样化,获得成功的感受。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小探究 教学过程:课堂小研究(一)不用量,利用方格纸算一算图形的周长我的算法是: 我的算法是:(二)计算下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我的算法是: 我的算法是:讨论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我发现: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533m图,抛给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可能会:数出长方形四条边长一共占有18个格,周长是18厘米。
长方形的长占有6个格,是6厘米。
宽占有3个格,是3厘米。
它的周长是6厘米+3厘米+6厘米+3厘米=18厘米。
只数了一条长边和一条宽边,一共是9厘米,没数的还有一条长边和一条宽边,用9乘2一共是18厘米。
正方形四条边一共占有12个格,周长是12厘米。
正方形的边长是3个格,是3厘米,它的周长是4个3厘米相加,就是12厘米。
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预设如下:5+3+5+3= 16(米)5×2+3×2 =16(米)(5+3)×2 =16(米)探究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预设如下:⒋质疑问难: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三、强化训练,应用拓展1、:信鸽送信:出示课件2、一块正方形手帕,边长是25厘米,它的周长多少厘米?(幻灯片出示)学生独立完成并全班交流,评议。
3、有一块长80厘米、宽50厘米的长方形木板。
在这块木板上锯下一块最大的正方形木板。
(1)锯下的正方形木板的周长是多少?(2)剩下的长方形木板的周长是多少?四、自主反思,深化体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冀教版数学三上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WORD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的事物、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理解周长的概念,理解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概括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能力目标
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活动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 情感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的由来。
教学关键
通过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合作交流中,促进学生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等。
学具:尺、绳子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课件出示)有一天,两个好邻居小羊和小兔为了一件事发生了争吵。
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小羊和小兔都在自家的院子里种植蔬菜,为了避免其他动物搞破坏,于是两个
“我的篱笆长。
”人决定围了一个长方形。
小羊围了一个长方形,小兔围了一个正方形。
小兔说:
小羊说:“我的篱笆长。
”同学们,你们能有什么办法判断谁的篱笆长一些吗?师:小羊和小兔可不是光凭你们的猜想就能说服的,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验证,让他们心服口服。
你觉得小羊和小兔的篱笆与我们所学的哪一个数学知识有关?生1:周长(随机板书:周长)。
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案:第6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冀教版
第6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第1课时周长【教学内容】教材第74~75页内容及第75页练一练第1,2题。
【教学目标】1.结合给小布艺配花边的典型事例,经历讨论、测量、交流等认识周长的过程。
2.知道周长的含义,能指出并测量物体表面的周长。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测量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小布艺花边不同的测量方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剪好的布艺材料、针、线、直尺。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做一个小布艺。
课前让同学们准备的材料和工具,你们都带来了吗?看看都带齐了没有。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4页布艺成品和需要准备的材料和工具)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体会周长。
1.观察图,了解信息。
(1)让学生说说要准备哪些材料和工具。
(2)让学生说一说在加工之前要做哪些准备。
(引出剪好小布艺需要的布料和花边)2.解决丫丫提出的“怎样确定这个粉色小布艺的花边要剪多长呢?”。
(1)组内交流。
(组内说一说怎么测量)(2)小组合作。
(利用准备好的工具动手操作)(3)集体汇报。
(说说各组测量粉色小布艺花边长的方法和结果)方法一:先用针和线把花边缝到小布艺上,做好一个,再拆下花边量一量。
方法二:先用线沿着小布艺的外缘环绕一周,剪去多余的部分,再抻直,测量出线长就是小布艺花边的长度。
方法三:把小布艺对折起来,用线测量出花边的一半,再乘2。
(重点关注)(4)总结归纳。
花边的长就是小布艺布料的周长。
(板书:周长)3.解决“怎样确定长方形布艺花边的长呢?”(1)自主操作。
(让学生利用工具测量)(2)集体汇报。
(说一说测量的方法和结果)方法一:用直尺分别测量长方形布料每条边的长度,再把四条边的长度加起来。
方法二:先测量长方形布料的一个长边和一个宽边,再把两长边和两宽边的长度加起来。
(评价这个方法简单)(二)认识周长。
师指出硬币面、课本封面、铅笔盒表面、课桌面的边线。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精品课教案_0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一、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二、教学目标:1、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探究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渗透优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灵活选择、运用周长公式计算图形周长。
四、教学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五、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特征。
(教师出示装在信封里的图形,只露出两个直角)根据提示猜测:①它是一个四边形。
②它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复习周长含义。
(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请学生指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猜测谁的周长长?引出课题——《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二)探究新知1、确定测量方法。
(1)复习测量图形周长的方法。
预设:绕绳法,数方格法,尺子测量法……(2)通过对比选取最优方法。
预设:①绕绳法:通常用于测量不规则图形,测量误差较大。
②数方格法:比较直观,多用于测量较小的图形。
③尺子测量法:测量规则图形时,既精确又简便。
通过对比,测量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用尺子测量,最精确、最简便,在数学中选取最优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叫做“优化思想”。
2、探究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
研究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学生先自己测量、计算,并在组内分享自己的方法。
预设1:测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6厘米、4厘米,所以长方形的周长是6+4+6+4=20(厘米)长方形的周长就是4条边的长度之和,因此,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预设2:因为长方形对边相等,长方形的周长是6×2+4×2=20(厘米)为什么用6和4分别乘2,再相加呢?根据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2条长相等,2条宽相等,也就是2个6和2个4,因此,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预设3:长方形的周长是(6+4)×2=20(厘米)“6+4”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乘2?(教具演示)“6+4”求的是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我们把一条长和一条宽看成一组,长方形中有2组长加宽,所以,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3、对比长方形周长计算的不同方法,总结发现。
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冀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冀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培养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概念,并能够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或者图片,以及相关的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或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2.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什么意思吗?”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的周长是怎么计算的呢?”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正方形的周长是怎么计算的呢?”三、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相关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理解。
2. 教师选取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
四、拓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有什么关系呢?”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学习感受和收获。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课堂练习(10分钟)1. 完成教材第67页的“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
2. 教师出示拓展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理解。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教案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能够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培养学生对周长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周长的概念。
2.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计算较复杂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概念和计算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演示法:通过示范例题,让学生熟悉周长的计算方法。
3.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将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评价周长的重要性,通过引导让学生认为周长在生活中的作用,如房间周长、围栏周长等。
2. 讲解概念(10分钟)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概念,以及周长的公式。
周长(Perimeter):周长是一个图形的边界线的长度之和。
用p表示。
长方形周长公式:p=2(a+b)正方形周长公式:p=4a3. 讲解计算方法(10分钟)通过示范例题,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例1: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已知长方形的长为6cm,宽为4cm,求周长。
解:p=2(a+b)=2(6+4)=20(cm)例2: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5cm,求周长。
解:p=4a=4×5=20(cm)4. 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多个案例让学生练习周长的计算。
案例1:一块长方形冰箱贴的长为10cm,宽为5cm,周长用细线测量后为32cm,是否准确?解:根据公式计算周长,p=2(a+b)=2(10+5)=30(cm),和实测值32cm不同,说明不准确。
案例2:某个正方形花坛周长为16m,求边长。
解:根据公式计算,p=4a=16,则a=4(m),所以边长为4米。
5. 课堂小结(5分钟)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学到的知识。
六、教学资料1.讲义。
2.书本或练习册。
3.粉笔、黑板、彩色笔。
七、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包括认识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室外测量三部分。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常见的长度单位,经历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单元在编排上注重旧知识对新知识的推动作用。
在引导学生认识周长的同时,重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方法,在教学中要把认识周长和计算周长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这是培养学生对周长正确计算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室外测量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新知,并能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物和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度量及比较、归纳等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3.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重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难点: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建议:1.在教学中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具体的事物出发,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获得对空间与图形的直观经验,并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让学生运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公式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让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
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如:测量,比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充分交流的过程中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时,还要满足多样化的学习要求,肯定不同的探究过程。
课时安排本单元计划5课时完成教学。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复习教学设计
正方形周长=
长方形周长=(长+宽)×2边长=(长+宽)×2÷4
(4+2)×2÷4=3(根)答:正方形边长需要用3根小棒。
b同学们真棒,动手又动脑,大家都想动动手吗?再来一道30分题,请同学们拿出练习题,完成典型例题第2小题。
正方形周长=长×4长方形周长=长×5
很多图形问题,画画图就迎刃而解。
(三)总结
回顾本节课推导计算公式
靠墙问题:
跑圈问题:
正方形周长和长方形周长相等问题:
两个长是宽的2倍的长方形组合问题: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共同努力,大家获得了至高荣誉的奖杯,
相信也从这节课明白学习数学是要找到规律和方法的,学习数学可以很轻松,很快乐,回顾一下本节课解决了哪些问题,
教学重点
能通过多种方法运用解决周长问题,并推导出每种题型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通过多种方法运用解决周长问题,并推导出每种题型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题、教学用具等
课时安排
共1课时第1课时
授课时间
项目
预设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同学们,在班里很多同学都会跟我反映,“老师,学习周长的作业题我都会,为什么考试就是考不了高分呢,我郁闷啊!”同学们你们有类似的困惑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来攻克第六单元周长的相关难题,老师总结了本单元的所有易错题及难题,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会喜欢做关于周长的相关题目。
课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复习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教学复习课件
小朋友开着台灯在学习,观 察钟面,此时的时刻应该是 晚上8:30,也可以说是20 :30。
2011年5月16日广州至武昌的 K756次列车的发车时刻是19:10 ,也可以说是晚上7:10。
信箱全天三次开箱的时刻分别 是8:30、11:00和15:30, 即上午开箱两次,下午3:30 开箱一次。
课件
6
3
3
3
3
3
6 6+3+6+3=18(厘米)
3 3+3+3+3=12(厘米)
2、计算下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5×2+3×2 =10+6 =16(米)
(5+3)×2 =8×2 =16(米)
你喜欢哪 种算法?
3+3+3+3=12(米) 3×4=12(米)
长方形
正方形
长方形周长=(长+宽)×2
正方形周长=边长×4
(1)如果小明做完一件事再做另一件事,共需要(85 )分。 (2)如果合理安排一下,只需要( 55 )分。
课堂小结
课后练习
1.教材P3第4题。
2.完成本课时对应训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长方形周长=(长+宽)×2 正方形周长=边长×4 2、求“楼梯形”图形的周长,可以先把它转化成长方形或正方 形,然后通过求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即可得出“楼梯形”图 形的周长。
1.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10+6)×2 =16×2 =32(厘米)
50×4=200(厘米) 答:锯下的正方形木板的周长是200厘米。
(2)剩下的长方形木板的周长是多少?
80-50=30(厘米) (50+30)×2=80×2=160(厘米) 答:剩下的长方形木板的周长是160厘米。
三年级上数学-6.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整理与复习-冀教版-课件PPT(25张)
1
2
2
厘
米
2厘米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x4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x2
计算一个图形的周长,实际上是求所 有边长的总和。
1.一个长方形的宽是4分米,长是宽的5
倍,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请你在下面画一个周长是12厘米的长方形。 一共需要霓虹灯线多少米?
先求长方形 (4+20)×2=48(分米)
(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厘米) 从小红家到学校有两条路可以走。
1.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C)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折一个 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B )厘米。
A.4
B.6
C.10
3.用2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 是( A)厘米。
A.6
B.7
C.8
从小红家到学校有两条路可以走。你能 说出哪条路近,哪条路远吗?
• (2)把它们拼成一个正方形,计算这个正方 形的周长。
3+3=6(厘米) 4×6=24(厘米)
6厘米
一共需要霓虹灯线多少米?
单位:米
8×3=24(米) 3×2=6(米) 24+6+20=50(米) 10×2=20(米)
3.请你在下面画一个周长是12厘米的长方形。 (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厘米)
我会选:
4.一个长方形操场,长75米,宽 45米,小东沿着操场的边线跑了2 圈。一共跑了多少米?
在一张长50厘米,宽30厘米的长方形 纸片上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1.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2.剩下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小红家
一样远近
学校
从小红家到学校有两条路可以走。你能 说出哪条路近,哪条路远吗?
文库上传2016年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6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建议 冀教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计算、交流、总结等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的过程。
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体验算法多样化,获得成功的感受。
教学建议:◆计算方格纸上图形的周长1、让学生观察方格图,知道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
2、提出例1的要求,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
3、交流学生个性化的算法。
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是怎样算的。
如,长方形的边长有6个格,它的长就是6厘米。
◆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1、出示例2中的两个图形,让学生讨论:例l中的两个图形和例2中的两个图形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然后提出计算周长的要求,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2、交流计算长方形周长的不同算法,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算法。
在学生达成共识后,共同总结出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3、出示例2中的正方形,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周长。
24、交流学生的计算方法,指导学生总结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练一练第1题,先计算每个图形的周长,再把小鸟和信箱用线连起来。
第2题,先让学生说一说用什么公式计算,再独立解答。
第3题,指导学生理解题意,必===用为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 文件格式。
本文档仅用于百度文库的上传使用。
3。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6.4综合练习课件复习课课件复习课
5×4=20(米)
20÷2-7 =10-7 =3(米)
答:它的宽是3米。
深化练习 3 我会选择。
(1)有两个长方形,长都是4厘米,宽都是2厘米,把它们拼成一个 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B ),如果拼成一个长方形,那 么它的周长是( D )。
A. 12厘米 B . 16厘米 C . 8厘米 D . 20厘米
(2)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0米,宽35米,求操场的周长,正确的算式 是( B )
知识梳理 2.长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例:计算下面图16(米)
知识梳理 3.正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例: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3m 3m
3×4=12(米)
重点解析 1 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18dm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18×4=72(分米)
深化练习 2 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所有正方形的周长都相等。
( ×)
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长一定是7厘米,宽是3厘米。( × )
3.由4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 × )
4.
这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
( √)
5.周长相等的两个正方形完全相同。 ( √ )
19+19+9
9dm
=38+9
=47(分米)
19dm
答:装饰一扇门至少需要47分米的木板条。
需要注意,门的底部不需要安装木板条。
重点解析 4 用宽为1分米、长为1米的木板条装饰门框,如右图。
(2)王强家一共有5扇这样的门,需要准备多少这样的木板条?
1m=10dm 47dm≈50dm 50dm=5m 5×5=25(根)
(精品文档)三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6.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3冀教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内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2、学生会用多种方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和求知欲。
【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对周长的含义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在自己的的头脑中对“封闭的图形一周的长度”也建立了相应的该念,这就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非常重要的认识基础,本课的教学内容的知识生长点也就在此。
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来讲,他们的周长都是指四条边的总和。
这一点学生应该比较容易理解的,所以在对长方形周长或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探究过程中,对图形特征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而该教学内容需要学生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储备。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卡片、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都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吗?今天,草原上要举行运动会,第一项田径项目是竞走,参赛运动员是喜羊羊与灰太狼,(大家看图,出示多媒体课件)同学们,你们来当评委,看看灰太狼提的要求合理吗?引导:喜羊羊和灰太狼可不是光凭你们的猜想就能说服的,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验证,让他们心服口服。
你觉得喜羊羊和灰太狼走的路线与我们所学的哪一个数学知识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揭题:你们真聪明!老师非常欣赏你们对数学的敏感。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问题.提问:他俩所走的路程到底怎么算呢?板书课题: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二、探索新知:1.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长方形,动手摸一摸长方形的一组长边,再摸一摸长方形的一组短边。
长方形较长的一组对边叫做长方形的长,较短的一组对边叫做长方形的宽。
请同学们动手量出所需的数据,再算一算它们的周长。
近年年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6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认识周长)教学建议 冀教版(2021年整理)
2016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认识周长)教学建议冀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认识周长)教学建议冀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认识周长)教学建议冀教版的全部内容。
认识周长教学目标:1、结合给小布艺配花边的典型事例,经历讨论、测量、交流等认识周长的过程。
2、知道周长的含义,能指出并测量物体表面的周长.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测量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教学建议:◆体会周长课前准备好小布艺材料和操作所需要的工具。
1、教师谈话,引出加工小布艺的事情。
让学生说一说在加工之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引出要剪好小布艺布料和需要的花边。
2、提出:怎样确定粉色小布艺的花边要剪多长呢?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利用准备好的工具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在使用剪刀和针时要注意安全。
3、充分交流各组测量粉色小布艺花边长的方法和结果。
教师指出:花边的长就是小布艺布料的周长。
4、提出:怎样确定长方形布艺花边的长呢?让学生利用工具测量。
5、交流不同的测量方法和结果,对简便的测量方法要给予表扬。
◆认识周长1、出示例1中硬币、课本、铅笔盒、课桌等实物,让学生指出每个物品表面的边线。
要指导学生“指”到位,使学生亲身体验每个物品表面边线的长指的是什么.然后教师指出:它们边线的长度叫做它们的周长。
2、提出“量一量课桌面的周长是多少”的要求,同桌合作测量,然后交流测量的方法和结果。
◆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明白活动要求:第一,测量自己的东西;第二,先估计,再测量;第三,记录估计和实际测量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印的同时沿着边描一描。
4.收集印、描出的图片比一比有什么感受。
5.按自己的感受把这些图片分一分,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名称。
6.联系生活,议一议哪些物品的面的形状是长方形的,哪些物品的面的形状是正方形的。
7.结合前面的一些活动让学生摸一摸,数一数,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说明自己的想法。
通过学生充分的观察、思考、交流,再次加深面与体的体验,同时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
三、实践与应用
1.生活中的“长方形”。
出示练一练1家庭厨房场景图。提出问题:哪些物品的面的形状是长方形的?哪些物品的面的形状是正方形的?
(扩展:你家厨房或客厅还有哪些物品?哪些物品的面的形状是长方形的?哪些物品的面的形状是正方形的?)
2.练一练2
发给学生每人一张方格纸,要求学生描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并说明自己是怎么描的。
3.练一练3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涂色,然后数一数。
运用图中蕴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给学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足的时间去观察、交流。
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描图形,然后交流方法、比一比谁描的大谁描的小、评价。
先说一说机器人身上都有什么图形。
二、探究、体验、感悟
(一)教学例1
1.摸一摸
2.印一印
3.描一描
4.比一比
5.分一分
6.议一议
结合教材31页图形
(二)教学例二
7.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说一说。
(1)长方体有几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正方体有几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2)你是怎么知道的
1.学生用手摸一摸挑出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并说说有什么感觉。(可自由发言)
学生小组、全班之间进行学习成果的交流。
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让学生在摸一摸的活动中初步感受长方体和正方体面的特点,在印一印的活动中,初步感受面在体上;通过描一描再次体验面在体上;通过比一比,使学生初步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不同;通过分一分使学生体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通过议一议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具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的物品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同时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理解。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30页认识长方形、正方形
教学目标:
1.经历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过程,体会面与体的联系与区别。
2.能辨别长方形和正方形,并知道名称。
3.体验长方形、正方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感受身边的数学。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协作能力。
教具准备:积木
学生自由涂色。
数出每种图形的数目。
结合生活中的实物使学生再次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进一步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初步感受面的大小。
增强知识的趣味性,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四、总结评价、体验成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教师注意观察学生交流情况。及时做好评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玩积木分类:挑一挑将学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积木挑出来。
1.小组活动,分积木。
学生可以搭一搭、摸一摸。
2.各自汇报分的方法(可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设计学生喜欢的活动,以激发学生兴趣入手,一方面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初步感受物体面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