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合集下载

智能建造背景下国有建筑企业转型发展与实践分析

智能建造背景下国有建筑企业转型发展与实践分析

智能建造背景下国有建筑企业转型发展与实践分析1. 智能建造背景下国有建筑企业转型发展的理论基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智能建造背景下,国有建筑企业需要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通过加强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管理创新等方面的投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有建筑企业需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链水平,实现从传统建筑向智能建筑的转型升级。

绿色发展理念:在智能建造背景下,国有建筑企业应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发展,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信息化战略:国有建筑企业需要加快信息化建设,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实现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国际化战略:在智能建造背景下,国有建筑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拓展海外市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智能建造背景下,国有建筑企业转型发展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绿色发展理念、信息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等方面。

只有深入研究这些理论基础,国有企业才能更好地应对新时代的挑战,实现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1.1 智能建造的概念及特点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逐渐渗透到建筑行业的各个环节,为建筑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智能建造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方式,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建筑项目的全过程智能化管理,提高建筑质量和效率,降低建筑成本,从而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智能建造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建筑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数字化、网络化和可视化管理,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递、共享和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智能建造通过引入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技术,实现建筑施工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智能建造通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建筑项目全过程的智能化分析和决策支持,提高项目的整体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水平。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创新实践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创新实践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创新实践在当今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如何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实践,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也搭上了信息化的快车。

通过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资产数据的实时采集、更新和共享。

以往,资产信息的统计和上报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难以保证。

如今,借助信息化系统,资产的新增、调拨、报废等业务都可以在线上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系统还可以对资产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发现闲置资产和低效资产,为资产的优化配置提供了有力支持。

例如,某国有企业通过引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将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子公司资产纳入统一管理平台。

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查看资产的详细信息和使用状态,及时做出决策,避免了资产的重复购置和闲置浪费。

二、强化内部控制与监督机制有效的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是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

首先,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资产购置、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的流程和责任,规范操作行为。

其次,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定期对国有资产进行审计,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同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于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行为,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在实际工作中,某国有集团成立了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对所属企业的国有资产进行定期审计和不定期抽查。

审计过程中,发现了部分企业存在资产处置不规范、资产账实不符等问题,并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求相关企业限期整改。

通过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该集团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效地防范了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

三、推进资产整合与优化配置为了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效益,推进资产整合与优化配置是关键。

一方面,对同一行业或领域的国有资产进行整合,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国有企业集团。

另一方面,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对资产进行合理配置,将资产投向效益好、发展前景广阔的项目。

以高政治站位引领国有企业革新发展——南京煤研所的探索实践

以高政治站位引领国有企业革新发展——南京煤研所的探索实践

企业战略MODERN ENTERPRISECULTURE732022.4(下)第12期 总第591期以高政治站位引领国有企业革新发展——南京煤研所的探索实践赵军光 中煤科工集团智能矿山有限公司摘 要 新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把国有企业提升到“六大力量”的战略高位,将党的建设定义为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一系列新提法、新论断,明确表明党建工作对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创新的紧迫性。

如何充分发挥党建优势,推动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文章拟从南京煤研所工作实践,探索以高政治站位,引领国有企业革新发展的新途径。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党建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2)12-073-0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顶梁柱”,是党和国家最可信任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有了较大突破,国企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国企活力不断增强,涌现出一批在国内国际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有企业,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保障民生和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做出突出的贡献。

一、国有企业革新发展作为创新强国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科研院所,是引领国家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排头兵”。

如何将党建优势转化为企业治理优势,国有科研院所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

南京科工煤炭科学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简称南京煤研所,改制前名称: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南京研究所,为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企业)是一所始建于1976年隶属国资委管辖的国有企业,它是科研院所型国有企业的一个典型代表。

南京煤研所在近年的改革发展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一重大政治原则,主动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严明政治纪律,在南京煤研所党委领导下,深入推动“三项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治理体系,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力度,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责任使命与实践探索研讨发言

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责任使命与实践探索研讨发言

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责任使命与实践探索研讨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个重要的研讨会上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和实践探索。

作为国有企业的一份子,我们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使命,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创新,努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想强调的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持续的改革创新。

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我们必须敢于变革,勇于创新,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不断优化企业管理体系,提高生产效率,加强技术创新,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升级换代。

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还需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

作为国有企业,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员工的培养和激励,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工作氛围,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凝聚全体员工的共识和力量,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

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加强与社会的互动与合作。

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公益事业,与各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通过与社会各界的密切合作,我们才能实现共赢、共享的局面,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我想强调的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每个人都要牢记使命,勇担责任,努力奋斗,为实现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团结一心,才能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谢谢大家!。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吴永刚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0)07-043-02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伴随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过程不断探索、完善和发展的。

党领导国有企业发展和改革的过程,就是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与时俱进、探索创新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旗帜鲜明提出“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1],是新时代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又一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

一、萌芽阶段(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我们党领导企业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建党之初。

我们党领导的第一个经济实体是1922年成立的安源工人消费合作社。

合作社坚持党的领导,首任总经理由李立三兼任,第二任、第三任总经理分别由中共湘东区委委员易礼容、毛泽民担任。

针对合作社出现的个别人员贪腐问题,合作社在刘少奇的亲自主持下开展了一系列反腐败工作。

一是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二是坚持有贪必肃、有腐必反,坚决严惩贪腐行为;三是坚持建章立制,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四是开展审计和信息公开,发挥监督作用。

安源工人消费合作社反腐倡廉工作的有益探索与成功尝试,为党的五大成立中央监察委员会提供了成功的实践经验,对于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与现实启示[2]。

上世纪30年代,我们党在根据地创立了公营企业,实行“三人团”制度。

首先由党组织成员、行政班子和工会组成企业领导班子,其中由党组织书记、厂长和工人代表组成“三人团”,有对企业事务的最终决定权。

“三人团”制度有效发挥了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和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有效发挥了厂长生产经营管理和工会组织工人参与管理和生产的作用,促进了工厂生产,为国内革命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武器装备和经济保障。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创新探索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创新探索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创新探索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如何优化国有资产的配置,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增值,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创新,探索出更加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和方法。

一、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现状与问题目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资产配置不够合理。

在一些国有企业中,资产购置缺乏科学的规划和论证,导致部分资产闲置浪费,而另一些关键领域的资产却严重不足。

其次,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很多企业已经引入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但系统功能不完善,数据不准确、不及时,无法实现资产的动态监控和有效管理。

再者,资产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

一些企业存在着制度落实不到位、违规操作等现象,如资产处置未按规定程序进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最后,资产管理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部分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缺乏专业知识和创新意识,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资产管理工作要求。

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创新的重要性创新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创新是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的关键。

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和方法,可以优化资产配置,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产的回报率,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另一方面,创新有助于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管。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资产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只有不断创新监管手段,才能有效防范国有资产流失,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

此外,创新能够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合理有效的资产管理能够为企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业务拓展,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三、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创新的思路与方向(一)强化资产配置的科学性在资产购置前,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可行性研究,结合企业的战略规划和业务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资产配置方案。

同时,建立资产共享机制,促进资产在企业内部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国企改革探索与心得体会

国企改革探索与心得体会

国企改革探索与心得体会国企改革探索与心得体会国企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也是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任务之一。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在国企改革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本文将就国企改革的探索和心得体会进行论述。

首先,在国企改革过程中,我们需要坚持市场化原则。

国企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加强国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引进市场机制,使国企能够更加灵活、高效地运作,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同时,也需要保持一定的国有股比例,以确保国有资本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其次,国企改革需要注重员工的主体地位。

国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是国企发展的核心力量。

在国企改革过程中,应注重保护员工合法权益,提高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要加强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国企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再次,国企改革需要建立健全监管制度。

国企改革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各种资源的配置和流转,需要建立监管机构,加强对国企改革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国企改革的合法、公平和透明。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推动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

最后,国企改革需要加强与社会的沟通与互动。

国企不仅仅是经济组织,更是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的重要代表。

在国企改革过程中,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对话,倾听各方意见,形成共识。

同时,国企也应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在实际工作中,我深刻认识到国企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合力。

在国企改革过程中,各级政府要发挥好引导和服务的作用,为国企改革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同时,国企自身也要加强内部管理和创新发展,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此外,还需要强化监管和公正执法,确保改革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最重要的是,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确保国企改革的顺利进行。

总之,国企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通力合作。

在改革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市场化原则,注重员工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加强与社会的沟通与互动。

国有企业改革与转型的实践研究

国有企业改革与转型的实践研究

国有企业改革与转型的实践研究第一章绪论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国有企业的改革与转型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国有企业改革与转型的实践研究,是为了发现国有企业在改革和转型中的问题和不足,探索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和方向,更好地促进国有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本文将从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目标和现状入手,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研究进行探讨。

第二章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和目标2.1 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经济力量,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保障和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改革国有企业,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具体来说,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国有企业的改革可以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国内经济竞争力的提高。

改革后的国有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环境,提高管理效率,增加市场竞争力。

(2)促进国有企业转型升级。

改革能够激发国有企业的创新潜力,增强国有企业的发展动力,通过转型升级推动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促进资源配置优化。

改革可以使国有企业自主决策和自主运营,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优化国家资源配置。

2.2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主要是为了改善国有企业的管理工作和提高经济效益。

具体而言,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

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保证国有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基础。

(2)优化国有企业组织结构。

优化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效率,是实现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3)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

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构建健全的法制框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环节。

第三章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3.1 国有企业改革进展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在进行中。

201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明确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方向和具体措施。

市场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市场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市场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一、背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市场化改革也成为了企业改革的重要方向。

市场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是中国企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场化改革旨在引入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企业竞争力,并最终提升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市场化改革的实践1. 股份制改制股份制改制是市场化改革的首要方向之一,通过将国有企业转为股份制企业,引入市场机制和法制约束,实现企业的规范化经营。

股份制改制的关键在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升国有资本在企业中的地位。

股份制改制有利于优化企业治理结构,推动企业向市场化管理转变,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同时,股份制改制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如何规范股份制企业治理、如何保障国家资产的安全等问题都需要企业相关方面重视解决。

2. 市场化竞争市场化竞争是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手段,通过竞争机制,优胜劣汰,促进企业内部管理的提升和资源的有效配置。

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需要具备相应的竞争优势,并拥有积极创新和开拓市场的意识。

3. 私人资本引入引入私人资本是市场化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引入私人资本,国有企业可以快速引进市场化管理经验和创新思想,拓展业务、提高竞争力。

但是,在引入私人资本过程中,需要注意防范私人资本对国有资本的挤出和国有资产流失。

4. 完善法制完善法制是市场化改革的保障措施之一。

只有依法治企,才能有效规范企业行为,保护国有资产,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法制建设方面,需要强化企业和法律的约束力,增强监管部门的管理能力,提高司法效率。

三、市场化改革的探索1. 企业上市企业上市是市场化改革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上市,企业可以获得更为广泛的资本市场支持,增强企业的融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竞争力。

同时,企业上市也需要注意防范股权分散、流动性不足等问题。

2. 联合重组联合重组是市场化改革的一种重要探索。

通过联合重组,企业可以实现资源的整合,提高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联合重组也需要注意防范人才流失、企业文化融合等问题。

国有企业改革与市场化的实践与发展历程

国有企业改革与市场化的实践与发展历程

国有企业改革与市场化的实践与发展历程国有企业改革与市场化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建设现代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自1978年开始进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多次尝试和不断探索,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目前,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思路是:政府职能向市场化转变,将竞争性、商业性和公益性相结合,打造符合市场条件的企业。

在这个方向下,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走过了一条艰难而又曲折的道路。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主要是通过引进外资的方式改进了国有企业的管理,引进和采纳了西方的企业管理制度和经验,对企业的所有权、经营资格和自主权进行重新划分,并限制了政府对企业的政治干预。

但是这种模式的改革市场化程度较低,对于国有企业的利益诉求没有太大的满足,企业管理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也不够明显。

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正式启动了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

这种股份制改革的模式是将企业转化为股份制企业,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

这种改革模式推动了国有企业的市场化和规范化,加速了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促进了企业效益的提高,其中代表性的企业包括中石化、中国联通、中国石油等。

但是,股份制改革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股份制结构改革前后的权力关系转化可能会导致多数股东的权利不受保障,甚至出现不正当利益输送的问题。

此外,国有企业职工利益的诉求在改革过程中常常无法得到保障,留下了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2000年以后,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重点为“规范化、市场化、法制化、现代化、公正化”,其中市场化改革是最为突出的方向之一。

政策上,政府通过解除企业运行过程中的一些行政限制,促进市场的竞争,逐步開放一些由国家占有的市場,减少行政管制力度,降低行政成本,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同时,对于国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国家也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管理体制和管理经验。

国家设立了国有资产监管委员会,对国有企业进行资产监管和管理,在资本市场上推行“信息透明化、规范化”等企业治理体系和规则。

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研究案例内容

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研究案例内容

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研究案例内容国有企业一直是我国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里,国有企业管理创新一直备受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案例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理解这一重要主题。

1. 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概念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不仅意味着在组织结构、运营模式、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更重要的是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和模式。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国有企业能够不断推进管理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中的重要一环,其管理创新对于提升整体经济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有企业日益广泛、深入地改革过程中,管理创新是企业不断前行的动力。

3. 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成功案例通过研究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成功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实践中的意义和价值。

例如我国石化公司在运营管理方面的创新,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不仅提升了企业的整体效益,还在国际市场上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4.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国有企业管理创新是一个复杂而又迫切的课题。

通过深入研究和案例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其内涵和外延,进而深刻理解国有企业在管理创新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只有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创新之路。

5. 总结与回顾性内容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研究案例内容涉及到了多个方面,包括其基本概念、必要性、成功案例以及个人观点。

通过这些内容的探讨和分析,我们对国有企业管理创新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识,也更加坚信管理创新对于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国有企业面临的管理挑战不容忽视,但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探索和实践将成为我国企业走向国际的重要保障和支撑。

让我们共同期待,国有企业在管理创新中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国有企业管理创新是当今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关于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实践和探索

关于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实践和探索

关于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实践和探索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

而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作为中国企业的重要力量,坚定不移“走出去”既是服务国家战略、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必要使命,也是建成世界一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如何保持战略定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国际化发展,是摆在国有建筑施工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今年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本文旨在通过某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以下简称“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总结和探究,以求启发更多的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推动国际化发展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稳。

该企业自2003年末组建成立即“走出去”,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合作大局,全力投身“一带一路”建设,通过不断探索,国际化竞争力、创新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逐步迈进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一、敢为人先是实现海外率先突围的重要前提该企业从白手起家就开始飘洋过海,从“借船出海”到“自主航行”,从“摸着石头过河”的新兵到系统内海外业务的排头兵,正是凭着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才实现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领跑众群。

1.高标定位,支持力度大,奠定了海外发展的根基。

该企业“出海”初期就高标准定位海外,坚定了海外“优先”发展战略,明确海外业务资源配置和人员配备优于国内。

特别是历任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对海外业务的重视,使得海外工作率先突围。

多年来,投入海外的机械设备原值达到11亿元。

不断完善海外“优先”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选派优秀人才和精兵强将出征海外,参与海外的所属子分公司与员工由最初的3家、不足百人,扩展到目前的13家、600余人。

正是因为该企业在优质资源、优秀人才和的倾斜,为海外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和动力,海外业务才得以起步高、走得远。

在“十四五”规划中,该企业也提出实现“国际竞争力强”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再次体现对发展海外的信心和决心。

2.超前布局,跑马圈地多,保障了海外发展的规模。

探索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创新途径

探索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创新途径

探索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创新途径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工会作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动企业和谐发展的重要组织,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企业改革的推进,国有企业工会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工会工作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时代的需求,需要探索创新的途径来推动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发展。

一、加强职工参与,建立民主工会机制加强职工参与是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工会工作创新的关键途径。

要推动国有企业工会从“代表职工”的传统角色转变为“服务职工、依靠职工、团结职工”的现代工会组织,必须建立健全的民主工会机制,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委员会等民主机构的作用,倡导职工广泛参与工会组织的决策和管理活动。

在这一过程中,国有企业工会要加强对职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职工的政治素质和组织能力,让职工更加理解和支持工会工作。

工会要积极倡导职工意见建议的畅通和反映,建立起职工与工会之间密切联系的桥梁,使职工参与工会工作成为常态化、制度化的过程。

二、创新服务职工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关键是服务职工,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和生活质量。

为了创新国企工会服务职工的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必须加强工会组织的自身建设和提升工作能力。

工会组织要定期开展职工需求调查,了解职工的实际需求,不断拓展服务职工的领域,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项目。

国有企业工会还可以通过引进社会资源、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为职工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服务,满足不同层次职工的需求。

国有企业工会可以通过建立职工公益基金、提供职工课余培训、开展文体活动等方式,增加职工的福利待遇,改善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职工创造更加和谐的工作氛围。

三、倡导职工自治,促进自我管理国有企业工会在工作中要积极倡导职工自治,促进职工自我管理。

传统工会工作模式中,工会通常以“管理者”的身份来干预企业的日常经营和管理活动,这种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需求。

国有企业如何通过激励机制促进科技创新的实践探索

国有企业如何通过激励机制促进科技创新的实践探索

国有企业如何通过激励机制促进科技创新的实践探索摘要: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面临多种困境,如研发经费不足、人才流失等问题。

因此,采取激励机制以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成为一种重要的解决途径。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国企科技人员激励机制存在着国有企业激励方式单一、绩效考核不合理与职业发展机会有限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薪酬激励与个人成长相结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完善科技人员创新考核制度的科技激励创新路径。

关键词: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调查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科技创新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面临多种困境,如研发经费不足、人才流失等问题。

因此,采取激励机制以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成为一种重要的解决途径。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深入分析了国有企业通过激励机制促进科技创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国企科技人员激励机制调查情况国有企业的科技人员薪酬相对较高,且有稳定的福利保障(如社保、医疗保险等)。

但也存在着薪酬增长缓慢、差距较大等问题。

另外虽然可以获得稳定的项目资源,但其中的分配是否公平和合理则不一定。

受制于这些企业体制和制度,国有企业的科技人员创新机会较少。

为了积极探索提高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笔者选取了本市有代表性的国企,对科技人员激励机制进行了相关调查:1.1对现行激励机制满意度的调查根据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企业科技人员对现行的激励机制表示不太满意。

以下是调查报告的详细内容。

(1)薪资福利不够优厚。

超过60%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的薪资福利并不够优厚,尤其是那些在初创公司工作的人员。

他们通常需要为公司大力工作,但得到的回报却很有限。

(2)晋升机会较少。

有接近5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并没有得到足够的晋升机会。

他们认为公司内部晋升制度不够透明,并且存在一些不公平的情况。

(3)缺少培训机会。

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探索与实践

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探索与实践

492019.10MEC 企业党建MODERNENTERPRISECULTURE一、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探索与实践半山公司身处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在“八八战略”指引下,积极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城市发展,融入区域经济大循环,不断挖掘党建价值创造力,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改革发展互促共赢,取得了“1+1>2”的良好效果。

(一)党建融入中心工作,发挥智慧、凝聚合力1.融入区域发展,前期项目稳步推进。

以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目标,开拓“冷、热、电、水、气”综合能源供应服务模式;大力推进去工业化改造项目,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加速融入大城北城市建设,将于2022年亚运会前,把公司打造成AAA 级景区花园电厂;多方争取,数据中心配套分布式能源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2.融入海外援建,“一带一路”擦亮品牌。

公司党委自觉强化职责使命意识,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充分利用良好的企业声誉和成熟的燃机运维、检修技术,先后承接了巴基斯坦、委内瑞拉、沙特阿拉伯、孟加拉国等援建项目,足迹遍布“一带一路”沿线9个国家、10座电站,为国家实施“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战略作出了积极贡献。

3.融入产业升级,全力推动技术进阶。

公司党委树牢“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推动基层党建与一线生产深度融合,积极培养一线技术型人才,加强一线技术交流,激励员工开展技术攻关、科技创新。

各党支部围绕“提质增效、精益管理”,聚焦工作重点、难点、热点,成立党员全能组、技术攻关组、科研成果组,党员干部在保安全、稳生产、降故障等方面率先垂范、带头攻关,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有机结合发挥了最大功效。

(二)党建融入管理创新,突出实践、提质增效1.融入党建强基,三本五化助推支部建设。

公司党委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实施党建“强基”工程,积极推进‘三本五化’党建管理新模式。

用活用好微信、微电影、微党课、微讲堂、微言行“五微”文化,提高“主题党日”吸引力和凝聚力,强化党员理想信念、激发责任担当、争做保本色、强本领、履本职的“三本”党员。

创新发展的基础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

创新发展的基础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

创新发展的基础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创新发展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动力,对于一个国家、企业甚至个人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要实现创新发展并非易事,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基础理论,并进行实践研究,以推动创新发展的进程。

本文将就创新发展的基础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展开讨论。

首先,创新发展需要建立一个基础理论框架来指导实践。

创新发展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思考和分析。

在理论上,有许多学者提出了关于创新发展的理论模型,例如创新链模型、创新生态模型等。

这些模型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对创新发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并为实践提供指导。

其次,创新发展需要大量的实践研究来不断完善和验证理论。

创新发展是一个不断实践和改进的过程,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通过实践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原本未曾发现的问题和挑战,也可以根据实践经验不断修正和改进理论模型。

同时,实践研究还能够为实际的创新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另外,创新发展还需要跨学科的探索和研究。

创新是一项综合性和复杂性的任务,在实践中常常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因此,我们需要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更好地推动创新发展的进程。

跨学科研究有助于拓宽我们的思维和视野,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交流和合作,为创新发展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此外,创新发展的基础理论还需要关注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变化。

创新发展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受到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要实现创新发展,我们需要关注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并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例如,在经济发展从实物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建立适应这一变化的创新发展理论,以满足社会经济的需求。

综上所述,创新发展的基础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是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基础理论框架,结合实践研究,跨学科探索以及关注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创新发展的进程。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创新探索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创新探索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创新探索国有资产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管理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传统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面临着诸多挑战,迫切需要进行创新探索,以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和保值增值能力。

一、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现状与问题(一)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着职责不清、权力分散等问题。

不同部门之间在国有资产的管理上存在着交叉和重叠,导致管理效率低下,难以形成有效的协同效应。

(二)资产配置不合理在国有资产的配置方面,存在着部分资产闲置浪费,而另一些领域资产短缺的现象。

这不仅影响了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也制约了相关事业的发展。

(三)资产运营效率不高一些国有企业在运营国有资产时,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经营策略不够灵活,导致资产回报率低,经济效益不佳。

(四)监管机制不健全国有资产的监管存在漏洞,监督手段相对滞后,对资产的使用、处置等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督,容易引发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

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创新的必要性(一)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资产需要更加灵活地参与市场竞争,通过创新管理模式,提高资产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二)提高国有资产的效益创新管理工作可以优化资产配置,提升资产运营水平,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

(三)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加强管理创新,完善监管机制,能够有效遏制国有资产流失,保障国家财产安全。

(四)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创新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推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的治理水平。

三、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创新的思路(一)完善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的职责,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体制。

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国有资产管理政策和法规,为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二)优化资产配置建立国有资产的动态调配机制,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资产的分布结构。

国有企业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与探索——以中铁四局集团公司为例

国有企业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与探索——以中铁四局集团公司为例

企业党建MODERNENTERPRISECULTURE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全国各行各业都在积极贯彻落实。

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的国有企业,如何深刻领会全面从严治党的内涵,充分认清全面从严治党的意义,客观看待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存在的问题,找到一条全面从严治党的路径,主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把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有效融入到企业改革发展、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引领、促进和服务企业转型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深刻领会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内涵(一)“全面”是基础“全面”就是“管全党、治全党”“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在党的建设领域不能遗漏任何一个方面。

一是内容无死角,要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二是主体全覆盖。

就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组织,从高级干部到普通党员,都要加强管党治党,既突出“关键少数”又面向全体党员。

三是贯穿全过程。

就是“8小时”内外无缝隙,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二)“从严”是关键“从严”就是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越往后执纪越严。

一是从小事严起,从苗头抓起,不搞下不为例,不因事小而不追究,不让小事发展成大事。

二是从对象上严起,不搞特殊。

对一般党员干部严要求,对领导干部、高级干部的要求更加严格,不因人而异,没有特权思想、不搞特权行为。

三是善始善终,不搞虎头蛇尾。

不能今天抓的紧,明天抓得松;而是从严治党,一刻都不停歇。

(三)“治”是要害“治”就是治理和惩治。

一是强化不敢腐的震慑。

要加大惩治力度,运用好违纪违法干部忏悔录这个反面活教材,使拒腐防变警钟长鸣。

二是扎牢不能腐的笼子。

通过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保证权力受到监督。

三是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通过思想建党,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党性修养,使党员干部自觉向高标准努力,从思想深处筑牢抵制腐朽思想的“防火墙”。

关于初创型国(央)企研发投入的实践与探索

关于初创型国(央)企研发投入的实践与探索

关于初创型国(央)企研发投入的实践与探索摘要:本文从研发投入相关概念出发,指出了初创型国(央)企加大研发投入的难点与机遇,从应用型课题选择、研发人员工作量统计和全口径科研财务管理等方面总结分析了初创型国(央)企加大研发投入的实践经验,以期为初创型国(央)企兼顾经营业绩和研发投入强度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创型国(央)企;研发投入;视同利润加回。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n R&D investment of start-up state (central) enterprisesAbstract: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difficulties and opportunities of increasing R&D investment of start-ups (central) enterprises, starting from the relevant concepts of R&D investment, and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increasing R&D investment of start-ups (central) enterprises from the aspects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opic selection,R&D personnel workload statistics and full-caliber R&D financial management,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start-ups (central) enterprises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operating performance and R&D investment intensity.Keywords:start-up state (central) enterprises;R&D investment; Deemed profit plus back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2021年,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从不到3万家增长到32.8万家,年均增长达2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作者:许中权来源:《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年第01期【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一再强调在中国的大地上,东西南北中,党领导一切;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绝对领导,这给国有企业指明了政治方向。

中信大锰大新锰矿分公司是集采、选、深加工为一体的企业,提出了“资源立矿,深加工强矿”的理念,在面对矿产资源逐渐减少的现状,如何使企业创新发展,探索出一条符合企业转型发展的道路,关键在于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党对企业的绝对领导永不放松,以建设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为目标,边探索边实践,使企业经济效益稳步上升。

文章以中信大锰大新锰矿分公司为例,介绍企业在资源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创新发展,使企业稳步发展与企业转型同步走的经验。

【关键词】国有企业;创新发展;探索与实践【中图分类号】F276.1;F27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01-0082-03中信大錳大新锰矿分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集采、洗、选、深加工为一体的国有企业,分公司成立14年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胆创新,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大力开展降本增效工作,使企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企业生产总值从原来的5亿元发展到现在的23亿元。

面对矿资源逐渐减少的现状,如何迎接挑战,是分公司领导层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总公司领导在会议上多次强调,面对资源逐渐减少,公司如何找出一条适合企业生存的道路,是每一位员工值得思考的问题。

2018年是分公司最为困难、艰巨的一年,因为露采矿源工作已经结束,余下的靠地下开采,这给分公司深加工带来了成本压力。

对此,分公司如何面对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1 面对当前矿产资源枯缺,企业要有战胜困难的底气与骨气遇到各种危机时,企业管理层只要善于思考、想尽办法、沉着应对,一定能让企业清障除弊、振兴发展。

中信大锰大新锰矿分公司在面对资源枯缺的情况下,总公司领导提出了将企业转型搞绿色旅游发展的思路,这给分公司指明了一条光明道路和前进方向,激励了广大员工在困难时期迎难而上,开创未来新局面。

企业经营,无不存在风险,只要我们识时务,了解行情,就能排除风险,化解矛盾。

面对情况和问题,只要善于研究应对,就能鼓足勇气,哪怕是遇到艰难险阻,也要奋发图强闯一闯,这就是砥砺奋进的动力。

这种动力能凝聚人心,使人昂扬斗志,哪怕山多高,路再陡,坎再深,也挡不住我们敢于挑战的勇气。

因此,只要坚定信念和决心,就能一心一意谋发展,创造自己的幸福。

眼下,美国挑起贸易战,贸易摩擦不断,国际经济持续下滑,我国的国民经济也随之有所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重中之重,这给大新锰矿分公司带来不少压力。

有压力才有动力,这动力将成为分公司发展的底气与敢于担当、不负重托的精神。

2 大新锰矿分公司企业现状分析2.1 亏损的兄弟企业依赖性强,给分公司发展增加压力由于中信大锰旗下许多兄弟单位经营亏损,总公司考虑中信大锰的整体利益,使总公司达到盈利,这给大新锰矿分公司带来了很大压力。

多年来,虽然分公司一而再、再而三地努力,也填不满兄弟单位的亏损。

2017年以来,大新锰矿分公司经过两年的靠前指挥,创效增盈,整体实现小盈利,但没有达到预期的盈利目标。

因此,全面增效是分公司未来的工作重点和目标。

2.2 资源枯缺,转地下开采成本增大如今,中信大锰大新锰矿分公司露天开采即将闭坑,采矿量无法满足深加工的需求,需要大量开采地下矿石,这给地下开采工作带来很大压力。

加之,现在地下开采还没有达到大规模生产,而且矿体形态复杂多变,矿石质量相对较差,这给分公司发展带来一定的约束。

2.3 基础管理薄弱目前,分公司的设备比较多,且设备故障率比较高,影响了正常生产。

2017年设备出勤率仅为83%左右,且设备老化比较严重,维修时间长,造成经济损失达千万元以上。

且客户投诉多,其中多起为非质量事故,被定性为质量事故的全年造成经济损失超百万元。

2.4 成本和技术能力明显不足与行业相比,分公司生产的几大产品成本管控并不精细,电耗过高,而电价一直居高不下,企业生产成本并没有大幅降低,加上公司生产技术能力不凸显,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指标未能掌握,造成分公司一些主要产品和实验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

2.5 产品结构不均衡在生产的产品中金属锰比重较大,目前达到10万t/年的规模,而硫酸锰、电解二氧锰的年产量仅为3万t,其他的产品年产量更低,因此分公司的大部分利润来源主要是金属锰,但近年来金属锰价格起伏不定,其价格一旦下跌,分公司的利润将受到很大冲击,进而影响整个公司的盈利。

2.6 人才队伍建设跟不上发展需要,担当精神、责任意识还不够强目前分公司农民工占有较大比例,担当精神、责任意识薄弱,而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比例较小,专业技术扎实全面、能独当一面的技术项目负责人和带头人非常紧缺,尤其是缺少复合型人才,造成分公司中高层科研骨干人才缺失明显,跟不上发展需要。

3 根据企业实际,制定切合实际的应对措施3.1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综观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方位、新思想、新判断、新方略、新部署,深入学习,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深入融合、相互促进,让党建工作往实里走、往深里走。

其中,最关键的是结合实际、强化运用,最根本的是坚决落实、推动工作。

2018年,分公司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项目为导向促发展,在2017年项目推进的基础上,继续加快推进高纯、锰桃、地采、大立磨、选厂选矿等项目,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促进大发展。

同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抓改革,不断转变思想,大胆改革,先行先试,进而提升工作水平,促进发展。

3.2 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抓好反腐倡廉工作,每年年初,分公司党委与重点敏感部门签订廉政协议,与各基层党支部签订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把改进作风的要求落到实处。

定期组织召开廉政大会,规范民主管理,认真开展领导干部民主评议会议,党的领导干部与党员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主动亮明思想,勇于剖析自己,不断提高全局工作意识。

3.3 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贯彻和落实分公司党委从“从严治党”出发,坚决贯彻和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党委办公室成员深入基层指导“三会一课”的开展,使“三会一课”制度得到全面落实。

继续开展好“固定党日+”活动。

根据大新县委会及崇左市委办公室的文件精神,结合自身实际,坚持落实六项规定动作和做好“+”文章,加强对基层支部工作的指导,使活动有序开展,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达到预期的目的。

3.4 扩展经营模式,加快工业旅游建设根据崇左市提出的做好“两篇文章”,打好“四大攻坚战”的部署,以及《崇左市文化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精神,在近两年“生态矿山、美化工厂”建设的基础上,分公司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创建“旅游+锰”特色旅游文化品牌,努力将矿山打造成“四园四地”。

3.5 加快推进地下开采机械化速度,解决资源枯缺现状以“支部建在车间、党员在您身边”为抓手,开展“红色细胞工程”,既抓面上延伸拓展,又抓点上作用发挥,切实使一个个“红色细胞”在企业党建工作中落地生根。

建立了地下200 m的矿井安全避险区党员活动室,使“红色细胞”发光、有阵地,推动员工走进党支部、走近党建工作,在班前班后潜移默化地接受党的教育引导和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使“红色细胞”深深根植车间、班组。

以“红色细胞”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在企业生产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快中信大猛大新锰矿分公司150万t地采南部矿段机械化开采,在220 m水平缓倾斜中厚矿体引进凿岩台车和铲运机;在下一步开拓中引进凿岩台车、铲运机、采矿台车等系列机械设备,降低成本,增加出矿量,解决当前资源枯缺状况。

3.6 加大设备管理力度,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客户需求加大设备管理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途径。

几年来,中信大锰大新锰矿分公司都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工作列为年度主要工作内容,搞好设备管理,有效地提高生产力,完成生产任务,以质量赢得客户的信任与公众的认知。

因此,做到主抓源头,责任层层落实,全员参与,管理人员带领员工做好设备与质量管理工作。

分公司同时推行可视化管理,监督有关员工做好生产设备的维护工作,做到谁操作、谁保养,强化设备管理与维护,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3.7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影响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而企业文化工作则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

分公司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加大宣传硬件投入,各生产单位、生活区主要活动场所都建立了宣传栏,影视部增买了电影机,加大宣传力度,对分公司的党建情况、生产经营情况与进度、生产一线中表现出来的好人好事进行宣传,提高企业影响力;同时坚持加强花园式工厂建设,铸造企业文化品牌,形成各具特色的绿色品牌效应,进一步推动“工业旅游+锰”和探索符合矿山企业的绿色生态发展,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凝聚力。

3.8 增强员工担当精神,提高员工的凝聚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

几年来,分公司根据企业实际,认真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要求,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在选人用人上,坚持“四个标准”的要求,将达到不忘初心、以德为先、干在实处、率先垂范等标准的同志选拔到领导岗位,且具有担当精神,做到党政领导担子一起挑,绝不容忍懈怠,营造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导向,大力弘扬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校准干部言行。

同时推行准军事化管理,提振员工队伍精气神,实现现场安全生产管控力度和成效的提升。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做好员工思想工作,稳定职工队伍。

分类别、多层次、多样化开展员工素质培训提升活动,举办各类培训班,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9 发扬老一辈革命艰苦奋斗的精神任何事情都靠精神支撑,没有了精神,任何事情都无法取得成就。

一个企业要在新时代的洪流中砥砺前行,必须大力宣传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充分发挥各方面英雄模范人物的榜样作用,大力激发企业正能量,弘扬劳模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这样才能把企业各项工作做好,企业才能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中信大锰大新锰矿分公司是中信大锰的核心产业,分公司是从大新锰矿演变而成,大新锰矿从成立至今,历经55年变革,现在之所以成为中国锰业之都,产品名扬与畅销国内外,靠的是发扬老一辈革命优良传统,艰苦奋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