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 (第一课时)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 (第一课时)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读歌谣,导入新课二、学生回忆过春节的情景。

可以让学生先回忆:我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借此引导学生感受春节是喜庆的节日,是团圆的节日!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自学词语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解答疑问1.整体感知。

说说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五、默读填表,了解春节的时间和风俗习惯1.了解北京的春节有多长时间。

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课文在第一自然段开头写了“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在最后一段又写了“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可见北京的春节时间特别长,有一个多月。

)2.默读课文,合作填表。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舍先生写到了哪些天的事情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老舍先生写到的时间画出来,填在表格的左边;再看看在这些时间里具体有哪些风俗习惯,填在表格的右边。

填表的时候可以同桌合作,一会儿再向大家汇报。

3.汇报交流,了解写作的顺序和春节的习俗。

(1)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对照自己填写的表格看看,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做上记号,等会儿一起讨论讨论。

(“风俗习惯”一栏不强求填得全面细致,表格内容供参考。

)(2)根据表格的提示,同学们发现了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吗?(时间顺序)六、分清详略,练习朗读分清详略: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1)默读思考: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详写的部分做上记号。

(2)集体交流:明确作者详写的是“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四个部分。

七、深入详写片段,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1)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的通俗和有趣。

(2)泡腊八蒜:“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着重突出“色如翡翠”和“色味双美”两个词,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简练,给我们呈现出一幅鲜明的画面,这也是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北京的春节》,使学生了解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北京的春节》的阅读与理解。

2. 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的了解。

3. 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与分析。

4.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把握课文主题,理解作者对老北京春节的热爱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课文相关图片和视频。

2. 学具:学生自备课文《北京的春节》的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中国传统节日的热闹场面,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圈画出关键词语和句子,做好笔记。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讨论课文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的重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北京的春节》2. 课文作者:老舍3. 课文主题: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作者对老北京春节的热爱之情。

4. 课文重点词语和句子:热闹、喜庆、团圆、祈福等。

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家乡春节的短文,不少于300字。

3. 收集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办一期手抄报。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蜀河镇兰滩九年制学校鲁雪锋本课为人教六年级下册第2单元“中华民风民俗”的开篇之作。

文章改编自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同名作品,描写的是富有老北京特色的春节风俗,充分展示了老北京春节的隆重、热闹、喜庆、祥和的气氛。

学习此文时,孩子刚过完春节返校,现实的感受有助于孩子理解文本。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通过阅读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

(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2、这节课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么过春节的。

让我们一起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3、作家简介。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检查课前预习:订正生字新词的读音。

2、根据自学提示,默读课文:(1)课文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的日子?分别写了这些日子的哪些风俗习惯?(2)北京的春节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4、交流汇报,老师边板书: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三、品文漫谈,细嚼“年”味。

(一)自由读课文,回答问题1、说一说,北京的“年”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是从文中哪些句子体会到的?并做好“批注”。

2、交流汇报:热闹、忙乱、喜庆、团圆……春节两大形容词:清闲、忙碌:所谓清闲,在过年的时候最闲,不用收割庄稼、施肥、或播种,因为时候不对,想干也干不成;所谓忙碌,大家伙儿买这个买哪个,四处采购,四处拜年逛庙会、看花灯、洗宅子等,所以人们忙碌。

(二)个性朗读,凸现“年”味。

1.开火车朗读全文,感受“北京的春节”的特殊民俗文化。

说一说,哪些节日是详写?哪些节日是略写?2.教师重点引导孩子欣赏“除夕”、“元宵”两个部分,指导集体朗读。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20201109171008)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20201109171008)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想象的能力。
2.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 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 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 兴趣。
教学重、难点
(一)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 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顺序。
师:老舍先生笔下的北京人都怎么过春节的?找出其中最重要的几个时间点 (腊八一一腊月二十三一一除夕一一正月初一一一正月十五)。
3.小组合作
1•老舍先生笔下的北京人的春节中最重要的节日都有什么风俗习惯?
2.分组讨论。
3.学生汇报。
4.完成表格。
5.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时间
二、整体感知,理清过程,了解写作顺序
(一)学生默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
2.北京的春节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二)反馈检查:
1.解决疑难。
2.交流对北京春节的感受
(三)浏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
北京的春节》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十四个生字, 正确读写“翡翠、万象更新、灯火通宵、日夜不绝、 截然不同、万不得已、张灯结彩、有声有光、各形各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 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腊八
腊月二十三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三、小结,布置作业
(一)教师总结延伸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下册(统编)第一单元-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下册(统编)第一单元-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
(1)本组课文主要是讲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
(2)我们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开展调查活动,去了解节日、服饰、饮食、民居等方面的民风民俗。
2.了解课文安排。我们再看看课文的题目,看看围绕“民风民俗”,本组教材安排了哪些内容?
环节二
自主学习
(二)布置任务,自主学习(自学)
默读课文。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提示:学生可以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谈,也可以抓住课文详细描写的地方谈。
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
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准备
预习题单 微课视频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师 生 活 动
环节一
学情诊断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激学)
1.了解单元导语。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进入第二组课文的学习了。请同学们读一读单元导语,看看这组课文安排了什么内容?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北京的春节》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翡翠、万象更新、灯火通宵、日夜不绝、截然不同、万不得已、张灯结彩、有声有光、各形各色”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详略得当(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主次分 明、印象深刻); 2.以时间为顺序; 3.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对比写法

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中两段关 于春节习俗的描写,与课文的相关部分 比较一下,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对你的习作有什么启发?
春节各地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人民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人们相信在此时吃些传统饮食,能给 自己和家人带来好运: 东北地区的人进入腊月后会先杀一头猪,请村里人吃一顿,以示庆祝。然 后再包粘豆包、做豆腐。粘豆包多则上百斤,少的也有几十斤,可以吃上一 个冬天。大年初一和初五吃饺子。 西北不少地方的人吃饺子时,饺子皮不是一个一个擀出来的,而是将面擀 成一个大片后用碗扣成的。 豫南一带除夕的年夜饭吃到午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再端上一盘鱼 ,以示年年有余。初一早上,又将饺子和面条同煮着吃,面条代表钱串子, 为发财之意。 上海人大年初一吃汤圆、年糕、蜂糕、米糕、云片糕等,寓言“年年高”、 “步步登高”。另外,吃黄豆芽(也叫“如意菜”)象征万事如意,吃发芽菜 (用蚕豆泡发的)寓意发财。 四川除夕时,四川人一般都吃火锅,初一早上吃汤圆,意为团团圆圆。 湖南人除夕会吃鸡、肉、鱼三样。鸡要求是雄鸡,将其整只清炖,装盘时要 让其头昂起;鱼要选用白鲢,将其炖好后再在上面撒满红红的辣椒粉,象征 年年有余、五谷丰登。

元宵上市,春节又一个 高潮到了。
1、认真默读第11、12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灯特别多?2、想象一下,如果你走进了老北京的 元宵灯市,都会看到什么灯?
表达特点
1、快速浏览课文,从哪儿能体会到 作者对年文化的热爱? 2、作者是怎样使春节这一民俗给我 们留下深刻印象的?

课文表达特色:
本文中的重要日子有哪些?
本文的重要日子有:腊月初八、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大 年初一、正月初六、正月十五、 正月十九。
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北京的春节》
第二课时
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 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 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 白中批注。
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二件大事就是买爆竹;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天一擦黑,鞭炮就响起来; 除夕鞭炮声日夜不绝; 正月初一,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 正月初一元宵节,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 在家有声有光地玩耍。
作家简介
老舍(l899.2.3—1966.8.24),满族,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 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炮 火中。母亲也是旗人.靠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 持一家人的生活。1918年夏天,他以优秀的成 绩由北京师范学校毕业,被派到北京第十七小 学去当校长。1924年夏应聘到英国伦敦大学东 方学院当中文讲师。在英期间开始文学创作。 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是第一部作品,由 1926年7月起在《小说月报》杂志连载,立刻 震动文坛。
锣 鼓 喧 天 辞 旧 岁
爆 竹 声 中 迎 新 春
《北京的春节》
第一课时
北 京 的 春 节
老 舍
歌谣:
孩子孩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 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 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 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 炖羊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 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 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布置作业

请你结合《北京的春节》和自 己所过的春节,写一篇短文,谈谈 感受或希望。
板书设计
北京的春节 —独特的民俗文化
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热闹
喜庆
团圆
祥和
以后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赵子曰》和 《二马》。奠定了老舍作为新文学开拓者之一 的地位。1930年老舍回国后,先后在齐鲁 大学和山东大学任教授。这个时期创作了《猫 城记》、《离婚》、《骆驼祥子》等长篇小说, 《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等中篇小说, 《微神》等短篇小说。1944年开始,创作 近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四世同堂》。他担任全 国文联和全国作协副主席兼北京文联主席,是 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常委。1966年 “文革”中不堪凌辱投湖自尽。

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
腊八粥、腊八蒜;杂拦儿; 二十三,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 都准备充足; 除夕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在北京,家家过年时都吃饺子; 正月十五,这一天,大家必须吃元宵啊。

年的味道是开心的味道
正月初一逛庙会
元宵节的灯会
“除夕真热闹”
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 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了红红的对 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 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 夜不绝。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 觉,都要守岁; 在外边的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 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