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大地球科学概论考研真题1999-2007
地球科学概论08~11真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考试地球科学概论1999-2011真题总结2011年一、名词解释(30分)1、分选性:颗粒大小趋向均一的程度2、大地水准面:由平均海平面所构成并延伸通过陆地的封闭曲面。
3、成岩作用:由松散的沉积物转变为沉积岩的过程称为成岩作用。
4、成矿作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使分散在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元素相对富集而形成矿床的作用5、承压水:是指埋藏在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透水层内的重力水,故又称层间水6、地层层序律:地层形成时的原始产状一般是水平或近于水平的,并且总是先形成的老地层在下面,后行成的新地层盖在上面。
7、夷平面:把准平原受后期构造抬升,再被侵蚀切割成不同高度的近似平齐的峰顶面称为夷平面。
8、潮汐:全球性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叫潮汐9、摩氏硬度计:德国矿物学家弗里德里克·摩斯(Friedrich Mohs)选择了 10种软硬不同的矿物作为10个等级标准,组成相对硬度系列,称为摩氏硬度计10、科里奥利力:实际上,地球上一切物体(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的运动都会受地球自转的影响而发生方向偏转,其偏转方向与大气相同。
这种现象就好像在运动着的物体上施加了一个使其运动方向发生改变的力一样,这种假想的力一般称为科里奥利力二、作图题(30分)主要内容:断层(正逆判断)等,褶皱,三大岩石的判断及各类岩石举例,地层接触关系三、简答题(30分)1、生态系统以及维护生态平衡的意义(10分)生态系统: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的总和。
意义:保持生态平衡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这种意义主要表现在它的功能上。
如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具有固碳制氧、涵养水源和防止水土流失、清洁大气、进行物质交换等功效。
假如地球上没有了森林,那么地球的景观将是不堪设想的。
2、干旱气候区的湖泊的化学沉积(10)干旱气候区湖水很少外泄,主要消耗在蒸发上。
中国地质大学_北京_地球科学概论试题(分类汇编)附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试题(分类汇编)一、归类题(每题2 分,共8 分)按照主要成因,将下列物质归入其形成的地质作用类型中。
玄武岩、剪节理、板岩、土壤、残积物、片岩、位移、闪长玢岩、片麻岩、铝土矿、地震、熔岩流、高岭石、褶皱、辉长岩、糜棱岩1. 风化作用:土壤、残积物、铝土矿、高岭石。
2. 构造运动: 剪节理、位移、地震、褶皱、张节理、背斜、断裂3. 岩浆作用: 玄武岩、闪长玢岩、熔岩流、辉长岩、安山岩、花岗斑岩、熔岩被、闪长岩、4. 变质作用: 板岩、片岩、片麻岩、糜棱岩、千枚岩、糜棱岩将下列各种地质现象相对应地归入矿物、岩石、构造变形中。
贝尼奥夫带、方解石、钾长石、灰岩、白云母、花岗岩、正断层、角闪石、片岩、泥岩、斜长石、褶皱、地震、金刚石、大理岩、石英、应力、脆性变形、玄武岩、节理。
1. 矿物:方解石、钾长石、白云母、角闪石、斜长石、金刚石、石英。
2. 岩石:灰岩、花岗岩、片岩、泥岩、大理岩、玄武岩。
3. 构造变形:贝尼奥夫带、褶皱、应力、地震、节理、脆性变形、正断层。
下列岩石圈变位判断的依据哪些可能属于水平变位判断的依据,哪些可能属于垂直变位判断的依据?1 .垂直变位判断依据为:河流阶地、夷平面、平行不整合接触;2 .水平变位判断依据为:沉积物的厚度与环境变化、古地磁。
二、名词解释(每题2 分,共20分):1.风化壳:物理、化学和生物风化作用产物组成的、分布于大陆岩基面上的不连续薄壳。
2.矿物:地壳中天然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化学成份和内部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和外部形态。
3.岩石:天然形成的,由固体矿物或岩屑组成的集合体。
4.岩浆作用:指岩浆形成后,在沿着构造软弱带上升到地壳上部、或溢出地表的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成份不断变化,并最后冷凝成岩石的复杂过程。
5.变质作用:在地下特定的地质环境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原有岩石基本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物质成份、结构与构造变化而形成新岩石的过程。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地球科学概论 题库 附08-99年真题
地大北京地球科学概论题库附真题08-991.黄道面黄道面就是地球的公转轨道所在平面。
由于月球和其它行星等天体的引力影响地球的公转运动,黄道面在空间的位置总是在不规则地连续变化。
但在变动中,任一时间这个平面总是通过太阳中心。
2.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营力或人类活动而导致地质环境发生变化,并由此产生各种危害或严重灾害,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人类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的现象或事件。
科学上,地质灾害通常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和地面沉降等。
3.矿物地壳中天然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它具有一定得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因而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外部形态。
4.矿床矿床是指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中含有某些物质成分的质和量符合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的要求,并能为国民经济所利用的综合地质体。
5.岩石的结构构造岩石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或岩屑)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及其相互关系,它主要指岩石中颗粒本身的一些特点。
岩石的构造是指岩石中的矿物(或岩屑)颗粒在空间上的分布和排列方式特点,它反映矿物集合体的形态。
6.枢纽组成褶皱的岩层的同一层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联线叫枢纽。
7.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规则裂开的性质称为解理。
8.将今论古将今论古是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的一种方法论。
9.承压水指埋藏在两个隔水层之间的透水层内的重力水,故又称层间水。
10.岩浆作用岩浆形成后,沿着构造软弱带上升到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在上升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岩浆的成分不断发生变化,组后冷凝称为岩石,这一复杂的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11.平流层亦称同温层,是地球大气层里上热下冷的夹于对流层与中间层之间一层;在中纬度地区,平流层位于离地表10公里至50公里的高度,而在极地,此层则始于离地表8公里左右。
12.磁偏角磁场强度矢量的水平投影与正北方向之间的夹角,即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之间的夹角。
地球科学概论考题答案整理.doc
地球科学概论考题答案整理1、地磁场有哪些基本特征和起源假说?1.地球有两磁极(靠近地理两极);、2.在两极处,I最大,Z最大,H=0;3.在赤道处,I最小,Z趋向于0, H最大;4.H指向磁北,Z北半球向下,南半球向上;5.磁轴与地球旋转轴不重合,夹角约为11. 50o ;6.地球磁场类似于一磁偏极了或均匀磁化球体的磁场。
7.偶极了磁矩的衰减,非偶极了磁场的西向漂移地磁的北极大致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约在地理北极附近。
地磁场的水平分量总是从地球南极指向地球北极,而竖直分量则南北相反,南半球垂直地面向上,北半球垂直地面向下(1)永磁体学说,是最早提出的一神学说,认为地球(2)(3)电荷旋转学说(公元1900年),认为地球表面和(9)磁力线扭结学说(1950),认为在地球磁场磁力线的张力特性和地核的较差自转,会使原始微弱的地球磁场放大,由此产生地球磁场。
(10)霍尔效应学说(1954),认为在地球(12)自由电子旋转说(2006),是唯一由中国人王金甲先生,根据分子、原子学,结合地震波提供的地球深虚高清牌I像提出的崭新学说1、天气与气候有何区别与联系,试述广东的气候特点与成因(提示:从地理位置、温度、水分的时空分布、大气环流等方面考虑)天气和气候都是用来表述大气的运动状况,但天气是指某一地区在某一短时间内的大气运动状况及其变化,而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多年来经常发生的天气特征。
天气与气候,两者是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的两个概念。
天气是代表一个较短时间,一般具有多边性,在同一时间内不同地区的天气不完全一样,同一地区不同时间内的天气也常常是不同的。
而气候是代表一个较长的时间,一般比较稳定,而且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受它所在的纬度、高度、海陆相对位置等影响较大。
地理位置:广东位于北回归线周围,并纬度较低,位于大陆东部,因此属于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少部分属于热带气候。
温度: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C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C左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概论考研终极总结
《地球科学概论》一、名词解释●承压水:是指埋藏在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透水层内的重力水。
●岩石的结构:指组成岩石的矿物或岩屑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及其相互关系。
●地温梯度/地热增温率:通常把地表常温层以下每向下加深100M所升高的温度称为地温梯度。
●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规则裂开的性质。
●地层层序律:地层形成时的原始产状一般是水平的或近于水平的,并且总是先形成的老地层在下,后形成的新地层盖在上面,这种正常的地层叠置关系称为地层层序律。
当地层经剧烈的构造运动,层序发生倒转时,上下关系则正好颠倒。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营力或人类活动而导致地质环境发生变化,并由此产生各种危害或严重灾害,使生态环境遭受到破坏,人类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的现象或事件。
●分选性:是指颗粒大小趋向均一的程度;●历史比较法、将今论古: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磨圆度:指碎屑颗粒在搬运过程中,棱角磨损而接近圆形的程度。
●夷平面:地表演变到准平原阶段后,若地壳重新上升,准平原被抬高并遭受流水切割成为山地,此时山地顶部则残留原有准平原遗迹,它们代表了已被破坏的原来准平原的表面,称为夷平面。
●浊流:是海洋中载有大量悬浮物质的高密度水下重力流。
●风化作用:是指在地表或近地表的条件下,由于气温、大气、水及生物等因素的影响,使地壳或岩石圈的矿物、岩石在原地发生分解和破坏的过程。
●河流阶地:分布于河谷谷坡上、洪水已不能淹没的、顶面较平坦的台阶状地形。
●矿产(资源):泛指自然界里一切埋藏于地下或分布于地表的,可供人类利用的矿物或岩石资源。
●重力异常:实测重力值与理论重力值之间的差值。
●差异风化: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节理状况不同的岩石共生在一起,它们抵抗风化的能力不一致,则抗风化能力强的岩石突出地表,抗风化能力弱的岩石凹入,这一现象称为差异风化。
●成岩作用:由松散的沉积物转变为沉积岩的过程.●磁偏角:磁偏角是磁场强度矢量的水平投影与正北方向之间的夹角,变即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之间的夹角。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考研地球科学概论真题
2013地球科学概论真题一、名词解释:矿床,风化作用,潜水,终碛堤,波切台,侵蚀基准面,地层层序律,地球基本磁场,软流圈,磁偏角。
二、读图填空题:(图略。
图片没带出来,哪位亲记得的能帮忙回忆下画个图~)1.Ar地层岩性为黑云斜长片麻岩、片岩等,Pt2-3为千杖岩、板岩;河流沿断层F2发育,F2被河流覆盖(为隐伏断层),该断层面产状为225° <75°。
(1)图中褶皱的基本类型为:(2)变质地层Pt2-3与Ar的地层接触关系为:(3)断层F1的性质(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为:(4)断层F2的性质为:(5)中粗粒花岗岩体的产状属于:(6)花岗岩岩体的产状属于:(7)花岗斑岩在按SiO2质量百分含量的岩浆分布中属于:(8)玄武岩在按SiO2质量百分含量的岩浆分布中属于:(9)按岩浆通道,该区火山喷发作用的类型:(10)形成矽卡岩型铜矿的变质作用类型:(11)通常情况下,图中河谷谷岸两边的河谷哪侧坡脚更大:(12)花岗斑岩的形成时代:(13)矽卡岩型铜矿的形成时代:(14)F1的形成时代:(15)褶皱的形成时代:2、简述古生界、中生界的地层不整合接触关系及其形成时代。
三、简述题:1、角度不整合的定义及形成过程。
2、举例说明地质学中“历史比较法”的基本原理。
3、沉积物变为沉积岩的基本过程。
四、论述题:1、论述河流的机械沉积作用及沉积物的主要特征。
2、断层的基本类型及主要识别标志。
3、深成侵入岩的主要岩石结构和划分依据。
4、论述海底磁异常条带的分布特征及所代表的地壳运动过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考研真题地球科学概论99、00、01、02、03、04、07、08
1999年《普通地质学》一、名词解释(每题2.5分,共30分)1、地温梯度2、历史比较法3、差异风化4、莫霍面5、矿物解理6、石林7、洪积面 8、岩石的结构 9、苦湖 10、分选性与磨圆度 11、海蚀凹槽 12破火山口二、简述地质年代中年代单位与地层单位层次的划分依据(10分)。
三、试分析变质作用与岩浆作用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差异及两种作用的顺益关系(10分)。
四、简述岩石圈板块的主要边界类型(8分)。
五、谈谈现代构造运动的一些表现或证据(12分)。
六、试对比河谷、冰蚀谷与风蚀谷的主要形态、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15分)。
七、试述浅海地区的化学与生物沉积作用(15分)。
2000年《普通地质学》一、名词解释(每题2.5分,共30分)1、历史比较2、解理3、球形风化4、波切台5、三角洲6、岩浆作用7、背斜8、转换断层9、化石层序律 10、层理11、克拉克值 12、古登堡面二、试论述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8分)三、概述河流的侵蚀作用(20分)四、简述岩石圈板块的主要边界类型(8分)五、试述岩溶作用发育的基本条件及常见的岩溶地形(10分)六、简述湖泊的化学沉积作用(10分)七、简述构造运动在地层中的表现(14分)2001年《普通地质学》一、名词解释(每题2.5分,共35分)1、浊流2、承压水3、夷平面4、莫霍面5、地震震级6、搬运作用7、岩石结构8、地质年代9、风化壳 10、地温梯度 11、将今论古 12、磨圆度 13、中心式火山喷发 14、岩株二、简述地层接触关系及其构造意义(共12分)三、简述板块边界的主要类型(共10分)四、试述变质作用的类型(共13分)五、试述干旱气候区湖泊的沉积作用(共10分)六、简述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共10分)七、对比“V”型谷、“U”型谷和风蚀谷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共10分)2002年《普通地质学》一、名词解释(每题2.5分,共35分)1、风度2、大地水准面3、承压水4、浊流5、变质作用6、岩石圈7、地温梯度8、解理9、角度不整合 10、温差风化 11、岩溶作用 12、震级 13、威尔逊旋回 14、生态系统二、试述河流的剥蚀作用(14分)三、如何确定相对地质年代(7分)四、简述浅海的沉积作用(14分)五、试述火山作用及其主要产物(10分)六、简述断层的识别标志(12分)七、简述板块构造的含义及该学说对地学革命的意义(8分)2003年《普通地质学》一、名词解释(每题2.5分,共40分)1、转换断层2、潮汐3、大陆边缘4、岩石结构5、重力异常6、同位素地质年龄7、风化作用8、化学搬运作用9、冲积物的二元结构 10、黄土 11、夷平面 12、克拉克值 13、解理 14、大洋地壳 15、承压水 16、岩溶作用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简述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划分依据。
99-07年地质大学地概研究生考试试题
07年地概研究生考试试题(地球科学概论)一、名词解释:40坡积物:、生态平衡、河流阶地、蛇绿岩、相对地质年龄、承压水、区域变质作用、矿产与矿床、中心式火山、将今论古与以古示今二、选择题:12个36分1、关于海底年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已经用放射性年龄测定方法确定B 洋中脊最老,而离洋中脊最远处最年轻C 总是不会大于2亿年D 与计算出来的海底扩张速率关系密切、E 已经为海底钻探所证实2、冷战时期军事需求导致对海底研究的提高: A 对 B 错3、主要的地震和火山爆发:A 不会在相类似的地方发生,即类似的构造背景下发生B 通常发生于板块边部或热点地区C 通常发生于板块中央D 仅发生于分离型板块边界或热点E 表明这些位置正裂解成板块边界、4、下列哪一个不属风化作用类型:A 水合作用B 楔形冰劈作用C 氧化作用D 河流搬运作用 E盐劈作用或盐类的潮解与结晶作用5、除人类污染原因外,暴雨后河流里呈现棕色是由什么原因形成的:A 水中的碎石、泥沙B 悬疑搬运物质C 溶解搬运物质D A B C 都对E 以上均不对6、下列哪一个条件将使岩石产生韧性变形,而不是脆性变形:A 冷而浅的背景条件下B 深部缓慢施力C 十分接近于地表环境D 固态的花岗质岩石 E上述所有情形都将有助于韧性变形7、典型大陆地壳厚约35-40km,但山脉下地壳厚度变薄,仅厚约18-20km: A 对 B 错8、从下面选取一个在地质作用归类上与其他4个没有逻辑关系的术语:A 新月形沙丘B 黄土C 风蚀D 河曲E 砾漠9、关于地震的震级与烈度:A 总统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大;B 二者关系说不清楚C 总体来说,离开震中越远,地震震级越来越小D 大致来说,离开震中越远,地震烈度越来越小,但震级是不变化的E 以上表述都不正确10、陆生植物的形成与发展开始于:A 早古生代早期B 早古生代初期C 晚古生代初期D 中生代E 新生代11、平常所见的河床宽度仅占河谷谷底的很小部分,这主要是因为:A 过去的水量很大,而现在突然减小了B 过去的河床很宽,现在堆积变窄C 河床的侵蚀与摆动造成D 河床的下蚀作用E 以上都不对12、平行不整合是指沉积岩层覆于岩浆岩或变质岩之上的一种不整合关系:A 对B 错三、读图题:20四、论述题(3选2)241、举例说明断层野外识别方法2、论述河流的侧蚀作用3、论述浅海的化学沉积作用五、论述分析题(3选2)301、分析不合理开发矿产资源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并论证其治理方法?2、对比分析河谷、冰蚀谷和风蚀谷的基本特点,并总结其地质、地理等鉴别标志3、论述地层接触关系的类型、意义,并举例说明其野外研究方法08年地概研究生考试试题(地球科学概论A)一、名词解释:选10 40分地震的震级和烈度、生态平衡、河流阶地、磁偏角和磁倾角、大洋盆地、冰期和间冰期、将今论古(历史比较法)、花岗岩、地壳的重力均衡、承压水、区域变质作用、地质环境、裂隙式火山、贝尼奥夫带二、选择题:8个24分1、适宜珊瑚生长的环境:A 半深海B 浅海C 深海D 滨海2、玄武岩的化学成分相识于:A 橄榄岩B 闪长岩C 花岗岩D 辉长岩3、在分离型板块边界一般不会出现:A 基性岩浆侵入B 深源地震C 浅源地震D 基性岩浆喷出4、沿南美洲西海岸安第斯山脉发育一条火山链,这是因为:A 太平洋板块滑过南美洲板块且前端指向北西B 太平洋板块正在裂开且远离南美洲板块C 洋壳板块正向俯冲到南美洲板块西缘之下D 大陆板块与南美洲板块碰撞,并导致其弯曲5、一种角砾状碎块岩石为非海相成因,其组成为碎屑物质和沉积岩石,且与周围母岩性质相同。
中国地质大学 地球科学概论 试题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概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20%):
1.风化壳
2.阶地
3.软流圈
4.张节理
5.冰川的视运动
二、是非判断(20%):
1.地球的年龄约为4600my ()
2.地球内核是地球所有圈层中密度最大的部()
3.太阳对潮汐的影响比月球的影响大()
4.物理风化作用是热带地区最发育的风化类()
5.河漫滩主要发育在河流上游的凸岸部位()
6.中生代是划分世一级时间单位最多的一个()
7.板块内部是地球上深源地震最集中的部位()
8.岩浆岩有花岗岩,闪长岩和白云岩()
9.上盘上升,下盘下降,故称正断层()
10.地心重力和压力为零()
三、简要论述(40%)
1.将今论古原理
2.风化壳
3.河流下蚀作用
4.地层接触关系
5. 试述不整合的形成过程及其基本特征
6. 简述板块边界的分类及其特征。
地大历年硕士考试题
2005年一、请指出下列相关概念的区别(每题6分,共 30分)1.孔隙度、孔隙比 2.潜水、承压水 3.蒸发、蒸腾4.溶滤作用、浓缩作用 5.非均质性、各向异性二、填空(每题6分,共 30 分)1.含水层从外界获得补给的方式包括, , , , 等。
2.溶解了大量CO 2的地下水在温度 或压强 时将发生脱碳酸作用。
3.某水源地附近一口泉的流量发生衰减,可能原因是, 等4.某土柱渗流试验如下图所示,土样A 和B 被透水石隔开,土柱顶部水位保持恒定,当底部排水流量稳定为Q 时,所测得的测压管水位H 已经在图中标出,用K A 和K B 分别表示A 和B 的渗透系数,则K B 是K A 的 倍。
5.在无入渗补给而有蒸发排泄的条件下,如果潜水含水层地下水水位逐渐下降,其上部包气带的含水量将 ,而地下水蒸发强度将 ,这时潜水面 (填“是”或者“否”)还可以看作流面。
三、综合分析题(20分)图2中有一个由隔水断层和弱透水层围成的均质各向同性孔隙含水层,补给区接受大气降水补给。
区域内发育泉A 和B ,而钻孔W1~W4的滤水管均位于孔底。
请完成(1)比较W1和W2钻孔水位高低,比较W3和W4钻孔水位高低(可画图表示);(2)指出泉A 和B 属于上升泉还是下降泉;(3)图3中的两个泉流量曲线分别属于泉A 和B ,请指出哪一个(实线或虚线)属于泉A ,哪一个(实线或虚线)属于泉B ;(4)如果在W4中投入某放射性物质,在W1和W2中哪个孔最先观察到?四、简述地下水向集中排泄点——泉的方向流动时,流速将如何变化(10分) 五、简述影响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的因素(10分)六、论述裂隙含水层与孔隙含水层的不同特点(25分)七、论述人类对地下水的利用可能引发哪些环境问题并说明原因(25分)2004年2=70 cm=60 cm H =53 cmH =23 cm图1一次降水 泉流量图2 含水系统示意图图3 泉流量示意图钻孔滤水管层一、解释概念(每题5分,共 30分)1.孔隙度2.承压水3.毛细水4.溶滤水5.溢流泉6.岩溶二、分析解释(每题10分,共 50 分)1.达西定律 2.脱碳酸作用3.裂隙水的基本特点4.地下水系统5.地下水补给资源及其供水意义三、画出下面降雨入渗条件下河间地块剖面的流网(画出流线、等水头线,标出钻孔中的水位。
中国地大地质学考研真题
中国地大地质学考研真题地大普通地质学2002-20072 00 2 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考研试题1、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 分)(1)历史比较法(2)克拉克值(3)冲积物的二元结构(4)冰蚀谷(5)潮坪(6)滑坡2—8、简述题(每小题10 分,共7 0分)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及其依据3.举例说明化学风化作用的主要方式4.岩溶作用发育条件及主要岩溶地形5.风威沙的特点6.河流地质作用的一般趋势7.火山喷发类型及其特征8.基岩海岸的海蚀地貌类型及其形成过程2 003 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考研试题1、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50 分)(1)波切台(2)潮坪(3)冲积物的二元结构(4)底层层序律(5)风化作用(6)滑坡(7)侵蚀基准面(8)软流圈(9)岩浆(10 )浊流2、论“历史比较法”(10 分)3、地壳上升对河流、地下水地质作用的影响(10 分)4、干旱气候区湖泊的演化过程(10 分)5、河流的侧蚀作用及其演化趋势(10 分)6、河流地质作用的一般趋势(20 分)7、浅海区化学及生物沉积作用方式及主要沉积物类型和特点(20 分)8、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20 分)2 00 4 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考研试题1、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 分)(1)变质作用(2)波切台(3)泥石流(4)侵蚀基准面(5)地震震级及烈度(6)浊流2—7为论述题(每小题2 0分,共1 20 分)2、干旱气候区湖泊的演化过程3、河流地质作用的一般趋势4、举例说明化学风化作用的主要方式5、试述大陆漂移说的主要证据6、试述河谷、冰蚀谷的主要区别7、试述岩石地层单位2 00 5 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 分)1、海啸2、胶结作用3、层理4、化石5、平行不整合6、泥石流二、7—12 为论述题(每小题20 分,共12 0 分)7、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及其依据8、河流地质作用的一般趋势9、试述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10 、海滨区的沉积作用类型及特点11 、试述岩石地层单位与年代地层单位的关系12 、断层的组合类型并用图示意2 00 6 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0 分)1、解理2、风化壳3、三角洲4、深切河曲5、石笋6、岩床7、变质作用8、地震震级和烈度二、论述题(共11 0 分)1、试述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及其主要特征(3 0分)2、河流侧蚀作用过程及其产物(30 分)3、试述河谷、冰蚀谷和风蚀谷的成因及差异(30 分)4、试述断裂构造类型及主要特征(20 分)2 00 7 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考研试题一、问答题(10 0 分)1、举例说明非共轴递进变形(20 分)2、剪节理的主要特征(20 分)3、简述劈理的分类及其应变意义(20 分)4、简述纵弯滑褶皱的主要特点及其次级小型构造(20 分)5、野外识别断层的主要标志(20 分)二、选择题(50 分)1、确定岩层产状的两个基本因素()A走向和倾向B走向和倾角C倾向和倾角1、两套地层关系反映了构造演化为:下降沉积—褶皱、岩浆侵入并遭受剥蚀—再下降沉积,其接触关系为()A平行不整合B角度不整合C整合D假整合2、岩层产状和厚度不变,若坡向与倾向相同,当坡角越接近倾角时,则露头宽度()A越大B越小C无变化3、在共轴递进变形情况下应变椭球体长轴大体相当于()A最大压应力方向B最大张应力方向C中间应力轴方向4、线理延伸方向与应变椭球体A轴一致成为A型线理()A石香肠构造B褶皱线理C矿物生长线理5、褶皱内弧曲率相同,等倾斜线等长的褶皱是()A顶薄褶皱B等厚褶皱C平行褶皱D相似褶皱6、鞘褶皱是一种特殊的A型褶皱,它是()A在强烈压扁条件下产生B在强烈拉伸条件下长石C发育在韧性剪切带中强烈剪切部位7、正断层形成的安德森模式是Aδ2直立,δ1δ3水平Bδ1直立,δ2δ3水平Cδ3直立,δ1δ2水平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及其依据答:主要根据地震波波速变化能反映物质状态和界面,如纵波波速在液态中减小,横波波速在塑态中减小,在液态中为0。
地质学概论真题答案解析
地质学概论真题答案解析地质学概论是一门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地质历史、地质灾害等相关知识的学科。
在大学地质学专业中,地质学概论通常是必修课,考试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下面我将就一道地质学概论真题进行详细解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内容。
题目:地球自转速度对地形的影响。
地球自转速度是指地球绕自身轴心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对于地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引发日夜交替的现象,二是产生地球的地壳形变。
首先,地球自转速度决定了日夜交替的周期和规律。
地球绕自身轴心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24小时,这使得地表相对于太阳的照射角度和时间不断变化。
当地球某一地区面对太阳时,该地区即进入白天;而当地球此时转到其他位置时,该地区则进入黑夜。
由于地球自转的速度恒定,日夜交替的时间也是有规律的,这对于生物活动和气候变化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其次,地球自转速度还影响了地球的地壳形变。
地球自转产生了地球的离心畸变,使地球呈扁球形。
由于地球的赤道部分离地轴比较远,自转速度较快,而地球的两极部分离地轴较近,自转速度较慢。
这种差异性导致了地球在自转过程中产生了地壳的形变,使赤道部分的地壳相对于两极部分的地壳更加膨胀。
正因为地球的地壳形变,才有了地球上的地理现象,如山脉和洲际隆起。
总结起来,地球自转速度既决定了日夜交替的周期和规律,也引起了地球的地壳形变。
这两个方面都对人类和地球的其他生物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地球的自转速度是地质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地球的自转速度也是地球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科学家通过测量地球的自转速度,可以研究地球内部的物理特性,如地核和地幔的结构与运动,以及地震的形成机制等。
通过对地球自转速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地球自转速度对地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日夜交替的规律和地球的地壳形变。
了解和研究地球自转速度对于深入了解地球内部构造、地质历史和地球科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地球科学概论历年真题整理
地球科学概论历年真题整理一、名词解释:1、元素的克拉克值:(00,10)地质学上把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质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
2、矿物的解理:(00)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规则裂开的性质称为解理,裂开的面称为解理面。
3、岩石的结构与构造:(00,05,06)岩石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或岩屑)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及其相互关系。
岩石的构造:是指岩石中的矿物(或岩屑)颗粒在空间上的分布和排列方式特点。
4、地层:(00)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层状岩石称为地层。
5、搬运作用:(00)指经风化作用、剥蚀作用剥离下来的产物,随运动介质从一地搬运到另一地的作用。
6、胶结作用:(00)是指从孔隙溶液中沉淀出的矿物质(即胶结物)将松散的沉积物粘结成为沉积岩的过程。
7、侵入体:(00)岩浆侵入地壳中但未喷出地表时称为侵入作用,侵入的岩浆冷凝后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岩浆岩体称为侵入体,侵入体周围的岩石叫做围岩。
8、角度不整合:(00)是具有以下特征的地层接触关系: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不一致,以一定的角度相交;两套地层的时代不连续,两者之间有代表长期风化剥蚀与沉积间断的剥蚀面存在。
9、褶皱:(00)是岩层受力变形产生的连续弯曲,其岩层的连续完整性没有遭到破坏,它是岩层塑性变形的表现。
11、地震的烈度:(00)是指地震对地面的建筑物的影响或破坏程度。
12、岩脉:(00)岩墙又可称为岩脉也有人把规模小、形状不规则或贯入岩体之中的脉状岩体称为岩脉。
13、岩层的产状要素:岩层在空间的位置称为岩层的产状。
岩层的产状用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来确定,这三者称为岩层的产状要素。
14、地震:是地球或地壳的快速颤动。
15、岩浆与熔浆(10)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并富含挥发分的熔融体。
熔浆:火山喷出的液态物质称为熔浆。
岩浆与熔岩的区别在于熔浆挥发分较少。
16、地质年代: 就是指地球上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
202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611地球科学概论考研试题及答案
机密★启用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科目代码:611 科目名称:地球科学概论考生姓名:公众号考生编号:关注“地质考研招聘”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须在本试题纸上和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填写考生姓名和考生编号等信息。
2.所有答案必须书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无效。
3.必须使用黑(蓝)色字迹的钢笔、圆珠笔或者签字笔书写。
4.考试结束,将答题纸和本试题一并装入试题袋中交回。
(特别提醒: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上及草稿纸上无效,考完后试题随答题纸一起交回。
)*:模拟题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上及草稿纸上无效!考完后试题随答题纸一起交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模拟试题)试题名称:地球科学概论试题代码: 611 请注意:所有答案不要答在试卷上,一律答在试题纸上!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生态平衡2、分选性3、岩石构造4、重力异常5、恒星6、自然资源7、矿产资源8、变质作用9、地质灾害10、承压水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最佳答案。
共45分)1、辉长岩矿物成份最常见的是()。
A:石英、斜长石、辉石和黑云母, B:斜长石和辉长石,C:斜长石、角闪石和黑云母, D:斜长、钾长石、白云母和黑云母。
2、酸性岩浆的粘度比基性岩浆的粘度()。
A:高,B:低, C:有时低,有时高, D:大致相等。
3、变质作用过程中,既有原矿物的消失,又有新矿物的形成,但岩石的总体化学成份基本不变,这种变质作用的方式是()。
A:重结晶作用, B:交代作用, C:碎裂作用, D:变质结晶作用4、早古生代可以划分为()。
A: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B: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C:包括A和B共6个纪, 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入学初试试题第1 页(共2页)。
(地大版) 地概大题总结
地概历年真题解析(地大真题应仔细看看)一.名词解释(答案删减,复习完备之后可用作自我检测之用)将今论古历史比较法以古示今黄道面白道面大地水准面大陆边缘岛弧与海沟大洋中脊大洋盆地平流层科里奥利力潮汐海流(洋流)浊流河流片流洪流紊流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生物圈莫霍面古登堡面软流圈岩石圈地温梯度磁偏角磁场强度地球基本磁场磁倾角磁异常克拉克值丰度矿物解理断口岩石矿物岩石的结构岩石的构造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大陆地壳大洋地壳重力异常布格重力异常地壳的重力均衡地质年代相对地质年代同位素地质年龄地层层序律化石地层化石层序律地质体之间的切割律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构造运动土壤温差风化风化壳古风化壳侵蚀基准面河流的剥蚀作用洪流的剥蚀作用片流的冲刷作用地下水的潜蚀作用海蚀风蚀作用冰川的刨蚀作用差异风化作用溯源侵蚀河流的平衡剖面“V”型谷“U”型谷岩溶作用石林条痕石风棱石海蚀凹槽波切台波筑台粒度分选性磨圆度机械搬运作用化学搬运作用三角洲冲积物洪积物坡积物河漫滩的二元结构洪积物的多元结构黄土成岩作用胶结作用终碛堤苦湖生物礁环礁堡礁岩浆作用侵入作用火山作用岩浆裂隙式喷发中心式火山喷发花岗岩岩株岩床重结晶作用变质结晶作用交代作用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地质构造河流阶地准平原夷平面角度不整合褶皱背斜向斜枢纽轴面断层节理叠瓦状构造地堑地垒地震震级地震烈度陷落地震带居里温度地槽地台主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大陆漂移说贝尼奥夫(Benioff)带海底磁异常条带转换断层威尔逊旋回矿产资源自然资源矿产矿床成矿作用环境自然环境大气污染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冰期间冰期地质环境地质灾害沙漠化蛇绿石(岩套) 陨击作用二、历年大题总结1、简述地质年代中年代单位与地层单位层次的划分依据。
答:地质年代单位的划分是以生物界及无机界的演化阶段为依据的,这种阶段的延续时间常常在百万年、千万年甚至数亿年以上,并且常常是大的阶段中又套着小的阶段,小的阶段中又包含着更小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