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句子阅读中语义信息对眼动预视效应的影响
语境对语义的作用
论现代汉语中影响词义及其词义变化的因素
论现代汉语中影响词义及其词义变化的因素论现代汉语中影响词义及其词义变化的因素内容提要:现代汉语中影响词义及其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两个,对词义的影响比较常见,也是起基础性影响的。
一方面词义受到语境的影响,不同的语境使同一个词拥有不同的含义,这个从词的应用场合与上下文来看的。
另一方面,由于时代的发展,人的认识的不断深入与发生变化,词从古代发展到现在,词义多少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个是从词的发展性来看的。
那么这两个因素具体是怎么对词义起影响作用的呢,这个是我通过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义词义变化影响因素词义是词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现象的反映,包含着人们对客观事物各种特点的认识。
它不仅能反映客观事物现象一般的特点,同时还能反映该事物现象所独有的特点。
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认识是各种各样的,因此词义也是各种各样的,它反映的各种具体的和抽象的事物有的反映动作行为的变化,有的反映事物的情态性状等。
故而词义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会有一定的变化。
如“水库中存满了水”中的“存”是积蓄、聚集的意思,而“行李先存起来,回头再来取”中的“存”是寄放、寄存的意思。
这是由于词语在不同的应用场合或叫上下文而导致的意义差别。
又如“形势”,本来只有“地势”之意,“形势险要”中的“形势”就是“地势”的意思,后来又增加了“事物发展的状况和情态”之意,“形势一片大好”中形势就谓此意。
这里“形势”由于历史的变化、,人们对于“形势”的认识深化,从而对“形势”也有不同的理解,使词义发生了变化。
影响词义的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就是语境与词的历史变化两个方面。
一.首先是语境对词义的影响。
语境是指语言使用的特定环境。
语境由多种因素构成,有书面语中上下文和口语中的前言后语,有使用语言的时间、地点、场合等,有使用语言的对象的身份、职业、年龄、文化程度等,以及听说双方的辅助性交际手段(包括表情、姿态、手势等非语言因素,这些又成为肢体语言)。
eye-actching意思
eye-actching意思标题:什么是“eye-catching”?如何实现内容的“eye-catching”?眼球吸引力(eye-catching)是指能够引起观众或读者注意力的特点或要素。
在信息泛滥的时代,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已经变得尤为重要。
无论是在广告、营销、设计还是写作等领域,都需要使用一些技巧和策略来使内容具有“eye-catching”的特点,以便更好地传达信息、吸引观众或读者。
一、“eye-catching”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人们的注意力已经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面对海量的信息,人们的阅读和浏览时间越来越有限。
因此,如果我们的内容不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很可能会被忽视或遗忘。
而“eye-catching”的特点则能够让我们的内容在众多信息中脱颖而出,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二、“eye-catching”的实现方式1. 制造视觉冲击:使用鲜艳的颜色、独特的形状、富有创意的图案等,以吸引人们的视觉注意力。
例如,在广告设计中,使用亮眼的色彩和独特的形状,可以让广告更加突出,引起人们的兴趣。
2. 使用引人入胜的标题:一个好的标题能够吸引读者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因此,我们需要选择一些能够引起共鸣的词语,或者使用一些具有情感色彩的词汇,以吸引读者的注意。
3. 利用具有情感价值的图片:一幅精心挑选的图片能够很好地传达信息,并且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例如,在社交媒体上,使用一些具有情感价值的图片,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户关注和点赞。
4. 运用幽默和创意:幽默和创意是吸引人们注意力的利器。
通过在内容中加入一些幽默元素,或者采用一些独特的创意方式呈现信息,可以让内容更加有趣和吸引人。
5. 引用权威数据或名人推荐:人们更容易相信权威的数据和名人的推荐。
因此,在内容中引用一些权威的数据,或者引用一些有名的人对内容的推荐,可以增加内容的可信度和吸引力。
6. 利用故事性的叙述方式:故事性的叙述方式能够吸引人们的情感共鸣,使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语义模糊产生的现象及其益处探析
语义模糊产生的现象及其益处探析语义模糊是一种普遍存在于自然语言中的现象,它指的是一些词语或短语在使用中具有多重含义或不确定的含义。
与此相关的概念包括歧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
在日常生活和语言交流中,语义模糊是普遍存在的,它产生了诸如幽默、反讽、双关语等玩味词语,丰富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和文化生活。
本文将从语言交流和语言表达角度出发,探讨语义模糊产生的现象和其带来的益处。
一、语义模糊的产生原因语义模糊的产生主要源于人类使用语言的方式。
由于语言的使用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和经历都不同,因此同一种语言的使用者很难完全理解对方的意思。
即便是相同的词汇和语句,也可能因为不同的背景、文化和经验,被不同的人理解为不同的含义。
例如,"苹果"这个词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被理解为指水果中的一种。
然而,在不同的语境中,苹果有时也可以被理解为指电脑公司或品牌,这时就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背景进行推断和理解了。
因此,语义模糊的发生往往是由于语言本身的不确定性和使用者之间的差异导致的。
二、语义模糊的益处虽然语义模糊可能会给理解和交流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它也带来了许多益处。
1. 优化思考方式由于语言的多义性,语义模糊可以激发人们更多的思考和想象力。
当我们遇到模糊的词语时,需要仔细思考上下文和背景,理清其含义。
这个过程有助于我们发展更加灵活和丰富的思考方式,增强我们的逻辑推理和想象能力。
2. 促进创意和幽默语义模糊还常常被广泛运用在文学、诗歌、戏剧、电影等艺术领域,创作出各种具有幽默感和趣味性的作品。
这些作品往往使用多义词、双关语等手法产生语义模糊,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引起读者或观众的共鸣和喜爱。
例如,大名鼎鼎的英国小说《傲慢与偏见》中,女主角伊丽莎白·班纳特一开始对达西先生产生了误解,并以为他是一个傲慢的人。
这种模糊的理解让故事产生了许多的曲折和情感波折,激发了人们对于人际关系及感情生活的关注和思考,并成为了小说的精彩之处。
汉语阅读伴随词汇学习的形旁类别一致性效应
采用眼动技术的研究发现,随着学习次数累
加,新词加工时间减少的速度呈现出“高速–平 缓”的趋势(白学军等, 2019; Joseph, Wonnacott, Forbes, & Nation, 2014; Liang et al., 2015; Liang, Ma, Bai, & Liversedge, 2021),特别是在新词呈现第 8 次 左 右 出 现 “ 平 台 期 ”, 即 新 词 加 工 时 间 的 下 降 趋于平缓(Elgort, Brysbaert, Stevens, & van Assche, 2018; Godfroid et al., 2018)。本研究结合该技术, 考察在多个学习阶段里新词形旁类别一致性的作 用,并结合一系列测试考察新词学习效果。基于 形旁语义信息在低频字加工中的显著作用(Zhou et al., 2013),本研究假设:阅读伴随词汇学习中, 新词识别会存在显著的形旁类别一致性效应。
基于眼动仪的言语理解研究概述
表 2 阅 读 名 量 词 和 动 量 词 的 眼 动 指 标 ( ±S M D)
衰 2 阅读不 同名量词的眼动指标 ( ±S M D)
一
5 0 —
相似 时短 .n of 人采 用 了与 拼 音文 字类 似 的研 究 范式 对 中文 中语 音与 正 字 法 的预 视 效 应进 行 了 研 Ih f等 究【 结果 表 明 : 引, 当预视 字 与 目标字 是 同 形 字或 同音 字 时 , 目标 字 上 能 够 产 生 预视 效 应 , 表 明 中文 在 这 中存 在 着与 拼音 文字 类似 的基于 语 音与正 字法 层面 的 预视效 应 .
第3 2卷 总 第 8 2期
2 011年 6 月
西 北 民 族 大 学 学 报( 自然 科 学 版 )
Vo . 2, . 1 3 No 2
Junl f ot e n e i r aoatsNaua S i c) orao r ws U i rt f tnli ( trl c n e N h t v sy o N i ie e
知活动 , 到 多种 认知 因素 的影 响 , 受 如眼 球 的运动 与 注意 、 期 、 忆 、 预 记 推理 、 阅读等 认知 活 动都有 密切 的
关系 . 例如: 在本世纪 2 年代国外就有人在没有任何仪器 的情况下 , 用肉眼观察眼动来研究广告心 0 使
理学 . 在通 常用 照 相技 术和 眼动 仪对 眼 动进 行分 析研 究 . 现 眼动 技 术就 是通 过 对 眼动 轨 迹的记 录来 从 中提 取诸 如注 视点 、 视 时 间和 次 数、 注 眼跳 距离 、 孑大 小等 数 据, 而研 究个 体 的 内在 认 知过程 . 瞳 L 从 眼动 仪不 仅应 用于 心理 学 , 而且 在语 言 学 中也是 研 究语 言 的一种 重 要工具 , 于解 释 语言现 象 和本质 具 有重 对
中文句子视点流动的三个向度
中文 句子 视 点 流 动 的 三个 向度
申 小 龙
( 复 旦 大 学 中文 系 , 上海 2 0 0 4 3 3 )
摘
要: 中 文句 子 和欧 洲 语 言 的 句 子 , 在 视 点 的安 排 上 有 很 大 的 差 异 , 集 中 体 现 了 中 西 文 化 不 同 的 思 维 方 式 。 中 文 句 子 的 视
言, 《 易》 云伏 羲作 十 言之 教 , 日 :‘ 乾坤 震巽 坎
离 艮兑 消 息 。 ’ 乾坤虽 是~字 , 亦 一 出 口 乃 得 言
句者 , 局也 。联 字分 疆 , 所 以局 言 者 也 。 ” ( 《 诗. 关
雎疏》 ) 由此我 们 又 知 “ 句” 的组 织 是 字 的 连 接 , 是 蜿蜒 持续 中 的一 种节 段 。 “ 句” 和“ 勾” 是 同一 个
以终 身行 之者 乎 ? ’ 子 日: ‘ 其恕乎! ” ’ ( 《 论语 . 卫灵 公》 ) 后者如 “ 诗三百 , 一 言 以蔽 之 , 日: 思无 邪。 ” ( 《 论语 . 为政》 ) “ 言” 作 单个字 解 , 有 截断 的 意思 ; 作
语 言学有 “ 句” 的概 念 , 这个“ 旬” , 据《 说文 解 字 》
一
“ 句” 的本 土概 念和 外来概 念
古人 “ 句” 的意识 源 于对 书 面语 结 构 的分 析 。
换句话 说 , 就书面语本身而言, 并没“ 句” 的形 式标 志 , 或者 说 , 中 文在 “ 本体 论 ” 上 是没 有 “ 句” 的 范畴 的 。在 上 古 时 代 , 无 论 是 单 个 字 还 是 字
汉语 句子 的视 点 , 这 个 问 题 的提 出本 身 就包 含着 对 现 有 句 子 分 析 理 论 和 方 法 的 反 思 。 因为
中文数量语义更多为上的空间动觉一致性效应
S t u d i e s o f P s y c h o l o g y a n d Be h a v i o r
中文数 量 语 义 更 多为 上 的 空 间动 觉一 致 性 效 应 术
官 群
Du p o u x, 1 9 9 3; H u b b a r d, P i a z z a, Pi n e l , & De h a e 一
近 来 的研究 表 明 ,人 们在 阅读 理解 时使 用语 言生 成
机 制来 做出行 为动 觉 的预测 ( P i c k e r i n g& G a r r o d ,
( 北 京科技 大 学外 国语 学院 ,北 京 1 0 0 0 8 3 )
摘
要 处理 数量语 义信 息时存 在左右轴 表征作 用 ,还是更 多为上 的隐喻语 义表征 。本文从 具身认 知观 的视角 ,探 讨 中文
数量 语义 信息处 理时是 否存在 空 间表 征效应 。阅读 数量 信息 的句子 ,实验一 受试用手 指顺上 下轴 的方 向 ( 运 动和非 运动 )
2 0 0 7),这一 论 断与 当代认知 科学 理论不 谋而 合 ; 认 知 科学 家认 为人类 将动 觉系统 与感 知 系统相 互结 合 ,并 以此 结合来 扩充 人类 的语 言理解 和语 言生 成 的联 系 。 然 而 ,至 今 对 包 含 数 量 信 息 的 中文 句 子
的处 理 尚 未有 对 感 知 动觉 一 致 性 效 应 的探 讨 。在 阅读 包 含 数 量 信 息 的句 子 时 ,人 们 对 于 语 言 感 知 ( P e r c e p t i o n)和 自身行为计划 ( A c t i o n P l a n n i n g)是 否具有 并在 何种 程度 上会产 生一 致性 的认 知效应 , 这是本文探究 的重点 。 在过 去的二 十几 年来 ,认知 语言 学家在 分析 隐 喻 句子 时关 注 了一 个 “ 更多 为上 ” 的现象 ,即当英 语句子表 意 中出现 “ 更多 ( MO R E)”意义 的时候 , 读者 的大脑里 就会 出现 向上 的空 间表征 ;当读到 表 意 中 出现 “ 更少 ( L E S S)”意义 的时候 ,读者 的大 脑里就会 出现 向下 的空间表征 ( L a n g s t o n ,2 0 0 2)。
语境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语境对语言使用的影响语境(Context)是指语言使用者所处的具体环境和情境,包括语境所出现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方面的信息。
语境对语言的使用具有很大的影响,它可以帮助产生明确的意义、避免歧义、塑造特定的语言风格和语用习惯。
在中文语言使用中,语境的影响尤为显著,本文将详细介绍语境对中文语言使用的影响。
一、语言理解中的语境效应语境对语言理解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它可以改变句子的语义,使人们更加准确地理解语言信息。
语境中的信息、前后关系、语流节奏都有助于识别出句子的真正意义。
比如,一句话“他在北京见到他的朋友”,如果仅仅是这么说,我们并不能明确地知道“他”的指代对象是谁,因为缺少具体的语境信息。
但是,如果我们知道这句话的背景是“他是来北京出差的”或者是“他在北京旅游”,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上下文来推断出“他”的身份,从而更好地理解这句话。
另外,中文在句法上也比较复杂,存在一些“二义性”或“多义性”的情况。
比如,一个句子“我昨天买了一把刀”,这里的“刀”可能是指厨房刀、剪刀、刻刀等,但是如果语境中提到了“他正在做木工活”,那么显然“刀”指代的就是木工刀了。
所以,语境信息成为判断词汇含义、消除歧义不可或缺的因素。
除了对理解产生影响外,语境还对语言表达的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中文表达中,语境不仅能够使句子更加精确清晰,而且还可以创造或者改变语言的语境氛围和语感,从而产生特定的语境效应。
1. 语境影响的篇章结构中文表达注重的是章节递进的逻辑性,从而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密。
语境通过样貌提示这种篇章结构,能够使语言更加具有动态的色彩。
例如,文章中出现舞蹈、戏剧等表演艺术的时候,文本会以某种形式展现出固定的行为模式,如:观者坐于观众席上、演员穿着戏服、舞台布置等,这些因素最终都会让读者感受到舞台上的热闹氛围并产生或者强化情感共鸣。
2. 语境影响的话语调度在中文表达中,话语调度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语境通过对话语的分配和选择,可以根据交流对象和任务类型等来调配语言,从而产生不同的语言特征和语用风格。
阅读研究中的主要眼动指标评述
阅读研究中的主要眼动指标评述眼动技术在阅读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跟踪和记录眼球在阅读过程中的运动,可以揭示阅读者的注意力分配、认知加工和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特征。
在眼动研究中,有几个主要的眼动指标被广泛应用于评估阅读过程中的认知负荷和认知效率等因素。
眼动指标中最常用的是注视点和注视持续时间。
注视点是指眼球在特定位置停留的时间,而注视持续时间是指眼球在一个特定位置停留的时间长度。
通过分析注视点和注视持续时间的分布,可以了解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注意力分配和信息加工情况。
通常,注视点和注视持续时间较长的位置意味着阅读者对该位置的内容更感兴趣或更加复杂,而注视点和注视持续时间较短的位置则可能是对内容的快速扫视或跳跃。
另一个重要的眼动指标是扫视跳数和扫视长度。
扫视跳数是指眼球在阅读过程中跳跃的次数,扫视长度则是指每次扫视的距离。
通过分析扫视跳数和扫视长度的分布,可以了解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信息获取策略。
通常,扫视跳数较多和扫视长度较长的阅读者倾向于进行细致的信息处理和深入的理解,而扫视跳数较少和扫视长度较短的阅读者则更注重获取整体概览和快速浏览。
除了注视点、注视持续时间、扫视跳数和扫视长度,还有一些其他的眼动指标也被广泛用于评估阅读过程中的认知特征。
例如,回眸次数和回眸持续时间指的是眼球在阅读过程中返回之前读过的位置的次数和持续时间。
回眸次数和回眸持续时间的增加可能意味着对之前内容的理解或对之前信息的再加工。
另外,眼跳次数和眼跳长度是指眼球在阅读过程中跳过一些位置的次数和距离。
眼跳次数和眼跳长度的增加可能意味着对某些内容的忽略或跳跃。
眼动技术提供了研究阅读过程中认知特征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注视点、注视持续时间、扫视跳数、扫视长度、回眸次数、回眸持续时间、眼跳次数和眼跳长度等眼动指标,可以深入了解阅读者的注意力分配、信息加工和理解策略等方面的情况。
这些眼动指标的评价和解释有助于揭示阅读过程中的认知负荷和认知效率等因素,进而为阅读教学和阅读障碍研究提供依据,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和阅读障碍的干预。
语义差异的的影响因素
语义差异的的影响因素
语义差异的影响因素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语言背景:不同的语言系统和文化背景会影响人们对词汇和语义的理解。
不同语言之间可能存在着词汇的差异,以及词汇之间的关联和联想方式的不同。
2. 语义领域:不同的学科领域和专业领域具有特定的术语和概念,这些专业术语和概念可能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具有不同的理解。
3. 语言使用者的知识和经验:一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可以影响他对词汇和语义的理解。
人们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和解释语言中的词汇和概念。
4. 语言表达形式:语言表达形式对于传达语义非常重要。
一句话的语法结构、词汇选择、语调和语气等因素都可以影响人们对其语义的理解和理解方式。
5. 句子和上下文的语境:语义是有上下文依赖性的,同一个词汇在不同的句子和语境中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
所以语义的理解需要考虑到句子和上下文的语境。
6. 个体差异:每个人的语义理解能力和经验背景都是不同的,因此对于语义的理解也会有个体差异。
综上所述,语义差异的影响因素包括语言背景、语义领域、语言使用者的知识和
经验、语言表达形式、句子和上下文的语境以及个体差异等多个方面。
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校高三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原卷版)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预测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①2016年,“后真相”被《牛津词典》选为年度热词。
“后真相”的释义为:诉诸情感和个人的信念要比客观事实对形塑公众舆论的作用更大。
很多学者把它与社交媒体和个性化推荐技术联系起来,认为社交媒体使用者不经查证分享来路不明的内容,推动了假新闻的泛滥;同时社交媒体所使用的算法技术,导致了“过滤气泡”效应,使公众更不易接触到与自己想法相左的信息,加剧了群体偏见。
②“过滤气泡”最早由互联网活动家帕里泽提出。
他发现两个人使用同一搜索引擎检索同一词语,得到的结果页面可能完全不同;不同政治立场的人浏览同一个新闻事件,看到的新闻倾向也可能完全不同。
比如2010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英国石油公司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帕里泽委托两位住在北部并且受教育程度相似的朋友在同一搜索引擎上搜索有关的消息。
一位获得了该公司深水地平线漏油事件的信息,另一位获得的却是关于该公司的投资信息。
由此可见,在互联网时代,搜索引擎可以精准掌握用户偏好,为用户过滤掉异质信息,打造个性化的信息世界。
但与之同时,信息和观念的“隔离墙”也会筑起,令用户身处在一个“网络泡泡”的环境中,阻碍多元化观点的交流。
帕里泽将此称为“过滤气泡”。
③尽管“过滤气泡”受到高度关注,但事实上仍属于“新瓶装旧酒”。
早在十多年前,有关“信息茧房”“回音室效应”“协同过滤”等问题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广泛讨论。
传播学家桑斯坦认为,信息的协同过滤会造成信息窄化,使群体成员倾向于加强与本群体的联系,忽略同外部世界或者其他群体进行信息交流,导致群内同质、群际异质现象,促使“信息茧房”的产生。
处于“信息茧房”之中的公众有如“把自己封闭在自我设计的回音室里,每个人听到的只是自己的回音,相同的意见会不断被重复,异质的观点会被过滤掉,这无异是一个作茧自缚的过程”。
语义和语用的区别举例
语义和语用的区别举例语义和语用是两个相关的概念,但有时它们又是不可分割的。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研究二者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语义与语用的区别就在于它们的外延不同。
而且,由于语义是先于语用产生的,而语用则是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它们有一种“亲缘关系”,因而又可以说:语用是语义的一部分,语义是语用的前提条件。
我们不能将二者截然分开,更不能把语义的规定性仅仅看做是语用的必要条件。
(一)语义的限制性1、语义的静态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语用的动态性。
语义从性质上看,它具有静态性,主要表现在:一是语义不能随人们主观意识的变化而变化,而只能按照客观存在的现象来解释,即所谓语义的客观性;二是语义不能随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而只能按照自身的特点来揭示,即[gPARAGRAPH3]的静态性。
所谓静态性是指语义解释的相对静止性,而动态性则指语义揭示的相对动态性。
语义对语用有一种静态的限制作用,这是不争的事实,如,“读书”的“读”的原意是“用眼睛仔细看”,后来由于人们使用的结果,“读”的意思逐渐超出了原意范围,扩大到指认字读音的专门术语。
由此看来,语义不能随意发展,语用可以任意发挥。
2、语义的理据性语义的理据性体现为词语指称客观事物的存在状态。
由于理据性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范畴,故而任何语义都是具有理据性的。
在语义的使用过程中,受语言交际的制约,不同语义使用的情况也会不同。
在言语交际中,经常出现许多含义相近的词语,但由于词语所处的语境不同,它们所指称的客观事物的状态就会有很大差异。
在汉语中,“流泪”“放心”“贪婪”等都是这样的词语。
人们正确地理解它们的含义,必须凭借一定的语境,依靠一定的语义。
句法与语用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密切的关系。
正如赫尔巴特所说:“句法关系就是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
”英语中表达“ tear”和“ phone”的“ s”,在语义上是无法进行比较的,但两者却有一种“类推”关系,因为它们都表示“泪珠”,它们都可以“ fall”“ knock out”“ stay”等。
阅读中的走神有程度之分吗?来自眼动的证据
1 引 言
走 神 (mind wandering,MW )是 指 注 意从 当前 任 务 或 外 界 环 境 转 移 到 内部 思 想 与 情 感 的一 种 现 象 (Smallwood&Schooler,2006)。有研 究 表 明人 们 在 日常 生活 中大约 有 30%一50% 的 时间是 在 走神 (Kane et a1.,2007;Killingsworth& Gibert,2010; McVay& Kane,2009)。
的 确 ,走 神 时人 们 的 注 意力 更 多 地 分 配 到 内 部认 知 的 加 工 ,对 即 时信 息 的监 控 能 力 变 弱 ,此 时 内部 信 息 的 加 工 与 当前 任 务 的耦 合 在 一 定 程 度 上被 破坏 (Smallwood,2010;Smallwood,McSpadden, & Schooler,2007;吴 国来 ,高原 ,周曼 ,2016)。走 神 的二 分 假设 认 为 不 同认 知 加 工水 平 与 外 界 环 境 是 以一 种 全 或 无 的 方式 解 离 。 即专 注 于 任 务 时 ,认 知 加 工 的 所 有 层 级 水 平 与 外 界 环 境 是 相 耦 合 的 , 一 旦 发 生 走 (Reichle et a1.,2010;Killingsworth& Gilbert,2010)。
“科学性+人文性”的口译人才培养——来自视译眼动实验的证据
语言首先是工具,但又不仅仅是工具,它应该具有其本体的地位,语言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中最接近自然科学的研究。
传统口译一直注重口译人才人文性,比如对世界知识的掌握,但一直忽略其科学性,即口译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内在规律,尤其是大脑的语言发生机制。
随着眼动数据记录技术的发展和成熟,眼动追踪法越来越频繁地应用在翻译过程研究中,其较高的生态效度和时间分辨率确保研究者可以在翻译过程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忠实记录译者的眼动行为,反映译者的认知负荷[1]17-41,[2]41-64,[3]18-32。
目前国外运用眼动跟踪技术对翻译过程的实证研究相对较成熟[4],国内翻译学界也逐渐开始关注眼动法,只是成果以文献介绍较多,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证研究较少,其被忽略的原因主要受眼动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被试的筛选、眼动指标的选择和其他眼动实验的客观局限影响。
视译即对书面文本进行同步口头翻译[5]320-324,被广泛运用于国际会议,亦是同声传译不可逾越的阶段。
但时至今日,相较其他形式的翻译,视译相关研究在数量和规模上均不及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是口译研究中被忽略的边缘地带。
在视译中,译者通过阅读接收源语信息,这种边读边译的操作模式使视译更适合作为眼动研究的对象,成为眼动技术与口译研究结合的先锋地[6]。
正是由于口译人才培养模式中对科学性、视译研究及眼动技术实证研究的三个“忽略”,以及国内外对视译眼动研究的呼唤,我们应该重视作为同传基础的视译研究,用眼动跟踪技术挖掘其翻译背后的认知机制,进而既人文又科学地培养口译人才。
一、视译眼动实验设计(一)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课题主要通过对职业译者和学生译者分别在视译阅读及译文产出两个阶段,通过眼动实验来探索其注视次数和注视时长在阅读阶段的差异,和自我修正次数在译文产出阶段的差异,即从认知负荷角度,来探讨视译的阅读和产出两种认知投入。
采用交叉互证法(triangulations ),基于眼动实验数据,同时结合测后访谈等研究数据,挖掘视译过程的认知机制,为提升口译能力、促进口译教学以及培养口译人才做出努力。
为什么一个字看久了就变得不认识了?
为什么一个字看久了就变得不认识了?为什么一个字看久了就变得不认识了?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个字盯着看久了或者重复写、看太多次,就似乎变得不认识了。
做个测试,下图的“习”,一直盯着看,是不是有一种“卧槽!这个字念啥”的错觉?明明是很简单很熟悉的字,怎么突然陌生起来了呢?这其实是一种心理现象——语义饱和。
语义饱和这个现象在西方被叫做Jamais vu。
早在1907年,一位美国心理学博士就在美国心理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称:“如果对一个单词注视得太久,它将变得奇怪而陌生。
”1962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研究者里昂雅克布维茨,将这一现象命名为“semantic satiation”(语义饱和)。
爱丁堡大学某位学生在研究中,也发现了类似的问题,不过其更为精细。
他发现,同为左右结构的字,左右结构匀称的字如“課”,会很快产生饱和,而像乱麻似的“擠”字,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才会饱和。
另外,他还发现,女人比男人更容易产生“字变陌生”的现象。
看字的时候,我们会先看整体,后看局部细节。
当我们久久地盯着一个汉字的时候,大脑会不自觉地注意到局部细节,而丧失了对整体的感知,导致我们对字形和字意的陌生。
这种现象的另一种解释是认为神经系统有一个固有特点:如果短时间内发生多次重复的刺激,就会引起神经活动的抑制。
形象点说,神经活动也是会“疲倦”的。
缩书 | 品牌客户推广展示区脑内的神经元将长时间看过的东西默认成想象中的事物。
例如将云或者墙上的污渍看成人脸就是脑内的“面部”神经元产生了反应,不自觉地将其认成了人脸。
另外,脑内也有类似面部神经元的汉字神经元,长时间看一个汉字,汉字神经元就会产生疲劳,便会影响感官机能,这时熟悉的字,人也会对其形态产生怀疑而觉得不像甚至变得不认识了,这就是完形崩溃。
字看久了会产生陌生感,就是因为人们的眼睛持续接受同一个字的刺激,连续不断地把相同信息,传送到大脑相对固定的位置,久而久之,这个位置的神经活动就会由于疲惫而受到抑制,最后造成联想阻断。
当前阅读的眼动研究范式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2010, Vol. 18, No. 12, 1966–1976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当前阅读的眼动研究范式述评*闫国利巫金根胡晏雯白学军(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 天津 300074)摘要目前, 阅读的眼动研究中常用的实验研究范式包括移动窗口范式、移动掩蔽范式、边界范式、快速启动范式、消失文本范式和视觉—情境范式等。
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些实验范式的具体实验操作程序、内在的实验逻辑关系及相应的研究成果, 同时总结了在应用各种眼动范式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另外, 本文对阅读的眼动研究范式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1)眼动研究范式在验证当前阅读的眼动理论模型中的作用; (2)不同眼动研究范式的有效结合及其在场景知觉等研究领域的迁移; (3)眼动研究范式和电生理/脑成像技术的结合; (4)眼动研究范式在中文阅读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阅读; 眼动研究; 实验范式分类号 B8411 引言人们在阅读时, 眼球运动表现为一系列的注视和眼跳。
通过眼动记录技术, 对读者的眼动数据进行实时记录, 然后将眼动数据与认知过程对应起来, 研究者就能对心理活动进行精细的分析, 有效推测个体的认知过程。
当前, 计算机在眼动仪中的应用, 一方面使得眼动仪在数据采样速度和精度上都得到全面的提高, 另一方面也使得眼动仪在操作和数据处理等方面更加便捷。
这些因素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运用眼动指标来研究阅读的认知加工过程。
在应用眼动指标来研究阅读过程时, 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选择一个恰当的眼动范式研究所关心的问题。
当前阅读的眼动研究中常用的实验范式有:移动窗口范式、移动掩蔽范式、边界范式、快速启动范式、消失文本范式和视觉—情境范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眼动研究范式和相应的实验研究, 以期对从事阅读的眼动研究的学者起到借鉴和参考的作用。
2 研究范式2.1 移动窗口范式移动窗口范式(moving window paradigm)是收稿日期:2010-05-11*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09JJDXLX005),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BYY029)和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0870781)的资助。
关于语境视域下的汉语词义研究论文
关于语境视域下的汉语词义研究论文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只有在真实语境的具体运用中才能实现其交际功能。
词义不仅具有静态的语言义,而且会受特定语境的制约而产生动态的言语义。
在现实的语言交际中,词的语言义无法自给自足,它只能勾勒一个词语抽象的轮廓,却无法提供被概括对象的全部细节,必须借助语言义之外的语境信息才能够得以补充和确定,顺利完成交际。
因此,词义对语境有极强的依赖性,它只有在语境中才得以显现,又是在语境的制约和影响中不断演变和发展。
语境不仅是词义存在的土壤和解释词义的必要条件,也制约和影响着词义。
所以,语境视域下的汉语词义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语境理论概述语境,简言之,就是“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
作为沟通词汇语言义和言语义的桥梁,对于语境的研究也成为国内外语言学家共同关注的课题。
(一)国外语境研究概述在西方语言学界,最早将“语境”作为语言科学的概念进行系统研究的是波兰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他于1923年在The Meaning of Meaning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语境问题:“话语和环境相互紧密地纠合在一起,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并创立“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的概念。
随后,英国语言学家弗斯(Firth)在马氏基础上成功地将语境概念引入语言学的研究当中,他在《社会中的个性和语言》一书中,将语境区分为由语言因素构成的“上下文”和由非语言因素构成的“情境中的上下文”两类。
(二)国内语境研究概述在我国,语境研究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国传统的语言研究就已经注意到语境在词义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就反复强调对词义的解释要注意“隐括”和“随文解之”的区别。
此后,近代学者黄侃进一步提出了“说字之训诂与解文之训诂”的观点,其“解文之训诂”也等同于在特定语境中解释词义。
陈望道是我国最早明确提出、探讨语境问题的语言学家,他在1932年的《修辞学发凡》中提出了“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的著名论点以及语境构成的六个要素,影响深远。
现代汉语焦点研究
现代汉语焦点研究本文将探讨现代汉语中的焦点研究。
在语言学中,焦点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指人们在交流中传递的重要信息。
在不同的语言中,焦点的表现形式和作用也可能不同。
本文将通过分析现代汉语中的焦点来深入探讨这一话题。
焦点在现代汉语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显性焦点和隐性焦点。
显性焦点是指句子中明确突出的信息,通常体现在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等重要成分上。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这个句子中,“苹果”是显性焦点,因为它出现在宾语的位置上,是句子的核心信息。
隐性焦点则是指句子中没有明确突出的信息,需要根据语境和上下文进行推断。
例如,“我正在吃水果”这个句子中,“水果”是隐性焦点,因为它是句子的主语,但在具体语境中,人们可能需要进一步了解是哪些水果,才能明确焦点的具体内容。
现代汉语中的焦点研究主要焦点的性质、特点和作用。
近年来,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焦点在语言表达和理解中的作用。
研究发现,焦点的不同表现形式可能会影响人们对句子的理解和产出。
例如,当句子中的主语和宾语位置颠倒时,人们的阅读理解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对句子的语义产生误解。
此外,研究还发现,焦点在语言表达中的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语言使用习惯、文化背景等。
针对现代汉语中的焦点研究,本文提出以下观点和建议:首先,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焦点的性质和特点,以更好地理解其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其次,可以探讨焦点在不同类型的现代汉语篇章中的作用,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篇章的主旨。
最后,可以研究焦点在语言学习和教学中的作用,为语言学习者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总之,焦点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语言学领域,对于深入理解语言的使用和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现代汉语中的焦点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表达和理解过程,提高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引言现代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其语法和词汇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
焦点标记词作为现代汉语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准确表达语义、传递信息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报 2009,V o l .41,N o .3,220-232 A c t aP s y c h o l o g i c aS i n i c aD O I :10.3724/S P .J .1041.2009.00220220 收稿日期:2008-01-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700),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6200524)资助项目。
通讯作者:王穗苹,E -m a i l :s u i p i n g s c n u @263.n e t中文句子阅读中语义信息对眼动预视效应的影响*王穗苹1佟秀红1杨锦绵2冷英1(1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暨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广州510631)(2U n i v e r s i t y o f M a s s a c h u s e t t s ,A m h e r s t ,M A ,U S .)摘 要 采用句子为阅读材料,变化句子中一个单字词形成语义连贯与语义违背两种实验条件,通过两个眼动实验探讨中文句子阅读中预视效应的产生是否受语义信息的影响。
实验一运用自然阅读范式,考察当语义连贯与违背两类信息被读者直接注视时,读者眼动模式的变化。
结果发现,在语义连贯与违背两种条件下,读者的眼动模式在目标位置立即产生差异,违背条件下首次注视时间更长,说明中文句子理解中语义加工可以进行得十分即时。
实验二运用边界技术,使实验一的语义连贯与违背两类关键字只呈现在预视位置上,当读者的注视点越过边界时,两类预视字均变为另一个与句子意义连贯的目标字。
结果发现,语义违背预视条件下,读者对预视位置将进行更长时间的加工。
上述结果表明,中文句子阅读过程中,语义信息可以对预视效应产生影响。
关键词 边界技术;预视效应;语义信息;即时性;眼动分类号 B 8421 前言 人类在阅读理解中能够从中心视野获取信息,这一点是毋庸质疑的,但如果人类能够从边缘视野获取信息且有效地加工这些信息,则显然能够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进行阅读。
这一问题反映在眼动轨迹中就是,阅读过程中是否能够出现预视效应(p r e -v i e we f f e c t )(R a y n e r ,1998)———即读者不但能够从当前所注视的单词中获取信息,而且可以从当前注视点的右侧获取信息并将所获得的信息即时地应用到阅读理解中———以及何种类型的信息能够出现预视效应。
对预视效应的研究通常采用边界技术(R a y n e r ,1975)。
边界技术是眼动随动显示技术(e y e -m o v e -m e n t c o n t i n g e n t d i s p l a y t e c h n o l o g y )的一种,它利用了眼跳发生过程中无法或很少获取信息这一特点,由眼跳来引发显示内容的变化。
应用这种技术时,首先在文本中确定某个字或词所在的位置为“关键词位置”(c r i t i c a l w o r dl o c a t i o n ,C W L ),通过实验程序在关键字或词的左边设定一个不可见的“边界位置”(b o u n d a r y l o c a t i o n ),当被试的视线落在或越过这个看不见的“边界位置”时,关键词位置上的内容就会改变。
如果刺激的某一特征在预视过程中已被加工,则当被试随后注视变化了的关键词时,眼动轨迹也会受到预视信息的影响。
即如果能够出现预视效应,且通过预视所获得的信息可以促进随后关键词的加工,关键词上的注视时间会比正常注视时间短,反之,则长,因为被试要解决在这两次注视中所获信息之间的矛盾。
虽然阅读理解中预视效应的存在已经是公认的事实(R a y n e r ,1998),但高级信息(如语义信息、句法信息)能否在预视状况下被加工,这一问题一直存在着极大的争议,成为眼动控制模型争论的核心问题之一。
例如,当前两个最有代表性的眼动模型,即E -Z 读者模型与S W I F T 模型,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就截然不同。
E -Z 读者模型是一种串行模型,该模型认为阅读过程中的预视效应只受一些低水平信息,例如语音信息、字形信息以及一些词汇和亚词汇信息的影响,高水平的语义等信息并不影响预视效应的发生(I n h o f f &R a y n e r ,1986;M i e l l e t &S p a r -r o w ,2004;P o l l a t s e k ,L e s h ,M o r r i s ,&R a y n e r ,1992;R e i c h l e ,P o l l a t s e k ,&R a y n e r ,2006;R e i c h l e ,R a y n e r ,&P o l l a t s e k ,2003)。
而S W I F T 模型则是一种并行模型,该模型认为,预视效应的发生不仅受低 3期王穗苹等:中文句子阅读中语义信息对眼动预视效应的影响221水平信息的影响,而且语义等高水平的信息也会影响接下来读者的眼动轨迹,在知觉广度(p e r c e p t u a l s p a n)范围内的几个单词可以同时得到加工(E n g-b e r t,N u t h m a n n,R i c h t e r,&K l i e g l,2005;R i c h t e r, E n g b e r t,&K l i e g l,2006)。
以往大部分的研究通常仅关注语音、字形等较低层次的信息对预视效应的影响,而直接考察语义因素对预视效应影响的研究数量相当少。
这类研究通常发现当前注视点右侧单词的语义信息对该单词的识别没有作用,也就是预视效应的产生并不受该单词语义信息的影响(A l t a r r i b a,K a m b e,P o l l a t s e k,&R a y n e r,2001;R a y n e r,B a l o t a,&P o l l a t s e k,1986; R a y n e r&M o r r i s,1992)。
如A l t a r r i b a(2001)及其同事选用一批同时流利使用西班牙语和英语的被试,先呈现启动词,并使右边的预测词落在预视位置,然后用目标词代替预测词,呈现于中央凹。
实验包含四种类型的预测词:(1)同源词,如用c r e m a预测c r e a m;(2)非同源语义相关词,如用f u e r t e(西班牙语,意为强壮)预测s t r o n g;(3)假同源词(所用词除正字法相似,并无其它联系),如用g r a s a预测g r a s s;(4)语义无关词,如用g r i t o预测s w e e t。
结果发现,非同源语义相关词没有出现语义预视效应;假同源词和同源词有同样的预视效应。
研究者因而认为语义相关并不能产生预视效应。
相比之下,也有一些研究支持预视位置处词汇语义信息会影响读者随后对该信息的加工(I n h o f f,S t a r r,&S h i n d l e r,2000;K e n n e d y&P y n t e,2005; M u r r a y&R o w a n,1998;U n d e r w o o d,C l e w s,&E v e r-a t t,1990)。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研究当属M u r r a y及其同事的研究(M u r r a y&R o w a n,1998)。
M u r r a y等使用句子匹配任务,让被试阅读下面一对句子:(1) T h es a v a g e ss m a c k e d t h ec h i l d;(2)T h eu r a n i u m s m a c k e d t h e c h i l d,然后让读者比较并判断两句子意义是否相同。
实验中所用的材料均是N P1-v e r b-N P2结构。
结果发现当N P1右侧的动词能使整个句子趋于合理时,对N P1的首次注视时间变短,反之则长。
M u r r a y等人认为这是由于读者在注视N P1时,就已经对其右侧的动词进行了语义等高层次的加工,并在这一过程中将N P1与其动词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因而当动词适合语境时,对N P1的加工时间更短。
据此,作者认为预视加工能够获得语义等高层次的信息。
因此,总体来说,在预视效应能否受语义等高层次信息影响这一问题上,来自西文的研究结论仍莫衷一是(A l t a r r i b a,K a m b e,&P o l l a t s e k,2001; K e e n e d y&P y n t e,2005;K l i e g l,N u t h m a n n,&E n g-b e r t,2006;M u r r a y&R o w a n,1998;P o l l a t s e k,L e-s c h,M o r r i s,&R a y n e r,1992;R a y n e r,1998),研究者认为这也许与西文词长不一,词内字母频率也有所不同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可能使得一次眼跳能否即时获取足够语义信息变得不确定。
与西文相比,中文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仅在物理特征上就与西文极为不同,中文文本由一个个大小相似的方块汉字组成,是形音义的统一体,这使得每一个汉字在极小的单位面积内就负载了大量的信息,因而与西文相比,读者有可能从当前注视点右侧获取更多的信息,包括语义信息。
然而,汉语中词汇切分的复杂性又可能增加了意义信息即时加工和整合的困难。
这是因为,中文文本的基本视觉单位是字,字虽然可以单独成词,但更多时候却是与周围的字构成一个词,字本身成为词的语素。
然而词在中文文本里却没有明显的物理特征,词与词之间也没有特别的标记,其间隔与字和字之间的间隔是一样的。
即使具有熟练阅读技能的中国读者仍然难以对词的边界达成统一的看法(李海霞,1997)。
因此,到底当前的字是一个单独的意义单位,还是必须与上下文构成一个意义相同或有异于其本身的词汇,这一过程通常必须依赖于上下文的意义才能完成。
中文的这种特点无疑使得阅读过程显得更为复杂:与西方文本的阅读过程相比,读者很可能在阅读过程中需要额外进行词汇的切分加工。
按照资源竞争的观点,如果在词汇切分上使用了更多的资源,那么将使得用于语义整合的资源减少,从而有可能降低中文语义理解的即时性。
但是,有意思的是,尽管词汇切分加工增加了中文即时理解的难度,但似乎中文读者高级的语言理解过程并没有因此而受到阻碍。
王穗苹等人曾用眼动技术对中文语段的加工过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即便是句间语义信息的整合这种相当高层次的语言理解加工过程也可以进行得十分即时(W a n g, C h e n,Y a n g,&M o,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