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绝密★启用前吉林一中2012-2013下学期高二期中历史试卷模块单元测试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项选择1. “小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说,最符合下列哪一情况( ) A .抗战中的中国 B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C .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 .西班牙民族革命战争2. 读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军队武器装备落后 ②埃塞俄比亚军队士气高昂 ③这种正义斗争得到‘厂国联的公正裁决 ④此时中国人民反对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斗争正如火如荼地展开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④3.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战出现在苏德战场,因为A .苏德战场区域大,坚持时间长B .苏联参战改变了战争性质C .苏德战场是欧洲最主要战场,苏联红军抗击着德国绝大部分的兵力D .德军在该战场遭到第一次重大失败4. 下列事件表明苏联霸权主义达到顶峰的是( ) A .古巴导弹危机 B .苏联出兵阿富汗 C .修筑“柏林墙” D .尼克松出访苏联5. 2009年11月9日是柏林墙倒塌20 周年纪念日。

德国总理默克尔说,1989年11月9日是“德国近代历史上最幸运的一天”。

“最幸运”是因为( )A .雅尔塔体系彻底瓦解B .德国法西斯势力彻底消失C .东西方“冷战”关系终于结束D .德国揭开了国家再次走向统一的序幕6. 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是在( ) A.德国突袭波兰后 B.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C.苏德战争爆发后 D.德国入侵北非后7. 有学者在研究20世纪30年代欧洲某历史事件时说:“这是大国侵略性和防御性两种民族主义妥协的顶峰,它们的共同本质是民族利己主义。

”被这位学者称为“顶峰”的事件()A.便利了德国法西斯“向西进军”B.使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最终破产C.使德军摆脱了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困境D.承认了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的现实8. 下列哪项不是美国对朝鲜进行武装干涉的目的()A.维护和扩大美国在东亚的利益B.进一步推行霸权主义政策C.加紧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包围和封锁D.维护亚洲和平9. 美苏争霸中美苏关系的变化说明()A.军事发展要以经济为基础B.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不能和平共处C.只要存在大国就一定有争霸战争D.苏联争霸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10. 冷战对二战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有关冷战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美国首先挑起②仅涉及军事领域③开始于杜鲁门主义的提出④加剧了欧洲的紧张局势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11. 美国“卡特主义”与里根提出的新遏制政策( )A.强调对苏联采取缓和政策B.放弃与苏联的对话和谈判C.主张对苏联进行军事遏制D.要求对苏联实行外交孤立12. 美苏关系出现“第二次缓和”的标志是( )A.美国总统尼克松出访苏联B.《消除中程导弹条约》C.“卡特主义”D.《赫尔辛基宣言》13. 美国在朝鲜和越南进行的战争都是( )①利用当地分裂局面插手别国内政②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实行侵略③提供援助并派兵直接参战④借机对中国进行侵略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14. 观察图8。

2013-2014学年下期高二历史期末试题

2013-2014学年下期高二历史期末试题

绝密★启用前吉林一中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高二历史考试高二历史试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项选择)A.德国B.法国C.英国D.美国2. 在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过程中,资产阶级先后建立了几次共和国()A.一次B.两次C.三次D.四次3.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产生的最严重的后果是()A、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加剧B美德超过英法C、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D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最主要矛盾4. 克什米尔地区是印巴之间战争的火药桶。

关于克什米尔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①居民大多数为穆斯林②居民大多数为印度教徒③印巴分治之前是印度的一个土邦④大多数居民不希望加入印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 1939年8月,希特勒私下宣称:“让我们把这一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看做是确保我们后方的东西吧”“目前苏联并不危险……只有当我们在西欧的行动自由时,我们才能反对苏联。

在以后一两年中,目前的局面将继续存在。

”这表明德国签约的首要目的是( )A.在未来的战争中免于两线作战B.在德军突袭波兰时避免与苏军发生冲突C.首先攻占西欧,为将来进攻苏联做准备D.防止苏联与英法构筑集体安全体系6. 从1901年到1911年, 清政府历时十年所进行的艰苦自救, 不但没有挽救危局, 甚至它培养的新军、学生, 都成为它的对立物, 大多参与埋葬清政府的活动。

自救以失败宣告结束, 这一失败具体体现在( )①加剧对人民的剥削, 阶级矛盾激化②清政府从扼杀维新变法到主动预备立宪③造成满汉分裂、清政府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④辛亥革命的爆发使其土崩瓦解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7. 希特勒曾说: “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 要使他们相信, 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

吉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吉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吉林一中2009—2010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要用历史资料探究历史问题,首先要能够分辨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

以下各项是与二里头文化遗址相关的内容,其中属于史料解释的是()①二里头文化考古发现的农具有石铲、石镰、蚌铲等②主要农作物是粟、黍之类③从上述考古发掘情况看,当时的居民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④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量文化遗迹和遗物,为夏史探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A、①②B、③C、③④D、④2、唐太宗曾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这段话表明,唐太宗意欲()A、强化宰相权利削弱皇帝专权B、完善中央机构提高决策效益C、培植亲信势力制约宰相权重D、改革科举制度选拔经世贤才3、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都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甚至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从时代发展以及创立角度看,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A、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B、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D、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4、某校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拟定了下列研究课题,其中存在明显史实错误的是()A、《浅谈秦朝与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B、《试论两汉刺史对地方官吏的监察》C、《三省六部制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D、《简析清代皇帝与丞相的制衡关系》5、中英《南京条约》第三款规定:“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这一规定主要破坏了中国的哪项主权()A、司法主权B、关贸主权C、军事主权D、领土主权6、康有为在《与朱一新论学书》(即答复当时讲学于广雅书院的独尊宋学的朱一新诘难他新学的陈述)中说:“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

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绝密★启用前吉林一中2012-2013下学期高二期末历史试卷模块单元测试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项选择1. 下列事件发生在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过程中的是A.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B.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进入议会C.农业工人获得选举权D.妇女获得选举权2.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开创了法国历史的新纪元,在此期间发生的历史事件有①成立立法议会②颁布《人权宣言》③推行全面限价④发动热月政变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3. “我们的口号已经是而且今后仍然是:和各国政府和平共处,不管它是什么样的政府。

”这句话体现的是哪国的外交政策( ) A .美国 B .德国 C .苏俄 D .英国4. 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代议制立宪政体,在该政体下,最能体现“代议制”的是( )A .君主“统而不治”B .由选举产生的议会执掌国家最高权力C .国王与议会并存D .君主是英国的国家元首和国家的象征5. 启蒙思想家洛克认为,上帝创造了大自然供人享有,但是谁运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去采摘大自然的果实,谁才有权享有。

财产权是上帝赋予的基本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这种财产权的观念在当时主要是( ) A .适应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封建剥削的需要 B .适应了封建主阶级积累财富的需要C .适应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拓展海外贸易的需要D .适应了广大平民反封建压迫的需要6. 英国是历史上最早实行议会君主制政体的典型国家,这种政体不同于议会共和制的特点是( )A.政府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B.议会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C.政府和政府首脑都是全体公民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D.国家元首的权利是世袭的、象征的、礼仪性的7. 1938年,国民党声明:“此次抗战,为国家民族存亡所系,人人皆应献出生命,以争取国家民族之生存……然抗战之胜利唯望一个信仰、一个领袖、一个政府。

吉林省吉林一中13-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吉林省吉林一中13-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第I卷(选择题)请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项选择1. 中国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意大利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在艺术内容上有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的原因是()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B.社会思潮的重大变化C.社会上层的倡导D.传统文化的影响2. 下列言论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 )A.“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3. 观察右面两幅绘画作品,它们的共同点是( )A.都注重色彩的运用和变化B.都追求对客观对象的准确描述C.都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D.都着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4. 以下是著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评价,其中属于评价老子及其道家学说的是()A.崇功利,尚干涉,巩固君权,抑制民权。

(苏渊雷)B.人对自然只能任(顺从)和法(效法),不能违背它。

(范文澜)C.同情公室,反对私门,一味开倒车。

(郭沫若)D.其思想深信政府万能,而不承认人类个性之神圣。

(梁启超)5. 下面哪一幅图所展示的物体能表现出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6. 某历史课外兴趣小组办了一期黑板报,有如下的一段宣传材料: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

请你给宣传材料中的“发明”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A.信息时代的到来B.理性时代的到来C.蒸汽时代的到来D.电气时代的到来7. 在我国众多的文化名人中,他的思想在中国和世界思想史上享有重要地位,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他是()A.老子B.孔子C.韩非子D.墨子8. “加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能反映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是( )A.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B.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C.三权分立,彼此制衡D.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9.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巨大进步意义在于( )A.为近代科学奠定了基础B.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C.使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地球的主人D.确立了人类的新的宇宙观10. 下列图片和文字揭示了汉字的起源与演变的过程,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A.有些汉字的形成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B.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C.汉字的演变趋势是由繁到简D.秦始皇统一文字的措施阻碍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11. 《民本的极限——黄宗羲政治思想新论》中说,黄宗羲是传统社会一心一意专事“补天”的“抱道君子”,而不是传统政治体系的所谓“掘墓人”。

【历史】吉林省吉林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吉林省吉林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吉林一中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高二历史考试高二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 《洛迦诺公约》的签订,使谁成为最大的赢家()A.德国B.法国C.英国D.美国2. 在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过程中,资产阶级先后建立了几次共和国()A.一次B.两次C.三次D.四次3.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产生的最严重的后果是()A、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加剧B美德超过英法C、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D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最主要矛盾4. 克什米尔地区是印巴之间战争的火药桶。

关于克什米尔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①居民大多数为穆斯林②居民大多数为印度教徒③印巴分治之前是印度的一个土邦④大多数居民不希望加入印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 1939年8月,希特勒私下宣称:“让我们把这一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看做是确保我们后方的东西吧”“目前苏联并不危险……只有当我们在西欧的行动自由时,我们才能反对苏联。

在以后一两年中,目前的局面将继续存在。

”这表明德国签约的首要目的是( )A.在未来的战争中免于两线作战B.在德军突袭波兰时避免与苏军发生冲突C.首先攻占西欧,为将来进攻苏联做准备D.防止苏联与英法构筑集体安全体系6. 从1901年到1911年, 清政府历时十年所进行的艰苦自救, 不但没有挽救危局, 甚至它培养的新军、学生, 都成为它的对立物, 大多参与埋葬清政府的活动。

自救以失败宣告结束, 这一失败具体体现在( )①加剧对人民的剥削, 阶级矛盾激化②清政府从扼杀维新变法到主动预备立宪③造成满汉分裂、清政府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④辛亥革命的爆发使其土崩瓦解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7. 希特勒曾说: “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 要使他们相信, 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

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与约与重新武装的唯一办法。

”他们打出反共产国际旗号的主要意图是()A.作为法西斯国家结盟的纲领 B.寻找结盟的共同基础C.麻痹西方国家, 继续侵略扩张 D.迷惑苏联, 发动突然袭击8. 新快报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2009年3月16日, 英国112岁高龄的一战老兵亨利?亚林汉姆怀着骄傲的心情, 在驻伦敦的法国大使馆接受法国政府颁发给他的“法国荣誉勋位勋章”。

吉林省吉林一中13—14年下学期高二3月月考 历史 (附答案)

吉林省吉林一中13—14年下学期高二3月月考  历史  (附答案)

吉林一中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历史三月考高二历史试卷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项选择1. 某位思想家强调,屈从于他律就是道德上的懦弱,道德懦弱是蒙昧主义盛行的前提;而自主的自律则是道德上的勇敢,道德上的勇敢是启蒙(思想)得以普及的前提。这位思想家是( )A.狄德罗B.康德C.洛克D.伏尔泰2. 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②④B.①②④C.①③D.①②③3. 无数儒家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一组是: 甲: “亲吾父以及人之父, 以及天下人之父”, 要“视天下为一家, 中国犹一人。” 乙: “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 君为客。”丙: “邪辟之说灭息, 然后统纪可一, 而法度可明, 民知所从矣。”丁: “保天下者, 匹夫之贱, 与有责焉。”( )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C.王夫之、程颢、王阳明、顾炎武D.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4.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这句名言的核心思想是( )A.“理”B.“道”C.“仁”D.“气”5. 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制天命而用之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6. 明确主张“社会契约论”的启蒙思想家有( )①霍布斯②洛克③伏尔泰④卢梭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 德国哲学家康德(1724—1804年)针对启蒙运动“不承认任何外在的权威”,提出人应该独立思考。针对启蒙思想家以理性的化身安排社会和个人生活,提出人非工具,并大声疾呼“理性啊,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他批判启蒙运动是基于( )A.某些启蒙思想家沽名钓誉B.法国大革命的悲剧C.个别思想家歪曲理性主义的实质D.殖民扩张的罪恶8. 揭开近代欧洲宗教改革序幕的是( )A.加尔文改革B.英国宗教改革C.马丁.路德改革D.梭伦改革9.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这段材料体现出王夫之( )A.主张分权制衡B.主张用相权来限制君权C.认为元代相权严重反弹D.主张用地方分权来制约中央集权10. 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曾经提出这样的观点:神是不可知的,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明语言,造出房屋、衣服、鞋子和床,并且从土里取得养生之资的。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是( )A.否定神的存在B.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C.宣扬唯物主义思想D.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11. 伊斯兰教的创始人默罕默德出生于( )A.印度半岛B.阿拉伯半岛C.伊比利亚半岛D.山东半岛12. 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在欧洲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人们迈进了理性时代。”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蕴涵的共同文化精神是( )A.伦理道德B.人文主义C.理性主义D.民主科学13. 斯宾诺莎的法律思想是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之上的。他认为,社会之所以需要法律,是为了约束人们,使之听从理性的指导,而人并不是生来就能听从理性指挥的,因此,法律是人类本性的需要。以下中国古代先贤的思想与之有相似之处的是( )。A.朱熹B.董仲舒C.李贽D.王夫之14.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与发展B.封建专制统治强化并出现严重危机C.宋明理学占主导地位D.人民起义的推动15. “一切国家都有一个相同的目的,就是自保。……但世界上还有一个国家,它的政制的直接目的就是政治自由。”([法]孟德斯鸠(1689-1755),《论法的精神》上册)这个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16. 伏尔泰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其主要原因是( )A.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领袖B.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C.伏尔泰提出人民主权说D.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需要第II卷(非选择题)请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二、非选择题17. 阅读下列材料《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请回答:材料集中反映了董仲舒的哪些思想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的统治有何意义?18.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孔子曾说,三代皆敬事鬼神。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而其弟子问鬼神事时,孔子答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材料二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请回答:(1)据材料一,孔子的认识与夏商时期人们的认识相比有何变化?从孔子所处的社会阶段分析,这一时期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古代人文主义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1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普罗塔哥拉材料二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是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任何行为。——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材料三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力和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可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卢梭(1)材料一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指出这一思想产生的背景。(2)在灵魂得救的途径问题上,材料二持什么观点?此观点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3)概括材料三中卢梭的主张。这些主张对欧洲思想和政治有何积极影响?20.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文艺复兴以及思想启蒙之后,现代科学的理性思维已经建立起来。达尔文的时代是十九世纪中后期,正是走出蒙昧,提倡科学的前一阶段,在思想和理性上,为达尔文创立自然选择进化论提供了思想依据;而青年时的远游,则为他积累了大量的实据,引发了他关于物种进化的思考并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搜搜百科《达尔文进化论》材料二严复《天演论》的特点在于它不是赫胥黎原书的忠实译本,而是有选择、有取舍、有评论、有改造,根据事实,“取便发挥”的“达旨”。这本书所以能起巨大影响,原因也在这里,它对外国思想的介绍翻译没有生搬硬套,而是力求服务于当时中国的需要。《天演论》用自然科学的许多事实,证明了生物界物竞天择、进化无已的客观规律,以达尔文主义的科学性和说服力,给了当时中国人以振聋发聩的启蒙影响和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立即作了当时正涌现的新型知识分子和革命派的重要的精神食粮,煽起他们救亡图存的爱国热情,走上革命道路。固然这主要由于社会阶级斗争形势所决定,而《天演论》在思想上所起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李泽厚《论严复》材料三它(达尔文主义)还是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对最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适应。在政治上,这一时期正是俾斯麦“铁血”统一德国的时期。各国的民族主义赞美者认为达尔文主义给了他们支持和正当理由。他们认为在政治活动中和在自然界一样,最强有力者是得胜者,好战的品质决定谁将在国际“生存斗争”中获胜。在经济生活中,这是自由经营和粗俗的个人主义盛行的时期。舒适的、心满意足的上、中层阶级激烈反对国家为促进较大的社会平等而作出的任何干预。他们论证说,他们应得到幸福和成功,因为他们已证明自己较无能的穷人更“适合”,而且,大公司对小公司的兼并是“生存斗争”的一部分。19世纪后期也是殖民地扩张的黄金时期,达尔文主义被用来为帝国主义辩护。有人争辩说,殖民地是强国的繁荣和生存所必需的;还有人争辩说,按照世间的成就判断,诸土著民族软弱、低劣,需要优越的、较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条件。(2)据材料二归纳概括严复《天演论》的特点。(3)结合材料二、三说明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影响。2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于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顾炎武《日知录》材料三所谓君者,代众民任此公共保全安乐之事。为众民之所公举,即为公民之所公用。民者如店肆之东人,君者乃聘雇之司理人耳。民为主而君为客,民为主而君为仆,故民贵而君贱易明也。众民所归,乃举为民主,如美、法之总统。——康有为《孟子微》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董仲舒的建议与顾炎武的观点。(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董仲舒建议的结果及其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并指出顾炎武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3)概述材料所述三个历史时期儒家思想内涵的演变。22. 材料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三条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第六条法津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预法律的制定。……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第十条意见的发表只要不扰乱法律所规定的公共秩序,任何人都不得因其意见、甚至信教的意见而遭受干涉。第十七条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摘自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1789年8月)根据材料概括《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的主要内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人权和公民权宣言》。23. 材料1: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焚书·答耿中丞》材料2: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明夷待访录·财计三》材料3:“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卷十三《正始》请回答:(1)上述材料分别出自哪些思想家?(2)材料1、材料2的观点是什么?(3)材料3的思想主张是什么?近代学者根据材料3归纳出的用于自勉的警句是什么?24. 思想文化活动是人类适应、利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它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与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与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与经济”。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孔子是私学教育的鼻祖,但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很多同时代的隐士关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之能事,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垒垒若丧家之犬”等。【材料二】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材料三】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有一次出考题为“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画的是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达题中的“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材料四】到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明)李贽《藏书卷》【材料五】李贽虽在麻城(李贽弃官后孑身寄居麻城的龙潭湖芝佛院,位于湖北省的东北部)但有无数来自各地的追随者,几使麻城一境如狂,他的“异端”思想由此广泛传播。与此同时,麻城乃到京城的保守势力对李贽的迫害也逐渐升级,……最终经神宗御批,以“敢倡乱德,或世诬民”的罪名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不愿屈服的李贽在狱中赋诗:“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随后自杀身亡。──袁行霈《中华文明史》请回答相关问题:(1)春秋战国到秦汉是我国古代的转型时代,请用史实说明这一转型的体现。(2)依据材料一与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创办私学的最大的作用,分析当时“矮化”孔子的原因。(3)材料二、三反映北宋书法、绘画的什么共同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北宋书法、绘画呈现上述特征的主要原因。(4)据材料四,分析李贽与朱熹的观点有何不同?有著名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与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答案】B【解析】从题干材料中可以看出强调道德思想上的自律,符合康德思想自由的主张;人不是他人的工具,人应该运用自己的理智,独立思考,理性判断。故选B项。2.【答案】D【解析】本题是考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组合型选择题,体现出一定的因果关系,难度较大。要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原因、影响等方面分析,同时还要正确理解其背景特征。西汉时“罢黜百家”,并不是其他各学派的消亡,由此排除④。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 甲体现理学的注重品德,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乙体现黄宗羲的“工商皆本”的思想; 丙体现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丁体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思想。4.【答案】C【解析】考查孔子的思想5.【答案】D【解析】6.【答案】C【解析】此题为基本常识题,依据所学知识可选择C7.【答案】B【解析】8.【答案】C【解析】9.【答案】B【解析】10.【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材料“神是不可知的”“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养生之资的”,说明智者学派宣扬人的尊严和权威,与之对应的是D项。普罗泰格拉认为神不可知,但并没有否认神的存在,A、C两项错误;当时还没有天主教会,B错误。11.【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伊斯兰教的创始人默罕默德出生于阿拉伯半岛,因此选B.12.【答案】B【解析】此题为基本常识题,依据所学知识可选择B13.【答案】A【解析】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要求人们放弃私欲,服从天理。从这个角度看与斯宾诺莎的思想有相同之处。(当然,两者的阶级属性有质的区别)14.【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进行分析,一般根本原因要归结到经济上。15.【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英国文艺复兴中的著名人物的识记能力。16.【答案】D【解析】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启蒙运动主要是反封建,为资本主义确立政治蓝图二、非选择题17.【答案】“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巩固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解析】18.【答案】(1)变化:由事鬼神到重视人,人的地位不断提高。原因: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2)主张和谐、倡导仁爱;提倡礼治(礼法模式也可);重视道义、倡导诚信。(3)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解析】第(1)问先从材料中提取人们的认识变化,然后从生产力角度回答变化的“根本原因”;第(2)问直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第(3)问注意从“积极”方面回答。19.【答案】(1)内涵:强调人的价值,树立人的尊严。背景:商品经济发展,民主政治高度发展。(2)观点:因信称义。意义: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3)主张: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法律保障民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影响:丰富发展了人文主义内涵;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解析】20.【答案】(1)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为达尔文创立自然选择进化论提供了思想依据;达尔文青年时的远游实践,则为他积累了大量的实据;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相继发生,拓宽了人们的视野;生物学知识的积累和进步,如细胞学说、早期生物进化思想。(2)是有选择、有取舍、有评论、有改造性的翻译;力求服务于当时中国的需要。(3)对中国:给当时中国人以启蒙影响,激起国人救亡图存的爱国热情。对西方:政治上,顺应了德国统一和民族主义的需要;经济上,适应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需求;被用来为西方殖民扩张作辩护。【解析】21.【答案】(1)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顾炎武认为天子是天下大权的所有者,但应分君权于地方,以突出君权的尊贵。(2)结果:董仲舒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影响: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治;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3)内涵演变:汉武帝时期,传统的儒家思想得到改造,包含了法家等思想;明清时期的儒学批判地继承了宋明理学的许多思想观念,并赋予时代新内容,使之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19世纪末,康有为把儒家思想与近代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诸观念相结合,使儒家思想近代化。【解析】本题通过儒家思想内涵的演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可从材料中提取关键的历史信息,加以概括。第(2)题可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第(3)题可结合材料内容及三人所处的不同时代综合分析得出结论。22.【答案】(1)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人民主权;法律至上;言论自由;保护私有财产。(2)否定君主专制;成为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它将启蒙思想发扬光大,并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来,起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对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世界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进程。但是建立在私有财产贫富悬殊基础上的“自由”和“平等”实际上只能维护资产阶级利益。【解析】23.【答案】(1)材料1出自李贽;材料2出自黄宗羲;材料3出自顾炎武。(2)材料1的观点是否定孔子的权威,实际上是否定宋明理学;材料2的观点是主张“工商皆本”。(3)材料3的主张是否定并反对君主专制。警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解析】本题选取了李贽、黄宗羲和顾炎武的相关材料,首先要根据材料判断这三位思想家,然后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三位思想家的各自主张。24.【答案】(1)春秋战国到秦汉是我国古代的转型时代,请用史实说明这一转型的体现。体现:政治:分裂到统一,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的确立;经济: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发展(小农经济发展);文化: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2)作用: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孔子创办私学,打破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原因:①当时百家争鸣,各学派之间相互攻讦;②孔子思想不适合当时社会变革、诸侯争霸的需要。(3) (1)北宋书法与绘画的共同特征是强调精神与意境。(北宋书法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画家更加注重意境)(2) 主要原因:民族、阶级矛盾尖锐;统治者重视文人,学术气氛活跃(或重文轻武);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书法与绘画有着共同的社会生活环境。(4)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不应以孔子言论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认为时代不同,是非观念也应变化。原因:1、政治因素: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八股取士与文字狱等文化专制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成完整的体系。2、经济因素:明清之际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物质基础。3、思想因素: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人们深受礼教纲常束缚,难以接受新思想;文化专制又阻碍早期民主思想的传播,缺乏思想文化基础与群众基础所以李贽的思想未成为主流、未能推动社会革命,影响有限。【解析】试题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能够从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方面的变化来直接回答社会转型的体现。(2)孔子创立私学的最大作用在于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使社会民众有受教育的机会,有利于文化的创造与传播,但由于诸子百家的相互诘难,再加上其代表没落贵族的利益,与新兴地主阶级主张势同水火,因此在春秋战国时代儒学并为成为显学,没有受到当权者的重视。(3)材料二与材料三都强调精神气韵对书法与绘画创作的重要性,体现中国的书法、绘画创作重精神意境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能够明显得出其受理学的影响。(4)材料四中的内容分别反映朱熹与李贽对前代古圣贤思想的不同看法,朱熹认为圣人的言行必须遵守,反对变革;李贽则认为不能以圣人的是非标准为依据,而应紧随时代的变化发展而改变,积极主张变革。结合教材内容能够从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三个方面思考问题,分析出明末清初的进步思。

吉林省吉林一中13—1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吉林省吉林一中13—1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吉林省吉林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请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项选择1. “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

”为实现上述思想,百日维新中维新派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允许官民上书言事②普遍设立中小学堂③设立京师大学堂④改革科举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 19世纪60年代是资本主义制度巩固与发展的重要时期。

但下列发生在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中,没有体现时代发展主流的是()A.美国南北战争B.俄国1861年改革C.日本明治维新D.中国洋务运动3.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D.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4. 对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历史学家认为“光绪的悲剧,是在他的周围没有形成一个足以制服慈禧一伙的力量。

”对这一观点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保守派力量强于改革派B.光绪帝对变法优柔寡断C.力量对比对改革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D.慈禧太后反对戊戌变法5. 1793年初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革命高潮中被送上断头台。

与这一事件相联系,以下说法准确的是()A.从此法国废除君主制B.这一事件标志法国大革命结束C.这一事件为拿破仑上台创造条件D.君主制的幽灵并未因此在法国消失6.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民主与专制经历了反复的较量,建立民主政治的道路曲折而又复杂。

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 )A.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脱离人民群众B.英国有长期的专制统治的传统C.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D.旧势力不甘心失败而疯狂反扑7.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1898年春在上海刊行,后曾三次被清政府下令毁版。

原因是()A.宣扬古代经学B.批判儒家思想C.否定孔子的权威D.宣扬变法维新8. “英国属于欧洲,北美属于它本身”这句名言出自托马斯·潘恩发表于1776年的《常识》,华盛顿承认这本书在“很多人心里,包括他自己在内,引起了一种巨大的变化”。

吉林省吉林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A

吉林省吉林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A

绝密★启用前吉林一中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历史考试高一历史试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 请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项选择1. 17世纪荷兰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是( ) A. 从事鸦片贸易 B. 发展种植园经济 C. 组建商业公司 D. 武装占领殖民地2. 1502~1505年,阿拉伯商船在印度洋的香料运载量从平均每年的350万磅,骤减为不足100万磅。

威尼斯商人于1504年再次驾驶商船前往贝鲁特和亚历山大购货时,突然发现市场上竟然没有香料出售。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 .葡萄牙人基本垄断了印度的香料贸易B .西班牙人基本垄断了印度的香料贸易C .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地中海的香料贸易D .印度半岛战争频繁,香料生产停滞3. 马克思认为,新航路开辟“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主要是指新航路开辟 ( )A .诱发了先进的生产方式B .推动了新航路中心的转移C .扩大了商品贸易的范围D .促进了价格革命的发展4. 西方历史学家汤因比在论述世界历史上的一次变革时说:“首先令人感到印象深刻的是人口更快地增长,……其次我们注意到,农业人口相对地或绝对地减少。

”此次变革指的是( )。

A .新航路开辟B .工业革命C .世界市场形成D .信息时代来临5. 司马迁认为政府的商业政策应是“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由此可见他主张( )A.商业发展应顺其自然B.工商皆本C.应取消商业竞争D.政府应对商业进行引导6. 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是()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③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④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7. “其夜市除大内前外,诸处亦然,唯中瓦前最胜,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

吉林省吉林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二月份开学验收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吉林省吉林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二月份开学验收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吉林一中2013-2014高二下学期二月份开学验收试卷历史寒假测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1. 在朱熹看来,要把握“理”,就需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

“格物致知”这一概念中“格”字的含义应是()A.研究B.规格C.人格D.格子2. 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曾指出,孙中山民主革命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

这一特点体现在孙中山的哪一个主张上(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民主共和、创立民国C.平均地权、节制资本D.国共合作、扶助农工3.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后说“孔子之说,亘古常新……如布帛菽粟不可离。

”其根本目的在于( )。

A.压制民主科学思想B.恢复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C.弘扬民族传统文化D.为复辟帝制做舆论准备4.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钱玄同认为“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剿灭”中国文化,“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等。

这说明新文化运动存在下列哪种现象()A.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儒家思想不再居正统地位B.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C.对东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否定的偏向D.有利于文化普及与繁荣,使语言和文字紧密统一,为民众所接受5. 学完“百家争鸣”后,某班几名同学将本班各科老师“对号入座”,你认为其中不恰当的是( )A.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的风范B.英语老师着装时髦,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C.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真传D.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学期初他就制定了班规,并严格执行6. 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书同文字”。

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二历史6月月考

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二历史6月月考

吉林一中2012-2013下学期6月教学测试试卷高二历史测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1. 孙中山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时说到:“曾几何时,己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

此种妥协,实质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

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

”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 )A.孙中山认识到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是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B.孙中山为探索革命道路孜孜以求,体现出他是真正的爱国民主革命家C.“此种妥协”并非孙中山个人的悲剧,而是他所代表的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D.说明孙中山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民主革命胜利之道路2. 华盛顿受到美国人民的尊敬,被称为“国父”,主要是因为( )A.他的名字与美国首都名称相似B.他起草了《独立宣言》和1787年美国宪法C.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任总统D.他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3. 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说:“试想明太祖驱除蒙古,恢复中国,民族革命已经做成,他的政治,却不过依然同汉、唐、宋相近,故此三百年后,复被外人侵入,这由政体不好的缘故……”据此他认为()A.应该致力于民族革命,推翻清朝统治B.应该进行政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致力于社会革命,废除封建统治基础D.必须迅速掀起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浪潮4. 康熙帝用武力消灭台湾郑氏政权,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对此最确切的评价是( )。

A.抵抗外来势力的入侵B.进一步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C.扑灭反清武装D.消灭明朝残余军事力量5. 秦始皇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极其重大的影响,以下对于秦始皇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完成了统一,使人民生活安定,经济发展繁荣B.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C.统一了度量衡、货币、文字,有利于全国经济、文化的交流D.结束了长期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6. 孔子是世界公认的文化名人,其思想主张对当今建设和谐社会仍具有积极意义的是( )A.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D.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7.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措施中,体现了甘地主义经济思想的是( )。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解析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解析

吉林市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50分)和第Ⅱ卷(材料解析题,50分)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在第5页的答题卡内。

)1。

右图是《孔子问礼于老子》。

下列属于道家学说的是A.兼爱、非攻、尚贤、节用B.“无为”“逍遥”“以无事取天下”C.利用权术驾驭大臣D.制天命而用之【答案】B【KS5U解析】考察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思想家的主张。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无为”“逍遥”的处世方法,故应选B.2。

墨子坚决反对“攻伐无罪之国”,即所谓“非攻”;但同时他又在《墨子》一书中详细解析了战国时期城防工事的战略布局、守城器械的制造和使用、人员的配备等.这说明①墨子反对一切战争②墨子不是单纯的和平主义者,他主张战争的正义性③墨子主张以积极的军事谋略抵御外来进攻④墨子的“非攻”带有虚伪性A.①② 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B【KS5U解析】考察墨家思想主张。

当时的社会环境决定了墨子不可能反对一切战争,故①错误;从墨家所代表的阶级利益看,④是不正确的。

故应选B。

3。

《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

”下列观点与文中“他们”同属一个派别的是A.治之经,礼与刑B.唯同乎天和者为然C.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D.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答案】C【KS5U解析】考察法家的思想主张。

材料信息反映了法家学说.A 项是儒家思想家荀子的主张;B项是道家思想家庄子的思想;C项是法家思想家韩非子的思想;D项是墨子的思想.故应选C.4. 《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

吉林省吉化第一高级中学校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吉林省吉化第一高级中学校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历史试卷(三)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史记·殷本记》载:帝乙的长子微子启生在“微”,封为子爵,名启;因启的母亲身微,非正妻,因此启虽为长子却不能承袭帝位。

帝乙的小儿子辛(即纣王),因其母是正宫,嫡出,故继承了殷商的帝位。

正是这位辛使殷商走向灭亡。

这主要说明了嫡长子继承制()A.制度设计存在弊端 B.实现了君权与宗权的统一C.必然导致政权腐败D.反映了浓厚血缘政治色彩2.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信息有()①禅让制下实行选贤任能的原则②分封制下等级非常森严③世官制下体现了世代相袭的特色④反映了血缘色彩浓厚的宗法制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左传》哀四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春秋时代一些诸侯国为了加强管理而置县和直接任命一些不得世袭的官员为地方官。

后来晋又在国内置郡。

由国君任免地方官,至战国时代这种制度逐渐为各强国采用。

材料主要说明了此时期的郡县制A.是由秦国最早实行的重要制度B.通过地方分权以实现中央集权C.是在否定分封制基础上的创新D.与后期郡县制的行政区划一致4.李学勤教授在《周秦变革》一书中认为,秦的统一,“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转折点”,继此之后,汉代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其影响,“范围绝不限于亚洲东部,我们只有从世界史的高度才能估价它的意义和价值。

吉林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吉林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 下图是为纪念在塞浦路斯举行的国际会议而发行的梭伦纪念邮票,上面印有梭伦的名言“避免极端”(Nothing in excess)。

梭伦改革的措施最能体现他这一主张的是( )A.确立财产等级制度B.恢复公民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C.建立公民陪审法庭D.禁止粮食出口并坚决抑制粮食涨价2. “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

”孝文帝改革中能够改变这种状况的措施是( )①均田制②三长制③整顿吏治④改穿汉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 以“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进行变法、革新弊政的是()A.王安石B.商鞅C.北魏孝文帝D.张居正4. 教皇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在位)认为基督交给教皇治理的不仅仅是教会而是全世界,并自称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

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英诺森三世在极力地维护教会的权力B.英诺森三世认为教权高于王权C.英诺森三世把教皇权力推崇到了极点D.英诺森三世时教权已全面衰落5. 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 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 实现民族的飞跃。

这是对以下哪次改革的描述( )A.阿里改革 B.商鞅变法 C.梭伦改革 D.孝文帝改革6. 卡尔文认为,高尚的基督徒,既应当在各自的职业中尽力追求财富,也应当在使用财富时加以节制,不可过分地奢侈、享乐和浪费。

其主张反映出( )A.天主教会的自我反省B.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奋斗精神C.广大人民的生活艰辛D.早期资产阶级遭受着残酷的剥削与压迫7. 梭伦之所以能够当选为首席执政官, 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梭伦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B、梭伦曾带领军队夺回失地C、工商业奴隶主的支持D、贵族和平民斗争的结果8. 马丁·路德与加尔文主张“因信称义”。

以下对“因信称义”的解释,不准确的是( )A.灵魂得救取决于心中的信仰B.灵魂得救取决于表面礼仪C.否定教皇与僧侣的特权D.以自律代替他律9. 欧洲宗教改革产生重大影响, 这主要是指()①否定罗马教廷的神圣权威②新教各派控制整个欧洲③促进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④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 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 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 买贱卖贵, 渔夺商人毫末之利”, 该法令是( )A.青苗法B.均输法C.免役法D.市易法11. 某班同学学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后, 开展研究性学习, 以下是他们拟定的部分研究题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项选择1. 下图是为纪念在塞浦路斯举行的国际会议而发行的梭伦纪念邮票,上面印有梭伦的名言“避免极端”(Nothing in excess)。

梭伦改革的措施最能体现他这一主张的是( )A.确立财产等级制度B.恢复公民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C.建立公民陪审法庭D.禁止粮食出口并坚决抑制粮食涨价2. “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

”孝文帝改革中能够改变这种状况的措施是( )①均田制②三长制③整顿吏治④改穿汉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 以“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进行变法、革新弊政的是()A.王安石B.商鞅C.北魏孝文帝D.张居正4. 教皇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在位)认为基督交给教皇治理的不仅仅是教会而是全世界,并自称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

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英诺森三世在极力地维护教会的权力B.英诺森三世认为教权高于王权C.英诺森三世把教皇权力推崇到了极点D.英诺森三世时教权已全面衰落5. 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 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 实现民族的飞跃。

这是对以下哪次改革的描述( )A.阿里改革 B.商鞅变法 C.梭伦改革 D.孝文帝改革6. 卡尔文认为,高尚的基督徒,既应当在各自的职业中尽力追求财富,也应当在使用财富时加以节制,不可过分地奢侈、享乐和浪费。

其主张反映出( )A.天主教会的自我反省B.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奋斗精神C.广大人民的生活艰辛D.早期资产阶级遭受着残酷的剥削与压迫7. 梭伦之所以能够当选为首席执政官, 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梭伦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B、梭伦曾带领军队夺回失地C、工商业奴隶主的支持D、贵族和平民斗争的结果8. 马丁·路德与加尔文主张“因信称义”。

以下对“因信称义”的解释,不准确的是( )A.灵魂得救取决于心中的信仰B.灵魂得救取决于表面礼仪C.否定教皇与僧侣的特权D.以自律代替他律9. 欧洲宗教改革产生重大影响, 这主要是指()①否定罗马教廷的神圣权威②新教各派控制整个欧洲③促进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④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 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 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 买贱卖贵, 渔夺商人毫末之利”, 该法令是( )A.青苗法B.均输法C.免役法D.市易法11. 某班同学学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后, 开展研究性学习, 以下是他们拟定的部分研究题目。

其中不准确的是()A.《梭伦改革: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B.《商鞅变法: 开创大秦帝国百年基业》C.《宗教改革: 欧洲向近代过渡的必然》D.《阿里改革: 埃及早期现代化的序幕》12. 以下对王安石变法教育方面的变革的表述, 错误的是()A.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B.太学教科书的内容是儒家经典C.学校教育成为变法的推动因素D.废除科举考试的制度第II卷(非选择题)请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二、非选择题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安石)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

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

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宋史·王安石传》材料二而荆公(王安石)当诸法草创将次就绪之时……不免有求治太急、用人太滥之弊耶?……青苗法立意虽善,然以理势度之,不能有利而无弊,其或初年行之颇得其人,故见效多而见病少欤?抑公之聪明犹有所蔽,未及尽察欤?虽然,如当时反对党之诋其有弊而无利,此又殆必无之事。

……免役法厘革数千年之苛政,为中国历史上开一新纪元。

当改革伊始,虽不免一部分人略感苦痛,然所不利者在豪右之家,前此有特权者耳,自余细民,则罔不食其赐也。

——梁启超《王安石传》(1)根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上万言书的背景和基本主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总体评价。

综合以上材料说明,改革要取得成功应注意哪些因素?14. 阅读以下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我的业师梁启超先生说, 王安石是大改革家, 中国千古一人, 在他以前, 有过改革家, 如在齐的管仲, 在秦的商鞅。

然而, 论到有见识, 彻底解宋朝的政治缺失、人民疾苦, 有办法解决他的问题, 有毅力贯彻他的计划, 在宋朝以前或其后, 中国只有王安石。

——黎东方《我对历史的看法》材料二王安石能在今日引起中外著名学者的兴趣, 主要是他的经济思想与我们的眼光接近。

他的所谓“新法”, 要将财政税收大规模的商业化。

他与司马光争论时, 提出“不加赋而国用足”的理论, 其方针乃是先用官僚资本刺激商品的生产与流通。

假如经济的额量扩大, 则税率不变, 国库的总收入仍可以增加。

这也是刻下现代国家理财者所共信的原则, 只是执行于十一世纪的北宋, 则不合实际。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王安石变法前宋朝的“政治缺失”与“人民疾苦”的主要体现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概括回答, 为减少“人民疾苦”, 王安石采取哪些改革措施?取得什么成效?材料三“青苗钱”以常平籴本1400万作本钱, 等于农村贷款, 春散秋敛, 收息二分。

但是无银行主持, 缺乏法庭处理贷款的权利义务。

有些县官就将整数交给若干农民, 也不问他们愿借与否, 只责成他们彼此保证, 秋后一体带利归还。

甚至在执行时, 若干县份被指摘并未贷款而向农民一体索息。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3)根据材料三, 归纳王安石变法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材料四旧有之系统, 包括其中的既有利益, 必须铲除, 然后……新的体系才能成立。

王安石的变法没有引起所述的社会冲突, 是由于宋朝的社会还未发展到这一程度, 是以纠结新旧两派, 作这场决斗。

他的改革, 只是政治上的一种冲动, 而不是一种经济上的发展。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4)根据材料四, 指出史学家黄仁宇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源是什么?(5)自19世纪末以来, 对王安石变法的评论趋向于肯定为主。

结合材料, 谈谈你认为今天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肯定王安石变法?15. 材料一阿里改革是亚非国家实现近代化改革的先驱, 对亚非各国与中国都有影响。

这次改革与历史上的很多改革不同, 过去的改革是在世界资本主义尚未充分发展的条件下进行的, 是各国在旧制度范围内的调整与改良; 而阿里改革是处在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已经胜利, 资本主义近代化正在凯歌行进的时代, 落后分裂的埃及相继遭到法英侵略, 民族危机日深的条件下进行的。

改革虽未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 但他所进行的政治、经济、军事与文化教育的改革, 是在向西方学习的前提下, 对埃及封建制度进行的一次全面的体制改革, 超出政策调整与局部改良的范围。

材料二王泰在《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埃及的早期现代化》一文中认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由阿里所代表的埃及新型统治者在首次浪潮冲击下, 被迫做出的以面向现代化社会的最初尝试, 是以“西方化”为最大特征的一场埃及早期防御性现代化运动。

……在后像德国、日本这样十分成功的现代化运动中, 都可找到阿里推动早期现代化的影子, 如推行以军事工业为主的工业化, 国家与政府在现代化启动过程中发挥独特且重要的作用以及工业资金来源于对农业的剥夺等, 因此, 就外源现代化的模式表现特征来看, 埃及称得上是先行者, 它不仅拉开埃及早期现代化的序幕, 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 它拉开在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下广大亚非拉国家现代化的序幕。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1997年第4期阅读上述材料, 回答根据材料一, 概括阿里改革的时代特征。

关于阿里改革的评论, 材料一、材料二有何异同?16. 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 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

……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 鉴谓所亲云: “平原王才度不恶, 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

”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

——《魏书》卷四十材料二(迁都洛阳后)高祖曰: “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 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 内蒙古河套一带)。

……此小儿今日不灭, 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

——《魏书》卷二十二材料三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 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 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 旧染既除, 新机重启, 扩大恢张, 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1)材料一中, 崔鉴对陆睿的不满反映出当时民族关系存在什么问题?为此, 孝文帝采取哪些改革措施?(2)材料二中孝文帝对太子恂的处理说明什么?(3)依据材料三, 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

17. 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

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

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

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

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1)据材料,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2)研究王安石变法时,你如何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

18.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北宋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史上两次非常重要的改革。

孝文帝( 公元467年— 499年)是北魏第七位皇帝, 谥号孝文皇帝。

485年冯太后、孝文帝颁布均田令, 495年正式迁都洛阳, 命鲜卑贵族汉化, 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

这些改革, 加速当时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促进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王安石变法, 指北宋时, 大臣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革北宋建国以来积弊的一场改革。

新法立意虽好, 但并未处理好具体的问题以及与反对者的关系, 于是与反对者间长期反复地争斗, 导致处于被批评的局面, 但是一些具体措施还是保留下来。

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两次改革在背景与目的上有何共同之处?(2)从内容看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改革的成效如何?(3)在改革中都遇到很大阻力, 各自的反对势力是哪些?(4)从两次改革中你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19. 梭伦改革的伟大之处, 在于他提出“公正”这一观念。

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我拿着一只大盾, 保护两方, 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