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内政和外交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PPT参考
和发展
3、解决矛盾的方针:周恩来提出“
”方针,呼
吁各国加强合作。
4、会议性质: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会议。
5、结果: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2021/3/10
授课:XXX
3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1、1949年中10国月人1日民新政中治国协成立商以会什议么来代替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
2、《以中什国么人来民代政替治宪协法商?会议共同纲领》
缅甸总理吴努
会议期间各方人士纷纷请周总理签名留念
周恩来“求同存异”这一方针的提出,在 当时及其后来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中国:中国和很多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大大改善 中国的周边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世界:平等、协商、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对 以后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1/3/10
授课:XXX
1.苏联
2.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3.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4.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成立5.第朝一鲜天民主,主毛义泽人东民就共向和国全世界宣告:
6.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本政府为7.代波兰表人中民华共人和民国共和国全国人
民的唯一合法政府8.。蒙古人民共和国
9.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1凡0.愿阿遵尔巴守尼平亚等社、会互主利义人及民相共互和尊国重领土
3、新中国初期,一个西方记者说:“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 少资金?”周恩来委婉地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嘛?有 18元8角8分。”当他看到众人不解的样子,又解释说:“中国 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10元、5元、2元、 l元、5角、2角、 l 角、5分、2分、1分的10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 ……” 路。”
会议名称 第一届政协会议 第一届人大会议
新中国的内政和外交
第二单元
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课型:新授审核:历史组时间:2010年3月
班级姓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第一部宪法;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的外交活动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有关记载,让学生掌握其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过程和新中国对世界和
平所作的贡献。
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教学难点:建国初美苏对华政策的不同。
学习过程:
一、填空题:
1、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和时,同这两
国总理提出了,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准则。
2、1955年,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的,举行第一
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3、在1955年的亚非国际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
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他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
4、万隆亚非国际会议关心和讨论的问题是、
和。
随堂检测:
二、选择题: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思想包括()
①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相处的
②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
③各国人民有权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
④他国不得随意干涉第三国内政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①③
2、在哪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26届联大
D、第一次不结盟首脑会议
三、列举题:
列举新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课后记:。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的教案范文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第一章:新中国成立与内政改革1. 教学目标:了解新中国成立的背景及其内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2. 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的背景、内政改革的主要措施。
3. 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内政改革的影响。
4. 教学过程:a.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背景。
b. 讲解:详细讲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及其内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c.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内政改革对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d. 总结:强调新中国成立与内政改革在我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章:新中国的外交政策1. 教学目标:掌握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及其演变过程。
2. 教学重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外交关系的演变。
3. 教学难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背景、外交策略的调整。
4. 教学过程:a.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背景。
b. 讲解:详细讲解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及其演变过程。
c.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新中国外交政策对我国国际地位的影响。
d. 总结:强调新中国外交政策在我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章:新中国的外交成就1. 教学目标:了解新中国在外交领域的主要成就及其意义。
2. 教学重点:新中国外交成就的主要内容、意义。
3. 教学难点:新中国外交成就的评价、影响。
4. 教学过程:a.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新中国外交成就的背景。
b. 讲解:详细讲解新中国在外交领域的主要成就及其意义。
c.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新中国外交成就对我国国际地位的影响。
d. 总结:强调新中国外交成就在我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第四章:新中国的外交困境与挑战1. 教学目标:了解新中国在外交领域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2. 教学重点:新中国外交困境与挑战的主要内容、原因。
3. 教学难点:新中国外交困境与挑战的应对策略、影响。
4. 教学过程:a.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新中国外交困境与挑战的背景。
课件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2011·海南单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 在 1955 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 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 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3)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获得重大突破,中美、中日 关系实现正常化,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原因: 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急于改善 同中国的关系,中国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影 响。
(4)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不结盟政策”。由于东欧剧变 和苏联解体,世界格局由美、苏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 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中国经济建设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要一个和 平安全的国际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和平相处,反对霸权主义和强 权政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答案 D
(2011·上海单科)“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 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 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 在( )
A.与尼克松会面时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解析 扣住中心词“周恩来”、“共同基础”、“不是互相 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即可知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对 发展中国家发表演讲时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中国与印度、缅甸等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过程中逐渐形成。
(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 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949--1955)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949--1955)一、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方针的制定。
1、背景(1)、国内形势:中国需要有利的国际环境,来解决国内问题。
(因此外交要开拓新局面,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面临着什么样的国际环境呢?)(2)、国际环境:特点:社会主义阵营pk资本主义阵营○1西方发达国家:孤立封锁新中国。
○2社会主义国家:支持和帮助新中国。
○3亚非拉新兴国家:客观上和新中国相互配合。
(因此新中国只有依靠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加强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联系,才能维护国家利益。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是?2、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反对其它国家干涉我国内部事务,根据自己的判断和标准来处理本国事务和国际事务。
从而达到维护自己的利益与世界和平的目标。
这是新中国进行外交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总原则,贯穿于新中国外交的各个领域。
)[过渡]建国初期这种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则具体表现为哪些基本的方针呢?这些方针实行又有什么意义呢?3、基本方针:]近代中国与西方大国的关系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关系?为什么说“另起炉灶”使中国在政治上建立起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西方大国与旧中国的关系是一种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
“另起炉灶”表明新中国要改变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史,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外交关系,保障新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地位。
[ 历史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各种特权,长期以来这些特权侵害了我国主权,并使帝国主义在中国形成了一定的势力和影响。
对于新中国成立伊始究竟应当走什么外交路线个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我国政府应当一边倒,也有人认为应当在美苏两大阵营之间走中间路线,你同意哪一种,谈谈你的看法?(1)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原因:苏联对中国的支持和帮助;资本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
企图扼杀新中国。
(2)对“一边倒”方针的理解:所谓“一边倒”是指新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2.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 提出的 “求同存异”成为万隆会议的原则, 这里的“同”和“异”各指的是什么?
“同”指各国面临着保卫和平,争 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 心的问题。 “异”指各国的处境不同,发展的 道路、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不同。
二、新中国的外交: 2、万隆会议 ——1955年,求同存异
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学习目标:
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 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 万隆会议的史实。
新墩中心学校:陈强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稳定物价
土地改革
1950-1952
巩固政权
内政、外交 成就(建国 初期)
抗美援朝
1950-1953
一、 新中国的内政
国家名称和性质 国家根本政治制度 政府主席:毛泽东 国家主席:毛泽东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筹建新中国 通过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 类型的宪法
二、新中国的外交: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准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播放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 相关资料,思考问题: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怎样提出来的? 主要内容有哪些?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 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1 9 5 4 颁宪法, 一届人大一次会, 社会主义是方向, 根本制度人代会。 和平共处五原则, 打破遏制朋友汇, 万隆会议周恩来, 求同存异放光辉。
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 主义类型的宪法?
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从而确立了我国的根本制止 制度。
新中国的内政和外交
2、提出:
3、内容及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历程?
①1953年12月,我国政府在同印度政府代
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
②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时共 同发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
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远的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地国家所接受,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5年4月17日至25日,亚洲和非洲一些国 家在印度印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亚非会议,通称万 隆会议。这是周恩来总理在作大会发言。
1955年4月17日 至25日,亚非国家在 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 行会议,我国政府派 周恩来总理率代表团 出席了会议。会议期 间,周总理多次发言 和发表声明、谈话, 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 针,对亚非会议的成 功起了积极作用,促 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 的团结和合作。
选举国家 年召开的人大和政协也称为两会,通常召开的时间比全国 政府主席:毛泽东 国家主席:毛泽东 “两会”时间要早。 领导人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筹建新中国 通过第一部社会主义 意义 类型的宪法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背景: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打破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 国家的遏制,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 环境,开展积极的外交活动。
11知道知道1954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共和国宪法22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主要内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第3课 新中国的内政和外交
一、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建国初期我国内政和外交领域有哪些重大成就?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答案:二、(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 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需要。([提示]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产生 的影响去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已经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其中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等内容,已 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认可,因此无论什么时候,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都会发挥它的作用。对于处理国际争端仍会 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3)万隆会议。“求同存异”的方针。万隆精神。涵义 是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 谊。 (4)继续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和其它各国的友好关系。
第3 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目录导航
学习目 标 讲授新
课 课堂小 结 课堂演
练
学习目标
1、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 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
2、知道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 史实。
一、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观看纪录片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一、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课件3 北师大版
复习提问
1、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抗美援朝取得胜利的历史意义?
导入新课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人民从此站起来,成 为新国家和新社会的主人,随着第一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的召开,人民的权力得到了保障,《中 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 人民利益的宪法。而新中国却遭受到了以美国为 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敌视,但这并没有阻拦住中 国以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让我们共同来目 睹新中国内政外交的风采!
一、我们因梦想而伟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梦想家:在冬夜的火堆旁,在阴天的雨雾中,梦想着未来。有些人让梦想悄然绝灭,有些人则细心培育维护,直到它安然度过困境,迎来光明和希望,而光明和希望 总是降临在那些真心相信梦想一定会成真的人身上。——威尔逊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在近代历史上中国被迫 签定了许多不平等条约。 主要有:
昨 由此可见中国 日 在近代历史上 的 的外交状况如 思 考 何?
共同探究
1842年《南京条约》 1895年《马关条约》 1901年《辛丑条约》
《南京条约》
《辛丑条约》
“二十一条”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和“屈辱”是一对 孪生兄弟。……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 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
2、它是如何提出并确立?
1953年 首次提出 1954年 正式提出
3、提出的影响是什么?
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二)周恩来与万隆会议(1955)
1、从参加国看这次会议有什么特点?
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
2、会议主要讨论的问题是什么?
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
第3课
新中国的内政和外交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稳定物价
土地改革
1950-1952
巩固政权
内政、外交 成就(建国 初期)
抗美援朝
1950-1953
第3课
新中国的内政和外交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1、颁布时间: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性质特点: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意义: 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①共同的经历:
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
异
社会制度 意识形态、 宗教信仰等
②共同的任务:
面临着民族独立、发展经济 的任务;
③共同的愿望:
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中国总理的发言应 受到最大的重视。
初二历史知识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初二历史知识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外交对一个国家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初二历史《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必备知识点以供大家学习。
初二历史知识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最早提出: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主要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共同倡导:1954年,周恩来、尼赫鲁(印度)、吴努(缅甸)。
(4)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万隆会议(亚非国际会议)(1)召开时间:1955年(2)“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者:周恩来(3)“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的意义: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初二历史知识点:外交事业的发展1.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时间:1971年10月25日,(2)相关会议:第26届联合国大会(3)内容:①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②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4)意义: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中日建立: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3.中美建交(1)基辛格访华:1971年7月,为尼克松访华作准备。
(2)尼克松总统访华:1972年2月,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3)正式建交: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4)建交意义:中美两国二十多年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2001年中国还在上海成功举办了第九届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这些都说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5.现阶段任何国家与中国建交的前提和基础是:必须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初二历史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试题
初二历史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试题1.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目标。
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A.中共七大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第一子目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的内容:“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上千名人民代表汇聚一堂,共商国家大事。
大会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可知,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故选C。
【考点】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的时间、性质和意义。
2. 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时,首次提出的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是()A.独立自主B.“求同存异”C.对外开放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第二子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内容:“1953年12月,我国政府在同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可知,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时,首次提出的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选D。
A选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就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B选项是周恩来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
C选项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政策。
【考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时间、内容和意义。
3.万隆会议召开的地点是()A.印度B.缅甸C.印度尼西亚D.罗马尼亚【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周恩来与万隆会议史实的识记。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第一届全国人大
1954年9月
2015年3月3日起,
“两会”在京召开。
“两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 大) 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政协)的简称。 每年3月份“两会”先后召开全体会议一次,每 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
在近代中国的的历史 上,“外交”同“屈辱” 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 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 一贯是神经衰落怕帝国主 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 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 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 在地上办外交呢?
第3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一、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三、周恩来与万隆会议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内政
1.时间:1954年9月 2.地点:北京 3.会议:第一届全国人大 4(.会1)议通内过容《:中第类华一型人部民的社共宪会和法主国。宪义法》。
(2)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 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5.宪法内容: 6.宪法地位: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
(2)确立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②权力机关:各级人大 民主政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主席毛泽东
国务院总理 周恩来
文件 《共同纲领》
内容 国名;国家性质
地位
临时宪法
会议 第一届政协
时间
1949年9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印度前总统纳拉亚南
尽管在其提出后的50年中,世界形势已发生变化, 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说是发生了剧变,但这些原则直至 今天依然适用。
——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为什么说新中 国第一部宪法 的颁布是全国 各族人民长期 奋斗的结果?
(1)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是一部什么类型的宪法?它确立的根 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简述新中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的具体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平、 独立、发展问题—会议主题)。 “异”,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建设道 路不同。
周恩来出席亚非会议到达万隆机场 受到热烈欢迎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讲话
为什么说周恩来的 发言体现了“民主 精神”呢?
小组 讨论
(三)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向我们讲述了新中 国第一部宪法的确定,为我国确立 了社会主义制度奠定基础,也说明 了我国已从人治走向法制,从专制 走向法制的具体过程。“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 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新中国 在万隆会议上取得重大成功,赢得 了大批亚非国家的理解和尊重,从 而打开了国际封锁的外交局面。
三、周恩来与万隆会议
1、会议的召开:时间 1955、4 地点印度尼西亚 万隆 中国政府代表 周恩来 2、会议的性质: 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
的国际会议
3、会议的主题:
主要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 和发展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4、周恩来对万隆会议最大的贡献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求同存异”的“同”指的是什么? “异”指的又是什么?
会议 新中国第一部宪 意义 提出过程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内容 会议的性质 周恩来与万隆会议 会议的主题 “求同存异”
谢谢指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一政治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动脑筋:
会议期间,周总理7天总共只睡 了13个小时觉.回到昆明后,一天 在院里散步时,总理对我说:“这次 出去紧张些,睡觉少些,回来多睡点 就补上了.大姐身体不好,不要对她 说,免得她担心.这件事一直到总理 逝世后的1977年冬天,我才向大姐 作了汇报.
————成元功回忆
日内瓦会议
1842年《南京条约》 1895年《马关条约》 1901年《辛丑条约》
湖南二级建造师挂靠 / 湖南二级建造师挂靠 zsm053utb 建造师是以专业技术为依托、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主业的 她其实一点都不喜欢自己现在的工作,却还是不得不费劲心力去做好它,她其实也想好好上学,去做一切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可是时 光不能倒流,即使倒流、又能怎样呢、她仍是会做如今一样的选择,想到这里,不免觉得自己着实好笑、可终究也笑不出来! 她想到忍不住的泪流满面,那一刻她忽然很希望有那么一个人,会给她一个鼓励,鼓励她一直以来做的还不错!但是,她心里比谁都 明白,是不会存在那样的一个人的,因为这么多年来从来都是她一个人在不断地努力着! 伊诺努力的想要去看清天上的星星,可惜,那些星星总是渺茫得像是跟她在躲迷藏一般。哀莫大于心死啊,人,最可怕的不是有多么 强大的敌人,而是自我内心看不到一丝一毫希望的光! 伊诺在心里默哀,也不知道要给自己喝多少顿鸡汤、才能够、有可能让自己走向幸福的彼岸!幸福的彼岸么,想了想、似乎跟她也是 没甚关系的词眼! 金坐到她身旁的时候,她才发觉过来,伊诺不着痕迹的抹掉了自己的眼泪,回头看向了金,金开口道“我有在你身后跟你打招呼,不 过,你好像没听到。” 金是伊舒的主治大夫,经过了这么多年,伊诺便渐渐的跟他熟识了一点。 伊诺抱歉的笑笑“真是不好意思,我好久没有一个人这样安静的看看天空,所以,有点走神。”
1915年《二十一条》
新中国的外交
2、两个拳头打人时期的方针 、
既打美国又打苏联
珍宝岛事件
设疑:对于苏联大国沙文主 义行径,中方的态度是什么? 这说明了什么?
态度:改善中美关系, 态度:改善中美关系,对付苏联的威胁 说明:没有永恒的敌人和朋友, 说明:没有永恒的敌人和朋友,只有永恒 的国家利益。 的国家利益。
3、重大突破和转折时期的方针及成就; 、重大突破和转折时期的方针及成就; “乒乓球外交” 乒乓球外交” 乒乓球外交
3、“一边倒”是指中国政府在外交上 、 一边倒” A 站在发展中国家一边 B 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C 站在亚非拉美被压迫民族一边 D 站在苏联一边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是在 、 A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B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年周恩来访问印度、 年周恩来访问印度 C 1954年日内瓦会议 年日内瓦会议 D 1955年万隆会议 年万隆会议
“我们这个国家,如果形象地把它比作一个家庭 我们这个国家, 我们这个国家 来讲,它的屋内太脏了,柴草、垃圾、尘土、 来讲,它的屋内太脏了,柴草、垃圾、尘土、 跳蚤、臭虫、虱子什么都有。解放后, 跳蚤、臭虫、虱子什么都有。解放后,我们必 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从内到外, 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从内到外,从各个角 落以至门窗缝里,把那些脏东西通通打扫一番, 落以至门窗缝里,把那些脏东西通通打扫一番, 好好加以整顿。等屋内打扫清洁、干净, 好好加以整顿。等屋内打扫清洁、干净,有了 秩序,陈设好了,再请客人进来。 秩序,陈设好了,再请客人进来。我们的真正 朋友可以早点进屋子来, 朋友可以早点进屋子来,也可以帮助我们做点 清理工作,但别的客人得等一等, 清理工作,但别的客人得等一等,暂时还不能 让他们进门。 让他们进门。” ——毛泽东 毛泽东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的教案范文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第一章:新中国成立与内政改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生对新中国内政改革的认知,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新中国内政改革的意义,培养其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内政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2. 教学难点:新中国内政改革的特点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内政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内政改革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改革内容。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内政改革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四、教学内容1.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解放战争胜利、国民党政府垮台等。
2. 内政改革的主要内容: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公私合营等。
3. 内政改革的意义:解放生产力、巩固政权、促进社会公平等。
五、教学作业1. 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内政改革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第二章: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实践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其主要实践。
2. 培养学生对新中国外交的认识,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新中国外交的重要性,培养其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主要外交实践及其意义。
2. 教学难点:新中国外交的特点及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主要外交实践及其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外交实践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外交政策。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新中国外交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四、教学内容1.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独立自主等。
2. 新中国的主要外交实践:参加万隆会议、与美国关系正常化等。
3. 新中国外交的意义:提升国际地位、维护国家安全、促进世界和平等。
五、教学作业1. 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新中国的外交实践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
新中国的三大外交政策内容
新中国的三大外交政策内容
新中国的三大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开放的对外政策。
1.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该政策旨在坚持独立自主、和平相处、平等互利、不干涉内政和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
中国认为国家主权和不干涉内政原则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坚持这些原则,并在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方面做出贡献。
2.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该政策旨在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不说服别国效仿中国模式,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 开放的对外政策
该政策旨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互惠互利的经济合作,正在推进一系列国际合作,以促进文化、科技、教育和贸易等领域的交流,让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
。
。
【二】达标自测
1、为了加强政治和法制建设,1954 年 9 月,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 一致通过( ) A.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周恩来为新中国的外交做出了卓越贡献,下列外交活动与周恩来有关的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参加万隆会议 ③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④参加日内瓦会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3、 《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 “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 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 ” “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 ”这些“代表们”参 加的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七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4、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标志着我国的法制 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以下关于这部宪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制定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②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③规定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④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宪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5、读毛主席语录,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
博兴五中 初二历史
学生专用学教案
第一单元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毛主席语录 “应当把 (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推广到所有国家 的关系中去” “五项原则是一个长期方针,不是为了 临时应付的” 。 A.1953 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B.1955 年万隆会议上 C.1971 年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上 D.1972 年《中美联合公报》中 6、2013 年 5 月 20 日,李克强总理在出访印度时,发表了题为《跨越喜马拉雅山的握手》的署 名文章,指出:中印两国天造地设,注定终将走在一起。60 年前,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 团时首次提出了(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求同存异”的方针 7、 1953 年底, 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在国际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其内容是 : ①互相尊重主要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独立自主和平外 交 ⑤平等互利 ⑥和平共处 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⑥ D.②③④⑤⑥ 8、2017 年是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 A、59 周年 B、63 周年 C、61 周年 D、62 周年 9、民主法制建设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下列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文件是 ( )A、 《共同纲领》B、 《土地改革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民主通则》 10、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 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这次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 D、上海 APEC 会议 11、 以下属于 20 世纪 50 年代新中国外交成就的是(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材料一
外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的方针
学 【一】知识必备
习
流
程
一、内政(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P15) 1、颁布会议: 时间 年,距今(2017) 2、宪法内容: ⑴我国坚持 ,坚持 ;一切权利属于 ⑵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⑶性质: 二、外交(50 年代)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P16) (1)提出: 在访问 首次提出。 (2)内容:互相尊重 ;互不 ;互不 ; ;和平 (3)影响:在 2、 “求同存异”方针(P17) ⑴提出: 年, 在 (会议)提出。 ⑵方针: ⑶特点 主要讨论 ⑷影响: 。
博兴五中 初二历史
班级 姓名
学生专用学教案
组号
第一单元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学号 学案编号
第3课
意义;掌握求同存异的方针。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学习目标:记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和性质;记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 学习重点:我国 50 年代的外交成就: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的方针 学习难点:掌握新中国的内政:颁布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