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下册课时随堂训练题30
高一地理下学期随堂巩固与同步测试7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2013·唐山测试)根据枸杞产量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把宁夏划为枸杞的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种植区,从而为枸杞种植的合理布局提供了参考依据。
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主要生态问题是()A.荒漠化B.水源短缺C.水土流失D.森林退化2.对宁夏枸杞种植区进行规划,所采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A.GPSB.RSC.GIS D.数字地球(2013·重庆测试)在山区公路和铁路道旁经常可以看到如下图所示的工程建设。
据图完成3~4题。
3.图中的防护工程主要是针对下列灾害中的()①地震②滑坡③泥石流④崩塌⑤山洪A.①②③ B.②③④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4.图中边坡上网格状装置的主要功能是()A.加速径流B.保持水土C.促进蒸发D.美化环境下图是“广东省城市分布图”。
读图回答5~6题。
5.该省北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其主要原因是()A.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B.矿产资源短缺,能源匮乏C.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低D.少数民族聚居,开发较早6.该省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是()A.以旅游业为主B.以重工业为主C.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D.以金融、服务业为主(2013·昆明测试)下图为我国某地20世纪50年代至2000年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变化状况。
读图回答7~8题。
7.图示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最可能导致()A.干旱、洪涝频率增加B.土地石漠化加剧C.年降水量逐年增加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8.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A.扩大商品粮基地建设B.推广基塘农业模式C.大规模实施退耕还林D.有计划地退耕还沼(2013·武汉调研)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河流输沙量的地区分布图”。
读图,完成9~10题。
9.河流的输沙量最能反映当地的()A.植被破坏程度B.年降水量大小C.水土流失状况D.地形的坡度差异10.导致图示地区河流输沙量最低的主要原因是()A.结冰期长B.降水稀少C.地形平坦D.土质黏重(2013·江西百所重点高中诊断)很多鸟类具有沿纬度季节迁移的特性,随着季节变化而南北迁移的鸟类称之为候鸟。
高一地理下册课时随堂训练题31
第3课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对气候的影响一、选择题1.下图为三圈环流的组成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由动力因素形成B.②处为副极地低气压带,由动力因素形成C.③处气压带的形成一定是动力因素D.在①、③影响下的地区,较为湿润下图中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阴影部分表示气压带,空白部分表示风带,读图完成2~3题。
2.图中字母a所表示的气压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3.图中字母b所示风带的风向是()4.下列四幅图表示极地东风,画法正确的应是()5.关于气压带与风带位置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冬季向南移动②夏季向北移动③导致气压带、风带移动的根本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移动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会引起季风环流⑤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是形成地中海气候的重要原因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6~7题。
6.图中气压带代表()A.赤道低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7.图中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受该气压带影响,北非地区终年高温少雨B.受风带1影响,台湾东部夏季多暴雨C.受风带2影响,新西兰终年温和湿润D.受气压带和风带2的交替控制,罗马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下图是“沿某经线所作的大气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有关该图中大气运动形势的叙述,正确的是()A.P气流为西北风B.E处的降水多为对流雨C.H处因热力作用形成高气压D.E到F自然带更替的主导因素是热量9.在图示时段()A.我国东北地区昼长夜短B.巴西高原热带草原进入旱季C.南极地区科学考察进入最佳时期D.地中海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10.我国南极中山站的五星红旗常年()A.向西北飘扬B.向东北飘扬C.向西南飘扬D.向东南飘扬读“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完成11~12题。
人教版高一年级第二学期地理课堂练习试题
人教版高一年级第二学期地理课堂练习试题一.选择题(共60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卷上。
下表是各大洲距海岸200km范围内的面积和人口比重表,完成1~2题注:面积和人口比重是指全洲总面积人口的比重人口数量——亚洲:35亿、欧洲:7.28亿、非洲:6.6亿、北美洲:4.6亿、南美洲:3亿、大洋洲:0.29亿。
1.人口最集中居住在沿海地区的大洲A.欧洲B.北美洲C.南美洲D.大洋洲2.沿海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A.欧洲B.亚洲C.南美洲D.大洋洲图2、图3分别是“某市2011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金字塔示意图”,该市的平均期望寿命已提高到78岁。
据此完成3~5题。
图2 图33.图2反映的该城市人口增长模式是A.“高—高—低”模式B.“高—低—高”模式C.“高—高—高”模式D.“低—低—低”模式4.引起人口流动主要因素是A.政策B.文化C.经济D.个人5.与流动人口相比,户籍人口A.劳动力数量较少B.劳动力比重较大C.性别构成较合理D.年龄构成较轻6.若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a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b表示)两者的关系,正确的是A.a<b B. b<a C.b=a D.无法确定7.有关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正确叙述是A.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少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C.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D.社会开放程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读“区位因素构成示意图”,完成8~9题8.若a、b、c分别代表农业区位因素的劳动力、科技因素和市场,则图示农业地域类型是A.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C.水稻种植业 D.原始迁移农业9.若a、b、c分别代表工业区位因素中的原料、能源和市场,则图示工业部门是A.制糖工业 B.炼铝工业C.航天工业 D.服装加工业10.比较我国主要运输方式的运量和速度的特点,图中数字所代表的运输方式是A.①水运②铁路③空运④公路B.①公路②铁路③空运④水运C.①铁路②水运③空运④公路D.①空运②公路③水运④铁路京沪高速客运铁路于6月30日举行首发仪式,7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
高一地理下册课时随堂训练题39
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与图例乙所示物质同类的是()A.铜矿、焦炭B.雷电、沙漠C.化肥、大米D.森林、海盐2.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洋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B.地面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C.能源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D.地下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3.人们改良沼泽地、盐碱地,利用滩涂发展养殖业,收到了较好的效益;某些用途单一的资源,现在已有了多种用途,这说明() A.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B.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且大部分自然资源具有多用性C.陆地自然资源的数量和潜力是不可估量的D.陆地自然资源的分布是均衡的4.关于自然资源与人类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人类活动不会对自然资源产生影响②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生产、生活将不再依赖自然资源③人类的生产过程也是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④能源利用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下列有关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业社会时期,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小B.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矿产资源对资源型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C.后工业化阶段矿产资源的影响迅速上升D.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影响日益强化读“人类文明发展四个类型示意图”,完成6~9题。
6.木柴在能源消费中占据首位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7.世界能源从________进入“煤炭时代”()A.①B.②C.③D.④8.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明显受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制约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9.后天性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占主导地位的时期出现在()A.①B.②C.③D.④风力发电前景广阔,但风力发电场占地较多。
下图是“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0~11题。
10.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地区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夏季B.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势平坦C.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D.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远离海洋11.据调查,甲地区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区,其原因是()A.甲地区气温年较差比丁地区小B.甲地区有效风能密度比丁地区小C.甲地区人均土地资源比丁地区多D.甲地区能源需求量比丁地区大二、综合题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全国2022年高一地理下册课时练习免费试卷
全国2022年高一地理下册课时练习免费试卷选择题下图为“黄河三角洲某海岸带环境问题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 B C分别表示A.海洋污染海水入侵全球变暖B.海水入侵海洋污染全球变暖C.全球变暖海水入侵海洋污染D.海水入侵全球变暖海洋污染【2】该海岸带侵蚀后退的最主要原因是A.过度开采利用地下水B.入海径流、泥沙量减少C.大面积围垦滩涂湿地D.过量排放、倾倒废弃物【3】近年来,经过有效治理,黄河枯水期入海径流量明显增大,这对改善该海岸带环境的作用错误是A.减轻了淡水变咸B.容纳、净化污染物能力下降C.减轻海洋污染D.延缓海岸侵蚀后退【答案】【1】D【2】B【3】B【解析】试题分析:【1】仔细读取图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地下水位下降,会导致地面下沉,对于沿海地区而言,会导致海水入侵;温室效应的表现就是全球变暖;沿海地区海水净化能力减弱,污染物质量超过自净能力,就会导致海洋污染。
答案选D。
【2】题干中的信息明确有“黄河三角洲某海岸带”,该海岸带侵蚀后退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黄河流域生态恢复及水利工程建设,导致入海径流和泥沙量减少。
答案选B。
【3】黄河枯水期入海径流量明显增大,会减轻淡水变咸,A叙述对;会导致容纳、净化污染物能力提高,B叙述错;会减轻海洋污染,C叙述对;会延缓海岸侵蚀后退,D叙述错。
答案选B。
选择题泾河、渭河在古城西安北郊交汇时,呈现出一清一浊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成语“泾渭分明”由此而来。
历史上曾经“泾清渭浊”,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出现“泾黄渭黑”的现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历史上出现“泾清渭浊”现象主要因为渭河比泾河()A. 结冰期长B. 含沙量大C. 流速慢D. 流量小【2】从“泾清渭浊”到“泾黄渭黑”的变化反映出河流流经地区()①气候变湿变暖②水土流失加剧③污水排放增多④煤炭储量增加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3】为缓解“泾黄渭黑”,河流流经地区应采取的措施有()①开采煤炭②清洁生产③加固堤坝④植树种草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答案】【1】B【2】C【3】D【解析】【1】河水的“清与浊”主要是因为河流含沙量多少所致。
高一地理下册课时随堂训练题4
第2课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选择题1.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①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②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生存的天体③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④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公转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关于地方时和区时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条纬线地方时相同B.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西边的时刻总是比东边时刻早C.东八区的区时为8时,东九区的时间应比北京早1小时为7时D.北京时间就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下图为“某区域经纬网和昼夜分布示意图”,虚线为日界线,阴影表示黑夜。
读图回答3~4题。
3.苏瓦、阿洛菲两地比较()A.日期相同,区时阿洛菲早B.日期苏瓦早,区时两地相同C.日期苏瓦早,区时阿洛菲早D.日期苏瓦晚,区时阿洛菲早4.图示时刻,地球分属两个日期的范围之比约为()A.1∶11 B.1∶5 C.1∶7 D.7∶175.长江自西向东流的河段,哪岸被冲刷得厉害些()A.南岸B.北岸C.东岸D.西岸6.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北京的地方时早于伦敦的地方时②太阳将西升东落③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左偏,南半球向右偏④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7.圣诞节(12月25日)前夜,当地时间18点,一场足球赛将在伦敦开赛。
香港李先生要去观看这场比赛,自香港至伦敦飞机飞行需17个小时,问李先生最晚应何时乘飞机前往伦敦()A.24日8点B.24日6点C.23日17点D.23日14点下图为以极点中心的部分地区投影图,图中阴影部分为m日,空白部分为(m+1)日,读图完成8~9题。
8.P点的经度和地方时分别为()A.90°E,6:00 B.90°W,6:00 C.90°E,18:00 D.90°W,18:009.此时北京时间为()A.m日22点B.m日16点C.(m+1)日14点D.(m+1)日8点10.下图中的圆圈表示地球的赤道,圆心表示极点,圆圈外的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全国高一地理课时练习(2023年下半年)免费试卷完整版
选择题图中曲线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1】下列关于此时图示区域气流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近地面气流由水库流向裸地和林地B. 近地面气流分别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C. 裸地气温日较差较小D. 水库盛行下沉气流【2】若图中裸地附近的等压面为一天中弯曲幅度最大时,则此时为()A. 午后2时左右B. 午夜前后C. 日出前后D. 正午前后【答案】【1】B【2】C【解析】【1】大气等压面根据高高低低规律即可,即高压处等压面上凸,低压处等压面下凹,故水库为低压,裸地和林地为高压,在同一水平上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故近地面气流分别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B对,A错;裸地相对于水体,比热容较小,温差较大,故C错.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由于水库处气压较低,故垂直方向上气流受热上升,故D错.【2】若图中裸地附近的等压面为一天中弯曲幅度最大时,则说明是气温最低时,由于一天中气温最低时刻是日出前后,故本题只能选D。
选择题暑假期间,山东省济南市的某同学到本省沿海的威海市旅游,她发现当地风向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并绘制如下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时间A. 陆地气温较低B. 正值白天C. 海面气压较低D. 正值夜晚【2】造成上述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A. 高低纬之间的热量差异B. 海陆之间的热量差异C. 水平气压梯度力D. 地转偏向力【答案】【1】B【2】B【解析】【1】图中应正值白天,故B正确,D错;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白天陆地升温快,气压低,海洋升温慢,气压高,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形成海风.晚上陆地降温快,气压高,海洋降温慢,气压低,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形成陆风。
A图中应发生在陆地气温较高时,故A错误;此时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海面气压较高,故C错误。
【2】海陆风是因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匀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种有日变化的风系。
高一地理课时练习(2022年下学期)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高一地理课时练习(2022年下学期)试卷带答案和解析选择题2016年1月1日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开始实施。
读下图“2006年至2014年我国劳动人口增长变化率图”。
完成下题。
【1】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A.2006年B.2010年C.2013年D.2014年【2】近20年来,我国劳动人口数量低增长甚至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老龄化加剧,死亡率增高B.出生率低,人口增长缓慢C.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增加D.劳动力跨国流动逐渐增多【答案】【1】C【2】B【解析】试题分析:【1】图示2014年我国劳动人口增长为负数,之前劳动人口增长均大于0,因此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2013年。
选C正确。
【2】近20年来,我国劳动人口数量低增长,近年来还出现负增长,主要原因是出生率低,人口增长缓慢,致老龄化加剧。
选B正确。
选择题读山西、内蒙古和河北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1】按人口迁移方向划分,图中②各表示哪种迁移类型?A. 农村到农村B. 农村到城市C. 城市到乡村D. 城市到城市【2】③迁移方式可能会使A. 内蒙古经济地区经济发展B. 太原劳动力短缺C. 西黄村劳动力短缺D. 西黄村经济发展【3】引起图中③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 自然生态环境原因B. 经济原因C. 社会文化原因D. 政治原因【答案】【1】A【2】C【3】B【解析】【1】图中②为从刘家会到窑沟,是从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选A。
【2】图中③迁移方式是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迁入地为太原市,可能会促进太原经济发展;弥补太原劳动力短缺;但对迁出地西黄村而言会导致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对西黄村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据此选C。
【3】图中③人口迁移是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该种迁移最主要原因可能是城市、乡村之间的经济差异,即经济原因造成的,选B。
目前影响人口迁移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
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经济差异导致大量的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但也对农村地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广西高一地理2022年下学期课时练习带参考答案与解析
广西高一地理2022年下学期课时练习带参考答案与解析选择题某年正值太阳活动高峰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太阳黑子和耀斑都产生在太阳色球层上B. 前一次太阳活动的极大年到再次活动极大年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C. 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扰乱地球大气对流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D. 太阳活动与年降水量始终是正相关【答案】B【解析】根据太阳活动的周期是11年确定,B项正确。
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A项错误。
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扰乱地球大气电离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C项错误。
太阳活动与年降水量正相关或负相关,D项错误。
选择题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太阳是以电磁波的形式源源不断地向四周放射能量的B.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氢原子核的核裂变反应,即氢核在分裂的过程中,释放能量C. 太阳辐射能在地面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因而对于整个地球表层来说,热量是不平衡的D. 太阳辐射每分钟释放相当于燃烧4亿吨烟煤的热量,但这并不对太阳的质量造成任何影响【答案】A【解析】太阳是球体,以电磁波的形式源源不断地向四周放射能量,A项正确。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氢原子核的核聚变反应,B 项错误。
太阳辐射能在地面的分布虽然是不均匀的,但对于整个地球表层来说,热量收支是平衡的,C项错误。
太阳辐射每分钟释放相当于燃烧4亿吨烟煤的热量,这对太阳的质量会造成缓慢影响,D项错误。
选择题太阳的能量来源于( )A. 黑子和耀斑的强烈活动B. 内部物质的核裂变反应C. 内部物质的核聚变反应D. 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太阳的能量来源是太阳内部物质的核聚变反应,即两个氢原子核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释放出能量。
选择题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表现有()A. 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B. 使地球气候异常,从而产生“磁暴”现象C. 在地球各地的夜空产生极光D. 使地球高层大气高速散逸到星际空间【答案】A【解析】太阳活动产生的强电磁波会干扰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A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
一、选择题
1.读图,下列各点关系正确的是()
A.图中四点气压:C>B>A>D
B.高空中空气由D处流向B处
C.近地面A处温度高于C处
D.A、B、C、D之间不可能形成热力环流
2.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
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3.在实际大气运动中,近地面的风向与等压线有个交角,这主要是由于()
A.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
B.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
C.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D.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4.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5.下图为“某地海岸附近热力环流示意图”。
如果该地气压场比较稳定,且等压线分布均匀,则()
A.风由b吹向c,b地风力大于c地
B.风由b吹向c,b地风力小于c地
C.风由c吹向b,c地风力大于b地
D.风由c吹向b,c地风力小于b地
6.如下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南半球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是高压,可判断()
A.顺风飞行B.逆风飞行
C.风从北侧吹来D.风从南侧吹来
读下图,回答7~9题。
7.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形势,则a地与b地的气压(P)和气温(T)()
A.P a>P b;T a>T b B.P a<P b;T a<T b
C.P a<P b;T a>T b D.P a>P b;T a<T b
8.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理论上,a与b、c与d之间的稳定水平气流方向(风向)分别为()
A.西南风、东风B.东北风、东风
C.东北风、南风D.西南风、南风
9.下列关于a、b两地气温日较差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大于b B.a小于b
C.相等D.不能确定
二、综合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久居城市的人们都有类似的体验:夏季里市区的气温要比郊区高。
为了躲避酷热难耐的暑气,人们不得不跑到绿树成荫、河湖交错的郊区或乡村去享受一份清凉和惬意。
为什么在享受现代城市的舒适与便利的同时,市区人要忍受比郊区更炎热的酷暑呢?
(1)如对此主题进行课题研究,请补充完成基本的研究思路。
(2)某市于2018年提出构建“绿色城市”的口号,并向市民广泛征集构建措施。
一高中生提出可在郊区封山育林,来改善市区绿化面积少、大气质量差的问题。
这种做法,你认为可行吗?如认为可行,请说明应首先研究的可能性条件;如认为不可行,请说明理由。
(只要合理即可)
(3)该市规定,本市绿化不得再建大型草坪,而要以乔木、灌木
树种为主。
与林木绿化相比,城市绿化中修建大型草坪有哪些不足?
(4)有同学在对比市区和农村的天气资料时发现,城市上空多云和雾,试对此现象加以解释。
【巧学速记】
如何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力大小和风向
①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就越大。
②判断风向可用画图法。
首先画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在北半球相对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右偏,南半球左偏,然后画出实际风向。
也可以用手势辅助法。
(如上图所示)
答案
1.C[近地面等压面与高空等压面弯曲方向是相反的。
可先补画出近地面等压面弯曲状况,A处为低压,C处为高压;近地面的气压值大于高空的气压值。
故四点气压由高到低排序为C>A>B>D,并据此可判断各选项。
]
2.B[白天,陆地吸热快,空气上升形成低压,海边应吹海风;夜晚,山坡气温下降快,形成高压,空气由山坡流向谷地。
城市热岛效应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空气受热作上升运动,近地面形成低压。
]
3.C[本题主要考查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以及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于等压线;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风向平行于等压线;在实际大气运动中,特别是近地面的风,由于受摩擦力的影响,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并不平行,而是有个交角,即风向斜穿等压线,故本题四个选项中的C选项是正确的。
]
4.D[北半球近地面风向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力的影响,在其影响下,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图中B风向与等压线垂直,而A、C风向向左偏,偏转方向错。
]
5.C[白天陆地增温快,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海面摩擦力小于陆地,所以海面风力较大。
]
6.A[根据题意可知,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由南向北,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风向向左偏,直到与等压线平行,这时风从东向西吹,所以飞机顺风飞行。
]
7.D8.A9.A[第7题,根据气流运动的方向可知,P a<P b;根据温压关系可知,P a>P b。
第8题,根据风压关系可知,气流由a 流向b,由c流向d,高空的摩擦力为零,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第9题,a地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因此气温日较差大;b地相反。
] 10.(1)①城市热岛效应②城市热岛效应③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
④提出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建议
(2)如认为可行,应首先研究城市风的下沉距离,造林应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内。
如认为不可行,理由合理即可。
(3)城市绿化中修建大型草坪的不足:环境效益不如林木;维护费用大;有时会造成土壤(或地下水)污染等。
(4)市区空气对流上升运动较活跃,且凝结核多,水汽易凝结。
解析分析该问题需应用大气的热力作用及热力环流等知识点。
一般对课题的研究应先认识这一地理现象是什么,讨论其影响,思考这一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
改善大气质量一般采用增加绿化面积的方式,但也要注意因地制宜。
城市上空多云和雾,是由于热岛效应的存在,城市中多上升气流,水汽易凝结,同时,市区空气中颗粒物多,易成为凝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