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动力提升的实践与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课题中期报告本文介绍了XXX数学教研组的中期报告,旨在探讨如何将生活与数学紧密结合,使数学知识更有生命力,更能体现研究的价值。
在前阶段的研究中,发现学生研究知识与解决生活问题还有一定的隔阂,教师需要设计更有效的研究活动,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课题组成员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在实验研究中,课题组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加强理论研究,转变观念提升素养。
课题研究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研究成员的素质。
为了提高研究人员的素质,我们在课题组成立之初就组织成员认真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和相关理论知识,如《高效课堂教学论》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等。
我们追求形式的多样性和结果的实效性,采用个人自学与集体研究、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搞专题研究、学术沙龙等活动形式。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我们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支撑课题研究工作,让各位组员统一思想,并致力于在课堂中改变学生的研究方式,让数学研究过程中的探究、发现、猜想、质疑等认识活动显现出来。
通过研究和研究,每个成员都撰写了专题总结或教育教学论文。
我们认真组织实施开展课题研究,吸取先进经验,加强交流,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自“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工作开展以来,校领导小组为课题组提供了许多形式多样的课题培训和研讨活动,使得研究人员开阔了视野,吸取了经验,为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课题组制定了详尽周密的研究工作计划,确定分期研究目标,对课题研究理论的界定,及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
我们在实施该课题研究过程中,始终把着力点放在“生活——数学——生活”上,想方设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性、协作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我们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校正研究方向。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课题研究方案的目标要求,把课题研究和日常的教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选择不同的方面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课题研究,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
小学数学教研组中期汇报
一、前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育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数学教研组在学期初制定了详细的教研计划。
现将本学期中期工作汇报如下:一、教研活动开展情况1. 集体备课本学期,数学教研组共开展了8次集体备课活动。
每次备课前,我们组织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分析学情,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学方法。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参与,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课堂教学观摩为了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学期我们组织了3次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通过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师们取长补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3. 教学研讨我们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针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本学期共开展了5次教学研讨活动,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评价等方面。
4. 教研论文撰写为了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本学期我们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研论文。
目前,已有5篇论文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
二、教学成果1. 学生成绩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学生在数学学科的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与上学期相比,及格率提高了15%,优秀率提高了10%。
2. 教师教学水平教师们在教研活动中不断学习、交流、反思,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全市教学技能比赛中,我校数学教师取得了优异成绩。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不够深入,教学观念有待更新。
(2)部分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关注不够,教学针对性不强。
(3)教研活动开展不够深入,教师参与度有待提高。
2. 改进措施(1)加强新课程改革理论学习,更新教师教学观念。
(2)关注学生个性化需求,提高教学针对性。
(3)丰富教研活动形式,提高教师参与度。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 深入开展集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
2. 加强课堂教学观摩,促进教师相互学习。
3. 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竞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4. 持续开展教学研讨,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提高农村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报告
《提高农村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报告第一篇:《提高农村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报告《提高农村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报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作业的有效性,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
我们结合本地实际,于2010年6月确立了《提高农村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这一课题,并于2011年4月被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为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中小学(幼儿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专项课题,课题编号为QJH115163。
2010年5—6月,已完成课题的准备工作,形成了《提高农村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的研究方案。
从2010年7起,已进入本课题的实践研究,现已基本完成第一阶段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现将本阶段的研究工作总结如下: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1、作业模式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初步探索出提高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有效性的途径、方法与策略,探索出数学作业有效性的标准,影响作业有效的因素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基本模式,以改善本地教师的作业模式,提高作业布置与批改的质量。
2、学生发展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引导学生完成一定量的数学作业,养成学习数学的习惯,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在数学素养上得到充分发展,培养出有较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
3、教师发展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转变教师的作业观,提高小学数学教师作业布置与批改的水平,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作业类型与形式的研究:探索如何拓展作业类型与形式,小学数学作业都有哪些类型和形式,各种作业类型和形式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的作业,有效的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兴趣。
2、作业数量的研究:探索作业数量和巩固知识以及学生学业负担的关系,作业数量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
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实践研究中期总结报告
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实践研究中期总结报告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实践研究中期总结报告一、背景介绍在当今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问题意识是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的前提,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养成善于提问、勤于思考的习惯。
本报告旨在总结中期研究成果,探讨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实践方法,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践研究法,通过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多种手段,收集并分析数据。
同时,结合文献资料,对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三、研究成果1.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提高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
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积极提问,思维活跃;课后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主动思考解决。
2.教学方式的转变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转变。
教师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3.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传统的评价方式已不能满足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需求。
因此,我们尝试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特长,营造宽松、自由的提问氛围。
四、研究不足与展望尽管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以下不足:1.研究样本较小,结论的普适性有待进一步验证;2.尚未完全探索出最有效的培养策略,需继续深入研究;3.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有待提高,需完善相关激励机制。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扩大研究样本,深入挖掘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提高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同时,我们也希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够关注并参与到这项研究中来,共同为培养具有高度问题意识的小学生努力。
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将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进一步优化教学方式,鼓励教师在课堂上更多地采用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营造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的课堂氛围;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意识和能力;3.完善多元评价机制,注重过程性评价,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提出具有独特见解的问题。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课题编号:JXKT-XS-04-043)《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一、课题简介:1.课题的由来新课改已经实施十几年,但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重教轻学”仍然是许多教师根深蒂固的教学观念,在多数的课堂中,教师以教材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学生仍然是以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在进行学习,他们的学习过程、方法、以及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往往被忽视。
而新课改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求在于使全体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获得全面发展。
正如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指出:"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粮食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其他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去全力以赴地学习"。
传统的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默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新的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应该生成一种开放的教学运行环境,在开放中搞活。
因此,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和始料不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在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预定的目标。
把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说,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主要目的,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和批判意识,鼓励学生结合实际,大胆地对一些问题进行探索,使学生在探索中成长。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的学习方式的三个特征,而不能简单的将其对应为三种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三个过程。
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
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成立起一些学习小组,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在教学中创立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立项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立项课题中期报告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是一项旨在提高XXX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课题。
该课题于2014年5月向自治区教育厅教研室申报,并于2014年10月获得“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宁夏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立项通知”。
本文将对该课题的中期阶段工作进行总结。
背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数学教育应该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让教师的教学观念经历了一次巨大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彻底洗礼。
然而,大多数教师课堂教学仍然存在问题,如教师还在“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学生在课堂上还处于“哑巴”式听课等。
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转变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师德素养,以及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研究惯。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将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益和师德素养。
同时,也将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During XXX (October 2014 to November 2014)。
the XXX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objectives。
methods。
step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team members。
The leaders of XXX the research focus of the project.XXX.XXX methods that align with the new curriculum concepts and teaching materials。
农村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实践研究中期报告
《农村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实践研究》中期报告撰写人:张芝万撰写时间:2017年6月22日一、课题简介(一)课题由来:《农村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实践研究》课题于2016年7月兴仁县教育局批准立项。
课题实施半年多来,在兴仁县教研室领导的指导下,我们认真开展了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二)课题概念界定能力培养:能力,顾名思义即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思维方式和环境的影响处理客观事物的本领。
一般有观察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联想能力,储备能力,搜索能力,创新能力,团队能力,实践能力等。
既然是本领,自然有大小强弱之分,而区分出他们的大小强弱则要通过表现来判断。
一般情况下培养能力是一个综合的过程。
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必须转变我们的教学观念,学会倾听、学会对话,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思索中感悟,不断提升思维能力,学会学习。
(三)研究目标:1.课题研究总目标。
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重视学生的自主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团队精神为目的,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中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增进创新精神。
以培养学生探究兴趣,促进智慧潜能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为着眼点,创设一种适合学生兴趣和自我发展的开放性学习时空,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理解与生活相关的自然问题和社会问题,并将知识加以融合,应用于实践。
2.课题研究具体目标:⑴工作目标:探索确立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⑵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有积极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习态度、兴趣,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⑶养成性目标:养成五种习惯:①预习复习的习惯;②专心听讲的习惯;③独立作业的习惯;④合作研究的习惯;⑤积累资料的习惯。
形成五种能力:①观察分析的能力;②思维表达的能力;③自学探索的能力;④归纳总结的能力;⑤实践操作的能力。
(四)研究内容:⑴基于小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策略研究:钻研、重组教学材料,确立有价值的教学目标,进行学情分析,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建构教学过程,进行合理预设等。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方法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反思经验交流)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方法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反思经验交流)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所提出的新要求,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改造升级的挑战。
因为在新型教学环境当中所提出的教学任务,更加强调数学教学课程当中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要求小学数学教师采取有效的课堂构建策略来实现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认真审视自身的教学能力,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当中实现自身数学能力的有效强化。
本文将从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教学背景展开分析,结合具体的实践教学来展开提高数学能力的措施探究。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效率在现阶段,我国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课程中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措施进行的不是特别理想,尤其是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弊端的影响,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强化训练往往得不到重视,更多的是重视学生对数学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关注学生在考试过程当中的解题能力提高。
而且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和分数攀比的风气影响,对于比较虚无缥缈的数学能力培养措施,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当中难以得到应有的培养重视。
但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所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之后,提高教学效率成为数学教学课堂的重要任务。
一、构建课堂情境,启动学生思维小学数学教师为了实现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实现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目的可以通过构建课堂情景来刺激学生数学思维来展开教学活动。
首先,在课堂情景的帮助之下,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能够更加轻易地融入课堂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在课堂情景的推动来展开课堂数学能力的运用活动。
其次,数学教师所构建的课堂情景,还能够直接推动自身高效课堂的成功构建,在课堂情景当中,推动学生数学思维的发散,结合情景内容来带动学生的思考。
最后,在课堂教学情景构建过程当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还能够展开有效的学习互动。
从而在师生互动的过程当中,实现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时、分、秒”的相关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一天的作息时间表,来让学生在作息表的情景构建之下,对钟表时间的认识和计算展开学习活动,在实践运用过程当中,锻炼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从而实现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课题中期报告小学数学课题中期报告一、项目背景与目的本课题旨在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课题组选取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知识点,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以期达到优化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数学应用能力的目的。
二、项目进展自课题启动以来,我们按照预定的研究计划,开展了以下工作:1、文献调研:课题组成员对相关教学理论、数学教材和优秀案例进行了深入研究,为课题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2、知识点筛选: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课题组挑选出适合进行创新教学的知识点,如分数、图形面积、简单的统计等。
3、教学策略设计:针对每个知识点,课题组制定了多种教学策略,包括游戏化教学、问题解决学习、动手实践操作等。
4、教学实践:在一线教学实践中,课题组对每种教学策略进行了尝试和调整,收集了学生的反馈意见,并进行了教学反思。
5、阶段总结:课题组完成了阶段性的总结报告,整理了实践过程中的成功案例与不足之处,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研究成果经过前期的实践探索,本课题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形成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课题组总结出了一系列适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手段。
2、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采用游戏化教学、问题解决学习等策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得更加积极,对数学产生了更高的学习兴趣。
3、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运用数学思维方法,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供了可操作的教学案例:课题组总结出了一些成功的实践教学案例,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四、后续研究计划1、扩大研究范围: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扩大研究范围,将更多的数学知识点和教学方法纳入研究范畴,以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2、深入实践创新教学方法:针对已筛选的知识点,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策略,寻求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3、加强学生评估:在后续研究中,我们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估,通过定期的测试和调查,了解学生在不同教学方法下的学习进步情况。
小学高段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中期报告(合集五篇)
小学高段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中期报告(合集五篇)第一篇:小学高段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中期报告小学高段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中期报告三长学校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在南浔区有效教学三年行动计划及新课改精神指导下,转变学教方式,研究生本课堂,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逐步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
如何提高小学高段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从而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实现轻负优质的根本途径。
近年来,我校确立了以作业改革为教改项目,与旧馆小学、花林小学、湖师院南浔附小合作研讨,成立了南浔区作业改革联盟。
进一步落实有效作业,全面落实精心设计、精选精练,以实效性、多样性完善有效作业题库。
我校高段数学教师基本功扎实,教学科研水平强,在全市数学教师解题竞赛中多名教师多人次获一等奖;在市、区级优质课、科研论文评比中成绩显著,数学教师的科研能力有所提高,骨干力量不断壮大;数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14学年区教学质量、目标考核均获一等奖。
为使我校数学教学持续发展并形成特色,我们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既符合学校实际,又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二、概念的界定: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的作业设计要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应着眼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同时要有助于学生智力与创造才能的发展。
2.学生的作业要实行量化、分层设计。
作业量要恰当,严格要求并指导学生按量、按质独立完成作业,注意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勤学好问的良好学习习惯。
3.保证作业时间。
优化课堂结构,向课堂要质量。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战场,课堂上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要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
老师要在课堂上就把知识落在实处,多给学生方法,提高效益,减轻负担,减少作业量,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做作业。
4.依托现代化教学手段精心设计作业。
在课堂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爱学、乐学、善学,切实提高每一节课的效率,从而使学生的作业质量进一步提高。
《提高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的个案研究》中期小结
《提高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的个案研究》课题研究中期小结于2018年9月申报小课题“提高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的个案研究”,2018年11月25日举行了开题论证。
一个学期过去了,我们小课题组成员积极探索,有效地做好了预期工作,课题研究进展顺利。
下面就我们小课题组在这一学期所做的工作做一小结。
一、小课题组内部建设我们小课题组自成立以来,分工明确,积极充电,提高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实验教师通过对本班或本学科学困生建立个人发展档案,进行跟踪调查,掌握每位学困生存在的各种不良学习习惯,分析不良学习习惯的成因,探寻相应地纠正策略,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进行强化训练,家校联手形成合力使学困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最终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本课题通过行动研究和个案研究,教师培养学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策略,希望通过本课题研究的开展为本校乃至本地区的学困生转化工作及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一个积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培养学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主要问题:调查、分析当前初中数学学困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及其成因;班额过大对学困生学习习惯的影响;研究培养学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与方法。
重要观点:学困生的各种不良学习习惯应从低年级抓起,把不良学习习惯消灭在萌芽阶段。
学困生的良好学习习惯需要逐一培养。
对已形成不良学习习惯的学困生,要抓住三个转化,即错误认识向正确认识转化,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转化,正确行为向良好习惯转化,实现转化的关键是训练。
训练学困生的良好学习习惯需要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齐努力,思想上达成共识,训练过程中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三、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法:通过运用观察、访谈、问卷、测验等各种科学的手段和方法,调查大班额情况下学困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从而发现问题、寻求转化对策。
个案研究法:教师通过对一个或多个学习困难学生进行观察、调查、追踪等研究,搜集与之有关的信息、资料,认真分析学困生特点、不良学习习惯以及其形成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而有效的转化措施。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doc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昆山市新镇中心小学杨莹玲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教育是育人的科学,它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培养人。
因此,教育要转变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落实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主体作用,确保学生个体自主学习的地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模式。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要让学生在感知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进而获取今后生存、发展所必须的能力、意志和品质。
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因此,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既是当前社会对人才发展、全体公民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也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2、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需要自学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方面,“教,是为了不教",使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是会使学生受用终身的。
学会自学是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的重要方面。
当今小学数学教学还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自己来获取知识的教学模式还运用不多;教师对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还很不够;自主探索、质疑批判等行为方式在小学生身上体现较差;从而导致小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不够。
再从数学学习的本质来说,独立思考应是学习个体学习的主流,合作交流应在独立思考基础上进行,只有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才有交流的可能。
因此,我们应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我觉得在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研究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探讨的问题。
3、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培养的研究下半年研究工作总结.doc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培养的研究下半年研究工作总结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培养的研究下半年研究工作总结下半年,《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培养的研究》课题组成员结合学校现阶段高年级数学教育教学实际情况,采取了积极实践的课题研究工作态度,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地展开、推进。
现将上半年来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一、结合课题研究实际,提升研究质量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实施,针对上半年的课题研究情况。
认真总结分析上半年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确立下半年制定的研究方向和初步研究计划,适时修正研究思路,进入课题研究的第三阶段,重点在于反思与改进,结合撰写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促进教师在反思中探索、改变、收获与提高;及时进行课题研究阶段性分析,讨论怎样实施教学才能更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具体研究工作继续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工作:探究式教学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微课教学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前置预习案教学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基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
在上半年研究的基础上,目的是进一步梳理培养学生学习方式的具体做法,探寻有效途径,反思研究行为,提炼、完善研究论文,力争有所突破和收获。
二、在反思中实验研究在秋季开学后,课题组及时召开会议,课题组成员就上学期的课题实践研究进行了交流、讨论和反思,提出了自己在具体实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大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探讨,结合之前的研究情况,确立了本学期自己的研究思路。
在参加完自治区教研室课题研究中期汇报会议以后,我们及时召开课题组会议,研讨修改研究思路,并通过具体行动来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撰写案例分析及反思,课题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实践撰写课题研究阶段性分析材料,让课题研究在进一步反思中落到实处,促进教师的成长,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方式的目的,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打好基础。
小学高段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高段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中期报告一、研究背景在小学阶段,数学作业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当前小学高段数学作业设计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设计不合理、难度过大、内容单一等,导致学生缺乏兴趣和动力,影响了作业的效果和效益。
因此,本课题对小学高段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践与研究。
二、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高段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以提出适合小学高段学生的数学作业设计方案,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三、研究内容和进展1.文献综述: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了解了数学作业设计对学生学习动机和成绩的影响。
发现目前研究集中于高中阶段,对小学高段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较为有限。
2.教学实践:在小学高段班级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教学实践。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数学作业,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果分析:通过对实践结果的分析,发现有效的数学作业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多样化的题目和方法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提高了学习参与度和效果。
4.学生反馈: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反馈调查和讨论,了解到学生对新设计作业的喜好和感受。
大部分学生表示喜欢这种形式的作业,觉得更有挑战性和趣味性。
四、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1.难度选择:在教学实践中,对于难度适中的题目选择还需进一步加强,避免过于简单或过于困难。
2.内容丰富度:尽管设计了多样化的题目,但仍存在部分学生对其中一类型题目失去兴趣的情况。
因此,未来的改进方向是增加题目类型和内容的丰富度,提高个性化和针对性。
3.评价方式:目前仅采用了传统的评价方式,未加入其他形式的评价,如个人口头报告等。
未来的改进方向是探索多种评价方式,以更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掌握程度。
五、研究前景六、结论。
中期报告
《关于农村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验与研究》中期报告襄城县王洛镇岳寨中心小学岳伟甫冯朋举耿红珍郑步峰张红洲孙慧丽课题自开题以来,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投身到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中去,为了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加深对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理解,实验教师借助常规研修课、校公开课等教研活动,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对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索与研究进行了初步探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一、深化理论学习,提高理性认识我们认为推动教师观念的改变,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需要学习。
通过理论学习,使我们了解了国内外教育家、学者对合作学习的研究达到了怎样的水平,也使我对合作学习有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认识,更使我的研究有了理论依据。
依据这些理论去指导研究实践,减少实践中的盲目性,使实践上升为更高的理论有了保证。
二、强化调研评估,促进合作交流通过汇报课例、听课、参与活动、现状调查座谈讨论等形式检查、指导课题研究的实施,并以此作为过程性评估的依据。
要求教师汲取经验教训,总结得失,进行反思,促进合作。
三、在课题的研究中,大力倡导协作的风气,做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形成科研合力。
并达到共同研究、共同探索、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
为此,课题组成员定期进行典型课例、心得体会交流。
四、采取的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深入课堂,对案例中的小组合作活动的必要性、可行性、有效性作考察,特别是学生学习的参与面及教师参与调控的力度作定量与定性的分析。
行动研究法:对小组合作中值得探讨的事项,如小组如何分工、组间交流方式等,课题组成员在个体的研究实施后,再进行交流与实践,在行动中验证。
五、研究的策略1、改变以往选取实验班及确定实验教师开展研究的形式,在校内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班级、学生作为实践对象,边运用实践,边研究,边总结。
在此基础上,进而进行扩展,把全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全校学科教师为研究者,逐步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2、课堂是开展合作学习的主阵地。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1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研究》阶段性总结2022年2月,我校理科组的小课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研究》迎来了正式研究阶段。
到如今已经过去4个月了,回顾这段时间我们针对这个小课题开展的系列工作,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课题研究进展情景1.研究的目标(1).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质为目的,不断积累,进而总结和提炼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2).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构建出1--6年级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水平的测试题库。
(3)通过以理论学习为指导、行动研究为主要的研究方式,切实提高教师数学专业水平和教科研能力。
2.课题研究的资料(1)如何尝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思维的兴趣,构建高效的课堂提问艺术,让学生乐学、乐问,展开较有计划的实践研究。
(2)学习兴趣与自信心的培养的研究;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
对于我任教班级的学困生来说,任课教师更应当加强学法指导。
当他们在学习中遭受挫折和失败时,需要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和方法点拔,及时进行知识上的查漏补缺;当他在学习上或行为中出现“闪光点”时,哪怕是课堂上或课下出现的点滴提高,我们都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他们体会到信赖、满意、亲切的情感,从而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
以满腔热情投身到学习中来,增强向优生转化的信心和勇气,培养他们积极主动思维的习惯。
(3)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的研究;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动手、动口、动脑相结合,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变紧张压抑的被动理解知识为简便愉快的主动学习知识,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投身到数学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来。
3.课题研究方法(1)个案研究法:研究者从数学学科出发,针对某一道题、某一课例、某一教学阶段或某个学生发展时期等进行个案研究,并从中提炼出共性的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动力提升的实践与研究》
课题中期报告
一、课题进展情况
自课题开题以来到现在,我们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初步实施研究阶段,我们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积累经验。
在数学课堂上,对于怎样提高五六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我们已初具规模,并且在教学中不断充实、完善。
参与课题研究的各位教师结合自身教学风格,开展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取得较好效果。
同时,我们积极参加兄弟学校各类教研活动,如青年教师课堂大赛,达标课,通过亲自参赛和广泛的听评课,吸取他人之长,完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积极参加数学学科讲座,自学新课改理论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使我们课堂教学既生动又有实效,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极大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使学生能以此为动力,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步,在前期的课题研究实施中,我们主要研究内容为:
1、从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等方面,分析学生数学学习动力缺失的外在和内在原因。
2、通过优化数学教学设计和课程,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
3、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燃起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4、设计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二、课题研究方法
为了本次课题能顺利研究,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进行调查问卷:
1、学生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1)你最喜欢上什么课?为什么呢?(2)你喜欢上数学课吗?为什么呢?(3)你喜欢什么样的数学课堂?(4)你心目中的数学老师是什么样的?
2、家长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1)你陪孩子一起做数学作业吗?(2)你更喜欢孩子以什么形式写作业?书面作业、口头作业、电脑游戏作业。
(3)你的孩子喜欢数学课吗?(4)你的孩子写数学作业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二)、优化数学教学设计:
1、参加教学设计讲座,认真学习教学设计的书写,从格式到内容,从根本上掌握方式方法;
2、每周写一篇数学教学设计,校内进行评比。
(三)、设计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
1、多听名师讲课,从中汲取有趣的适合高年级学生的教学游戏;
2、积极参加兄弟学校各类教研活动,如青年教师课堂大赛,达标课,通过亲自参赛和广泛的听评课,吸取他人之长,完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设计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1、从相关书籍、网络等多种途径,学习评价方法;
2、研究并选取适合高年级数学课堂使用的评价方法。
三、在课题进展中存在的问题
1、在从家庭、学生等方面,分析学生数学学习动力缺失的外在和内在原因时,很多家长没有时间管教孩子,更别提陪孩子一起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了,学校和家庭无法达成一致性,实施起来有些许困难,仍需努力协调。
2、优化数学教学设计和课程时,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合作式研究性学习中,绝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但出现了问题,使部分学生产生了依赖性,在合作的过程中,无论是小组还是大组合作,这些学生自己只做旁观者,抽取了自己的思考探究过程,从而形成了惰性。
这一情况的出现,就更要求我们优化数学教学设计,找到更多的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3、由于时间、空间等方面因素的限制,数学教学活动大部分还局限在课堂、校内,特别是一些延伸活动,还未能从狭隘走向广阔。
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要求我们既要立足课堂,又要广阔延伸,在教学中坚持各方面的统一,着眼于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的系统性。
四、如何改进课题进展中发现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在今后实验中要做到:
1、要进一步引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全面促使他们自觉地、创造性地投入到“数学课堂”学习方式的改变之中,以提升学生学习动力为目标,转变思想,改变方法。
2、要不断变换“合作”方式,让学生学习得更有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与人合作的快乐。
3、要积极调整“引探”策略,激活学生思维,努力达到让学生
在质疑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生成的理想境界,培育出真正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拥有很大的数学课堂兴趣。
4、要再次完善评价方式,全面促进学生学习动力的提升,使学生学习效果更加卓有成效。
回首课题研究历程,我们愈加深刻地感受到,科研是完善教育、完善人的重要载体与途径,是学校得以持续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是显示现代教育魅力之所在。
我们将不负众望,求真务实,积极创新,努力为农村小学教育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