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光的反射》第一课时沪科版初中物理市级优质课教案

合集下载

4.1《光的反射(第1课时)》-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优质教学课件

4.1《光的反射(第1课时)》-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优质教学课件

活动4:1、观察下面视频中的现象,请简要说明影
子形成的原因; 2、你见过日食(或月食)现象吗?你能用光的传播解释 其形成的原因吗? 3、列举你见到过的其他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的现象或事 例。
活动4:1、观察下面视频中的现象,请简要说明影
子形成的原因; 2、你见过日食(或月食)现象吗?你能用光的传播解释 其形成的原因吗? 3、列举你见到过的其他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的现象或事 例。
光在水中每秒传播的距离约是真空中的3/4, 几个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注入同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内各容器的液面总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连通器的原理可用液体压强来解释。若在U形玻璃管中装有同一种液
体,在连通器的底部正中设想有一个小液片AB。假如液体是静止不流动的。左管中之液体对液片AB向右侧的压强,一定等于右管中之液体对液片AB向左侧的压强。因为连通器内装 的是同一种液体,左右两个液柱的密度相同,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可知,只有当两边液柱的高度相等时,两边液柱对液片AB的压强才能相等。所以,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 连通器各容器中的液面应保持相平。
还能解释下列现象:
1>.影子的形成 2>.日食、月食的形成
3>.站队时排成直线 4>.射击时瞄准靶心
5>.坐井观天、立竿见影……
活动4:阅读课本54页最后一段,回答: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熔化图象:
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缘故.我们要看②见列物举体生活,必中须常见要的有光光源进有哪入些我?们的眼睛,必须有 能够提供光的光源.
思考: 什么是光源呢?
1.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
自然光源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4.1光的反射-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4.1光的反射-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4.1 光的反射教案我的教案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光的反射现象,掌握反射定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反射现象。

在设计过程中,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引导学生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 了解光的反射现象,认识反射定律;2. 能够运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1. 反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实验,并能够正确解释实验现象。

活动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反射现象,如镜子、眼镜、水面等,引导学生关注光的反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种反射面(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用激光笔进行实验,观察光线的反射现象。

3. 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全班讨论,得出光的反射定律。

三、应用反射定律(10分钟)1. 学生分组,运用反射定律,解释生活中的反射现象,如眼镜、镜子、水面等。

2. 各小组汇报解释结果,全班讨论,巩固反射定律的应用。

四、课堂小结(5分钟)活动重难点:1. 反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实验,并能够正确解释实验现象。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和小组合作,学生掌握了光的反射规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反射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然而,在课堂实践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反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还不够熟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个别辅导和小组互助,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拓展延伸:邀请光学领域的专家或企业代表,进行专题讲座或实地考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光的反射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八年级物理全册 4.1 光的反射(第1课时)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教

八年级物理全册 4.1 光的反射(第1课时)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教

第一节光的反射(共2课时)第1课时光的传播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 m/s。

过程与方法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以后学习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重点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速。

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现象。

教具小型激光器、水槽(水)、玻璃砖、光屏、日食、月食的多媒体课件。

学具三X中间有孔的硬纸片、蜡烛、火柴、光屏。

一、新课导入由影子游戏引入新课,利用投影仪的光,把手影投在投影幕上,尽量多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手影,表扬最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再设问:“你们知道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吗?”引入课题。

二、新课教学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太阳就是一个巨大的自然光源,它发出的光照耀万物,使我们白天能看到周围的一切。

可是一到夜晚,没有太阳光了,人们为了能看见东西,就不得不制作人造光源。

人造光源有一段漫长的发展史。

自从人们学会用火以来,穴居的原始人就靠篝火照明,以后逐渐学会了用火把。

大约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已经用油灯照明,后来又发明了蜡烛。

现在普遍使用的电灯,是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1878年发明的。

月亮不是光源,因为它自身不能发光,它是靠反射太阳光,所以到了夜晚,人们能看见“发光”的月亮。

2.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汽车头灯射出的光线是直的;穿过森林的光束是直的;在电影院中可以看到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束是直的。

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光沿直线传播?演示1:用小型激光器沿白纸板照射演示2:用小型激光器照射到水槽中的水中(为了能看清水中的光路,可以在水槽的里面铺一X 白纸,也可以在水中滴少许牛乳或墨水)演示3:用小型激光器照射到玻璃砖中引导学生得出结果:光的传播路线是直线。

4.1.1《光的反射》第一课时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市级优质课精品课件

4.1.1《光的反射》第一课时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市级优质课精品课件
三点一线、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形影相随
5.光速:3×108m/s,可在真空传播
回顾一下: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1、影子的形成 2、日食、月食的形成 3、小孔成像 (特点:倒立的大小不定的实像 像的形状与光源的形状一致,与小 孔形状无关) 4、激光准直现象 5、排队 6、射击瞄准
随 堂 练 习
你学会了吗?
神秘的日食和月食
日食
日食
日食
月食
月食
月食
探 究 新 知 ( 五 )
2、日食、月食
日食是怎样形成的? 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当月球运动到太 阳与地球之间时,在月球后的阴影区 中的人就能看到日食现象。
探 究 新 知 ( 五 )
日食
日食
太阳
月球
地球
月球运动到太阳与地球中间
原因:光的直线传播
探 究 新 知 ( 五 )


3×108 m/s
略小于真空中的速度
约空气中的3/4
约空气中的2/3
V真空>V气>V液>V固
同学们在小学或更 早的时候做过手影游戏 吗?今天让大家回到童年, 重温儿时的欢乐。
有趣的手影
你知道这些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吗?
探 究 新 知 ( 五 )
五、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1、影子是怎样形成的?
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不透明 的物体时,就会在物体后面形成阴影区, 就是影子。
北极光 灯笼鱼
太阳
萤火虫
物 理 与 生 活
这些都是 人造光源
分 练一练: 层 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练 太阳,水母,萤火虫,灯笼鱼,恒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
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 4.1 光的反射 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 4.1 光的反射 教案

4.1《光的反射》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⑴能通过探究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认识直线传播、反射现象⑵掌握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⑶能理解光在在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4)通过探究实验能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过程与方法:经历光沿直线传播、反射定律的探究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通过观察现象来提出问题和猜想、根据探究目的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和进行实验、收集和辨别有效信息和处理信息的科学探索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光的传播和反射现象中光束于镜面之间位置关系,体验自然现象的对称和简洁,领略自然现象与自然规律间的和谐与统一,从而增进对自然的亲切感,强化对科学的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难点: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教学准备】多媒体、喷雾器、牛奶、果冻、激光笔、靶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1、播放视频《创意人体组合投影》。

思考:如果没有光他们还能创造出这样的艺术作品吗?二、进行新课(一)什么叫做光源:提问:光是从哪里来的呢? (学生回答、讨论)可以让学生仿照声源的概念自己来归纳光源的概念。

学生答: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列举生活中的光源。

在理解的基础上,将光源是可以分类的。

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灯笼鱼、斧头鱼。

人造光源:点燃的蜡烛、开着的电灯。

(二)光的传播展示图片猜想光的传播路径是怎样的那请同学们利用手边的器材加以探究。

实验过程:1.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喷有水雾的空气中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径迹2.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混有牛奶的水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径迹。

3.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果冻中,观察光在果冻中的传播径迹。

经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带箭头的直线叫做光线。

列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加深学生的印象:1.影子的形成(学生上台制作手影) 2.小孔成像(视频)、日食、月食 3.激光引导掘进方向 4.步枪的瞄准器。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的反射》优秀教学案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的反射》优秀教学案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的反射》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的反射》是一节旨在让学生理解光的反射现象,掌握反射定律及反射的应用,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物理课程。本节课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对光的传播和直线传播有一定的了解。然而,光的反射现象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难以直观地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生动形象的实例导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等方式,深入理解光的反射原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的态度,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3.通过学习光的反射现象,培养学生关爱生活、关注环境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教师应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的提升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光的反射现象进行观察、实验和讨论。
2.引导学生分工合作,有的负责观察现象,有的负责记录数据,有的负责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小组讨论光的反射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如何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设计装饰品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总结归纳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光的反射现象,如镜子、水面、玻璃等,让学生感受光的反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物理 教案 4.1光的反射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物理 教案 4.1光的反射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4.1光的反射(第一课时)--光的直线传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理解光是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
⑵、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传播最快,速度是3×108m/s。

2、过程与方法:
⑴、经历探究光的直线传播,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猜想能力,学会设计科学探究的试验方案,并动手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⑵、通过解释光直线传播的现象,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对日食、月食成因的教学,进行反对迷信、崇尚科学的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的精神;
⑵、通过对我国古代对小孔成像研究所取得的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光的直线传播探究,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及运用,能解释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

2、教学难点::对光的直线传播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环节
七、板书设计:
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现象及应用:
(1)、日食、月食;
(2)、小孔成像;
(3)、激光准直、激光测距;
(4)、射击瞄准、战队看齐。

2、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在真空中光速最大,是3×108m/S。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4章多彩的光第1节光的反射第1课时光的直线传播教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4章多彩的光第1节光的反射第1课时光的直线传播教案新版沪科版

4.1.1 光的直线传播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本节教材的内容,将重难点确定为“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考虑到光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本节又是光学知识的第一节。

如果处理不好,可能造成学生只能机械地记忆,很难真正理解,不利于后面的教学。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通过对各种光现象的介绍,让学生初步学习怎样从观察到的具体事例(生活或自然现象)中发现问题,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这些问题;知道影子形成的原因。

教学的难点是如何保证实验现象清晰、明显,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表达问题的能力。

为了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中设置了“三个学生实验”,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到光在透明的气体、液体、固体中的传播径迹,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为突破难点“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在教学中设置了一个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如何能通过两个小孔看到物体,从而知道埋电线杆、站队、射击瞄准等都是类似的现象;亲身体验小孔成像是怎样形成的,加深了学生对光沿直线传播及应用的理解和掌握。

[三维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4.了解色散现象。

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三原色是不同的。

二、能力目标1.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2.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3.探究色光的混合与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三、德育目标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继学习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重点难点]重点:光的直线传播。

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仪器材料]演示用:激光演示器、盛有水的水槽、手电筒、白炽台灯、棱镜、带狭缝的屏、白屏、挂图、课件[教学流程设计]热身运动引入新课[师]在生活中有很多奇妙的现象:如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人的影子为什么早晚长中午短呢?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用什么办法才能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呢?神话中传说王母娘娘拆散了牛郎和织女的幸福家庭,他们化作天上的两颗星,只能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渡过银河相会一次,他们能否每年相会一次呢?大家想知道上述问题的答案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

4.1光的反射第1课时-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优质教学课件

4.1光的反射第1课时-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优质教学课件
C.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2、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只要测量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通过ρ=m/V就能够算出物质的密度。质量可以用天平测出,液体和形状不
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小孔成像
小孔成像所成的像的性质:
1.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2.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相同, 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3.像的大小与物距和像距的关 系有关。
实验现象说明: 【解析】地热能、太阳能、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都是未来的理想能源,安全清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而天然气是化石能源,属于
不可再生能源,会给空气造成很大的污染。 ②ß射线在云室中的径迹:细而曲 (2)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 2 N。 二力平衡问题同样是重要知识点,也是学习力学重点内容,并在本章、本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二力平衡与牛顿第一定律是不可
光线: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路迹和 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光束:许多光线在一起称为光束。
点光源发出的光线:
(如灯泡发出的光) s
平行光:
(如太阳光)
光线是人们假想的物理模型(建立模型法), 实际不存在,而光的传播是客观存在。
不一定!也可能 是光传播得太快, 时间极短,人们 无法察觉到。
(1) 17世纪开普勒和迪卡儿都认为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即光 速无限论。
(2) 当时伽利略对此提出怀疑,但实验失败。 (3)1676年丹麦物理学家罗默首次测的光速。 (4) 1849年法国物理学家菲索在地面实验室成功的进行了光 速的测量。 (5) 1920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耳孙改进菲索的实验更精确的 测定了光的速度。 (6) 现在公认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 m/s。
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分开的,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在力的方向上,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或做匀速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反射》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反射》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反射》教案•相关推荐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反射》教案(精选12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反射》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反射》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认识光的反射定律,能从众多的光现象中辨识出光的反射现象。

2.在实验探究中能主动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对实验现象作出总结。

3、能在实际中应用光的反射现象。

教学重、难点1、重点(1)用科学探究方法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收集数据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能力。

2.难点(1)用科学探究方法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2)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法。

教具准备学生分组实验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师:月亮不是光源,它本身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亮反射太阳的光;用一面镜子可将室外的阳光反射到室内,光的反射现象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能看到黑板上的字,看到桌子、看到同学、看到马路上行驶的汽车都是由于发生了光的反射,可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的反射;对于光的反射,你想知道什么?或你想提出什么问题?生甲:反射光将沿什么方向射出?生乙:光的反射有什么规律?生丙:为什么光会发生反射现象?生丁:反射光与入射光存在什么关系?师:大家提的问题提得很好,由于时间所限,我们不可能每个问题都去研究,这节课我们先来探究光的反射有什么规律,其他问题大家可以回去查资料,回去研究。

二、新课内容1.光的反射。

师:这是一条入射光线射到一个平面镜上,下面请问这们讨论猜想一下反射光线将沿什么方向射出?师:请同学将其猜想在黑板上一一画出,为了便于说明标出1、2、3……如图2所示。

下面我们先表决一下,支持1的请举手,支持2的请举手,支持3的请举手。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4.1光的反射-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4.1光的反射-教案

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4.1 光的反射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的第四章第一节,主要讲述了光的反射现象。

具体内容包括:1. 光的反射的定义和特点;2. 反射定律的描述和解释;3. 几种常见的光的反射现象的例子;4. 光的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反射的定义和特点,能够解释光的反射现象;2. 掌握反射定律的内容,能够运用反射定律解释光的反射现象;3.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反射定律的理解和运用;难点:光的反射现象的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反射定律模型、实验器材;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镜子中的倒影,引发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的思考;2. 讲解:介绍光的反射的定义和特点,解释反射定律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光的反射现象;3. 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光的反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反射定律;4. 练习:给出一些光的反射现象的例子,让学生运用反射定律进行解释和分析;5. 应用:讨论光的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眼镜、望远镜等;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光的反射定义: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方向改变的现象特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应用:眼镜、望远镜等七、作业设计a) 平面镜中的倒影b) 光滑物体表面的反光答案:a) 平面镜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当光线射入平面镜时,发生方向改变,形成倒影。

图示如下:|||> 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__________平面镜b) 光滑物体表面的反光是光的反射现象。

当光线射向光滑物体表面时,发生方向改变,形成反光。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光的反射(第1课时)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光的反射(第1课时)教案

第一节光的反射(一)教学目标1.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认识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自然界中最快的,记住真空中的光速。

2.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初步学习怎样从具体事例(生活或自然现象)中发现问题,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问题。

3.通过各种光现象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光现象与生活和自然密切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1.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让学生初步学习怎样从观察到的具体事例(生活或自然现象)中发现问题,并能用适当的语言表示。

(3)知道影子、日食、月食的形成。

2.难点(1)保证实验现象清晰、明显。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表述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激光电筒、装有水的玻璃水槽、光屏、毛玻璃、蜡烛、火柴、乒乓球、大皮球。

教学过程如果没有光,我们将生活在漆黑世界里,什么也看不见。

那么你思考过以下问题吗?1.光从哪里来?2.光是沿怎样的路径传播的?3.光的传播速度多大呢?一、光1.光。

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师:你知道什么物体会发光?生甲:太阳、月亮。

师:太阳会发光,月亮本身并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的光。

生乙:电灯、蜡烛、萤火虫、水母等。

师:能发光的物体叫光,光又分为自然光和人造光,以上哪些物体是自然光?哪些物体是人造光?生:太阳、萤火虫、水母是自然光,电灯、蜡烛是人造光。

观看PPT展示光的分类2.光的传播。

师:光是通过怎样的路径传播的? 观看PPT生:讨论、交流得出:可能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1:光在空气中怎样传播?回想一下,夜晚用手电筒照射天空,光是怎样的传播的,你发现了什么?发现1: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实验2:光在水中怎样传播?在水中加入少量牛奶,用激光笔在水中射出一束光,观察光传播的路径。

你发现了什么?发现2: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实验3:光在玻璃中怎样传播?用激光笔照射玻璃砖如图所示。

你发现了什么?发现3:光在玻璃中沿直线传播实验4:用激光电筒照射不均匀糖水,观察光的传播路径,你发现了什么?发现4:光在不均匀的糖水中传播时发生偏折实验5:用激光电筒从距离水面一段距离的上方照射水槽中的水面,观察光的传播路径,你发现了什么?发现5: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路径发生偏折总结:光在透明、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条件:1.同种介质;2.介质是均匀的。

4.1光的反射(1光的直线传播)—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

4.1光的反射(1光的直线传播)—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

第四章多彩的光第一节光的反射第一课时光的直线传播【课型课时】实验探究型,1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2)认识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自然界中最快的(3)记住真空中的和空气中的光速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回忆生活中的光现象,让学生从生活或自然现象中发现问题,并能用恰当的语言回答问题。

(2)通过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实验,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实验与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了解各种光现象,使学生认识到光现象是与生活和自然密切相关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教学难点是如何保证实验现象明显、清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光,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变幻莫测、奥秘无穷的世界。

那么,光是如何传播的,又是如何向人们展示着世界的斑斓色彩呢?如果没有光,地球将会变得怎样?人类的生活又将会怎样?(1)观看视频:手影表演,【思考】手影是怎么形成的?(2)感受光的神奇:五彩缤纷的世界(图片)美丽的北极光让我们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阳光穿过树缝把斑驳洒遍森林如昼的灯火,绚丽的烟花把整个城市装扮成一座“不夜城”夕阳染红的世界,也是如此的美丽2、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能发光。

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光源。

(1)教师出示一些光源的投影片。

(2)讲述: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物体能自己发光,如蜡烛、火柴、电筒、太阳、萤火虫等。

这些能自己发光的物体都叫光源。

太阳是自然界中的一个大源。

(3)学生讨论:镜子在阳光下能反光,镜子是不是光源?电池能使灯泡发光,电池是不是光源?月亮是不是光源?为什么?皎洁的月光?明亮的湖面?刺眼的玻璃幕墙?【小结】光源是指本身能发光的物体。

月亮、镜子等依靠反射光而发亮的物体不是光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4.1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4.1教案

时间:__年_月_日第_周星期_总课时_第一节光的反射(1)【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简单现象。

2、知道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

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初步学习怎样从具体事例(生活或自然现象)发现问题,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各种光现象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光现象与生活和自然密切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教学难点】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教学准备】激光演示器,装有水的大容器,手电筒,玻璃,特制易拉罐、烟。

【课时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漆黑的夜晚,我们什么也看不见;站在太阳下,紧闭双眼,仍什么也看不见。

这是什么原因呢?二.进行新课:1、光源:教师: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源包括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自然光源如太阳,开亮的电灯,磷火等;人造光源如日光灯,闪光的水晶等。

谁还能说出你知道的光源?学生举例,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评价解说。

2、光的直线传播:个人见解:演示一: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演示二: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

演示三:光在玻璃中沿直线传播。

观察:让学生分别观察光在空气中,水中,玻璃中的传播情况。

问: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光沿直线传播的。

引导学生分析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在同种均匀介质中。

光源向各个方向发出光,为了形象表示光的传播,物理学中引入光线。

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带箭头的直线。

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学生讨论:举出应用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实例。

教师举例:检查排直队,路旁电杆是否直,打靶瞄准时要“三点一直线”等引导学生。

解释现象(1)影子的形成:学生: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便形成了影子。

(2)日食,月食的成因:动画演示:日食,月食的形成。

(3)小孔成像:动画演示:小孔成像的实验。

4、光的传播速度:太阳和地球间的距离约为1.5×108Km,太阳光传到地球需8min20s。

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物理 第1节 光的反射(课时1) 教案(教学设计)

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物理 第1节 光的反射(课时1) 教案(教学设计)

1.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认识反射、折射现象。

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了解光的在社会生活与生产中的一些应用2.观察光在空气、水和玻璃中传播的实验现象,认识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

通过讨论“光传播的是什么”,了解光是传播能量和信息的重要载体。

3.通过介绍墨子在光学中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课 堂 小 结 引导学生总结,教师进行强调和补充。

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 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应用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s m /1038⨯,大于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小结本节使学生对本节知识有概括性的认识和掌握,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作 业 布 置 1.光在( )沿直线传播,光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处会发生( )和( ) 2.光在其中传播的透明物质,如水、玻璃、空气等叫做(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 学生认真思考认真回答 学生练习完成二、课后复习 P 57 1、2、3、4、5(二)补充练习加强练习教 学 反 思光源的定义和种类,光的传播中用了光线(模型法),探究实验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演示清晰地展现出本节要研究的问题,得出规律,并配以动画,体现反射定律的普适性。

出示光具座,有的班级演示效果较好。

从教学中发现问题 查找自己的得失。

1、由于本节内容较多,可以考虑设计成两节课的内容。

2、以后教学中多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是偏重应试教学。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教学改进,效果应更好1.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应用3.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s m /1038⨯,大于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沪科物理八年级全册4.1光的反射优秀教学案例

沪科物理八年级全册4.1光的反射优秀教学案例
五、案例亮点
本节课作为特级教师设计的一份优秀教学案例,具有以下五个亮点:
1.生活实例引入:以学生们熟悉的镜子成像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光的反射现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的物理规律变得具体形象。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问题导向: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掌握光的反射定律。这种教学策略,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课题,如平面镜成像、玻璃反光等,进行探究。
2.引导学生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分析等,共同解决问题。
3.组织小组交流、讨论,让学生分享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反思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
2.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实验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3.鼓励学生积极进取,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4.结合学生的反馈和评价,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做好准备。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张镜子前反射的自己,提问:“你们能看到自己在镜子里的倒立像,这是为什么呢?”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理解反射现象的本质。
2.能够运用反射定律解释生活中的反射现象,如平面镜成像、玻璃反光等。
3.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光学实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4.掌握光的反射在科技和生活中的应用,如潜望镜、眼镜、太阳镜等。
(二)过程与方法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反射》第一课时教案-新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反射》第一课时教案-新版

第一节光的反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2)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在社会生活与生产中的一些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光线的概念来培养学生简单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研究问题的能力;(2)经历“光是怎样传播的”探究过程,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

(3)通过光直线传播的现象,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树立物理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的科学理念;(2)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事实就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的方法,启发式教学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让学生经历光在水、空气、玻璃中传播的探究性实验,归纳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结论。

教学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演示】播放一组与光现象密切联系的优美图片:日出,星光,,上海的夜景激光灯束等。

【教师提问】:现实生活中,光现象是无处不在的,比如大家看看外边的太阳,外边的太阳我们为什么能看的到它?【学生回答】因为太阳能发光。

【归纳小结】当晚上天黑的时候,我们会打开电灯,然后屋子就变量了,我们能看到电灯也是因为电灯发出了光。

【教师提问】大家回忆下,日常生活中,能够发光的物体都有哪些?【学生回答】萤火虫,太阳,灯笼,篝火,日光灯,白炽灯,霓虹灯,油灯等等。

【想一想】月亮不发光为什么晚上看到月亮是亮的?【归纳小结】月亮反射的是太阳的光,所以看起来是亮的。

得出“把这些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的结论。

【教师提问】那么我们现在知道了光源的概念,那么我们给光源分一下类,我们可以对光源怎么分类?【学生回答】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冷光源和热光源,原始光源和现代光源,有生命和无生命的光源等等。

【归纳小结】很好,光源的分类有很多种,但是我们经常把光源分成两类,即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教师备课教学设:4.1光的反射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教师备课教学设:4.1光的反射

教师备课教学设计
分居在法线的两
侧;反射角等于入
射角。

五、讨论分析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
习结果,小组讨论,
解决上述问题。


论分析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合作探究
情况
一、光的反射
演示光的反射现象:
归纳:光射向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二、光的反射定
律:
1、光反射过程中几个名词解释
1)入射光线 2)入射点1.学生自主学学习解决问题2.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结果,小组讨论,解决上述问题
3)法线 4)反射光线 5)入射角6)反射角 归纳:一点 一面 两角 三线 2、实验探究三线的关系:
使接受反射光线的面向后偏转,观察反射光线是否在平面上
归纳: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上。

3、实验探究两角的关系: 三作图图要求: 四、作图练习 教






一、课堂练习1、坐在教室里从各个方向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光线在黑板上发生了反射,这时每条光线都遵守定律。

2、放电影的银幕应该是:( ) A.光的会聚 B.光的发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科版初中物理市级优质课教案第一节光的反射第一课时核心素养通过对光线以及光沿直线传播、光速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光线和光传播以及光速的物理观念,通过探究光是怎样传播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光直线传播的现象和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在社会生活与生产中的一些应用,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的态度与责任。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2)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在社会生活与生产中的一些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光线的概念来培养学生简单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研究问题的能力;(2)经历“光是怎样传播的”探究过程,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

(3)通过光直线传播的现象,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树立物理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的科学理念;(2)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事实就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的方法,启发式教学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让学生经历光在水、空气、玻璃中传播的探究性实验,归纳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结论。

教学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一、情境引入【演示】播放一组与光现象密切联系的优美图片:日出,星光,,上海的夜景激光灯束等。

【教师提问】:现实生活中,光现象是无处不在的,比如大家看看外边的太阳,外边的太阳我们为什么能看的到它?【学生回答】因为太阳能发光。

【归纳小结】当晚上天黑的时候,我们会打开电灯,然后屋子就变量了,我们能看到电灯也是因为电灯发出了光。

【教师提问】大家回忆下,日常生活中,能够发光的物体都有哪些?【学生回答】萤火虫,太阳,灯笼,篝火,日光灯,白炽灯,霓虹灯,油灯等等。

【想一想】月亮不发光为什么晚上看到月亮是亮的?【归纳小结】月亮反射的是太阳的光,所以看起来是亮的。

得出“把这些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的结论。

【教师提问】那么我们现在知道了光源的概念,那么我们给光源分一下类,我们可以对光源怎么分类?【学生回答】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冷光源和热光源,原始光源和现代光源,有生命和无生命的光源等等。

【归纳小结】很好,光源的分类有很多种,但是我们经常把光源分成两类,即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自然光源顾名思义,就是能够自然发光的物体,而人造光源,就是由人类制作的发光物体。

引导学生对生活中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进行分类,教师板书。

自然光源:太阳、水母、灯笼鱼、萤火虫、磷火等等。

人造光源:霓虹灯,荧光棒,点燃的蜡烛,擦火柴,探照灯,篝火,油灯,日光灯等等。

二、光的传播(探究实验)1.提出问题【教师提问】既然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光源以及光源的分类,使我们对光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那么大家还想知道哪些与光有关的现象?【学生回答】森林中的光线为什么直的,水中的倒影,筷子弯折,照相机原理,光的【归纳小结】我们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会使我们对日常生活中的光的现象有一个更深入的的了解,那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先研究一下光是如何传播的。

2.猜想与假设【演示】教师从手里拿出激光笔射向黑板,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看到了红点。

【引发思考】学生看到红光的原因是因为教师手里拿了一个激光笔,激光笔就是人造的光源。

那么,光从激光手电发出来之后是如何传到天花板上去的,它的路径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根据你的经验或感性认识提出自己的猜想。

【学生回答】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师提问】为什么说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呢,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在电影院中可以看到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束是直的,再看课本封页彩图,穿过森林的太阳光束是直的。

【归纳小结】这位同学的猜测很有道理,那么光是否在任何介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吗?光用猜测得出的结论是缺乏说服力的,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我们今天就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光是如何传播的。

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实验一:光在空气中是如何传播的。

【教师提问】我们先来探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方向。

但是因为空气太稀薄,如果我们把光直接的射向空气的话是看不到光沿直线传播的。

(演示给学生看)那么,请同学想一想,我们应该怎么设计这个实验。

【归纳小结】探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方向的时候,为了看清,可以有两种可行的实验方案。

用喷雾器在在激光笔到黑板的路径之间喷点水,在空气中形成水雾,以增强演示效果。

点燃密闭玻璃容器中的蚊香,用激光笔发出的光向充满烟雾的烧杯中投射,可以看到光的传播路径。

【实验小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看到了,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方向是一条很明显的直线,很好的验证了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二:光在水中是如何传播的【教师提问】那么接下来,我再给给大家一组实验器材(激光笔、装水的水槽、少许牛奶、玻璃棒),请大家思考怎样探究光在水中是如何传播的?【归纳小结】探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方向的时候,把激光笔直接射向水槽中发现观察的现象很不明显,这样,把牛奶倒入水槽中,再把激光笔射向水中,就能明显的观察到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

【实验小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看到了,光在水中的传播方向是一条很明显的直线,很好的验证了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三:光在玻璃砖中是如何传播的【教师提问】我们刚才研究了光在的空气中、水中均沿直线传播,那么光在玻璃砖中又是不是也沿直线传播的呢?这是最后一组器材(激光笔,玻璃砖)【归纳小结】探究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方向的时候,把激光笔直接射向玻璃砖中就能观察到光在玻璃砖的传播路径。

【实验小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看到了,光在水中的传播方向是一条很明显的直线,很好的验证了光在玻璃中沿直线传播的。

4.分析与论证【演示实验】向学生演示如果把光射向不同种的介质,传播会发生什么现象。

让激光演示器与厚玻璃砖拉开适当距离,斜向厚玻璃砖投射,让学生观察,在空气和玻璃砖中,光束都是沿直线传播,但在两种介质的表面传播方向却改变了。

【教师提问】请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做实验的时候,光是在什么介质中传播的? 【学生回答】我们做实验时,光是在空气中、水中、玻璃砖中传播的,是同一介质而且是均匀的。

【教师提问】很好,所以我们说“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首先要在同种介质中,而且是均匀的。

通过上面的3个实验,同学们能总结这个结论了吗?【学生总结】光在透明介质中能传播且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三、光线【教师提问】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那么,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光是摸不着的,我们怎样把它描绘下来呢?比如说,让你画一个太阳,光芒四射,你会怎么画?【归纳小结】我们为了更方便地研究光的传播情况,我们把它具体地抽象成物理模型,沿着光的传播路线画一条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这种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就叫做光线。

这样的简单的表示方法就是我们物理学中的常见的模型法,体现了我们物理学的简单之美。

光的传播是实际存在的,光线是人们为了研究光的传播而画的带箭号的图线。

点光源:研究某个光学问题是,如果光源很小,而它到我们的距离很大,这时可以把光源看做一个能发光的点,叫做点光源。

如室内的白炽灯。

平行光源:如果光束辐射的很远,宽度却没有明显的增加,这些光线的运行互相平行,产生这种光的光源就叫做平行光源。

如激光和太阳光的光源。

四、光的传播速度【教师提问】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69页,读完之后请同学们思考下雨前雷声和闪电同时发生,为什么在打雷的时候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学生回答】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

【归纳小结】光的传播速度非常大,测量极困难,测光速需要很大的距离和极精确的计时,伽利略曾让两个人各带一盏灯相距1.6km测定光速,结果以失败告终,后来经过许多科学家的探索,不断改进实验装置,较精确地测定了光速。

现在公认的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299792458m/s近似等于3×108m/s,相当于1秒钟内绕地球七圈半,也就相当一辆时速1000km/h的超级赛车不停的跑,要经过17年才能跑完太阳到地球的距离,而从太阳发出的光,只需要8分钟就能到达地球。

大家继续看书,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在真空中的3/4,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的2/3。

这里涉及到了一个新的物理量—光速,物理学上用符号c表示,它的单位和速度一样都是米/秒,符号表示为m/s。

通过看书我们可以知道在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c=3×108m/s,在空气中光速也可以近似的看为3×108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在真空中的3/4,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的2/3。

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到光速在空气、水、玻璃中的大小关系c空气>c水>c玻璃光年:光年指的是光在真空中行走一年的距离光速约为每秒30万千米(每秒299,792,458米),1光年约为94,600亿千米。

五、实践与应用【教师提问】我们知道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么生活中有哪些现象能够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呢?【归纳小结】1.影子的形成:影子是光在传播过程当中遇到不透明物体,在不透明物体的背后形成的一片阴暗区域。

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在夜晚你从一盏路灯下走过,你离路灯较远的时候影子很长,而当你走近路等的时候,影子却变短了,如果你再向前走的话影子又会变长,还比如说中午的时候物体影子最短,这些都可以用影子形成来解释。

2. 日食和月食同理,让学生自己试试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当太阳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月球进入太阳与地球之间时,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在地球上形成了月球的阴影,此处的人看不到太阳,就形成日食;当月球进入地球的黑影区,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光线无法照到月球,人类就无法看到月球,就形成了月食。

(画图讲解)3.小孔成像我国古代对光的传播规律早有记载,最早的是4世纪《墨经》记述了一种叫小孔成像的现象。

1)小孔成像的原理:光沿直线传播2)成像特点:倒立、实像3)像的形状与光源的形状一致,与小孔形状(方的圆的五角星)无关。

4)改变物孔距离、像孔距离可以改变像的大小。

【教师提问】好,刚才我和大家讨论了这么多的生活现象,那我们又是怎样利用光的直线传播为我们服务的呢?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举些例子a.在开掘隧道时,工程师们常常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出现偏差。

b.在射击的时候,战士让缺口、准星、靶心这三点在同一直线上,称为“三点一线”这样就能命中目标c.影子游戏、皮影戏、排队看齐、种树成一直线、三点一直线在射击、射箭运动中的应用、木工判断木板是否刨平……开凿隧道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等等都是对光直线传播特点的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