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潍坊历史试题和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模块监测高二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其一为土地属于天子或诸侯,大贵族可以把土地封与小贵族,但不得买卖,百姓黎民更不得私有。
其二是居统治阶层的贵族实行世袭制,黎民百姓不能进入统治阶层。
”材料反映的是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内外朝制2.秦朝设御史大夫,汉代置刺史,其共同目的是A.服务皇帝加强监察B.协助皇帝管理军务C.辅佐皇帝处理政务D.代替皇帝掌管律令3.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官员为相。
这些非三省长官的宰相有各种名义,如参知机务、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
上述举措旨在A.弱化三省之间的相互牵制B.减少皇帝决策失误C.削弱地方以加强中央集权D.抑制相权加强皇权4.中国古代某选官制度,史称“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
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该选官制度A.最早替代了“世卿世禄”制度B.明确了士大夫为官的主要标准C.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无法继续D.使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5.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
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相权成为争夺的焦点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C.皇权得到进一步强化D.监察官员兼职州郡长官势力膨胀6.清代的军机处A.是内阁的协理机构B.提高了行政效率C.掌军政要务决策权D.与内阁分权制衡7.下列对雅典民主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贵族阶层政治权利被剥夺B.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C.公务人员大多由抽签产生D.公民大会行使集体治权8.古代雅典10所高级法院,平均每所500名陪审法官由抽签方法选出(另有100名候补)。
2014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山东卷及答案
2014·山东卷(课标历史)13.[2014·山东卷]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生自士农工商各阶层。
这一做法(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强化训练强化训练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13.A [解析] 本题以孔子兴办私为切入点,旨在考查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B项与材料无关,而且说法过于绝对,宗法分封制在春秋时期只是遭到了破坏,并没有瓦解。
项周王室统治的强化训练强化训练应该是井田制,与材料无关。
D项和材料中的兴办私联系不大。
孔子创办私,打破了在官府的局面,故A 项正确。
14.[2014·山东卷]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
这体现了( )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经济发展区域程度提高14.B [解析] 本题以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演变为切入点,旨在考查生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
A项中枢权力体系日益完备是指三省六部制、选官制度、监察谏议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项与D项是经济方面的内容,与题干材料关联不大;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地方行政区划层级设置越越细,反映出中央对地方管控制的加强。
故正确答案为B项。
15.[2014·山东卷] 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
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农业生产商品程度提高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15.[解析] 本题以唐宋时期户籍变为切入点,旨在考查生准确解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A项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B项传统农业生产衰退不符合唐宋历史,应该是发展;D项与材料无关;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很多农户专门进行某项生产,反映出农业商品程度提高。
故正确答案为项。
16.[2014·山东卷] 以下中国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特征示意图中,能准确反映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空间分布特征的是( )A BD16.B [解析] 本题以中国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特征示意图为切入点,旨在考查生从图片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对历史知识再认再现的能力。
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3.有人认为,唐代“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其和谐在政治制度上的突出表现是A.实行三公九卿制 B.完善了三省六部制C.建立内外朝制度 D.实行二府三司制4.《水浒传》第七十七回写道,枢密使童贯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梁山泊镇压宋江起义军,中了十面埋伏,只身逃回汴京。
宋代枢密院的职能是掌管A.行政 B.民政 C.军政 D.财政5.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
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
”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 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D.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6地地方方年代年代A B C D7.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
这些规定A.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 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8.伯利克理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A.全体国民B.全体成年国民C.所有的成年男子D.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的成年男性9.罗马法内容丰富,体系完善,它的许多原则和制度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中主要有①“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④奴隶在法律上是“可以购买的东西”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10. 《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
2014潍坊一模历史
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文科综合13.“宗法者,辨先祖宗庙昭穆亲疏之法也。
”这说明“宗法”强调的是A.政治隶属B.血缘等级C.尊奉服从D.分配继承14.“中国本身还具有任何一个……帝国都无法与它相比的一种内聚性。
……这种内聚性,……从数千年前中国文明的早期阶段就有了”。
导致这种“内聚性”形成的因素是①小农经济②商品经济③中央集权④儒家思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5.北宋时,“负担之夫,微乎微者也,日求升合之粟,以活妻儿,尚日那一二钱,令厥子人学,谓之学课。
亦欲奖励厥子读书识字,有所进益。
”材料主要说明A.政府重文轻武B.社会重视教育C.科举制度完善D.民众负担沉重16.“江南役重甲天下,(徐光启)祖父以役累中落。
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
(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
”材料反映出①赋役沉重②抑商政策削弱③商品经济发展④科举免役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7.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古代奴隶制国家中一种“高度发展的国家形态”。
对“高度发展的国家形态”理解不正确的是A.直接民主的运行机制B.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方式C.城邦贵族的集体管理D.成年男性公民集体民主管理1 8.右图是l857年至l905年德国垄断组织卡特尔数量增长示意图。
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国内市场狭小阻碍了德国生产与资本的集中B.国家统一是德国卡特尔数量增长的直接原因C.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德国大企业时代到来D.半专制的君主立宪政体是德国垄断组织形成的根本原因19.“西人以商为战,……彼既以商来,我亦当以商往,……我之商一日不兴,由彼之贪谋亦一日不辍,……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材料主张A.兴办洋务B.实业救国C.实行“商战”D.学习西方20.罗斯福提出公民应该享有“免于匮乏的自由”,也就是说,政府应该承担起保障人们免于贫困的责任。
为实现上述主张,新政采取的措施是①建立社会保障制度②推行以工代赈③发放紧急救济资金④整顿财政金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1.1944年7月《新华日报》社论:“民主的美国已经有了它的同伴,孙中山的事业已经有了它的继承者,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的势力。
2014潍坊市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题目
2014学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三)历史试题 2014.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把答案字母代号填在下表内。
1.右图所示的著作是一份珍贵的国宝级历史文化遗产,被誉为( ) A.中华第一神品 B.天下第一农书 C.天下第一巻 D.金石第一录2.描绘历史变迁和社会沧桑的诗歌其实就是生动鲜活的历史。
下列诗 句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秦王扫六和,虎视何雄哉”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3.一直以来,中国图书只有手抄本,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 书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
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造纸术的推广 D.印刷技术的革新4.身患绝症后当选“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的姚厚芝,为给孩子留下学费毅然用127 万针绣成了《清明上河图》。
历史上,这幅名作在潍坊人的笔下描绘了哪一都城的繁华 景象( ) A.汴京 B.大都 C.长安 D.临安5.“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是明清时期显著的时代特征。
清朝巩固统一 多民族国家的下列措施中,搭配正确的是( )A.顺治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B.康熙帝——赐予“班禅额尔德尼”封号C.雍正帝——赐予“达赖喇嘛”封号D.乾隆帝——组织雅克萨之战6.名誉华夏的收藏大师陈介祺不仅收藏盖世,而且著述颇丰。
下列名作中,属于他的是( ) ①《金石录》 ②《毛公鼎考释》 ③《毛诗笺》 ④《十钟山房印举》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 .②④7.1842年,英国殖民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根本目的的条款是( )A.赔款2100万元B.割香港岛给英国C.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D.中英协定关税 8.中国的近代化是在被侵略过程中艰难进行的。
2014年潍坊市安丘昌乐等四县区初中学业水平模拟(一)历史答案
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自测题(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2014年3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各14分,共60分。
21.(18分)(1)野蛮的方式:焚书坑儒;文明的方式:保留史书等文明成果。
(4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分)(2)科举制。
(2分)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3)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
(4分)(4)维护并巩固自身的统治。
(2分,意思对即可)22. (14分)(1)二;四。
(2分)(2)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2分)(3)戊戌变法(或戊戌政变)。
(2分)戊戌变法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分)(4)推翻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民国。
(4分)没有,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等。
)(2分,只答没有,不解释理由的不得分)23.(14分)(1)袁隆平。
(2分)培养出籼型杂交水稻。
(2分)(2)航空航天领域。
(2分)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2分)(3)发展教育为科学研究提供人才,科学、教育的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4分)(4)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等。
(2分)24.(14分)(1)限制王权。
(2分)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2分)(2)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2分) 列宁。
(2分)(3)罗斯福新政。
(2分)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缓和了国内矛盾,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4分)。
潍坊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潍坊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潍坊市位于中国哪个省份?A. 山东省B. 河南省C. 江苏省D. 河北省2. 潍坊市的市花是什么?A. 牡丹B. 月季C. 菊花D. 荷花3. 潍坊市在历史上曾属于哪个朝代?A. 商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4. 潍坊市的著名历史人物有哪些?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愈5. 潍坊市的哪个地方被誉为“中国风筝之都”?A. 潍城区B. 奎文区C. 寒亭区D. 高新区6. 潍坊市的哪个地方是著名的古文化遗址?A. 青州古城B. 昌乐县C. 寿光市D. 诸城市7. 潍坊市的哪个节日与风筝有关?A. 春节B. 元宵节C. 风筝节D. 中秋节8. 潍坊市的哪个地方是著名的旅游胜地?A. 泰山B. 华山C. 崂山D. 泰山9. 潍坊市的哪个地方是著名的文化教育基地?A. 潍坊学院B. 潍坊医学院C. 潍坊科技大学D. 潍坊职业学院10. 潍坊市的哪个地方是著名的工业基地?A. 潍柴动力B. 潍坊钢铁C. 潍坊化工D. 潍坊纺织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潍坊市的行政中心位于________。
12. 潍坊市的市树是________。
13. 潍坊市的市歌是________。
14. 潍坊市的市旗是________。
15. 潍坊市的市徽是________。
16. 潍坊市的市花节是每年的________月________日。
17. 潍坊市的市鸟是________。
18. 潍坊市的市花是________。
19. 潍坊市的市树是________。
20. 潍坊市的市旗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21. 简述潍坊市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2. 描述潍坊市的历史文化特点。
23. 阐述潍坊市的经济发展情况。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24. 论述潍坊市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潍坊历史期末考试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5: A C D A C6-10: A C C A A二、填空题11. 潍城区12. 国槐13. 《潍坊之歌》14. 潍坊市市旗15. 潍坊市市徽16. 4月20日17. 喜鹊18. 月季19. 国槐20. 潍坊市市旗三、简答题21. 潍坊市位于山东省中部,东临黄海,西接济南市,南界临沂市,北靠烟台市。
山东省潍坊市2014届高中三年级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省潍坊市201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孟子·尽心》载:“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据此可知,孟子强调A.道德教化 B.兴办教育 C.克已复礼 D.礼法并用2.“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
”与材料观点一致的是A.万物源于“天理” B.心即理也C.存天理,灭人欲 D.经世致用3.“元代行省长官在忽必烈时期主要职掌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时,可就领本省军队。
同时,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
”据此可知元代A.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 B.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C.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 D.专制主义皇权达到顶峰4.“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
自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
”与材料主一致的是A.“丞相者,朕之股肱,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B.“以天下之广,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C.“自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设相之患”D.“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5.梁启超评价黄宗羲说:“原来我们国家还有比卢梭早200年的这么先进的思想。
”其“先进的思想”主要表现在①反对君主专制②设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③倡导言论自由④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右表所列容为中国古代某行政机关的职权。
据此推断该行政机关A.“掌丞天子,助理万机”B.“中书取旨,门下封驳”C.“首辅独专票拟,阁权至重”D.“军国大计,罔不总揽”7.莱布尼茨说:“中国人缺乏心智的伟大之光,对证明的艺术一无所知,而满足于靠经验而获得的数学,如同我们的工匠所掌握的那种数学。
”他认为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①缺乏数理逻辑推理②不注重科学分析③不重实用④注重经验总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
2014-2015学年潍坊期末调研考试八年级 历 史 试 卷
八年级历史答案选择题1---5 ABCDC 6---10 DCBDD 11----15 CDBDA 16---20 CCBBB21题参考答案(18分)(1)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时期的是图一、图二;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是图三;属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是图四、图五、图六。
(3分)(2)图二:井冈山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图三: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图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图五:三大战役是国民党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图六: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
(10分)(3)属于国共两党分裂时期:图二、四、五、六;属于国共两党合作时期:图一、三。
(3分)(4)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只有精诚团结,才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言之有理即可)(2分)22题参考答案(10分)(1)分别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3分)(2)詹天佑。
京张铁路。
(2分)(3)京师大学堂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卖出了重要的一步。
黄埔军校培养了一大批政治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4分)(4)近代中国教育注重“引进来”和“走出去”(注重向西方学习);中国近代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进步但是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不能改变中国被动挨打的局面;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充满了艰辛。
(说出一点即可1分)23题参考答案(12分)(1)兴办实业。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4分)(2)张謇。
实业救国。
(4分)(3)原因: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一战时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2分)(4) 不能。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剥削,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发展起来。
山东潍坊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首发】山东省潍坊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高一历史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分。
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案卡一并交回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案卡上对应的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改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II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第I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分,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共四个选项,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观察右图《西周分封形式图》,得到的有效信息不准确的是A.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B.封国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C.形成了严格的等级秩序D.分封对象出现了多样化2.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一次将清明节等节日定为法定假日,清明节主要是国人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宗亲节日。
中国古代与这种观念密切相关的是A.宗法制B.分封制C.世袭制D.君主制3.随着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的建立,我国开始出现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以下关于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B血缘与政治相结合C.采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D.等级秩序森严4.明代思想家李贽曾赞扬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是“千古创论”。
主要是因为郡县制有利于A.加强中央集权B.强化君主专制C.减少决策失误D.中央任命官员5.西汉中期,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设置了A.中朝B.刺史C.枢密院D. 按察使司6.“它设计出了一种君逸臣劳的宰相制度,集体议事能够提高决策的准确性;-------这种制度既能保证政府对全国政务的处理,又抑制了相权的过分膨胀,它在皇权与相权之间找到了恰当的平衡。
”这种制度是指A.三公九卿制B.内外朝制度C.三省六部制D.二府三司制7.1572年,明穆宗去世,其子继位为明神宗,神宗年方十岁,由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
山东省潍坊三县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高一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5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座号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卡。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
”该材料主要反映的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禅让制2.右图为《孔子世家谱》。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家谱实际上和中国历史上的哪一制度密切相关A.宗法制B.分封制C.君主专制D.郡县制3.假如有一位秦代朝廷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归纳整理大臣们的奏章之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
这位高官应该是A.丞相B.太尉C.郡守D.御史大夫4.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 B.嬴政自称始皇帝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D.秦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5.唐朝进一步完善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古人曾用“事无不总”形容三省六部中的某一部门的职权,这个部门是A.门下省 B.中书省C.尚书省D.礼部6.“发迹的阶梯是对任何人都开放的,无论其家庭、出身和宗教信仰如何。
事实上,在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流动性:权势之家或名门望族可能会因子孙不肖而败落,出身低微者则会通过这种制度发达。
”这种制度是A.宗法制B.郡县制C.均田制D.科举制7.一位历史学家评价中国古代历史上某制度是“皇权下的民主”、“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
2014届潍坊市高三历史试题
诚信中学2015高三二轮复习(五)历史试题姓名班级成绩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板垣记略》载:“奏章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
”材料不能说明清初A.呈权空前强化B.皇权受到牵制C.部分制度承袭前朝 D.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2.明代《织工对》记载:“余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聚工以织。
……进而问之,……工对曰:‘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人,养吾父母妻子,虽食无甘美,而亦不甚饥寒。
’”材料主要说明A.雇佣关系出现B.家庭手工业发展C.自然经济解体D.重农抑商政策破产3.“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持这一观点的人物是A.墨子B.孟子C.韩非子D.黄宗羲4.陈寅格先生曾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下列史实不能证明此观点的是5.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因被指控“渎神和腐化青年”而受到审判。
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
苏格拉底的朋友劝他最好逃离雅典,他的答复是:“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
”他平静地接受了死刑。
材料表明A.雅典民主制度处于初创阶段 B.苏格拉底反对民主制度C.雅典民主制度存在弊端D.雅典民主程序缺乏公正6.梁启超说:“中国之言改革,三十年于此矣,然不见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用力相等,然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入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也。
”他评价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7.《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
山东省潍坊市201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潍坊市201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国维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
”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是A.封建等级秩序森严 B.中央集权尚未形成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政治与血缘相结合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这一措施A.加强了汉初的中央集权 B.确立了汉初思想大一统C.加剧了中央与地方对立 D.体现了汉承秦制的原则3.“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制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
这一论断评价的是A.孟子“仁政”学说 B.苟子礼法并施主张C.韩非法家思想 D.董仲舒新儒学4.有人称,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
这种“新文化”A.追求气势,浪漫神秘 B.注重铺陈,追求神韵C.体现了走向平民化的趋势 D.适应了早期城市资产阶级的需要5.明朝万历中期河南巡抚钟化民奏:“臣见中州沃壤,半檀木棉,乃棉花尽归商贩,民间衣服率从贸易。
”这反映了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②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③政府鼓励商业发展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柏拉图曾说:“在民主制中,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因此,他们的行动在于维护他们自己的名誉和地位。
默许人民的要求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民主使智慧边际化。
”在此,他认为雅典民主制A.把权力关进了笼子 B.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C.存在民主泛滥弊端 D.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7.“文艺复兴时代是一个既伟大又阴暗的时期……许多有进取心的个人主义者对犯罪事件的频发、重现的社会问题等熟视无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风靡一时。
山东省潍坊市2014届高三二模文综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2014届高三二模文综试题(历史部分)13.“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
”这主要强调分封制A.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B.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C.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D.促成了统一民族的形成14.登州(今蓬莱)“东扼岛夷,北控辽左,南通吴会,西翼燕云”,唐代空前繁荣,呈现出“丝竹笙歌,商贾云集”的景象,经由高丽、渤海道至登州,登陆往长安的朝贡者络绎不绝。
材料反映了登州在唐代成为北方航运中心的原因有①军事重镇②经济繁荣③政治中心④交通便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5.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在描述1 6世纪的历史写道:“……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
”材料中“心满意足的注视着过去”的根本含义是A. 固守农耕经济 B.坚持君主专制C.昧于世界大势 D.实行闭关锁国16.彼得拉克说:“真正的贵族并非天生,而是自为的。
”这句话的实质意义是A. 鼓励个人的奋斗 B.反对封建等级特权C.打破天主教精神枷锁 D.否定上帝的存在17.观察英国内阁、议会、国王的关系图。
图中方框空白处应是A. 差额选举B.提名推荐C.直接选举D.间接选举18.右图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为“爱国”牌香烟设计的烟画。
仔细观察画面,能得到正确的历史信息有①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②反映了中国人民收回利权的要求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环境恶劣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讲求营销策略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D.①②③④19.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1923)认为,“最近三十年思想界之变迁,最初的原动力,是残明遗献思想之复活。
”材料中“残明遗献思想之复活”不包括A.提倡经世致用 B.反对君主专制 C.主张君主立宪 D.批判程朱理学20.法国总统戴高乐说:“欧洲应该有一个共同的防御体系,必须由法国来为这个体系规定计划和指定指挥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14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2014.6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4页,第Ⅱ卷5~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Ⅰ卷选出答案后,将其字母代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第Ⅱ卷的试题答案,用中性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右图为清代潍坊籍收藏大师陈介祺收藏过的毛公鼎。
某中学“走近历史”社团通过研究它的相关资料,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B.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文物C.内壁铸刻的文字为甲骨文D.大量应用于百姓日常生活2.汉代经学大师郑玄游学十余年,回到家乡传播经学,造福乡梓。
他的主要贡献是A.宣传道家思想 B.注释《墨子》C.传播儒家学说 D.编辑《郑志》3.“农圣”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既总结了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又记录了鲜卑族的畜牧经验。
这反映了A.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发展 B.畜牧业居于生产主导地位C.鲜卑族与汉族习俗相同 D.潍坊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4.在历史长河中,一些重大史实历经时间考验,成为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
能够体现这一含义的是A.秦灭六国,统一天下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开创科举,选官取士 D.废除行省,设立三司5.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不少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其中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诗句是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C.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D.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6.辛亥革命后,译著《平民政治》立即更名为《共和政治》;《国粹学报》改名为《共和杂志》后畅销不衰。
这反映了当时A.书籍报刊出现更名热潮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宣传共和报刊大量创办 D.封建主义退出历史舞台7.“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
”王尽美与董必武等革命家一起参加了中共“一大”,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A.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B.拉开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C.使中国首次出现了革命政党 D.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8.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是什么力量把中华民族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聚集在一起,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奔向一个目标?这种力量就是永存的长征精神。
对“长征精神”的正确理解是①革命英雄主义②革命集体主义③革命乐观主义④个人自由主义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9.右图的日历定格在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它记载着(请将:总统办公室、中华民国卅八年四月小两处字在原基础上处理的更清晰些,此要求看完删除)A.中国局部抗战开始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C.中国大陆全部解放D.国民党政权的垮台10.“正月里来是新春,赶上了猪羊出了门,猪哇羊呀送到哪里去?送给那英勇的八路军。
”与这一歌谣体现同一时代主题的是A.武昌起义 B.临朐五井战役 C.潍县战役 D.辽沈战役11.被誉为“画中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因故一分为二,分别存于大陆和台湾。
2011年6月,两部分画作在台湾同时展出,实现了山水合璧。
“山水合璧”反映了A.两岸政治经济交流形成常态 B.海协会与海基会首次实现对话C.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D.两岸分离阻碍了文化艺术交流12.1972年,有人对尼克松说:“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多。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新中国奉行和平外交 B.苏联干涉新中国外交C.中美间没有共同利益 D.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13.电影《斯巴达克斯》再现了开始于公元前73年的一次奴隶大起义。
这次奴隶大起义沉重打击了A.罗马共和国 B.雅典城邦C.古埃及王国 D.罗马帝国14.文艺复兴时期,诗人但丁在其长诗《神曲》中为当时的教皇在“地狱”火窟里预留了一个位置。
这反映了但丁A.善于创作神话B.反对封建神学C.逃避现实生活 D.弘扬古典文化15. 17世纪中期开始,人类历史上三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先后在英国、美国和法国爆发。
这三次革命的共同影响是A.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B.实现了新兴国家统一C.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D.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16.19世纪后期,日本开始了社会变革。
其实行“奉还版籍,废藩置县”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 B.消除封建残余C.积极对外扩张 D.允许土地买卖17.飞上天空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
最早借助非凡的翅膀帮助人们实现这一梦想的动力机是A.蒸汽机 B.电动机 C.内燃机 D.计算机18.《凯歌悲壮》一书认为:苏俄(苏联)在1921~1927年允许多种经济并存,是历史上的“退却年代”。
“退却”的出现是由于A.实行新经济政策 B.实现农业集体化C.“斯大林模式”形成 D.戈尔巴乔夫改革19.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欧盟成立,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
这反映了A.国家间对抗加剧B.多极化格局形成C.政治多极化趋势D.经济全球化趋势20.到2000年底,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了112个月,超过了美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增长期。
与此同时,美国经济保持着较低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在二战中大发战争财 B.美国成为最大负债国C.罗斯福新政推动经济发展 D.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14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2014.6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小题16分,第22小题14分,第23小题14分,第24小题16分,共60分。
21.(16分)沿着以丝绸命名的中外交往通道,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由此展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代)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罗马帝国,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
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
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遥远的西方。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1)据材料一,概括汉代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
(6分)材料二中国丝绸从海路外传虽然开始很早,但只限于官方贸易。
到宋代除官方丝绸贸易外,民间商人向海外进行丝绸贸易的,也蓬勃发展。
据泉州商人李充的原文报告“自置船一只携带各种丝绸和瓷器到日本贸易。
”——万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海外丝绸贸易有什么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新变化的政策原因。
(4分)材料三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
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
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刘志达《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3)据材料三,郑和与海外各国交流有什么特点?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6分)22.(14分)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界碑”的含义是什么?(4 分)材料二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作者怎样评价西方列强侵华的影响?(4分)材料三不平等条约的这一个世纪对她来说特别残酷,中国……渴望付出双倍的努力,毫不停息地向前进,并获取新的资源,比如俄文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
——布罗代尔《文明史纲》(3)据材料三指出,“这一个世纪”中反映中国“努力”的重大事件有哪些?“获取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促使中国革命发生了什么变化?(6分)23.(14分)歌曲和口号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风貌的反应。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主义好》是 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歌词为: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百度百科(1)据材料一,歌曲《社会主义好》的流行反映了什么历史背景?歌曲表达了当时人们怎样的情感?(6分)材料二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王进喜(2)材料二反映了石油工人怎样的精神?这种精神有什么时代意义?(4分)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天的故事》(3)材料三中“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有什么重大意义?(4分)24.(16分)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反思世界大战的历史,远离战争,拥抱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在战争中得到发展的是人类的最高贵的美德,包括勇敢、克己、忠于职责,以及甘冒生命危险的自我牺牲。
——“一战”时德军参谋总长毛奇的言论(1)据材料一,毛奇关于战争的言论是否正确?结合“一战”的史实说明理由。
(6分)材料二彩虹有很多颜色,各不相同,但它们能混成一条灿烂夺目的彩练。
……我们各国不同的理想是可以汇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团结一致地为我们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
——“二战”期间罗斯福的演讲(2)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的观点;并举“二战”期间一例说明。
(4分)材料三由于现实中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大国强权主义,由于历史造成的严重的不合理的国际秩序,还由于大批原殖民地半殖民地落后国家刚刚获得独立,它们仍然需要加强自己的主权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这使得国际社会变得更加敏感和脆弱,世界并不太平。
——李巨廉《血碑——震撼全球的两次世界大战》(3)据材料三,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世界的和平?(6分)2014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2014.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B 2.C 3.A 4.A 5.C 6.B 7.D 8.C 9.D 10.B 11.C 12.D 13.A 14.B 15.D 16.A 17.C 18.A 19.C 20.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小题16分,第22小题14分,第23小题14分,第24小题16分。
共60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表述,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