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

合集下载

辽宁省沈阳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辽宁省沈阳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1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用于防腐,是因为______。
(2)宇航员在太空舱中所需的氧气来自电解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宇航员太空行走时,需要“人造空气”供给呼吸。这种“人造空气”中含有体积分数为70%的氮气,20%以上的氧气,还有二氧化碳。“人造空气”中供给呼吸的物质是______。“人造空气”中的氮气和空气中的氮气的化学性质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2)①.赤铁矿②. ③.+3→0④.防止生成的铁被氧化(防止石灰水倒流)
(3)①. ②.I③.可以制得更多的铜(Ⅱ;便于观察是否除尽)④.用磁铁吸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
【18题答案】
【答案】(1)氮分子(2)原子种类##原子个数##原子质量##元素种类
(3)①.NO2②.44:7##176:28
(2)
(3)①.氧气##O2②.相同
(4)提供了充足的氧气(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5)反应物中含有钾、硫元素
(6)①.1:2:1②.
【15题答案】
【答案】(1)①.紫色石蕊溶液变红②.
(2)①.分解反应②.催化剂③.黑色固体变红
(3)①.滴有酚酞溶液的棉花变红②.分子在不断运动③.研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写具体现象如分子在热水中运动更快不得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C.食盐和蔗糖D.二氧化锰和铁粉
8.如图是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为RuB.原子序数为44
C.相对原子质量为101.1 g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44
9.物质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变成了新的分子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 含答案)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 含答案)

2021-2022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共15分)(本部分包括13道小题,1-11小题,每题1分;12、13小题,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1分)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导电性B.挥发性C.延展性D.可燃性2.(1分)下列仪器能够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A.①③④B.①③⑥C.①②⑤D.②④⑥3.(1分)下列各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空气B.氮气C.氧气D.二氧化碳4.(1分)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红磷可以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发生氧化反应时总会发光、放热C.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D.自然界中发生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金属的锈蚀都是氧化反应5.(1分)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A.水分子运动速度快,撞开壶盖B.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隔增大,体积膨胀D.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后粒子数目增多6.(1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鱼类可以在水中畅游说明水中含有氧元素B.地壳中、人体中以及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氧元素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D.某物质中除了氧元素以外只含一种元素,则它一定是氧化物7.(1分)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其目的是将可燃物与火隔离B.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水灭火主要是为了使可燃物隔绝氧气C.汽油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汽油的着火点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为了使可燃物隔绝氧气8.(1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材燃烧,余下灰烬的质量小于原木材的质量B.铜丝在火焰上灼烧,灼烧后的“铜丝”质量变小C.木炭在一定质量氧气中燃烧,生成物只有二氧化碳D.葡萄糖在体内发生氧化反应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葡萄糖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9.(1分)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图中相同小球代表同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

2020-2021学年沈阳市铁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详解)

2020-2021学年沈阳市铁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详解)

2020-2021学年沈阳市铁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15.0分)1.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酒精燃烧B. 冰雪融化C. 蜡烛熔化D. 灯泡发光2.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 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B. 加热液体C. 量取液体D. 滴加液体3.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也离不开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长江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可以得到纯水B. 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水浇灭C. 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D. 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着火点4.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 空气中物质含量由多到少:O2、N2、CO2B. 溶液pH由高到低:HNO3、NaCl、NH3⋅H2OC. 元素原子序数由大到小:Mg、O、Ne、HD. 硫元素质量分数由高到低:Na2S、Na2SO3、Na2SO45.下列关于化合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在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②在Na2O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③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总是显负价④一种元素在同一种化合物中,可能有不同的化合价()A. ①②④B. ①④C. ①③④D. ②④6.从微观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 酒精挥发−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 氧气和液氧都能助燃−分子相同,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C. 体温计中的水银柱热胀冷缩−汞原子的大小发生变化D. 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7.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A.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B. 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C. 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D. 分别向等质量的锌和铁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8.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氯气作自来水的消毒剂B. 金刚石刻划玻璃C. 稀有气体用于作闪光灯、霓虹灯D. 铜铝等金属丝用于作电线电缆9.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 氧化物:水、氧气B. 金属元素:钾元素、汞元素C.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氧化钠、二氧化碳D. 化学性质:可燃性、溶解性10.在金属铂作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氨气和氧气可发生如下反应:4NH3+5O2=4X+6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A. N2B. N2OC. NOD. NO211.下列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B. 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C. 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2.如图是以铁为核心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转化⑤⑥一定会有气泡产生B. 转化③是一个放出热量的过程C. 转化④是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D. 转化①②均可通过化合反应来实现13.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对物质构成的认识B.对物质鉴别的认识①铁由铁原子构成②空气、液氧、氯酸钾中都含有氧分子①硫粉和木炭:观察颜色②二氧化碳和氧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C.对先后顺序的认识D.化学学科的价值①实验结束时,先洗涤仪器再排放整齐②向试管中装块状药品时,先竖起试管再放入①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②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A. AB. BC. CD. D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1.0分)14.水是地球上最常见、最普通的物质之一.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三个实验装置,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1)实验Ⅰ中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2)实验Ⅱ所表示的净水操作的名称是______,该法可将硬水软化.A中的自来水经B进入C中,可用______ (填试剂名称)来鉴别A与C中水的硬度.(3)实验Ⅲ中D为电源的______(填“正”或“负”)极;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组成的.(4)镁在海水中主要以MgCl2的形式存在,MgCl2类似NaCl由离子构成,则其中镁离子的符号是______.观察图,从元素含量角度分析,我国海域中镁位列第______位.15.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制法用途等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请回答以下问题。

2021-2022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训练卷(含答案详解)

2021-2022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训练卷(含答案详解)

2021-2022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训练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15.0分)1.成语是汉语的精髓之一,有趣的是很多成语的本意都与物质的变化有关,在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 火上浇油B. 花香四溢C. 木已成舟D. 滴水成冰2.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A. 加热液体B. 加入固体C. 检查气密性D. 稀释浓硫酸3.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B. 氧气可用作火箭的燃料C. 物质跟氧气反应都会发光、发热D. 空气中的氧气来自于光合作用4.下列有关物质鉴别方案正确的一组是()A. 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可通过加入酚酞溶液,鉴别其是否变质B. Na2CO3溶液、NaOH溶液、盐酸、BaCl2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C. MgCl2溶液、NaOH溶液、H2SO4溶液、CuSO4溶液,不加任何试剂不能鉴别D. CuO粉末、炭粉、铁粉三种黑色粉末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5.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石墨用作电极材料,金刚石做钻探机的钻头B. 聚乙烯塑料用作食品包装袋,可以大量使用C. 磷酸二氢铵(NH4H2PO4)用作复合肥料D. 一氧化碳用于冶金工业6.空气中的各种成分都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其中含量较多且能用作食品包装袋填充气的是()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7.下列化学用语书正确的是()A. 两个氦原子:N2B. 硫酸锌中锌显+2价:Zn2+SO4C. 钠离子:Na+1D. 氧化镁:MgO8.将某化合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A. 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B. 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 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 只含有碳元素9.在“纸船烧水”的实验中,盛水的纸船开始加热时不会立即被点燃,其原因是()A. 纸船不是可燃物B. 温度没有达到纸船的着火点C. 纸船没有与氧气接触D. 水能灭火10.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B. 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C. 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 六氯苯的相对分子质量7811.以下有关资源、能源说法不正确的是()A. 空气中最多的物质是氮气B. 燃料不充分燃烧都会生成CO,浪费燃料C. 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D. 金属矿物储量有限,而且不可再生12.下列操作中,能最容易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A. 观察气体颜色B. 倒入澄清的石灰水C. 闻气体的气味D. 插入燃着的木条13.下列有关环境保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提倡有限制的使用塑料制品.B. 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C. 禁止煤的使用,防止酸雨的形成.D. 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应减少PM2.5烟尘排放.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1.0分)14.请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请用序号填空)。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14分。

1.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液氮可用作制冷剂B.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C. 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D. 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2.某班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老师观察到了四位同学的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连接仪器B. 检查气密性C. 取用石灰石D. 验满3.下列各组中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的是( )A. Si、He、Cl、PB. Ag、Ca、S、HgC. Cu、Ba、Al、CD. Ne、Mg、H、N4.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 铜B. 氯化钠C. 石墨D. 二氧化硫5.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 )A. 玻璃B. 陶瓷C. 赤铁矿D. 生铁6.利用铝合金代替铝制钥匙是利用铝合金比铝的( )A. 熔点低B. 不易腐蚀C. 硬度大D. 密度小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铜丝在火焰上灼烧,灼烧后的“铜丝”质量变小B. 纸张燃烧后有黑色的灰烬残留,说明纸张中含有碳元素C.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质量变大D. 加热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等于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8.如图所示装置,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 氢氧化钠B. 生石灰C. 硝酸铵D. 活性炭9.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B. 降温后,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C. 增加水的质量能使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D. 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10.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碘易溶于水B. 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C. 水和植物油混合后用力振荡可形成乳浊液D. 乙醇能与水互溶11.用50g98%的浓硫酸配制成2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 )A. 145gB. 195gC. 196gD. 245g12.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A. 鉴制软水和硬水可以用加肥皂水并振荡的方法B. 用点燃的方法可以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C. 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可以从粗盐中提取纯净的氯化钠D. 分别将镁片、锌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可以验证镁、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7分。

沈阳市铁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沈阳市铁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沈阳市铁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2题;共46分)1. (2分)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 火药爆炸B . 木柴燃烧C . 面包发霉D . 葡萄榨汁2. (2分) (2019八上·鸡东期末) 今年入秋以来,我县到处可见“禁烧秸秆,人人有责:争当禁烧模范,争做文明公民”的标语。

下列焚烧秸秆产物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 . 二氧化碳B . 二氧化硫C . 可吸入颗粒物D . 二氧化氮3. (2分)(2017·西城模拟) “气体可压缩储存在钢瓶中”的原因是()A . 分子的质量很小B . 分子不断运动C . 分子间有间隔D . 分子由原子构成4. (2分) (2016九上·射阳期中)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A、氖气的化学式﹣Ne2 2个氖原子﹣﹣2NeB、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周期表元素排列顺序﹣﹣核内质子数C、水﹣﹣由氢、氧元素组成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D、分子﹣﹣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A . AB . BC . CD . D5. (2分)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 . 氧气B . 高锰酸钾C . 二氧化锰D . 碳酸钙6. (2分) (2017九上·太原期末) “低碳生活”是现代社会的主流,下列做法中,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 . 节约使用纸张B .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C . 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D . 将生活垃圾焚烧处理7. (2分)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可采用的方法是()A . 倒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B .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的下部C . 用燃着木条伸入集气瓶口观察D . 捉一小虫放入集气瓶中观察8. (2分)关于溶液和乳化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B .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 . 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现象D . 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9. (2分) (2018九上·深圳期中)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A . 分子重新组合B . 分子间间隔发生了改变C . 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D . 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10. (2分) (2016九上·凉城期中) 下列示意图中,能表示阴离子的是()A .B .C .D .11. (2分)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 稀释浓硫酸B . 胶头滴管吸取液体C . 读取液体体积D . 检查氢气的纯度12. (2分) (2017九上·凉州期末) 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粒子模型,图中“○”和“●”分别表示氧原子和氢原子.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粒子模型是()A .B .C .D .13. (2分)通常人体胃液的pH大约为0.9~1.5。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2014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54分)A.使用简易净水器净水B.将CO2倒入纸筒中C.酒精和水混合证明微粒间存在空隙D.喷水的石蕊小花放入CO2中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使用简易净水器净水,只是将部分杂质除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将CO2倒入纸筒中是为了比较二氧化碳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的大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酒精和水混合证明微粒间存在空隙,只是两种物质的简单混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喷水的石蕊小花放入CO2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属于化学变化,所以包含着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3分)我们知道,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因果关系不A.氧气能助燃﹣用来作燃料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食品防腐4.(3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解答:解:A、加热“铜绿”时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绿色固体会变成黑色固体,管壁出现小水珠,故选项说法正确.B、镁条燃烧时,产生耀眼的白光,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粉末状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C、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同时管壁上出现小水珠,故选项说法正确.D、铁丝生锈后生成铁锈,铁锈是一种红棕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铁锈的物理性质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的区别.A.10mL酒精与10mL的水混合,总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B.校园内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的动着C.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D.湿衣服在充足的阳光下容易晾干,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新信息筛选题.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很小、不断运动和微粒间有间隔的特点,利用微粒的这些特点可以解释生活中许多现象.解答:解:A、10mL酒精与10mL的水混合,由于分子间的间隙而使总体积小于20mL,可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故A正确;B、分子不断地运动,使得校园内桂花香气四处飘荡,可说明分子在不断的动着;故B正确;C、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分子大小本身不变.故C不正确;D、充足的阳光下温度也较高,水分子运动速度快,湿衣服容易晾干,可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运用了分子的基本性质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现象,关键是如何从分子的性质中选取适当的性质来解释相应的现象.11.(3分)(2009•乐山)如图是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②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③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④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种类都不变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分析:由题目中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故为化合反应;只要反应则会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但是否为氧化物,则不一定;化学反应中,分子变化,原子不变.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结合微观示意图,则:①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说法正确;②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说法正确;③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说法正确;④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种类都不变,说法错误,化学反应中,分子变化,原子不变;⑤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掌握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意义A.蒸发食盐水B.称量固体C.滴加液体药品D.倾倒液体考点:蒸发与蒸馏操作;称量器-托盘天平;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运用蒸发操作要领解答;B、根据称量固体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C、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注意事项进行解答;D、根据倾倒液体的注意事项考虑.解答:解:A、蒸发食盐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要外焰加热,故A正确.B、称量固体时应该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故B正确;C、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可伸入试管内,防止污染药品,故C正确;D、用试剂瓶向试管内倾倒液体时有以下注意事项: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试管要倾斜,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挨着,故D错误.故选:D.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13.(3分)(2013•荔湾区一模)如图是Na和Na+两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小明观察示意图后,作出以下判断.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Na+比Na稳定④质量几乎相等⑤质子数相等.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④⑤B.②④C.①②⑤D.全部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原子转化成离子时电子层排布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变成钠离子.解答:解: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变为钠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核外电子数均发生改变,由于核电荷数=质子数,两者均不变;由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失去一个电子对质量影响很小,质量几乎相等;Na+具有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比Na稳定,故①③④⑤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和离子相互转化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解题时要会灵活应用.14.(3分)下列物质中,由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人体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第二位A.C aCO3B.C aSO4C.C a(NO3)2D.C a(OH)2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是氧元素,人体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人体中含量第二位的元素的碳元素,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碳酸钙,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是氧元素,人体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人体中含量第二位的元素的碳元素,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碳酸钙,其化学式为:CaCO3.A、由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人体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第二位的元素组成的是CaCO3,故选项正确.B、由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人体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第二位的元素组成的是CaCO3,不是CaSO4,故选项错误.C、由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人体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第二位的元素组成的是CaCO3,不是Ca(NO3)2,故选项错误.D、由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人体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第二位的元素组成的是CaCO3,不是Ca(OH)2,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地壳中元素的含量、人体中元素的含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B.质子数相等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C.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元素组成D.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解答:解: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故选项正确;B、质子数相等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如水分子和氖原子都有10个质子,故选项正确;C、混合物不一定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是同种元素,故选项错误;D、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含氧化合物可以是三种或三种以上的元素组成,故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6.(3分)(2009•北京)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B.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C.图1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高低D.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考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专题:化学实验与探究.分析: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可燃物;二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在设计探究实验时就是根据这三个条件来设计.解答:解:在此实验中我们用热水给白磷和红磷提供热量,使温度能达到白磷的燃点,而达不到红磷的燃点,从而得到燃烧时温度的作用.在图中铜片上的白磷与水中的白磷作对照,说明温度都达到着火点时,若没有氧气,可燃物也不能燃烧,所以在图2中给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说明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从而得出燃烧时必须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B点评:我们往往认为水中的任何物质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燃烧.但是从过这一实验我们可以知道,只要是满足燃烧的条件,无论在何环境下都可燃烧.17.(3分)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钠离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C.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D.在化学变化中镁元素容易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其离子符号是Mg+2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依据元素周期数与原子结构的特点分析即可;B、依据钠离子的结构分析即可;C、从二三周期的原子结构分析即可;D、依据镁的原子结构结合离子测写法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由图示及所学可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故说法错误;B、钠原子核外由11个电子,其最外层是1个电子,钠离子是失掉该电子而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微粒,此时核外共10个电子分为两层电子,故说法错误.C、由图示可知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故说法正确;D、镁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掉这2个电子而变成镁离子,其符号为Mg2+,故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2A.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B.甲醛是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的C.甲醛分子由碳原子、氢气分子、氧原子构成D.甲醛由一个碳元素、二个氢元素、一个氧元素组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只有熟悉化学式的意义、有关物质组成和构成的描述的知识,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解答:解:由甲醛的化学式可以知道:甲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因此选项A正确.甲醛由甲醛分子构成,而不是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因此选项B错误.甲醛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而不是由碳原子、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因此选项C错误.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因此选项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对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的描述,难度稍大.二、填空与简答题19.根据要求填空:(1)在通电分解水的反应中,不能再分的微粒是H、O ;(2)标注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K2O4;(3)SO3的名称是三氧化硫;(4)3个钠离子3Na+;(5)2N,N2,H2O,2CO,SO2,2NH4+中,数字“2”的意义能用来表示分子个数的符号是2CO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法:一般是从右向左读,读作“某化某”,有时还要把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读出来,如SO2、P2O5等,据此进行分析解答.(4)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5)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解答:解:(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通电分解水的反应中,不能再分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其原子符号分别是H、O.(2)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锰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锰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x=+6价.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K2O4.(3)SO3从右向左读,读作三氧化硫.(4)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钠离子可表示为:3Na+.(5)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CO中的“2”表示一氧化碳分子的个数为2.故答案为:(1)H、O;(2)K2O4;(3)三氧化硫;(4)3Na+;(5)2C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20.用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本题中所书写的化学方程式不能重复).(1)有黑色固体生成的化合反应3Fe+2O2Fe3O4;(2)有三种化合物生成的分解反应NH4HCO3NH3↑+H2O+CO2↑;(3)有白色固体生成的氧化反应4P+5O22P2O5 ;(4)有二氧化碳参加的反应CO2+H2O═H2CO3.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黑色固体),属于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合理即可).(2)碳酸氢铵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是有三种化合物生成的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4HCO3NH3↑+H2O+CO2↑(合理即可).(3)磷在氧气中燃烧,是有白色固体生成的氧化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P+5O22P2O5 (合理即可).(4)二氧化碳与是反应生成碳酸,有二氧化碳参加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H2O═H2CO3(合理即可).故答案为:(1)3Fe+2O2Fe3O4;(2)NH4HCO3NH3↑+H2O+CO2↑;(3)4P+5O22P2O5 ;(4)CO2+H2O═H2CO3.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21.在电解水实验中,两电极上都有气体产生,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气体的体积约是正极的2:1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考点:电解水实验;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及生成气体的性质回答.电解水负极生成氢气和正极氧气的体积比是2:1,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能支持燃烧.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解答:解: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它们的体积比是1: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故答案为:2:1;2H2O2H2↑+O2↑;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点评:熟记电解水实验中的现象,分清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和体积比,这点很重要.22.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 A B C D反应前质量(g) 4 6 111 4反应后质量(g) x 15 0 84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B是生成物、C是反应物、D是生成物;(2)反应后A的质量是多少?26g ;(3)该反应是分解反应(填“化合”或“分解”);(4)反应中A,B,C,D四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2:9:111:80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表中数据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答;(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表中数据分析解答;(3)根据分解反应的基本概念解答;(4)根据反应中ABCD中质量比解答.解答:解:B的质量增加9g,C的质量减轻111g,D的质量增加80g,根据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D和B的质量综和是89g,所以A是生成物,生成的A的质量是22g;(1)BD的质量增大属生成物;C质量减轻,C是反应物;(2)生成A的质量是22g,再加上原来的4g,所以反应后A的质量是26g;(3)该反应是C生成A、B、D三种物质的反应,该反应是分解反应;(4)参加反应的C的质量是111g,生成A、B、D的质量依次为22g、9g、80g;故答案:(1)B是生成物、C是反应物、D是生成物;(2)26g;(3)分解;(4)22:9:111:8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断的能力和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抓好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3.(2012•鄂州)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写出相应的符号①的微粒符号S2﹣②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2O3(2)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①从微观角度看,B图表示:3 NH3(填化学符号)②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CD (填字母符号)(3)在一定的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E和F,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①若F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该反应中生成的E和F的质量比27:14 .②若F为氧化物,且A和B的分子个数比为5: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O2+4NH36H2O+4NO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①根据图示,圈内质子数16<核外电子数18,故该图示表示为阴离子结构示意图;由其质子数为16,判断该元素为硫元素,得到2个电子变为8电子的稳定结构;②根据化合价表示法书写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先写符号再写数字(2)①利用图示中有关的物质的分子结构的知识对微粒的个数以及对分子的结构进行分析;②混合物含有多种分子.(3)①F是氮气时其反应物是氧气与氨气,产物是水与氮气,可书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对生成物的质量关系进行计算;②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F一定是氮的氧化物,用AB的分子个数比可确定其化学式,进而写出方程式.解答:解:(1)①图示核内质子数16<核外电子数18,可知该原子得到2个电子变为8电子的稳定结构,得到2个电子变为阴离子,故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符号 S2﹣;②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可表示为:2O3(2)①图示中所示A中含有三个氨气的分子可表示为:3NH3②混合物含有多种分子,CD含有多种分子是混合物;(3)①F是氮气时其反应物是氧气与氨气,产物是水与氮气,其方程式是3O2+4NH36H2O+2N2,则水与氮气的质量比=(6×18):(4×14)=27:14;②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F一定是氮的氧化物,因AB的分子个数比5:4,进而写出方程式是5O2+4NH36H2O+4NO.故答案为:(1)①S2﹣;②2O3(2)①NH3、②CD(3)①27:14;②5O2+4NH36H2O+4NO.点评:分子由原子构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纯净物中只含一种分子,混合物含有多种分子.三、实验与探究题24.过滤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过滤的方式多种多样,实验室常用滤纸做过滤层,在生产、生活中还可以用小石子、纱布等做过滤层.某同学取少量浑浊的河水倒入烧杯中,先加入少量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如图所示进行过滤.请问:(1)加明矾的作用是吸附沉淀,图示实验还需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2)检验上述操作后得到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方法是加肥皂水,若观察到生成泡沫少,浮渣多,则的硬水.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硬水与软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实验室常用滤纸做过滤层,生活中还可以用纱布和细沙代替;(1)根据净水的知识进行分析,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能吸附小颗粒不溶性固体,形成大颗粒易于沉降,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用到玻璃棒引流;(2)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解答:解:实验室常用滤纸做过滤层,生活中还可以用纱布和细沙等做过滤层;故答案为:滤纸.(1)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能吸附小颗粒不溶性固体,形成大颗粒易于沉降,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用到玻璃棒引流;故答案为:吸附沉淀;玻璃棒;引流.(2)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加肥皂水后生成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反之是软水.故答案为:加肥皂水;生成泡沫少,浮渣多.点评:本题考查了净水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过滤的原理和注意事项进行解答.25.如图是证实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取一个大烧杯,装入大半杯水,烧杯内放入一些金鱼藻,并通入一定量的气体A,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漏斗罩住金鱼藻,然后将盛满水的试管倒置于漏斗上,在阳光下放置一段时间,试管内有许多气泡产生,管内液面下降.根据这一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实验室制取气体A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2)通入的气体A的目的是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3)当试管内液面如图所示时,试管内的气体压强小于(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强.(4)试管内的气体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考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1)根据生物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的知识不难判断物质A应为CO2进行解答;(2)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进行解答;(3)根据试管内的液面高于外界液面,所以说明试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进行解答;(4)根据金鱼藻光合作用的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所以氧气的鉴别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解答:解:(1)生物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的知识不难判断物质A应为CO2,实验室使用碳酸钙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所以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2)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以二氧化碳为原料,所以通入的气体A应是二氧化碳气体,它的作用是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故答案为: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3)试管内的液面高于外界液面,所以说明试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故答案为:小于;(4)由于金鱼藻光合作用的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所以氧气的鉴别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故答案为:带火星的木条.点评:解答此类题型时,应充分结合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进行综合分析,定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促进光合作用的方法、检验氧气的方法等内容.。

-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Word答案)

-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Word答案)

2020-2021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5分)(本部分包括13道小题,1~11小题,每题1分;12、13小题,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1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电解B.水结冰C.水沸腾D.水汽化2.(1分)下列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给液体加热C.氧气验满D.量9.5mL液体3.(1分)2020年3月起,沈阳市三环内全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下列为“禁止放鞭炮”标志的是()A.B.C.D.4.(1分)下列物质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都正确的是()A.碳酸钠(NaCO3)B.硫酸铁(FeSO4)C.硫化锌(ZnS)D.硝酸银(Ag2NO3)5.(1分)下列物质中,所含氯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A.KClO3B.KCl C.Cl2D.NaClO6.(1分)将密封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A.气体微粒的数目增加了B.气体微粒间的空隙变大了C.气体微粒的体积变大D.气体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7.(1分)下列有关实验及重要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B.铁丝插入稀硫酸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变成浅绿色C.在空气中加热铝片,铝片立即熔化并剧烈燃烧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白色沉淀8.(1分)归类整理是生活中的一种常用方法,也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以下归类正确的是()A.常见的单质:石墨、铜绿、水银B.常见的白色固体:碳酸钙、碳酸氢铵、高锰酸钾C.常见的可燃性气体:甲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氢气、一氧化碳D.常见的金属材料:金刚石、赤铁矿、青铜9.(1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CO2和O2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B.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C.实验室用KClO3或双氧水制O2时,加入的MnO2作用相同D.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引起酸雨10.(1分)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X Y M N反应前质量(g)461114反应后质量(g)x15084A.M、N、Y都是反应物B.x的值为22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反应中X、Y、M、N四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2:9:111:8011.(1分)氮化硅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可通过以下反应来制备:3X+6C+2N2Si3N4+6CO,此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是()A.Si B.SiO2C.NO D.CO212.(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干电池工作的时候释放电能B.燃料燃烧时发生化学变化并放出热量C.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D.面粉、蔗糖灼烧后都变成炭黑,说明它们是同种物质13.(2分)下列实验方案或措施不正确的是()A.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少量的CO杂质B.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CO2和O2C.用稀盐酸清洗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D.用磁铁吸引分离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14.(5分)过滤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2019-2020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2019-2020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2019-2020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3道小题,1-11小题,每题1分:12、13小题,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下列变化中,与其他变化有根本区别的一种是()A.樟脑丸放在衣橱中消失B.木材做成课桌C.食物腐败D.石蜡熔化2.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取用固体药品C.加热液体D.倾倒液体3.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成无色液体B.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都发生化合反应C.炼钢中可以使用纯氧作为燃料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4.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需要在水中加入明矾,其作用是()A.把硬水变成软水B.对水进行消毒C.使悬浮物沉淀D.增加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5.下列物质不属于碳单质的是()A.石墨B.金刚石C.C60D.二氧化碳6.载人航天器工作舱中的空气要与地球上的空气基本一致。

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决定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

用微观示意图表示工作舱中空气的主要成分,图中最合理的是()A.A B.B C.C D.D7.下列化学符号表示正确的是()A.氧化铁FeO B.2个氢原子H2C.镁离子Mg2+D.碳酸钠NaCO38.碳化硅(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热结构材料。

在空气中碳化硅能与熔融的氢氧化钠发生反应:SiC+2NaOH+2O2Na2SiO3+X+H2O,下列有关X物质的化学式推断中,正确的是()A.CO2B.CO C.SiO2D.Na2CO39.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B.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D.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10.葡萄糖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下列关于葡萄糖(C6H12O6)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葡萄糖分子由碳、氢、氧元素组成B.葡萄糖由24个原子构成C.1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6个水分子D.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11.钛(Ti)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其一个原子中质子数为22.以金红石(主要成分是TiO2)为原料生产钛的步骤主要有:①在高温下,向金红石与焦炭(C)的混合物中通入氯气(Cl2),得到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②在稀有气体环境和加热条件下,用Mg与TiCl4反应得到Ti和MgCl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个钛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22B.①中得到的可燃性气体为COC.②中稀有气体的作用是隔绝空气D.②中发生的反应为TiCl4+Mg Ti+MgCl212.下列实验操作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CO中含有的少量CO2将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洗气B检验CO2是否集满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C检验一种气体是否为CO2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D证明CO2能与水反应向盛满CO2的塑料瓶中倒水,拧紧瓶盖并振荡A.A B.B C.C D.D1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废旧金属回收再利用B.提倡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儿购物C.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D.推广新能源汽车代替传统能源汽车二、非选择题(共50分)14.如图为某品牌仿生灭蚊灯,它通过三重方式诱蚊:灯管内发出的紫光波;紫光源照射光触媒涂层释放二氧化碳和水,模拟人的呼吸;灯内加入与人体汗液相似的含有乳酸(C3H6O3)、硬脂酸(C18H36O2)的诱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