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内政与外交
3.新中国的内政和外交
方针,你知道亚非国家同与异有哪些吗?
同:
遭遇相同: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面临问题相同: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
和发展民族经济。
异: 社会制度不同 意识形态不同 建 设道路不同
为什么周恩来的发言体现“民主精 神”?
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观点,一方面肯定 了各国的处境不同、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并没有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呼吁为反对殖民 主义的共同利益而加强团结与合作。
2.说说20世纪50年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 声音”主要指什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的方针
3.改错题
印度
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在同缅甸政 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了相互尊重主 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成 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1955年在 日内瓦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求同存异 ”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说一说 平等、 协商、 求同存异
什么是万隆 精神?
第三课
外交
内政
新中国第一部 宪法
和平共处五项 基本原则
万隆会议
1.右图为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此宪法描述不 正确的是( )
C
A.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它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 D.它明确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二、新中国的外交:
(一)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二)出席万隆会议
二、新中国的外交:
(一)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二)出席万隆会议
1、万隆会议的召开
(1)时间:1955年4月 (2)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3)与会国:29个亚非国家
新中国的内政和外交
第二单元
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课型:新授审核:历史组时间:2010年3月
班级姓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第一部宪法;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的外交活动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有关记载,让学生掌握其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过程和新中国对世界和
平所作的贡献。
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教学难点:建国初美苏对华政策的不同。
学习过程:
一、填空题:
1、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和时,同这两
国总理提出了,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准则。
2、1955年,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的,举行第一
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3、在1955年的亚非国际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
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他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
4、万隆亚非国际会议关心和讨论的问题是、
和。
随堂检测:
二、选择题: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思想包括()
①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相处的
②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
③各国人民有权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
④他国不得随意干涉第三国内政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①③
2、在哪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26届联大
D、第一次不结盟首脑会议
三、列举题:
列举新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课后记:。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的教案范文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第一章:新中国成立与内政改革1. 教学目标:了解新中国成立的背景及其内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2. 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的背景、内政改革的主要措施。
3. 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内政改革的影响。
4. 教学过程:a.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背景。
b. 讲解:详细讲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及其内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c.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内政改革对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d. 总结:强调新中国成立与内政改革在我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章:新中国的外交政策1. 教学目标:掌握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及其演变过程。
2. 教学重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外交关系的演变。
3. 教学难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背景、外交策略的调整。
4. 教学过程:a.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背景。
b. 讲解:详细讲解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及其演变过程。
c.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新中国外交政策对我国国际地位的影响。
d. 总结:强调新中国外交政策在我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章:新中国的外交成就1. 教学目标:了解新中国在外交领域的主要成就及其意义。
2. 教学重点:新中国外交成就的主要内容、意义。
3. 教学难点:新中国外交成就的评价、影响。
4. 教学过程:a.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新中国外交成就的背景。
b. 讲解:详细讲解新中国在外交领域的主要成就及其意义。
c.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新中国外交成就对我国国际地位的影响。
d. 总结:强调新中国外交成就在我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第四章:新中国的外交困境与挑战1. 教学目标:了解新中国在外交领域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2. 教学重点:新中国外交困境与挑战的主要内容、原因。
3. 教学难点:新中国外交困境与挑战的应对策略、影响。
4. 教学过程:a.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新中国外交困境与挑战的背景。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2、它是如何提出并确立?
1953年 首次提出 1954年 正式提出
3、提出的影响是什么?
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二)周恩来与万隆会议(1955)
1、从参加国看这次会议有什么特点?
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
2、会议主要讨论的问题是什么?
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近代历史上中国被迫 签定了许多不平等条约。 主要有:
昨 由此可见中国 日 在近代历史上 的 的外交状况如 思 考 何?
共同探究
1842年《南京条约》 1895年《马关条约》 1901年《辛丑条约》
《南京条约》
《辛丑条约》
“二十一条”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和“屈辱”是一对 孪生兄弟。……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 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
具有丰富的谈判经验,外交能力出类 拔萃,处理重大事情时既能从容不迫、风 度翩翩,内政和外交领域有哪些 重大成就?
①1954年9月,第一届人大通过第一部社会主 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1953年12月,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6月,和印度、缅甸联合发表。 ③1955年4月,周恩来代表参加万隆会议,提 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二、新中国的外交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 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 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 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快速浏览课本16页大字第二段,提炼要点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什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2.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 提出的 “求同存异”成为万隆会议的原则, 这里的“同”和“异”各指的是什么?
“同”指各国面临着保卫和平,争 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 心的问题。 “异”指各国的处境不同,发展的 道路、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不同。
二、新中国的外交: 2、万隆会议 ——1955年,求同存异
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学习目标:
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 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 万隆会议的史实。
新墩中心学校:陈强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稳定物价
土地改革
1950-1952
巩固政权
内政、外交 成就(建国 初期)
抗美援朝
1950-1953
一、 新中国的内政
国家名称和性质 国家根本政治制度 政府主席:毛泽东 国家主席:毛泽东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筹建新中国 通过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 类型的宪法
二、新中国的外交: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准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播放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 相关资料,思考问题: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怎样提出来的? 主要内容有哪些?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 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1 9 5 4 颁宪法, 一届人大一次会, 社会主义是方向, 根本制度人代会。 和平共处五原则, 打破遏制朋友汇, 万隆会议周恩来, 求同存异放光辉。
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 主义类型的宪法?
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从而确立了我国的根本制止 制度。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题:第3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材料题: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1.阅读材料材料一为了起草宪法,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
在毛泽东的主持下,宪法起草委员会经过七个月的紧张工作,完成了宪法草案的起草和修改工作。
接着,宪法草案面向全社会公布,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
全国有1.5亿人参加讨论,提出16万多条修改和补充意见。
材料二五时五十五分后会。
执行主席根据计票人和监票人的报告,宣布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表决的结果:投票数共一千一百九十七张,同意票一千一百九十七张。
这时,全场欢腾,全体起立,为这个伟大的文献的诞生而热列欢呼,暴风雨般鼓掌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万岁”的欢呼声持续了五分钟。
请回答:(1)材料一中宪法草案形成的过程说明了什么?(2)材料二中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伟大的文献”?你能说出这部宪法的主要内容吗?2.阅读材料这个为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50周年举办的研讨会,吸引了来自中国和五大洲12个国家的100多位政要和专家学者。
……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也表达了几近相同的观点:“尽管在其提出后的50年中,世界形势已发生变化,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说是发生了剧变,但这些原则直至今天依然适用。
”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甚至认为,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重新发扬五项原则的精神。
”请回答:(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有哪些?(2)为什么这个研讨会能吸引这么多政要、专家学者?你怎样理解舒尔茨和霍克据所说的话?3.阅读材料材料一对于亚非会议,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国从一开始就抱着极端敌视的态度。
它通过报刊等宣传机器来贬低会议的意义,硬说亚非会议“算不得是一件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散布会议不可能达成任何协议的悲观论调,企图煽动一些国家在会内制造难题,使会议达不成协议。
会议前夕,1955年4月15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表示将向国会要求通过“援助”的新计划,妄想以“经济援助”为饵,诱使某些国家上钩,听从美国的指挥。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练习题及答案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练习题及答案
编者按:小编为大家收集发布了初二历史试题: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练习题及答案
同步测控
我夯基我达标
1.(2010湖北十堰中考,8)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目标。
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大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C 解析: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下列不属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内容是( )
A.坚持人民民主专政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一切权力属于人民D.坚持一国两制”
答案:D 解析:此题为否定选择题,旨在考查记忆和判断能力。
A、B、C 三项都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规定的内容,只有D项是邓小平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提出的创造性构想,不属于宪法的内容。
3.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
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
答案:A 解析:1953年12月,我国政府在同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答案:二、(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 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需要。([提示]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产生 的影响去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已经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其中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等内容,已 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认可,因此无论什么时候,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都会发挥它的作用。对于处理国际争端仍会 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3)万隆会议。“求同存异”的方针。万隆精神。涵义 是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 谊。 (4)继续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和其它各国的友好关系。
第3 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目录导航
学习目 标 讲授新
课 课堂小 结 课堂演
练
学习目标
1、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 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
2、知道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 史实。
一、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观看纪录片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一、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课件3 北师大版
复习提问
1、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抗美援朝取得胜利的历史意义?
导入新课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人民从此站起来,成 为新国家和新社会的主人,随着第一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的召开,人民的权力得到了保障,《中 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 人民利益的宪法。而新中国却遭受到了以美国为 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敌视,但这并没有阻拦住中 国以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让我们共同来目 睹新中国内政外交的风采!
一、我们因梦想而伟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梦想家:在冬夜的火堆旁,在阴天的雨雾中,梦想着未来。有些人让梦想悄然绝灭,有些人则细心培育维护,直到它安然度过困境,迎来光明和希望,而光明和希望 总是降临在那些真心相信梦想一定会成真的人身上。——威尔逊
初二历史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试题
初二历史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试题1.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目标。
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A.中共七大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第一子目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的内容:“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上千名人民代表汇聚一堂,共商国家大事。
大会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可知,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故选C。
【考点】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的时间、性质和意义。
2. 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时,首次提出的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是()A.独立自主B.“求同存异”C.对外开放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第二子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内容:“1953年12月,我国政府在同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可知,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时,首次提出的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选D。
A选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就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B选项是周恩来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
C选项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政策。
【考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时间、内容和意义。
3.万隆会议召开的地点是()A.印度B.缅甸C.印度尼西亚D.罗马尼亚【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周恩来与万隆会议史实的识记。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第一届全国人大
1954年9月
2015年3月3日起,
“两会”在京召开。
“两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 大) 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政协)的简称。 每年3月份“两会”先后召开全体会议一次,每 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
在近代中国的的历史 上,“外交”同“屈辱” 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 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 一贯是神经衰落怕帝国主 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 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 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 在地上办外交呢?
第3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一、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三、周恩来与万隆会议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内政
1.时间:1954年9月 2.地点:北京 3.会议:第一届全国人大 4(.会1)议通内过容《:中第类华一型人部民的社共宪会和法主国。宪义法》。
(2)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 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5.宪法内容: 6.宪法地位: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
(2)确立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②权力机关:各级人大 民主政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主席毛泽东
国务院总理 周恩来
文件 《共同纲领》
内容 国名;国家性质
地位
临时宪法
会议 第一届政协
时间
1949年9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印度前总统纳拉亚南
尽管在其提出后的50年中,世界形势已发生变化, 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说是发生了剧变,但这些原则直至 今天依然适用。
——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中国外交与内政
机械工程学院08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5班***学号:中国外交与内政对于我国来说,外交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建一个和谐的环境的一个基本手段,这也是我国外交最基本的目标与任务。
听李开盛教授的“中国外交的内政之维”,对于外交,我有了一层新的认识:姑且不论中国的内政到底对外交造成了多大的影响,不过透过分析,任何一个国家的外交都是以内政为基础的,或者说任何一个外交强大的国家都要有强有力的内政作背景,抑或需要具有强大的综合国力。
李教授以朝鲜(金正日)为例,对此进行了分析。
朝鲜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但在外交上让多个国家都焦头烂额,不可一世的美国也拿它毫无办法,如同啃石头一般艰难。
究其原因,用几个字可以说明:朝鲜有金正日。
金正日之所以能在朝鲜顺风顺水,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与金正日在朝鲜人民心中的神化分不开。
朝鲜的国门封闭,生产力发展延后,经济严重落后,朝鲜人民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对世界格局与趋势无法形成客观全面的认识,因为所见所闻的限制,朝鲜人民形成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都比较单一。
他们需要依托,就像封建社会时人们迷信拜神一般,有了迷信,人们才有希望,有了希望人们才能生存,金正日就是朝鲜人民心中的神,朝鲜人民深信他,膜拜他,给予他绝对的信任,他们的希望都寄托在以金正日为中心的朝鲜领导集团身上,因此金正日所作的决定可以免去许多国内舆论压力,他的政治思维与外交思维也就能更多得到发挥与体现。
因此,金正日在外交上总是可以有许多大手笔,很多时候都强硬非常,甚至可以今日之说与昨日之论南辕北辙,以适应情况的变化,让许多人(国家)哭笑不得,但是他的国民仍然跟随他。
也就是说,金正日只有在朝鲜才能是金正日,换到其他国情稍微复杂一些的国家,也许他就没那么大价值了。
反观我们国家,外交上确实很少强硬过,最常用外交辞令诸如“强烈谴责”、“强烈抗议”之类,让人费解。
不过仔细推敲,结合国情分析,也不难得出中国外交特点的产生原因。
内政与外交的相互关系及平衡
内政与外交的相互关系及平衡在国际关系中,内政与外交是两个互相联系、互为影响的重要领域。
内政,指的是一个国家内部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事务;外交,是指国家与外部世界的交往与合作。
本文将探讨内政与外交的相互关系及如何实现平衡。
一、内政对外交的影响内政状况对外交战略与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国家的政治稳定与治理能力是开展外交活动的基础。
如果内部政治不稳、国内治理能力薄弱,国家的外交势力会受到削弱。
例如,内部动荡的国家往往无法有效推进外交议程,难以在国际事务中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
其次,国家的经济繁荣与发展水平也直接关系到其国际地位与外交实力。
一个经济强大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一个国家如果能够通过内部改革和发展提高经济水平,将更有能力在国际舞台上争取自己的利益并发挥重要作用。
再者,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感对外交关系也有着间接的影响。
一个国家如果不具备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感,很难在国际舞台上获得尊重和支持,也难以吸引外国投资和合作。
综上所述,一个国家的内政状况对其外交地位与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只有在国内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的基础上,国家才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实现自身的利益。
二、外交对内政的影响外交活动也会对国家的内政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国际环境和国际关系对国内政治决策起着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用。
国际因素的变动会对国家内部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在国际关系紧张的时刻,国家可能需要调整内部政策以适应外部环境。
其次,外交关系的发展与国内经济的繁荣也有着密切联系。
国际合作与互利共赢是推动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通过加强外交关系,国家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开拓更广阔的市场,进而促进本国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再者,国际外交活动的成功与失败也会直接影响社会和人民的幸福感。
外交上的失利或者政治外交危机会引发国内民众的不满情绪,以及对政府的失去信任感。
因此,外交活动要密切关注国内民意,更好地服务于国内的社会和人民。
新中国的内政和外交
【知识夯实】10分钟 政治建设部分
1.新中国建立初期——过渡时期(1949—1956) ⑴新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我国民主政治的 特色? ⑵1954年宪法颁布目的、原则、意义? 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及方式、意义? ⑷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基础、 职能变化、意义? ⑸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背景、意义? 2.新时期——改革开放后(1978年至今) (1)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有哪些? (2)依法治国方略(1997、1999);意义? (3)基层民主选举概念、法律、意义?村民自治核 心内容?
中国政治文明历程
奴隶社会 夏、商、周:分封制和宗法制
古代
旧民主主义革命
权力越来越集中
封建社会 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越来越强化
辛亥革命
反对专制、追求民主
近代 现代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共领导的反对国民党独裁斗争 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制度
建立特色的民主政治并不断完善
新时期: 民主政治发展完善
材料:近110年间„„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 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回溯近代以来的历 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 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 主的权利。 结合史实说明“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 争”,但只有在中共领导下,才真正获得当家作主的权利” “斗争”: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国民大革 命、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新中国。 “人民获得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 选举制度。
【知识夯实】10分钟 二.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0分钟
1.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 ⑴外交方针: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内容、意义 ⑵外交成就:1950.1954.1955 2.70年代初的外交: ⑴1971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背景、意义) ⑵1972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历程、意义 ⑶1972中日建交的标志 3.新时期的外交:独立自主表现为不结盟的外交 ⑴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⑵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外交活动
浅谈中国的内政外交
浅谈中国的内政外交自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这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几代领导人的不屑努力。
尽管,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出现过一些错误,但是我们还是不能否认,新中国建设期间的仍取得了巨大成就。
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更何况是一个国家,所以出现错误是很难免的,我们不怕有错误,怕的是有错误不改正。
而我们的领导人们在摸着石头过河,不断的纠正着错误路线,真的是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
简单的说来,从新中国建立至今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与社会主义时期;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
我们不难看出,在这四个阶段中我们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也正是这一步步的胜利,才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才使世界越来越离不开中国。
当然如果不是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正确领导,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八荣八耻,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那么我们的国家也就不会有这么巨大的变化。
短短六十几年,我们已经再次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以一个世界强国的身份站在了世界的前列!向世界展示着我们新中国的活力与激情!尽管我们已经有了如此巨大的成就,但是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下面我便就中国的内政外交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谈谈我个人的观点。
〃内政经济我个人认为我国在经济上的财务分配存在巨大的问题。
目前我国仍有3597万绝对贫困人口(按照2009年确定的人均年收入1196元的标准),有残疾人口8296万人其中有75%在农村,在加上自08年以来,自然灾害频繁,受灾人数近千万。
国家发动大家人人献出一份爱心,为灾区重建家园。
可是2008年奥运会总支出达2800亿,2010年上海世博会总支出约106.8亿元,亚运会仅开闭模式总支出就达到了3.8亿元。
这种一方面哭穷,一方面“扔钱”的做法实在是欠妥当的。
初一政治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动脑筋:
会议期间,周总理7天总共只睡 了13个小时觉.回到昆明后,一天 在院里散步时,总理对我说:“这次 出去紧张些,睡觉少些,回来多睡点 就补上了.大姐身体不好,不要对她 说,免得她担心.这件事一直到总理 逝世后的1977年冬天,我才向大姐 作了汇报.
————成元功回忆
日内瓦会议
1842年《南京条约》 1895年《马关条约》 1901年《辛丑条约》
湖南二级建造师挂靠 / 湖南二级建造师挂靠 zsm053utb 建造师是以专业技术为依托、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主业的 她其实一点都不喜欢自己现在的工作,却还是不得不费劲心力去做好它,她其实也想好好上学,去做一切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可是时 光不能倒流,即使倒流、又能怎样呢、她仍是会做如今一样的选择,想到这里,不免觉得自己着实好笑、可终究也笑不出来! 她想到忍不住的泪流满面,那一刻她忽然很希望有那么一个人,会给她一个鼓励,鼓励她一直以来做的还不错!但是,她心里比谁都 明白,是不会存在那样的一个人的,因为这么多年来从来都是她一个人在不断地努力着! 伊诺努力的想要去看清天上的星星,可惜,那些星星总是渺茫得像是跟她在躲迷藏一般。哀莫大于心死啊,人,最可怕的不是有多么 强大的敌人,而是自我内心看不到一丝一毫希望的光! 伊诺在心里默哀,也不知道要给自己喝多少顿鸡汤、才能够、有可能让自己走向幸福的彼岸!幸福的彼岸么,想了想、似乎跟她也是 没甚关系的词眼! 金坐到她身旁的时候,她才发觉过来,伊诺不着痕迹的抹掉了自己的眼泪,回头看向了金,金开口道“我有在你身后跟你打招呼,不 过,你好像没听到。” 金是伊舒的主治大夫,经过了这么多年,伊诺便渐渐的跟他熟识了一点。 伊诺抱歉的笑笑“真是不好意思,我好久没有一个人这样安静的看看天空,所以,有点走神。”
1915年《二十一条》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的教案范文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第一章:新中国成立与内政改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生对新中国内政改革的认知,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新中国内政改革的意义,培养其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内政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2. 教学难点:新中国内政改革的特点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内政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内政改革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改革内容。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内政改革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四、教学内容1.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解放战争胜利、国民党政府垮台等。
2. 内政改革的主要内容: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公私合营等。
3. 内政改革的意义:解放生产力、巩固政权、促进社会公平等。
五、教学作业1. 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内政改革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第二章: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实践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其主要实践。
2. 培养学生对新中国外交的认识,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新中国外交的重要性,培养其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主要外交实践及其意义。
2. 教学难点:新中国外交的特点及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主要外交实践及其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外交实践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外交政策。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新中国外交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四、教学内容1.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独立自主等。
2. 新中国的主要外交实践:参加万隆会议、与美国关系正常化等。
3. 新中国外交的意义:提升国际地位、维护国家安全、促进世界和平等。
五、教学作业1. 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新中国的外交实践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
新中国的三大外交政策内容
新中国的三大外交政策内容
新中国的三大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开放的对外政策。
1.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该政策旨在坚持独立自主、和平相处、平等互利、不干涉内政和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
中国认为国家主权和不干涉内政原则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坚持这些原则,并在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方面做出贡献。
2.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该政策旨在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不说服别国效仿中国模式,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 开放的对外政策
该政策旨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互惠互利的经济合作,正在推进一系列国际合作,以促进文化、科技、教育和贸易等领域的交流,让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课程标准:
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和平共处原则的主要内容。
2、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对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学习中,利用分析归纳和判断的逻辑方法,使学生认识到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通过分析比较周恩来在万隆会议的外交政策,了解周恩来高超的外交艺术,逐步培养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不懈努力的结果,认识到依法治国的必然性,认识到从专制到法制,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不断强化民主法制意识。
教学方法:启发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请学生学习本课的导言。
进而引入新课:
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二、新课:
(一)、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首先请学生阅读本节,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什么?
2、说一说,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什么类型的宪法?它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学生考虑回答后,教师讲解有关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第一课的一些内容相对比。
并结合本目中课文中的“想一想”与“每课一得”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宪法是我国根本大法。
它规定了国家性质(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一部有别于以往资产阶级类型的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表现在它的民主性上: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当今社会的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结合近代史一百多年
来中国人民争取民主与法制的奋斗历程,使学生认识到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艰辛历程,理解民主和法制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断强化民主法制意识。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此目可用问题教学法,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阅读本目,了解本目有关内容。
思考:
1、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国际环境如何?
答: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遏制的封锁,许多国家对新中国缺乏了解,心存疑惧。
2、我国为什么要开展外交活动,其目的是什么?
答:打破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遏制,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它最早是什么时侯提出来的?它与以往的帝国主义外交政策有何不同?
答: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953年12月
公正、合理、平等、互利。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发表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对国际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周恩来与万隆会议
本节可以引导学生自学,然后教师讲述。
评论:你如何评价周恩来的外交?
总结:
本课主要向我们讲述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确定,为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奠定基础,也说明了我国已从人治走向法制,从专制走向法制的具体过程。
从万隆会议体现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而打开了国际封锁的外交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