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考试题整理版:中国古代史(四)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发展

合集下载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民族关系的发展
1.政权并立加速民族融合的进程 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战争频繁,但最终相互妥 协而结束战争,并维持了相对持久的和平局面,促进了 民族交往和互相的沟通与了解,随后中原先进的生产方 式逐步向边境地区扩展,使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全面迅 速的发展;在边境地区设立榷场进行交换,中原的制瓷 技术和印刷技术也传播到了周边地区;少数民族大量南 下移民更是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2.蒙古兴起和元朝建立促进民族融合 元朝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分裂局面,国内各民族 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各族人民长期杂居互 相通婚,民族差异逐渐缩小,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回族。
再见
பைடு நூலகம்
答案: 秦朝 西晋 隋朝
大都附近设中书省; 其他地区设立行中书省(行 省或省)
设宣政院管辖西藏;设澎湖巡 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统一 对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积极影 响? 元朝的统一,结束 了唐朝末年以来的分裂 和战乱局面,推动了多 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 发展,有利于民族大融 合。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 有什么认识、感悟,能跟大 家交流一下吗?
1.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各民族之间虽然有战争和冲突, 但是民族间的融合发展是主流。
2.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 族共同创造的。
单元大练兵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 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的是宋代的 ( B ) A.元宵节 B.元旦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重点难点解析
经济重心的南移 民族关系的发展
经济重心南移
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三国时期,南方经济有 了快速发展;唐朝中后期到五代十国时期,北方 战乱连绵,南方经济得到稳定的发展;到了宋代, 南方成了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先进地区,超过北 方,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现在。 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表现:南方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已经 完全超越北方。

中国古代史专题 4 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中国古代史专题 4 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专题四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发展第一部分中考考点研究第二部分知识梳理考点一民族政权并立(一)政权的建立(二)与宋的关系1.澶渊之盟:辽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双方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2.宋夏和议: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边境贸易兴旺,西夏学习中原文化。

3.南宋抗金:岳飞率领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

4.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考点二经济重心难移和宋代社会风貌(一)经济重心南移1.宋代经济发展2.重心南移: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易错混淆: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完成于南宋。

北宋时期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历史阶段。

宋朝经济极度繁荣,海外贸易管理机构——市舶司和最早的纸币——交子的出现,既是其经济繁荣的表现,又是推动经济繁荣的重要条件。

知识拓展:经济重心南移的启示重视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环境,大力发展科技,重视人才引进,注意保护环境。

(二)宋代社会风貌知识拓展:1.两宋时期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原因是什么?衣食住行上的变化,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重视节日庆祝等,都是宋代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的体现。

宋代富裕且丰富的社会生活根源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具体原因如下:①两宋军民抗击北方游牧民族南侵,使中原和南方地区获得相对安定的社会发展环境。

②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在碰撞中逐渐交融,大大丰富了华夏文明。

③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④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三项重大发明与应用及海内外商贸兴起。

⑤两宋时期,统治者推行重文轻武的国策,文化教育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以史学、宋词为代表的文学作品和书法绘画等艺术蓬勃发展。

2.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1)政治因素。

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2)经济因素。

大量中原地区人口南迁,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为南方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知识点总结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知识点总结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知识点总结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知识点总结》的内容,具体内容:历史是一个记忆性很强的科目,大家往往会发现很难把所学的知识都牢牢记住,这样我们就需要对历史知识点进行归来总结。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欢迎大家阅读。

经...历史是一个记忆性很强的科目,大家往往会发现很难把所学的知识都牢牢记住,这样我们就需要对历史知识点进行归来总结。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欢迎大家阅读。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必考知识点1、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⑴、南方战乱少,中原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⑵、自然环境好,适宜农业发展。

⑶、社会环境安定,统治者也重视发展2、江南农业发展:新品种:越南的占城稻。

产粮区:"苏(州)湖(州)熟,天下足"。

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手工业发展:蜀锦质量最好"号为冠天下"。

北宋出现瓷都景德镇。

宋朝广州、泉州造船业居世界首位。

商业的发展:最大城市商业是开封和临安,大商港是广州、泉州,在这里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北宋时期四川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3、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重要知识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心长期在黄河流域。

唐末五代后,南方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人口迅速增加,经济重心南移。

两宋时,南方已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1)人口增加:长期以来,由于北方战乱较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方的开发也使人口自然增长较快,到北宋时,南方人口数量逐渐超过了北方。

(2)农业的发展:两宋时期,南北各地的农作物品种得到交流,粮食产量大大增加。

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天下闻名的重要产粮区。

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在南方普遍种植,稻麦两熟制得到推广,北方的农作物在南方种植日益增多,棉花、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区域也扩大了。

中考历史主题五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中考历史主题五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4)采煤业:煤,在宋代称石炭,当时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5)冶铁业:铁、铜等金属冶炼在质量和数量上都达到了世界最高水平。宋代铁产 量大致相当于18世纪欧洲各国产量的总和 (6)宋代的手工业部门已有商标和广告意识 3.繁荣原因 (1)人口南迁为南方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大量劳动力,为南方商业的繁荣发展奠定 了物质基础 (2)宋朝统治者重视商业发展,实行开明的政策。宋朝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鼓励 经商的封建王朝 (3)高度繁荣的文化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4)由于陆上丝绸之路受阻,宋代对外贸易只能通过海路(海上丝绸之路)进行, 这从另一个方面给宋朝打开了更加广阔的海外市场
(二)辽宋澶渊之盟 1.背景:(1)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2)宋太祖晚期,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3)宋太宗时,北宋北伐攻辽,遭到失败,转而采取“守内虚外”的消极防御政策 2.概况: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 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 振,打退辽军。之后,辽与宋议和。澶州旧称澶渊郡,所以这次宋辽盟约称“澶渊 之盟” 3.内容:辽军撤回;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4.意义:此后,南北贯通,互市不绝,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促进 了双方经济、文化的繁荣
三、宋元时期的社会生活(识记) (一)宋代 1. 士、农、工、商 (1)士人: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士人受到社会普遍尊重 (2)地主:地主占有大量田地,靠剥削佃户为生 (3)农民:大部分农民是拥有少量田产的自耕农和半自耕农,另一部分是租种他人 土地的佃户 (4)工匠:宋代大部分官营、私营的手工作坊都使用雇佣工匠,作坊主按照契约支 付给工匠一定数量的工钱,工匠身份相对自由 (5)商人:商人按照规定向政府缴纳商税,他们的经济活动对城乡经济的发展起到 了重要作用,自身的社会地位也发生了变化

中考历史专题训练卷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中考历史专题训练卷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1.(2017年湖南怀化)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岳飞抗金”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B.统一国家的建立C.多民族政权的并立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2.(2017年浙江湖州)“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

”材料中宋太祖这一举措①造成重武轻文的局面②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③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④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17年湖南岳阳)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己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下列史实和此表述不相符的是A.制瓷业发达,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B.北宋中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D.宋初,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而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南方的两倍多4.(2017年山东东营)下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A.卫青北击匈奴B.岳飞抗金C.文天祥抗元D.戚继光抗倭5.(2017年山东聊城)下面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

与辽政权订立澶渊之盟的是A.①B.②C.③D.④6.(2017年山东临沂)英国著名的经济史学家麦迪森写道:“早在公元10世纪时,中国人均收入就已经是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国家,而且这个地位一直持续到15世纪。

”这期间,被金灭亡的汉族政权是A.辽朝B.北宋C.西夏D.南宋7.(2017年湖北随州)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的行政区开始于A.秦朝B.唐朝C.元朝D.清朝8.(2017年内蒙古鄂尔多斯)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元朝,今天的北京应该受到哪一行政机构的管辖A.宣政院B.行中书省C.中书省D.澎湖巡检司9.某班的几位同学在讨论“百家姓”的内容时,赵涛同学说:“如果处在某朝代,我的姓氏属于国姓(与当时皇帝同姓)。

1.主题五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1.主题五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1)在中央:将相权分解为行政、军 事和财政三个互不统属的平行机构,便 于皇帝总揽大权,强化中央集权。 (2)在地方:①各州设置通判监督知 州,互相牵制。②派遣文臣担任各地州 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一换制度。
集中 财权
(2)局限性: 带来了机构重 叠、效率低下、 开支庞大,以 及军队作战指 挥不畅、战斗 ①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②在地方设 力低下等弊端, 转运使,各地赋税收入除少部分留作地 导致积贫积弱 的严重后果。 方开支外,全部运交中央。 ①宋太祖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重 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②宋太宗继续采用抑制武将、提 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南宋建 1127年,北宋钦宗之弟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后来定 立 都临安(今杭州),历史上称为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
(1)概况:金军南下给南宋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岳飞带领 宋军大败金军,如郾城大捷(1140年)。 岳飞抗 (2)评价:岳飞抗金有效地遏制了金兵南下,使南方地区相对 金 稳定,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岳飞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民族英 雄。 1141年,宋金订立和议(史称“绍兴和议”),南宋对金称臣, 宋金议 向金送交岁贡,两国以淮水和大散关为界。至此形成宋金南北对 和 峙局面。【南宋、金、西夏并立形势图见《图吧》P5】
主题五
经济重心的南移 和民族关系 的发展
【时空观念】
【主体阶段特征】
中国:民族融合加强,封建经济高度发展。总体趋势是从分裂走 向统一。 ①政治:民族政权并立、从分裂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进一步强化。②经济:封建经济高度发展,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③民族关系:少数民族先后完成封建化,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④科 技文化: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⑤对外关系:对外关系有新突 破,海外贸易发展迅速。 世界:这一时期的欧洲封建庄园十分闭塞,农奴身份低下,思想 文化领域仍处于封建神学禁锢的蒙昧之中。

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南方资源吸引北方民族
南方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环境 ,吸引了北方民族前来开发和利用。
3
北方民族带来先进技术和文化
北方民族在南下的过程中,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 术和文化,促进了南方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1
南方民族在历史上也曾向北迁徙,开拓新的生存空间。
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各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促进 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推动了南方民族经济的繁荣
南方各民族在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中,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发展特色经济,推动了南方民 族经济的繁荣。
增强了南方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
经济重心南移使得南方各民族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增强了南方民族的自信心和 凝聚力。
民族关系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
民族矛盾和冲突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长期的民族矛盾和冲突会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破坏正常的经济秩序 和市场环境,阻碍经济的正常发展。
04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分析
自然环境的变化
气候变化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迁,南方地区的气候逐渐变得更加适宜农 业生产,为经济重心南移提供了自然条件。
南方民族与北方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02
在北上过程中,南方民族与北方民族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融合
,共同推动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南方民族对北方经济的影响
03
南方民族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技术,对北方地区
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民族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民族间的贸易往来
历史上,不同民族之间通过贸易往来,实现了资源的互通有无和 经济的互补发展。
人口迁移与南方劳动力增加
北方人口南迁
由于北方战乱和自然灾害等原因,大量 北方人口向南迁移,为南方带来了丰富 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中考历史复习六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中考历史复习六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精题分解】中考复习六: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1.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C2“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全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其方向是A、从黄河流域转移长江流域B、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C、从长江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D、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高僧、旅行家和佛经翻译家。

唐朝初年,他长途跋涉,千辛万苦,到天竺学习佛学,求取取佛经。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有改动材料二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的对外贸易海港有……政府在这里设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有改动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1分我国古代称什么地方叫“天竺”1分2材料二中的“专门机构”是什么1分写出当时的两个主要对外贸易海港。

2分答案:1玄奘或三藏法师,分印度半岛或印度,分2市舶使或市舶司,1分广州1分泉州1分不论先后4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言语中。

”(唐·杜牧)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唐·杜甫)C“苏湖熟,天下足。

”(宋·谚语)D“无徽不成镇。

”(明清·谚语)5.穿越时光隧道,你回到了南宋都城临安,在下列各项中,可以看到的有①城里有精美的瓷器出售②在“瓦子”里有人在说书,有人在看京剧表演③有人在使用纸币购物④人们在阅读《红楼梦》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长安城简图材料二北宋东京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超过百万,是中国最大的城市。

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小商贩也不限在特定的市区之内,城厢内外均可沿门叫卖,商品可以在白天、夜交易,三鼓以后还可夜市,通晓不绝。

城内还有饮食街、马行街、衣料铺、药铺等。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哪个朝代长安城的布局(1分)答:唐朝。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最全版)PTT文档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最全版)PTT文档

• (3)表现: ①江南农业发展 ②南方手工业的进步表现 ③南方商业的繁荣情形
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
(1)农业
①从越南引进占城稻(江南推广); ②苏州、湖州重要粮仓(苏湖熟,天下足); ③水稻居粮食产量首位(南方);
④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推广到长江流域。
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

(2)手工业
①丝织业: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江浙丝绸产量高;
②棉纺织业:海南岛兴起 ③陶瓷业(辉煌):北宋景德镇成为著 名瓷都 ④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海 船上已装有指南针。(广州、泉州)
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
(3)商业
①商业都市:开封和杭州,杭州改为临安后繁华 度远超过开封;
②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立市舶 司,加以管理;
③货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 界上最早的纸币,有利于商业发展。
(2)原因: ①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秩序相 ①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②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 ①12世纪时铁木真统一蒙古。
对稳定;②北方战乱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辽、西夏、金与宋的关系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 北宋司马光(运城人)《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战国到五代)
完成(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 ②北宋建立:960年赵匡胤陈桥驿兵变建立北宋,定都东京。
①商业都市:开封和杭州,杭州改为临安后繁华度远超过开封; (2)原因: ①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1)时间:唐朝中后期开始,南宋时最终完成(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 ②北方战乱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主要原因);
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南方经 ②兴修水利,开凿两段新运河使粮船从杭州直通大都;

中国古代史 单元五 六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中国古代史  单元五 六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中国古代史 单元五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单元综述】本专题主要讲述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历史。

这一时期,先后经历了北宋与辽、西夏并立,南宋和金对峙以及元朝大一统三个历史阶段。

这一时期,南方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已经完全超越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火药三项重大发明标志科学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知识网络】【基础知识清单】1、 宋元时期特点: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2、 和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3、 辽宋之间达成的议和事件:澶渊之盟,作用是辽宋之间此后很长时间保持和平局面。

4、 宋朝从越南引进的新品种:占城稻。

5、 北宋东京都城的布局:商定活动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6、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的交子。

7、 宋朝对外贸易路线特点:以海路为主。

8、 宋朝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与北宋并立的政权 。

宋辽之间达成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民族政权并立: 经济重心 的南移 元朝的 统一 宋元科技 南方农业的发展:从越南引进 ;民间谚语 南方手工业的发展: 发展成瓷都。

南方商业的发展 城市经济:东京、临安 海外贸易:外贸机构 纸币: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统一蒙古 建立元朝 统一全国 经济 政治 民族融合:新的民族 形成 交通:为了 开辟了漕运和海运, 商业: 描述大都的繁华。

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实行 元政府在中央高宣政院, 加强对 的管辖9、宋朝海外贸易发展的原因:①经济重心南移完成;②北方战乱,陆上丝绸之路中断;③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发展(指南针的应用)④宋朝政府的重视,设立市舶司10、宋朝重要外贸港口:广州、泉州。

11、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时间:南宋。

12、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重要标志:苏湖熟,天下足13、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内容标准】
(1)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2006年湖南省常德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10.下列对宋代历史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经济发达但文化上并不繁荣B.科技发达但政治上并不强大
C.军事强大但科技上并不先进D.政治强大但经济上并不发达
2006年青海省初中升学考试政治历史试卷(课改)
2,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
A.魏晋D.唐朝C.南宋D.元朝
江苏省宿迁市2006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
17.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的最终完成是在
A.南北朝时期B.隋唐时期C.北宋时期D.南宋时期
2006年福州市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卷
6、下列关于宋代经济中心南移的表现,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的海外贸易发达
B、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C、“苏湖熟,天下足”
D、景德镇的纺织品精美绝伦
湖北省宜昌市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试题(课改实验区使用)
5.对谚语"苏湖熟,天下足"最准确的理解是
A.苏州、湖州地区气候宜人B.苏州、湖州地区商业繁荣
C.苏州、湖州地区成为国家的重要粮仓D.苏州、湖州地区物产丰富
2006年湖南省湘潭市初中毕业会考历史试卷
6、宋代海外贸易兴盛,进出口商品种类繁多。

下列各项中属于宋代对外贸易主要港口的是
①杭州②明州③广州④泉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06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教学质量检查(代课程改革实验区使用)
4.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A蕃市B市舶司C蕃学D蕃坊
2006年泰州市二〇〇六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4.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到的纸币。

南宋时则通行“会子”、“关子”等纸币。

)
2006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教学质量检查(代课程改革实验区使用)
二.辩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20分。

其中,第21、22小题各6分,第23、24小题各3分。

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21.唐朝时期,泉州港呈现了“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盛况,成为全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你若生活在当时的泉州城,一定能看到汉族人与回族人举行婚礼的情景。

(1)错误:
理由:
(2)错误:
理由:
答案:1 错误:唐朝时期改为两宋时期;理由:两宋时期由于经济中心南移,才使泉州成为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2 错误:两宋时期的泉州,不能看到汉族与回族举行婚礼的情景;理由:回族形成于元朝时期。

唐朝时没有回族。

四川省宜宾市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试卷(闭卷)
五、填空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21题6分,22题4分,共10分)
21.掌握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都城,有利于理清历史线索,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中国历史。

请写出下列朝代的都城
(填写今名或古名均可)。

西汉__________________ 东汉__________________
西晋__________________ 东晋__________________
北宋__________________ 南宋__________________
21. 西汉:长安(今陕西西安);东汉:洛阳(今河南洛阳)
西晋:洛阳(今河南洛阳);东晋:建康(今江苏南京)
北宋:东京(今河南开封);南宋:临安(今浙江杭州)
【内容标准】
(2)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

2006年湖南省株洲市初中学业考试试卷历史
4.看图说史,是历史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历史图片直观地反映了历史面貌和历史时代特征。

下图主要反映了宋代城市
A.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B.千姿百态的风俗人情
C.风格各异的房屋建筑
D.兼收并蓄的对外交往
【内容标准】
(3)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2006年安徽省濉溪县初三毕业会考历史试卷(开卷)
3、下列各政权,曾经与南宋并立的是:①北宋②辽③金④西夏⑤元朝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四川省内江市2006年初中毕业会考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历史试卷
2、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是北宋与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签订的协议:(A)
A、辽
B、西夏
C、金
D、蒙古
江苏省盐城市二○○六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史地试卷
11.下列政权属于契丹族建立的是
A.北魏
B.辽
C.西夏
D.清朝
【内容标准】
(4)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

2006年湖南省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文科综合(历史)
3、元朝的建立者是
A成吉思汗B 忽必烈C阿骨打D 耶律阿保机
2006年海南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历史科试卷
5、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曲蒙古族歌谣《吉祥三宝》优美动听。

我国历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是
A、辽朝
B、西夏
C、元朝
D、清朝
2006年湖南省娄底市初中毕业历史会考试卷
4.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中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属于
A.契丹族B.党项族C.蒙古族D.女真族
2006年安徽省濉溪县初三毕业会考历史试卷(开卷)
4、右图(图略)城市平面图反映的是
A、唐朝都城长安
B、北宋都城东京
C、元朝都城大都
D、明朝都城北京
2006年湖南省常德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9.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我国古代对北京的称呼①大都②蓟③京师④涿郡
A.②④③①B.②④①③C.④②①③D.③②④①
(战国——隋唐——元——清)
2006年湖北省襄樊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历史与社会)
3.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出现于
A.宋朝B.元朝C.战国D.秦朝
2006年山西省初中毕业生毕业历史学业考试(实验区)
5.下列出现的全国性统一政权中,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是
A.秦
B.唐
C.元
D.明
2006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卷(非实验区用)
6. 元诗“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反映了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那时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A. 契丹族
B. 女真族
C. 畏兀儿族
D. 回族
2006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卷(非实验区用)
7. 西藏成为国家正式行政区,由中央政府对其任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是在
A. 两汉时期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江苏省宿迁市2006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
16.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历代统治者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行政机构有许多创置,下列哪种制度体现了一国多制精神和唐代政治开明的特色
A.西域都护B.“羁縻州”C.宣政院D.“改土归流”
2006年福州市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卷
二、判断正误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T”代表正确说法,“F”代表错误说法,请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填涂所选答案的字母)
23、在抢答赛上,主持人问:“元朝的建立者是谁?”小明答:“成吉思汗”。

F
2006年湖南省湘潭市初中毕业会考历史试卷
33、1271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建立元朝。

×
2006年湖南省常德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二、判题断(每小题1分,共10分。

是对是错,请你当
裁判。

正确的在题前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 √ ]32.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2006年辽宁省沈阳市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与社会试题
二、对号入座(本题3小题,11小题3分,12小题4分,13小题 3分,共10分)
11.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诗词作为中华民族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 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请按下列诗词中所反映历史时期的先后排序,并将前面的字母符号填到指定位置上。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杜甫《忆昔》
B.“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李白《古风》
C.“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毛泽东《沁园春•雪》
排序结果为:11.BAC(顺序对1个,得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