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社会的生态环境思想及其启示
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意义
土木工程学院研1402 王万敏 142081400046论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摘要:生态自然观是继天然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之后的一种全新的自然观,是当代人针对现代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是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它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生态自然观的提出为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指明了方向,为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它的当代价值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生态自然观;生态危机;可持续发展。
1、前言1.1当代生态环境状况工业革命的开始,打破了数千年乃至上万年的农业文明体系,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近三百年来它所创造的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成果,维系着几十亿人的生存和发展。
然而工业文明在迅速扩张自己势力范围和人工营造物质环境的同时,也不断地破坏着自然生态系统,给自然、社会和人的存在造成灾难性后果。
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就是其直接表现,特别在近二、三十年,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全球变暖、臭氧层耗竭、酸雨、水资源状况恶化、土壤资源退化、全球森林危机、生物多样性减少、毒害物质污染与越境转移等八大问题,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1.2生态自然观的诞生及其定义从生态学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生态自然观的诞生根源可以归结为“生态危机”。
这种生态危机又集中表现在以上所述的八大环境问题。
这些“生态危机”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使得当代人类不断的对其进行反思,与此同时,随着生态科学的进步与完善,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生态自然观的确立。
为了避免重蹈历史灾难,人类呼唤新文明,呼唤一种取代传统工业文明的新的生态工业文明,它将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实现人与人更大的和谐。
因而提出了生态自然观,它是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生态自然观是解决人工自然和天然自然矛盾冲突的基本模式,它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观提供了必要的哲学依据。
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关系[修改版]
第一篇: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关系儒家倡导“要先与自然做朋友,然后再伸手向自然索取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
1. 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儒家的“天人合一”强调的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宇宙观,还是一种生态观。
它提出人的生命与万物是统一的,要求自然的生态秩序与人类的社会秩序圆融无碍。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大河言哉!”(《论语阳货篇》)这实际上在告诫人们,要尊重和关心这个生命共同体,因为大自然的力量无与伦比,人类不能忘乎所以,应该对自然有敬畏之心;与此同时,人类在生产与生活实践中要有限度地向自然索取,要热爱和保护我们的家园。
2. 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首先,人在自然系统中具有主体地位,是与天时地利相并列的一个要素。
其次,人类不要盲目地征服和改造自然,而要“制天命而用之”。
第三,对待人和物要有宽广的胸怀。
3. 尊重生命、兼爱万物的生态伦理观“尊重生命,仁民爱物”,儒家把尊重一切生命价值、爱护一切自然万物作为人类的崇高道德职责,人类与自然万物有相同的价值尊严。
其认为:“天地之大德曰生”“上天有好生之德”。
万物与人都是天地自然化育的结果,这是天地生生之理的体现,也是天地伟大“仁”德的集中体现。
“由人及物,关爱有序”,将仁爱的规范延伸到爱物的领域,把爱护自然万物提高到君子的道德职责的地位,主张宇宙万物与人类和谐发展。
自然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协调,对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与对自然物的行为规范的统一,是儒家遵循的基本原则。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既能为人类转变近代以来征服自然的思想,重新塑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能为当前我国建设现代的生态文明提供思想资源。
第二篇:中华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中华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孔子,名丘,字仲尼。
一谈起孔子,大家都不陌生,没错,就是他创建了儒家学派。
儒学在春秋时期创立,战国时期同其他学说一起构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但是在秦朝是却遭到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而在汉朝,却被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了汉朝的“专宠”。
生态文明心得
生态文明心得生态文明是指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建设和发展经济社会,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现代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类长远利益的大事,是关系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的大事。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许多道理,也形成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每个人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树立环保意识,从点滴做起,比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少开车多骑自行车等,都是我们可以做到的环保行为。
同时,政府、企业等各方也需要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和支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科学规划和管理。
在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中,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科学规划城市布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和防控,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再次,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跨界合作和国际交流。
生态环境是全球共同的家园,各国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同时,要加强国际交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最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坚定信念和长期坚持。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不能半途而废。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环保理念,坚定环保信念,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列中来,共同为美丽的地球家园努力奋斗。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科学规划和管理,需要跨界合作和国际交流,更需要坚定信念和长期坚持。
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希望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哲学意蕴及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哲学意蕴及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哲学意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和谐共生的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和谐共生的观念,认为世界万物是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
在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生态系统。
而人类与自然之间也应该保持和谐共生的关系,不能过度破坏自然环境,而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 抱朴守一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抱朴守一”思想是指要尽可能地保持事物的本来面貌和状态,不要过度修饰和改变。
这种思想可以符合生态学中的“自然状态保护思想”,即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天然状态,尽可能不进行过度干预和改变。
3. 心中有天地,万物皆感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中有天地,万物皆感”也体现了生态哲学的精神。
这种观念认为每个人的心灵可以与大自然相连,感受自然中的各种事物,同时也认为自然中的万物具有灵性和情感。
这种想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加尊重自然,关注自然的情感和感受,从而更好地与自然共生共处。
4. 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类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这种思想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提倡人们对自然界的尊重和保护,同时也告诫人们不能过度干预自然界,以免引发自然灾害和人类灾难。
以上几个方面的生态哲学意蕴,都能够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启示和借鉴,启示我们要关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崇自然生态系统的自然状态保护思想,尊重自然界中万物的灵性和情感,关心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建立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关系。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的现代意义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的现代意义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的现代意义一、对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的认识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和精神的实质。
它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描述了事物的矛盾变化规律,提供了社会化进程所需的观察工具和思维模式。
古人很早就形成了天堂的概念,并把它与人联系起来。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源于人的天观。
天观起源于原始社会。
当时,人们缺乏知识,认为有一种超越人类的力量主宰一切,这种超人的力量就是天堂。
在这一时期,人们对天堂的态度是恐惧多于尊重,恐惧多于服务。
尽力而为的人知道自己的本性;如果你知道它的本质,你就知道天堂。
(孟子献词)。
孟子把天与人性联系起来。
从孔子、子思到孟子,他们维护剥削制度的理论对后来的封建统治者非常有用,更有利于专制政权的统治。
西汉时期,董仲舒继承并系统化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成为西汉封建帝国专制政权的理论基础。
后来,宋明理学对其进行了总结和明确提出。
天人合一的字面意思是头顶的天空。
事实上,天堂在中国文化中有更广泛的含义。
太阳、月亮和星星的运行是天文学,四季交替是一天中的时间,昼夜循环是天道,风、雨和闪电是天气。
因此,中国文化中天堂的真正内涵是指自然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变化。
人代表着决定物质资源思想的主体。
人的思维意识与天堂的客观存在是一体的。
天道的变化与人们的自觉思维活动有关。
这种统一就是天人合一,这种关联就是天人合一。
统一是矛盾之间的形式转换。
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为人与自然的互补性和相互转化性。
人类依靠自然生存。
自然作为人类生存的载体,为人类的生存提供阳光和水&同样,自然也在人类生存和人类生活的影响下发生着变化。
二、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的现代意义作者认为,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的发展浓缩了中国朝代的政治经济地位及其倡导者的观点和态度。
这一思想的发展与今天提倡的天人合一思想有很大不同。
简单地说,在古代这种思想中存在着某种奴性。
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1 . 1 人类文明的发展 第七 , 建设 生态 文明是深入 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 、 全 面建设 小康 社会和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1 . 1 . 1 从农业文明到工业 文明 农业文 明的产生距今有大约一万年 的历史 . 它是人类史上产生最 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 明思想 早 的文明 , 同时也是持续时间最 长的文 明 人类诞 生之初 . 改造 自 然的 能力 十分有 限 . 在面对大 自然时感到束手 无策 . 认识不 到 自身在大 自 就整个 中国古代社会 的生态思想而言. 虽然有些思想带 有封 建落 然 中的正确位置 . 是大 自然的奴 隶 早期世界各地的古代文 明都不约 后 的痕迹例如太过强调“ 慈悲” 与“ 和” . 在 面对不平等 的情况 时缺乏积 而 同地带有 封建迷 信色彩就因为人类 对大 自然怀有恐惧 感和充满敬 极应对思维 的佛教 。 作为一种宗教它 自身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 正因为 畏。 所以我们 可以肯定地说在人类文 明的第一个阶段古代农业文 明社 如此 , 佛教在历史演变 中经常被有心人利用 . 借 助其奴役 、 麻 痹普通大 会里 . 人与 自然关系中 自然居于主导地位 众: 也有人把佛教迷信夸大借以谋财。 但是无论如何 . 佛教思想中倡导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 人类改造 自然 的能力有 了大 幅度 的生态文 明思想还是十分积极的 . 为促 进中国历史上 的和谐 社会及生 提高 . 在产业革命的推动下人类 文明从古代农业文 明进入到 了近现代 态文 明的发展起 到了重要的作用 . 对 当代 中国的社会发展 、 生 态环境 工业文明 . 完成了人类文明第一 次转 型 “ 人是 自 然的主人” 被近现代 保护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借鉴价值 。 所 以我们不应该单纯从封 工业文 明视为哲学依据 . 人类通过无 限度地索取利用 自然资源发展经 建 落后的角度武断地否定整个 古代社会 留给现代 社会 的关 于生态建 济. 不断扩大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 不断增加物质生产量 . 寻求最大 限 设 、 环境 保护 、 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 及其相关 的丰富的物质与非物 质文 度地满足人类 自身的物质需求 明成果 。 中国古代社会拥有 的生态 文明相关 的思想 、 智慧 、 知识和技术 1 . 1 . 2 从 工 业 文 明 到 生 态 文 明 对 我们今天生态文 明相关建设仍有巨大启示作 用 . 并已引起国外许多 随着人类认识 自然和改造 自然的能力一次次 的飞跃 . 工业文 明的 相关研究者 的高度重视 . 1 《 周易》 和儒家 的“ 天人合一” 思想 发展 与几千年的农业文明相比显得非常迅 速。 所带来的结果就是无论 2 社会经济 、 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是劳动生产率与农业文 明时期相 比得 到 儒家孕 育着传统生态文明的精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自然界 大 幅度 提 高 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这是不可 否认的 . 因此 . 人类 自产生 以来即与 自 现如今 . 工业文明正逐步走 向衰亡 . 它 已经基本 完成它 的历史使 然界有着 必然的联 系。 命正逐渐退 出历 史舞台 工业文 明走 向衰亡 的基本 体现就是生态 危 中国传统思想 的精粹是“ 天人合一” . 同时它也是中国传统 自然观 机。 因为任何一种文明形态最终都会消亡 . 被新 的文明所取代 , 它们 都 的重心所 在。“ 天人合一 ” 思想早在《 周易》 中古人就对其做 出了解释 。 周易 》 所讲 的三才之道具体指天 、 地、 人三才 , 是把三者有机统一起来 只是一种历史现象 、 历史过程 。 现如今 , 能够取代工业 文明带领我们 前 《 进 的文明只有生态文明。我们可以断言 . 人类文 明进入到 了由近现代 的整体 的世界观 “ 天人合一” 即强 调人们 的一切行 为都要 以承认 自 然 规律 、 按 自然规律办事为前提 , 即“ 与天地 和其 德” 才能获 得成功 。受 工业文 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期 《 周易 》 影 响颇深 的儒家思想 中“ 天人合一” 自然观 占有重要地位 。 儒家 1 . 2 生态文明产生的理论基础 与现实意义 虽然关心人胜过关心其他 . 但在“ 天人合一” 这一理念的影响下也把人 1 . 2 . 1 生态文明产生的理论基础 然 大家庭 中的一个成员 。天 、 地、 人三者 的和谐在处理有关 天 、 现代生态文 明思想有两个主要来源 . 一是 中国古代传统 生态 思想 看做 自 人 三者关 系的事情 中被视 为前提 。孔子 曾把对待动物 的态度上升 另一个是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 首先 。 拥有近五千年灿烂 文明 地、 孟子更是强调要爱护 自然万物 , 主张天人相通 , 人性 史 的中华 民族 自古就对人与 自然关系问题较为关 注。 这一点无论是从 为一种道 德水准 . 我 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还是文化、 哲学和艺术等多方 面都 可以轻 易 即是天性 后世朱 熹认为宇宙 自 然与人伦礼义不但没有 区别 , 而且互
自然辩证法的生态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自然辩证法的生态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自然辩证法的生态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辩证法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智慧。
它把人与自然
的关系放在心灵的最高境界,宣扬着“天人合一”的理念。
今天,当我们纷纷互相认可不断发展的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时,自然辩证法的生态思想赋予了我们无尽的希望。
自然辩证法的生态思想弞鼓着我们,要向自然认敬。
要明确生态现象的无常性,向母亲自然还原,建立更有效、松散、互惠的联系。
我们要把生态与人文融为一体,大敦容,尊重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
我们应了解自然界的运作机理,聆听自然的苦叫,加强人与自然的对话和共处。
自然辩证法的生态思想赋予了人类责任感,它反复提醒我们要发展可持续的生
态文明,保护环境,减少生态破坏的行为。
这个思想推动着环境污染的治理,以及探索新的人与自然的友好共处方式,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努力,以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实践中,我们既要发挥自然辩证法的生态思想在行为决策中的正面作用,也要
注意避免滥用和使用,从而确保这种建设性的思想可以引领我们建设更好的社会,营造更加人性的自然环境。
总之,自然辩证法的生态思想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明晰的指引,它的
理念将深深影响着我们与自然的关系,为美好的未来而作准备。
我们将竭力将自然辩证法的生态思想实践于现实中,努力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和和谐共存的生态文明。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生态目的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生态目的在社会实践中,我参与了一次生态保护活动。
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生态目的的重要性。
首先,生态保护的目的在于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而纷繁的自然环境中,各个生物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相互依存关系。
一旦人类的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将会引起连锁反应,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保护生态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某种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更是为了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其次,生态保护目的在于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人类世世代代都依赖于自然资源的供给,无论是食物、水源还是纺织原料,都来自于生态系统。
然而,由于人类过度开发和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我们正在快速消耗着自然资源。
如果不加以保护和管理,不仅会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也会为我们自身的生存带来巨大的威胁。
因此,保护生态环境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的未来和生存条件。
此外,生态保护目的还在于传承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每个物种在自己的生态位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种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然而,在人类活动的推动下,许多物种正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如果不加以保护,我们将失去很多宝贵的物种资源。
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是生态保护的重要目的之一。
通过这次实践,我意识到生态保护目的的重要性。
我们不仅要关注于解决眼前的问题,还需要更加注重长远的生态目标。
只有通过保护自然环境,才能确保我们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为实现生态目的而努力奋斗。
只有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生态保护的目标,让我们的地球变得更加美丽和可持续。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思想理论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林璐(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1121)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方向、重大领域和重大任务$本文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为切入点,论述生态文明的含义及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生态文明观是对传统生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环境y染问题与生态破坏等问题$推进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科学技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生态保护,为生态文明提供重要载体。
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生态文明观一、引言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物质来源,生态环境是承受人类活动的各种作用结果。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叫近年来,我国现代化进程加快,但同时也产生一些生态破坏和生态环境污染问题。
面对严峻的形势,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不断,“主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叫一目标一意义上的现代化强国不仅需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的,而需要生态明的协同。
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不仅对建设美丽中国重要意义,护生态的贡献。
目一些学者从理论角度理解生态文明,对其概念、特征和进。
的上,近,面的,社会主要发生化的,一要生态意,不化生态,中国[2]o-对生态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进结和重,年来的新,一新、新要、新目标、新,生态、建设中国进方向和本遵循尘本结合对生态文明建设及其基本内涵进行解读,生态观是传统生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新发展,生态环境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因,以及政策建议。
二、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人类的发展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
生态的,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化的必然结果。
力推进生态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生态文明”叫“生态”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明,指环境与家。
道家理性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道家理性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我们需要借鉴历史文化的智慧,其中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理性思想。
道家理性思想强调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可以借鉴道家理性思想,找到有效的路径和方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和谐共生。
一、顺应自然道家理性思想强调顺应自然,认为人们应当放下自己的主观意识,顺应自然规律。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与自然和谐相处。
要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减少资源的浪费,不盲目追求物质生活,而是要注重环保、节约资源。
只有这样,才能让自然环境得到有效地保护,也才能让我们的后代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二、重视生态平衡道家理性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生态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也要强调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不能随意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应该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让各种生物都能够得到良好的生存环境,从而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只有生态系统得到良好的保护,人类才能够享受到健康、幸福的生活。
三、注重自然法则道家理性思想认为,自然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法则,人们应当尊重和遵循这些法则。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也需要重视自然法则,不可逾越自然的底线。
要遵循自然规律,科学规划生产生活活动,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只有尊重和遵循自然法则,才能够保护自然环境,保障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四、弘扬生态道德道家理性思想强调修身养性,弘扬了安静、平和、谦逊的生活态度,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新时代,我们也需要弘扬生态道德,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树立节约、环保、和谐的生态伦理观念。
只有每个人都能够自觉地保护环境,发扬生态道德,才能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前发展。
五、倡导文明生态观道家理性思想提倡人们要有包容和谦逊的心态,不要过分追求物质利益,而是要注重精神境界的提升。
传统文化对环境保护的启示
传统文化对环境保护的启示一、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提出“道法自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他认为,万物皆有道,人类应当遵循自然规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这一思想启示我们,在环境保护中应摒弃一味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生态环境的短视行为,转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念儒家思想强调天地万物与人类之间的内在联系,倡导“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这一观念要求我们在环境保护中,把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看作一个整体,充分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家园。
三、佛家的环保理念佛教认为,宇宙万物皆有生命,众生平等。
这一理念强调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保护生态环境。
从这一角度来看,环境保护不仅仅是人类的责任,更是众生共同的事业。
我们应当从佛法的智慧中汲取力量,关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让地球上的生命共同繁荣。
四、民间环保传统在我国的民间传统中,有许多关于环保的习俗和禁忌。
例如,民间信仰中认为树木有神,不可随意砍伐;农业生产中提倡轮作和休耕,以保护土壤肥力;生活中注重垃圾分类和循环利用等。
这些传统习俗和禁忌蕴含着丰富的环保意识,为我们今天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五、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还有许多关于生态平衡、物种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智慧。
如《黄帝内经》中提到:“万物皆有其时,万物皆有其地。
”这意味着人类应当尊重各种生物的生长规律,不得过度捕捞、狩猎,以维护生态平衡。
又如《农政全书》中强调:“农事必本于农时,不宜豫种,不宜迟种。
”这告诉我们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不可违背时令,以免破坏生态平衡。
六、传统文化对现代环保的启示1. 提高环保意识。
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醒我们时刻关注生态环境,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
2.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传统文化中的低碳、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绿色发展。
我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启示
我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启示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一切文明的共同基础是生态文明。
尽管古人对人类与自然的认识尚处于直觉性的论述,但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等规律有一定的认识。
尤其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兴起,文化的多元与冲突,使古人对生态的认识有显著的提高,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如“天地人合一”、“万物平等”、“尊重生命”、“仁爱万物”“生生不息”等生态循环与生态保护的思想在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生态保护天地人合一我国古代的生态智慧与思想不仅大量地体现在哲学思维中,而且大量地体现于具体的经济思想中。
早在距今五六千年的神农氏时代,就颁布过“春夏之所生不伤不害”的保护生物资源的禁令。
四千多年前的大禹时代颁布过著名的《禹禁》。
周朝有一整套保护生物资源的理论、法规和管理机构。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伦理思想最丰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期,诸子百家,尤其是儒家、道家等学派的学者对生态伦理有着丰富的认识,形成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自汉代,佛教从天竺(印度)传入我国后,儒释道三教结合,使生态伦理的思想更加丰富。
“天地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我国是传统的农业社会,“靠天吃饭”的思想一直深植人民心中,农业要因季节、环境适时劳作的生产观念与方式,导致了“天地人合一”思想的产生。
“天地人合一”思想是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观念的基本出发点。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见《易经•系辞下传》),还谈到“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
是以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立人之道,曰仁曰义”(见《易经•说卦传》)。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兴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篇第十七),他把天和时间联系起来,世间万物皆“天”所生,天是指自然界,强调天道不仅有好生之德,而且默默无闻,自然而然地运行。
孟子以“诚”这一概念阐述天人关系,指出:“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中国古代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中国古代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作者:陶良虎来源:《管理观察》2013年第36期解决环境问题不仅需要靠技术手段,还要靠生态意识和环境伦理思想,而这些思想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源头汲取营养。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博大精深,不但包含人文精神也包含科学精神,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很早就总结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在生态认知、生态理性和生态情怀诸方面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
中国古代的生态思想源远流长,它的形成和发展在人类文明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探讨古代生态文明思想取其精华发扬光大,对于丰富生态文明内涵,促进当代生态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古代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古代生态文明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厚德载物的生态伦理观、顺应时中的生态实践观。
一是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
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其本质是“主客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
在儒家看来,天地之生与人类之生相互促进相互协同的天人合德、共生共荣。
圣人所要做的一切就是要与天地、日月、四时“合”,与天地万物和谐一致。
道家提出“道法自然”,在道家看来,宇宙万物都来源于道,又复归于道,“道”先于天地存在,并以它自身的本性为原则创生万物,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皈依;二是厚德载物的生态伦理观。
儒家生态道德观的根本就是仁爱。
君子对于万物,爱惜却不仁爱;对于民众,仁爱却不亲近。
由亲近亲人而仁爱民众,由仁爱民众而爱惜万物。
这种仁爱的终极体现就是使所仁爱之人物能够充分展现其应有的生命本性及历程。
道家则进一步要求人类跳出自我中心主义的圈子站在更高层次上理解、对待自然生态环境中诸存在物,认为那种出于人的主观偏好来理解和对待自然事物的方式是对自然的损害。
佛家认为万物是佛性的统一,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三是顺应时中的生态实践观。
先秦儒道“天人合一”生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
天人 一体 的整体 哲学
正 是 现 代 生 态 伦 理 学 的 核 心 关 切 及 追 索 目标 。 因 此, 中 国传 统 文 化 中 的 “ 天人 合 一” 也 是 引 导人 们正 确 处 理 人 与 自然 关 系 的 生 态 思 想 。
性 正 是 通 过 对 自然 的 改 造 来 体 现 , 从 而引 发人对 自
然 肆 无 忌 惮 的 破 坏 。与 此 相 反 , 在这一点上 , 先 秦 儒 道 的“ 天人合 一” 观 并 没 有 将 自然 与 人 割 裂 开 来 , 而是 以天道 与人 道统 一 为思想 核心 , 强 调 人 与 自然
来诸 多有 益启示 。
一
方 式上 强 调 天 道 与人 道 、 自然 与 人 为 的 沟 通 和 统
一
,
自然 的 和 谐 , 并 将 人 与 自然 的关 系 纳 入 到 道 德 思 考 的范 畴 中, 在 这 种 理 念指 导下 , 人 们 往 往 能 比较 好 地 处 理 人 与 自然 环 境 的 关 系 , 自然 的 生 态 秩 序 与 人
王欣龙 先秦儒道“ 天人 合一” 生态思想及其 当代启示
2 9
盾 — — 阴 阳— — 的相 互 作 用 和 演 变 的 规 律 , 这样 ,
实现 与天地 万 物 一体 , 对 天 地 施 以仁 爱 之心 , 也 就
万 物 生 成 的 过 程 就 被 统 一 到 了 天 地 整 体 之 中 。道
“ 天地合而万 物生, 阴 阳接 而 变 化 起 ” ( 《 荀 子 ・礼 论》 ) , 人 与 自然 万 物 都 是 在 “ 天 地 合 气” 的运 动过 程
浅析中国古代的环保思想及举措
浅析中国古代的环保思想及举措王海滨摘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中,要兼顾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中国是一个拥有着璀璨文明和丰富资源的古老国度,古人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了一系列的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形成了系统的环保思想和环保举措。
发掘和分析先贤哲人们给我们留下的这些环保思想和环保举措,对当今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古代生态观环保思想环保举措人类的发展史是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历史,这是一个人类从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以至于发展到破坏自然的动态过程。
我们不能否定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环保护问题已经成为了世界性问题。
法律具有民族特性,包涵着民族的精神和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行为规范的总合。
所以,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相关立法应当具有民族延续性,不能片面、割裂的来研究当今环境与资源保护问题,必须实事求是、立足基本国情和自身的特点,从而制定符合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环保法规。
中国古人向来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他们留下了丰富的环保思想,这些环保思想影响着古人的生态观和日常行为,对当时的环保工作起到了相当大的影响。
虽然,在我国古代没有专门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但是,从历史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条文和具体的环保措施。
中国古代的环保思想和举措对当今时代仍然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一、中国古代的环保思想(一)源于自然崇拜和传说异志的朴素生态观远古时期,由于人类生产能力的限制,所有的生产和生活资源都离不开大自然,自然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保障,人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很强,他们把自然视为一种神秘的力量,继而把自然视为神明,产生了对自然的崇拜。
同时,由于知识水平和经验的欠缺,人们无法解释一些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比如,打雷和闪电等。
于是人们就把这些视为是神明的惩罚,渐渐地便产生出对自然的畏惧,随之便形成了一种自然禁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摘要:在我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宝库中,有许多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
儒家有“天人合一”的思想,道家有崇尚自然,道法自然的理念,佛家有缘起理论与戒杀护生的戒条,都强调人和自然、社会的和谐关系,给人类提供了深刻的智慧,在科技、经济及人们物质生活快速增长,但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今天越来越显其独特的价值。
关键词传统文化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利乐有情启示随着现代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类对生态系统的需求急剧增加,致使人类不断地大规模的向大自然索取,导致当前社会出现了空气污染、水质恶化、气候变暖、物种灭绝、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危机,如何克服这种危机,是当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宝库中,蕴含了许多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值得现代人类学习借鉴。
1天人合一——儒家生态环保理念1.1天人合一是儒家环保思想的哲学基础儒家认为“天”是具有独立不倚的运行规律的自然界,自然本身是一个生命体。
人是天地生成的,是自然秩序中的一个存在,所有的存在相互依存而形成一个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通,和谐一体,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共生共荣,既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也反对“自然中心主义”,主张二者和谐统一。
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对抗的,而是协和共存的。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1),人生活在自然中,必须按照“中和”的原则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保持自然的生机和谐及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
这对现代人类正确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根据。
1.2重物节物、以时禁发是儒家环保思想的行为法则儒家主张人应节制欲望,以便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使自然资源的生产和开发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儒家一贯反对滥用资源,提出了“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2)的节约论及“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3)、“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4)和“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觉其长也”(5)的生物协调论。
浅谈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及其启示
二、 生 态社 会 主 义思 潮 对 我 国 生 态 文 明 建设 的启 示
浅谈 生态社会 主义 思潮及 其启 示
马 小 飞
( 兰9 , J ' l 大学
摘
政 治 行政 学院 ,甘 肃 兰 . 1 , 1 7 3 0 0 0 0 )
要 :生态社会主义思潮是随着世界生态问题 日益严 重的大背景下 , 在批判 资本主 义基础上 . 通过对社会主义的反恩
而逐 步 形 成 的一 种 政 治 思 潮 。 生 态 社 会 主 义 关 于社 会 主 义政 治 、 经济、 生态、 外 交 等 方 面提 出 了旗 帜 鲜 明 的 观 点 . 这 些 观 点 对 于我 国建 设 生 态 文 明 具有 重要 的 启 示 意 义 。 我 国 生 态文 明 建设 应 结合 自身 实 际 , 借 鉴 生 态社 会 主 义 的 思 想 观 点 . 从政 治、 经 济、 文化、 社 会 4个 层 面 着 手 进 行 , 探 索建 立 合 理 的 发展 路 径 . 从 而 推 动 生 态 文 明 战 略 的 深入 实施
( 三) 提倡建立“ 稳 态 经济 ” 社 会模 式
个新课题 , 在这个现实课题面前 , 生态 社会 主义给予 了我
们很多启示 : 一是要立足于促进生态平衡 , 走 环境 、 经济 、 社
会 协调发展 的道路 , 正确处理好人与 自然 的关 系 , 使经济发
展与保护环境和谐发展 ;二是要倡导一 种积极的可持续发 展观 , 通过 大力 发展和应用低耗 、 高效 、 无污染 、 可再生技术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伦理思想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伦理思想及其意义
一、儒、释、道思想
1 儒家
代表人物:孔子 孟子等 代表著作:《论语》、《孟子》等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是为儒家言,足以代表吾民族 之根本理想者也。”(《中国伦理学史》,蔡元培,P4) 儒学以“经世致用”为本;由家长制度而发展。 1.1 “仁爱”的伦理基础: 孔子“仁者爱人” 孟子“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义 之端也;辞让之心,人皆有之,礼之端也;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智 之端也。” “圣人之道德,自其德之方面言之曰仁,自其行之方面言之曰孝,自 其方法之方面言之曰忠恕。”(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P15)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环境伦理思想的影响
讨论: 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影响在那里?
一、儒、释、道思想
3
佛教 尊重生命和保护生命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万类之中个个是佛” 所有生命中都潜藏着“佛”,都有可能达到“佛”的境界。 因此,所有生命都是宝贵的,都应加以尊重和珍惜,而不应随 意杀生。 佛教制定了“不杀生”的戒律,以宗教信仰的形式确立了 尊重生命和保护生命的伦理。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伦理思想
1
中国古代环境伦理思想的主题——尊重生命,兼爱万物 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兼爱万物的 伦理原则,在尊重自然一般前提下,尤其强调爱护生物, 尊重一切生命的价值,并以此作为衡量人的行为善恶的准 绳。《周易》中说:“天地之大德曰生”。 儒家以“仁”作为其伦理思想的核心 道家主张生命平等 佛教主张“不杀生”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伦理思想
3 天人合一,以和为贵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既贵为万物之灵,就要遵循自然规 律,同时在天地万物生生不已的运化过程中也负有特殊的使命。 儒家学者子思在《中庸》一书中指出:“惟天下之至诚,为能 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 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老子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 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和田园生活的生态价值追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和田园生活的生态价值追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和田园生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生态理念和生活方式。
这些哲学思想和生活方式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人类与自然环境共生共荣的理想境界。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和田园生活对生态环境的价值追求,探索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实践意义和启示作用。
通过对这些传统理念的重新审视和理解,有助于引导人们更加注重自然保护与生态平衡,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和谐共生的社会进步。
结论":{ "3.1 总结关键观点":{},"3.2 强调生态价值追求":{},"3.3 展望未来发展":{}}}}请编写文章1.1 概述部分的内容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各个部分的简要介绍,以便读者对整篇文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的结构安排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在概述中,介绍了本文要探讨的主题以及相关背景信息。
文章结构部分则用于介绍本文的整体结构安排,包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及其组织顺序。
目的部分则明确了本文探讨的目的和意义。
- 正文部分分为三个主要章节: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念和田园生活的生态追求。
每一章节都探讨了相关哲学思想或生态观念的概念、内涵、意义和实践方法,为读者展示了这些思想在生态价值追求中的重要性。
- 结论部分总结了全文的关键观点,强调了生态价值追求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发展的方向,为全文做出了完整的收尾。
1.3 目的部分的内容:本文旨在探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和田园生活这三种哲学思想在当今社会中的生态价值追求。
通过对道法自然的哲学理念、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念和田园生活的生态追求进行深入剖析,我们将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回归自然、追求和谐共生的生态方式。
古代“天人合一”环境保护思想的当代启示资料
古代“天人合一”环境保护思想的当代启示——兼对当代中国环境立法目的二元论的反思【摘要】“天人合一”思想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也与环境保护思想相契合,并指导着古代环境立法,取得一定成效。
但反观当代环境立法目的二元论,其存在诸多缺陷,需要向环境立法目的一元论转型。
所以,应以“天人合一”的环境保护思想,为环境立法目的转型奠定理论基础,同时更有利于摒弃西方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确立正确的环境立法一元目的,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关键词】天人合一;环境保护;环境立法目的二元论;环境立法目的一元论前言“天人合一”的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几千年的流变中,古代各家的思想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最终形成了中国古代特有的天人思想。
“天人合一”的思想涉及自然、政治、道德等诸多方面。
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其探讨的核心问题,换而言之,“天人合一”对环境保护方面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特别是当代中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却一直采用二元论,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放在同等地位,为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埋下祸根。
所以,在反思环境立法目的二元论的弊端,探寻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其作为环境立法一元目的之理论支撑,重新构建人与自然二者间的和谐关系,促使环境立法目的从二元目的向一元目的合理转型。
一、思想的流变:“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与发展脉络“天人合一”思想经历了由萌芽到基本成型,再到逐渐成熟,最后完善的发展脉络,最终建立起系统科学的天人关系学说。
(一)萌芽催生:原始农耕文化生产力水平较低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大突出特点,特别是农业生产要依赖于自然环境。
因此,为了能够依靠合适的生产条件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来发展生产,古人秉持着“天时地利人和”的理念,开始不断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挖掘和探寻生态规律。
在农业实践中,古人们摸索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二十四节气”等生态规律,总结出人与自然同样都是宇宙中的一部分,具有平等的地位,形成了朴素的生态平等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社会的生态环境思想及其启示(2010-11-04 10:54:29)转载▼标签:分类:和学讲坛荀子中国生态环境传统社会山林文化中国传统社会的生态环境思想及其启示【原文出处】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原刊期号】20071【原刊页号】25~32,39【分类号】N2【分类名】生态环境与保护【复印期号】200708【作者】曾正德【作者简介】曾正德,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
【摘要题】环境史【参考文献】[1] 熊大桐.中国林业科学技术史[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2] 林甘泉.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中国历史25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 曾正德.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N].光明日报,2002—05—13(2).[4] 王巍.自然环境变迁与史前文明演进[N].光明日报,2003—02—02(7).[5] 李根蟠.先秦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理论及其基础——兼论传统农学在现代化中的价值[EB/OL].[2004—10—24]..[6] 于希贤.人类历史时期生态环境的渐变与突变[EB/OL].[2003—01—01]..人类和经济社会发展依赖并作用于生态环境,已经历了上万年的历史。
生产力水平越低,生态环境对人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生态环境演变的历史,呈现出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
古代文明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
中国是世界上伟大的文明古国之一,凭借其相对独立的生态环境,创造了世界上许多先进的文明成果,包括十分丰富的生态文明成果。
认真研究和总结中国传统社会的生态环境建设实践和生态环境建设思想,对今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推进现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历史借鉴意义。
一、传统社会的生态环境建设实践石器时期,人类主要是采集和狩猎,兼事渔捞,以取食物。
旧石器生活在森林里,已积累了森林方面的知识。
早期,采集处于重要地位,主要是索取自然界物质来维持生存。
晚期,已利用木材的弯曲和弹性制作弓箭。
新石器除从事并扩大采集活动外,狩猎和渔捞有了显著发展。
以渔猎为生的包牺氏,已积累了“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周易•系辞下》)的经验,并引导人识别天、地、水、火、山、泽、风、雷等自然现象。
在漫长的采猎过程中,古人对许多生态环境要素有了朴素认识,把周围的动植物甚至山岩、流水看作是自己的同胞姐妹兄弟:芬芳的花朵是姐妹,麋鹿、骏马、雄鹰是兄弟,山岩、草地、动物和自己同属一个家庭。
采集、狩猎要取之有度,用之有节,以免遭受饥饿和各种灾害的损毁。
如《国语》所言,九州山川河湖,是生存的物质资源,应祭祀保护和利用。
为了开辟新食物来源,古人在积累一定的动植物知识后,就开始了植物和动物驯化工作。
这也是原始种植业和畜牧业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戴圣《礼记•礼运》)而成为始祖。
新石器中期的黄帝提出了按时节开发利用山林川泽资源要求,建成了中国最早的园林——平圃。
夏商周王朝能在黄河中游地区崛起,生态环境条件是其重要原因。
黄河中游地区土质肥沃,适合农作物生长。
与长江流域相比,地下水位低,土质渗水性好,不易形成洪涝。
即使发生洪涝,也能较快恢复生产。
考古发现并证明,夏王朝之所以从小国林立局面中脱颖而出,生态环境是其重要原因。
二里头遗址、洛阳皂角树遗址反映的生态信息和历书《夏小正》有关动植物、特别是农作物的记载,详细叙述了夏王朝的生态状况。
商周王朝在中原地区相继建立,成为我国古代文明发展的中心,很大程度上也是与地理和生态环境条件有关。
周朝在继承和总结前人经验教训基础上,对山川林泽更为重视,制定了一整套的保护政令、制度和办法,而且还设置了专门的人员对其进行管理。
如兽人、猎人管理田猎,山虞、林衡管理山林,川衡、泽虞、渔人管理河川湖泽等。
整个周代,在保持生态平衡尤其是在山林湖泊和动植物管理与保护方面积累的经验与过去相比要多得多。
《易经》中的卦爻辞记录了周人的多样化生态环境活动,提出了根据季节和林木生长规律进行合理采伐的思想。
《易经》对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有许多精辟论述,是一笔宝贵的生态文明遗产。
可以说,三代时期的生态环境条件极为良好,这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从而使中国较早地进入了农业文明。
黄土高原之所以成为早期的农业起源中心,与所处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黄土高原在当时既是半湿润半干旱地带,又是丘陵地区,有着极为良好的聚落和生态环境。
黄河中下游地区则是气候温暖湿润、河流纵横、湖沼密布、植物葱郁、动物繁盛,成为人类活动的中心。
《诗经》曾描写了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末)至春秋中期(公元前6世纪)大约五百多年的古人生活,共收入诗歌305篇。
《诗经》提到的植物近一百五十种(树木约五十种),对植物和野生动物生长生存的习性与环境都作了较多记载,其中对黄土高原东南部的植物记载尤为详细。
从春秋战国到西汉,是中国传统社会生态环境实践全面推进时期,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居于世界领先时期。
管仲从强国富民高度,强调了保护山林川泽与生态环境资源的重要性。
管子说:“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国虽充盈,金玉虽多,宫室专长有度;江海虽广,池泽虽博,龟鳖虽多,网罟必有正。
”(《管子•八观》)他还告诫统治者,“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菜,不可以天下王”,“原野的五谷生产,观一国之饥饱;以山泽、桑麻、六畜之产,观一国之贫富”(《管子•八观》)。
孟子主张“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告子上》),且力主用养平衡。
战国时已把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上升为治国安邦之策。
荀子在《王制》中提出了许多反对过度开发山林川泽资源而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主张。
汉代,虽出现了大量垦荒现象,但就全国来讲,生态依然平衡,环境同样良好。
西汉的《尔雅》和东汉的《说文解字》收录了大量树木和鸟兽,其中对不少鸟兽的分类和命名沿用至今。
战国以前的林业活动一般依附于虞衡业或园圃业,战国后就发生了变化。
《淮南子•主术训》在谈到汉代农业生产时,特别提到“丘陵坂险不生五谷者,以树竹木”,表明林业已和五谷、六畜、桑麻并列,为农业生产重要项目,成为了独立的生产部门。
从《四民月令》和西汉王褒《僮约》中发现,汉代已出现了大规模经营经济林或用材林的业主。
魏晋南北朝时期种族斗争激烈,战乱频繁,退耕还牧,粗放经营,生态环境建设进步较小,农业生产也出现了倒退现象。
但在南方经东吴孙权及后来的六朝政权后,因恢复和推行新的耕作制度、植保技术、垦种方法等,出现了较大转机,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也有了提高,且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对自然界存在的食物链有了更加独特的认识。
南北朝时期,贾思勰编撰的《齐民要术》既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农书,又是一部内容丰富、作用巨大的生态环境著作。
书中以蒜为例,总结了生物的变异与生态环境条件改变之间的关系;以豆类作物肥田益稼为例,论述了共生互利关系;以桑椹子、黍、麻楮为例,提出了共生互养办法,对生态平衡和生物间的相克相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隋唐时期虽然较短,但生态环境趋于良好。
北方夏热冬暖,南方酷热多雨,林木繁茂。
又因国家再度统一,重视兴修水利,改进生产工具,普及生产技术。
北方的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发展,南方则更进一步提高。
隋炀帝在认识到林木有保持水土和保护河岸作用后,曾下令规定淮南各州郡沿河植树。
唐朝安史之乱前,政权稳定,文化开放,气候温暖,植物茂盛,生态力富足,虽鼓励农耕但趋于平衡,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
文人、士大夫崇尚自然,寄情山水,追求自然风光和山林情趣,出现了建造私家园林现象,并使我国建筑、特别是园林由宫苑向自然山水方面转变,产生了写意山水园林景观。
安史之乱后,特别是因人口增加而加大了垦殖力度,北方的生态环境受到了较大破坏,但南方则因人少地多,生态环境依然良好。
就全国而言,陷入了粮紧增人、粮丰人增、粮紧又增人的怪圈。
人口膨胀,必然加大垦殖,加大垦殖必然破坏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破坏必然减弱抗灾害和抵御危机能力。
其后的五代十国,生态环境则进一步恶化。
北宋虽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但在经济上赤地一片,是中国历史上贫弱无力时期,又因黄河改道,频繁决口,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破害。
北宋庆历年间的第三次黄河大改道,预示着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全线崩溃。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崩溃,促使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宋代不得不放弃多朝故都长安与洛阳,向资源丰富的东南迁移,以致南宋乐于江南,不愿意返回不毛之地。
也正因为南移,把北方的先进技术带到了南方,与优越的生态环境条件结合,才使全国的经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期间,张载提出了“天人合一”(张载《正蒙•乾称》)主张,力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朱熹提出了“天人一理”和“天地万物一体”的思想,并以此确定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内涵和准则。
随着经济好转,研究生态、园艺、造林等动植物及其保护利用的人物及其著作也不断涌现,并出现了一大批成果。
根据《我国农学书录》记载,宋代农书著录有一百多种,而花木栽植技艺方面就达三十多种,并极大地促进了花卉业发展。
植物类谱录著作的繁荣带动了动物谱录发展,宋代谱录类著作中关于动物的谱录相当丰富,种类繁多。
明清时期走上了一条以鼓励垦荒为主,辅以兴修水利、轻徭薄赋、完善仓储赈济制度,以达到最大限度增加土地资源,养活被现有耕地挤压出去的过剩人口的老路。
总体上看,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虽没有多少进步,但在人与自然、生物资源培育、保护与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理论方面却有较大进步。
顾祖禹等人认为: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外部的、非决定性的条件;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趋向复杂化;人类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但不能改变自然规律;技术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媒介,技术水平较低时,人类对生态环境的依赖性较大,技术水平提高时会减少人类对生态环境的依赖。
这种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思想,已揭示出生态文明思想在明代已发展成熟。
康熙雍正时期为清代封建经济极盛时期,但因垦荒过度和农民战争频繁,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
但值得重视的是清末梁启超的思想。
梁启超先后写有《地理与文明之关系》、《亚洲地理大势论》、《我国地理大势论》、《欧洲地理大势论》等系列文章和著作,详尽阐述了他的地理、生态和环境观。
在人与生态环境关系问题上,他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不同的生态环境影响地区(域)文化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在《饮冰室文集》中梁启超指出,人类之所以秀于万物,是因为能以心力改造环境,而非悉听环境宰制。
梁启超还深刻分析了环境与国家形成的关系,认为不同的地理、生态、环境使不同地区和民族产生了不同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