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十六》编写意图及教学建议

合集下载

练习十六教案

练习十六教案

青龙山学区中心校数学学科导学方案(五年级)课题约分复习课设计者于晓慧总课时课型综合解决课使用者于晓慧日期2011.学习目标1 .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解题能力和计算能力。

2 .培养学生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重点准确的进行约分难点找出最大公因数关键找出最大公因数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二次设计(一)导入:提问:什么叫最简分数?什么叫约分?怎样约分?(二)教学实施1 .完成教材第86 页练习十六的第1 题。

学生观察图,口头回答蓝色部分和红色部分哪个多些?为什么?提问:第2 个图还可以化简为几分之几?2 .完成教材第86 页练习十六的第2 题。

学生直接填在教材上,集体订正。

提问:你是根据什么这样填写的?3 .完成教材第86 页练习十六的第3 题。

让学生根据最简分数的概念,判断哪些已经约成了最简分数,哪些还没有约成最简分数。

然后把不是最简分数的继续约成最简分数。

提醒学生注意:像2114这样的分数,还可以用7 去除。

4 .完成教材第86 页练习十六的第4 题。

让学生写在教材上,先约分,再连线。

在投影下订正。

5 .完成教材第86 页练习十六的第5 题。

这三组分数,既不同分子,也不同分母,如何进行比较呢?引导学生思考出先约分,再比较。

6 .完成教材第87 页练习十六的第6 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在班上进行交流,得出结论:先把这几个分数约分化成最简分数,再比较哪些分数相等,可以用同一个点表示。

然后填在教材上。

7 .完成教材第87 页练习十六的第7 题。

提问:求进人决赛的队占所有参赛队的几分之几,是谁与谁比较?怎样计算?8 .完成教材第87 页练习十六的第8 题。

引导学生根据插图中的两个时钟,求出睡眠时间,再和全天24 小时比较,写成分数并约分。

9 . 完成教材第87 页第9 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试着计算。

然后集体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考过程。

小结:这道题需要逆向思考。

用2 约了两次,用3 约了一次,说明原来的分数在约分过程中,分子和分母同除以2×2×3=12,才得到83。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练习十六》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练习十六》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练习十六》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练习十六》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P75~76练习十六第2、7、8、10、11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巩固学生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练习过程,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并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以及自觉检验的习惯。

教学方法:引导回顾,练习讲解。

合作讨论,练习巩固。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教师: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谁来说一说,你有怎样的认识?
指名口答,其余学生补充,教师小结。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进行一些相应的练习来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

二、指导练习
1.请你判断下面各式哪些是方程?。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十六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十六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十六》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十六》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课题: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练习十六第课时总序第个教案课型:练习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教学内容:教材P75~76练习十六第2、7、8、10、11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巩固学生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练习过程,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并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以及自觉检验的习惯。

教学方法:引导回顾,练习讲解。

合作讨论,练习巩固。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教师: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谁来说一说,你有怎样的认识?指名口答,其余学生补充,教师小结。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进行一些相应的练习来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

二、指导练习1.请你判断下面各式哪些是方程?(l)a+24=73 (2)4x <36+17(3)72=x +16 (4)x +85(5)25÷y=0.6 (6)2x +3y=9生:(l)、(3)、(5)、(6)是方程,(2)、(4)不是。

师:为什么说(1)、(3)、(5)这三个是方程,而且(6)也是方程?生:因为它们含有未知数而且是等式,所以是方程。

(6)也是方程,只不过它含有两个未知数。

2.我们班学生在作业中有这样解方程的,你认为这样做对吗?如果不对,就帮他改正过来。

x +32=76 x -3.2=6.5解: x =76-32 解:x -3.2=6.5-3.2x =44 x =3.3x ÷8=0.4 3x =18解:x ÷8×8=0.4×8 解:3x -3=18-3x =3.2 x =15生:第一题正确,第二、四题两边没有同时加或除以相同的数,第三题等号没有对齐。

一年级数学上册 练习十六教学建议 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练习十六教学建议 人教版

练习十六
教学建议:
第2题,要求学生按照数的顺序把点连起来。

连的结果应该是一只小兔图。

第3题,让学生找出数学书中指定的页数。

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11到20各数的顺序,从实际应用中加深学生对序数的认识,但不要出现序数这个名称。

第6题,要求按照数的顺序在空格里填数。

通过练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并理解题中的要求是从小到大排列,还是从大到小排列,还是两种排列都可以。

如下面的题,填、都是对的。

8.教学例5,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主要是通过图形、实物教具,使学生在了解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口算,不必按照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笔算法则来算。

教学前,可以先复习10以内加、减法,出一幅图让学生说出四个算式。

在这基础上再通过教具的演示,使学生弄清四个算式的关系,先说明10+3=13,然后说明3+10和10+3得数一样,最后再说明13-3=10,13-10=3。

9.第81页“做一做”中的第1题,要求学生根据图示写出算式。

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把左边的算式填完全,再让学生仿照左边的算式写出右边的算式。

10.教学例6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教师还可以介绍一下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对这些名称有一个初步印象就可以了。

先不要要求学生去记这些名称,以后在教学中经常用这些术语,学生会逐步掌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课时《练习十六》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课时《练习十六》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课时《练习十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课时《练习十六》》主要通过各种练习题来巩固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的掌握。

本课时内容主要包括加减法的运算,以及通过实际问题来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在教材中,安排了各种不同类型的题目,旨在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字的认识,对加减法的运算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对加减法的理解和运用程度各不相同。

有的学生可能还对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不够熟悉,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有的学生可能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但还不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2.练习题:准备一些10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学生课后巩固。

3.课件:制作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课时的内容。

例如:小华有10个苹果,小明有5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引出加减法的运算。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各种不同类型的加减法题目,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在呈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并讲解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合作完成一些10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题。

在练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6.8《练习十六》(教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6.8《练习十六》(教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在学习加减法时,可以创设购物、分物品等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加减法运算。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的引入,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可以设计“数字接龙”、“数学卡片”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和巩固数学知识。
(3)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让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逻辑思维题目,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团队合作练习:让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团队合作题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5)创新思维培养:让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创新思维题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作业反馈:
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巩固数的认识,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进行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3.学生能够与小组成员合作,共同完成数学任务。
-句:掌握2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理解数的认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创新思维。
2.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
-本文重点知识点:加减法运算的趣味应用、数的认识的趣味方法、逻辑思维能力的趣味培养、团队合作的小游戏、创新思维的趣味挑战。
-词:趣味、游戏、挑战、创新、合作。
-句:通过趣味应用,掌握加减法运算,通过趣味方法,理解数的认识,通过趣味培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小游戏,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通过趣味挑战,培养创新思维。

练习十六教案2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练习十六教案2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教 学 过 程
四引
师生活动
备注
引学
复习旧知:
一、对于千以内数的认识,你们都知道什么呢?
1.10个一是十。
2.10个十是100。
3.10个一百是1000。
二、1000以内数是如何组成的?
三、1000以内数的写法是什么?
四、1000以内数的读法是什么?
五、关于算盘,你了解多少?
引 引探 练
课堂练习:
课件分别出示:
2.10个十是100。
3.10个一百是1000。
二、1000以内数是如何组成的?
三、1000以内数的写法是什么?
四、1000以内数的读法是什么?
五、关于算盘,你了解多少?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重点知识梳理,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对重点知识练习的进一步掌握,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很高
练习十六的练习题:第1、2、3、4、5、6、7、8、9、10、11题
引 引探 练
课堂练习:
课件分别出示:
练习十六的练习题:第1、2、3、4、5、6、7、8、9、10、11题
引展
运用所学的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一、对于千以内数的认识,你们都知道什么呢?
1.10个一是十。
田庄中心学校“四引”教学法活页教案
学校:耿庄小学 年级: 二年级 学科:数学 任课教师:钱美灵课题来自练习课(十六)课时
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0以内数的组成特点及读写方法。
2.学生经历巩固10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正确读写数的能力。
重点
能正确读写1000以内的数。
难点
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

小学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 【教材解读】练习十六编写意图bPs

小学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 【教材解读】练习十六编写意图bPs

练习十六编写意图(1)第1题,是根据题意写出字母表达式所表示的实际含义及代入求值的综合练习。

第2题要求用字母表达式表示数量,并会代入求值。

要求学生不仅要会使用符号表征具体的量,还要反过来理解符号表征表示的含义。

(2)第3题,编入一道无需列方程就可顺向解决的问题,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引导学生仔细分析数量关系,确定是否要使用方程。

(3)第4题借助数形结合,启发学生探索规律。

并学会用字母表达式表示出正方形个数与小棒根数之间的关系,即n个正方形,小棒根数有4+3(n-1)或1+3n。

第(2)小题是在此字母表达式的基础上代入求值。

(4)第5题巩固解方程的方法,需要提醒学生自主检验。

(5)第6、7题,让学生学会用字母表达式表示数或数列,初步建立函数的思想。

尤其是第7题中自然数、奇数、偶数的一般表达式,为以后学习数列的知识打下基础。

(6)第8题是巩固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7)第9~15题都性。

要求学生仔细分析数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式,正确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检验,解决实际问题。

(8)第12题,打破了学生常规思维方式,需要根据“(折后)售价-进价=赚的钱”的等量关系进行分析、解答,旨在发展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第13题的综合性较强,涉及方位和时间、速度、路程的数量关系等知识。

教材所提的3个问题可以分别转化成容易理解的数学问题。

例如第1个问题问的就是10分钟后两人是否都能到达电影院。

由于小冬家距离电影院更远,且速度更慢,则他所需要时间更长;如果他能按时到达,那么小明也可以。

第2、3个问题是相遇问题中的两个相关问题,可以借助线段图帮助理解。

(10)第14题是与“鸡兔同笼”模型相同的典型数学问题,由于涉及两个相关联的未知量,所以用方程解答思维过程更加清晰、简洁。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练习十六》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练习十六》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

练习十六编写意图(1)第1题,要求学生辨认出实际物体中的扇形,体会扇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同样的物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讨论。

比如汽车的轮胎,在认识圆的时候,把轮胎上的辐条看成半径,使学生看到所有半径都相等,而在此题中,引导学生观察到这些辐条把圆分成9个相同大小的扇形(甚至可让学生研究一下每个圆心角是20°)。

而1/4圆、半圆这些学生经常接触的概念,也可以从扇形的角度重新认识。

(2)第2题,是强化对圆心角概念的理解,这也是扇形概念的又一次深化。

要求学生能说得出某些角不是圆心角的理由。

(3)第3题,是基本技能的训练。

把画圆和画角结合起来,就是指定圆心角度数的扇形。

既能增强对扇形概念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第4*题,介绍扇环知识。

扇环就是圆环的一部分,其面积大小与内外半径长短、圆心角大小有关。

第2小题既可以分别计算两部分面积,也可以通过旋转,把它转化成圆心角是180°的扇环。

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扇形、扇环,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学生很少注意到这些生活场景中的数学元素。

本练习中的第1题和第4题就引导学生养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的习惯。

第1题中,还可以说说扇形物体的好处。

例如,利用墙角的直角放个扇形状的柜子或搁物架,既充分利用了空间,又不会挡道。

第4题中的扇环还有外形美观的特点。

(2)指导学生初步学会画扇形。

画扇形,用到的知识与技能,仅与圆的画法和角的度量有关,相对简单。

在扇形、圆心角概念教学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尝试画扇形。

可以先让学生任意画一个扇形,标上字母,指一指、说一说其中的弧、圆心角等,进一步体会扇形的组成。

然后可以提高要求,如练习十六第3题,画出指定半径和圆心角的扇形。

在学生画好之后,组织交流,帮助学生掌握画扇形的步骤和注意点。

《练习十六》编写意图及教学建议

《练习十六》编写意图及教学建议

练习十六编写意图(1)第1题是基本题,是已知三角形中两个角的度数,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求出第3个角的度数。

(2)第2题是根据特殊三角形的特征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求出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

既巩固了特殊三角形的特征,又增强了三角形内角和性质的运用。

(3)第3题是和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题目,借助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求出顶角的度数,既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4)第4题让学生仿照示例,依次探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的内角和,意在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建议(1)重视基本练习,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2、3题都是比较基本的练习。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答,然后再和学生进行交流。

通过交流,巩固所学的基本知识,明确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2)在探究多边形内角和的过程中获得合情推理的经验。

第4题借助统计表的形式,将图形、边数、内角和编排在一起。

练习时,要先读懂表,弄清表中每个数据的含义,然后根据四边形、五边形与三角形的关系,算出四边形、五边形的内角和:四边形内角和=180°×2=180°×(4-2),五边形内角和=180°×3=180°×(5-2),继而猜想六边形、七边形的内角和:六边形内角和=180°×4=180°×(6-2),七边形内角和=180°×5=180°×(5-2),然后,通过把六边形、七边形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进行实验验证。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扩展到八边形、九边形……的内角和,在引导学生探究规律中获得合情推理的经验。

编写意图(1)第5题意在进一步巩固各种三角形的概念。

(2)第6题是根据给定的条件和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猜测。

二年级数学教案《练习十六12题》教学

二年级数学教案《练习十六12题》教学

二年级数学教案《练习十六12题》教学教学目的:
1、能感知除法的意义,感悟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络。

2、能依据详细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并能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

3、能在教员的指点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除法处置的复杂的数学效果。

教学重点:能依据详细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并能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

教学难点: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除法处置的复杂的数学效果。

教具、学具:视频展现台等
教学进程:
一、创设情形,引入新课
出例如3情形图。

观察图,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效果?教员:明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

〔提醒课题〕
二、学习新课
1、用一句完整的话说一说图意
2、小组讨论
⑴怎样列出算式?
⑵怎样求出商?
3、反应。

你是怎样想的?
4、完成书上的空。

三、小结
这节课小冤家们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效果吗?
四、课堂活动
1、书上80页课堂活动。

摆一摆,填一填
⑴63根小棒平均分红7份,每份几根?
⑵63根小棒每份9根,可以分几份?
⑶72根小棒平均分红8份,每份几根?
⑷56根小棒每份7根,可以分几份?
2、练习十六第1题。

填表。

小马拉车。

先生独立完成,填在书上。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六第2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六》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六》教案

《练习(liànxí)十六》课时(kèshí)教学计划主备人:教学内容P86页练习十六10~15题共几课时 1课型练习第几课时 1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熟练解答一些稍复杂的、与分数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的分数运算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学生已经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和稍复杂的分数乘法的应用题。

本课主要以对比作为主旋律,通过这些问题的解答和比较,能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自主学习导学单学习内容:书本86页。

学习过程:阅读书本第83、84页,自主梳理。

举例子说说我们学习了哪两种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预设1分)1、明确课题。

2、认定目标。

二、交流预习作业。

(预设5分)1、小组交流,组长进行相应的点评。

2、全班交流。

预设:(1)已知总量,已知其中一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求另一部分是多少?(2)已知数量甲,已知数量乙和数量甲的关系,求数量乙是多少?三、对比练习,建构模型。

(预设14分)1、题组一:(1)一根钢条长5/8米,用去1/4,用去多少米?(2)一根钢条长5/8米,用去1/4,还剩多少米?(3)一根钢条长5/8米,用去1/4,还剩几分之几?【板块一】1、板书课题。

2、宣布任务:熟练解决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板块二】1、巡视交流情况。

2、组织全班交流。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间相互补充。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板块三】1、指导完成题组一。

出示题组。

出示完成要求。

(4)一根钢条长5/8米,用去1/4米,还剩多少米?A、独立完成,只列式不计算。

B、思考:题(1)和题(2)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题(3)和题(4)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C、集体交流。

练习十六二年级数学教案

练习十六二年级数学教案

练习十六二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感知除法的意义,感悟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2、能根据具体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并能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除法解决的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能根据具体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并能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

教学难点: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除法解决的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具、学具:视频展示台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例3情景图。

观察图,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教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

(揭示课题)
二、学习新课
1、用一句完整的话说一说图意
2、小组讨论
⑴怎样列出算式?
⑵怎样求出商?
3、反馈。

你是怎样想的?
4、完成书上的空。

三、小结
这节课小朋友们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课堂活动
1、书上80页课堂活动。

摆一摆,填一填
⑴63根小棒平均分成7份,每份几根?
⑵63根小棒每份9根,可以分几份?
⑶72根小棒平均分成8份,每份几根?
⑷56根小棒每份7根,可以分几份?
2、练习十六第1题。

填表。

小马拉车。

学生*完成,填在书上。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六第2题。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十六教案和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十六教案和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十六教案和教学反思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十六教案和教学反思第十九课时综合练习教学内容:教学书第71-72页练习十六中的习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数的序数意义和填未知加数。

2、让学生根据图意能写出四式,并能理解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教师点几名学生站在讲台边让学生说说他们各排第几?从左边数第几位?从右边数第几位?……二、教学新知1、教学第1题第1题是巩固数的序数意义,练习时可设计成活动,让学生在报数的活动中实际感受数的序数意义。

本题除填写书上和空外,还可以在后面设计一个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报数后让学生说一说参加报数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10人),最后一位同学排在第几(第10),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这两个“10”的意义有什么不同?2、教学第2题此题是一道看图写算式的练习,其性质和要求与第3题“用数学”是不同的,练习的重点是让学生根据图意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理解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3、教学第4题第4题是填未知加数,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填写后说一说是怎样想的,让学生经历填未知加数的过程。

练习时可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在括号里填未知数(如根据数的组成填未知加数、想减法计算填未知加数等),一方面实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另一方面拓展学生的思维。

4、教学第6题此题是一道拓展性的练习题,是对20以内进位加法的提前孕伏。

练习时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也可以制作动画图片),明确每次加2并逐次写出得数的条件和要求,然后逐个填出加2的得数。

第一排学生练习起来不会有什么很困难,重点是第二排,特别是加到9以后再加2,多数学生会感到困惑。

这里不必要求所有学生都能正确地说出得数“11”,重点是让学生感到10以内的加法不够用了,由此产生认知冲突,为后面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做好心里准备。

5、教学最后一题思考题练习时教师可适当说时题意,让学生明确解决的问题,然后再由学生独立填写。

(新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练习十六》教案设计

(新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练习十六》教案设计

练习十六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第71—72页。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熟练地口算10以内加减式题,探索发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简单地、有条理地思考。

培养学生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能比较清楚的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3、通过练习,养成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习惯,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并根据排列规律进一步了解10以内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学生10以内减法口算的能力。

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

教学难点:创设合作学习环境,培养梳理知识的能力课前准备:主题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小朋友们,今天教室里来了一群可爱的小伙伴,他们想带领大家一起到动物园里去和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交朋友,你们想去吗?1、请第一组的小朋友来学着他们的样子报报数吧。

2、今天,晶晶想给我们做导游。

她排在小伙伴中的第()?3、参加报数的小伙伴一共有几人?(10人),最后一位小伙伴排在第几?4、这两个“10”一样吗?小伙伴们对我们的回答非常满意,那好,我们跟着晶晶出发吧!(二)运用规律解决问题1、小伙伴们带领我们到的第一站就是鸽子乐园,看,动物园的草地上停着好几只洁白的鸽子,你能根据图意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吗?(1)观察这四道题,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2、看完了小鸽子,小猴子坐游船来迎接我们了。

小鹿还给我们带来了牛奶。

(1)出示第3题情境图。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说说图意。

①独立列式计算。

②反馈说理,为什么用加法或减法计算,你是怎么想的?(2)口算比赛。

(3)观看了好几种动物,小伙伴要求和我们进行口算比赛,我们来试一下,看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完成第81页第5题)3、找规律填数(1)出示第6题情境图: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找规律。

(2)小猪为什么回答不出来?你能帮小猪回答出来吗?(9+2=?)(三)课外拓展,小结课堂今天,小朋友们和十个小伙伴一起游玩了动物园,学到了这么多知识,发现了这么多规律,想对小伙伴们说些什么呢?(四)、作业设计(小黑板)1、填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十六
编写意图
(1)第1题是基本题,是已知三角形中两个角的度数,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求出第3个角的度数。

(2)第2题是根据特殊三角形的特征和三角形的内角和
是180°,求出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

既巩固了特殊三角形
的特征,又增强了三角形内角和性质的运用。

(3)第3题是和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题目,借助等
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求出顶角的度数,既可激
发学生的兴趣,又能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4)第4题让学生仿照示例,依次探索四边形、五边形、
六边形、七边形……的内角和,意在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建议
(1)重视基本练习,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2、3题都是比较基本的练习。

教学时,可以先让
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答,然后再和学生进行交流。

通过交
流,巩固所学的基本知识,明确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
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2)在探究多边形内角和的过程中获得合情推理的经
验。

第4题借助统计表的形式,将图形、边数、内角和编排在一起。

练习时,要先读懂表,弄清表中每个数据的含义,然后根据四边形、五边形与三角形的关系,算出四边形、五边形的内角和:四边形内角和=180°×2=180°×(4-2),
五边形内角和=180°×3=180°×(5-2),
继而猜想六边形、七边形的内角和:
六边形内角和=180°×4=180°×(6-2),
七边形内角和=180°×5=180°×(5-2),
然后,通过把六边形、七边形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进行实验验证。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扩展到八边形、九边形……的内角和,在引导学生探究规律中获得合情推理的经验。

编写意图
(1)第5题意在进一步巩固各种三角形的概念。

(2)第6题是根据给定的条件和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猜
测。

第(1)小题是运用三角形内角和180°的性质进行猜
测。

由于三角形中的一个角是直角,所以另两个角之和为
90°,结果不唯一。

第(2)小题是运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
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性质进行猜测,
结果不唯一。

教学建议
(1)猜测中培养学生有理有据思考的习惯。

教学第6题第(1)小题时,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猜
测的角的度数不能大于或等于90°,二是第二个角的度数
是用90°减去第一个角的度数得到的。

教学第(2)小题时,
要先补充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这条性质。

(2)计数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学第7*题时,可以先让学生数出图形中各有多少个
三角形,再列出表格,仔细观察其中的规律,如
三角形的个数
1 3 6 10
1 1+
2 1+2+
3 1+2+3+4
1 2+1 3+2+1 4+3+2+1
引导学生发现每增加一条线就增加2,3,4…个三角形(见上图第二行数列)。

还可以指导学生在有规律地数三角形个数时发现如下规律(见上图第三行数列):
所有三角形个数=单个三角形个数+2个单个三角形组成的三角形个数+3个单个三角形组成的三角形个数+……
如,第四个图形,单个三角形的个数是4,其三角形的总个数为4+3+2+1=10(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