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进展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一、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1.高危人群的筛查: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年龄、肥胖、长时间卧床、手术、怀孕等。
对于一些高危人群,如长时间卧床的患者、手术后患者等,应及早识别风险,采取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2.动态观察病情: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
如果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皮肤变红等症状,应怀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及时就医。
3.活动恢复:对于长时间卧床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活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液淤滞。
4.床上体位的调整:尽量避免长时间保持平卧位,可以采用半卧位,有条件时可以使用床头抬高的方式,有利于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5.避免长时间静脉置管:对于需要长时间静脉输液或放置导管的患者,应定期更换输液管和导管,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
6.弹力袜的使用:对于高危患者,如髋关节或膝关节手术后的患者,应穿戴弹力袜。
弹力袜通过加大下肢静脉压力,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
7.抗凝治疗:对于高度疑似或确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应及时进行抗凝治疗。
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等,在使用期间应定期监测凝血指标。
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1.定期观察和评估:对于已确诊或怀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应定期观察和评估病情。
包括观察下肢是否肿胀、疼痛、色泽是否异常等,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活动能力。
2.保持下肢休息: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应保持下肢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
在床上休息时,患者可以将下肢抬高,帮助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3.温暖敷料:将温暖的湿毛巾或热水袋放在患肢上,有助于缓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4.药物治疗:按照医生的嘱托,及时服用抗凝药物。
如有疼痛,可以服用镇痛药物缓解症状。
5.加强宣教: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宣教。
告诉患者如何正确穿戴弹力袜,合理活动,避免长时间坐立等,以减少血栓的发生风险。
术后病人深静脉血栓护理进展
术后病人深静脉血栓护理进展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在手术后的病人中。
它的发生率很高,给患者的康复过程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针对术后病人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十分重要。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护理理念的更新,术后病人深静脉血栓护理也在不断取得进展。
本文将从预防、监测和治疗三个方面介绍术后病人深静脉血栓护理的进展。
预防预防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在术后病人深静脉血栓护理中,首要的任务就是预防DVT的发生。
过去,护理人员通过体位转换、被动活动和外周双下肢按摩等方法来预防DVT。
但这些方法仅仅是被动的干预措施,效果并不明显。
现在,随着理念的更新,护理人员更加重视主动的预防措施。
在手术后立即进行早期康复和运动,尽快恢复肢体功能,减少长时间卧床带来的DVT风险。
术后病人还需要戴弹力袜,这可以有效地减轻下肢静脉回流障碍,降低DVT的发生率。
注射抗凝药物也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手段,可以有效地抑制血液凝块的形成。
监测监测是预防DVT的重要环节。
现在,医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监测工作更加精准和便捷。
传统的监测方法主要是采用B超检查,但这种方法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操作,且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适感。
而现在,新型的DVT预防装置就可以大大减轻了患者的不适感。
这种装置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下肢血流速度和血管压力,一旦发现异常,就会及时报警。
还可以通过电子型的监测设备对患者进行24小时的监测,一旦发生DVT,就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这样,就能够及时发现DVT的发生,保护术后病人的生命安全。
治疗如果不幸发生了DVT,就需要及时的治疗。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主要通过抗凝药物来抑制血栓的形成和扩散。
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新型的治疗方案也在不断涌现。
现在可以通过导管治疗的方式来进行溶栓术,这种方法可以直接将溶栓药物输送到血栓部位,可以更加快速和有效地溶解血栓。
还可以通过激光治疗、微波治疗等方式来治疗DVT,这些治疗方式可以显著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恢复时间,并且效果也非常明显。
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背景在骨折病人术后恢复期间,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这种并发症可能会导致肺栓塞等严重的健康风险,因此在对受伤病人进行术后护理时,其发生率需要得到严格的控制和注意。
下面将介绍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预防措施活动和锻炼在骨折病人第一天开始,应该经常进行肢体的活动和锻炼,以避免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在早期,这些运动可以是较轻微的活动,如行走和肌肉收缩。
随着病人康复的进展,逐渐增加活动和锻炼的强度和时间。
轮椅或者穿着弹性袜子病人需要在治疗过程中穿着弹性袜子,以避免静脉血栓的形成。
穿着医用弹性袜可以有效地降低下肢静脉回流的压力,并且可以帮助加速血液循环。
如果病人不能行走,轮椅也是一个良好的选择。
药物预防药物预防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来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一般而言,抗凝药物被广泛使用,如肝素等。
肝素具有减少血栓形成及防止其延伸的作用。
识别和常规疗法识别在骨折病人中,静脉血栓症状包括下肢水肿、疼痛和发红。
此外,部分病人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咳嗽、心动过速等症状,这些可能表明出现了肺栓塞的现象。
常规疗法如果发生了下肢静脉血栓,一般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机械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抗凝药物,以帮助治疗和预防血栓形成。
机械治疗主要是使用低压弹力袜、压力裹绷带等,以增加下肢外周静脉回流。
护理安排为了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需要进行以下方面的护理:1.监测病人的下肢水肿,必要时给予外周静脉压力测量技术进行监测;2.每日检查病人的疼痛、肿胀和温度等症状,及时记录,并咨询医生修改治疗方案;3.提醒和鼓励病人进行翻身、劳逸结合的锻炼,坚持穿着弹性袜或换药等必要的措施;4.按照医嘱进行药物治疗;5.教育和指导病人进行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特别是病人的家属。
结论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对病人的康复和治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如果发现症状,需要及时采取措施,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促进康复。
下肢骨折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研究进展
下肢骨折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研究进展摘要深静脉血栓是下肢骨折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如何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总结了近年来关于下肢骨折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预防措施、护理干预和护理效果评价等方面。
希望通过本文的综述,能够为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护理研究一、引言下肢骨折患者多为青壮年人群,受伤后由于长期卧床、受伤部位局部肿胀疼痛等因素导致血液淤滞、血流减慢,从而增加了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
深静脉血栓是下肢骨折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未得到及时的预防和治疗,可能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下肢骨折患者的深静脉血栓,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深静脉血栓的危害深静脉血栓(DVT)是指在静脉内形成血栓,主要发生在下肢深静脉,是一种严重的循环系统疾病。
下肢骨折患者长期卧床,肢体无法正常活动,血液循环减慢,血液在静脉内滞留时间增加,易导致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学者研究显示,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会增加患者肺栓塞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预防深静脉血栓在下肢骨折患者的出现显得尤为重要。
三、预防措施下肢骨折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措施主要包括药物预防和非药物预防两大方面。
药物预防主要是应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来减少血液的凝结,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
而非药物预防主要是通过物理性护理措施,如按摩、被动活动、外固定支具以及弹力袜等,来提高患者下肢的静脉血流速度,减少淤血和血栓的发生。
四、护理干预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减少下肢骨折患者的深静脉血栓,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还可以通过以下干预措施来降低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
1. 早期康复训练骨折患者在手术及初始固定后,应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和肢体活动,避免长期卧床不动。
下肢骨折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进展
下肢骨折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进展深静脉血栓是下肢骨折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如治疗不当,可使患者致残,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能力,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
本文通过对深静脉血栓常见类型以及下肢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的分析,讨论下肢骨折手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措施,对下肢骨折手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做以下总结。
标签: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护理引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 DVT)是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严重的并发症,如治疗不当,可使患者致残,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能力,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
静脉血栓栓塞症在我国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以往由于临床诊断方法和水平限制,常常发生临床的漏诊和误诊。
预防DVT是骨科护理关注的问题。
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1、深静脉血栓研究现状1.1深静脉血栓常见类型1.1.1小腿浅静脉血栓形成小腿疼痛和肿胀,沿静脉可按下浅静脉血栓形成索状物体,压痛,周围皮肤呈现充血性红斑,有时伴有轻度水肿,急性炎症反应一般1?2周,然后逐渐消退,疼痛缓解,充血性红斑被色素沉着所代替。
2?4周消失,全身有轻微反应。
1.1.2小腿肌肉静脉丛深静脉血栓位于下肢的一个较小的范围内,炎症反应轻,小腿局部疼痛,到压痛及轻度肿胀的程度,如果将足急剧背屈,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迅速伸长,可以刺激血栓引起的炎症性疼痛[4]。
1.2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1.2.1静脉血流滞缓术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血流速度慢,术中由于麻醉作用,导致下肢肌肉麻痹,失去收缩功能,术后患者卧床休息,下肢骨折后,肌肉往往处于放松的状态,导致下肢血流缓慢,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6]。
在美1.2.2 静脉壁损伤国,有90%社区居民因此而形成深静脉血栓。
一是由于机械性刺激,如骨折后在下肢静脉输液,在穿刺的时候对局部的静脉血管造成挫伤、撕裂;二是化学性的损伤,如在静脉内输注了各种刺激性的药液或者是高渗透性的溶液,后者是静脉壁损伤的主要原因[7]。
ICU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研究进展
ICU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研究进展1. 引言1.1 疾病背景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特别是在ICU长期卧床患者中。
DVT是一种在深静脉内形成的血栓,可能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后果。
ICU长期卧床患者由于长时间处于卧床状态,血液循环减慢,静脉血流速度下降,静脉壁受压迫,易造成DVT的形成。
DVT的发生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还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治疗成本。
对于ICU长期卧床患者来说,预防和管理DVT 是非常重要的。
在ICU环境下,患者的病情多变,护理难度大,因此对于ICU长期卧床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更显得至关重要。
通过对疾病背景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指导护理实践,有效预防和控制DVT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
1.2 研究意义深静脉血栓是ICU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长期卧床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该病变。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康复困难,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肺栓塞,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对ICU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相关文献和研究资料的分析和总结,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进一步探讨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和护理实践应用,并评估其护理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研究ICU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研究旨在全面了解该领域的最新进展,为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探讨ICU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估,旨在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减少并发症发生提供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结合护理实践应用并进行效果评估,可以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护理策略,降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存率。
下肢骨折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研究进展
下肢骨折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研究进展【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下肢骨折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研究进展。
首先介绍了深静脉血栓形成机制和下肢骨折患者易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接着探讨了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干预对预防效果的影响。
结合最新研究成果,总结了护理在预防深静脉血栓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促进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有效预防和管理。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下肢骨折患者、预防、护理措施、干预、效果、研究进展、重要性、未来方向、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深静脉血栓(DVT)是下肢骨折患者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下肢骨折患者因为长时间卧床、手术操作等原因,易发生血液淤滞,从而增加了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DVT的发生不仅延长了患者的康复时间,还可能引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
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工作对于下肢骨折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
随着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工作也越来越重视。
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DVT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对于下肢骨折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总结下肢骨折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深入探讨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机制、下肢骨折患者易发DVT的原因,以及护理干预对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效果,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1.2 研究意义深静脉血栓是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预防深静脉血栓对于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减少并发症和降低医疗费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下肢骨折患者易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该群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护理干预作为重要的预防手段之一,通过对患者的有效监测和护理,可以提供及时的干预和管理,降低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进展_张凤
讲座
பைடு நூலகம்
嗽、尿潴留,饮食上要合理,营养均衡,保持大便通畅,因为咳 嗽、便秘、用力排尿会引起腹压增高,从而出现下肢静脉回流受 阻现象。宣传吸烟的危害性,劝告患者及家属禁烟,以免血管受 到刺激而引起静脉收缩。定期复查。
4 小结 深静脉血栓起病较急,严重者可引起肢体坏死甚至致命性 肺栓塞。深静脉血栓是骨科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下肢深静 脉血栓是多种因素所致,并且易危及生命。临床上约 90%的肺 栓塞是由下肢深静脉血栓引起,近年来如何预防深静脉血栓及 其护理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及时的治疗和良好的护 理对促进患者康复非常重要。科学、有效的护理,使患者了解深 静脉血栓的相关知识,对于患者因疾病产生的焦虑不安、抑郁 等不良情绪给予心理指导,缓解不良情绪带来的影响,调动其 主观能动性,保持良好的情绪,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使患者积 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对深静脉血栓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1 深静脉血栓的发病原因 1.1 静脉血流滞缓 手术及麻醉可致周围静脉扩张,从 而影响静脉回流[2]。在手术过程中、术后的卧床制动会使血流减 慢,血液停滞;同时,血管中的血液流动速度会受到石膏固定的 影响。 1.2 血管内膜损伤 血管壁是内皮细胞的天然屏障,手 术往往会致使这个天然屏障作用受到破坏,从而启动内、外源 性凝血系统,促使促凝因子和物质的大量产生,致使血液中大 量的血小板聚集。由于血管壁受到破坏,血管收缩,纤溶功能下 降,血浆中的抗凝物质不断减少,抗血栓形成作用不断减弱,促 进血栓形成[3]。 1.3 血液高凝状态 由于受到手术、麻醉及原发性损伤 的刺激,血栓激活产物会增多;因脱水及失血(如术前禁食水、 手术创伤)都会导致血液浓缩,致使血液中血细胞相对增多,血 液流动的速度减慢,使得血液凝固度进一步增加。手术还可引 起血小板数量的增多,术中、术后止血药物的使用以及血液制 品的大量输入均可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其他的一些因素如吸 烟、高龄、心脑血管疾病、下肢静脉曲张等,均可增加血液的黏 稠度,从而导致深静脉血栓的形成[4,5]。 2 预防措施 2.1 一般预防 术前对患者及家属讲解深静脉血栓的病 因、特点、病情、手术方法以及常见并发症和预后,解除患者 的 焦虑情绪,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康复率。告知患者术前训练及 术后早期活动对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和康复非常重要[1,6]。松 止血带时,禁忌骤然松动止血带,应分次减压,防止静脉血流陡 增。同时,刺激性强的药物对患者影响很大,在使用过程中要避 免。正确的体位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不会影响深静脉 回流[7]。则伤口引流管要妥善固定,如果引流不通畅,可引起伤 口出血以及肿胀,静脉回流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8]。术后鼓励患 者在病情允许范围内尽可能早期下床活动,多做深呼吸及咳嗽 动作,加快静脉血流的速度,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下肢术后深 静脉血栓发生率。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预防护理措施研究进展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预防护理措施研究进展【摘要】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是一种常见并严重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危害。
对其预防护理措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危害、预防护理措施的必要性、目前研究进展、药物预防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非药物预防措施的研究现状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
未来,预防护理措施的发展方向应更加注重个体化、综合化的预防策略。
这些研究成果将对临床实践提供重要的指导,有望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有助于促进医疗护理领域的不断进步。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预防护理、研究进展、药物预防、非药物预防、未来发展方向、临床实践、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是一种常见并且严重的并发症,特别是在接受手术或长时间卧床的患者中更为常见。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不仅会带来患者身体上的痛苦,还会增加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甚至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造成严重威胁。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重要性逐渐被重视起来。
对该症状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了解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危害及其发病机制,对于制定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在当前医学领域,已经有许多研究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预防护理措施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本文将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预防护理措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分析,致力于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1.2 研究意义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是一种常见并且严重的并发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们长时间久坐的情况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开展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预防护理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还容易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骨科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新进展
骨科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新进展摘要综述了骨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新进展,主要包括DVT发生的机制、高危因素、基础预防、个性化物理措施及中西医药物及其结合疗法,达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目的,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Prevention and nursing of postoperative deep vein thrombosis in orthopedic patientsAbstract The prevention and nursing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orthopedic surgery patients were reviewed,including the mechanism of DVT,risk factors,basic prevention methods, personalized physical measures and integrated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therapy.To prevent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lower limbs, so as to promote the early recovery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关键词深静脉血栓高危因素预防新进展KeywordsThrombosis High Risk Factors Prevention New Development早于19世纪,Virchow[1]提出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包括:静脉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血液凝血状态异常。
而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rsis,DVT)是骨科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多发于下肢,由于手术后患者害怕疼痛,肢体不敢早期活动,深静脉内血液流动缓慢并出现异常凝聚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而引发血栓形成[2]。
术后病人深静脉血栓护理进展
术后病人深静脉血栓护理进展术后病人发生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容易导致肺栓塞,甚至死亡。
对术后病人的深静脉血栓护理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术后病人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因素、护理措施和预防策略等方面进行论述。
术后病人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手术创伤、长期卧床、低活动状态、药物使用、存在血液凝固异常、静脉通路等。
在护理中要注意对这些风险因素的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在床位上,需要保持病人的体位改变,避免长时间固定在一个位置,尤其是下肢要经常抬高,避免水肿和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要引导病人进行主动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的形成。
在特殊情况下,如手术后病人不能直立行走时,可进行主动肌肉收缩和下肢运动,帮助促进血液循环。
在药物使用方面,要遵循医嘱,根据需要使用抗凝药物,如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等。
使用抗凝药物的要注意监测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及时调整剂量,避免因抗凝效果不足或过度而导致血栓的形成。
进一步,要加强危险因素的评估和监测。
在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中,要注意对病人进行深静脉血栓风险的评估,识别高危人群,并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和护理计划。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可采用改良休息位、抗凝药物治疗、使用弹力袜等预防措施。
定期对病人进行深静脉血栓的监测,如血常规、超声检查等,及时发现并处理深静脉血栓的存在。
要加强病人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深静脉血栓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对于高危人群,要告知其相关风险因素和预防措施,并指导其进行合理的日常锻炼和体位改变,避免长时间的固定和卧床。
对于已经发生深静脉血栓的病人,要向其详细介绍病情和治疗方案,并指导其正确使用抗凝药物和穿戴弹力袜,同时要密切监测病人的病情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术后病人的深静脉血栓护理进展要注重风险评估、护理措施和预防策略的综合应用。
通过加强对危险因素的评估和监测,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术后病人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下肢骨折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研究进展
下肢骨折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研究进展【摘要】深静脉血栓(DVT)是下肢骨折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康复。
本文通过分析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总结了预防DVT的护理措施及目前护理研究的现状和进展。
研究发现,积极床旁护理、促进患者康复运动等均有助于降低DVT的发生率。
对于下肢骨折患者,定期使用抗凝药物和外科干预也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护理研究的不断进展为完善DVT预防方案提供了宝贵经验,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关注患者的个体差异性,并加强护理效果的评价。
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探讨DVT的发病机制,提高预防和治疗水平,以达到更好的临床效果。
对于下肢骨折患者来说,预防DVT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护理研究的意义也愈发凸显。
【关键词】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研究进展1. 引言1.1 疾病背景下肢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常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长时间卧床休息,导致血液循环减慢,血流淤积,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
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如果未得到有效预防和及时治疗,会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
下肢骨折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深静脉血栓是在静脉内形成的血凝块,主要发生在下肢深静脉,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发红等症状。
深静脉血栓不仅会造成患者身体不适,还可能引起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下肢骨折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工作迫在眉睫,需要找到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来降低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1.2 研究意义下肢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外伤,患者通常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或长时间卧床休息。
由于长时间的卧床或局部损伤,患者易发生深静脉血栓,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肺栓塞等并发症。
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至关重要。
深静脉血栓一旦发生,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还可能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针对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预防和护理进展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预防和护理进展发表时间:2013-02-19T09:13:24.0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9期供稿作者:于秋然[导读]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一个典型的临床疾病,发病可累及所有的年龄、种族、社会阶级。
于秋然(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300199)【摘要】目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一个典型的临床疾病,发病可累及所有的年龄、种族、社会阶级。
每年10万人的发病率约为56-122人[1]。
DVT的发生率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较高,因为血液的高凝状态、静脉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等因素,都有导致血栓形成的危险,必须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使DVT的发生率降至最低,使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更加成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9-0068-02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骨科术后常见的静脉性疾病,起病较急,若不及时治疗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加重,严重者可引起肢体坏死。
髋部骨折患者多属高龄,常合并多系统多器官的生理性退变,或器质性病变而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并且髋部损伤患者长期卧床,下肢活动受限,从而使下肢血流处于相对滞缓状态。
而且髋关节置换术中,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等均存在,同时术中失血多使血液粘稠,多方面原因都有导致血栓形成的危险。
许多骨科手术后由于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缺少必要的防治措施,少数可造成肺栓塞(PIE)导致死亡,其发生率为10%-63%[2] 因此,增强对DVT的认识,掌握或了解各种DVT预防的方法,已成为完善护理理论与实践,适应医学发展的必然需求[3]。
1 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骨科手术前后需长期卧床,如肢体处置不当使血管扭曲、肢体制动、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等特点,造成血液回流缓慢、停滞,产生涡流而诱发血栓形成。
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
2007(10)
4.赵志凤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进展[期刊论文]-当代护士(学术版) 2007(02) 5.郭晓丽 前列腺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期刊论文]-华北国防医药 2005(02)
本文链接:/Periodical_yjyx200306084.aspx
对卧床休息,及时抬高患肢,有利静脉回流,减轻水肿,患部
用黄柏煅石膏外敷,!次/日,必要时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静 滴,防止血栓形成。
综上所述,虽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骨科手术后常见
的并发症,但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对病人采取及时有效的预
防护理措施,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是可以预防的。
参考文献
[!]吕厚山主编+人工关节外科学[6]+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静脉壁损伤:静 脉 内 壁 为 一 层 扁 平 的 内 皮 细 胞,其 表 面的覆盖物中含有大量的肝素,具有良好的抗凝作用,并能 防止血小板的粘附,骨科手术中的机械性操作如暴露髋关节 时的拉钩使用不当,极易造成股静脉壁挫伤,从而使血小板 粘附,出现纤维蛋白沉积及至血栓形成。
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进展
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进展[摘要]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属于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的一种,患者DVT的形成多发生于外科手术后的患者下肢。
DVT形成往往伴随着严重后果,所以其预防和护理非常重要[1]。
现今,DVT预防有物理预防和药物预防,护理手段有增加运动、心理健康辅导、药物控制和健康饮食等。
术后经过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是可以明显降低下肢DVT的发生率的。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护理DVT一旦形成,可能引发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和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等严重的后果,DVT发生率特别高,开始发生时特别隐匿,病情发展迅速,很快会给患者带来很严重的后果。
因此,下肢手术的术后护理现今受到许多专家和患者的重视,经过各种临床试验和经验总结,越来越多的术后护理措施和理念都在推广和运用。
本研究希望给护理人员和病人提供相应的护理指导,让更多下肢手术患者术后免受DVT侵扰。
1发生机制血栓形成大都发生于制动状态(尤其是外科手术后、长期卧床)。
DVT的致病因素有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三大因素,三大因素相互作用。
下肢血栓形成后,少部分可以自行消融,少数局限于发生血栓的部位外,其它血栓则会扩散到整个身体的深静脉主干。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及时,就会演变为血栓,导致相关后遗症,从而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下肢手术后,使得血流速度减慢的主要原因有,第一,由于患者下肢固定或止血带等的使用,会让下肢直接停止运动或者运动显著减少,导致血流速度变得缓慢;第二,患者手术后,手术过程可能大量脱水、出血、饮水不够等都会导致血液浓缩,进而使得血流速度变得缓慢;第三,手术过程中可能会直接引起体内有抗凝作用的蛋白质含量降低,使得血液抗凝状态改变,进而使得血流速度减缓;第四,手术过程或者术后用药使用的抗凝药物,也可能使得血流速度减缓。
术后病人深静脉血栓护理进展
术后病人深静脉血栓护理进展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一种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它会增加患者发生肺栓塞的风险。
术后病人深静脉血栓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术后病人深静脉血栓护理的进展。
1. 风险评估:在术前或术后的早期阶段,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类型、既往病史等因素进行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
常用的评分工具包括Caprini评分系统和Wells评分系统。
评估结果将有助于确定护理干预措施的重要性和优先级。
2. 导管护理:术后病人常常需要留置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或动脉导管等,这些导管的留置时间越长,患者发生DVT的风险就越高。
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导管的通畅性,注意导管周围是否有红肿、压痛等症状,及时发现可能的血栓形成并及时采取措施。
3. 抗凝治疗:抗凝治疗是预防和治疗DVT的常用方法之一。
护理人员应根据医嘱准确给予肝素、低分子肝素或华法林等抗凝药物,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和出血风险。
还需教育患者和家属关于抗凝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和注意事项,确保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安全性。
4. 早期活动:术后病人常常需要卧床休息,久坐或长时间不活动会增加DVT的风险。
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尽早进行被动和主动活动,如翻身、抬腿运动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和预防血栓形成。
如果患者无法进行活动,还可以采取其他预防措施,如使用弹力袜或外固定装置等。
5. 宣教和复诊: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和家属进行深静脉血栓的宣教工作,包括DVT的原因、预防措施和早期症状等。
还需告知患者术后定期复诊的重要性,以便及时检查血栓情况和调整治疗方案。
术后病人深静脉血栓护理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和全体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
通过完善的护理措施和有效的管理方案,可以减少术后病人发生DVT的风险,并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复发倾向;③多次复发的病例。对晚期的复发性腮腺混合瘤 以及拒绝手术.或因其它原因不宜手术者亦可考虑行姑息放 疗。
参考文献(3条)
1.陈彩霞.魏俐仪.潘展霞.刘汉娇 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的护理13例[期刊论文]-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15) 2.裘法祖 外科学 1998 3.邱责兴.戴尅戎.杨庆铭 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专家建议 2005(12)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ghtyyzz200809065.aspx
facial contotur following superficial pmmidectomy[J1.J OtoLm3,ng-
ol,2001,30(2):98-!OI
4 皮昕.口腔解剖生理学fMl.jE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5-165
5 李树玲.新编头颈肿瘤学[MI.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表l外科(骨科)患者、,1陋的危险分级及发生率(%)
据报道.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在未预防组为 30.8%(16/52),预防组为11.8%(8/6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作者单位:264100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中医院
义(P<0.05)闭。同时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Vr】rIc发生率 较其他患者的机率要高,所以临床中要严格观察。防止发生 VrE,减轻患者的痛苦和负担,一旦发生要积极治疗。防止肺 栓塞的发生。避免危急患者的生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溪 、太冲 、陷谷 等 ,施提插捻 转补泻手法 ,虚则 补之 ,实则泻之 , 令
针感 下传 至足 背或 足底部 为佳 。穴位注 射用维 生素B ,维生素 B 当归 注射 液3 种注 射液 各l L g ,每 次选 取3 m  ̄合 个穴 位注 射 ,结果 治
[】 马 琪 , 立 山, 冀 晨 针 刺配 合 穴位 注射 治 疗酒 精 性 压迫 性 桡 6 马 马
位 。穴位注射 阳陵泉 、丰隆 、足三里 、光 明 ,每 穴注入 维生素 B 、 1 维生 素Bl注射 液05 1 。结果 :治 愈 l例 (50 2 .- mL 5 7 .%) ,好转4 例 (0 %) ,无效 l (. 2. O 例 5 %),总有效率9. 0 5 %。 0 5小 结 近几 年来 ,周 围神经损伤 后神经再生 与功能恢复一直是 医学及其
36 6. 0 4 30 5
相关领域研 究的重点 ,其 中针灸 已经被 证明是一种有效 的治疗周围神 经损伤 的手段 。在 实验 中通过对 电生理、形态学 、免疫 组织化学等方 面进行周 围神经损伤 机理的探究 ;临床 中通过针刺 或与推拿 ,穴位注 射等疗法 相结合 来减 少疾患给病人 带来的痛苦 ,提高疾 病的治愈率 。 但是 ,取穴方案 的统一性 ;盲法 的应用性 ;规范疗效 的标准性等都 是 亟待 解决的 问题 。因此 ,在实 验的全面性和临床 的系统性治疗方法 是 今后 研究的新方 向 ,同时 ,如 何更全面地 阐明周 围神经损伤的机理 ,
响 [ . 建 中医学 院学 报, 0 , () 1 3 J福 ] 2 61 12 . . 0 6 : 2 [] 李岩 , 平, 震 , . 针对 坐骨 神 经损 伤模 型大 鼠C X 2 L 8 李 周 等火 O 一、I
1 D、B N 表达 的干 预研 究 [ . 灸 临床 杂 志 ,0 72 (2: D F J针 ] 2 0 ,31 )
3639 — .
[】 余茜 , 9 申丕强 , 红. 李晓 电针促进 周 围神 经功 能康 复 的实验研 究[ . J 】 中 国修 复重建 外科 杂 志, 0 , () 1-1. 2 11 5: 537 0 5 3 [0 1]余茜 , 晓 红, 成松 , 电针对 坐 骨神 经损 伤 大 鼠脊髓 生 长相 李 何 等. 关 蛋 白 一3 NA 达 的影 响 [】中国 临 床 康 复 ,0 372 ) 4 mR 表 J. 2 0 ,(2 :
【4 1]刘强 . 针刺配 合 穴位注 射治疗 排 神经 麻痹4 例( . 南 中 医学 院 8 J河 】 学 报, 0 ,11: . 2 6 () 2 0 2 6
[】 李 彭涛 , 理. 2 陶之 电针 、N F 臂丛 前索 损伤 再生 过程 中脊髓 运 G对 动 神 经 元G 一3 达 的影 响 [] 经 解 剖学 杂 志,0 0l () AP4 表 J神 . 20 , 1: 6
7 ・文献综述 ・ 8
3d 0 。结果表 明治疗 组的治愈率 为8. 71 %,对照组为4 . 29 %,两组 比较 差 异有显 著性意 义 ( <0 ) 。李 延芳【 采用针刺 与药 物治疗腓 总 P . 叭 l 神 经损 伤 。针刺 治疗 组 ( 取环跳 、髀 关 、阳陵泉 等穴 )与营 养神 经 药 物组 ( 口服维 生素B 、腺苷钻 胺片 )进行对 比治疗观察 。结果表 明 针 刺组 的治愈 率为7 .%,总有 效率 为9 .%。刘 强 采 用针刺配 合 3 8 3 8
加快神经 损伤后的功能恢复 ,提高疗效有待进一步深人研究 。 参考 文 献 [] 李 玲. 1 中医对 周 围神 经损 伤 的认识 [ J 陕西 中医,0 1 26: 8 ] 2 1, () 6— 3 7
7 , 70
[1 飞虎, 辉, 红 艳 . 对 家兔 坐骨 神 经损伤 修 复 中NG — 1】刘 王瑞 屈 电针 F m N R A表 达的 影响 【 . 床神 经点 生理 学 杂志 , 0,65:6— J临 ] 2 71() 8 0 2
神 经损伤 3例 [ . 中医, 1, ( : —6 0 J 甘肃 ] 2 0 39 4 4. 0 2 )5
[】 张文光 , 卫 国, 丹 云, . 刺对 大 鼠坐 骨神 经 损伤 修复 的影 7 董 宋 等针
愈4 例 (75 2 8. %),好 转5 、 (04 例 1. %) ;无效 1 ,占21 例 . %,有 效 率 为9 . 79 %。王萍 ”采用 电针配合穴 位注射治疗 腓总神经麻 痹2例 。 0 电针 取穴 阳陵泉 、 丰隆 、足三 里 、光 明 、解溪 、绝骨 ,均取 患侧 穴
2 0. 7
[2 1]赵 立富 . 位注 射 治疗 胫 排 神 经损 伤 3例 疗 效 观 察 【 . 国针 穴 1 J中 ]
灸 , 0 ( 刊) 32 . 2 4增 0 : —4 2
[3 延芳 , 琳 , 萍 , . 与药 物 治疗 腓总 神 经损 伤对 照观 1]李 于 丁建 等 针刺 察[. J 中国针 灸, 0 , (2:1-1. ] 2 3 31) 57 6 0 2 7
养因子的影响[ . 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0 , () 66 . ] 2 93 6: 8 0 2 6
【] 邱蕊 针 刺 配合 穴位注 射治 疗臂 丛神 经损伤2 例 [ . 针 灸杂 4 O J 上海 ]
志 ,0 1 O 2:3 . 2 1 , ()1 1 3
(] 刘学 岐 . 刺治 疗桡 神经损 伤4 例 【 . 外治 杂 志, 0 , () 5 针 5 J 中医 ] 2 61 3: 0 5
穴 位注 射治 疗腓 神经 麻痹4 例 。取 患侧足 三里 、 阳陵泉 、光 明 、解 8
Ap i 0 2 V 1 0 No 1 r 1 , o. , .2 l 2 1
67 7O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王 瑞辉 , 3 陈燕 芳 , 红 艳针 刺 对 臂丛 神经 损 伤后 胶 源性 神 经 营 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