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浅析政策类问题中的辩证法应用
政治科学辩证知识点总结
政治科学辩证知识点总结一、政治的辩证法政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我们在研究政治的时候,需要运用辩证法来进行思考和分析。
辩证法是一种能够全面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方法,它强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在政治领域,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同样是不可忽视的,比如在政治决策过程中可能涉及到不同利益集团的矛盾,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也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矛盾。
运用辩证法来思考政治问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矛盾的发展规律,有利于我们正确地解决政治问题。
二、政治的多元性政治是一个多元的领域,它既包括了国家政治,又包括了社会政治、国际政治等多种形式。
在国家政治中,我们可以研究政府的组织结构、法律制度、政治决策等问题;在社会政治中,我们可以研究社会组织、政党、利益集团等问题;在国际政治中,我们可以研究国际关系、国际组织、国际冲突等问题。
这些多元性不仅要求我们进行领域的划分和研究方法的选择,还要求我们从全局的角度来思考政治问题,不可片面地看待政治问题。
三、政治的历史性政治是有历史性的,政治制度、政治理念等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我们在研究政治问题的时候,需要了解其历史渊源,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政治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比如,当我们研究某个国家的政治体制的时候,要了解其历史根源,从中找寻政治制度的发展规律和变革的可能性;当我们研究某个政治理念的时候,要了解其形成的历史条件和影响,从中找寻其内在的逻辑和局限性。
四、政治的相对性政治是相对的,它的现实表现会受到社会、文化、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同样,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政治现象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规律。
比如,在不同国家的政治体制中会存在差异,这是由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等因素所决定的;在不同历史时期,政治决策也会有所不同,这是由不同的社会状况和文化价值观所决定的。
因此,我们在研究政治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到其相对性,不可把特定的政治现象简单地套用到其他情况下,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公务员考试面试中的辩证法
公务员考试面试中的辩证法公务员考试面试,不仅能检测应试者规划、决策、应变等方面的能力,更能直接反映其思维、表达、演说的能力。
在应试者听到面试题后的思考准备阶段,其思维的辩证性是非常值得重视的,因为面试题大多都含有以辩证的观点去表述的问题,所以,应试者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表述问题时都要注意运用辩证法,以科学正确的辩证思维,去展现自己的断事能力、应变能力、是非评判标准和工作思路,防止在答题时出现单纯死板、简单粗疏、就事论事、顾此失彼的毛病。
那么,如何在具体的面试中运用辩证思维呢?一、立论要周密。
客观地说,作为公务员,表态拍板的话应当顾及全局,考虑周密,否则就会出漏洞,难以实施。
面试者对这类试题要以一种客观的原则辩证地去分析。
如有这样一道面试题:“最近某省几个市的市委书记都以…多干实事,不求宣传?的理由表态,提出五种新闻不报道,其中有…我们正干的事不报道,正想的事不报道?,你对这种态度如何评价?”回答这个问题,应首先分析这种表态的对错,然后总结作为主要公务员立论表态应有的周密性、准确性。
应该说,“多干实事,不求宣传”的出发点是好的,这对热衷于以说大话、说空话来宣扬自己政绩的不良倾向是一种自觉的革命,这一点值得肯定。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新闻的特性就是向广大公众迅速传播事实,“正想”、“正干”的事若与群众息息相关的话,必然是群众想早知道的,如果不作宣传报道,群众不知道,就无法从一开始就实施监督或予以支持,所以,这种“不报道”就有失偏颇。
最后得出主要领导表态立论必须周密、准确的结论。
二、理性分两面。
有些面试题必须从两个方面去分析才科学,不能偏执于一个方面的理,这是答题的理性所需要的。
如某省面试题:“作为副职,在和主要领导研究问题时,你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提出后却不被采纳,面对这种情况你应如何处理?”回答这一问题时,按理性的要求,应明确指出:“首先是冷静对待,然后是两面分析,即不被采纳的两种情况,一是自己的意见确实正确,二是经全面分析发现自己的意见不正确。
2019厦门事业单位“辩证分析”让评论型综合分析更加简单
2019厦门事业单位“辩证分析”让评论型综合分析更加简单综合分析题目在申论中是一类重点也是难点题型。
很多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也普遍反映这一类题目比较难,尤其是综合分析题型题目分类又多,考生往往对于每一类题型的掌握不是特别到位,尤其是对于评论型综合分析,往往出现分析不全面的问题,导致大量失分。
今天就评论型综合分析的做题框架做以梳理,并通过国考题给大家阐述如何用“辩证分析”做到“分析全面”。
一、评论型综合分析作答思路①:表明观点,做出评论(针对材料中的观点,并非自己主观的观点)②:分析(辩证分析——体现分析的全面)③:得出结论/提出对策二、题事例以2015国考副省第四题为例:新技术的使用能否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根据“给定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20分)要求:(1)观点明确,有理有据;(2)论述全面,语言简明;(3)不超过250字。
这是一道非常典型的评论型综合分析题目题目,在这一个题目的作答过程中,考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分析过程中分析不全面,主要问题有两个:①是观点是“新技术的使用能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的考生在分析的过程中只分析了新技术的使用带来的好处,②是观点是“新技术的使用不能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的考生在分析的过程中只分析了新技术的使用带来的问题。
这两种考生答题的共性问题就是分析不全面,没有突出我们在梳理答题思路时强调的辩证分析。
这道题目要想在考场上取得傲人成绩,在分析的过程中必须做到“辩证分析”即无论观点是“新技术的使用不能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还是“新技术的使用能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在分析的过程中既要分析新技术带来的好处也要分析到新技术带来的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要求中的“论述全面”也符合我们在作答思路中讲的“辩证分析”。
由此可见,在作答评论型综合分析的过程中,考生要想达到“论述全面”这个点,必须明确在分析的过程中要达到“辩证分析”,不能做单一的分析。
在此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在做这类题目的过程中能抓住“辩证分析”这一牛鼻子,破解评论型综合分析之难题。
2014通化事业单位面试:浅析政策类问题中的辩证法应用
2014通化事业单位面试浅析政策类问题中的辩证法应用更多信息,欢迎关注:吉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jilin/)计算机软件有个缺陷叫漏洞,俗称“BUG”;公共政策就如同计算机软件一样,也会有“BUG”。
软件会有“BUG”是因为编程人员本身就有“BUG”(失误、算法不严密、设计缺陷、垃圾代码等);而公共政策有“BUG”也是因为制定政策的人本身存在“BUG”,我们称其为“局限性”。
任何公共政策都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这种局限性主要由两方面因素构成:1.主观因素:人是有缺陷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政府的决策能力也不可能是无懈可击;众口难调,平衡各阶层利益,调和社会矛盾,政府经常要经过不断反复的试错和调整才能使政策达到一种“皆大欢喜”的状态。
但不可否认的是,任何公共政策的出台都是政府应对公共问题的一种积极姿态,都是值得肯定和赞许的;但同时,任何公共政策也都存在不足,因为受到了人的决策能力的局限。
世间万物也都如此,这就是辩证法。
2.客观因素:结合我国国情,快速变革的生产关系致使社会结构分化严重,各阶层利益诉求的多元化致使公共政策越来越难以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极速膨胀的物质文明带来的是社会管理手段的快速迭代,公共政策“寿命”的大大缩短,而相比之下是部分官员落后的思想观念和陈旧的治理能力。
这就是客观环境的剧变对新时期政府决策能力提出的挑战。
改革开放,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一项公共政策,真正的顶层设计。
现在我们梳理一下这项政策的改革,让大家理解如何在政策类问题中把握辩证法。
不可否认的,小平同志设计的改革开放路线为中国经济的突破与腾飞指明了道路。
这项政策到底有多牛?举个简单的数据就明白了:我国在1985-1990、2000-2005、2005-2010这三个五年里实现了3次经济总量翻倍。
截止2012年,我国经济总量相比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整整增长了140多倍。
而完成这个壮举我们只用了35年,美国人用了100年,英国用了150多年,日本和德国更长。
申论大作文辩证分析
申论大作文辩证分析
辩证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可用于分析问题、研究现象、探索事物的本质。
在申论大作文中,辩证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获得更准确的结论。
首先,辩证分析强调对问题的多角度思考。
我们经常会遇到复杂的问题,仅从一个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往往无法得到全面的认识。
例如,讨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单纯从经济角度出发可能会忽略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过辩证分析,我们能够从多个角度入手,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探究问题的本质。
其次,辩证分析注重事物的矛盾统一。
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各种矛盾。
通过辩证分析,我们能够认识到矛盾的存在和作用,进而思考如何统一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
例如,对于经济发展而言,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之间存在着矛盾。
辩证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市场与政府的相互作用,从而寻求平衡点,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
此外,辩证分析还强调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辩证分析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有历史前提的,只有通过对历史的分析和总结,才能更好地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
同时,辩证分析也注重对现实的把握,通过对现实的观察和分析,能够更好地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办法。
因此,在申论大作文中,我们可以借助辩证分析的思维方法,既注重对历史的研究,也注重对现实的观察,以便更好地把握问题。
总之,辩证分析是一种深入思考问题的方法。
在申论大作文中,我们可以通过辩证分析,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认识到矛盾的存在和作用,同时也注重对历史和现实的关注,以获得更全面、准确的结论。
辩证分析,将有助于我们在分析问题、提出观点时更加理性、深入。
申论中的辩证法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申论中的辩证法华图教育王智民众所周知,申论测查的是广大考生从事机关实际工作的能力,对于考生来说,要求是很高的。
而从事机关工作,离不开分析问题,这就不可避免的会用到辩证法。
实践也证明,辩证法在申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你不了解辩证法,申论考高分可能就仅是你的梦想了。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在申论考试中都很有用。
一、量变到质变这个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一些新生事物,帮助我们来做定性。
比如说,现在有人提议要提高最低工资水平,你如何分析这个提议呢。
这就可以用到量变到质变这个规律。
毫无疑问,提高最低工资水平无疑对职工是有利的,可以提升他们的生活水平,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但如果无限提高,就会对企业造成致命的威胁,企业是无法生存下去的,到那时,工人失业也将是不可避免的结局。
因此,对这种提议,一定要辩证的看,凡事都有个度,在这个度内是好事,超出了这个度就会转变成坏事。
这就是量变到质变的应用。
09年国考对策有效性分析那个题中的第三条对策“其三,建议大力倡导粮食节约,据某市场调查显示,该市饮食行业及单位食堂的就餐者,平均每人每天浪费大米14克,每天浪费大米多达7000公斤,如果在全国调查,粮食浪费一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要厉行节约,这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重要保证。
“,其实用这个方法就能很容易的知道,它犯的是以偏概全的毛病,不可能把一个食堂的数据用在全国。
二、否定之否定辩证法里的否定之否定包括三个过程,两次否定,即先肯定,再否定,否定之否定。
比如,你想考公务员,先要对自已有自信,明白自身的优势,这是肯定阶段;然后,还要分析自身的不足,所谓的不打无准备之仗,这是否定阶段;最后,采取措施予以改进,让不足不致于成为影响自身成功的短板,这就是否定之否定阶段。
在申论里,我们能从一些失败案例里找到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和对策,这就是否定之否定的应用。
申论公文写作中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
申论公文写作中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公文写作作为一种特殊的写作形式,需要具备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辩证思维强调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而批判思维则注重深入分析、评价问题。
本文将探讨申论公文写作中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的应用。
一、辩证思维在公文写作中的运用辩证思维是分析问题的一种方法,它要求我们看待问题时不仅要看到事物的一面,还要看到其另一面,具有辩证的眼光。
在申论公文写作中,辩证思维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客观:在表达观点时,要尽可能客观全面地陈述问题,避免片面性。
例如,在论述一个政策时,既要阐明其优点,也要指出其不足之处,以实现辩证的分析。
2.多维思考:辩证思维要求我们站在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在写公文时,我们应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并给予合理的权衡和调整。
这样可以避免主观意见的偏颇,使公文具备更好的立论基础。
3.因果关系:辩证思维在申论公文写作中能够帮助我们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清楚问题的根源和影响。
通过深入分析问题的因果链条,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论证和阐述,使公文更有说服力。
二、批判思维在公文写作中的应用批判思维是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评价和判断的过程。
在申论公文写作中,批判思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1.逻辑思辨:批判思维要求我们能够辨析逻辑关系,识别问题中的逻辑漏洞。
在写作中,我们应当善于发现和纠正论证中的逻辑错误,使公文的逻辑结构更加严密合理。
2.客观评价:批判思维要求我们对问题持有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带个人偏见进行评论和评价。
在公文写作中,我们应站在客观的立场,对问题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
3.提出问题:批判思维要求我们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
在公文中,我们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发读者的思考,从而提高公文的互动性和阅读价值。
三、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在公文写作中的综合运用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在申论公文写作中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辩证思维能够使公文具备整体性和客观性,而批判思维则能加强公文的逻辑性和评价能力。
行测备考:用辩证法做好公考题
行测备考:用辩证法做好公考题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职业能力测验》包括五大部分内容: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有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会我们运用辩证法去认识世界改造我们的世界。
辩证法中让我们认识到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发展。
所有的事物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因为联系是普遍存在的。
生活中我们知道其实我们会和各种人各种事情之间建立不同的联系。
比如我们很多的年轻人都有自己超级迷恋的偶像,我们会因为迷恋同一个偶像而从陌生人变成了朋友,这就是一种联系的建立。
那么在我们考试中这种辩证法的思想会不会对我们做题有一定的帮助呢?今天图图就来和大家介绍一下在公考中怎么融入我们的辩证法思想从而提高我们的做题正确率。
我们先来看一道题:【例题】(2014.北京.18)对下列对联依次所指的文学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附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②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冲苏台。
③质而绮,真而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干了此一生。
④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A.孔子李白李煜陆游B.屈原陶潜李煜白居易C.屈原范仲淹陶潜白居易D.孔子李白白居易范仲淹这道题目相信很多同学看到题干后,都会觉得会生无可恋,因为①②③④的四个对联都是非常艰涩难懂的文言文,很多同学都没有学过这些文言文,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所以很多同学碰到这道题都是会选择放弃,随便选择一个答案。
但是其实这道题真的很难吗?只有知道这几句文言文的具体意思我们才能够做对这个选项吗?并不是这样,只要你具有一点辩证法的思想能够用联系的眼光去看待题干和选项之间的关系,你就会发现答案就会显而易见。
四句对联要对应出四位诗人,我们先看看答案给出的诗人,都有哪些是所有人都熟知的:李白,唐朝诗人;孔子,春秋战国的儒家代表;李煜,南唐后主;陆游,宋朝词人;陶潜,魏晋山水田园诗人;白居易,唐朝诗人;屈原,楚国词人;范仲淹,北宋诗人。
公务员申论辩证论述技巧
思想内容:观点 鲜明,论据充分 ,有深度和广度
申论辩证论述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问题:论述缺乏逻辑性 解决方法:使用因果关 系、比较对比等论证方法,使论述更有条理
解决方法:使用因果关系、比较对比等论证 方法,使论述更有条理
问题:论据不足或不当 解决方法:充分收集 相关资料,确保论据真实、准确、有说服力
来支持观点
对比论证:通过 对比不同观点或 事实来强调自己
的观点
类比论证:通过 比喻或类比来证 明观点的正确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PART 04
申论写作技巧
16
写作思路的构建
确定主题和论点
搜集相关资料和数据
构建逻辑框架和段落结构
撰写初稿并反复修改
写作语言的规范
使用规范化的书 面语言,避免口 语化和俚语。
PART 01
辩证论述技巧概述
3
辩证法的含义
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方 法,强调事物之间的 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辩证法强调事物的变 化和发展,认为一切 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
中
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有两 面性,需要全面地看待
问题
辩证法主张通过矛盾的 解决来推动事物的发展
辩证论述的重要性
提升论证的说服力: 辩证论述能够全面地 分析问题,提供更有
表达清晰,逻辑 严谨,避免出现 歧义和模糊。
语言简洁明了, 避免冗长和繁琐 的表述。
语言准确,避免 使用错误的词汇 和表达方式。
写作逻辑的严密
申论写作要求逻辑清晰,观点鲜明 段落安排合理,每段有明确的主题句 论证过程中要使用恰当的论据支持论点 结论部分要总结全文,呼应主题
PART 05
申论辩证论述实例分析
申论作文辩证写作思路
申论作文辩证写作思路
辩证思维是指通过分析事物的两个对立面,寻求中庸之道的思维方式。
在申论作文中,我们可以运用辩证思维来展开论述,以下是一些辩证写作的思路:
1. 社会发展的利弊: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分析某一社会现象的利弊,如科技带来便利和隐私泄露之间的矛盾,大城市发展和农村人口流失之间的关系等。
2. 政策的得失:可以对某一政策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全面权衡,分析其对不同利益群体产生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案。
例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可以探讨加强公共交通建设和减少私人车辆的对立。
3. 教育问题的辩证:可以辩证地分析教育问题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如高考制度的利弊,教育内容与批判性思维培养之间的矛盾。
并提出更符合时代发展的改革方案。
4. 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对于某一历史事件,可以辩证地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如世界大战中的侵略和抵抗,构成不同国家和人民的辩证关系。
并从历史的角度总结经验教训。
5. 科技发展的影响:可以分析科技带来的进步与阻碍之间的辩证关系。
如人工智能对就业和人类智能发展的挑战,网络技术对信息传播的便捷和虚假信息扩散的困扰等。
总之,辩证思维在申论作文中有助于展现全面客观的思考和分
析能力。
通过对事物不同方面、不同层面的辩证思考,丰富论述的深度和广度。
同时,注意在文中不出现与标题相同的文字,以避免重复和单调。
福建事业单位政治知识:马哲辩证法
事业单位考试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难点,以下是马哲中辩证法的常见考点。
1.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而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区别。
2.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举例: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联系的观点。
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
(2)整体对部分起支配、统帅、决定的作用,而部分处于被支配、被决定的地位;
(3)在特殊情况下,当某一部分成为整体的主要环节时,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4)整体是各个部分有机的结合,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新功能。
4.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5.新旧事物区分的标志是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次重点:
1.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的特征。
2.规律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考题巩固】“以地利尽人和,以义利促发展”的邻国观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所共同反映的哲学原理是:
A.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答案】B。
解析:世界是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邻国观”都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
故本题选B。
事业编国考公务员考试 专题7:辩证思维
2020吉林乙 问题二:给定资料2中提到了老林父女在自家老字号发展路线上的不同态度,请你对此进行评析。(15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透彻,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老林坚守传统手工工艺,走个性化、精品化的路线。小林希望创新,扩大规模,批量生产,走大众化、产业 化的路线。
老字号守正和创新的发展路线,并不矛盾。一是老手艺在传承的过程中若一成不变,走精品化的路线,就会 脱离生活,慢慢被淘汰。二是通过产业化将传统手艺发展壮大了,才有条件制作更多精品,让传统手艺得到更 好的传承与发扬。
分析,以便从本质上系统地、完整地认识对象,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常见方法有: 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利的一面; 分清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去做出判断——例如,战略与战术 科学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例如,从整体与局部来考虑。 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例如,从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来考虑。
(232字)
2019江苏A卷 题目二:“给定材料3”中的“粉丝文化”引起热议,请对网友的不同观点进行评析。(15分) 要求:观点正确,分析透彻。篇幅250字左右。
材料3 ……
粉丝文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现象,现在的新闻热搜中与明星相关的内容超过一半。今天他结婚,明天她离 婚,全是一地鸡毛。许多网友表示:粉丝文化就是低俗文化,明星、博主与粉丝之间相互迎合,这些内容大量占用 公共资源和社会注意力,实在不值得提倡。也有网友认为:许多隐蔽未显的社会问题正是在粉丝和网友的披露下才 得以暴露,粉丝文化正推动着社会不断进步。
网友“大龙”认为,公开贫困户信息,让他们“示众”、上媒体的做法,整得“地球人都知道”,使被帮扶或 慰问的群众有“被温暖”的感觉,这让他们情何以堪?
问题二:“给定材料4”中展示了帮扶对象信息公示问题产生的不同观点。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20分) 要求:准确全面,分析透彻,观点正确。篇幅250字左右。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高分作文之辩证法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高分作文之辩证法一、量变到质变这个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一些新生事物,帮助我们来做定性。
比如说,现在有人提议要提高最低工资水平,你如何分析这个提议呢。
这就可以用到量变到质变这个规律。
毫无疑问,提高最低工资水平无疑对职工是有利的,可以提升他们的生活水平,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但如果无限提高,就会对企业造成致命的威胁,企业是无法生存下去的,到那时,工人失业也将是不可避免的结局。
因此,对这种提议,一定要辩证的看,凡事都有个度,在这个度内是好事,超出了这个度就会转变成坏事。
这就是量变到质变的应用。
二、否定之否定辩证法里的否定之否定包括三个过程,两次否定,即先肯定,再否定,否定之否定。
比如,你想考事业单位,先要对自已有自信,明白自身的优势,这是肯定阶段;然后,还要分析自身的不足,所谓的不打无准备之仗,这是否定阶段;最后,采取措施改进,让不足不致于成为影响自身成功的短板,这就是否定之否定阶段。
在申论里,我们能从一些失败案例里找到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和对策,这就是否定之否定的应用。
中国古代传统智慧中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实际就是这种方法的中国式阐释。
在申论考试中,启示题,特别是根据失败案例得出的启示,都是利用的这个方法得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的。
三、对立统一辩证法在申论中的应用,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对立统一,即我们平常说的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并且要抓主要矛盾。
申论考试,包括现实社会中,完全正确和完全错误的事情一定是不多的,更多的是片面的事情,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从正反两个角度来分析。
这种题在申论中很常见,很多观点或现象的评论都要从正反两个角度来分析。
同时,能否在解决问题是时抓主要矛盾也是我们在申论答题特别是写作文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策论文要写三条对策,不一定三条对策的重要性是一样的,这就要求我们能根据材料把最重要的对策重点论证,其他的甚至可以一笔带过。
这样你的文章才会主次分明。
山东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html/gongxuan/。
公务员面试技巧:综合分析题如何体现辩证思维
公务员面试技巧:综合分析题如何体现辩证思维公务员面试考试主要是考察面试者的逻辑观察性以及语言的组织能力,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公务员面试技巧:综合分析题如何体现辩证思维”,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公务员面试技巧:综合分析题如何体现辩证思维在面试题目考察中,综合分析的考查比重仍然很大,这种题型对于考生思维的发散性、辩证性考查比较深入。
我们考生在作答题目时,无论是社会现象类,还是政策理解类,在全面分析的时候都要有所侧重,也就是说不要观点和分析都很极端,要体现出政府公职人员应有的理性、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们从一道政策热点题目的分析来看一下如何全面、辩证地看题目。
经典例题:某地政府为了方便群众办事,拆除了政府大院的围墙。
后来由于前来办事群众过多,秩序非常混乱。
为改善这种状况,政府又实行了两次登记的制度,群众依然不方便。
对此你怎么看?这道题目考察了我们对“政府拆除围墙”政策的了解,我们在作答中既要看到拆围政策的积极意义,也要看到拆围政策落实中管理跟进不到位的一些问题,体现出辩证全面思考。
作答参考:政府机关带头拆除围墙给社会提供了良好的带头示范,原本不少百姓都觉得。
机关大院十分“神秘”,高高的围墙也拉远了和群众的距离,当地政府拆除围墙,目的是让群众办事门好进事好办。
但拆除围墙后管理跟不上,也导致秩序混乱、二次登记繁琐等问题的发生,也有违初衷,说明落实不够到位,管理服务理念还没有跟得上。
分析“拆围”积极意义:1、从硬件上来说,政府部门主动拆掉围墙,打通院里院外,为办事的民众开了“绿色通道”。
也可以政府机关内的绿地资源实现全开放,让“养在深闺”的满园翠绿“透”出来,成为市民共享的“绿色福利”,另外政府大院中的停车位可以提供给周边居民,有利于资源共享,解决停车难问题。
2、从软件上来说,不设围墙也是“开门迎客”,欢迎百姓上门监督,欢迎百姓进门办事,潜移默化中温暖了群众的心,拉近了干群关系,群众自由出入机关大院,机关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服务水平怎么样,民众一目了然,是压力,更是动力。
中考政 治辩证法相关知识点如何运用
中考政治辩证法相关知识点如何运用在中考政治中,辩证法是一个重要的知识板块,对于我们理解和分析各种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然而,要真正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点,并非易事。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一下中考政治辩证法相关知识点的运用。
辩证法的核心观点包括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等。
联系观强调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联系的例子。
比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如果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最终会反过来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中考题目中,可能会给出一个地区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增长而破坏环境,导致后续发展面临困境的材料,这时我们就可以运用联系的观点来分析,指出这种做法没有正确处理好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忽视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发展观认为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其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以科技发展为例,从最初的蒸汽机到如今的人工智能,科技的进步经历了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但总体趋势是不断向前的。
当遇到关于企业创新发展的题目时,我们可以运用发展的观点,说明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但只要坚持创新,不断改进,就能够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获得成功。
矛盾观是辩证法中的重要内容。
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在社会生活中,公平与效率就是一对矛盾。
既要追求公平,保障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又要注重效率,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分析社会政策时,我们可以思考政策是如何平衡公平与效率这对矛盾的。
比如,在分配制度上,既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体现公平原则,又要允许按生产要素分配,激发效率。
那么,在中考答题中,如何准确有效地运用这些辩证法的知识点呢?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所涉及的问题和材料的主旨。
例如,如果题目给出了关于某个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材料,我们需要分析造成拥堵的各种因素,这时候就可以从联系的角度去思考,比如城市规划、人口增长、公共交通设施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如何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教育政策
如何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是国家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标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和策略,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运用唯物辩证法来分析教育政策,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其本质、特点和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在分析教育政策时,我们要看到它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紧密联系。
教育政策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从经济方面来看,教育政策的制定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需求。
例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可能需要制定鼓励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以培养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反,在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或面临转型的时期,教育政策可能需要侧重于调整教育结构,加强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提高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政治因素也对教育政策产生着重要影响。
政府的执政理念、政治体制和权力结构等都会在教育政策中有所体现。
例如,一个强调公平和民主的政府,可能会制定更加倾向于促进教育公平、保障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利的政策;而在一个强调国家竞争力和科技创新的政治环境中,教育政策可能会更加注重培养高端人才和科研创新能力。
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同样在教育政策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教育观念,这会影响到教育政策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比如,在一些重视传统文化传承的国家,教育政策可能会强调对本国历史、文化和语言的教育;而在一些追求国际化和多元文化融合的社会,教育政策可能会鼓励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
唯物辩证法还强调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政策也不例外。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教育政策,认识到它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演进的过程。
在分析教育政策的发展变化时,我们还要关注其阶段性和连续性。
不同阶段的教育政策可能会有不同的重点和目标,但它们之间往往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继承关系。
国考申论作文辩证
国考申论作文辩证
在当今社会发展进程中,各类考试评估方式日益多样化,其中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成为众多求职者争相追逐的目标。
国考申论作文作为其中的关键一环,掌握其写作技巧对考生来说尤为重要。
然而,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辩证思维的运用,尽量避免使用与标题相同的文字。
首先,辩证思维是科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事物的多元性和发展变化的一体性。
众所周知,国家公务员担负着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百姓的重要职责,因此在申论作文中,我们应以辩证的态度去审视问题。
例如,选取一道题目“如何发挥公
务员制度优势,提高政府效能?”在这个厘清题意的基础上,
一方面可以分析公务员制度的优势,如稳定性高、职业发展空间大等;另一方面也要意识到公务员制度存在的不足,如官僚化、缺乏竞争激励机制等。
通过对之前准备的例证和观点的辩证运用,可以更有效地展示自己的论述实力。
其次,在申论作文中,标题往往是对文章主题的概括和总结,然而我们可以通过巧妙运用辩证思维,不使用与标题相同的文字,也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例如,假如题目为“教育公平
与生源稀缺之间如何平衡?”我们可以通过提出“教育机会公平性的提升”等观点来呼应标题,而不直接使用“平衡”这个词汇。
这样做可以展示考生的多样化思维以及对标题的理解力,同时也增加文章的逻辑性和完整性。
综上所述,辩证思维在国考申论作文中的运用不仅能丰富文章内容,还能提高论述能力。
在撰写作文时,我们可以通过辨证
的角度分析问题,全面思考并合理论证观点,展现自己的作文水平。
同时,在运用标题时,我们应该巧妙地运用表达方式,避免使用与标题相同的文字,以展示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写作能力。
申论应用辩证法例举
应用辩证法例举观点之一:“科学发展观”系统辩证的思维方式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以普遍联系和系统的方式而存在,事物的发展始终是系统诸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基本原理。
系统思维方式。
任何发展都呈现系统的特点。
系统思维方式也可称为整体思维方式,是从系统或整体出发,着重分析、思考、研究如何处理和协调系统与分系统、各分系统之间或整体与部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求得系统或整体的最优化。
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发展,在横向上要体现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在纵向上要体现发展的持久性、连续性、递进性。
统筹兼顾坚持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体现了卓越的系统思维,是我们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重要经验,是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也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
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具体运用。
辩证思维方式。
辩证思维方式也可称为辩证分析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分析、思考、研究客观事物存在的矛盾和矛盾的运动。
发展是一个充满矛盾又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
辩证思维方式就是要通过客观分析,找到解决矛盾、破解难题的途径和办法。
科学发展观所讲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处理好局部与全局、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当前与长远关系的又好又快发展,既关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又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既关注社会财富的创造和涌流,又注重社会利益的分配和调整;既关注经济实力的增长,又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各方面的均衡发展;既关注开发和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又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关注群众基本需求的满足,又注重生活质量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观点之二:环境保护——把握好服务与监管的辩证关系在当前形势和背景下,环保部门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重压力。
环保工作既要坚决服从和服务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个大局,又要科学应对部分企业因经营困难,降低环保投入超标排污提出的新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公教育从化学习中心
中公教育从化学习中心 事业单位考试浅析政策类问题中的辩证法应用
计算机软件有个缺陷叫漏洞,俗称“BUG ”;公共政策就如同计算机软件一样,也会有“BUG ”。
软件会有“BUG ”是因为编程人员本身就有“BUG ”(失误、算法不严密、设计缺陷、垃圾代码等);而公共政策有“BUG ”也是因为制定政策的人本身存在“BUG ”,我们称其为“局限性”。
任何公共政策都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这种局限性主要由两方面因素构成:
1.主观因素:人是有缺陷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政府的决策能力也不可能是无懈可击;众口难调,平衡各阶层利益,调和社会矛盾,政府经常要经过不断反复的试错和调整才能使政策达到一种“皆大欢喜”的状态。
但不可否认的是,任何公共政策的出台都是政府应对公共问题的一种积极姿态,都是值得肯定和赞许的;但同时,任何公共政策也都存在不足,因为受到了人的决策能力的局限。
世间万物也都如此,这就是辩证法。
2. 客观因素:结合我国国情,快速变革的生产关系致使社会结构分化严重,各阶层利益诉求的多元化致使公共政策越来越难以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极速膨胀的物质文明带来的是社会管理手段的快速迭代,公共政策“寿命”的大大缩短,而相比之下是部分官员落后的思想观念和陈旧的治理能力。
这就是客观环境的剧变对新时期政府决策能力提出的挑战。
改革开放,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一项公共政策,真正的顶层设计。
现在我们梳理一下这项政策的改革,让大家理解如何在政策类问题中把握辩证法。
不可否认的,小平同志设计的改革开放路线为中国经济的突破与腾飞指明了道路。
这项政策到底有多牛?举个简单的数据就明白了:我国在1985-1990、 2000-2005、2005-2010这三个五年里实现了3次经济总量翻倍。
截止2012年,我国经济总量相比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整整增长了140 多倍。
而完成这个壮举我们只用了35年,美国人用了100年,英国用了150多年,日本和德国更长。
难怪刚刚去世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斯科对中国经济腾飞做出了两个评价:一是伟大的,二是意外的。
言下之意,中国取得的经济成就是无法用经济学原理解释清楚的。
有同学会说这些离我们太遥远了,关系也不大,那就大错特错了。
如果你的父母就是下岗工人,其实正是他们的牺牲成就了这个奇迹;你一定体验过春运时期的人流之密集,其实正是这些人的背井离乡成就了这个奇迹……改革开放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各种高层会议上,在习总书记与李克强总理的各类讲话上,你肯定会经常听到这样一段描述:“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
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要从改革开放的设计原理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