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约瑟夫_奈与新功能主义理论的_修正_

合集下载

39约瑟夫奈

39约瑟夫奈

39. Keohane and Nye小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Jr., 1937-),美国著名国际政治学家,新功能主义和相互依存理论的重要代表。

相继受教于普林斯顿、牛津和哈佛大学,先后任哈佛大学政治学和国际关系教授、哈佛大学国际事务中心主任、国防部负责国际安全事务的助理部长、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院长。

约瑟夫·奈的研究领域较为广泛,但以地区一体化和国际相互依存最为突出。

在与罗伯特·基欧汉合著的《权力与相互依存》(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World Politics in Transition)一书中,约瑟夫·奈结合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方法,将权力概念导入对相互依存的分析之中,提出了复合相互依存理论。

他指出,世界政治中的相互依存,指的是国家间或不同国际行为主体间以相互影响为特征的状况。

相互依存具有三个特征:相互依存的交往要付出代价;相互依存不一定都是互利的;相互依存不一定都是对称的。

复合相互依存也有三个特征:联系渠道是多样的,不仅包括国家和政府间正式与非正式的联系,而且包括跨国公司、银行和国际组织间的联系;国际政治的所有议事日程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没有高级政治(现实主义所说的军事与安全问题)与低级政治(现实主义所说的经济问题)之分;军事力量的作用日趋削弱。

总之,约瑟夫·奈运用传统的强权政治观分析地区一体化,以经济相互依存说明均势,构筑理论框架阐述公共政策,并将规范哲学方法导入对国际关系新现象的研究,从而明确了自由国际主义学派的一般发展趋势。

约瑟夫·奈还著有《跨国关系与世界政治》(Transnational Relations and World Politics, 1970)、《分散的和平》(Peace in Pieces, 1971)、《核伦理学》(Nuclear Ethics, 1986)和《定能领导:美国权势的变化性质》(Bou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 1990)。

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

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

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一、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是发展心理学中的一种重要理论,它强调个体的行为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形成和改变的。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对刺激做出的反应,而这些行为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来改变和塑造。

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包括巴甫洛夫、斯金纳等。

行为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个体的行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而不是由内在的心理过程所决定。

在行为主义理论中,重点研究的是行为的条件化和强化,通过正向和负向的激励,可以增强或减弱特定行为的发生频率。

行为主义理论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和观察。

二、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他认为人类的认知能力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特点。

认知发展理论强调个体在认知过程中主动构建知识和理解,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来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人类的认知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在每个阶段,个体都具有不同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

认知发展理论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观察和访谈。

三、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的,他认为个体的学习不仅仅是通过直接的条件化和强化,还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来进行。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社会环境对个体学习的重要影响。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来判断什么是适合的行为和结果。

个体还可以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

社会学习理论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和观察。

四、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是发展心理学中的一种重要理论,它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人类是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个体的行为和发展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

人本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个体的自我实现是人类发展的最高目标,个体应该关注自己的内在需求和价值,追求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人本主义理论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访谈和观察。

五、心理动力学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是由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它强调个体的潜意识和冲突对行为和发展的影响。

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

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

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引言概述: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科学,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

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这些理论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人类的心理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本文将介绍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

一、行为主义理论:1.1 古典条件反射理论:由俄国心理学家帕夫洛夫提出,认为人类的行为是通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联形成的。

1.2 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强调个体的行为是通过与环境的积极反馈和惩罚相联系而形成的。

1.3 社会学习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认为个体的行为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和形成的。

二、认知理论:2.1 认知发展理论: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认为个体的认知能力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发展,从而影响其思维和行为。

2.2 信息加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阿特金森和舒夫提出,强调个体在接受信息时会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和处理,从而影响其行为和决策。

2.3 认知社会学习理论:由加拿大心理学家班迪拉提出,认为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作用,通过社会交往和合作来促进认知发展。

三、社会学习理论:3.1 模型观察学习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认为个体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和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

3.2 自我效能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认为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和信念会影响其行为和决策。

3.3 人际认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强调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的态度和认知会影响其行为和决策。

四、心理动力学理论:4.1 内驱力理论:由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认为个体的行为受到潜意识和无意识动力的驱使和影响。

4.2 心理防御机制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认为个体通过心理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免受焦虑和冲突的影响。

4.3 心理发展理论: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自我实现和整合的过程,包括个体与自我、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0326《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导读及文本

0326《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导读及文本

《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导读一、拉斯韦尔其人其学作为公认的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哈罗德·D·拉斯韦尔(Harold D·Lasswell,1902—1978)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唐奈森,他的父亲是那里的一个长老会牧师,母亲是中学教师。

父母活跃、对事事充满好奇心的个性完全遗传到了他们的儿子身上,拉斯韦尔属于那种早慧的天才人物。

16岁进入芝加哥大学学习之前,已经受到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影响。

1918年进入大学后,“芝加哥学派”领军人物罗伯特·帕克、象征互动论的发明者乔治·赫伯特·米德、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和制度经济学家索尔斯坦·维布伦等人的思想都深深地吸引了他。

【1】(V)他是美国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创始人之一,以一个政治学家的声名闻名于西方世界,但他多学科的特性更使他在传播学研究领域收获了巨大的影响和成就。

尽管他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传播学者,但是“在我们今天可称作传播学观点的东西中,弥漫着拉斯韦尔的许多思想和作品,而不管学术界关注的确切话题是什么。

”(罗杰斯,1986)他的学术兴趣包括宣传研究、舆论信息、政治领袖的作用和大众媒体的内容分析。

【2】(214-215)哈罗德·D·拉斯韦尔生平大事表【2】(214)时间事件1902年2月13日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唐奈森1918年16岁进入芝加哥大学,获得一笔奖学金1920年获得哲学学士学位,并继续留在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系攻读博士学位1926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

在此之前,前往瑞士、英国、德国和法国学习和收集资料,并写出其博士论文《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1927年被任命为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助理教授,发表博士论文《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1930年发表《精神病理学与政治学》,标志着将精神分析理论首次主要用于分析政治领袖1936年发表《政治学:谁得到了什么,在什么时候,怎么得到的》,论证政治学的目的是研究权力;被提升为芝加哥大学的终身副教授1938年从芝加哥大学辞职;两辆载有他的全部资料和个人财物的卡车在去纽约的途中翻车和烧毁1939年(与D﹒布卢门泰克合作)发表《世界革命宣传:芝加哥研究》1939—1940年成为洛克菲勒基金会大众传播研讨班的最有影响的成员,在那里他第一次提出传播的“五W”模式1940—1945年担任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战时传播研究实验部主任1946年被任命为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以及1952年以后的政治学教授)1948年《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出版,确定了传播学效果研究的传统1954年受聘任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研究员1955年当选美国政治学会会长1970—1972年担任纽约城市大学杰出教授1972—1976年成为坦普尔大学法学院杰出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事务的A﹒施韦策教授1976—1978年担任纽约政策学中心的主任1978年12月18日在纽约病故于肺炎,终身未婚拉斯韦尔主要的政治学著作有:《世界政治与个人不安全》(World Politics and PersonalInsecurity,1935)、《政治学:谁得到了什么,在什么时候,怎么得到的》(Politics:Who Gets What,When,How,1936)、《政治面对经济》(Politics Faces Economic,1946)、《权利与人格》(Power and Personality,1948)、《权力与社会:政治研究框架》(Power and Society: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Inquiry,与卡普兰·亚伯拉罕合著,1950)、《政策科学:范围与方法的近期发展》(The Policy Science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Scope and Method,与丹尼尔·勒纳合著,1951)、《政治科学的未来》(The Future of Political Science,1963)等几十部。

国际政治学概论(名词解释)

国际政治学概论(名词解释)

国际政治学概论一、名词解释1、国际政治:⑴国际政治像一切政治一样,是追逐权力的斗争。

(汉斯·摩根索)2、国际政治学:国际政治学时政治学的一个分支,是揭示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3、理想主义:现代国际关系学上的理想主义又称法理主义或规范主义,是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中形成最早的一个学派。

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是对格劳秀斯和康德等理想主义外事哲学传统的直接继承和发展。

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

理想主义的主要主张:第一,人性可以改造;第二,战争可以避免;第三,利益可以调和;第四,建立国际机构,保卫世界和平;第五,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以保证世界和平;第六,公众舆论也可确保世界和平。

4、现实主义:是在对理想主义学派的批判和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思中逐步形成的。

思想渊源可追溯至修昔底德、马基雅弗利、霍布斯等古代和近代政治思想家。

最早的代表人物是英国威尔士大学教授爱德华·卡尔。

战后该理论最著名的代表是汉斯·摩根索及其《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

主要主张:第一,人性本恶;第二,国家是国际体系主要的行为体,其他任何行为体都不能代替它;第三,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第四,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中式分析国家行为的路标;第五,道德和有关的价值观念是相对的;第六,维持国际和平最好的办法是依靠均势。

5、新现实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也被称为“结构现实主义”。

主要代表作是肯尼思·沃尔兹1979年发表的《国际政治理论》。

是对传统现实主义理论的修正、改造和补救。

新现实主义的两个修正:⑴目的与手段:权力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国家最关心的是安全;⑵原因与结果:权力政治是国家与由国家组成的国际体系相互作用的结果。

6、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亦称跨国主义、国际自由主义、全球主义或契约制度主义等。

是对传统现实主义进行的“科学的修正和补救”。

《艺术设计史》题目和答案

《艺术设计史》题目和答案

《设计史》复习提纲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马家窑)文化中曲线构成的旋涡纹饰是结构最复杂、完美而又有典型意义的几何纹饰之一。

(《旋涡纹瓶》)作为器物纹样的几何装饰手法,这件作品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中高超的构图技巧。

★2、原始社会时期,原始先民所居住的环境形成了鲜明南北地域特色的建筑风格。

北方气候干燥,雨水少,主要是穴居、半穴居和简单的(地面)建筑;而南方由于雨水较多,空气湿润,则设计了一种下层架空、上层住人的(干栏)式建筑。

★3、(《考工记》)是(春秋)末年齐国人记录手工业技术的官书,也是一部手工业技术规范的总汇。

它部分的反映了当时中国所达到的科技及工艺水平。

★4、秦代的(陶俑)的制作却显得繁荣而独具特色。

(秦始皇陵兵马俑)被世人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代表其陶俑制作的巅峰。

5、瓦当俗称瓦头,是一种泥制陶器,为古建筑瓦的构件,起着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屋。

王莽时流行一种“四神瓦当”,即在瓦当上面绘烧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6、(宋代)是我国陶瓷的鼎盛时期。

(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为五大名窑,形制优美,高雅凝重,不但超越前人的成就,即使後人仿制也少能匹敌。

★7、在埃及已发现的金字塔中,最大最有名的是位于开罗西南面的(吉萨)高地上的祖孙三代金字塔。

它们是(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与其周围众多的小金字塔形成金字塔群,为埃及金字塔建筑艺术的顶峰。

★8、古希腊建筑的主要成就是纪念性建筑和建筑群的艺术形式的完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雅典卫城)及其中心建筑(帕提农)神庙。

★9、欧洲中世纪的设计总体来看具有以下四种设计风格:(拜占庭)风格、早期中世纪风格、(罗马式)风格和(哥特式)式风格。

★10、工艺美术运动--起源于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

以追求(自然)纹样和(哥特)式风格为特征,旨在提高产品质量,复兴手工艺品的设计传统,发起者是(威廉•莫里斯)。

传播学十大核心理论集合

传播学十大核心理论集合

传播学十大核心理论集合1、知识沟假说1、背景2、提出3、基本观点4、导致"知识沟"原因分析5、发展与改进6、现实意义1、背景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提出通过大众传播手段改变贫困儿童受教育的条件,其中《芝麻街》节目是其中一项重要的项目,后来发现尽管对贫富儿童都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对节目接触和利用最多,产生更好效果的仍然是富裕家庭的儿童,因此它不但没有缩小不平等,反而扩大了差异。

2、提出1970年蒂奇纳等人在《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距增长》一文中提出"知识沟"的概念:"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

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3、基本观点(1)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传播信息的增多,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将比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信息,因此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扩大,而不是缩小。

(2)一段时间内媒介大量宣传某话题,文化程度较高的人比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吸取该话题的知识。

(3)在特定的时间里,较之未大量宣传的话题,在媒介大量宣传的话题上,所获知识与教育程度有更高的相关性。

4、导致"知识沟"原因分析1)传播技能:由于文化程度的差异,基本的信息处理能力(如阅读、理解、记忆等)就会有差异,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教育程度高。

2)已有知识的储备,由于现存信息量和已有背景知识多少的差异,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由于教育程度高对某问题早有了解或者更深入理解。

3)社会交往:经济状况好的人有更多的相关社会联系,交往范围广,获得知识速度快。

4)选择性心理机制:社会经济状况差的人很难找到与其价值观和态度相协调的媒介信息,兴趣降低。

5)大众传媒自身的本性是为较高社会阶层的人服务。

5、发展与改进1)信息有时会扩大知识沟,有时会缩小,这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最为关键在于兴趣和动机。

教育社会学基础02第二章——教育社会学的名家和理论流派

教育社会学基础02第二章——教育社会学的名家和理论流派

2.教育的功能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
涂尔干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社会化,在每个人身上塑造 “社会我”,这与他强调社会集体意识促进社会整合的观 点具有密切联系。在涂尔干看来,“教育是年长的几代人 对社会生活方面的尚未成熟的几代人所施加的影响。其目 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某些激励和 发展,以适应整个政治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 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教育使个体内化社 会共识、认同社会共享的价值观,从而促进社会整合,维 持社会系统的健康运转。这种理论对20世纪功能主义教育 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帕森斯等人继承和发展了这种理论。
四、帕森斯的分析功能主义
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是功能理论的领袖人物,其思想深 受涂尔干、韦伯等人的影响。他构建了恢宏庞大的思想理 论体系,为功能主义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成为社会学的 主导性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帕森斯的理论体系有社会系 统理论、模式变量理论、社会行动理论等,主要著作有 《社会行动的结构》《社会系统》等。在《社会行动的结 构》一书中,帕森斯提倡用分析的实在论来建立社会学理 论。“作为与虚构论相对立的观点,它认为至少有某些一 般科学概念不是虚构的,而是充分‘把握了’客观外部世 界的某些方面的。这里所说的分析性概念就是这样的概 念……这些概念不是与具体现象相对应的,而是与具体现 象中那些能在分析上与其他成分分开的成分相对应的。”
核心概念 功能理论冲突理论 互动理论 批判理论 “新”教育社会学
研究主题
经典名家的教育社会学思想 不同教育社会学理论流派的基本观点
第一节 功能理论
作为一种宏观社会学理论流派,功能理论深受孔德、斯 宾塞、涂尔干等社会学家的影响,成形于19世纪末20世 纪初,经过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等人 的研究而发展。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和默顿(Merton)是集 大成者。功能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成为欧美社会学的主 导理论,虽然在60年代末受到了冲突理论的挑战,此后又 有解释论的冲击,但其在当代依然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有 关教育的功能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涂尔干、帕森斯、默顿、 杜威、克拉克(Clark)、特纳(Turner)、霍珀(Hopper)、 格罗斯(Gross)等。

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

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

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美】小约瑟夫*奈第一章:世界政治中存在着永久的冲突逻辑吗?1.在新的世纪里,国家的数量不会减少,而且还有可能会增加,世界政府并不能自动解决战争问题,因为今天的绝大数战争属于内部或族群战争。

我们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还生活在有独立国家所组成的社会。

2.从古至今,世界政治有三种基本的形式世界帝国体系,有一个政府主导者着与他交往的绝大多数国家的行为。

封建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个人效忠对象和政治义务主要不是由领土边界决定的。

无政府的国家体系,它由相对具有内聚力的国家组成,没有一个更高的政府凌驾于这些国家之上。

今天所说的国际政治,通常是指领土国家体系,缺少一个共同主权者的政治,即在各行为体之上没有统治者的政治。

行为体,目标和手段是国际政治理论的三个基本概念。

伯罗奔尼撒战争源于希腊力量的增长及其引起的斯巴达的恐惧。

“安全困境”,即无政府状态。

伦理在国际政治中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判断道义的主张:动机或者意图,手段,后果。

伦理在国际政治中所受到的限制1.有关价值观念的国际共识很少。

2.人们用不同的标准分别判断政治家作为领导人的行为和作为个人的行为。

3.因果的复杂性,伦理在国际政治中扮演一个相对较小的角色。

4.国际制度在国际社会中严重脱节。

三种道义作用的观点1.怀疑论者,毫无意义,强权公理:强者做其能够做的事情,而弱者接受其必须接受的事情。

(忽视了秩序与正义的权衡问题)2.国际道义者,一些国家不尊重国际社会的规则。

(解释了维护秩序的途径,没有解释什么情况下干涉是正义的)3.世界主义者,国际社会不仅是国家组成的社会,更是和i人组成的社会,正义应该是个人的正义。

(可能导致思绪混乱)第二章:20世纪重大冲突的起源体系结构是指权力分布,体系过程是指体系单位之间互动的模式与类型。

国际政治体系的过程是由以下三个因素决定的:1)体系的结构(两极结构倾向于导致不甚灵活的过程)2)文化与制度环境,它围绕着结构并决定国家参加合作的动机与能力。

述评约瑟夫.奈“软权力”理论

述评约瑟夫.奈“软权力”理论

述评约瑟夫.奈“软权力”理论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四川绵阳621010)尽管约瑟夫·奈“软权力”理论仍需发展与完善,可它对国际关系理论的贡献不容小觑,更为重要的是,如能加强对其研究,形成自身特色的“软权力”理论,则会丰富中国国家发展战略并有效地指导国家实践。

标签:约瑟夫·奈;“软权力”理论;国家战略一、约瑟夫·奈“软权力”理论的由来及发展1990年,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Joseph Nye)在《世界权力的变革MThe Transformation of World Power)、《软权力》(Soft Power)两篇文章和《必定要领导——正在变化着的美国权力的性质》(Bound to Lead:the ChangingNature of American Power)专著里较系统地提出和阐述了软权力概念。

他认为,冷战后国际政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世界权力的变革”和“权力性质的变化”,“今天,实力的界定不再强调军事力量和征服。

技术、教育和经济增长等因素在国际权力中正变得日益重要”。

“所有国家,包括美国,要学会通过新的权力源泉来实现其目标:操作全球相互依存、管理国际体系结构、共享人类文化价值”。

这种新的权力源泉就叫做“软权力”。

1996年之后,约瑟夫·奈又认为,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世界,信息成为国际关系的核心权力,信息权力作为软权力的核心正日益影响国际事务的变革。

这里的信息主要指商务信息、战略信息和文化信息。

他于1999年初在《时代》周刊上进步指出:“软权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与意识形态诉求(Appeal)。

它是一种通过吸引力而不是强制力获得理想结果的能力。

它是通过让别人信服他们应该跟随你或让他们同意那种能够产生你所需要的行为的标准(Norms)和制度(Institutions)来工作的。

软权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信息的说服力。

如果一个国家可以使它的立场在其他人眼里具有吸引力,并且鼓励其他国家依照寻求共存的方式加强界定他们利益的国际机制(Institutions),那么它无需扩展那些传统的经济和军事资源。

结构功能主义

结构功能主义

结构功能主义一、结构功能主义简要脉络功能主义是20世纪初期逐渐形成的社会理论,目的是从系统的、联系的视角,对社会的行动、仪式等宏观或微观的现象做出解释。

早期的功能主义起源于——19世纪的社会学创始人斯宾塞和涂尔干等人。

他们用生物学和进化论的理论来解释社会。

社会是一个有机体,他的不同部分就像生物体的不同器官,满足着整个生物体的需求,维持着系统的平衡。

“功能主义”概念的提出——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

他在《文化论》中论述了人类学研究中的功能主义视角。

功能主义进入社会学——美国学者塔科特·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现代社会的结构与功能》AGIL模型,“功能主义”成为20世纪中期非常著名的社会学范式。

功能主义对大众传播的功能研究的启发——1948年拉斯韦尔《社会中传播的结构与功能》;1948年拉扎斯菲尔德与默顿(帕森斯的弟子)《大众传播、大众品味与有组织的社会行动》二、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至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社会学界,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他的结构功能分析模型,从功能分化的角度,将社会结构概念发展成一种庞大的旨在解释一切人类行动的系统理论。

1、结构表现为一种功能帕森斯认为所谓社会结构是具有不同基本功能的、多层面的次系统所形成的一种“总体社会系统”,包含执行“适应(A)”、“目的达成(G)”、“整合(I)”和“模式维护(L)”四项基本功能的完整体系。

这个完整体系被划分为四个了系统,分别对应四项基本功能:“经济系统”执行适应环境的功能;“政治系统”执行目标达成功能;“社会系统”执行整合功能;“文化系统”执行模式维护功能。

帕森斯认为,这是一个整体的、均衡的、自我调解和相互支持的系统,结构内的各部分都对整体发挥作用;同时,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维持整体的动态的均衡秩序。

在这里,结构表现为一种功能。

2、结构是一种互动关系模型帕森斯非常强调秩序、行动和共同价值体系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

欧洲一体化研究的理论视角

欧洲一体化研究的理论视角

欧洲一体化研究的理论视角*金宵**摘要:随着对全球化问题讨论的深入,区域化也逐步引起了学界的注意。

其中欧洲一体化作为区域化的典型代表,成为了国际关系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

各理论流派的学者通过对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剖析,运用不同的分析框架来解释欧洲一体化的原因、内涵、发展趋势。

本文将对六种较为有影响力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一个简略的梳理,从不同理论视角看待欧洲一体化议题。

关键词:欧洲一体化;欧洲联盟;一体化理论一、何谓欧洲一体化学界对欧洲一体化的定义争议颇多,一般来说,欧洲一体化是一个过程,是指欧洲众多国家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向一个整体发展的过程。

欧洲一体化真正开始于1951年。

当时,为了限制联邦德国的煤炭和钢铁生产总量,从而控制其军事工业的发展基础,法国提出了一个被称之为舒曼计划(Schuman Plan)的方案,建议把法国和德国的煤炭和钢铁生产置于一个共同机构管理之下。

一些西欧国家(包括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也参与进来,他们同法国和联邦德国一起在巴黎共同签署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该条约也被称为《巴黎条约》。

这个条约是西欧主权国家之间在一体化进程中签订的第一个具有约束力的立法文件。

该条约明确规定煤钢共同体以共同市场、共同目标和共同机构为基础,这三个共同实际上是后来的欧共体以及今天的欧盟所确立的长远发展目标的雏形。

不少专家和学者将区域一体化分为建立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统一大市场、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五个层次。

欧洲一体化作为区域化的经典案例,已经实现了前四步,正在向第五阶段迈进:在1951年煤钢共同体建立之时,其已跨越了自由贸易区阶段;1968年7月1日,欧洲一体化实现了关税同盟;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基本实现;1999年1月1日,欧元顺利启动,首先在11个成员国实现了货币联盟。

目前,正处于建设和完善经济货币联盟的阶段,并且在不断地推进政治和安全领域的一体化。

在进行下一步讨论前,有必要对“欧洲一体化”与现在被讨论较多的“欧洲化”进行概念辨析。

约瑟夫·奈软实力说核心概念辨析

约瑟夫·奈软实力说核心概念辨析
用是 一 回事 , 能否真 正感 召他人 、 而成 功地影 响心 从

灵是另 一 回事 。既然 长期 以来 占统 治地 位 的观点是 把 冲突与对 抗作 为 国 际政 治 的 本质 , 而合 作 与 调解
的获 得靠 的是一 个 国家思 想的 吸引力或 者是 确立某 种 程 度 上 能 体 现 别 国 意 愿 的 政 治 导 向 的 能 力 ” [ - 即看 重 的是 吸 引别 的国家来 自觉 自愿追 。。 随你 的能力 。约 瑟夫 ・ 奈认 为这很 重要 。他 以家长 教 导孩 子 的方 法 为例 , 出与 其 粗暴 而 愚 蠢地 管 教 指 孩 子做 你想让 他做 的事 , 如 巧 妙地 影 响 和确 立 孩 不 子 的信 念 与爱好 , 这样 才能事 半功 倍 , 劳永逸 。同 一 样, 一个 国家 的强 盛如果 能够让 人钦 羡 、 效而不 是 仿
灵 的手段 , 而非 出 自共 享 的意愿 。 古 典现 实 主义学 派代表 人 物汉斯 ・ 根索在 他 摩
按照这 一冷 冰 冰 的 逻 辑 , 化 软 实 力 就 用 处 不 多 。 文 但 约瑟 夫 ・ 如今 宣 称 美 国一 直 在 “ 苦 纠缠 于 如 奈 苦 何 将我们 的价 值 观与他 人 的利益 融会起 来 ” [( ,1 1 并 强调文 化报
2 1 第 1期 00年
Junl f nvri fne ai a R li s2 1 o1 ora o i syo tr tn e tn ,00N . U e t I n ol ao
约 瑟 夫 ・ 软 实 力说 核 心 概 念 辨 析 奈
郭 小聪
( 国际关 系学 院 文化与传播 系,北京 109 ) 0 0 1
的经典巨著 《 国家 间政 治——权力斗争与和平》 中

新功能主义与欧洲一体化进程

新功能主义与欧洲一体化进程

新功能主义理论与欧洲一体化发布日房乐宪新功能主义作为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体化理论,深受戴维•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思想影响,但它又是以厄恩斯特•哈斯为代表的政治理论家对功能主义进行根本性批判的产物。

哈斯针对功能主义所谓政治性和功能性领域之间可以做出合理的明确区分的假设,批评米特兰尼没有充分考虑权力因素,提出权力同福利不可分割的假设,强调政治和经济精英人物而不是基层群众掌握着地区一体化的钥匙。

哈斯结合对欧洲煤钢共同体和国际劳工组织等一体化组织的重要研究成果,发展了在一系列政治概念及其应用范围上都不同于功能主义前辈的一体化理论。

另外,利昂•林德伯格、菲利普•史密特和约瑟夫•奈等人也都是新功能主义的重要代表。

本文重点从外溢概念和超国家性观念两个角度,试图比较系统地阐述新功能主义的基本主张,并分析该理论对理解欧洲一体化的主要价值及其局限性。

新功能主义的“外溢”概念与欧洲一体化“外溢”(spillover)是新功能主义的核心概念。

它是对功能主义强调的情感与忠诚的“扩展性”转移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与米特兰尼的扩展说形成对照的是,新功能主义者将“外溢”同机构的发展及权力的扩展性转移联系在一起。

外溢过程的最终受益者是超国家机构,这些机构在一些逐渐政治化的问题上不断扩展其力量和权限。

哈斯所谓的外溢主要是指一个地区组织的任务将随着该组织从已经和正在执行的各种任务中获得的经验而不断扩展的过程。

新功能主义者在各自的理论著述中都对外溢概念予以特别重视,并将其和一体化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

新功能主义主张:一体化能够继续之前需要某些前提条件,包括公众态度由民族主义转向合作,精英人物出于实用主义而不是利他主义的原因促进一体化的欲望,以及向一个新的超国家机构授予实际权力。

一旦这些变化发生,将会有一个由外溢引起的一体化发展。

精英层介入的一体化进程也受到一般民众当中存在的“许可一致”的推进:只要一体化不对他们构成负面影响,一般民众就允许它发生。

《理解全球冲突与合作:理论与历史》 读书报告

《理解全球冲突与合作:理论与历史》 读书报告

世界现代史读书报告书目:《理解全球冲突与合作:理论与历史》第九版作者:【美】小约瑟夫奈【加拿大】戴维韦尔奇译者:张小明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一、概述《理解全球冲突与合作:理论与历史》作为一部导论性著作,旨在引导读者如何将理论与历史结合起来,并以此为起点,更深入、更清晰地认识历史,理解历史。

从而避免人们像政治学家那般孤立和沉迷于抽象概念的迷津之中,将自己头脑中的构想简单的当作现实,进而产生世俗化的政治。

约瑟夫奈即本书作者将历史上升到理论的层面,并试图以理论的角度解释历史事件,从宏观上把握全球冲突与合作。

通过一、二章的理论介绍和三、四、五章对一战、二战以及冷战的历史分析去解答第六七八章所反映的当前国际冲突问题,并由此引发第九章对未来世界的思考。

因此,我浅显的将本书划分为以上四个层次,并在下文中依次作以简单论述。

二、分述1.理论介绍“世界是一个延续性和变迁性所组成的奇特的混合体。

借鉴历史以理解延续性和变迁性,不应以过去为束缚,不能忽略传统理论的学习,并要将它们运用于当前的环境之中。

”——约瑟夫奈千百年来,我们所看到的冲突与合作的基本逻辑总是令人惊奇的一成不变,尽管人类历史以来的冲突与合作的形式以及导致冲突与合作的因素总是变化不定的。

因此,注重理论的适用性与现实的多变性成为研究历史、分析历史的重要原则之一。

以下我就奈先生的国际政治体系、三层次分析法两方面对本书前两章理论部分作以简单说明。

(1)国际政治体系国际政治,即整个世界的政治体系,与国内政治相对应。

奈先生认为:一般的,国际政治具有三种形式:世界帝国体系、封建体系及无政府国家体系。

世界帝国体系:即一个政府主导与它交往的绝大多数国家的行为体系,最具典型的例子便是古罗马帝国。

封建体系:个人效忠对象及政治义务并非由领土边界所决定的国家体系。

如中世纪的欧洲、古代中国。

无政府国家体系:由相对具有内聚力的国家组成,没有一个更高的政府凌驾于这些国家之上。

在这种体系下世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国家,它们相互关联且相互制约,但不存在一个更高级的权威。

“奈模型”与东亚合作的难题及出路

“奈模型”与东亚合作的难题及出路

型” 。他把它 们 分 成结 构 条 件 和认 知 条 件 , 结构 条 件 是指 主要 由一 系列 要 素 而 不是 一 体 化 过程 决 定
的相对稳 定 的变 量 , 知条 件是 指在 一体 化过 程 中 认 主要 由一 体化 过程 本 身决定 的可 变 因素 。

据学者 观察 , 9 7年 亚 洲 金 融 危 机 的爆 发 催 生 了 19
欧盟成 功地 使 地 区 一体 化 过 程 的发 展 与 兴 盛
变成 日益突显 的全 球 化历 史进 程 中 的新 趋 势 和 新 特点 。地 区主义成 为最具 影 响 的发 展模 式 , 可能 有
(o e hS J sp .Ny ,r ,9 7 是该理 论 的一 个重要 eJ. 1 3  ̄)
新功 能主义 堪称一 体化 理论 的 同义语 , 美 国 而 著 名国际 政 治 学 家 、 佛 大 学 教 授 小 约 瑟 夫 ・奈 哈
与到更 深入 的一 体化 进程 的可能性 就越大 。 ”
收 稿 日期 :0 01—7 2 1-22
作者简介 : 唐 姗 ( 9 6) 女 . 海人 . 南 大 学 东 南 亚 研 究 所 国 际 关 系专 业博 士研 究 生 。 18 一 , 上 暨
7 6

佛 山科 学技 术 学院学报 ( 会科 学版 ) 社
第2 9卷
体化 的认 知条件 , 主要包括 : 1 一 体化 收 益 ()
收人 国家平 均 值 的 2 ; 柬埔 寨 、 甸 、 挝 和 4 而 缅 老
分配是 否平等 的认知 。小 约瑟夫 ・ 认 为“ 奈 所有 成
越南 等 国平 均 G DP仅 为 ¥22 6 是 前 述 日本等 国 l,
第 2 卷 第 2期 9

19秋《西方行政学说》复习提示(仅供参考)

19秋《西方行政学说》复习提示(仅供参考)

19秋《西方行政学说》复习提示(仅供参考)0997《西方行政学说》复习一、单选题1、()被许多美国著名的政治学与行政学者亲切的称为“公共行政学的前辈”。

沃尔多2、()被誉为行政科学的奠基人。

怀特3、()处理的是“高层次”问题,即目标选择问题,因为目标选择往往与高层决策相联系。

系统分析4、()试图寻求一种具有更广泛适用性的“一般管理理论”,并成功的创立了一般管理理论。

法约尔5、()是可望用来实现目标的可供选择的办法或手段。

备选方案6、()是美国公共行政学会全国公共服务运动组织的创始人和第一任主席。

登哈特7、()是美国著名的行政学家和行政生态学的创始人。

里格斯8、()是诺贝尔奖历史上唯一的一位以非经济学家的身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者。

西蒙9、()是由领导者的才能、知识水平和威信所决定的。

领导权威10、()是政治与行政实现协调的必要途径。

行政的适度集权化11()于1889年以题为《中世纪贸易商社史》的论文获博士学位。

韦伯12、“()”是这样一种尝试,即试图阐明目标、解释有关问题和限定问题范围。

总体概述13、“神秘化组织”行使权威的方式是基于(),它以对个人的崇拜、迷信为基础。

领导者个人的人格14、“我为什么应该遵守道德规范?”是哪一个伦理思考层次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后伦理思考层次15、“想象”(imagination)这个语词曾经一度被认为是()学界的特征,但现在成了一个被更广泛需要的特性。

美16、“政策分析”的创始人是()。

林德布洛姆17、1968年弗雷德里克森等一批年轻行政学者,在()召开会议,采用新的研究方法探讨行政学的发展趋势,进而形成了关于新公共行政学与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研讨。

锡拉丘兹大学18、1993年,美国行政学会因该学者在公共预算方面所取得的巨大学术成就而专门设立了()奖。

维尔达夫斯基19、1994年克林顿政府行政改革所依据的理论主要是()。

企业家政府理论20、19世纪50年代英国创立的()为行政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范畴和规范。

新功能主义

新功能主义

-亚历山大的新功能主义与社会学理论传统重建作者:林聚任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老一辈社会学家的隐退,新一代社会学家的崛起,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呈现出了崭新的景象。

新功能主义的兴起就是一个重要表现。

新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德国社会学家卢曼(N.Luhman)、明希(R.Munch),美国社会学家斯美尔瑟(N.Smelser)、科勒米(P.Colomy)等。

但新功能主义观点的最有力倡导者,当数美国年轻的社会学家亚历山大。

是他首先使用了“新功能主义”一词,并在此方面提出了富有创建性的理论观点。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用这一新的观点对社会学理论传统做了诠释与重建。

一杰夫雷•C•亚历山大(Jeffrey C.Alexander)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理论著作,旗帜鲜明地倡导新功能主义观点。

他在其《新功能主义》一书的导言中,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功能主义观点。

他指出,新功能主义的出现,虽然不是帕森斯的功能主义的翻版,但二者的确有某种亲缘关系。

他说“功能主义”这一术语“所指的并非是一套概念、一种方法、一种模式或一种意识形态。

毋宁说,它指的是一种传统。

”[1](第9页)他认为应从如下方面去理解这一理论传统:(1)功能主义虽然没有在解释性方面提供一种模式,但它所提供的是社会各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图景,故在更具描述性的方面提供了一种模式。

(2)功能主义像关注结构一样关注行动。

而且,其行动概念如同关注实践和手段一样,去关注表意性的行动(expressive action)和行动的目的。

功能主义非凡关心在限制和规定的手段下达到目的的程度。

(3)功能主义认为整合是一种可能性,而社会控制的变异和过程是事实。

均衡论尽管不能作为对实际的社会系统分析的参考点,但它可以作为功能主义系统分析的参考点。

(4)功能主义假定人格、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区分对社会结构来说是必要的,而且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紧张是变迁和控制的持续根源。

【考研资料】心理学美学(文艺心理学)复习资料

【考研资料】心理学美学(文艺心理学)复习资料

【考研资料】心理学美学(文艺心理学)复习资料《文艺心理学》复习资料汇编第一章第一节文艺心理学的理论背景和研究途径一、费希纳:实验艺术心理学的鼻祖。

主要著作《美学导论》,其中有16种审美原则:一是审美阈原则,这一原则运用于意识水平,它要求刺激在它能够使主体产生快乐或者痛苦之前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换言之,进入审美阈限的刺激,才有可能唤起审美愉悦。

二是审美加强原则。

三是多样中的统一原则。

四是没有矛盾,一致或真实的原则。

五是清晰性原则。

六是审美联想原则。

七是审美比较原则。

八是审美序列原则。

九是审美调和原则。

十是审美的总和、中和与饱满的原则。

十一是审美的持续和交替原则。

十二是审美的传导原则。

十三是审美感受的双重表象原则。

十四是审美的适中原则。

十五是审美的耗力最小原则。

十六是审美的安定性原则。

二、吉布森。

实验艺术心理的当代代表。

他在图形后效、深度知觉,尤以创立生态光学理论而知名。

三、贝里尼。

英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美学和心理生理学》是当代最赋名望的艺术心理学著作之一。

主要贡献是体现在动机与唤醒、思维与心理美学,以及视觉艺术等领域。

他在60年代提出“唤醒理论”,又称“规范与审美愉悦的关系理论”:随着刺激的重复出现时间的推移,表象间的新奇性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移之以论人的审美,其愉悦是由于这两种唤醒而得到的:一是“渐进性”的唤醒,它使情感达到适当程度,其过程是紧张情绪的适度递增;二是“亢奋性”唤醒:情感超过可意的程度而剧烈上升,然后在唤醒下退时获得一种解除的愉快。

与此相应,艺术中有三种特征可以和唤醒有关。

这三种特征是:1、心理物理特征,包括光亮度、饱和度、大小、响度和色调等。

2、生态学特征,3、影响唤醒的最为重要的方式是通过形式特征的“相对易变性”而实现的。

四、泽基。

《内存的视觉:对于艺术和大脑的探索》是目前探讨艺术和脑神经之间的关系的最重要著作之一。

他认为,大脑与艺术的创造、接受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一体化经验出发 ,奈修改了新功能主义某些概念 , 提出了分析一体化条件的理论框架 ,从而在一定意义 上修正了新功能主义理论 。
一 、对一体化 、外溢 、政治化概念的再认识
在西方学者纷杂的一体化研究中 ,有关一体化的 定义五花八门 。新功能主义的奠基者哈斯认为一体 化是“几个不同国家背景下的政治行为体 ,被劝说把 它们的忠诚 、期望和政治活动转移到一个新的中心的 过程 , 这 个 中 心 拥 有 或 要 求 高 于 现 存 国 家 的 管 辖 权”。[1] (P16) 哈斯将一体化视为一种进程 ,在这个进程 中 ,卷入这一进程的行为体的政治活动 、期望和忠诚 都发生了转移 ,而这一进程的终点应该是一个新的共 同体的产生 。[2] (P6 - 7) 正如哈斯所说 ,他的目的是“解剖 实际的一体化进程来探求说明它的实质 。”[1] (pxii) 林德 伯格对一体化的定义也强调了过程 。他在关于欧共 体的论著中将一体化确定为 : (1) 各国放弃独立推行 对外政策和关键的国内政策的愿望和能力 ,转而谋求 做出联合决定或把决策活动委托给新的中央机构的 过程 ; (2) 说服若干不同环境的政治领导人将其愿望
从小约瑟夫·奈对一体化的定义中可以看出 ,他 强调的是一体化的类型而不是进程 ,避免了哈斯定义 中孰先孰后 、孰难孰易的问题 。尤为突出的是 ,他对 不同类型的催化因素 、一体化发生的外界环境以及一 体化过程中的各种中断现象进行了概念上的区分 ,将 一体化细分为经济 、政治 、社会三个部分 ,然后把这些 部分细分为诸多子类型 ,根据不同的指标进行计算 , 这样 ,奈将一体化视为一种多维的概念 ,可以从不同 角度对一体化进行多方位分析 。
① 沟通理论的奠基者卡尔·多伊奇提出了一体化的状态说 。多伊奇是从安全共同体 ( security community) 的角度来界定一 体化的 。他认为政治共同体并不足以消除战争 ,安全共同体能够解决冲突和战争问题 。“安全共同体是已经‘ —体化’了的一群 人构成的团体 。一体化是指在一定领土范围内 ,足够强大的和广泛传播的确保‘长’时间内其居民之间能‘和平变化’的‘共同体 意识’、机制和实践的实现 。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团体内个体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信念 ,这种信念认为他们至少已就这样一点取得 了共识 :共同的社会问题必须而且能够通过‘和平变化’的进程来解决 。和平变化是指社会问题通常通过制度化的程序 ,而不诉 诸大规模的物质武力来解决 。这样 ,安全共同体就是能确保共同体成员相互间不通过武力争斗 、而愿意用其他方式解决他们争 端的共同体 。”可见 ,多伊奇把一体化看成是一种状态或关系性质 ,在这种状态和关系中 ,人们的共同体意识得到了实现 。
“政治化”也是新功能主义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 哈斯看来 ,一体化的过程不仅是个“外溢”的进程 ,而 且有个“自动政治化”目标 ,经济一体化会“外溢”到政 治一体化 。新功能主义认为“最好将政治与经济联盟 作为一个连续统一体”“、将一体化的特征看作是行为 体逐渐政治化的目标 ,它在最初时被认为是‘技术性 的’和‘非争议的’,结果造成‘自动政治化’”。[9] (P334) 哈 斯和施米特还根据欧洲一体化的经验提出了适应于 区域一体化比较研究的方法 。奈以哈斯的新功能主 义理论框架对东非共同市场进行了个案研究 ,却发现 该理论在解释东非一体化进程时存在一些不足 。①在 东非的个案中 ,政治领导人都致力于利用政府的权力 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三国在对外经济政策与发展 计划的协调 、工业的布局 、劳务市场竞争 、各种服务的 收益分配 、严格的货币政策等方面都存在摩擦和冲 突 ,经过会谈和协商后 ,这些矛盾仍然存在 。在这些 摩擦未能很好的解决的情况下 ,1963 年东非领导人却
“外溢”是哈斯用来描述一体化进程的核心概念 , 它是指“某一经济部门一体化的产生和深化 ,将使该 部门和其他经济部门产生更大程度一体化的压力 ,而 在欧洲层次则产生更大权威能力”,即指“部门一体化 的扩展逻辑”“, 如果行为体以利益观念为基础 ,要把 某种情况下的一体化经验运用于新情况 ,那么一体化 的经验就被普遍化了”。[5] (P48) 这个概念的基础是米特 兰尼所称的“扩展原理”。在考察欧洲煤钢共同体时 , 哈斯发现与煤炭和钢铁行业紧密相关的欧洲精英们 , 很少有人是从一开始就坚决支持欧洲煤钢共同体的 。 直到欧洲煤钢共同体运行了几年之后 ,大多数工会和 政党的领导人才成为这一共同体积极的支持者 。由 于这些团体从欧洲煤钢共同体中得到了实惠 。他们 开始努力推进欧洲其他领域的一体化 ,包括成立欧洲 共同市场 ,并成为一体化进程的领导力量 。这一过程 恰好说明了扩展和外溢的过程 。[6] (P514) 正如哈斯所说 , “最初在一个领域进行一体化的决策外溢到新的功能 领域中 ,一体化涉及的人越来越多 ,官僚机构之间的 接触和磋商也越来越多 ,以便解决那些由学) 第 26 卷
和政治活动转向一个新中心的过程 。[3] (P5 - 6) 小约瑟夫·奈对一体化涵义的认识不同于哈斯 ,
也不同于卡尔·多伊奇 。① 他认为他们的定义都存在 问题 :哈斯将三个表明一体化进程的指标 :政治活动 、 忠诚和拥有管辖权的新制度混合在一起 ,使人们分不 清三者相互间的关系 ;多伊奇强调的是有不同起点的 一体化层次 ,这意味着一体化有最初的起点或较容易 达到的阶段 ,但“人们并不清楚安全共同体是否总是 先于或比早期共同市场更易于产生”。[4] 奈将一体化 分成经济一体化 、社会一体化和政治一体化三个类 型 ,并将三个类型依次分为更具体更实用的子类型 , 其中每一个子类型都可以相当清楚地根据一定的指 标进行计算 。[4] 经济一体化 ,即跨国经济的形成 。为 了考察经济相互依赖对主权国家间关系的影响 ,奈把 经济一体化分成贸易相互依赖和共享服务两个子类 型 ,贸易相互依赖以区域出口占总出口的百分比为指 标计算 ,共享服务根据联合服务的开支占 GNP 的百分 比来计算 。[4] 社会一体化指跨国社会的形成 ,子类型 为大众社会一体化和精英社会一体化 ,前者根据一般 的交往如贸易 、通讯等为指标计算 ,后者根据特殊集 团或精英的接触包括区域间的航空乘客的数量 、在邻 国读书 的 学 生 占 总 学 生 人 数 的 百 分 比 等 为 指 标 计 算 。[4] 政治一体化 ,即跨国政治体制的形成 ,其子类型 有 : (1) 制度一体化 ,又可分为官僚政治的一体化和管 辖权的一体化 ,前者根据一体化机构的开支占政府总 支出和其人员占国家行政人员的总数的百分比计算 , 后者的计算指标包括超国家的决策 、法律的范围 、管 辖权的扩张 。[4] (2) 政策一体化 ,它指的不是用于做出 决策的制度与方法 ,而是指一群国家在制定对内对外 政策时群体决策的程度 ,[4] 其计算的指标包括 :范围 , 用所有直接涉及一体化进程的政府部门的百分比计 算 ;状态 ,用该领域的专家和开支的等级为指标计算 ; 程度 ,用林德伯格关于决策的比例表计算 。②(3) 态度 的一体化 ,指人们发展共同认同和相互义务的情感程 度 ,可以通过不同时期对精英和大众在相互认同 、对
关键词 :小约瑟夫·奈 ;一体化理论 ;新功能主义 ;奈模型 中图分类号 :D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 4702 (2005) 04 - 0027 - 06
在早期的一体化理论研究中 ,新功能主义是西方 国际关系学界解释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一个主流学派 。 该理论继承和修改了戴维 ·米特兰尼的功能主义理 论 ,在研究欧洲共同体等具体实例的基础上 ,精心构 建了新功能主义的理论框架 。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 有欧内斯特·哈斯 、菲利普·施密特 、列昂·林德伯格 、 小约瑟夫·奈 、罗伯特·基欧汉 、劳伦斯·沙因曼 。其中 奈为新功能主义的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 。奈在 1960 年进入哈佛大学政府系攻读博士学位时就对当时非 洲方兴未艾的独立运动和一体化进程产生了广泛的 兴趣 ,1962 年他携妻来到东非 ,访问肯尼亚 、乌干达和 坦噶尼喀的政治领导人 ,收集资料 ,就东非的区域一 体化 、非洲的民族主义和独立运动撰写了系列文章并 完成了博士论文 。后来 ,奈又为中美洲繁荣的共同市 场所吸引 ,1966 年他来到中美洲实地考察 ,发表了“中 美洲区域一体化”等学术论文 。在卡内基国际和平基 金会的资助下 ,奈 1968~1969 年到日内瓦高级国际研 究院继续进行区域一体化研究 ,1971 年出版了专著 《局部的和平》。奈在对区域一体化进行比较研究中 , 发现了新功能主义的不足和缺陷 ,从欧洲和非西方国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第 4 期 刘颖 :小约瑟夫·奈与新功能主义理论的“修正”
29
达成的妥协而带来的新问题 。”[7] 可见 ,一体化必然向 外延伸 ,一体化也因此能从一个部门外溢到另一个部 门 。在这个过程中 ,各国在一个更广阔的一体化背景 下 ,提高了国家利益的目标 ,以实现共同利益 。[6] (P514) 除了这种部门外溢 ,还有政治外溢和地理外溢 。哈斯 认为 ,虽然欧洲一体化从经济部门向政治共同体的外 溢在 50 年代和 60 年代失败了 ,但另一种外溢 (地理上 的外溢) 发生了 ,即英国及其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伙 伴们提出了加入共同体的要求 。[1] (P314) 所以 ,在哈斯看 来 ,一体化的过程是个“外溢”的进程 。
奈在对东非和欧洲的一体化研究中 ,发现新功能 主义的“外溢”概念可能是错误的 ,因为它把“任何表 明合作增加的迹象”都包括进去了 ,不论这种迹象产 生的原因是由于各种问题内在的技术特点使它们之 间产生某种联系或关系 ,抑或由于一体化精英们努力 促进外溢现象的发生 。奈假定 “, 功能性相互依存或 各种任务之间的内在联系造成的不平衡 ,可能成为推 动政治行为者重新确立共同任务的力量 。”但是 ,这种 重新确立任务的作法不一定导致“共同任务的升级 , 事情也可能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如果说任务的联 系可以造成外溢 ,它也可以引起回溢 。”[8] (P66) 当增长速 度放慢时 ,在一体化早期阶段获益的精英和利益集团 就变得不愿意采取更多的措施促进一体化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