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吴国盛
技术的本质(吴国盛)
技术的本质(2007年4月9日在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课堂上的讲演)今天我们讲技术,上次来讲过一次科学。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技术时代,离开了技术就无法生存。
今天我们要从哲学的角度对技术做一个考察,这个题目与科学的题目有所不同。
科学是依赖于文化的,不同的文化传统有不同的科学。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科学,西方人有西方人的科学。
技术比科学还要基本一些:技术是人和动物的区别之所在。
过去我们对人的定义就是会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动物,这个定义持续了好几百年。
但是到了20世纪,英国有个很有名的灵长类动物学家珍妮·古道尔(Jane Goodall)孤身一人到非洲丛林里考察黑猩猩,发现黑猩猩是可以制造工具的。
黑猩猩能把树枝弄下来,把树叶撸掉,把树枝插到洞里去钓白蚁吃,这个过程就是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
她的观察结果改变了人们的印象。
后来在灵长类高级动物实验室也发现同样的问题,在屋子里吊了一串香蕉,除了几个平放的木箱什么都没有,大猩猩是够不着的。
但是它懂得把箱子堆起来去够香蕉。
所以现在人们一般不大讲制造工具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标志。
不过我们必须知道,技术还依然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重要标志。
今天我要从三个角度来说技术,第一,什么是技术,第二,现代技术的本质,第三,现代科学的技术本质。
过去我们有种看法认为现代技术是现代科学的应用,现在新的观点认为,现代科学是现代技术精神的最早逻辑体现。
这些想法都是比较新的,我们可以一起讨论。
我们今天不用ppt。
ppt是一种新的教学工具,但它不是中性的。
每一种工具的运用都要适应、助长并最终培养出一种思维方式。
我认为,ppt的使用培养的是观众而不是听众,并不总是一件好事情。
今天不使用ppt,是希望鼓励大家倾听。
我们这个时代用眼多,弄得事物都成了“过眼烟云”,但缺少倾听的技术和习惯。
在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中,听的能力的培养更重要。
现代社会是传媒社会,诸位都是传媒大学的博士生,你们一定清楚,传媒不光要培养表达的欲望和技巧,还要培养倾听的习惯。
百年科技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哲学反思
百年科技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哲学反思吴国盛主持人:追求进步,学术倾听,世纪大讲堂问候您。
在刚刚过去的一个世纪的大多数时间里,一提到科学,我们中国人就会觉得它非常(值得)崇敬,由于它好像是一个灵丹妙药,能够包治百病,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这么想呢?不一定。
那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请来了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副主任吴国盛老师,请他谈一谈他的办法。
好,有请吴老师上场。
主持人:请坐。
听说你是15岁考上北大的?吴国盛:对。
主持人:父母怎么会同意你这么小的岁数就上了大学呢?吴国盛:由于我们那个时代学制是比较短的,上学早嘛,也就跟着上过来了。
主持人:我上学就很晚呀。
我8岁才上学。
吴国盛:因此各地的不一样,由于我父亲是一个教师,教师嘛,就能够走走后门,就把自己的孩子给提早入学了吧。
主持人:提早入学是几岁?吴国盛:由于我对我什么时候上学没有印象。
我印象中是三年级有点印象。
主持人:三年级才有印象,那往前推三年不就是上学那一年吗?吴国盛:学校的一二年级我忘了。
主持人:估计那时候学习不好,不好意思讲。
吴国盛:忘掉了。
主持人:那是哪年考的北大的?吴国盛:1979年。
主持人:1979年,我还在上高一。
考在北大哪个系?吴国盛:地球物理系。
主持人:地球物理系,现在咱们马上要讲的是哲学问题。
吴国盛:我是大学毕业以后就考上了哲学系的研究生。
主持人:大学毕业1979年,加四年是1983年,1983年我刚刚进北大,那个时候您已经本科毕业了,我多惨啊,从一开始起步的时候就惨。
考上研究生了,就变成哲学系的研究生了。
吴国盛:对,对。
主持人:怎么会想到从物理系转到哲学系去呢?吴国盛:这个当然比较复杂了,一方面就是说有可能我当初考物理就是错误的,由于当时我们明白那个年代刚刚改革开放,流行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被认为最优秀的学生先去考理科。
主持人:谁要是刚一开始就选择了文科,大家看不起他。
吴国盛:对。
最优秀的理科生要去考物理,当时是这么一个风气,因此大家都跟着那么走下去了。
读《审视科技禁区之争》有感
《审视科学禁区之争》读后感黄书真 141109106118科技禁区之争是因吴国盛提出的一个颠覆性观点而起,他认为一,历史证明,科技是双刃剑;二,生命有着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利,值得敬畏,而人类对于一切生命有支配和改造的权力的假定,从古至今都没有得到足够的澄清;三,生命的生成本身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科学也许仅仅窥见了其中一些非常局部的秘密;四,社会资金是有限的,有限的资金应该用于解除人类的痛苦,而不是用于攻克只有少数人才能享用的特殊技术。
在审视科学禁区之争这个问题上,分为三派,反对“科学研究有禁区”的反禁派、支持“科学研究有禁区”的挺禁派和认为“科学研究有相对禁区”的折中派。
反对吴国盛“科技有禁区”观点的学者可称“反禁派”,他们一般都承认技术的应用存在负作用,故不反对“技术有禁区”的说法。
但反对对科学设禁区,坚持“科学无禁区的”传统命题。
针对反禁派“科学研究无禁区,科学研究有规范”的主张,“挺禁派”即支持吴国盛“科技有禁区”观点的学者们进行了反批判。
这种反批判是通过对科学研究同样需要设禁设限的论证体现出来的。
看到反禁派与挺禁派各执一端,又有周莉、袁芸等人提出了相对禁区论这种折中性的观点。
该观点认为,科学研究无绝对禁区,科学研究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任何时期,任何范围内都存在法令伦理所不允许涉及的对象和领域。
因科研手段的非正当性违反人类普遍伦理价值观念而对某些科学研究设置的禁区,都是暂时性的相对禁区,随着科研手段的改进和人们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这些科学研究的禁区将向非禁区转化,最终被解除。
首先可以发现,各派都因承认技术的应用存在负作用而不反对“技术有禁区”的说法,只是对“科学有禁区”的看法存在不同意见而已。
进而可以发现,各派对“科学有禁区”的不同意见也不是完全对立的,这表现为各派都承认科学研究要有行为规范,只不过挺禁派与折中派认定这种行为规范就是科学研究的禁区,而反禁派则认为这种要科学家遵守的行为规范并不是科学研究的禁区。
2024年科学的历程读后感(三篇)
2024年科学的历程读后感最近,我读了《科学的历程》这本是,这是一本关于科学史的书籍,作为科学迷的我,非常的喜欢《科学的历程》。
《科学的历程》表现出了两种编史方法的融合。
一方面,吴国盛集纳了传统的科学史史料,在很多问题上延续了传统科学史的叙述方式。
另一方面,吴国盛对很多问题的叙述又表现出自己的见解。
这就可以使普通读者既可以了解作为大众语境之下的科学史,又可以看到吴国盛这位导游所发现的独特景观。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既有深刻的理论分析,又有激情的描绘。
因为作者的学术研究横跨科学哲学和科学史两大领域,因此也注定了本书的一些特点。
在对一些历史事件描述时,既能让读者钻进去,又能让你走出来,对有些问题进行了适度反思。
比如在谈到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时,除了对纺织、蒸汽机的发明进行了一番描述外,作者认为“工业革命基本上是在与理论科学无关的情况下发生的,但却马上带动了相应学科的发展。
科学自此越来越面向实用技术,并形成了科学—技术相互加速发展的循环机制”。
阅读此书有点像登山时找到一位高水平的导游,在引领你看景的同时,还能陪你谈古论今,思考原由。
本书还有两个令同行刮目、让读者感激的优点:一是插图丰富,并且随文在版面周边出现。
这样能使所叙述的历史事件更加生动、直观、亲切,关键是能使读者有一个想象空间和印象,并长留在他的脑海中。
二是这次第二版作者弥补了初版的缺陷,下大气力补充了注释、参考文献及索引,这一部分做得非常到位。
比如参考文献第十条,作者把近20年国际和国内出版的科学史书籍进行了系列点评,内容既涉及综合史,也有分科史;既谈到内史,也包含外史,洋洋三千字,大有纵论的架势。
人名索引都有中英文对照,这样读者如果想进一步研究的话,可通过索引和参考文献查找更详细的资料。
吴国盛在本书中一直强调现代科学正处在十字路口上,科学的未来如何,人类的未来如何,是一个应该引起现代人反思的问题。
在本书最后一章,他对科学进行了一定的反思,认为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注意到潜在的危险;人类通过大规模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一定的支配自然的能力,但也可能动摇人类生存的根基。
吴国盛推荐60部西学名著
吴国盛教授推荐了供大学生提高科学人文素养的60部西学名著:把科学人文类著作分成科学名著、科普名著、科学思想与科学哲学名著、科学史与科学传记名著四类。
本书目为在校大学生或具有大学文化水平的普通读者设计,希望读者通过阅读这些书籍,领略到自然科学的整体面貌,从而领会到它的人文意义。
设计原则如下:1,本次推荐的差不多全是科学家的著作,从科学外部对科学进行人文反思的著作暂不列入。
2,本次推荐全为翻译著作,国人的作品暂不列入。
3,尽量选经过时间筛选的经典著作,新近问世的作品较少列入。
4,只选已有中译本的著作,尽管有些译本质量不能完全令人满意。
我没有考虑读者是否容易找到这些书,因为有些译本的出版时间较早。
但是如果读者认同了我的选目,则可以敦促出版商尽快重版重印这些书。
5,尽量兼顾学科和历史时期的均衡性,尽量展现科学的丰富性。
这里的不少著作在观点上是针锋相对的,但它们都丰富了、深化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6,科学名著,指记载着最杰出科学创造的伟大科学家的代表作品。
诚然,如果你只是想学习科学知识、弄懂科学原理,那是用不着读这些原著的,但是如果你愿意把这些著作看成是西方文化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试图通过阅读而进入这些科学伟人的心灵之中、体会这些伟大的科学创造的情境和过程,那么读原著就会显露出它的意义来。
这里选出的12种著作,学科涵盖数学、物理、天文、化学、生物,历史涵盖到20世纪初,以数理科学为主,博物学只有一个达尔文,这也反映了近代科学的实情。
7,科普名著非常之多,这里只考虑了数学、物理科学、生命科学三大学科群的均衡,考虑了数理传统与博物学传统的均衡。
8,科学思想与科学哲学名著,选取了9位科学家和7位哲学家的作品,大多属于20世纪。
9,科学史与科学传记名著,依照顺序选取了3位职业科学史家、2位科学史通俗作家、1位科学记者的科学史作品,3位职业科学史家、1位科学家写作的科学家传记以及6位科学家写作的自传。
吴国盛教授学术讲座:《科学通史》、《百年科技的历史回顾与哲学反思》、《西方技术文明》科学名著12本1,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兰纪正等译,陕西科技出版社1990年出版2,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全集》,朱恩宽等译,陕西科技出版社1998年出版3,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叶式辉译,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4,伽利略《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编译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5,笛卡尔《几何学》,袁向东译,武汉出版社出版6,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王克迪译,武汉出版社出版7,拉瓦锡《化学基础论》,任定成译,武汉出版社出版8,哈维《心血运动论》,田名译,武汉出版社出版9,拉普拉斯《宇宙体系论》,李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10,达尔文《物种起源》,周建人等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1,麦克斯韦《电磁通论》,戈革译,武汉出版社出版12,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意义》,郝建纲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科普名著16本1,伽莫夫《从一到无穷大》,暴永宁译,科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出版2,爱因斯坦《物理学的进化》,周肇威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3,伽莫夫《物理世界奇遇记》,吴伯泽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4,伽德纳《啊哈!灵机一动》,白英彩等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1年出版5,丹齐克《数,科学的语言》,苏仲湘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出版6,侯世达《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郭维德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出版7,法布尔《昆虫学忆札》,王光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8,卡逊《寂静的春天》,吕瑞兰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9,古多尔《黑猩猩在召唤》,刘后一等译,科学出版社1980年出版10,萨根《魔鬼出没的世界》,李大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11,温伯格《宇宙最初三分钟》,张承泉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出版12,霍金《时间简史》,许明贤等译,湖南科技2001年出版13,彭罗斯《皇帝新脑》,许明贤等译,湖南科技出版社1995年出版14,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卢允中等译,吉林人民出版15,古尔德《自达尔文以来》,田名译,三联书店1997年出版16,托马斯《细胞生命的礼赞》,李绍明译,湖南科技出版社1992年出版科学思想与科学哲学名著16本1,贝尔纳《实验医学研究导论》,夏康农等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出版2,彭加勒《最后的沉思》,李醒民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出版3,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许良英等译,商务印书馆出版4,海森堡《物理学和哲学》,范岱年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出版5,薛定谔《生命是什么》,编译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出版6,莫诺《偶然性和必然性》,编译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出版7,维纳《控制论》,郝季仁译,科学出版社1963年出版8,贝塔朗菲《生命问题》,吴晓江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出版9,利奥波德《沙乡年鉴》,侯文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10,普利高津《确定性的终结》,湛敏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11,亨普尔《自然科学的哲学》,张华夏等译,三联书店1987年出版12,波普尔《猜想与反驳》,傅季重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出版13,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兰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出版14,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15,法伊尔阿本德《反对方法》,周昌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出版16,波兰尼《个人知识》,许泽民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17,布鲁克《科学与宗教》,苏贤贵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科学史与科学传记名著16本1,林德伯格《西方科学的起源》,王君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出版2,巴特菲尔德《近代科学的起源》,张丽萍等译,华夏出版社出版3,库恩《哥白尼革命》,吴国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4,布伦诺斯基《科学进化史》,李斯译,海南出版社2002年出版5,布尔斯廷《发现者》,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出版6,格莱克《混沌——开创新科学》,张淑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7,库兹涅佐夫《伽利略传》,陈太先等译,商务印书馆出版8,韦斯特福尔《牛顿传》,郭先林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9,派依斯《一个时代的神话》,戈革等译,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出版10,德布雷《巴斯德传》,商务印书馆出版,姜志辉译11,达尔文《达尔文自传与书信集》,叶笃庄等译,科学出版社出版12,费曼《别闹了,费曼先生》,吴程远译,三联书店1997年出版13,沃森《双螺旋——发现DNA的故事》,刘望夷等译,科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14,克里克《狂热的追求》,吕向东等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15,卢里亚《熊掌与鱼》,颜青山等译,青岛出版社1999年出版16,威尔逊《大自然的猎人》,杨玉龄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出版。
自我与他者:不同的科学-评吴国盛教授的《什么是科学》
吴 国盛教 授 的新 书《 什么是科学》 发布 了, 首 先 祝 贺 此 书 的 出版 发 行 , 也 向 出版 社 有 眼光 地策 划 出版此 书 的行 为 , 表示 感 谢 。我 预 言 , 此 书一 定 会有 很 大 的发行 量 , 国人 可 以通过 此 书 了解 一个 睿智 者关 于科 学 的观 点立 场 和 论证 , 同时 也会 让 出版 方 获得很 好 的效 益 。 ②
个 问题与《 什 么是 科 学 》 的作 者 商榷 。首 先 , “ 求真 ” 是 否 可 以等 于“ 追 求永 恒不 变 性” ?追求变化的认识不是求真吗?其次 , “ 什 么是科学” 不仅 是定 义、 观念 与哲 学问 题, 还是一个事 实、 经验和历 史问题 。最后 , 以西方博物 学范式打捞 中国古代 的 自然 知识 , 虽然这种 范式可 能好 于李约 瑟 以西方数 理科 学 范式打捞 中国古代 的 自然知
・
4
・
自我与他者 : 不同的科 学—— 评吴国盛教授 的《 什么是科学》
依据惯例, 我们一般先要表扬作者和作者 的书 , 然后才开始质疑或批评 书中的 观点或与作者商榷不同的观点 。我也不能免俗 , 也这样开始我的评论。
首先 , 这 部著作 是 作者 在 长 期 思考 、 深 刻 研究 的学 理 基 础 上 以科 学 史 方式 表 述 的、 夹带 现象 学语 言 和视角 , 同时又 以浅显 诙谐 的 口气写 就 的 , 一部 面 向大众 的著作 。 所谓 长期 思 考 、 深 刻研 究 , 即我 们 所 耳 熟 能详 地 在 不 同场 合 听 到 或 看 到 过 国盛 教 授讲述 书 中某个 或 某几个 章节 的思想 。他 长 期 以来 , 一直 致 力 于这 些 研 究 。这些 问题一 直萦 绕在他 心 中。他 是 一个思 想 者 。无论 是 研 究 希腊 的时 间 和空 间问题 , 还
百年科技的历史回顾与哲学反思(续)
学 家 叫做 费 米 的来 主持 。第 二个 工 作 就 是 要 提 纯 大量 的铀 ,铀 就是 用 来 做 核 武 器 的 原料 。天 然 的
牙利籍犹太 物理学家希拉德就到处找人签名 。他
先 找 爱 因 斯 坦 ,爱 因 斯 坦 那 时候 已 经 到 了美 国 , 他 的名 气 很 大 ,而且 他 也 很 爽 快地 签 了 。有 人 说
我们先来讲一讲核能量 的开发。核 能量 的开
发 非 常 典 型地 表 达 了科 学 的社 会 功 能 、科 学 与社 会 之 间 的相 互 作 用 、相 互 关 系 。核 能 的 开发 直 接 根 源 于核 物 理 学 的 发展 ,没 有 核物 理 学 就 绝 无 可 能 有 核 能量 的 开 发 。而 核 物 理 学 、粒 子 物 理 学 、 高 能 物理 学 ,都 奠定 在 二 十 世 纪初 相 对 论 和量 子 力 学 的革 命 之 上 。因此 ,从 某 种 意义 上 说 核 能 的
样 ,轰 击 过 程 越 闹越 大 。这 个链 式 反应 一 旦 成
立 ,核 能 的释 放 和 开 发 就 成 为 可 能 。大 家 知 道 , 三 十年 代 初 正 好 是 二次 世 界 大 战 的前 夜 ,那 时 候 希 特 勒 刚 刚 上 台 不 久 , 叫嚷 要 振 兴 德 意 志 民族 ,
是不 可 能 的 。
但 是 事 情进 展 很 快 ,到 了三 十 年 代 初期 的 时
候 ,核裂变 以及通过高能粒子轰击造 成链式反应
的 机会 就 有 了 。链式 反 应 就 是 指用 一 个 高能 粒 子 撞 击一 个 核 ,撞 的过 程 中损 失 一定 的质 量 带 来 巨
担心德 国人会抢先把这个核武器造 出来 ,就希望 美 国人也抓紧造。美 国人如果抓紧先造 出来 的话 , 就可 以遏制德 国人 。但是核武器 是个新 玩意儿 , 谁都搞不清是个什么东西 。美 国当时的罗斯福总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北大清华备受欢迎的世界科学通史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北大清华备受欢迎的世界科学通史如今,科学的重要性早已深入人心。
但是,技术至上的倾向,导致科学与人文渐行渐远。
“文理”的分道扬镳甚至相互轻视,在社会发展中也渐露恶果。
让科学回归人文,是当下社会迫切的需求。
让科学回归人文,首先是要用人文的思维视角,去审视科学一路以来的发展变迁。
清华教授吴国盛教授的这本《科学的历程》,就是不二之选。
吴国盛教授,是中国当代科学哲学领域最权威的学者(可以说没有“之一”)。
他出身北大物理学科专业,后攻读北大科学史、科学哲学专业,晕染了独特的科学思维底色。
他博学多才,年轻时就给学术前辈们留下过深刻印象,曾先后在北大、清华任教,如今也活跃在新媒体平台,尽一名科学工作者的科普职责。
《科学的历程》是吴国盛的科普向著作,同时也是他在清北任教时的课堂讲义。
本书基于他扎实的科学专业背景和难得的哲学角度思考,宏大而细致地梳理了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既有庞杂有序的知识体系,还原了科学的前世今生,又有人文的思考与审视,探讨了科学精神的本质。
尤其重要的是,本书还澄清了很多以讹传讹的“伪史”。
可以不夸张地说,同类书籍,目前尚无出其右者。
已故中科院院士席泽宗先生曾公开称赞本书“写得有声有色,既有深刻的理论分析,又有激情的描绘,雅俗共赏,晓畅易懂,可读性极强”。
书初版于1995年,正值中国兴起科普之风,广受欢迎,口碑与销量俱佳。
2018年已出至第四版,共十卷、46章节。
吴教授根据新的科学史研究对书中的部分文字做了修订,更新大半插图,许多是作者近几年在世界各国实地拍摄的照片,共计700多幅。
市面上科学史的书籍不少,但如果只挑选一本,那无疑是读这本吴国盛教授的《科学的历程》。
◎ 唯有科学知识得以普及,科学精神深入人心,我们的社会才算真正走入了科学时代,科技才能真正推动各个方面的现代化。
——周光召,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的奠基人◎写得有声有色,既有深刻的理论分析,又有激情的描绘,雅俗共赏,晓畅易懂,可读性极强。
中国人对科学的误读 吴国盛
中国人对科学的误读吴国盛:●西方关于科学的理想是对确定性知识的理想,这是西方文化中一个特色,而对于确定性的追求不是东方民族所热衷的。
●西方文化把确定性、不变性、真理作为追求,而这一问题取向是从对自由、对自我的追求中生发出来的。
●中国人对科学、对知识或者任何事物的实用主义观点阻碍了对科学真正的精神气质的理解,导致中国人没有能够理解科学内在的自由本质和起源。
●在大规模、深入系统地利用西方技术的同时,又希望维护中国的传统思想作为文化主体,很有难度。
我越来越倾向于认为,自由与科学是我们文化重建的必由之路。
=来源:中国科学报·思想周刊(2012-07-02)=采写:记者温新红=嘉宾: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吴国盛中国人对科学的误读“科学”是中国人的百年梦想,也是百年困惑;“科学”是一个被中国人以各种方式解读,以各种方式误读的词。
什么才是“科学”的真正意义?中国人对科学的理解有哪些偏差?这些偏差的根源又是什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吴国盛回到“科学”的源头——古希腊,通过对比中西文化在人文理念这一文化核心上的分歧,展示西方科学如何植根于人的自由而产生了对于确定性、不变性的追求。
三方面误读科学问:中国人最初接触科学,是想学习西方的技术。
从那时起,中国人对科学有哪些误读?吴国盛: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近代中国人接受科学,主要是由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击我们的国门,中国人认识到,西方之所以强大,我国之所以挨打,主要是由于技不如人,而这里所谓的“技”在中国人心目中,就是西方的科学。
所以,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遭遇,中国人心目中的科学往往等同于技术。
第二个误读是中国传统文化对技术的理解往往流于器物层面,认为技术只是一种工具,甚至认为知识和知识分子也只是一种工具。
如果知识不能为统治者赏识和利用,就是没有价值的。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对知识的看法具有很强的实用主义色彩,知识就是要被使用并且能够产生效用。
上述两种观点支配了中国人对科学的看法。
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吴国盛
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19世纪是第一个科学的世纪,20世纪是第二个,当然也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
科学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化是科学的世纪里两个基本的标志。
科学的社会化是指科学家不再是个人关在屋子里头自己拍脑袋想,相反,科学研究成为大规模的集体协作的行为,即所谓的大科学,这里面包含着全社会的支持以及科学共同体大规模的系统运作。
社会的科学化则是说社会的运作按照科学的模式进行,例如流水线生产、工厂和学校里严格的作息制度、交通秩序等等,都按照科学在实验室里所规定了的秩序来进行。
整个20世纪的一百年里,理论科学的发展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两次科技革命和四大理论模型;应用科学也可以概括为两大超级能量和两大生活技术。
两次科技革命的第一次指的是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物理学领域发生的科技革命,包括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
第二次科技革命还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尚未完成的革命。
这场革命发生在20世纪后半期,就是非线性科学的革命。
四大理论模型是在20世纪快结束的时候基本形成的。
这四个模型包括宇宙学中的大爆炸模型、粒子物理学中的夸克模型、分子生物学当中的DNA双螺旋模型、地学中的大地板块模型。
也有人说还可以再加一个计算机领域的冯.诺伊曼模型。
这四个模型或者五个模型大体可以表达20世纪最重要的一些理论成就。
当然不是说其他的成就不重要,而是说这几个成就格外重要,因为它们构成了20世纪理论科学发展的一个平台。
应用科学的两大超级能量,第一个能量就是核能量的释放,包括核武器的研制、核能量的释放和利用等。
这个可以称之为超级能量的释放。
第二个是登月工程。
登月工程之所以能够称为一种超级能量,是因为它代表了人类对地球引力的征服,代表了人类走向太空。
可以称它为一种超级能量的开发。
那么什么是两大生活技术呢?这指的是20世纪后期发生在我们眼前的两种技术。
第一个就是生物技术,第二个是信息技术。
人有两方面的存在,一个是社会学存在,一个是生物学存在。
人类的生物学存在正在遭受生物技术的改造和改变,这是一种生活技术。
《什么是科学》读后感
《什么是科学》读后感(实用版2篇)目录(篇1)1.引言:介绍《什么是科学》这本书的背景和作者2.主体:分析书中关于科学的定义、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讨论3.结论:总结读后感,并对科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正文(篇1)《什么是科学》是一本由科学哲学家吴国盛所著的科普读物。
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科学的定义、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内容,让读者对科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书中指出,科学是一种对自然现象进行探索和解释的知识体系,它具有客观性、理性性和系统性等特点。
科学的目的在于揭示自然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理论支持。
科学的本质是求真务实,它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分析等方法,不断地修正和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
科学方法包括观察、实验、归纳、演绎等,这些方法相互结合,共同推动科学的发展。
观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实验是检验科学理论的重要手段,归纳和演绎则是科学推理的基本方式。
在科学研究中,这些方法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科学家们对自然现象的深入了解。
科学精神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它包括质疑、独立、创新和实证等特点。
科学家们需要具备质疑的勇气,敢于挑战现有的理论和观点;独立思考,不盲从权威;勇于创新,寻求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实证检验,以事实为依据,验证科学理论的正确性。
这些科学精神是推动科学进步的重要动力。
通过阅读《什么是科学》,我对科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科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体系,更是一种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精神。
目录(篇2)一、引言:介绍《什么是科学》这本书的背景和重要性二、书中的主要观点:科学是一种对知识的追求,它具有客观性、理性性、系统性和可证伪性等特点三、科学的发展历程:从古希腊哲学家到现代科学家,科学的演变与进步四、科学的价值和作用:科学对人类社会的推动作用以及对个人认知的提升五、对科学的反思:科学存在的局限性和对科学的批判性思考六、结论:总结《什么是科学》这本书给我们的启示和影响正文(篇2)《什么是科学》是一本探讨科学本质与价值的著作,它让我们重新审视科学的全貌,深入理解科学的内涵与外延。
吴国盛:科学应该有一颗超越功利的心
吴国盛:科学应该有一颗超越功利的心作者:***来源:《记者观察》2021年第08期1964年9月,吴国盛出生于湖北省广济县(今武穴市)的一个农村家庭。
父亲是当地的一名乡村教师。
5岁时,吴国盛便开始上学。
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吴国盛的成绩自小一直名列前茅。
上世纪80年代,整个社会的主题是解放思想,李泽厚形容那个年代的年轻人“每个学生都洋溢着一种青春的气味和对思想的渴望”。
和当时的许多年轻人一样,吴国盛怀揣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主义气质,是个典型的文艺青年,热爱阅读文学作品。
然而在当时“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思想的影响下,高考过后,吴国盛在专业报考时还是选择了理科。
1D79年高考过后,吴国盛凭借物理98分的成绩(百分制),抱着“物理分高,报物理专业更容易被录取”的心态,报考了北京大学空间物理专业,被成功录取。
当时,吴国盛15岁。
上了大学之后,吴国盛仍坚持着阅读的习惯,读了很多文学作品,还尝试写过小说。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过程中,吴国盛日渐发现,自己对于应用性较强的空间物理专业并不喜欢,他更为热爱理论性的东西。
但由于当时跨专业特别困难,转专业的想法未能实现。
大三时,受哲学系同乡的影响,吴国盛对哲学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开始阅读哲学著作,听哲学系相关课程,并于本科毕业后转而攻读北京大学哲学系自然辩证法专业。
科学和哲学的关系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思考成为吴国盛开始进入哲学的一个关节点。
“事实上在没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我认为没有入哲学门,可能是讲一些科学的一般问题而已。
只有思考这个问题,你才发现有一个哲学的维度,有一个哲学的思考问题方式,它跟科学不一样。
”完成这个跨界的主要资源来自康德。
康德哲学给予吴国盛以启发——科学思维所忽略的很多东西才是哲学的开始之处,而不是说科学关注的东西是哲学关注的东西。
因此,转学哲学之后的吴国盛,并未放弃科学,哲学学习之余,他还读了《爱因斯坦文集》,并结识了《爱因斯坦文集》的翻译者们以及他们周边的一些人,像许良英、赵中立、范岱年等,受到很大影响。
科学精神的起源听后感300字
科学精神的起源听后感300字今晚有幸聆听了清华北大的吴国盛教授“科学精神”的起源讲座,这算是人工智能学会历次讲座中专业性要求较弱、通识性最强的讲座,特地邀请了几个上小学的外甥、外甥女们一起看看。
一个学哲学的妹子一看吴教授大名,就惊呼:“先前看过吴教授的《什么是科学》一书”。
吴教授从希腊时期的“科学”起源讲起,提到了这么一个观点“自由的知识是完全没有用的”,同时讲了欧几里的一个故事:一个学生问欧几里,学“科学(数学)”有什么用呢?欧几里一听就生气了。
你竟然问我学科学有什么用?“科学”就是没有用的,当你用有没有用来评价我教给你的东西时,就是对我学术的侮辱。
试问今日我们的教授是否还有这样的学术气节?当孔乙己穿着长衫站着喝酒,问茴香豆的茴四种写法,被嗤之以鼻时,到底是他的悲哀还是时代的悲哀。
如果他生在痴迷于书法的宋徽宗那个年代,一脚好蹴鞠的高俅都可以成为太尉,那时候的读书人或者说强汉盛唐或者是重视汉人文化的康乾时候的秀才会不会研究“茴香豆的茴四种写法呢?”最近,纠结于考研,按照今晚讲座的“科学精神”的“初心”,我这难免又世俗了一把,简直觉得自己俗不可耐。
这个时代总教给我们世俗的经验:考大学选专业先看这个专业“钱途”;相亲先问人家家有没有房和车;结交朋友先看人家权势如何······有时候你不想得罪好心的身边人,不得不融合于世俗,有时候我实在憋不住了,血气劲一上来,桌子一拍:“老子还不伺候了”。
陶渊明一代书生尚能“不为五斗米折腰”,咱骨子里就是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使我不得开心颜”与“我本楚狂人,风格笑孔丘”,结果活成了杜甫,或者说我的性格尚不至于成杜甫或屈原,血性压抑至极则是辛弃疾或陆游,偶尔想开了豪放一下是东坡。
现在我给人家投资人推荐也是推荐有产品线或把握市场痛点的,但是当我们所有任课的老师第一节课就说“先说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咱们这节课的考试要求是·····”如果我们的所有的课堂皆是为此······做学生大抵没了意思,老师们大抵上只把教学当作了职业而非事业。
技术哲学的基本问题-吴国盛北大演讲
技术哲学的基本问题吴国盛(2003年9月在北京大学的讲演)今天我给大家讲技术哲学的基本问题。
讲三个问题,第一个,究竟什么是技术,讨论一下技术究竟是不是中立的?第二个讲一讲现代技术和传统技术的区别,以及现代技术带来哪些特殊的问题?第三讲一讲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的内在关系。
大家知道,我们人类是通过技术来标志我们与其它物种的区别的。
过去我们老说,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能够使用工具,这个讲法现在看来不完全准确,因为我们知道很多动物也能够使用工具,特别是跟人挨得很近的那些动物,比如黑猩猩,它也能够使用工具。
英国的科学家珍妮•古多尔,常年在非洲热带雨林里生活,摸清楚了黑猩猩的很多生活习俗,她就发现黑猩猩使用工具是一个很常见的事情。
比如说拿一根树枝钓白蚁吃,白蚁在洞里,它直接弄弄不着,就拿那个树枝把蚂蚁钓出来,那么这个树枝就是工具。
但是她也发现,黑猩猩使用工具来制造工具是很少见的,甚至没有的。
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人类和其它物种的区别,就是他能够制造比较复杂的工具,能够使用工具来制造工具。
黑猩猩只能获取现成的工具,而人类能够用工具来制造工具。
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人本身特有的存在方式产生了。
人在生物学意义上看起来没有什么优点,他跑也跑不大快,蹦也蹦不太高,力气不太大,身上没毛,冬天不能御寒,反正在生物学意义上,人类物种是很平凡的。
但人类能够制造工具,因而能够创造自己的本质。
这是人类这个物种的根本独特之处。
怎么创造的呢?通过技术这个环节。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技术构成了人类的本质,所以技术问题很重要。
从远古开始到今天,技术就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并且规定了每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
工具有两大类别,一类是进攻性的工具,比如说矛啊,枪啊,砍、削等切割性的用具,还有就是投掷性的东西;另一类是保留性的、保护性的、储存性的、存留性的器具。
在启蒙运动时期形成的人类史前史的工具观念里,比较强调进攻的部分。
可是我们知道,人类的生活总是包含两方面,你夺来的东西你还得好好保存着,要储存下来。
百年科技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哲学反思
百年科技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哲学反思●吴国盛讲座概况:吴教授对20世纪的科学发展历程以及科学哲学的发展做了提纲挈领式的回顾,并对科学发展背后的人类逻辑思维进行了深刻的哲学反思,整堂讲座言简意赅生动有趣,不时博得满堂喝彩。
讲座内容:在这个世纪大讲堂里讲世纪性的问题是很恰如其分的。
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个时代是科技的时代,那么科技的时代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大家不见得很清楚,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是科技的时代所以人们对科技本身反而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过去的一百年究竟有什么重要的理论建树,对人类历史有什么重要的影响?对于我们这个大部分人接受工科教育的社会来说可能并不清楚,我本人的专业是科学哲学有义务向大家介绍这方面的情况。
我个人的看法是:过去的一百年从理论自然科学和应用自然科学两个方面来看,分别都有两大潮流,两大主要线索。
第一个线索:古典科学进一步完善,古典科学所能发挥的力量也到了极致;第二个线索是古典科学本身的局限开始暴露出来,古典科学所创造的超级能量所带来的负面后果也开始表现出来。
今天我就给大家简单介绍这两大主要的潮流和线索。
20世纪古典科学的完善可以用两次革命、四大模型来概括。
两次革命是指物理学革命之后出现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四大模型分别是宇宙学中的大爆炸模型、基本粒子领域的夸克模型、分子生物学中的DNA双螺旋模型和地质学中的板块模型。
两大革命、四大模型可以基本概括20世纪在理论自然科学领域的主要成就。
我们知道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一方面是一种革命,它对于支配了整个物理学界、科学界几百年的牛顿古典物理学进行了一场基本概念方面的革命,比如说时空观的革命和非决定论的思想。
另一方面它也是古典思想新的复兴。
因为任何一种革命一方面是革命另一方面是复兴,如果是纯粹的颠覆是不可能成为革命的,那是动乱。
真正的革命既是颠覆又是复兴,是对某些更古典更纯正的精神的复归。
量子力学也好相对论也好它们都是对希腊古老思想的复归,那就是自然的数学化、宇宙的和谐。
哲学视角看《科学的历程》
哲学视角看《科学的历程》[摘要]本文通过介绍《科学的历程》对科学的产生、发展的具体情况。
得到结论:科学技术就像其脱胎而来的哲学一样产生于对知识的渴望,这种渴望是人类对于科学技术的执着追求的根本愿意。
由此引发对科学和《科学的历程》意义的思考——对科学技术的纯粹和升华。
【关键词】古希腊;科学技术;渴望;纯粹一.科学的产生科学的历程是文明史的历程,我们现在的高度发达文明建立在发达的科学技术之上。
从思维方式上看,科技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延续和延伸。
古希腊科学包含在哲学之中,哲学是形而上学,是对世界本源的探求和看法、观点;我们现代的自然科学也恰恰是探究外部自然的学问;因此,在遥远的古希腊科学即是哲学。
《科学的历程》作者吴国盛先生对于科学的产生与亚里士多德持相同的看法:“哲学和科学的诞生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是惊异;第二个是闲暇;第三个是自由。
”[1]惊异是指人们对于自然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望,闲暇是指人们需要有足够的实间用来探索和思考,自由是指人必须要有自由思考的能力,思维不能僵化,才能在探索中得到正确的知识。
二.科学的发展正像马克思所说,事物的发展总是曲折的盘旋的上升过程。
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如此:古希腊创造了空前灿烂辉煌的文明经历古罗马帝国之后,就像它的开始一样,北方蛮族入侵,经济大倒退,文化跌入低谷,甚至连文字都消失,更不必说科技发展。
欧洲进入了一千年的中世纪黑暗时期。
当西方文明处在泥沼中挣扎之时,东方文明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因古代中国人生活在相对封闭的南亚大陆,自己独立发展的科学技术,形成了独特的重视实用的科技体系。
在宋代古代中国科学技术达到高峰。
中国科技的发展为世界的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马克思认为,火药炸毁骑士阶级,指南针为资本主义开辟了新的殖民地,建立世界范围的资本市场,印刷术极大的促进了知识的传播。
经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之后,古代中国人的四大发明为古希腊学术的复兴准备了条件,更为资本主义发展奠定基础。
科学读后感仙开头
科学读后感仙开头《科学》的作者吴国盛,是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中国科学哲学领域的顶尖学者。
我们常常说,科学乃分科之学。
这三种误解从何而来?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缺少科学的因素。
二是国人学习近代西方科学的时候,追求的是立竿见影,不是从根本上学起。
书中深入介绍了西方科学的起源与发展,既讨论了科学是什么,也对“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这个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回答,是最适合中国人阅读的科学哲学著作。
中国古代到底有没有科学?如果没有,我们要如何看待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如果有,那为什么现代科学革命发生在西方,而不是中国呢?作者从科学史的角度出发,认为科学是一种极其罕见的、与自由精神和基督教文化紧密相关的特殊现象。
这样一来,中国古代没有科学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但我们仍然能从博物学的角度出发,正确认识中国古代的科学成就。
细读本书,主要以下几点收获:一、对希腊理性科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希腊理性科学的根本标志,就是出现了“自然”的观念。
老子的《道德经》中的“自然”,是两个并列的字,而不是一个独立的词。
“自然”两字并列,意思是“自己如此”。
把一切存在者的集合统一命名为“自然”,赋予它们统一的“自然”性质,这的确是希腊人的独创。
因此说,科学精神是一种特别属于希腊文明的思维方式。
它不考虑知识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只关注知识本身的确定性,关注真理的自主自足和内在推理。
科学精神源于希腊自由的人性理解。
科学精神就是理性精神,就是自由的精神。
二、刷新了基督教与现代科学之间关系的认知作者指出:没有基督教就没有现代科学,现代科学是希腊文明和基督教文明相融合的产物。
我们要纠正对基督教的偏见和误解,即宗教是科学的死敌。
即是在黑暗的中世纪,其实只有前五百年算得上是黑暗的,大多数时候,基督教会奉行的政策是“耶路撒冷的归耶路撒冷,雅典的归雅典”。
一百年来,本着我们一向熟悉的实用态度来学习西方的科学,中国的科学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基本实现了“科学救国”的理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19世纪是第一个科学的世纪,20世纪是第二个,当然也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
科学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化是科学的世纪里两个基本的标志。
科学的社会化是指科学家不再是个人关在屋子里头自己拍脑袋想,相反,科学研究成为大规模的集体协作的行为,即所谓的大科学,这里面包含着全社会的支持以及科学共同体大规模的系统运作。
社会的科学化则是说社会的运作按照科学的模式进行,例如流水线生产、工厂和学校里严格的作息制度、交通秩序等等,都按照科学在实验室里所规定了的秩序来进行。
整个20世纪的一百年里,理论科学的发展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两次科技革命和四大理论模型;应用科学也可以概括为两大超级能量和两大生活技术。
两次科技革命的第一次指的是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物理学领域发生的科技革命,包括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
第二次科技革命还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尚未完成的革命。
这场革命发生在20世纪后半期,就是非线性科学的革命。
四大理论模型是在20世纪快结束的时候基本形成的。
这四个模型包括宇宙学中的大爆炸模型、粒子物理学中的夸克模型、分子生物学当中的DNA双螺旋模型、地学中的大地板块模型。
也有人说还可以再加一个计算机领域的冯.诺伊曼模型。
这四个模型或者五个模型大体可以表达20世纪最重要的一些理论成就。
当然不是说其他的成就不重要,而是说这几个成就格外重要,因为它们构成了20世纪理论科学发展的一个平台。
应用科学的两大超级能量,第一个能量就是核能量的释放,包括核武器的研制、核能量的释放和利用等。
这个可以称之为超级能量的释放。
第二个是登月工程。
登月工程之所以能够称为一种超级能量,是因为它代表了人类对地球引力的征服,代表了人类走向太空。
可以称它为一种超级能量的开发。
那么什么是两大生活技术呢?这指的是20世纪后期发生在我们眼前的两种技术。
第一个就是生物技术,第二个是信息技术。
人有两方面的存在,一个是社会学存在,一个是生物学存在。
人类的生物学存在正在遭受生物技术的改造和改变,这是一种生活技术。
人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存在,是一种交往性的存在。
人是通过交往来认同自己的,每个人都要跟人家交往,把一个人关在屋子里老不让他交往,他最后不是发疯就是变成非人。
但是交往是要依靠技术的,基本的交往技术就是信息技术。
所以今天的信息技术就是我们的第二大生活技术。
我们先来看物理学革命。
物理学革命分为相对论革命和量子力学革命。
相对论基本上是家喻户晓的了,因为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大的科学明星。
爱因斯坦曾经跟卓别林说,为什么所有人都喜欢你,是因为他们都理解你;为什么所有人都喜欢我,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我。
这就反映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非常难理解,不要说一般大众,就是学物理的要真正地理解相对论也是很不容易的,所以爱因斯坦就开了这么一个玩笑。
相对论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主要是在时间空间问题上的一场革命,关键是引出了同时性的相对性。
并由此出发得出了很多很古怪的结果。
第一个古怪的效果叫尺缩钟慢。
在不同的参照系里的人看来,尺子的长度是不一样的。
一个运动的尺子会比在静止时短,这个叫尺缩;运动的钟要慢一点,这是钟慢。
这个尺缩钟慢效应不是任何外力作用造成的,就是参照系本身造成的,是运动学效应不是动力学效应。
由于运动是相对的,你看见我的钟慢了,我看见你的钟也慢了,那么到底是谁慢了呢?由于处在不同的参照系,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
但是,要是让一对双生子派一个人先出去跑一圈再回来,由于他们都会发现对方时钟慢了,生命的生长也慢了,于是对方都比自己年轻了,这样再次碰面就会出现悖论:到底是哪一个更年轻?这就是著名的双生子悖论。
这个悖论在狭义相对论里解决不了,只有在广义相对论才能解决。
大家知道,一个宇宙飞船飞出去又飞回来,它必然要经历一个加速运动才能飞出去,飞出去之后要想再回来,它又要经历一个减速运动。
一加速一减速就不符合狭义相对论的条件,就是广义相对论处理的问题了。
经历了加速场的人,按照广义相对论来说,他应该是绝对地变年轻了。
因此按照广义相对论,这个双生子悖论是可以解决的,答案是坐宇宙飞船出去转一圈的那个人变年轻了。
这是我们要说的尺缩钟慢效应。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推论,就是很多人都知道的质能转化公式,E=MC2,E是能量,M 是质量,C是光速。
根据这个公式,稍微有一点点质量的损失,可以变成巨大的能量。
过去分别有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现在两者是一回事,合起来叫质能守恒,这也是狭义相对论所得出的结论。
广义相对论处理的是加速问题。
牛顿力学里面有两个质量,一个是牛顿第二定律规定的那个质量,我们称为惯性质量;另外一个是万有引力定律里面的,叫引力质量。
在牛顿时代,引力质量和惯性质量被认为当然是同样一个质量,但是这个并没有予以说明。
爱因斯坦认为,这两个质量的同一性实际上表明了引力场和加速场的等效性。
说白了就是,引力场和加速场本质上是一回事。
爱因斯坦最喜欢用电梯做思想实验,历史上称为爱因斯坦电梯。
比如说你坐在封闭的电梯里,并且用台秤称自己的重量,现在你发现台秤上显示你的重量大于你的体重,那么爱因斯坦说,你不能肯定究竟是你所在的电梯正在向上加速运动,还是地球的引力突然增大了。
这就是加速场和引力场两者不可分的意思。
根据这个等效原理,他推出了广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也有很多重要的预言。
其中最有意思的一个推论就是,他认为物质和空间之间不能够像过去那样看成相互外在的两个东西,比如说空间是一个篮子,物质就像篮子里的菜;空间是那个书架子,物质就是书架上的书。
爱因斯坦说这是不对的,实际情况是,空间变成了物质的某种几何性质。
广义相对论主张,有什么样的物质,就会有什么样的空间。
就好比篮子装了菜,篮子就发生变化;书架装了书,书架会发生变化。
任何有质量的物质都会引起周围空间的弯曲,质量越大、引力场越大,空间弯曲得越厉害。
过去我们认为月亮绕地球转,是因为有地球的引力在拉着它,现在,按照广义相对论的说法,恰好是因为地球的引力场让地球周边的空间变弯了。
月亮某种意义上是在走一个直路,只不过空间弯了,它走的直路在我们看来也是一个弯路。
空间弯了,一向走直路的光线当然也会弯曲。
这个说法当然是非常奇特的,一般人觉得不可思议。
爱因斯坦说只有在特别强大的引力场之中,光才能发生弯曲。
我们地球周围最大的引力场就是太阳,太阳质量最大,可是白天太阳很亮,没有办法用它来判定光线在经过它时是否发生了弯曲。
但也有办法,就是等日全食,月亮正好把太阳全部遮住的时候,我们再来看一看处在太阳背后的那个恒星的光,能不能绕过太阳被我们看见,如果能的话就证明爱因斯坦说得是对的。
这件事情正好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的爱丁顿率领一个考察队专门去考察日全食的时候光线是不是发生弯曲,考察的结果居然是真的发生了弯曲。
当时就一下子轰动了,爱因斯坦从此成为家喻户晓的科学家。
我们讲这些基本的东西,是想说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人类关于时间、空间、宇宙的基本观念产生了一场革命性的转变,因此我们说爱因斯坦是20世纪的一个科学革命家。
下面我们再来讲讲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比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还要深刻,它所包含着的革命性因素还要多,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个是微观领域里物质的波粒二象性。
微观粒子既表现出波的特性,又表现出粒子的特性。
粒子的一个特点是它有个定义明确的界限,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位置。
波则是一个弥散的东西,不能说波在什么位置,波是处在整个空间之中。
这本来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物质形态,但量子力学发现,微观粒子既像是粒子也像波。
比如说这个屋子有两个门,我们每个人进来的时候只能从一个门进来,你不能说我同时从两个门进来的。
可是量子力学发现,微观领域的粒子就是从两个门进来的。
同样,它也是从两个门出去的,因此,你就不好说它出去之后究竟在什么地方。
第二个叫做测不准原理。
一个粒子的能量和时间、质量和动量不能够同时精确测定,也称为不确定性原理。
为什么量子领域会发生这个事情呢?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对量子领域的现象必须通过实验才能了解,可是实验总是会对对象有干预。
比如说一个黑屋子里面有一个球,现在我们来问这个球在什么位置,当然我们不知道在什么位置,因为屋子太黑了我们看不见。
为了知道它在什么位置我必须把灯打开。
可是把灯一打开之后,那个灯的光线就对那个球产生作用。
对一个宏观的球来说,光线不大可能对它产生什么明显的影响,可是在量子微观领域,这个光子跟这个球差不多,它就完全有可能把球打到不知道什么地方去了。
即使你打开灯之后看见那个球在某个位置,你也不能说没打开灯之前那个球在什么位置。
如果你不开灯你看不见,一开灯球又变了位置了,这就是为什么量子力学说搞不清楚它在什么位置的一个根本原因。
量子力学还有很多这类稀奇古怪的现象。
经常有物理学家自嘲说,如果你在学过了量子力学之后没有意识到自己根本不懂量子力学,那么你就真是不懂量子力学。
只有当你知道自己不懂量子力学之后,你才能说自己稍微懂得一点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在20世纪初产生后,与实验符合得非常好,成了整个20世纪科学的一个基本的平台。
今天我们都用了手机,用了电子设备,其实里面都包含着量子力学的理论成就。
量子力学我们就讲到这里。
下面我们讲讲四大理论模型。
四个理论模型里面宇宙学和相对论联系最深。
牛顿以来的宇宙学基本上就没了,因为宇宙被认为是无限的,无限的宇宙没法研究。
爱因斯坦相对论提出来之后,他发现可以把宇宙整体作为一个研究对象,建立方程。
这个宇宙方程导出的解都表明宇宙不是稳定的,但他当时觉得宇宙总体上应该是一个稳定的东西,所以他加了一个宇宙学常数,强行从相对论宇宙学中导出了一个静止的宇宙模型。
也有一些数学家试解爱因斯坦的宇宙方程,提出了好多数学方案,这些方案都表明宇宙是不稳定的。
由于没有观测证据,数学家自己算着玩,也没有人当真。
大概在20年代末,美国的一位天文学家叫哈勃——哈勃望远镜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发现银河系外面的星系都有红移现象。
红移就是光谱向红端移动,向低频段移动,人们马上联想到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效应很简单,说的是一个运动的振动源在观察者看来,振动的波长和频率都是要发生改变的。
我们都有这个经验,一个火车鸣着汽笛向我们开来的时候声音越来越尖锐,离我们而去的时候声音越来越低沉。
这不是因为它这个汽笛声调发生了变化,而是因为我们和火车之间的运动关系发生了变化。
它向着我们来的时候是越来越尖锐,声音的频率发生了蓝移;离我们而去的时候声音越来越低沉,发生了红移。
河外星系都有这样的红移现象,这就意味着所有的星系实际上都在离我们远去。
如果所有的星系都离我们远去,这就意味着整个宇宙都在膨胀。
这个观察证据发现之后,立即就被人联想到那些数学家所给出的宇宙膨胀模型。
理论与观测相遇了,现代宇宙学就这样成长起来。
如果说宇宙是膨胀的话,那么往回追溯它应该越来越小,小到一定地步应该就变成一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