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厦门节能公共服务网

合集下载

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第1篇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一、背景及目标“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节能减排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及《“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制定本方案。

方案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 到2015年,全国万元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16%,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减少8%、10%、10%、10%。

2.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节能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主要任务(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1. 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2. 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产业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转移。

3.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二)加强节能降耗1. 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开展能效对标达标活动。

2. 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加强节能监察,完善节能法规和标准体系。

(三)推进污染减排1. 强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施污染物减排工程。

2. 加强重点行业污染治理,提高污染治理水平。

3. 推广应用环保新技术、新产品,发展循环经济。

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1. 成立“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国节能减排工作。

2. 各级政府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明确目标、任务和措施。

(二)完善政策体系1. 完善节能减排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引导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投入。

2. 制定有利于节能环保的价格、收费政策,激励社会节能减排。

(三)加强执法监管1. 加大节能环保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

2. 加强节能减排监测、监察、考核,确保任务完成。

(四)强化科技支撑1. 加大节能减排科研投入,推动关键技术攻关。

2. 推广先进适用的节能减排技术,提高技术普及率。

产业用:“十二五”规划推动行业全面发展

产业用:“十二五”规划推动行业全面发展


公共服 务平 台建设 、产 业结 构调整和 节 能减 排 方面
“ 二 五 ”末 汽车 的年 产 量 将达 到 3 0 十 0 0万 辆 ,为 交 通 工具 用 纺织 品的 发 展提 供 了广 阔空 间 。根 据
取得突破 。根 据国 家产业政 策和 与社 会 、经 济发 展 的关联 程度 ,规划选 取医疗 与卫 生用纺织 品 、过 滤
化 要求 的提 高 ,各种 高性 能的水 处理过 滤用膜 材料
的市 场需求增 长迅速 。
土 工与 建筑 用 纺织 品 开 发应 用功 能性 机 织 或
经 编土工布 、土工膜 ( 格栅 )注重 新型土工 用纺织 , 品的生态化 开发 。土工 用纺织 品在水 利工程 、垃圾 填 埋场 、高速公 路和铁 路等基 础设 施建设 中应用 广 泛 ,起 到防水 、排 水 、结构增 强 的作 用 ,其 市场状
处理面 料为主 。 集耐 久J、 l 服用性 等综合性 能于 一体 生 的高档 技术纺 织品主 要依赖进 口, 年进 口量在 50 00
万平 方米 以上 。
过 滤与分 离用纺 织品 重点发展 耐高 温、 耐腐 蚀 过 滤材 料、提 高中空 纤维液体 过滤 材料 的性能 、发 展 医药 、 工、 品、 化 食 造纸 等加工领 域过滤 材料 。随 着 国家对空气 排放标 ; 隹的提高 ,火力发 电厂原有 的 静 电除尘设备 将不 能满足 要求 ,将 会使用 除尘效 率
优质 企业 、人 才和 资本加入 到行业 中,优 化产业 结
况 和国 家基 础设施 投资政 策密切相 关。 “ 十二 五 ” 期
间国家在 基础 设施上 的巨额投 资将 带动土 工用纺织
品行业 年均将 增长超过 两位 数。南 水北调 东线一 期

中国 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国 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全文)

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为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一)“十一五”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

“十一五”时期,国家把能源消耗强度降低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确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基本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一五”期间,我国以能源消费年均6.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长,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由“十五”时期的1.04下降到0.59,节约能源6.3亿吨标准煤。

——扭转了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能源消耗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上升的趋势。

“十一五”期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十五”后三年上升9.8%转为下降19.1%;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由“十五”后三年上升32.3%、3.5%转为下降14.29%、12.45%。

——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010年与2005年相比,电力行业300兆瓦以上火电机组占火电装机容量比重由50%上升到73%,钢铁行业1000立方米以上大型高炉产能比重由48%上升到61%,建材行业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量比重由39%上升到81%。

——推动了技术进步。

2010年与2005年相比,钢铁行业干熄焦技术普及率由不足30%提高到80%以上,水泥行业低温余热回收发电技术普及率由开始起步提高到55%,烧碱行业离子膜法烧碱技术普及率由29%提高到84%。

——节能减排能力明显增强。

“十一五”时期,通过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形成节能能力3.4亿吨标准煤;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6500万吨,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7%;燃煤电厂投产运行脱硫机组容量达5.78亿千瓦,占全部火电机组容量的82.6%。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者责任延伸制 尚未建立 。
约 型环境友好 型社会建设 ,满 足人 民群众对 改善生 态环
( ) 本原 则。 二 基
四是政策机制不完善 。节 能环保 法规和标准体 系不 境 的迫切需求 。
1 . 政策机制驱 动 。健全节能环保 法规和标准 ,完善
价格 、财税 、金融 、土地等政 策 ,形成有效 的激励 和约
五是服务体系不健全 。合 同能源管理 、环保基础设 束机制 ,引导 和鼓励社会 资本投 向节 能环保产业 ,拉动 施和火 电厂烟气脱硫特许经 营等市场化服务模式有待完 节能环保产业市场 的有效需求 。 善 ;再生资源和垃圾分类 回收体 系不健全 ;节能环保产
业公共服务平 台尚待建立和完善 。
3重点工程带动 。围绕实现节 能减排 约束性 目标 , . 节能环保产业最直接 、最有效 的需求拉动 ,带动节能环 保产业快速发展 。 4市场秩序规范 。打破地方保 护 ,加 强行业 自律 , .
挑战 中,世界主要经济体都把 实施绿 色新政 、发展绿色 成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新优势 。 经济作为刺激经济增长 和转 型的重要 内容。一些发达 国 色壁垒 。为使我 国在新一轮经 济竞争 中占据有利地位 , 必须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 从 国 内看 ,面对 日趋强化 的资源 环境 约束 ,加快转 家利用节能环保方面 的技 术优 势 ,在 国际贸易 中制造绿 加快实施节能 、循环经济 和环境保护重点工程 ,形成对
( )面临 的 形 势 。二
2技术创新 引领 。完善 以企业 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 .
系 ,立足原始创新 、集成创新 和引进 消化 吸收再创新 , 形成更多拥有 自主知识产权 的核心技术 和具有 国际品牌
从 国际看 ,在应对 国际金融危机 和全球 气候变化 的

环保“十二五”发展规划

环保“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环境形势2011-12-21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将其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在认识、政策、体制和能力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05年分别下降12.45%、14.29%,超额完成减排任务。

污染治理设施快速发展,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52%提高到72%,火电脱硫装机比重由12%提高到82.6%。

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全面推进,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不断深化,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于Ⅲ类的比重提高到51.9%,全国城市空气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下降26.3%。

环境执法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生态保护切实加强,核与辐射安全可控,全社会环境意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参与程度进一步提高,“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和重点任务全面完成。

当前,我国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环境矛盾凸显,压力继续加大。

一些重点流域、海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区域和城市大气灰霾现象突出,许多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

农村环境污染加剧,重金属、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土壤、地下水等污染显现。

部分地区生态损害严重,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核与辐射安全风险增加。

人民群众环境诉求不断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数量居高不下,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压力不断加大。

环境保护法制尚不完善,投入仍然不足,执法力量薄弱,监管能力相对滞后。

同时,随着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能源消费总量不断上升,污染物产生量将继续增加,经济增长的环境约束日趋强化。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2011-12-21(一)指导思想。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04.18•【字号】沪建交[2012]390号•【施行日期】2012.04.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的通知(沪建交〔2012〕390号)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上海市建筑节能工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在“十一五”建筑节能工作基础上,我委组织编制了《上海市“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上海市“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二○一二年四月十八日附件:上海市“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目录一、“十一五”工作回顾(一)上海市建筑能耗现状(二)建筑节能工作进展及成效(三)当前存在主要问题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三、“十二五”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工作原则(三)发展目标四、“十二五”建筑节能重点任务(一)新建建筑节能(二)既有建筑改造(三)大型公共建筑用能监管(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五)家用节能设备推广(六)建筑遮阳技术应用(七)绿色建筑推进(八)低碳城区实践(九)建筑施工降耗(十)城市级建筑节能信息平台建设五、“十二五”保障措施和政策需求(一)健全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节能法制保障(二)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地方性适应体系(三)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四)强化建筑节能监管,完善建筑节能管理体制(五)加强政策调控力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六)完善能效测评技术,推行能效测评标识制度(七)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增进建筑节能共识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上海市建筑节能工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低碳型城市,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2010]217号),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对本市建筑节能工作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制订本规划,以指导本市建筑节能工作持续、有效、全面开展。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土地利用和土地资源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土地利用和土地资源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土地利用和土地资源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正文:----------------------------------------------------------------------------------------------------------------------------------------------------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土地利用和土地资源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上海市土地利用和土地资源保护“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2012年8月31日上海市土地利用和土地资源保护“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上海实现“四个中心”总目标、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城市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

上海的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工作是实现“四个率先”总要求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

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为此,在总结“十一五”期间上海土地利用和土地资源保护情况的基础上,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工作回顾“十一五”期间,面对上海城市自身发展转型、筹办举办世博的繁重任务和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上海充分利用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机构整合的契机,通过调控土地供应总量、优化用地结构、完善体制机制等多种措施和途径,着力构建保障和促进上海科学发展的规划和土地管理新机制,不断强化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

(一)积极探索“两规合一”,充分发挥规划和国土资源“保障发展、保护资源、优化布局”的先导和调控作用编制完成《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并于2010年7月获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

2014-2015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全文

2014-2015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全文

《2014-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方案》(全文)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加强节能减排,实现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必由之路。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的约束性目标,但2011-2013年部分指标完成情况落后于时间进度要求,形势十分严峻。

为确保全面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降碳目标,制定本行动方案。

工作目标:2014-2015年,单位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逐年下降3.9%、2%、2%、2%、5%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两年分别下降4%、3.5%以上。

一、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一)积极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严格项目管理,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核准或备案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依法依规全面清理违规在建和建成项目。

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在提前一年完成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基础上,2015年底前再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500万吨、炼钢1500万吨、水泥(熟料及粉磨能力)1亿吨、平板玻璃2000万重量箱。

(二)加快发展低能耗低排放产业。

加强对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力争到2015年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达到47%和8%左右。

加快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3〕30号),组织实施一批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工程,完善节能服务公司扶持政策准入条件,实行节能服务产业负面清单管理,积极培育“节能医生”、节能量审核、节能低碳认证、碳排放核查等第三方机构,在污染减排重点领域加快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发展低碳经济 建设美丽上海——本市节能系统举办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报告交流会

发展低碳经济 建设美丽上海——本市节能系统举办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报告交流会

业, 5 0家具有区域性核心服务能力的专业服务机
构, 5 0 0家 专业化 节 能环保 服 务企 业 ,形成 功 能 完
善、 特 色 鲜 明 的服 务产 业 体 系 , 使 上 海成 为 国 内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接着 , 原清海全面分析 了上海的节能环保产业
发展现状 。指 出 , 上 海的节 能 环保产 业 经过 多年 发 展, 已 经形 成 了一定 规 模 基础 , 研发 创 新 能 力 已经
在 国内领 先 , 部 分产 品技术 具 有优势 。 但 总 的看 , 上 海 的节能环 保技 术创 新能 力还 不够 强 , 产业 集 中度 还 比较 低 , 政策机 制 尚不 完善 , 服务 体 系还 不健 全 。 面对 当前 国 际节 能环 保 产 业 发展 的企 业 向综 合 化 大型 化集 团化发 展 、 技 术 向深 度化 高端 化成 套化 发
上 海 市 节 能 宣 传 周 专 栏
发展低碳经济
建设 美丽上海
本市节能系统举办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报告交流会
为进 一步 推进 实施《 上 海市 节能 环保 产业 发展 “ 十二五” 规划 》 , 促 进本 市 节能 环保 产 业 发展 , 6月 2 1日下 午 ,本 市 节能 系统 在花 园坊节 能 环保 园举 办节 能环 保产 业发 展报 告交 流会 。会 上 , 市经 济信 息化 委 副 总工程 师原清 海 同志从 产 业发 展背景 、 发 展现状、 服 务 系统 、 支持 政 策 以及 发 展思 路 等 方 面
展 、市 场从 末端 治理 向源 头预 防全 程 控制发 展 、 产 业驱 动从 引逼结 合 向 以逼 为主 发展 的趋 势 , 上海 要
围绕“ 高端制造 、 高效产品、 创新服务 、 低碳发展” 的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4.16•【字号】沪府发[2012]39号•【施行日期】2012.04.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沪府发〔2012〕39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上海市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二○一二年四月十六日上海市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是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上海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攻坚阶段。

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发展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科技创新与转型发展成为时代趋势。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科技呈现群体性突破态势,一些重要的科技领域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经显现;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信息控制权和大范围流行性疾病防控等重大科技议题成为国际博弈新焦点;科技全球化和研发国际化加快推进,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层次高端化、产业链整体化、企业组团化的新特点。

为应对科技创新的新趋势,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把知识作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的关键资源,力求激发新的重大科技突破和产业变革,努力掌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知识资本,着力培育推进经济社会转型的新动力,争取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这需要上海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充分把握全球发展的潮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和依托,强化创新资源的全球配置能力,加快城市转型发展。

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依然处于战略机遇期。

当前,我国自主创新战略格局基本形成,科技与经济结合更趋紧密,一大批共性、关键技术得到突破和应用,传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赶超世界科技前沿的能力显著增强,整体上进入了以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特征的新时期。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详细)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详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2.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3.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4.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5.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一节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

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

08本会7班曾文燕408070749“十二五”规划调查报告五中全会对我国未来几年的发展具有决策性的意义, "十二五"更是关键的一程。

只有把握过去,才能更好的展望未来。

然而,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成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面临的巨大挑战。

在"十二五"期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核心任务,要推进我国工业化的关节点,扩大居民消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十二五”明确指出,“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在继续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目前,中国各地将新兴产业的发展视为“一条输不起的起跑线”,新兴产业已在各省市、各区域焕发蔚然生机,积极领跑“十二五”开局之年。

“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制定“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的精髓和灵魂,作为“科学发展”的一剂良药,新兴产业无疑增添着GDP的含金量和“绿色GDP”的分量。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对于我国的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战略升级,有着非同一般的作用。

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核心技术和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尤为突出。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三大基础行业之一的平板显示技术为例,中国大陆首条第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京东方合肥6代线产品的正式量产,实现了中国大陆32英寸以上液晶显示屏国产化的重要突破,这不仅标志我国企业已经完全自主掌握液晶面板制造三大核心技术,还将带动彩电行业获得新生。

我国现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

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节能环保产业被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

节能环保企业已经开启“做强做大”时代。

武汉昊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声学材料的设计研发企业,公司研发的泡沫陶瓷吸声材料获第七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金奖。

产业创新系统视角下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产业创新系统视角下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推 动 了 节 能 环 保 产 业 的 快 速 ( 三) 节 能 环 保 产 业 创 新 系统 模 型 的 分析 . 通 过 构 建 产 业 创 新 系统 体 系 , 对 我 入 大幅 增 加 . 发 展 “ 十 一 五 ” 以 来 , 上 海 大 力 推 进 节 能 构 建 国物流 产业 、 服装 产业 、 大 飞 机 产 业 和 集
成 电路 产 业 等 进 行 实 证 分 析 并 提 出 相 应 减 排 .加 快 发 展 循 环 经 济 并 取 得 一 定 成 的对策建议 。 近年来 . 随 着 节 能 环 保 产 业 的迅 速 崛 注. 产 生 不 少 成 果 。岳 锋 利 从 社 会 效 用和 生 产 效 益 等 两 方 面 对 节 能 环 保 产 业 的 外 部 性 进 行 分析 研 究 : 唐 静 对 节 能 环 保 的 分 类进 行 研 究 : 任 杰 等 人 通 过 分析 河 南 省 节 能 环 保 产 业 的 发 展 现 状 和 存 在 问题 , 从 而 推动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创新 . 上 效。 据复旦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称 . 到“ 十 海 节 能 环 保产 业 也 不例 外 构 建 上 海节 能
产业 创新 系统 理论是 2 0世 纪 9 O年 远 意 义 : 从经济层而看 . 发 展 节能 环 保 产 业
代 出现 的 一 种 研 究 产 业 创 新 、 组 织 与 绩 效 是 上 海经 济 结 构转 型 和 建 设现 代 服 务 型城
的理论体系 . 在 许 多 国家 的 产 业 研 究 中 获 市 、 智慧城市的必然要求 。
得 了 广 泛 应 用 。 自其 引 入 国 内以 来 , 先 后 目前, 随 着 全 球 环 境 问题 的加 剧 和 能
有 学 者 基 于 对 产 业 创 新 系 统 理 论 的 研 究 源 危 机 的 凸 显 . 世 界 各 国对 节 能 环 保 的 投 产 业发 展 的支 撑 作 用尚 未得 到 充 分体 现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据测算 ,00年 , 21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 2万亿元 , 从业
人数 280万人 。产业领域不断扩大 , 0 技术装备迅速升级 , 产 品种类 日益 丰富 , 服务 水平显著提 高 , 步形成 了门类 较为 初 齐全的产业体系。在节能领域 , 干法熄焦 、 纯低温余热发 电 、 高炉煤气发电 、 炉顶压差发 电、 等离子点火 、 变频调速等一批 重大节能技术装 备得 到推广普及 ; 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取得较 大突破 ,市场 占有率大幅提高 ;节 能服务产业快速发展 , 到 21 , 0 0年 采用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 的节 能服务产业产值达 80 3 亿元 。在资源循环利 用领域 ,三废 ” 废水 、 “ ( 废气 、 固体废 弃 物 ) 合利用技术装备广 泛应用 , 综 再制造表 面工程技术装 备 达到 国际先进水平 , 生铝蓄热式熔炼 技术 、 再 废弃 电器 电子 产 品和包装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等取得一定突破 , 无机 改
金融政 策有待进一步完 善 , 企业 融资 困难 , 生产 者责任延伸
制 尚未建立 。 五是服务体系不健全 。合 同能源管理 、 环保基础设施 和 火 电厂烟气脱硫特许经营等市场化服务模式有待完善 ; 再生 资源和垃圾分类 回收体系不健全 ; 节能环保产业公共服务平 台尚待建立和完善。
再 生

源 与 循

经 济
,21 , 0 2隼 / 5卷 / 7 苒 r 第 第 月
国务 院关于 印发“ 十二五”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积极培育具有系统设计 、 设备成套 、 工程施 工 、 调试运行和维 护管理一条龙服务能力的总承包公司 , 大力推进环保设施专
问题 :

能环保技术装备 、 品和服务等 , 产 产业链长 , 关联 度大 , 吸纳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汽车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汽车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汽车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07.17•【字号】沪经信装[2012]427号•【施行日期】2012.07.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装备工业正文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汽车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沪经信装[2012]427号)各区县经委(商务委)、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贯彻落实《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和《上海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结合上海汽车产业发展实际,我委编制了《上海市汽车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2年7月17日上海市汽车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时期,在国家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各项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汽车制造业发展迅猛,汽车产量从2005年的570.49万辆增长到 2010年的1865.4万辆,5年间增长了2.3倍,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

本市汽车制造业抓住有利机遇,锐意进取,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轿车整车和零部件生产、研发体系,实现自主品牌汽车、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质的突破,形成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多产品、多车型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行业核心竞争能力显著提高。

1.汽车产业整体规模和实力稳步提升。

2010年,本市汽车制造业在国内轿车各细分市场领域全面出击,生产形势良好,全年本地生产各类汽车169.89万辆,比上年增长35.9%,再创历史新高,其中轿车159.77万辆,增长30.5%;全年完成汽车工业总产值超过361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2%,同比增长43%;实现利润超过500亿元。

2010年,上汽集团整车销量达到358万辆,占全国总销量(1806万辆)的19.8%;华普汽车销量为5.8万辆。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汰的 高耗能 、 污染设 备仍 在使 用 。 高 四是政 策机 制不 完善 。 能环 保法 规和 标准 体 节
系不 健全 , 资源 性产 品价 格改 革 和环 保 收费 政策 尚 未 到位 , 财税 和 金 融政 策 有 待进 一 步 完 善 , 业 融 企 资 困难 , 产者 责任 延伸 制 尚未建 立 。 生 五是 服务 体 系不健 全 。合 同能 源管 理 、 环保 基 础设 施 和 火 电厂烟 气 脱硫 特 许 经 营等 市 场 化 服 务 模式 有待 完善 : 生资 源和 垃圾 分类 回收体 系不 健 再 全 ; 能环保 产业公 共 服务平 台尚待 建立 和完善 。 节
理 . 行效 率低 : 运 市场 监管 不到 位 。 一些 国家 明令 淘
“ 一五” 十 以来 , 国大 力推 进 节 能减 排 。 我 发展 循 环 经 济 , 设 资 源节 约型 环境 友 好 型 社会 。 节 建 为 能环保 产 业发 展创 造 了巨大 需求 . 能环 保 产业 得 节 到较快 发 展 , 目前 已初具 规模 。据测 算 ,0 0年 , 21 我 国节 能环 保 产 业 总 产 值 达 2万 亿 元 .从 业 人数 2 8 0万 人 。产 业领 域不 断扩 大 , 术装 备迅 速升 级 , 0 技 产 品种 类 日益 丰 富 , 务水 平 显 著 提 高 , 步 形 成 服 初
( ) I 二 面 临的形 势 。 从 国际看 , 应对 国 际金融 危 机 和全球 气候 变 在
了门类较 为 齐全 的产 业体 系 。在节 能领 域 , 干法 熄
焦 、 低 温余 热 发 电 、 炉 煤 气 发 电 、 顶 压 差 发 纯 高 炉 电、 等离 子 点 火 、 频 调速 等 一 批重 大 节 能技 术 装 变 备 得 到 推广 普 及 :高效 节 能 产 品推 广 取 得较 大 突 破 , 场 占有率 大 幅提高 ; 能服务 产 业快 速发 展 , 市 节 到21 0 0年 .采 用合 同能 源管 理 机制 的节 能服 务 产

开往春天的快车——十二五规划

开往春天的快车——十二五规划

I 0 公里 , 10 高速公路 网络整 体承载能 力显著提 高。 加大一 般公路提级 改造
力度 , 开工建设 6 5 6 公里 , 完成 2 6 8 公里国市道建设。
同时 , 北京还 将加强道 路管理和 服务 , 建立 路网服务指 标体系 , 探索 丰富服务 内容 , 全面提 升道路服务 品质。 构建 组织健全、 职责明确 、 覆盖全
级 为目标 , 大力推 进公路建设 规范化、 公路
养 护现代化、 公路管 理法制化 、 公共服务 多
● 北京郊区路
样 化、 工队伍新 型化 , 职 努力在创建畅行 公 路、 平安 公 路、 治公 路、 技公 路、 文 法 科 人 公路上 取得 重要 进展 , 更高 层次 更高 水 从 平 上为 经济 社会发 展 全局 服务 、 为人 民群 众出行服务。 十二五 期 间 , 山西 公路将 建 成适 应 综改 试验 区建 设需 要、 全省 经济 社会 与 发 展相 匹配 的公 路 网。 干线 公路 规 模总 量 明显提 升 , 过 提 升县 乡道行 政等 级和 新 通 建 等途径 , 总里程增长 2 %以 上 ; 0 路网结构 更加优化 , 一级公路比重有较大 幅度增 加。 农 村公 路 基 本 实 现 县 城 到 高速 公 路 二级
善农 村公 路养 护管 理 工作机 制 建立 两个
体系 , 即建立以 人为本、 以车为本 的公众 出 行服务 体系 . 建立反应 迅速、 运转协调的应
急保 障体系 ; 创建一 个行业 . 即创建务实高 效、 开拓创新 的文明行业 , 全省普 通公 实现
路初步现代化 。
N 2 1 年底 , 宁将 新 增 普 通公 路 05 辽
特别报道 O F aue 开往春天 的快车 e t r

《本市“十二五”期间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实施意见(试行)》沪环保评【2012】6号

《本市“十二五”期间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实施意见(试行)》沪环保评【2012】6号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沪环保评【2012】6号关于印发《本市“十二五”期间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上海市环境保护局文件沪环保评〔2012〕6号关于印发《本市“十二五”期间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各区县环保局、各有关单位: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十二五”工作方案〉的通知》(沪府〔2011〕108号)的要求,我局制定了《本市“十二五”期间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实施意见(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二O一二年一月四日主题词:环保建设项目总量控制意见通知抄送: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上海化工区管委会,上海临港新城管委会,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管委会,上海市长兴岛开发建设管委会,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管委会。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办公室2012年1月5日印发本市“十二五”期间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实施意见(试行)为控制本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确保完成“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根据国家下达的本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任务及《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十二五”工作方案〉的通知》(沪府[2011]108号)要求,制定本市“十二五”期间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实施意见如下:一、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建设项目凡含有下列内容的新建、改扩建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均列入本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范围:(一)涉及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总量控制方面:凡排放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的工业项目,使用天然气、轻质柴油、人工煤气、液化气、高炉(转炉)煤气等清洁能源作为燃料的设施除外。

(二)涉及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量控制方面:凡向地表水体直接排放或者向污水管网排放生产废水的工业项目,排放的生活污水除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节能环保产业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紧密结合且极具发展潜力的综合性产业,包括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

节能环保产业具有科研、人才高度密集的特性和对其他产业的渗透、带动和引领作用,已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上海主动衔接国家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选择,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城市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19号)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沪府发〔2012〕1号)有关要求,为推动本市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一)发展现状“十一五”以来,上海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不断加大节能环保投入,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创造了市场需求,本市节能环保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产业发展形成一定基础。

据调研,本市规模以上节能环保企业约有136家,2010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约390亿元,其中:节能环保制造业实现总产值359亿元,节能环保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31亿元,初步形成了包括技术研发、产品装备制造、产业服务、市场营销等领域的产业体系。

研发创新能力国内领先。

上海具有人才和科研综合优势,众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重点企业具有较强的节能环保科研开发能力,产学研合作模式初步形成。

从创新成果看,近年来,本市在水、气、声、固废监控与治理、节能环保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受损环境修复七个领域的专利申请量位居全国前五名。

部分产品技术具有优势。

依托综合科研优势和骨干企业,本市部分节能环保产品和技术在国内具有一定优势。

电除尘、袋除尘核心材料配件、高压变频调速、非晶态变压器、汽车尾气三元催化剂和陶瓷滤料、电厂“零”能耗脱硫技术、超细钢渣微粉技术等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低热值高炉煤气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吸声隔音材料等在国内市场也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服务产业发展初具雏形。

形成了以合同能源管理为核心机制的节能服务产业框架,至2010年末在本市备案登记的节能服务机构达80家,其中具备国家备案资格的企业31家,支持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相继出台。

环境工程服务、系统设计、技术服务、设备成套、第三方运营管理等系统集成服务初具规模。

(二)主要不足一是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企业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有待培育,国有企业创新动力不足;民营企业实力亟需增强;外资研发中心与自主创新体系的关联度不高。

产学研结合成效不显著,科研成果本地转化率不高,科研优势未能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技术成果的发现、评估、筛选、转移机制尚待完善。

二是产业集中度较低。

本市节能环保企业大多小而散,尚缺乏能提供高效运营服务和具有综合化运作能力的骨干龙头企业。

节能环保设备成套化、系列化、标准化水平低,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

节能环保产业链还不尽完善,产业集群和空间集聚尚未形成。

三是政策机制不完善。

节能环保法规和标准体系不健全,限制了节能环保产业需求规模。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尚未到位,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有待建立,财税扶持政策需进一步完善。

产业培育发展工作尚未形成合力,在市场准入、资质管理、行业管理和产业化推进等方面缺乏有效衔接。

四是服务体系不健全。

节能环保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有待建立和完善,相关产业领域的行业组织能力有限,行业自律、组织协调、综合服务等功能有待加强。

产业发展缺乏科技、资本等要素的有效配置,技术交易、科技信息服务等中介服务体系发展较慢。

企业融资担保困难,本市金融服务体系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二、“十二五”发展环境和趋势从国际来看,随着全球环境问题加剧和能源危机凸显,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对节能环保的投入大幅增加,推动了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国家纷纷将实施绿色新政、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刺激经济增长和转型的重要内容,呈现以下共同发展趋势:一是节能环保企业向专业化、综合化、系统化发展,节能环保技术向深度化、集成化、高端化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增长迅速,提供集成化综合解决方案的大型企业带动作用日益突出;二是节能环保产业制度驱动特征明显,政府不断提高的能效、环境标准和有效执行是产业需求的重要推动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绿色采购等支持措施直接拉动产业发展。

发达国家还利用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技术优势,在国际贸易中制造绿色壁垒。

为了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变革中赢得先机,增强上海产业竞争力,必须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从国内来看,加快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上海服务国家战略、率先构建新兴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节能环保产业列为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

国家《“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预计,至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将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新兴支柱产业。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将“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发展、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正处于重要转型期:一是节能环保需求开始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全程控制方向转化,但短期内末端治理仍占主导,补偿性特征明显,节能环保工程设备需求非常庞大。

二是节能环保产业投资规模日益扩大,总集成总承包等综合性解决方案需求旺盛。

三是资本市场对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作用日益明显,环境风险投资、合同能源管理、碳排放权交易等市场都孕育着巨大商机。

上海必须充分发挥人才、资本和技术等领域的优势,聚焦高端、高效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强调综合解决方案供应,积极向外输出“第三方运营管理”服务,实现节能环保产业跨越式发展,承担起引领全国产业发展方向的责任。

从上海自身来看,“十二五”时期是本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期,国家对上海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碳排放、污染物和能源消耗总量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凸显,对转变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

上海必须着眼于贯彻落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总体要求,着眼于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和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需要,加快培育发展知识密集度高、资源环境友好、综合效益明显的节能环保产业,使之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先导产业。

三、“十二五”发展思路和目标(一)“十二五”指导思想围绕“高端制造、高效产品、创新服务、低碳发展”的发展方针,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发展一批自主品牌、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实施一批示范工程、集聚一批产业基地。

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抢占高端、高效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制高点,以总集成总承包和专业化配套为导向,创新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提升产业能级、优化产业布局,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链。

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为目标,大力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创新、集聚、跨越发展,更好地发挥其在转型发展中的带动引领作用,构建绿色制造新格局,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为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做出积极贡献。

(二)“十二五”发展原则——对接国家战略,加快提升产业能级。

对接国家节能环保产业规划中的技术创新、重大产业化项目、示范基地建设、骨干企业培育等内容,结合本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突破方向,组织实施节能环保重大工程和产业化项目,提升产业能级和综合竞争力,使节能环保产业成为推动上海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动力。

——坚持市场主导,发挥政策驱动效应。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动企业主体积极性,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政府对产业发展的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作用,聚焦扶持政策突破产业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和瓶颈;以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和能效、环保标准为抓手,严格监督执法,拉动市场的有效需求;扩大政府对节能环保产品和服务的绿色采购,积极倡导全社会绿色环保消费理念。

——增强创新能力,突破重点关键领域。

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以创新为驱动力,大力发展产业链中的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和公共技术。

发挥上海人才、资本、技术和综合配套优势,推动组织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区域合作机制等方面的积极创新,力争在产业协调组织、核心关键技术、产业发展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区域合作机制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

——推进产业集聚,打造产业示范基地。

合理产业布局,有序推进节能环保企业向重点区域集中,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高端节能环保产业领域流动,产业政策向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倾斜,形成一批以大型节能环保企业集团为龙头、以中小企业专业化协作配套为延伸、各具特色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三)“十二五”发展目标1.快速提升产业能级。

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左右,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780亿元,其中:节能制造业280亿元、环保制造业140亿元、资源循环利用产业200亿元,节能环保服务业160亿元。

培育10家产值在20亿元以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龙头企业,100家产值超过1亿元,具有创新活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骨干企业,一批机制灵活、技术领先、模式创新的中小企业得到蓬勃发展。

2.着力增强创新能力。

通过企业自主创新、产学研联合、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增强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能力。

到2015年,重点建设10个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0个技术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攻克30个关键共性技术并实现转化应用,实施30项装备技术水平在国内领先的产业化示范项目,重点领域技术水平保持国内领先,部分节能环保装备技术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3.逐步优化空间布局。

到2015年,空间布局逐步优化。

依托生产性服务业园区,在虹口、杨浦、徐汇等区县基本建成10个功能完善、相对集中的节能环保服务业集聚区;依托大型产业基地,在浦东、嘉定、闵行、宝山、奉贤等区县基本建成5个与制造业紧密衔接、节能环保制造业相对集聚的产业基地。

4.跨越发展服务产业。

到2015年,重点培育发展10家在国内具有明显综合竞争优势的总集成总承包服务企业,50家具有区域性核心服务能力的节能环保检测评估、规划设计、工程咨询、技术服务、展示交易等专业服务机构,500家专业化配套服务能力强的节能环保服务企业,形成与节能环保制造业有机融合,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服务产业体系,使上海成为国内最重要的节能环保服务产业基地。

四、“十二五”发展重点领域(一)节能产业重点领域1.节能技术和装备锅炉(窑炉)和余热余压利用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