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化学课程的设置与化学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
主题: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详解内容:一、前言1.1 课程标准的重要性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化学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对高中生的化学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2 课程标准的修订背景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修订,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新化学教学内容,提高化学教育的质量。
二、课程设置2.1 课程目标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化学基本素养,包括化学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2 课程内容该课程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内容,内容丰富,涵盖了化学的各个方面。
三、教学要求3.1 教学理念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3.2 教学方法该课程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实验教学、案例教学等,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四、评价体系4.1 评价指标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评价指标包括知识掌握程度、实验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
4.2 评价方法课程标准要求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考试评价、实验评价、课堂表现评价等。
五、课程实施5.1 教材选用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教材的选择提出了要求,要求使用与课程标准相适应的教材,保证教学质量。
5.2 教师培训为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课程标准要求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六、总结6.1 实施效果与问题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6.2 展望未来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化学教育体系,不断提高课程标准的质量,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以上是对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一些详细解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引发对化学教育的思考和探讨。
七、课程设置的优化2020年,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和教师教学实际情况,对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进行了一定的优化。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规律以及能量的转化等内容。
在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是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制定和完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应当明确课程的目标和要求。
学生在学习化学课程时,应当具备对物质基本性质和变化规律的认识,能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此外,化学课程还应当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其次,化学课程标准应当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学习进度。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有限,因此化学课程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学习进度。
课程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化学的奥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此外,化学课程还应当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
再次,化学课程标准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它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化学课程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最后,化学课程标准应当注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变革。
化学课程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实验教学、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课程应当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学习进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化学课程的设置与化学课程标准
二、化学新课程介绍
目 录
(一)、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二)、本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三)、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 (四)、化学新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五)、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六)、化学教学评价的改革
(一)、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 各国普遍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 措施 • 调整培养目标,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 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 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使 现在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 • 课程内容进一步关注学生经验,反映社会、科技最新进 展,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 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发展的 作用,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 使课程评价具有更强的发展性。
局 部 改 革
整 体 的 系 统 改 革
目的和观念
政策和规划
课程与教材
教学实践
教学评价 教师培训
应试升学教育 素质教育
狭义的 双基传授
全面的 科学素养培养
知识传承至上 考试分数第一
使学生形成对 科学探索的兴趣 和积极的情感
看待自然与世界的科学态度
对科学过程、科学活动的实质与价值的理解和认识
② 学
科
是根据一定学校的教育任务以及一定年 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选择学生必须掌握 的一定科学门类的基础知识所组成的教 学科目,如数学、物理、化学等。
③ 课程计划
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根 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 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 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教 学的科目、学科的设置顺 序、各门学科的教学时数 和学年的编制。
教师角色的转变
• • • • • • • • • 教材的被动执行者 → 课程的设计者 权威、领导→有经验的合作伙伴 旁观者→参与者 批评者→帮助者、指导者 评价者→诊断、指导、促进 监督者→组织与管理者 完成任务→发现、欣赏、共享、发展 被评价者→研究者 评说者→行动者。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及能量变化。
在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应当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
学生在初中阶段应当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基础知识。
这些基础知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以及理解日常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基础,因此在化学课程标准中应当明确这些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求。
其次,化学课程应当注重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化学现象,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因此,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应当明确学生在初中阶段应当进行的化学实验内容和要求,同时要求学校提供相应的实验条件和设施。
此外,化学课程还应当注重生活化。
化学知识贴近生活,学生可以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更好地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问题。
因此,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应当注重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最后,化学课程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技能。
化学是一门富有创造性的学科,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应当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验技能,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应当明确学生在初中阶段应当具备的创新精神和实验技能,并通过相应的教学安排和评价方式来培养和考核学生的这些能力。
综上所述,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制定应当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实验教学、生活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技能,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完整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
完整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旨在制定一整套合理、科学、适应性强的教学体系,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具备正确使用和探究化学知识的能力,为高中化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完整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包括其内容、目标和实施方法。
一、课程标准内容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必修部分内容如下:1. 化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化学元素、化合物、离子、原子量、分子量、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基础概念,以及有关物质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学反应等方面的知识。
2. 化学实验技能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够正确使用常见的实验器材,进行基本的物质性质、物质变化、物质组成等方面的实验研究。
3. 化学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化学材料使用、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应用。
选修部分内容根据学校和学生的不同情况而不同,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选修内容主要包括新材料、纳米技术、绿色化学等热门话题的介绍以及高级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学习。
二、课程标准目标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能够准确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化学语言表达信息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化学相关的活动中去。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4.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化学实验技能,进行实验研究和科学探究的能力,从而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5.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能力,使学生喜欢学习化学,激发学生对化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为高中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标准实施方法为确保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教育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1. 优化教材,确保教材内容与标准的契合度。
2.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化学知识与实验技能的水平,使教师能够精准地掌握课程标准内容和要求。
化学课程标准
化学课程标准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以及能量变化的自然科学,是中学阶段必修的一门科目。
化学课程标准是指对中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应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的要求和规定。
化学课程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化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化学课程标准应当明确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当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如原子、分子、离子、化学键等,以及化学的基本原理,如化学反应的平衡、化学反应的速率等。
这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化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的前提。
其次,化学课程标准应当明确学科的核心知识和核心技能。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其核心知识主要包括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原理、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等;核心技能主要包括化学实验技能、化学计算技能、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等。
这些核心知识和核心技能是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和运用的。
此外,化学课程标准还应当明确学科的拓展知识和拓展技能。
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其拓展知识主要包括化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化学与环境、能源等方面的知识;拓展技能主要包括化学实验设计能力、化学问题分析能力、化学信息获取能力等。
这些拓展知识和拓展技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最后,化学课程标准还应当明确学科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化学学习是一个系统性、连续性的过程,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化学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总之,化学课程标准的制定应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突出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强调学科的核心知识和核心技能,拓展学科的拓展知识和拓展技能,注重学科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规范化学教学,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化学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
化学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2022年随着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落地,教研中心和化学学科有方案、迅速有步骤地组织开展培训,通过网上培训,自主学习,专家讲座,沙龙多种形式的研修交流,完成教师及教研人员对化学教育目标的变化的理解,转变育人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保证课程有效实施。
在此,我谈谈对新的课程标准变化的一些认识和理解。
一、新旧课标的课程内容都包含5大主题,但局部内容有少量更改。
例如“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被并入了“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化学与社会开展〞中参加了“跨学科实践〞的内容等。
二级主题在原来的“理解〞“能力〞“实践〞“表示〞等认知性内容的根底上,新增了一些“思路〞“方法〞“使用〞“应对〞等有用性内容,具体如下:1.科学探究→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新增“化学科学本质〞“化学实验探究的思路与方法〞“科学探究的态度〞。
将原来的“开展科学探究能力〞和“学习根本的实验技能〞合并为“实验探究〞,原来的“完成根本的学生实验〞,更改为“学生必做实验及实践活动〞。
2. 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的性质与应用“身边的化学物质〞现仅为二级主题,其中“我们周围的空气〞改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改为“常见酸、碱、盐〞。
新增“物质的多样性〞“认识物质性质的思路与方法〞“物质性质的广泛应用及化学品的合理使用〞“学生必做实验及实践活动〞3.物质构成的神秘→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内容完全重组,原本的“认识化学元素〞“物质组成的表示〞等都放在了“元素、分子、原子与物质〞所在的三级主题中。
新增“认识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的意义〞“学生必做实验及实践活动〞。
4.物质的化学变化:原“化学变化的根本特征〞和“质量守恒定律〞合并为“化学反响及质量守恒定律〞。
删减了“认识几种化学反响〞,新增“认识化学反响的思路方法〞“化学反响的应用价值及合理调控〞“学生必做实验及实践活动〞。
化学新课程标准解读
化学新课程标准解读
化学新课程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 课程性质: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基础学科。
2. 课程理念: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分别是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整体规划素养立意的课程目标、构建大概念统领的化学课程内容体系、重视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教学、倡导实施促进发展的评价。
3. 课程目标:化学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
4. 课程内容:化学课程设置5个学习主题,包括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跨学科
实践。
每个学习主题由5个维度的内容构成,包括大概念、核心知识、基本思路与方法、重要态度、必做实验及实践活动。
5. 课程实施:学校可在7至9年级确定化学课程的具体开课年级。
此外,化学新课程标准还强调了基于核心素养的结构化设计和组织课程内容,明确了每个学习主题需要建构的大概念、需要学习的核心知识、需要掌握的基本思路与方法、需要形成的重要态度以及需要经历的必做实验及实践活动。
同时,设置了跨学科实践活动,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加强课程育人功能。
此外,化学新课程标准还研制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完善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实施建议。
(完整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第一部分前言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化学不仅与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是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
化学在缓解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和粮食供应不足等方面,同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化学学科的上述特征,对新时期化学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课程性质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在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资源、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在面临和处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思考和判断。
二、课程基本理念1.使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志向.2.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2024版义务教育中学化学课程标准
2024版义务教育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一、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国家教育部的相关规定,结合当前我国中学化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2024版义务教育中学化学课程标准。
本课程标准旨在指导中学化学教学活动,提高全民族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课程目标2.1 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学化学学习,应该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能够进行安全、规范的化学实验操作;- 了解化学在生活、生产、科技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认识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2.2 过程与方法学生应该通过中学化学学习,发展以下过程与方法:- 科学探究能力,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 科学思维能力,包括归纳与演绎、分类与比较、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 科学决策能力,能够在面临多种选择时,根据科学知识与方法进行合理决策。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中学化学学习,应该形成以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科学,对化学学科具有浓厚的兴趣;- 认识科学研究的本质,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关注化学与人类生活、环境、资源、健康等之间的关系,具有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3.1 必修课程必修课程包括以下内容:- 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常见元素与化合物;- 有机化学基础;- 化学实验基础;- 化学与社会、生产、科技和发展。
3.2 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包括以下内容:- 物质结构与性质;-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变化与生命过程;- 化学实验拓展;-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建议4.1 教学方法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4.2 教学资源教师应合理利用多媒体、网络、实验器材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提高教学效果。
(全面)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全国版)
(全面)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全国版)全面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全国版)前言全面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全国版)旨在依据我国教育法和教育方针,以及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对全国初中阶段化学教育进行统一规范。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全国所有初中学校,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化学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课程内容第一部分:科学素养1. 了解化学科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和现状,认识化学在科学技术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2. 学习化学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第二部分:化学基础知识1. 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和分类- 原子、分子、离子、元素、化合物等基本概念- 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等基本原理- 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化学反应类型、化学平衡、速率等基本概念2. 常见无机化合物- 氧化物、酸、碱、盐等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3. 有机化合物- 烃、醇、醚、酸、酯、胺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应用第三部分:化学实验技能1. 了解实验安全、实验仪器、实验操作等基本知识。
2. 学习实验设计、实验数据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第四部分:化学与生活、生产1. 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饮食、健康、环保、能源等。
2. 学习化学在生产中的应用,如材料科学、化学工业等。
教学建议1. 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创设生动活泼、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化学学科课程标准
初中化学学科课程标准
初中化学学科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课程性质:初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2. 基本理念: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
同时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3. 课程目标:初中化学课程的目标可以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4. 内容标准:初中化学课程内容标准包括5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由若干个二级主题(单元)构成。
一级主题包括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每个二级主题从“标准”和“活动与探究建议”两个维度对学习内容加以说明。
5. 实施建议: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和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建议等。
以上是初中化学学科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具体内容可能因不同版本而有所差异。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20修订版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20修订版全面解读】引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是我国普通高中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近日发布的2020修订版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就针对这一主题,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出发,对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20修订版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高质量、深度和广度兼具的中文文章,以便读者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这一主题。
一、主题概述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20修订版作为教育教学的指导文件,对于规范化学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修订的主要目的是使化学课程更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更贴近社会的发展需求,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解读1. 课程设置和结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20修订版在课程设置和结构方面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主要体现在对化学基本概念、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环境、化学与社会等方面的内容丰富和完善。
这也更好地符合了现代化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2. 知识点的更新和补充本次修订还对现行化学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和补充,尤其是对新材料、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扩充,使化学课程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关注当今社会的热点和前沿问题。
3. 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以往相比,新课程标准更加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教学、实际应用等方式,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动脑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设计、数据处理、问题解决等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4. 师资队伍建设新课程标准对于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化学理论基础,还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升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总结回顾通过对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20修订版的全面解读,我们可以看到,新课程标准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更加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更加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
这对于改善我国普通高中化学教育的质量,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化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完整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
今天,化学已发展成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重要基础,成为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并正在为解决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危机,如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和粮食危机等,做出积极的贡献。
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该体现启蒙性、基础性。
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
二、基本理念1.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2.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3.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化学课程标准-解读
《化学课程标准》解读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1、什么是化学?它有什么特征?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科学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
2、化学有什么用?与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密切相关;是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是揭示从元素到生命奥秘的核心力量。
3、为什么学习化学课程?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科学文化的传承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基本理念1.以学生的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课程目标2.设置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的高中化学课程--课程结构3. 选择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化学课程内容----课程内容4. 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课程学习5. 倡导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课程评价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素养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3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4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5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展现了化学课程学习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价值。
如何理解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并伴有能量的转化;认识化学变化有一定限度,是可以调控的。
化学课程设置
化学课程设置
化学课程设置可以根据学校的教学目标和课程要求来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化学课程设置:
1. 基础化学: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术,包括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反应等内容。
2. 有机化学:重点讲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包括碳原子的化学性质、有机官能团、有机反应机理等内容。
3. 无机化学:介绍无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包括金属元素、酸碱中和、络合反应等内容。
4. 分析化学:讲解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仪器分析等内容。
5. 物理化学:介绍化学与物理学的交叉领域,包括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化学等内容。
6. 生物化学:讲解生物分子的结构、功能和代谢过程,包括蛋白质、核酸、酶等内容。
7. 化学实验:进行化学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还可以根据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兴趣设置一些选修课程,如环境化
学、材料化学、药物化学等。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
会生活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也是对学 生进行科学方法和情
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载体。
.................................................... ........................................ 第 一 部 分 WW »
4.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在义务教 育化学 课程内容中单独设立主题,明确地提出发展科学探 究能力所包含 的内容及要求。
L依据国内化学课程的现状、国际科学教育和化学课 程改革
的趋势,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提出 化学课程改
革的重点如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 重视科学、技术
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 式;强化评价的诊断、
激励与发展功能。
2, 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个
方面来具体体现化学课程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并 据此制订
化
学
"
赫
潘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分,应体现基础性。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 础的 化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 世界,提 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简单 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第_部分«W ►
3. 注意从学生巳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 情景 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 活的密切 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 单的实际问题。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高中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中化学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模块,使学生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
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线索,理解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原理,认识化学现象的本质,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形成有关化学科学的基本观念。
2.获得有关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
3.重视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能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3.在化学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4.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3.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
作者:zhengwen 上传时间:2015-4—27 15:45:17 阅读次数:206 打印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稿)第一部分前言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
[YQ1]化学不仅与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是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它在缓解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和粮食供应不足等方面,同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YQ2]化学学科的上述特征,对新时期化学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YQ3]一、课程性质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
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YQ4]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YQ5]3.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在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资源、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在面临和处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思考和判断。
[YQ6]二、课程基本理念1.使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志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对科学素养的评量和评价、科学教师的职前与职后培 训、科学教学及学习的标准与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 的整体规划。
明确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 养作为核心目标
– 突出对科学探究、科学过程、科学方法的教育 要求
– 强调更为概括、高级和意义深远的的教育教学 目标要求 – 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对科学现象和原理的理解 – 对科学的积极态度和情感、对科学史的认识 – 对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文的关 系的认识。
点 评
上述案例代表了当前大多数教学设计中有关目标的描述形式。 主要问题表现在:
• 1、目标的分类与课程目标的分类不相符合未按知识与技能、过 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进行分类
• 2、行为主体不明确,表现在行为动词的选择不恰当。如 “使……、培养……”,把行为主体变成了教师,而不是学生, 显然是受原教学大纲影响所致 • 3、知识与技能目标中,描述为水平的行为动词选择不当。如 “在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反应原理中”,掌握一词要求 过高,与课程标准中初步学习的学习水平不符 • 4、目标不够具体,尤其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 标太笼统,针对性不强、操作性差。这是教师描述教学目标易犯 的通病。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特点(P56 )
• 构建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 • 确立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结构
• 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人文性
• 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 倡导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 采用学分管理模式,兼顾各类学生的需要。
以“氧气的制法”一节课的学习目标设计为例。
[案例1]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反应 原理,了解工业上从空气中制取氧气的基本原理, 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理解分解反应的 定义及其与化合反应的区别。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 三、科学方法与态度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2)、 技能性学习目标的 水平
从 底 到 高
• 初步学习、模仿 • 初步学会、独立操作、完成、测量 • 学会、掌握、迁移、灵活运用
(3)、 体验性学习目标的 水平
从 底 到 高
• 感受、经历、尝试、体验、参与、交流、 讨论、合作、参观 • 认同、体会、认识、关注、遵守、赞赏、 重视、珍惜 • 形成、养成、具有、树立、建立、保持、 发展、增强
• 使课程评价具有更强的发展性。
局 部 改 革
整 体 的 系 统 改 革
目的和观念
政策和规划
课程与教材
教学实践
教学评价 教师培训
应试升学教育 素质教育
狭义的 双基传授
全面的 科学素养培养
知识传承至上 考试分数第一
使学生形成对 科学探索的兴趣 和积极的情感
看待自然与世界的科学态度
对科学过程、科学活动的实质与价值的理解和认识
5、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 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 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 适应性。
E
(三)、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
g g
三个阶段的中学化学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 科学探究 身边的化学物质 高中必修课程 认识化学科学 化学实验基础 高中选修课程模块
(二)、本次课程改革的具体 目标和任务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 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 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 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 择性。
对科学与技术、社会、环境的密切关系的理解和认识 运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解决社会和个人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热 爱 科 学
应 用 科 学
探 究 科 学
亲 近 科 学
• 开发和使用包括讲授、讨论、实验探究、 小组合作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网络和 CAI技术辅助的各种适合中学生心理发展 特点的教与学的方式和手段 • 强调在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情景中、问 题解决活动中、生动多样的探究过程中学 习科学
一、我国化学教育的发展及 化学课程的设置
1、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化学教育
1867年,京师同文馆增设算学馆,教授算学、天 文、化学、格致(指物理)等,这是我国最早开设的 化学课程。1898年,我国最早的大学——京师大学堂 成立。
2、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化学教育(P16 ) ①初建体系时期 ②相对稳定时期 ③发展变革时期
听着学科学、坐着学科学 被动消极、冷漠无奈地学科学
•Hale Waihona Puke 教师过分依赖系统讲授和题海训练• 学生过分依赖死记硬背和信息的简单接受
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知识测验与活动表现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常规的知识测验和 纸笔测验一统天下
抓住新课程的精髓
• • • • 面向全体学生 提高科学素养 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以探究为主的多样化 教学方式 • 促进学生发展的多样化评价 • 打破教材中心、超越学科中心和知识中心 • 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和探索者。
(一)、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 突出国家和政府对基础教育阶段科学与技术教育的统 一规划和领导 • 明确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核心目标
(一)、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 突出国家和政府对基础教育阶段科学与技术教育的统 一规划和领导 • 明确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核心目标 • 综合考虑科学、技术、社会与学生发展的各方面需要, 尤其强调尊重学生的发展需要 • 对K到12年级的科学教育进行分阶段的整体规划
第一章 化学课程的设置 与 化学新课程
几个概念:
①课程 ②学科 ③课程计划 ④教学大纲 ⑤课程标准 ⑥教科书 ⑦教材
① 课
程
按照一般的理解,“课”是指课业,即教学 科目;“程”是指程序,教学进程。即课程 是指课业及其进程,它即包括教学科目,又 包括这些科目的教学顺序和时间 广义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而 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 量和进程的总和 狭义课程:是指课程表上安排的教学科目。 如化学课程、物理课程、语文课程等
教师角色的转变
• • • • • • • • • 教材的被动执行者 → 课程的设计者 权威、领导→有经验的合作伙伴 旁观者→参与者 批评者→帮助者、指导者 评价者→诊断、指导、促进 监督者→组织与管理者 完成任务→发现、欣赏、共享、发展 被评价者→研究者 评说者→行动者。
(四)、化学新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
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
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
要求。
⑥ 教科书
又称课本,是根据 教学大纲(或课程 标准)编定的系统 地反映学科内容的 教学用书。
⑦ 教
材
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 的一切教学材料,它 包括教科书、讲义、 讲授提纲和声像材料 等。
② 学
科
是根据一定学校的教育任务以及一定年 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选择学生必须掌握 的一定科学门类的基础知识所组成的教 学科目,如数学、物理、化学等。
③ 课程计划
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根 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 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 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教 学的科目、学科的设置顺 序、各门学科的教学时数 和学年的编制。
④ 教学大纲
指学校每门学科的教学纲要。其中包括教学目
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讲授和实习、实
验、作业的时数分配等。根据教学计划,以纲 要形式规定一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文件。包括这 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的范围、 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法上的基本要
求等。
⑤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
二、化学新课程介绍
目 录
(一)、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二)、本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三)、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 (四)、化学新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五)、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六)、化学教学评价的改革
(一)、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 各国普遍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 措施 • 调整培养目标,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 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 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使 现在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 • 课程内容进一步关注学生经验,反映社会、科技最新进 展,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 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发展的 作用,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课
程
现代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是为学生有目的地 学习而设计的内容,它与教学的起点(课程 目标)、教学的过程(课程观念、课程内容、 教科书)和教学的结果(课程评价)密切相 连,课程实施就是将预期的课程方案和课程 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因此,我们认为,化 学课程是为实现化学教育目标所设计的全部 内容。(P13 )
以“氧气的制法”一节课的学习目标设计为例。
[案例1]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反应 原理,了解工业上从空气中制取氧气的基本原理, 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理解分解反应的 定义及其与化合反应的区别。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 三、科学方法与态度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案例2]
一、知识与技能 能用文字表示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能 说出实验中的化仪器名称及操作要点;能解释验证氧气的 方法和原理,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能结 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知道催化剂的定义以及催 化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理 解、运用的科学方法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氧气实验室制法的探究,丰富科学体验、激发探究 的兴趣。通过讨论,增进交流与表达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