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九年级历史下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2.课标要求从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

3.中考考点新经济政策、苏联建立、斯大林模式。

二、教学思路:1.课前引导学生以学案为主要载体,阅读教材,建立对教材内容的基本认识。

2.课上检查课前预习内容,侧重疑难问题的合作释疑。

3.展示提升:以教材“动脑筋”及《学检》重难点练习为主,重点针对“列宁、斯大林探索措施”提升深化。

4.练习单元知识重点,以《学检》“单元测评”为主要内容,检查反馈学生掌握情况。

5.查漏补缺,补充历年中考练习。

三、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问题:列宁与斯大林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主要措施。

2.问题:斯大林模式对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1)解决方法:通过课前预习,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斯大林模式的成绩与不足,课上通过同学之间讨论分析,逐步总结制定经济政策要从实际国情出发、灵活应变的客观道理。

(2)练习巩固:练习《学检》第9页“学考体验”第3题。

二、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2.概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在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二、学习重难点(一)学习重点1.新经济政策。

2.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二)学习难点1.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三、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教材第4页蓝色小字部分想一想:苏俄在国内战争时期采取了什么经济政策?2.结合教材第8页“列宁论断”,想一想,列宁在战后对上述政策是什么态度?3.结合教材第7页想一想: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什么?4.苏俄开始“新经济政策”的时间、领导人、主要内容是什么?5.阅读教材第7、8页,识记“苏联的标志”及认识“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示意图”,回答:苏联成立的时间、全称、加盟国?6.列宁在什么时间逝世,此后苏联的领导人是谁?这时苏联的奋斗目标是什么?7.阅读教材第8页回答:苏联在什么时间完成第一、二个五年计划?重点?8.结合教材第8页蓝色部分及第9页“第聂伯河上的大坝”回答:两个五年计划的成就?9.结合教材第9页“农民加入集体农庄”、“集体农庄庄园在田间用餐”回答:这是什么现象?10.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的背景、内容及影响?11.结合教材第9页“邓小平论述”阅读“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最新整理)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最新整理)

(水滴系列)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水滴系列)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水滴系列)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教材内容分析:十月革命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历史向苏俄提出的新课题。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对此进行了创造性探索。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使苏俄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之后斯大林又带领苏联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而“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从长远看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二、课程标准:从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等基础知识。

引导学生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客观地叙述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同时实事求是地总结其成就与失误。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它不仅对苏联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影响了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新闻《关注乌克兰局势:美国务卿威胁制裁俄罗斯》教师:历史再一次将俄罗斯推到了风口浪尖。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1921年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两个五年计划的成就、苏联农业集体化、1936年苏联宪法和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来思考其作用,讨论总结苏联(苏俄)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采取的重大举措,探讨斯大林模式对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问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向学生引入有关历史资料,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能力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对比和分析,培养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形成自己的科学观点和知识结构,达到教学目标所要求的知识与能力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介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学生认识到它是苏俄当时具体国情的需要,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通过介绍苏联在短时期内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是被历史证明了的。

③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的了解,结合中华人民某某国史部分中所学习的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三、教学准备1、自制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回忆新中国从建国到进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的历程,新生的苏俄政权也是在进行了三年的国内战争挫败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进攻后,得到巩固,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先例,没有其他国家的帮助,开始了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讲授新课1、列宁的探索(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通过复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回想相关内容。

沙俄原来就是最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在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磨砺后已经精疲力竭,这才发生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新生的苏俄政权遭到国外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国内的地主、资本家、沙皇将军建立反动军队,掀起叛乱。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两个五年计划的成就;苏联农业集体化;1936年苏联宪法,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2.思想教育:①通过介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学生认识:它是苏俄当时具体国情的需要,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通过介绍苏联在短时期内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被历史证明了的。

3.能力培养:①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来思考新经济政策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②讨论总结苏联(苏俄)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采取的重大举措,培养学生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①新经济政策:②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难点: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教学方法以讲述为主,辅以谈话法和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我们在第1课学习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和巩固,那么,大家想想,在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胜利后,苏俄面临的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呢?(学生回答略)要发展经济,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怎样发展经济,以什么方式建设社会主义呢?则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战争结束了,政权巩固了,这就为布尔什维克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创造了条件。

俄共(布)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采取的第一个重大举措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为什么要实施这一政策?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实施以后起了什么作用?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板书)1.实施的原因(板书)四年的世界大战和三年的国内战争对俄国经济造成的破坏是极其严重的。

不仅如此,还有更重要的,(解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随着形势的发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新的情况,农民开始不满,阶级敌人利用农民的不满,在一些地区组织叛乱。

为此,党需要制订新的经济政策。

再有,为建设社会主义,党制订了俄罗斯全国电气化的远景计划,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的大生产。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4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4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温故知新1、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在经济上采用了什么政策?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最终战胜了敌人。

但是,也引起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的不满,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

3、观察《列宁同农民交谈》图片,指出:它描绘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一间简朴的办公室里接见从外省步行来访的农民的情景,反映出革命领袖和普通农民之间的感情交流和融洽的关系。

列宁是为了谋求劳苦大众的解放而领导革命斗争的。

革命胜利前主要通过政治上、军事上的探索。

如今革命胜利了,怎样进行经济建设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于是,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开始了新的探索。

请大家打开课本,根据屏幕上的导读提纲阅读全文,作好读书标记。

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列宁为什么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怎样评价这个政策?2、苏联是怎样成立的?怎样从年代上区分“沙俄”、“苏俄”、“苏联”?3、“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如何形成的?如何评价这种体制的利与弊?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请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A、“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指的是什么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列宁说这话时,苏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国内战争已经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战胜敌人的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

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诸多限制,日益引起不满。

必须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尽量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 新人教版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程标准】(1)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2)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和掌握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苏联新宪法和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2)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来思考其作用,讨论总结苏联(苏俄)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采取的重大举措,探讨斯大林模式对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问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向学生介绍有关历史资料,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能力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对比和分析,培养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形成自己的科学观点和知识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学生认识到它是苏俄当时具体国情的需要,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通过介绍苏联在短时期内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是被历史证明了的。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突破重点方法:(1)通过农民踊跃交纳粮食税等图片和文字材料,帮助学生分析理解。

(2)对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学习,采用引入《完成五年计划》(海报)等图片、文字资料等,让学生从中分析获取有效信息,并用问题形式让学生进行讨论、归结总结,从而理解掌握。

2.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突破难点方法:在学生阅读课本的基础上,引用材料进行分析,如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的论述,采用解答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总结归纳,分析出斯大林模式的利和弊。

【学法指导】启发、探究式为主。

要借助展示历史材料,加深学生对教材有关内容的理解,初步培养、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同时指导学生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单元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单元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 新人教版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两个五年计划的成就;苏联农业集体化;1936年苏联宪法,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2.思想教育:①通过介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学生认识:它是苏俄当时具体国情的需要,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通过介绍苏联在短时期内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被历史证明了的。

3.能力培养:①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来思考新经济政策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②讨论总结苏联(苏俄)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采取的重大举措,培养学生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①新经济政策:②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难点: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教学方法以讲述为主,辅以谈话法和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我们在第1课学习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和巩固,那么,大家想想,在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胜利后,苏俄面临的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呢?(学生回答略)要发展经济,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怎样发展经济,以什么方式建设社会主义呢?则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战争结束了,政权巩固了,这就为布尔什维克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创造了条件。

俄共(布)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采取的第一个重大举措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为什么要实施这一政策?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实施以后起了什么作用?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板书)1.实施的原因(板书)四年的世界大战和三年的国内战争对俄国经济造成的破坏是极其严重的。

不仅如此,还有更重要的,(解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随着形势的发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新的情况,农民开始不满,阶级敌人利用农民的不满,在一些地区组织叛乱。

为此,党需要制订新的经济政策。

再有,为建设社会主义,党制订了俄罗斯全国电气化的远景计划,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的大生产。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广东省汕头市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广东省汕头市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广东省汕头市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列宁时期:1、背景:①、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②、苏维埃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③、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强烈不满。

2、经济上:1921年实施新经济政策(1)新经济政策内容:①允许多种经济并存,②大力发展商品经济,③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注意与P5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比较)(2)特点:大力发展商品经济(3)结果: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3、政治上:1922年底苏联的成立。

(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刚成立时有4个加盟共和国,后来扩大到15个.二、斯大林时期1、经济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1)、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完成两个五年计划。

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大为加强。

(1940年,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

)(2)、完成农业集体化。

①农业集体化的目的:适应工业化的需要;②农业集体化的方法: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打击富农。

2、政治上: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3、结果: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4、斯大林模式:(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2)、背景:在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及作用、苏联的成立、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两个五年计划的成就、苏联农业集体化、1936年苏联宪法和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2.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来思考其作用,讨论总结苏联(苏俄)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采取的重大举措,探讨斯大林模式对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3.知道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当时具体国情的需要,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知道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二、教学重难点1.本课的第一个重点是新经济政策理由: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俄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它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

它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可通过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对比分析、提高学生认知的办法解决。

2.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理由:通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宣布在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

它既保证了苏联国防、工业的强大,也为苏联社会以后的发展埋下了许多隐患。

可由学生搜集原始史料与相关数据,让学生在前后对比中分析思考得出结论,借以解决此重点内容。

3.本课的难点是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理由:限于学生的认识水平,教学中可以采用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课文内容与教师点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联系苏联史实,使学生认识到,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对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彻底改革。

三、教学策略“自主探究—史料解读—拓展提升”教学法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主体内容,教师补充相关的历史史料,引导学生从史料中解读历史,体现论从史出的原则,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对教材主体内容拓展提升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我们在第1课学习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和巩固,那么,大家想想,在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胜利后,苏俄面临的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呢?学生回答:要恢复发展经济,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1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1 新人教版
2、列出与1、2两课内容有关的大事年表:
时间
重大事件
1917.3
二月革命
1917.11
十月革命
1918~1920
三年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21
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2年底
苏联成立
1928
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1936
苏联通过新宪法
3、完成《填图册》各题;并根据《新学案》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1928~1937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放弃新经济政策,转而进行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集中力量重点发展重工业,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2、苏联的工业化与英国的工业化相比,有哪些显著的不同点?
项目
时间
开始时的重点部门
社会制度
经济体制
资金来源
英国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
轻工业(棉纺织)
资本主义
B、这些办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
4、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A、“列宁的思路”好在哪里?(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国情决定的。它是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列宁的这一创新精神直到今天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B、“后来苏联的模式”也被称为什么?(斯大林模式)
C、这个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
人文素养
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它不仅对苏联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影响了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应当实事求是地总结其成就与失误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主要介绍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

本节课教材内容丰富,包括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取得的成果,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定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以及取得的重大成就,可能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建立起对新知识的认知框架。

同时,九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具有探究精神,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取得的成果,掌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等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定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取得的成果。

2.教学难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

2.案例教学法:以典型的人物、事件为例,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发现新的知识点,建立起对新知识的认知框架。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了解教材内容,熟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九年级历史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历史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情感目标:认识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它不仅对苏联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影响了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

能力目标:客观地叙述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同时实事求是地总结其成就与失误。

知识目标:了解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等基础知识。

重点:1、新经济政策:2、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难点: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学习过程:一、初读课本,完成知识结构。

背景:开始时间:_______________ 领导人:新经济政策内容:作用:时间:_____________ (到_________年苏联解体)苏联的成立全称:最早的加盟共和国:加盟共和国共有个领导者:1924年逝世后,开始领导苏联。

时间:苏联的工业:实施两个五年计划重点:社会主义建设方式成果:农业:进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完成时间:)基础:1936年颁布新宪法内容:影响:背景:形成标志:斯大林模式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 (经济方面、政治方面:P9小字第二段)(又叫“__________ 积极作用:”)影响:弊端二、思考探究,深化理解课本。

1、结合P8列宁的话,思考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

2、结合P7图片、P8地图和标志,了解苏联的成立。

区别沙俄、苏俄、苏联三个名称的不同。

3、结合P7导入框图片、P9图片、P8小字,理解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4、结合P9小字第二段、P11自由阅读卡,理解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征。

5、结合P10小字,概括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6、你是如何理解P9邓小平的话的?7小结:列宁提出和推行的新经济政策使苏俄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

“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既保证了苏联国防、工业的强大,也为苏联社会以后的发展埋下了许多隐患。

应当实事求是地总结其成就与失误。

三、自主练习,巩固学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下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掌握1921年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两个五年计划的成就、苏联农业集体化、1936年苏联宪法和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来思考其作用,讨论总结苏联(苏俄)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采取的重大举措,探讨斯大林模式对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问题、分析历史
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向学生引入有关历史资料,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能力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对比和分析,培养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形成自己的科学观点和知识结构,达到教学目标所
要求的知识与能力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介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学生认识到它是苏俄当时具体国情的需要,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
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通过介绍苏联在短时期内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很大的优
越性,是被历史证明了的。

③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的了解,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部分中所学习的新中国建设社会
主义的历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二、教学思路
教学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
本课的主题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①本课的第一个重点是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俄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它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

它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可通过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对比分析、提高学生认知的办法解决。

②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通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宣布在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

它既保证了苏联国防、工业的强大,也为苏联社会以后的发展埋下了许多隐患。

可由学生搜集原始史料与相关数据,让学生在前后对比中分析思考得出结论,借以解决此重点内容。

③本课的难点是,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限于学生的认识水平,教学中可以采用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课文内容与教师点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联系苏联史实,使学生认识到,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必
须对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彻底改革。

三、课前导学
教师预测课堂教学效果,准备应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情况,设计活动方案,并根据教学需要准备教
学资料,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阅读课文,查找相关历史资料,将其搜集分类,准备用于课堂活动。

四、课前准备
①教具:自制多媒体课件
②相关资料:有关史料、世界地图拼图(欧亚部分)、影音文件《苏联的成立》、《苏联国歌─
─牢不可破的联盟》、《苏联的“一五”计划》等.
五、教学设计
2006-02-22 (原创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