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上数学:第9单元-认识10~20各数-教案第3课时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认识10 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认识10 - 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字10的组成和大小;2.通过认识10,进一步认识连续数。
3.能够通过活动和游戏加深对数字10的认识和理解,增强记忆和掌握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数字10的大小和组成;2.通过举例子和实物活动,增强数字10的记忆和掌握能力。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认识10的组成时,需克服一些学生的学习困难和认知障碍。
2.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数字10的大小,需要通过具体的实物活动进行。
四、教学方法1.游戏体验法: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体会数字10的大小和组成。
2.观察法:通过观察数字10的大小和构成,让学生更好地掌握。
3.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分组合作,通过讨论加深对数字10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老师引导学生看看这些数字:0、1、2、3、4、5、6、7、8、9,问学生这些数字组成了哪一个数字。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数字可以组成数字10。
2.新词解释让学生听、说、认读、认写数字10。
要求学生口头说出数字10是由数字1和数字0组成的。
3.观察法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数字10,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和其他数字的大小。
引导学生发现数字10比其他小于10的数字大。
4.游戏体验法(1)用计数童谣让学生在欢乐中感受数字10。
(2)让学生进行数字十截止下的数数游戏,增强对数字10的印象。
5.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加深对数字10的理解和掌握。
题目设置如下:(1)找出我们生活中与数字10相关的方面,并在组内谈论。
然后每组向全班汇报。
(2)抓图寻找数字10在课外世界中的存在,同学们通过寻找相同的数字,来帮助认识和加深对数字10的印象。
6.交流总结学生通过展示和交流,增加了对数字10的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反思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游戏和实物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字10的大小和组成。
设计的游戏和实物活动,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这也是本次教学成功的关键。
苏教版数学一上《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word教案
课 题
数数,读数
课 时
第一课时(教科书第82—83页)
教
学
过
程
活动设计
二次修改
一、导入
谈话:同学们,能说一说你认识的数吗?你能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吗?
教师出示一捆小棒,提问:老师这儿也有些小棒。你们知道这些小棒有多少根吗?
(学生回答后打开数一数,强调有10根小棒,一捆有10根小棒。)
二、认识计数单位“十”
同学们,在这节课上你学到了哪些本领?还有什么不清楚的问题吗?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课 题
数的组成,写数
课 时
第二课时(教科书第84—85页)
教
学
过
程
活动设计
二次修改
一、联系生活、引入概念:
同学们,昨天我们在聪明屋认识了哪些数?你能按顺序说出来吗?(投影显示聪明屋,并按顺序出示1---20各数。)
教师:这些数你们都会数,真聪明,对于这些数,你还想知道些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1---20各数书写和数的组成。(板书课题)
1.学生操作: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
组织交流:你是怎样操作的?(指名到投影上展示)
2.教师展开一捆小棒,提问:这里有多少根小棒?
拿起1根小棒,强调:这是1根小棒,是1个一。那么10根小棒是几个一呢?(板书:10个一)
3.再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问:这里有多少根小棒?
根据学生回答强调:1捆小棒有10根,也就是1个十。(板书:1个十)
二、抽象概念、形成概念:
1、1、动手操作,建立表象。
(1)让学生拿出一捆小棒,大屏幕显示出一捆小棒。
问:1捆里面有几个1根?
(1捆里面有10个1根,即1个十里面有十个1。)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认识11_20各数》课时3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案.docx
课时3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已有知识计算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能理解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复习儿歌。
1个十,1个一,合在一起是11;1个十,2个一,合在一起是12;1个十,3个一,合在一起是13;1个十,4个一,合在一起是14;1个十,5个一,合在一起是15;1个十,6个一,合在一起是16;1个十,7个一,合在一起是17;1个十,8个一,合在一起是18;1个十,9个一,合在一起是19;2个十,合在一起是20;二、探究交流1.教学例题。
(1)出示课件。
问:同学们,图上有什么?有几个?如果让你列出四道算式,你会吗?先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商量。
(2)请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板书:10+5= 15-5=5+10= 15-10=(3)学生摆小棒计算,并发表意见。
问:有哪个小朋友摆的是10+5的?请你说说,你是怎么摆的?(提示学生:10就是1捆小棒。
)问:如果没有小棒,你该怎么想10加5等于15呢?可以先小组讨论。
教师:因为1个十5个一合在一起是15,所以10加5等于15。
(4)思考:10加3等于多少?为什么?那么10加9呢?(5)我们已经知道了10加5等于15,你能很快说出来5加10等于多少吗?为什么?(加号两边的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同样道理,3加10等于多少呢?9加10呢?教师小结:看来,十加几就等于十几,几加十也等于十几。
(6)那么15-5等于多少呢?谁来用小棒摆一摆?1捆零5根减去5根,就剩1捆,就是10。
如果是17-7呢?18-8呢?小结:看来十几减几就等于10。
(7)小组讨论15-10等于多少,为什么?17-10呢?18-10呢?小结:看来十几减10就等于几。
三、反馈完善1.出口算卡片。
10+6 13-3 4+10 18-810+9 12-10 1+10 16-10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理解数位的概念,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识数能力,但对11~20各数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理解数的组成,掌握数的读写方法。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数,对数的概念有一定的认知,这为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奠定了基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理解数位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理解数位的概念。
2.难点: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特别是对十几数的认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实物、计数器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计数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如购物、排队等,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11~20各数。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11~20各数,让学生观察并读一读、写一写,注意引导学生区分十几数的读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如“数数接龙”、“数的大小比较”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对11~20各数的认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11~20的数,让学生进行数数、识数练习,如“找出missing number”、“数位的认识”等。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 认识10-20各数》单元教案
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第1课时数数和读数教学内容:课本第82-83页。
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读数。
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初步体会11—20的数的组成。
2、通过生活化的实例认识计数单位“十”,初步了解十进制,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参与实践过程,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培养初步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认识计数单位“十”,初步体会引进十进制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谈话:你帮爸爸妈妈买过东西吗?2、想买一本标价是11元的书,你准备怎样付钱?怎样简便地把钱付清,又不用营业员找钱,你有好办法吗?先讨论讨论。
看看谁的办法好?二、探究交流(一)操作。
认识“10个一是1个十”谈话:老师这里有一些小棒,请你来抓一把,看看有多少根?先不数,猜一猜你抓了几根小棒?请你数一数,你猜对了吗?通过数一数,我们知道了你手里有几根小棒。
讲述:刚才抓小棒的时候我们都是通过数,才能知道抓到了几根小棒,那每次都要这样数一数,多麻烦呀!怎样才能让自己和别人能一下子看出小棒有多少根呢?你有什么好主意吗?试着摆一摆。
小组成员一起讨论。
全班交流得出:把十根捆成一捆来数最快了。
因为10个一就是1个十。
1、谈话:我们已经学过的数中最大的数是几?请同学们从准备的小棒中数出10根小棒,再把这些小棒捆成1捆。
2、学生按要求进行操作活动。
3、反馈:指名让一位同学在实物投影上演示:数出10根小棒,再把这些小棒捆成1捆。
4、(拿起学生实物投影捆的1捆小棒)提问:这1捆小棒是多少根?(10根)对了,一根一根数,有10根,我们可以称作“10个一”(板书:10个一)也就是“1个十”(在刚才的基础上继续板书:是1个十)。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一般满了10根小棒就捆成1捆,表示1个十。
5、把“10个一是1个十”齐读两遍。
师:这里“一”和“十”都是计数时常用的单位。
(把“一”和“十”描成红色)6、“1个十”在生活中应用很广。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9.认识10》教案1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9.认识10》教案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中的《9.认识10》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10以内的数字识别和数数能力。
这一课内容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0,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数活动。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数字的认识大多数停留在1-5的阶段,对于数字10的认识和理解还需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培养。
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需要通过实物和图片等直观教具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数字10。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数字10,并能够进行数数活动。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数字10,并能够进行数数活动。
2.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字10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数字10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数字10的图片和实物,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数字10。
2.准备数数卡片,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数数活动。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单,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出示数字10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数数卡片,引导学生进行数数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和理解数字10。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任务单上的练习题,巩固对数字10的认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游戏和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字10进行数学运算,巩固对数字10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讨论和表达,探索数字10的更多运用场景。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9.1 11_20各数的认识》教案(3)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9.1 11_20各数的认识》教案(3)一. 教材分析《9.1 11_20各数的认识》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11到20之间的数,掌握它们的读法和写法,理解数的大小关系,并能用这些数进行简单的排列和比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对数的认识,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数的读法和写法,对数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11到20之间的数,学生可能还不太熟悉,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数的大小比较和排列还不是很熟练,这也是本节课需要重点引导的地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1到20之间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2.让学生理解11到20之间数的大小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排列和比较。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1到20之间的数的读法和写法,理解数的大小关系。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用这些数进行简单的排列和比较。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数字卡片、小动物图片、星星贴纸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画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如小动物比赛跑步,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每个小动物的号码,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逐一认识11到20之间的数,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并组内交流,巩固对这几个数的认识。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数数接龙”游戏,学生两人一组,一个学生说出一个11到20之间的数,另一个学生接着说出一个比它大的数,依次类推。
通过游戏,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这些数的大小关系。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小动物图片,每张图片上有一个11到20之间的数,让学生按照数的大小顺序给小动物排队。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景图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的认识,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但部分学生在面对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问题时,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情景图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情景图、计算器、练习题等。
2.学具:学生练习本、笔、橡皮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数学信息,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展示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理解计算过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4.巩固(10分钟)设计一些有关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2017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
2017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第一篇:2017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一、教材分析这部分教学内容分三段安排:第一段,认识“10个一是1个十”,通过数数掌握11-20个数的顺序及读法;第二段,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学习写数;第三段,应用11-20各数的组成,探索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此外,教材还安排了练习十。
教材在编排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数经验;注重操作活动在认数中的作用;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算法;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学情分析在学生已经认识10以内数的基础上,本单元教学11-20各数,第一次出现计数单位“一(个)”和“十”,第一次提出“10个一是1个十”,并初步接触计数器上的个位、十位。
这是学生数概念形成过程中的一次重要突破,也是学生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书乃至更大的数的基础。
因此,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内容对后续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1.是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初步感知计数单位“一”和“十”,知道10个一是十;初步认识数位,知道“个位”和“十位”;会正确读、写11-20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或两个十)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能正确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经历数数和用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的过程,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发展数感。
3.使学生在认数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
五、教学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写11-20各数。
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课时:1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小棒数数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1-20各数,了解它们的组成;能用11-20各数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初步认识20以内数的顺序,体会相互间的大小。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认识11~20各数第3课时 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 认识11~20各数第3课时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苏教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 认识11~20各数第3课时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苏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九课时,主要内容是认识11~20各数,特别是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
我们将通过教材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来学习这个概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11到20各数的读写方法,并能够理解和运用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难点是让学生理解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人数,然后让学生试着用10加几的方式算出教室里的人数。
2. 讲解与示范:接着我会用PPT展示10加几的例题,并进行讲解和示范。
例如:10+3=13,10+5=15等。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试着用10加几的方式算出一些简单的加法题目。
例如:10+2=12,10+4=14等。
4. 讲解与示范减法:然后我会讲解和示范相应的减法题目。
例如:153=12,175=12等。
5. 学生自主练习:让学生试着用减法的方式解决一些相应的减法题目。
例如:164=12,1=12等。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10加几的式子和相应的减法式子,以便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和理解。
七、作业设计10+1= 10+2= 10+3= 10+4= 10+5=153= 164= 175= 1= 197=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的设计,是我认为非常关键的一步。
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人数,并尝试用10加几的方式算出教室里的人数,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10加几的概念,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概念。
讲解与示范环节中的PPT展示和讲解,是我认为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
苏教版2020年一年级数学上册九认识11_20各数第3课时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案
第3课时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材第86的内容。
1.应用11~20各数的组成知识,探索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数学的热情,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的多种算法。
难点:理解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多种算法的算理。
课件、苹果卡片。
师:老师家有棵苹果树,今年大丰收,结了好多的大苹果。
红红的大苹果非常的诱人,同学们,你们想要吗?(出示苹果卡片。
)生:想。
师:想要摘下苹果那可不容易,需要回答老师的问题。
老师的问题来了。
师: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多少?生:13。
(教师将一张苹果卡片送给学生。
)师:1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生:15里面有1个十和5个一。
(教师将一张苹果卡片送给学生。
)师: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19?生:9个。
(教师将一张苹果卡片送给学生。
)师: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16?生:1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16。
(教师将一张苹果卡片送给学生。
)师:谁能数一数老师的苹果树上还有几个苹果?生:11个。
(教师将一张苹果卡片送给学生。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和苹果有关的数学问题——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板书课)题。
师:苹果树上原来有15个苹果,送给学生5个苹果,苹果树上还剩下10个苹果,你可以说出哪些算式?最新Word 可修改 1最新Word 可修改 2 生:10+5= 15-5=5+10= 15-10=2.探究算法。
师:你能算出得数吗?把书翻到第86页,试着填一填。
师:谁愿意选择一题,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生1:我是数出来的。
生2:因为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15,所以10+5=15。
生3:我选5+10,因为10+5=15,所以5+10=15。
生4:因为10+5=15,所以15-5=10。
……3.小结。
师:小朋友们的方法真多,既可以用数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法和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来算。
1.教材第86页“想想做做”第1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
第3课时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86-8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已有知识计算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
能理解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挂图、小棒、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复习儿歌。
1个十,1个一,合在一起是11;
1个十,2个一,合在一起是12;
1个十,3个一,合在一起是13;
1个十,4个一,合在一起是14;
1个十,5个一,合在一起是15;
1个十,6个一,合在一起是16;
1个十,7个一,合在一起是17;
1个十,8个一,合在一起是18;
1个十,9个一,合在一起是19;
2个十,合在一起是20;
二、探究交流
1、教学例题。
(1)出示图画。
问:同学们,图上有什么?有几个?如果让你列出四道算式,你会吗?先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商量。
(2)请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板书:
10+5= 15-5=
5+10= 15-10=
(3)发表意见。
问:有哪个小朋友摆的是10+5的?请你说说,你是怎么摆的?
(提示学生:10就是1捆小棒。
)
问:如果没有小棒,你该怎么想10加5等于15呢?可以先小组讨论。
教师:因为1个十5个一合在一起是15,所以10加5等于15。
(5)思考:10加3等于多少?为什么?
那么10加9呢?
(6)我们已经知道了10加5等于15,你能很快说出来5加10等于多少吗?为什么?(加号两边的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
)
同样道理,那么3加10等于多少呢?9加10呢?
教师小结:看来,十加几就等于十几,几加十也等于十几。
(7)那么15-5等于多少呢?谁来用小棒摆一摆?
1捆零5根减去5根,就剩1捆,就是10。
如果是17-7呢?18-8呢?
小结:看来十几减几就等于10。
(8)小组讨论15-10等于多少,为什么?17-10呢?18-10呢?
小结:看来十几减10就等于几。
三、反馈完善
1、出口算卡片。
10+6 13-3 4+10 18-8
10+9 12-10 1+10 16-10
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教师出示图画。
3、完成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