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春中考语文《散文的线索、内容和主旨》
中考阅读题复习散文(二)思路、主旨
(2)关注过渡句。过渡句既要总结上文,还要开启下文, 所以会对上文概括,对下文总说。
例如:根据选文第②-④段的内容,概括作者描写的书院 清池所具有的特点。
④秀美而宁静,世间也许还有不少这样的池塘,但是,像 岳麓书院这一方清池那样富于文化意蕴的,恐怕还不多见吧?
过渡句,一般单独成段或者在下面部分的段首。
考题形式
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 如:(1)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
(2) 理清文章思路,按示例试对②至④段内容用两 个字加以概括。
答题要点:
(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 (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 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 题点。
如:① 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②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③ 文章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 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1.尽量利用原文语句。 • 2.没有原文语句可利用时,要注意概括得全面、准确,
不要漏掉答题点。
基本答题思路:
叙事散文
(1)谁在什么情况下干什么事,怎么干,结果如何。
(2)所描绘的景物怎么样,有什么特点?
16.( l )张伯开始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很不起眼的“既瘦弱又邋遢”的 蔫耷汉,神情羞惑,穿着破旧,像个“落魄人”。可一握起鼓槌,他就成 了鼓神。这是先抑后扬。
(2)文章前面对中青年汉子们威风表演的描写,从正面衬托了鼓神。 (3)姑娘媳妇们口嚷“鼓神”往前推操张伯,打鼓汉子“一脸虔诚”送 鼓槌给张伯,后生们“满脸殷殷”望着张伯。这是用众人近乎崇拜的举动 正面衬托鼓神。 ( 4 ) “我”开始时以为张伯“也是像我一样的怕过年的落魄人”, “真不相信这样的蔫老头能敲击出什么花样来”,可“我”后来却为之震 撼了。这是侧面烘托鼓神。
2018年中考语文散文阅读
2018年中考语文散文阅读【母题原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窗子以外林徽因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
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
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休息。
每人手里一件简单的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
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筒旱烟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的。
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
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以外!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
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区域的起伏的山峦,昨天由窗子外映进你的眼帘,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所在;每一根青的什么麦黍,都有人流过汗;每一粒黄的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间还有的是周折,是热闹,是紧张!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见,因为那所有的周折,热闹,紧张,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着。
在家里罢,你坐在书房里,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
那里两树马缨,几棵丁香;榆叶梅横出疯权的一大枝;海棠因为缺乏阳光,每年只开个两三朵- 叶子上满是虫蚁吃的创痕,还卷着一点焦黄的边;廊子幽秀地开着扇子式,六边形的格子窗,透过外院的日光,外院的杂音。
什么送煤的来了,偶然你看到一个两个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脸;什么米送到了,一个人掮着一大口袋在背上,慢慢踱过屏门;还有自来水、电灯、电话公司来收账的,胸口斜挂着皮口袋,手里推着一辆自行车;更有时厨子来个朋友了,满脸的笑容,“好呀,好呀!” 地走进门房;什么赵妈的丈夫来拿钱了,那是每月一号一点都不差的,早来了你就听到两个人唧唧哝哝争吵的声浪。
那里不是没有颜色、声音、生的一切活动,只是他们和你总隔个窗子,——扇子式的,六边形的,纱的,玻璃的!你气闷了,把笔一搁说,这叫做什么生活!检点行装说,走了,走了,这沉闷没有生气的生活,实在受不了,我要换个样子过活去。
浙江省2018中考语文复习第二篇现代文阅读第一节文学作品阅读小说散文阅读讲解(含答案)
第二篇 现代文阅读第一节 文学作品阅读(小说、散文阅读)一、小说阅读二、散文阅读附表1:常见修辞手法一览表附表2:常见表现手法一览表1.(2017·嘉兴、舟山中考)阅读《搭车记》,完成下面各题。
搭车记邢庆杰小时候,黎鸣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警察。
每当在电影里看到警察说“我是警察”时,他觉得忒威风。
几年后,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分到市公安局当了一名警察。
黎鸣家在两百里之外的农村。
回家时,先从市长途汽车站坐车到县长途汽车站,然后再坐通乡镇的公共汽车,到镇上下了车,再步行三公里才到家。
从市内到县里,车十分钟一趟,很方便,但从县里到镇上,就比较麻烦了,有时,两个小时也发不了一趟车。
黎鸣开始试着搭车,是在上班一年之后。
这一天,他站在回家的路口,学着港台片上警察的样子,拦住一辆面包车,然后出示了警官证说,我是警察,想搭你的车。
司机打量了一下他全身的警服,并没看他的证件,就痛快地说,上来吧。
上车后,通过交谈,才知道司机是黎鸣家所在的镇街上的,在镇政府旁边开了一家饭馆,每隔几天开车去县城买一次菜。
到了镇上后,司机主动说,你离家还远,我送你吧。
从镇上到村里三公里的路程,步行需要半个小时,而坐车,五分钟就到家门口了,省了他以前的步行之苦。
第一次搭车,黎鸣觉出了搭车的好处,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自此,每次回家,他都在县城搭车,而且每次都能如愿。
这更使他感觉到了当警察的优越性。
后来,黎鸣又从市内开始搭车了,从市里搭到县里,再从县里搭到镇上。
运气好的时候,还能直接从市里搭到镇上。
他搭的每一辆车,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把他送到家门口。
黎鸣对工作也很努力,几年后,被提拔为户政科副科长。
秋天的一个周六上午,黎鸣又站到了作为交通枢纽的路边上,想搭车回家。
一辆黑色的轿车缓缓驶过来,他招了招手,轿车在他面前停下了。
车停下后,黎鸣才看清,这是一辆 2.8 排量的“奥迪A6”。
他迟疑地放下了手,因为坐这种车的,不是领导,就是大老板,他以前可从不搭这么高档的车。
散文的线索(一)
• 1、本文是以 为线索展开叙事抒情的。 2、本文思路清晰,概括起来说是由 写到 。 3、你认为本文的选材有何特点?
1、杏树 2、杏树 父亲 3、紧紧 围绕杏树这一抒情线索
•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这棵杏树每年都要结很多杏 子。我们天天都盼着它快快成熟,由小到大,由 青变黄。然而,我们是不能摘来吃的,而是要拿 到集市上去卖钱,因为很多日常用品,还有我们 的书学费都要靠它支撑好一阵呢。但是,我们依 然盼着它长大,有时偷偷地摘一个尝尝,更多的 时候是巴望着黄橙橙的果实被风从树上刮下来, 掉到地上我们就可以拾起来吃了。我至今都记得, 多少次梦里一夜风雨,地上黄烂烂一片,我们兴 高采烈地捡呀,吃呀……
要求我们认真阅读,整体把握文章的思路及作者的情感, 调动相关知识积累,细心识别。 • 二是从其特征入手,抓语言标志。有的散文线索出没于文 章的开头、中间、结尾,有明显的提示性的语言。如《谈 生命》一文开头: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像一江春水。 中间:生命又像一棵小树。“生命像什么”反复出现,自 然成了本文描写抒情的线索。线索在文中的体现,多半在 标题、开头、结尾、过渡和段首段尾的关节处;因此要注 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 的因素);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要特别注 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 材料的重要线索。
• 三是抓住文章内在的脉络。有的散文没有任何提 示性的语言,但在读完文章后纵观全文,你会隐 约发现文章的结构“横看成岭侧成峰”,有一条 流动的曲线贯穿了文章的全文,这条起伏变化的 曲线可能是事物本身的变化,可能是作者对事物 的感情变化过程。如《敬畏生命》就以作者内在 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起先是不经意----情况令人 吃惊----我感到差异和震撼----满心感到折服,一 种无以名状的敬畏----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 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
2018届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第二部分文学作品阅读第一章散文阅读第1讲概括和归纳课件
感受,流露出作者的唯物主义思想。
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如:什么是路?就是从 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8.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如《谈生命》中有: “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阐述对生命中的痛苦和快乐应 持有的正确态度。生命中的快乐时光固然好,但痛苦能使人对生命的感 悟和理解更深刻。进行反问就可以使语气更加肯定有力,发人深省。 9. 引用: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增强语势,言简意赅。如《谈生命》 中有:“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 个美丽的黄昏 ’。”此句丰富文章内涵,告诉人们只有具有丰富多样的 经历的人,才能真正体验到人生的美好。
二、修辞手法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
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如《故乡》中有: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
壁了。”“厚障壁”比喻封建等级观念在“我”和闰土之间造成的冷漠
和隔膜,反映了封建的传统等级观念对闰土的毒害和摧残之深。
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如《走一步,再走
一步》中关于杰利的叙述:“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
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因为前文有“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的
伏笔,这里就不觉得突兀。这种手法有助于全文收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
合理的效果。
(2)铺垫:有的引出下文的故事情节;有的烘托下文出现的主要人物
或事件,使之更突出,深化主题;有的引出下文的议论抒情。如《我的
叔叔于勒》开头介绍菲利普一家的经济拮据,为下文故事的发展作铺垫。
专题05 散文阅读-2018年中考语文考前快速提升(解析版)
散文的特点散文的最主要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这是我们阅读分析的基础与出发点。
具体阅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找寻线索,理清思路。
叶圣陶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线索就是勾连这一“路”材料的一条“红线”,抓住线索就能很好把握了文章意脉。
充当线索的一般是与主题有关的物、具有象征意义的物、某个事件、作者的游踪、感情的变化、时间变化、空间转换等。
有的文章不仅有明线,而且有暗线。
阅读中我们要认真体会,仔细揣摩。
不同类型的散文,阅读时理清思路侧重点也就不同。
叙事性的散文侧重理清记叙中的各要素,注意分析人物和事情进程之间的联系;抒情散文则侧重分析事情、景色与所抒发的情感之间的关联,注重景与情的契合点;议论性散文讲究材料与观点的关系,阅读时要注意分析说理过程和各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了解作者思维流程中的每一个凝聚点。
二、抓关键句,摸清“文眼”。
散文阅读中能抓住文章的关键语句,往往能达到“窥一斑,见全豹”的效果。
一般来说,文中的关键句总有特征可循。
从内容上看,要抓住段落的中心句、点明文章题意,揭示主旨的语句。
从表达方式上看,要注意那些抒情、议论的语句。
从结构上看,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语句等。
那些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以及语义含蓄的语句等也应引起注意。
在抓住这些关键语句的基础上,我们要摸准“文眼”。
“文眼”是窥探文章主旨的窗口。
摸准文眼的主要方法有:1.有极强概括力的总起句或总结句,一般就是文眼。
2.重点段落的中心句往往就是文眼。
3.散文中作者的感情铺展后总会凝聚在一点上,这一点大多就是文眼。
三、辨析手法,明确作用。
散文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象征手法、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设置悬念、烘托、渲染、修辞手法等。
准确辨析这些表现手法,理解其表达作用是读懂文意、领悟情感的不可或缺的一方面。
理解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根据散文的题材与主题来正确辨别表现手法:写景类常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咏物类常用象征、托物言志,怀古类常用借景抒情、即事抒情,说理类常用托物寓意等等。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3文章的线索阅读理解之散文阅读重点难点汇编(带答案)
文章的线索xxx考点解读文章的线索就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中的反映,就是贯穿于全文的脉络。
其作用是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使结构完整严谨。
抓住文章的线索,便能体察作者布局谋篇的匠心。
文章可以只有一条线索,也可以有多条线索。
因此线索可以分为明线和暗线。
寻找线索要关注文中出现频率特别高的物品、地点、人物等,这可能是明线;要注意情感的变化,这往往是暗线。
如鲁迅《藤野先生》(部编版八上)一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的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的。
除回忆藤野先生这条明线外,文章还有一条暗线,即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
01 典型例题请分析杨绛《老王》(部编版七下)的叙事线索:答:文章以作者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
坐老王的三轮,一路说说闲话,作者平易近人,老王也肯把身世相告。
写老王眼疾,说到女儿给他大瓶鱼肝油,可见一家人对老王很照顾。
老王对钱家也好,在服务费上双方总是非常客气。
三轮改平板三轮,没法坐了,作者还是很关心老王,对老王有好处,所以老王总觉得欠了一笔人情,在生命最后的日子也要表示感谢。
以彼此交往为线索,全文一脉相承,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施耐庵《智取生辰纲》(部编版九上)“思考探究”三:小说围绕着生辰纲的争夺,采取了明暗结合的双线结构。
同学之间讨论: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答:明线是杨志押运生辰纲,写杨志一行的矛盾冲突;暗线是晁盖、吴用一行智取生辰纲,写团结智取。
明、暗双线交织点在六月初四正午、黄泥冈松树林。
两条线索交织展开故事情节,揭示了护送和智取双方的矛盾冲突,为人物性格塑造和情节发展服务,更好地表现了主题。
02 答题模板题型:文章的线索(1)以人物为线:以作者本身或者作品中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经历或相关事迹为线索;(2)以时间为线: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3)以地点为线:以场景或者地点的转换为线索;(4)以事件为线:以事件本身的发展进程为线索;(5)以情感为线:以人物情感的发展变化为线索;(6)以事物为线:以某一具有特殊意义的事物为线索。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散文阅读专题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散文阅读专题【散文的特点】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
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综合以上两点: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散文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发,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常常将散文分成三大类:1.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是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
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2.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
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
3.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
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
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概念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
但是,它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
常见的文学性很强的随笔、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作者常常借助于对古今故事、花鸟草虫等具体事物的描叙来说理,显得妙趣横生并富于感情。
【散文的线索】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时间为线索;以空间为线索;以行为为线索;以文眼为线索等。
有的文章不但有明线,还有暗线,线索的特征有:在结构上贯穿全文,时隐时现,有明显的标志(或是标题本身,或在文中反复出现)。
【散文的语言】散文的语言往往感情色彩浓厚,委婉含蓄,声调和谐,表现力强。
在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它在语言环境中的特定含义,要结合上下文,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文章的语言风格,甚至修辞,才能既理解词语的表层意义,又理解其深层含义。
2018届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第二部分文学作品阅读第一章散文阅读第2讲理解和探究课件
用
者的阅读兴趣;画龙点睛,暗示中心;新颖 等等。标题的作用主要有四种:
征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铺开情节,呼应 含作者要事件拟题,有的 格式
拟写 以贯穿全文的线索拟题,有的以有象征
题例精析
⑭我心想:嘿,这不是本末倒置吗?原该是配角的碗碟,现在, 不但喧宾夺主地成了饭桌上的焦点,而且,还主宰碗里乾坤哪! ⑮过了一段日子,女儿竟然绝口不提多彩陶碗了。 ⑯问起时,她意兴阑珊地说: “ 在碗柜里搬出搬进,很麻烦;再 说,沉甸甸的,清洗也不容易呀!” ⑰多彩陶碗完完全全地失宠了。 ⑱对于处在见了 “ 宝贝 ” 就心喜必买阶段的旅者来说,这是必经 的道路,也是必交的学费。
题例精析
★★★ 4.如何理解第⑱段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请结合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句意理解: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会经历喜欢就想拥有,拥
有后热情消退的阶段,也一定会为此付出代价。
结合体验谈看法,言之有理即可。示例:对学生来说,肯定有过类似的
体验,对于这种很喜欢的东西,如果家里经济条件允许,买下留个纪念
兴奋异常;带回家中,刚开始使用时,是起劲地侍弄;过了一段时间,热情消
退后,是意兴阑珊。解答时,可以从以下语句获得提示: “ 有一见钟情的狂
热”,“取舍竟是如此困难。我们拿起又放下,放下再拿起,如此反反复复,
几经折腾,终于选定了”,“女儿将多彩陶碗一层一层地用报纸包了,千山万 水一路上呵护备至地提着返回伦敦 ”,“女儿很起劲地侍弄着她的多彩陶碗 ”, “问起时,她意兴阑珊地说”。
题例精析
1.在空格中填入恰当的文字,补全女儿对陶碗情感态度的变化过程。
A→B→C→D→E
答案
A.一见钟情
B.小心挑选,反复取舍
C.呵护备至,兴奋异常
高考散文阅读考点突破:分析线索及作用(考点解读+知识储备+解题要领+答题模板+随堂演练+答案解析)
高考散文阅读考点突破:分析散文的线索及作用(考点解读+知识储备+解题要领+答题模板+随堂演练+答案解析)一、考点解读1、什么是线索?线索是全文发展的脉络,贯穿文章始末,使文章化零为整,浑然一体。
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是作者选择材料的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
例如:《回忆我的母亲》以“母亲勤劳”为线索;《藤野先生》以“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等。
2、常见的线索类型:①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②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③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④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⑤时空线索:事情的发展顺序、时间变化等。
⑥见闻线索:以作者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二、知识储备——梳理线索及分析其作用如果说思路是作者思维的轨迹,那么线索就是这条轨迹的路标。
线索贯穿全文脉络,找到了线索,分析结构就水到渠成了,作品的思路结构自然也能了然于胸。
线索能够指引读者透过散文的“形散”表象抓住其“传神”的精髓,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
散文的主要线索类型:具体事物线、人物线、中心事件线、思想感情变化线、时间推移或空间变化线、作者的所见所闻线等。
1、时空连“线”看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确定线索,这些词语很可能就是“时间线索”或“空间线索”。
如:《桃花源记》当中有不少表示地点和方位的词缘溪行→忽逢桃花林→复前行→便得一山→……从口入→复行数十步→既出……便扶向路→及郡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这不同的处所正表明了空间的变换,由此引出了丰富多彩的记叙内容。
据此可以断定此文的线索是渔人的行踪。
2、因物取“线”一“物”在文中反复出现,很可能是线索。
如:《记一辆纺车》全文以怀念在延安时使用过的一辆纺车开头,接着从三个方面写怀念纺车的原因:纺车保证了“丰衣”,坚持了抗战;纺线也是一种很有趣的生活;纺线使大家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最后再以怀念纺车作结点明文章主旨。
(word完整版)初中初三九年级散文阅读专题教案含练习和答案
初中中考散文阅读专题教案(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17分)(江苏省徐州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野菊花之恋刘文方秋风古道,碎了满地的记忆。
沧桑的老树搀扶着颤巍巍的枯藤,伴着几声乌鸦的哀鸣。
枝叶褪尽了青春的容颜,和着秋风的舞曲摇荡。
清幽的小草用心蘸满金黄的汁水,把端庄的俊秀的正楷瞬间换成了龙飞凤舞的狂草。
灰黄的夕阳,寂寥的心情……秋天是荒凉寂寞无聊至极的。
在这天地为之变色的季节里,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平添了几分生动,点缀着肃杀的秋。
遍地暖暖的金黄,不由得让人心头为之感动。
它是贫贱但不卑贱的花。
它绝不择地而生,枯草丛中,田间地头,高山土坡,悬崖峭壁,无论贫瘠,还是肥沃。
它无处不在,质朴而又自然。
秋风吹过,此起彼伏的浓郁而又微苦的香甜味经久不绝。
给它一点阳光,它就灿烂,给它一点阳光,它就洒下满地的金黄。
它没有“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的闲适,有的是“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倔强和孤傲。
越是悬崖峭壁之上,它越是努力开放,鲜艳而丰满。
它从不后悔把自己逼上绝地,它完成了绝处逢生自我的超越,闪亮发光,香溢四射。
它蓄势而动,厚积薄发。
初春,它悄悄地发芽,从不与百花争艳,从不在春风醉人的季节里过早地展露花枝招展的外衣。
外表看来它就是草芥中的草芥,只有走近它,细细地品味,才知道它散发着与草芥不同的气息。
它只是默默无闻地、努力地生长着,长好了茎叶,长好了身体,等待着秋风起,昂首怒放,花香四溢。
它是王者之花。
千年以前,夕阳西下的深秋,西风凛冽的古道旁,那个落第秀才黄巢,策马古道内心彷徨之际,忽然阵阵野菊花的幽香扑鼻而来,猛然间激发了他的豪情壮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几年后揭竿而起,把偌大的唐王朝搅得天翻地覆。
它是雅致之花和悲情之花。
那个大才女易安居士深有感触。
靖康之变后,国破,家亡,夫死。
其词风由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
2018年中考散文知识解读方法及演练
阅读长廊解读方法及演练李传鹏(⊙山东省平【知识解读】1.散文的分类 散文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
记叙性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描写,兼有抒情。
这类散文要求有真实感。
抒情性散文以抒发主观感情为主,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
这类散文具有空灵飘逸的特点。
议论性散文的说理往往借助事理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来进行,表达方式以抒情、议论为主,文学色彩很浓,但又不同于议论文。
这类散文以议论文的框架、散文的笔调呈现作品,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2.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先抑后扬(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对比、联想、想象、以小见大、卒章显志等。
3.散文的线索散文通常以人、事、情、物、时间、地点为线索。
如何寻找散文的线索呢?首先应注意标题,有的文章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则包含线索的因素。
其次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词语,这些也提示了文章的线索。
再次注意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事情的进展、人物的活动、感情的发展、一线穿珠的物件。
最后注意文中的议论句、抒情句,它们对文章的线索也起到了提示作用。
4.散文的主题散文的主题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主题。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去把握散文的主题:(1)概括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2018年中考散文知识名师导读的观点、态度、情感,从中找到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2)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领会文章的主题思想。
5.散文的表达方式(1)记叙是叙事性散文中最基本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做的叙述和交代。
它的作用是令读者了解故事情节,交代写作背景、人物等。
(2)描写是散文中最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
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等。
2018中考语文抒情散文的阅读
4.全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对竹的赞美;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对 家乡的热爱。(每个要点1分)
三、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喜爱槐树的什么?(寻找中心段,中心句) 喜爱槐树经受磨难重获新生的坚强,赞美 一种当灾难来临,保持平和心态,默默承 受,坚强乐观的精神。 中心段:第11段 中心句:那枝叶是信念,那树
(五)语言特点
生动形象:(1)个性化语言
(2)描写逼真
(3)运用修辞
(六)抒情方式
(1)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情感。
(2)间接抒情:a.通过描写来抒情
b.托物言志。
二、中考考点分析:
(一)整体把握作品。
阅读抒情散文,首先要明白文章抒发的是怎 样的情,其次要明白文章是通过什么方式来 抒情言志的。这对于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把握 文章的内容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飘舞一次,美丽一次》(2008云南 中考)是一篇咏物抒情的散文,借对“飘舞 一次,美丽一次”蝴蝶的赞美,表达“每个 人也应该努力去成就自己美丽的人生”的见 解。
2.根据提示,将方框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3分) 线索一:挺拔的槐树花香醉人→ 被雷击的槐树轰然倒下(槐树被雷电拦腰 截断)→ 重生的槐树更加繁茂。 线索二:少时的弟弟快乐健康→ 受伤后的弟弟一蹶不振→ 醒悟的弟弟开始新生活。
①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 ,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 示例:①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 象地写出了槐花盛开时的美丽。“团团簇簇 ”写出了槐花开得繁多;“像迎风舞动的风 铃”写出了槐花的动态美,充满灵性,表达 了对槐花的喜爱之情。“摇出阵阵欢快的笑 声”用拟人手法,表现了弟弟少年时代的快 乐生活。
【帮课堂】《散文二篇》(解析版)
散文二篇学习目标 中考导航 1.了解作者作品,明确文章阐述的道理。
2.理清文章思路,品味两篇文章各具特色的语言。
3. 领悟作者的思想境界,领会文章的人文内涵。
1.“洗涤”“蔓延”“凋谢”“遏制”“濒临”等是中考易考词语。
2.中考对分析重点词句的作用的考查比较常见。
知识点01 议论性散文概念及特点议论性散文是以说理为主的散文,也被称为“哲理散文”“哲学散文”。
它或通过对某一事件、现象的议论,或借助具有哲理性、形象性的事物,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观点。
它以说理为目的,议论是其主干。
它要求观点鲜明、思路清晰,但不像一般议论文那样直接议论说理,也不像议论文那样讲究论证方法,强调逻辑推理的严密性,而往往将议论与记叙、描写、抒情结合在一起,以求让读者领悟哲理。
议论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
它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
【微点拨】把握议论性散文的特点所谓议论性散文,就是用“散文”的笔法“议论”,或者说是以阐述某个观点为中心的“散文”。
从“议论”角度看,它是“议论文”,要阐明一个论点;从“笔法”角度看,它是“散文”,它不像一般议论文注重理性和逻辑,它侧重的是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
知识点02 作者、背景、文题、主旨1、作者简介 知识精讲目标导航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作家。
主要著作有散文集《山寺暮》、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等。
2、背景链接《永久的生命》选自《严文井选集》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略有改动。
本文是一篇带有哲理意蕴的散文,它不仅哲理深邃,而且语言通俗易懂,感情充沛。
《我为什么而活着》选自《罗素自传》第一卷(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有改动。
罗素不仅是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和作家,同时还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自由主义者。
春中考语文《散文的线索、内容和主旨》
④心静下来,天气似乎也不再那么热。我抽出一本书,安 静地读。书上说,活着,为了行走。行走,为了寻找。寻找, 就是快乐。站起来,看着伸向远方的那条路,我的快乐像散在 路边的石子,悄悄眨着眼。
⑤晚上,我看到坐在小饭店斜对面的吃面人正是中午的那 个过路人。心跳莫名其妙地加快,和他说话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他要了一碗面汤,慢吞吞地喝,一小口,一小口,很惬意的样 子,像是在品一碗老酒。多么熟悉的神情。忽然有种奇怪的感 觉,他似乎是我多年前的一个朋友。
2.段意串联法。(汇总每段中心概括) 如《春》,文章分为三部分,分别是盼望春天,描绘春天, 赞颂春天。总结归纳各部分段意,可以得出主旨:作者有条不 紊地将一幅幅春天的美丽动人且生机勃勃的图画呈现在读者面 前,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3.首尾归纳法。(从文章首段或尾段中归纳) 如《散步》结尾“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 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可 以感受到作者和妻子对上一辈人的关怀和敬爱,对下一辈人的 责任和照顾,进而归纳出主旨。
⑧终于还是坐在他的对面。我闻着他身上微微带点苦味的 汗味。那些味道挟裹着一路的风尘,散在空气里。
⑨你一定走了很多的地方,我说。 ⑩他笑了一下说,从最南边来,有海的地方。 ⑪他给我看拍下来的照片,让人吃惊的影像。烽火台, 这些苍老的建筑物,披着黄土,沐浴在黄昏里,像一个瘦硬的 老人,倔强而又坚忍。金色的向日葵花,像一群少女仰着脸笑 意盈盈。而那些垂垂老矣的房子隐在黑暗里,旧得浑身都是故 事。
1.【本题考查散文线索】本文行文有两条线索,请指出。
【关键点拨】
信息
推断
题目“恒久的滋味”
第2段“甜味停留在孩童时代记忆”
以对生命中
第5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我不知道为什么开始喜欢上了酸味”
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归纳资料讲解
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归纳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选取的材料顺序;段落顺序;句子顺序;词语顺序等。
(1)线索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
例如:《藤野先生》以“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等。
考题形式: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等。
答题要点:找到线索,根据提问灵活回答。
关键是能判断准线索。
(2)顺序考题形式:(1)连续的材料或几个段落或词语能否调整顺序?为什么?(2)从原文中抽出一句话或几个词语,让你放回文中可以选择的几个地方。
答题思路:形式(1)要注意审题,有的题是不能颠倒顺序的,有的是可以颠倒顺序的。
出题人在出题时会有暗示;同时也要推敲材料和段落、词语之间的关系。
不管能还是不能,都要谈为什么。
思路是要看材料或段落、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参照说明文考点分析的顺序分析部分)。
形式(2)从原文中抽出的语句,往往是总结性的或承上启下的,一是靠考生的语感修养;二是对语句进行理性分析。
词语顺序也要凭借语感和理性分析,要分析语言环境和词语搭配的问题。
这样的题,往往是有选择答案,即使没有选择答案,也不要回答为什么,但思维过程要考虑道词语的逻辑顺序和词语搭配的习惯。
3、品味语言(1)字词含义:原文给一个词语的拼音,让你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词语并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醋的面条,立刻皱起眉头,酸得全身皱缩起来,那时还不懂
得“酸”的意味。等到我在青少年时期,挤了满满一杯纯柠檬
汁,不放糖,咕嘟咕嘟喝着,忽然仿佛懂了生命原来除了
“甜”,还有别种滋味。
但是我品味着“酸”的时候,还是不能了解,为什么母亲
会顿顿饭都吃苦瓜,极苦极苦的瓜,加上极臭极臭的豆豉,加
上极辣极辣的辣椒,极咸的小鱼干,用热油爆炒,还没有吃,
组织答案:活着,为了行走。行走,为了寻找。寻找,就是 快乐
【答题指导】 一、寻找散文线索“三入手” 1.从标题入手(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 索的因素)。 如《背影》中,全文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依次是
“惦记背影→刻画背影→惜别背影→再现背影”,共四次写到
“背影”,所以说标题直接揭示线索。
第四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文学作品阅读 第一节 散文阅读
第一讲 散文的线索、内容和主旨
一、(2014·枣庄中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恒久的滋味 蒋 勋
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味觉,这些味觉停留在记忆中, 成为生命的滋味。
小时候,喜欢吃糖,甜味停留在孩童时代记忆,不只是
口腔四周的快乐,同时呼唤起许多满足、幸福、受宠的回忆。
以对生命中 甜、酸、苦 等各种滋味 的体验为线 索
以“我”的 成长历程为 线索
组织答案:一是体验各种生命的滋味,一是“我”的成长历程
2.【本题考查散文内容】在作者的生命历程中,甜、酸、苦等 滋味,各代表了什么样的人生阶段?甜味、酸味和辣味各自包 含怎样的感觉?
【关键点拨】
信 息 推 断 第2段“小时候,喜欢吃糖,甜味停留在孩童时代记 忆……同时呼唤起许多满足、幸福、受宠的回忆” 第4段“甜味是幸福” 第11段“在甜味里记忆幸福满足” 第6段“十二三岁左右,被称为青少年”“那种 酸……一种不严重的感伤” 第11段“在酸味里学习失落的怅惘” 第9段“呛到使人喉头都是哽咽,呛到眼泪止不住” 第11段“在辣味里体会热烈放肆逾越规矩的快感” 甜味代表小时候、 孩童时代,包含 了幸福、满足的 感觉 酸味代表青少年 阶段,包含了失 落、怅惘的感觉 苦味代表成年阶 段,包含了热烈、 放肆的快感
④心静下来,天气似乎也不再那么热。我抽出一本书,安 静地读。书上说,活着,为了行走。行走,为了寻找。寻找, 就是快乐。站起来,看着伸向远方的那条路,我的快乐像散在 路边的石子,悄悄眨着眼。 ⑤晚上,我看到坐在小饭店斜对面的吃面人正是中午的那
个过路人。心跳莫名其妙地加快,和他说话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他要了一碗面汤,慢吞吞地喝,一小口,一小口,很惬意的样 子,像是在品一碗老酒。多么熟悉的神情。忽然有种奇怪的感 觉,他似乎是我多年前的一个朋友。
她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但是她有生活的虔诚。 馒头饱满丰圆,透着淡淡五谷的香。我负责的工作是在每 一个馒头正中心用筷子点一个红点。红染料用天然胭脂调成液 体,用筷子头蘸着,刚好一个圆圆的红点。母亲在一旁叮咛: 要点在正中心哟!那时候还没入学,大概四五岁,我也开始学 会了慎重庄严的举止。
我如此贴近那些馒头,好像麦子在土地里、阳光里、雨水 里的全部饱实的生命都给了我,平淡悠长而且沉着,在所有的 滋味之上,是更恒久的滋味吧!
4.关键词句归纳法。(抓住文中关键词句概括) 如《阿长与<山海经>》中,透过关键句“这又使我发生新 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
确有伟大的神力”“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
组织答案:甜:童年,酸:青少年,苦:成年。在甜味里记忆幸福满 足,在酸味里学习失落的怅惘,在辣味里体会热烈放肆逾越规矩的快 感
二、(2014·临沂中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行 者
陈
年
①我绝没有想到那个深到膝盖的礼是行给我的。 ②正午,伏天,高温。我像片枯叶搭在柜台前,两眼闭着, 脑子却是清醒的。前后店门大开着,却没有一丝风溜进来。往 水泥地上泼一些水,洇出各种图案,又马上蒸发掉了。天地白 亮亮一片,所有东西都藏起自己的影子。
2.段意串联法。(汇总每段中心概括) 如《春》,文章分为三部分,分别是盼望春天,描绘春天, 赞颂春天。总结归纳各部分段意,可以得出主旨:作者有条不
紊地将一幅幅春天的美丽动人且生机勃勃的图画呈现在读者面
前,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3.首尾归纳法。(从文章首段或尾段中归纳) 如《散步》结尾“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 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可 以感受到作者和妻子对上一辈人的关怀和敬爱,对下一辈人的 责任和照顾,进而归纳出主旨。
概括每段大意,然后进行巧妙整合。 3.标题拓展法。 有些文章往往把内容集中体现在标题上,对标题扩展充实, 即可把握主要内容。
4.摘录语句法。 直接引用或提炼整理关键语句(中心句、主旨句、抒情句、 议论句、结论句等),总结文章主要内容。
【技法口诀】 内容概括经常考,明确方法最重要。 感知形象来入手,情感载体人和物。
⑨你一定走了很多的地方,我说。 ⑩他笑了一下说,从最南边来,有海的地方。 ⑪他给我看拍下来的照片,让人吃惊的影像。烽火台,
这些苍老的建筑物,披着黄土,沐浴在黄昏里,像一个瘦硬的
老人,倔强而又坚忍ຫໍສະໝຸດ 金色的向日葵花,像一群少女仰着脸笑
意盈盈。而那些垂垂老矣的房子隐在黑暗里,旧得浑身都是故
事。
⑫我告诉他,这几年我守着一个店,也守着自己不安分 的心。我用时间准备我的旅行,以另一方式开始我的行走。我
远远闻着,扑鼻一阵咸、辣、臭、苦,呛鼻刺激的气味,呛到 使人喉头都是哽咽,呛到眼泪止不住。我长大之后,看着母亲 耽溺在这样的味觉里,听她叙述战乱里人的流离,她描述炸弹 下来,刚才说话的人,不见了,肠子飞起来,挂在树上。她在 咸、辣、臭、苦里,回忆着她五味杂陈的一生吗?_ 五味杂陈,说的是味觉,但也是人生。
杨树的不平凡”这一线索连成了一个整体。
【技法口诀】 寻找线索明主旨,读懂文章是关键。 线索类型先明晰,物事人情时地点。 文题议论抒情句,寻找词语或事物。 线索找到看主旨,讲究方法莫心急。
二、概括散文内容的方法 1.要素归纳法。 找出文章记叙要素,按照:人+时+地+事+结果的格式归纳 概括。
2.段意合并法。
滋味。 但是母亲的滋味里有一种仪式,她会特别慎重料理,那滋 味却只是米麦五谷的平淡。
每一年过年,母亲要蒸一百个馒头,发面的面头要特别挑 选过,蒸锅里的水,大火煮沸,蒸气白烟缭绕,馒头要蒸得白 胖圆满,用来在年夜祭拜祖先,也象征预兆一年的平安祥和。
母亲在揭开蒸笼的盖子时,慎重庄严肃穆的表情,使我难忘,
⑥多少年前,在某个小酒馆,我们就这样面对面地坐着, 喝一点酒,说一些话。所有的时间和事物都停下来,听我们讲 各自路上遇到的风景。 ⑦面端上来,雪白的刀削面,上面漂着红红的辣椒油、碧 绿的香菜叶。他香甜地吃面,咬着煮成褐色的卤豆腐块。心里
有一种强烈的欲望,很想坐在他的对面,问一问他这些年过得
可好。 ⑧终于还是坐在他的对面。我闻着他身上微微带点苦味的 汗味。那些味道挟裹着一路的风尘,散在空气里。
③嗓子里升着一团火,不停地喝水,喝水。那个没有影子 的人什么时候站在门外的,我不知道。喝了太多的水,肚子隐 隐发胀。出门看到一个人以奇怪的姿势站在我的店门外。一个
男人背着一个巨大的旅行包,腰弯成九十度,双手垂放在膝盖
上,嘴里说着我听不懂的南方话。内急,没听清他说什么。方 便回来,看到刚才的那个怪人,站在另一家店前,店主正将一 杯水递给他。我恍然大悟,原来他刚才是向我讨一杯水喝。我 带着歉意招呼他进来,休息一会儿再走。他看我一眼,极干净 的眼神,笑着摇摇头,仍旧是深及膝盖的鞠躬礼,然后背着行 囊渐渐走远。
大概是在身体发育之后,十二三岁左右,被称为青少年, 被称为惨绿少年,好像没有熟透的果实,透着一种青涩的酸
﹒﹒﹒﹒
味。没有放糖的柠檬汁,盐腌渍的青芒果,那种酸,好像初尝
到生命里的一种失落、怅惘,一种不严重的感伤。
酸是一种味觉吗?
为什么我们说一个人“好酸”,当然不是他身上的气味, 而是他透露出的一种在得不到时的一点点忌妒、讥刺、不满足 的愤怨委屈吧。记忆里嗜吃甜食的童年,偶然吃到母亲调了许
2.从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入手(散文中的“情”通常是 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如《济南的冬天》中,全文以“我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为线索。如开头的议论“……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 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抒情句如在写济南的山时
说“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那些小山太秀气”。这样
直诉肺腑,是作者的深情与赞美。结尾部分写道:“这就是冬 天的济南。”充分地抒发了“我爱济南的冬天,我爱冬天的济 南”的情意。
3.从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入手。 如《白杨礼赞》中,“我赞美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一种树”等语句,在文章中反复出现了多次,那赞颂的感情一
层深似一层,一浪高过一浪,由蕴蓄到喷涌,就是靠“赞美白
是一种内心的行走。我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乘车,下车。选
择交通工具,选择站台,选择路口,选择朋友。他静静地听我 讲,我知道他能听懂我的故事。 ⑬碗空了,他站起来,背着包,消失在夜风里。我知道 我们还会在很多年后坐在一起,喝一点酒,说一些话。 (选自《中国散文年度佳作2013·行走的生活》,有删改)
【本题考查散文主旨】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能够揭示文章主 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关键语段须感知,主要信息别忘记。
重点语句巧分析,文章内容自然知。
快速浏览好方法,概括提炼整合全。
三、归纳文章主旨的方法
1.标题提示法。(标题能使读者获得文章的总印象,能或
显或隐地传达文章的主旨) 如《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作者在文章中以大河奔 流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以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 告诉我们应该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放弃,对革命保持必胜的信念, 要拥有豪壮雄健的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