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第22章第4节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新版北师大版20190312317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第22章《第4节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三课时》说课稿
1.针对学生的理解困难,我将在课堂上增加实例分析,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2.对于观察和分析能力的培养,我将设计更具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提高。
3.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关注个体差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课堂参与度。
课后评估教学效果:
1.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知识点,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动物界主要类群的特征、分类和生活习性,让学生对各类群有直观的认识。
2.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探究各类群之间的进化关系,理解动物界多样性的形成。
3.观察身边的动物,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2.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对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
3.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学习借鉴他人的优点,促进共同进步。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第22章《第4节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三课时》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为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第22章《第4节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三课时》的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本节课位于动物分类学的基础知识部分,是在学生学习了生物的分类原则和动物的基本特征之后,对动物界的主要类群进行深入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动物界的多样性有更为全面的了解。
2.收集学生反馈意见,了解课堂教学的优缺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第22章《第4节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1.动物的分类依据和原则: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等。
2.动物界的主要类群:昆虫纲、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3.各类群的代表动物及其特征:如昆虫纲的翅膀、外骨骼;鱼类的鳃呼吸、鳍游泳;两栖类的变态发育、肺呼吸;爬行类的角质鳞片、肺呼吸;鸟类的羽毛、翅膀、喙;哺乳类的毛发、哺乳等。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各类群的主要特征和分类依据。
2.强调动物分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保护生物多样性、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等。
3.提醒学生关注课后作业和拓展阅读,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生物学科素养。
4.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
5.巩固与拓展:通过练习题、小组竞赛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6.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四、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精神、提问与回答问题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单元测试等形式,检测学生对动物分类知识的掌握程度。
e)鸟类:具有羽毛、翅膀、喙,体温恒定,肺呼吸。
f)哺乳类:具有毛发、哺乳,体温恒定,肺呼吸。
4.结合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各类群的特征。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动物类群,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讨论该类群的主要特征和代表动物。
2.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各类群的特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第22章《第4节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2章《原生生物的主要类群》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2章《原生生物的主要类群》教学设计《原生生物的主要类群》作业设计【课标要求】概述藻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生活关系。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和观看图片及视频的活动,描述原生动物摄食,举例说出原生动物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原生动物对人类的影响。
学习目标2. 通过阅读教材和观看图片及视频的活动,分析藻类的光合作用,举例说出藻类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学习目标3.通过对原生动物和藻类植物形态和生理特征的分析,阐明二者是生物进化中最早出现,最低等的生物,认同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进化的观点。
【作业目标】作业目标1:知道原生动物的特征,能辩证地认识原生动物对人类的影响。
作业目标2:知道藻类的特征,能辨析藻类与人类的生活的关系。
作业目标3:认同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进化的观点。
【情境类型】生活类【必备知识】原生生物的类群及与人类的关系、藻类的特征、藻类与人类的生活的关系【作业内容】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6分)1.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凤翔湖湿地公园采集水样后,在实验室培养、观察草履虫。
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观察发现,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原生生物,能完成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B.草履虫的细胞内没有真正的细胞核,但含有食物泡,能够从外界环境中摄取食物C.草履虫呼吸需要氧气,故用显微镜观察时,为观察到较多草履虫,应取培养液的表层D.草履虫从加盐的培养液A端向没有加盐的培养液B端聚拢,说明原生生物具有应激性2、食堂的阿姨经常为大家做“海带排骨汤”和“紫菜蛋花汤”,关于海带和紫菜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海带和紫菜的最基本单位都是细胞,但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B.海带细胞内含有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并制造有机物C.海带和紫菜虽然都生活在水中,但海带是藻类,紫菜不是D.海带和紫菜的生殖都离不开水,都用孢子来繁殖后代3、白居易曾诗:“春来江水绿如蓝”,这句诗中描述了春天气温适宜,水中某种生物大量繁殖,这类生物与我们人类关系密切。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第22章《第4节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三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1.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本案例以动物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类为主线,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类群动物的特征。这种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动物分类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新的教学方法:本案例采用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学会运用分类原则对动物进行分类,提高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
3.了解各类群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拓宽知识视野。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动物现象,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动物类群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运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创设互动氛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二)问题导向
1.针对动物类群的学习,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探究。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引导学生自主寻找答案。
3.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与动物分类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勇于质疑、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为例,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22.4动物的主要类群 教案设计
第4节《动物的主要类群》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节内容属于八年级下册(北师大版)第7单元生物的演化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包括:“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的活动,动物系统进化树,无脊椎动物(包括观察昆虫标本的活动)和脊椎动物。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动物系统进化树,了解不同动物类型之间的亲缘关系。
通过“对某些动物进行分类”等活动,认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常见种类和形态、生理特征,认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通过参与“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观察昆虫标本”等学习活动,增强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3、通过对不同动物的对比学习,深入理解动物系统进化树的含义,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的了解,进一步体会动物种类的多样性;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学习,正确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观,进一步强化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使学生认识不同类群动物的常见种类和他们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1、“观察昆虫标本”和“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2、无脊椎动物的类群及其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
3、脊椎动物的类群及其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
4、不同动物类群与人类的关系。
难点:1、认识动物的系统进化树。
2、组织“观察昆虫标本”的活动。
3、认识不同类群无脊椎动物类群的特征。
4、认识不同脊椎动物类群的特征,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
教学准备:“观察昆虫标本”的实验材料,放大的动物系统进化图片,不同动物类群的教学图片,不同类群动物与人类关系的视频资料。
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步骤:。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第七单元22章第4节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要点) 学案设计
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第4节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一、动物的分类1.分类目的:便于识别、研究、欣赏、利用和保护动物。
2.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3.无脊椎动物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可以调换位置) 动物等类群;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可以调换位置)类。
例题1.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下列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A.鱼B.蚯蚓C.龟D.野兔2.下列属于脊椎动物的动物类群是( )A.哺乳类B.扁形动物C.软体动物D.节肢动物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1.腔肠动物(1)结构特征:水生的多细胞动物,身体由两层细胞及其围成的一个消化腔组成,身体只有一个开口,呈辐射对称。
(2)生活环境:绝大多数生活在水中。
(3)举例:水螅、水母、海蜇、珊瑚虫(合理即可)和海葵等。
2.扁形动物(1)结构特征:背腹扁平,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
(2)生活环境:海水、淡水和潮湿土壤中,有的种类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
(3)举例:猪带绦虫、平角涡虫、真涡虫、血吸虫等。
3.线虫动物(1)结构特征:身体呈细长的圆柱形,两端逐渐变细,体内有完整的消化道,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2)生活环境:多数生活在水中、潮湿的土壤中,或寄生在动植物体内。
蛔虫、蛲虫等。
:举例(3).4.软体动物(1)结构特征:身体柔软,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有外套膜,常包有贝壳。
(2)举例:鲍、河蚌、章鱼(合理即可)、钉螺等。
(3)与人类关系:①有益:a.食用;b.药用;c.可用作装饰品。
②有害:钉螺、沼螺等是吸虫的中间宿主,与吸虫病的传播有关。
5.环节动物(1)结构特征:身体呈蠕虫状,细长而柔软,分成许多体节,无附肢。
(2)举例:沙蚕(合理即可)、蚂蟥、蚯蚓等。
(3)与人类关系:①沙蚕可作为鱼、虾、蟹的食饵。
②利用水蛭的唾液提取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
③蚯蚓能够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还可以加工成富含蛋白质的食品。
2019春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7单元 第22章 第4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学案 (新版)北师大版
第4节动物的主要类群第1课时无脊椎动物学习目标1.分析动物系统进化树,知道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
2.重点:能说出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常见种类和特征,以及与我们人类的关系。
3.通过参加活动,提高自己观察、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自己热爱动物和保护动物的情感。
预习导学知识点一:动物的分类我们已知的生物大约有多万种,而动物大约有以上,不同动物的和都有很大的差别。
知识点二:腔肠动物1.腔肠动物是一类水生动物,在体内出现了专门的消化结构——。
常见的腔肠动物有、、、和水母,其中还有“水中国宝”的美称。
2.水螅生活在清澈的和中,其舒展的身体不过几厘米长,一端附着在水草、石块或其他的物体上,另一端游离,口的周围有一圈细长的。
3.腔肠动物对人类的意义是什么?知识点三:扁形动物1.扁形动物身体背腹,两侧对称,一般分布在、和的土壤中,个别种类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常见种类有、等。
2.常见的真涡虫生活在淡水中,平角涡虫生活在中,猪肉绦虫则寄生在内,血吸虫主要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和中。
知识点四:环节动物1.常见的环节动物有生活在湿润土壤中的,生活在中的沙蚕,生活在中的蚂蟥等,它们的身体都是由许多构成的,大多为爬行。
2.蚯蚓与人类的关系:蚯蚓可以,增加肥力,还可以作为和食品等。
知识点五:软体动物1.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有,外面有贝壳或内壳。
2.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田螺等软体动物可以作为人类食物,味道鲜美;有些软体动物是鱼类的,如蚌、淡水螺等;有些如钉螺还是寄生虫的,能使人得病或破坏人类的设施以及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等。
知识点六:节肢动物1.节肢动物是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分布的一个类群。
身体外面有,可以防止。
身体由构成,身体分为三部分,有发达的、、等。
2.昆虫是唯一能飞行的节肢动物类群,胸部有三对、两对,大大增加了昆虫的活动范围。
3.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①为鱼类提供天然食物例如:②促进植物发展例如:③传播疾病例如:④危害植物例如:⑤防制病虫害例如:知识点七:赖皮动物1.常见的棘皮动物有、、等。
八年级生物下册 22.4 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生物教
动物的主要类群板书设计:第4节动物的主要类群无脊椎动物动物脊椎动物代表动物:水母、水螅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身体由两层细胞组成,身体辐射对称,一、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与人类的关系:食用、工艺品代表动物:涡虫、血吸虫、猪带绦虫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寄生虫病代表动物:河蚌、扇贝、乌贼主要特征:身体柔软,常包有贝壳,有口有肛门三、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食用、珍珠、饵料、危害代表动物:蚯蚓、水蛭主要特征:身体分节无附肢四、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改良土壤、饵料、医用、药用代表动物:蝗虫、虾、蜘蛛等昆虫的基本特征:一对触角、三对足、两对翅五、节肢动物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与附肢分节与人类关系:很多种类可以食用,昆虫可以传粉,有些有药用价值,还有些可以传播疾病六.1.鱼类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2.两栖类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多数成体水陆两栖生活,体温不恒定的主要特征:陆生,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体温不恒定4.鸟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用肺呼吸,并且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5.哺乳类的主要特征:体外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鱼类:食用、提供多种工业原料、吞食蚊幼虫,防止疾病、观赏两栖类:消灭农田害虫、药用、食用6.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爬行类:吞食虫蚁、药用、食用鸟类:维护生态平衡、控制农林鼠害、虫害哺乳类:食用、皮毛皮草来源、药用、传播疾病、工业原料、破坏农作物及禽畜。
精选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第22章第4节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
第4节动物的主要类群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某些动物进行分类”等活动,认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常见种类和形态、生理特征,认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通过参与“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观察昆虫标本”等学习活动,增强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3.认识动物系统进化树,了解不同动物类型之间的亲缘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使学生认识不同类群动物的常见种类和他们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与人类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的了解,进一步体会动物种类的多样性,通过不同类群动物的对比学习,深入理解动物系统进化树的含义,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正确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观,进一步强化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活动“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观察昆虫标本”;2.无脊椎动物的类群及特征;3.脊椎动物的类群及特征;4.不同动物类群与人类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第1课时无脊椎动物谁说出被发现的植物有多少种?(30多万种)。
自然界还有一类,它包括的种类比植物的种类更多,这类生物,就是我们现在要开始学的——动物。
那么,这类生物在我们地球上已被发现的有多少种呢?(150多万种)。
那么,这么多种类的动物,我们怎么个学法呢?学习植物类群时,我们是按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学习的,对不对?学习动物,我们也这样按顺序来学。
植物根据其不同的特征可以分为不同的类群,动物是否也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呢?播放一段动物类群的录象,展现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
活动“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课本P46图)图中很多是大家熟悉的动物,请根据已有的动物知识,将它们归类,并说出理由。
问:摸一下你们的背后中央有一根什么?(脊柱)对,由脊椎骨构成的一根脊柱。
地球上的动物可以首先根据有没有脊椎骨,分成两大类:身体里没有脊椎骨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身体里有脊椎骨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
2019八年级生物下册 22.4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精品动物的主要类群1某些动物进行分类”等各种活动征。
2要类群的常见种类和特征。
通过参与“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观察昆虫标本”等学习活动强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等3的第一课时创设情景【复习提问】——30多万种【引入新课】类生物:动物那么,——150多万种。
这么多种类的动物,我们怎么个学法呢大家回顾一下学习植物类群时,我们采取的是那一种方法呢?播放一段动物类群的录象活动“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教师引导】将它们归类【学生活动】12【问】:摸一下你们的背后中央有一根什么? —— (脊柱)对,由脊椎骨构成的一根脊柱.地球上的动物可以首先根据有没有脊椎骨,分成两大类:身体里没有脊椎骨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身体里有脊椎骨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学生举例】——蚯蚓、蛔虫等等脊椎动物——鱼、娃、猪、狗等等动物进化系统树以上我们已经对动物进行了了分类动物进行分类的呢——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又可以分为几大类,请同学们看动物进化系统树,说出不同动物类群之间的进化关系【学生活动】P49【教师总结】:1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
2纲【答】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分为原生动物、腔肠动物、哺乳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第二课时【引入】注意观察各类动物有什么特点【学生活动】二、学习各类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教师活动】们来学习动物类群中最最简单的一门无脊椎动物.他们有哪些特点【答】小显微镜进行观察。
【教师引导】实验来证明看见了什么【学生活动】——看到了水滴中有许多小生物在游动【教师点评】生命中有的就是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形体微小一个细胞组成.你们能够举例说出一些原生动物吗【学生活动】1—3种对人类有益和有害的原生动物。
【补充】教师用挂图讲疟原虫的寄生生活和对人类的危害。
【活动】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单细胞原生动物是单细胞动物。
【设问】熄的体形有什么不同之处【答】【引入】——扁形动物。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2章 第四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2 (新版)北师大版
《动物的主要类群》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动物系统进化树,了解不同动物类型之间的亲缘关系。
2、通过“对某些动物进行分类”等活动,认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常见种类和形态、生理特征,认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3、通过参与“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观察昆虫标本”等学习活动,增强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使学生认识不同类群动物的常见种类和他们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与人类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不同类群动物的对比学习,深入理解动物系统进化树的含义,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的了解,进一步体会动物种类的多样性,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正确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观,进一步强化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1、“观察昆虫标本”和“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
2、无脊椎动物的类群及其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
3、脊椎动物的类群及其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
4、不同动物类群与人类的关系。
难点:1、认识动物的系统进化树。
2、组织“观察昆虫标本”的活动。
3、认识不同类群无脊椎动物类群的特征。
4、认识不同脊椎动物类群的特征,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
教学准备:“观察昆虫标本”的实验材料,放大的动物系统进化图片,不同动物类群的教学图片,不同类群动物与人类的图片或录像片。
教学步骤: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播放“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录像片。
2、提问:自然界中的动物形形色色,多种多样,形态千差万别,目前已知道的大约有多少种?你知道种类最多的是什么动物?最大的动物是什么?最小的动物是什么?最高等的动物又是那一类?3、这些动物分布广泛,在海洋、陆地、空中都有其分布,他们是生物圈中的大家族,与人类有及其密切的关系。
为了便于识别、研究、利用和保护他们也要将他们进行分类,怎样对不同的动物进行分类呢?1、观看录像片,感受动物世界的丰富多彩,充满生机,激发探究欲望,进入情景。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22.4动物的主要类群《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展示脊椎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主要类群,激发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脊椎动物的定义、特征,引导学生了解各类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
3.新课讲解:
(1)鱼类:讲解鱼类的特征、生活习性、生殖发育等,结合实物或图片进行观察。
(2)两栖类:介绍两栖类的特征、生活习性、生殖发育等,引导学生了解两栖类与鱼类的区别。
(2)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博物馆等,增加对脊椎动物的直观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3)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开展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1.展示图片:给学生展示一组脊椎动物的图片,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动物之间的共同特征。
-爬行类:讲解爬行类的特征,如体表有鳞片、用肺呼吸、生殖发育脱离水的限制等。
-鸟类:介绍鸟类的特征,如体表有羽毛、前肢变成翼、心脏四腔等。
-哺乳类:讲解哺乳类的特征,如体表有毛发、哺乳、体温恒定等。
3.相互关系与进化历程:引导学生了解脊椎动物各类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如进化历程、生物适应性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观察、调查学校周边的动物,了解它们属于哪个脊椎动物类群,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讨论:开展小组合作,讨论脊椎动物各类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进化历程,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5)总结与评价: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善于思考。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22.4动物的主要类群《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22.4 动物的主要类群---鸟 教案设计
八年级生物教案三个问题:1.鸟在捕食之前首先做什么?2.鸟用什么结构捕食?3鸟在这一分钟之内捕食了几次?1.鸟观察以后能迅速准确的捕食说明它的视觉非常发达,能在疾风中捕食。
2.鸟用喙捕食,同学们看一下黑板上的喙的图片,告诉我鸟有没有牙齿呢?有什么意义呢?可以减轻体重。
3.鸟在一分钟之内捕食的三次,那会不会增加它的体重,不利于飞行呢?我们来看一下鸟的消化系统(展示图片)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鸟的消化系统是不是很发达呀!它的消化系统非常完善,而且直肠很短,有利于排便,这样的结构有什么意义呢?活的足够的营养物质,减轻体重。
同学们跑步后是不是感觉腿很酸啊!那是因为缺氧造成的,那鸟类在空中飞行时需要的氧气量很大,大约是静止时的20多倍,那么它的呼吸系统有怎样的特点才能满足这么多氧气的需求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问题:1.鸟用什么结构呼吸?除了这个结构以外还有什么结构辅助呼吸?2.鸟的呼吸有什么特点?每呼吸一次进行两次气体交换,当它吸气时,一部分气体进入肺,和肺部毛细血管进生一次进行交换,另一部分气体,直接进入气囊;当它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再经过肺,与肺部毛细血管再进行一次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
鸟类通过双重呼吸,吸入了充足的氧气,食量非常大也摄入了大量有机物,那它们通过什么来运输的呢?那么鸟类的循环系统又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看ppt上人与鸟的心搏次数和温度的比较,分析资料,总结出鸟类的心搏次数快,体温恒定。
心博快有什么意义呢?体温恒定我们就把它称作恒温动物。
那同学们知道喙3次没有牙齿回答:减轻体重回答:肺气囊双重呼吸回答:血液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哺乳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
回答:产卵鸟与人类的关系板书设计的恒温动物有哪些?有恒温动物但也有变温动物,变温动物的概念什么?有哪些例子?那恒定的体温有什么意义呢?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22.4动物的主要类群《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学设计
-各小组汇报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补充。
2.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加深学生对无脊椎动物各个类群特征的理解。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无脊椎动物知识的掌握。
3.设计一个关于无脊椎动物观察实验的方案,选择一个类群进行详细观察,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实验方案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步骤、观察指标等。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无脊椎动物的特征,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4.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并撰写心得体会:
-无脊椎动物在自然界中具有哪些重要作用?
-你认为人类应该如何保护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动物园、博物馆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生物多样性的精彩瞬间,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世界的神奇与美丽。
-提问:“大家知道生物可以分为哪两大类吗?”“这两大类生物有什么区别?”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已学习的知识。
2.学生在观察、分析生物现象时,可能缺乏系统的方法和严谨的思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思维。
3.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有待提高,教学中应注重培养他们的生态观念和环保意识。
针对以上学情,本章节教学将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掌握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结合生物进化理论,分析无脊椎动物的演化过程和适应性特点。
北师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4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
第4节动物的主要类群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某些动物进行分类”等活动,认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常见种类和形态、生理特征,认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通过参与“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观察昆虫标本”等学习活动,增强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3.认识动物系统进化树,了解不同动物类型之间的亲缘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使学生认识不同类群动物的常见种类和他们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与人类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的了解,进一步体会动物种类的多样性,通过不同类群动物的对比学习,深入理解动物系统进化树的含义,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正确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观,进一步强化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活动“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观察昆虫标本”;2.无脊椎动物的类群及特征;3.脊椎动物的类群及特征;4.不同动物类群与人类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第1课时无脊椎动物谁说出被发现的植物有多少种?(30多万种)。
自然界还有一类,它包括的种类比植物的种类更多,这类生物,就是我们现在要开始学的——动物。
那么,这类生物在我们地球上已被发现的有多少种呢?(150多万种)。
那么,这么多种类的动物,我们怎么个学法呢?学习植物类群时,我们是按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学习的,对不对?学习动物,我们也这样按顺序来学。
植物根据其不同的特征可以分为不同的类群,动物是否也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呢?播放一段动物类群的录象,展现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
活动“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课本P46图)图中很多是大家熟悉的动物,请根据已有的动物知识,将它们归类,并说出理由。
问:摸一下你们的背后中央有一根什么?(脊柱)对,由脊椎骨构成的一根脊柱。
地球上的动物可以首先根据有没有脊椎骨,分成两大类:身体里没有脊椎骨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身体里有脊椎骨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节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某些动物进行分类”等活动,认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常见种类和形态、生理特征,认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通过参与“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观察昆虫标本”等学习活动,增强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3.认识动物系统进化树,了解不同动物类型之间的亲缘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使学生认识不同类群动物的常见种类和他们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与人类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的了解,进一步体会动物种类的多样性,通过不同类群动物的对比学习,深入理解动物系统进化树的含义,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正确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观,进一步强化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活动“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观察昆虫标本”;
2.无脊椎动物的类群及特征;
3.脊椎动物的类群及特征;
4.不同动物类群与人类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第1课时无脊椎动物
谁说出被发现的植物有多少种?(30多万种)。
自然界还有一类,它包括的种类比植物的种类更多,这类生物,就是我们现在要开始学的——动物。
那么,这类生物在我们地球上已被发现的有多少种呢?(150多万种)。
那么,这么多种类的动物,我们怎么个学法呢?学习植物类群时,我们是按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学习的,对不对?学习动物,我们也这样按顺序来学。
植物根据其不同的特征可以分为不同的类群,动物是否也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呢?播放一段动物类群的录象,展现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
活动“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课本P46图)
图中很多是大家熟悉的动物,请根据已有的动物知识,将它们归类,并说出理由。
问:摸一下你们的背后中央有一根什么?(脊柱)
对,由脊椎骨构成的一根脊柱。
地球上的动物可以首先根据有没有脊椎骨,分成两大类:身体里没有脊椎骨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身体里有脊椎骨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
学生举例。
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又可以分为几大类,请同学们看动物进化系统树,说出不同动物类群之间的进化关系。
总结: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下面,我们学习一类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
观看录像,展示种类繁多,非常美丽的腔肠动物。
边看,教师边解说。
看后,学生说出腔肠动物中的代表动物。
总结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有口无肛门,辐射对称,身体由两层细胞及其围成的一个消化腔组成。
请同学们看猪肉绦虫成虫的标本,观察它的体形与腔肠动物水熄的体形有什么不同之处?(同学观察回答:身体是扁的。
)对。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又一类动物——扁形动物。
出示猪肉绦虫生活史的挂图,讲解其生活史。
出示血吸虫挂图,学生观察形态,教师讲解其生活史。
观察涡虫形态,总结扁形动物的特征:背腹扁平,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
出示人蛔虫挂图,学生观察形态,教师讲解其生活史。
观察人蛔虫形态,总结线虫动物的特征:细长的圆柱形,有口有肛门。
我们再来研究一类动物——软体动物。
这类动物的种类很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河蚌、田螺、蜗牛、乌贼等,都属于软体动物。
观赏软体动物的录像。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软体动物的特征: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身体表面有贝壳(或者具有被外套膜包被的内壳)。
还有哪些你熟悉的软体动物。
出示蚯蚓,沙蚕和水蛭的挂图,学生观察,说出它们共同的特征:身体呈蠕虫状,细长而柔软,分成许多体节,大多为蠕动爬行。
通过之前的学习,大家对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的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现在开始学习一类新的动物,这类动物在地球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大,与人类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大家知道是哪类动物吗?请同学看我这个标本盒中是什么动物?对了,是节肢动物。
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一起迈入奇妙而有趣的节肢动物世界,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奥秘。
活动:观察昆虫标本。
同学们是否认识这些节肢动物?观察它们,找出一种你熟悉的节肢动物,总结出它的形态结构特点;说出其身体的哪些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
蝗虫的身体是由很多体节构成,全身可分为头、胸、腹3部分,蝗虫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
这是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之一。
外骨骼可能随着蝗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蝗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
学生讲,老师点评。
总结出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3部分。
身体不仅由许多体节构成,而且还分部。
昆虫是唯一能飞行的节肢动物类群,胸部有3对足、两对翅。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昆虫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极为密切,有利有害”。
据科学家调查统计,与人类健康和国民经济有直接影响的重要害虫约1万种,尽管大力防治,但在全世界每年仍有20%的农产品被害虫毁掉,如蝗虫、棉铃虫、玉米螟虫等。
也有许多昆虫是有益的:有很多昆虫是植物传粉的媒介(这一点在植物学知识中已学到了);有的昆虫可用于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如赤眼蜂可以防治棉铃虫;水栖昆虫是淡水鱼类的食物;昆虫本身或其产物有较高的经济意义,如蚕丝、蜂蜜、蜂蜡等早已为人类所利用。
同学学习了有关昆虫的知识后,应该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对人类有利的昆虫,消灭对人类有害的昆虫。
同学们观察图片(课本P54图),是否认识这2种动物?(海星、海胆)
观察它们的形态特征,它们又属于哪类动物呢?(棘皮动物)
第2课时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中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的一大类群,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学生看图,观察它们的生活环境,总结出规律,体会进化的观点。
脊椎动物里种类最多的是什么呢?(鱼类)
对,虽然它们最低等,但种类最多,有22000多种。
通过录像给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鱼,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中鱼的种类繁多,主要分为两大类:即淡水鱼和海水鱼。
观察我国主要的优良淡水鱼品种: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还有常见的鲤鱼和鲫鱼。
这六种鱼先要求学生初步认识,先让学生说出这六种鱼分别叫什么?他们可能会把鳙鱼叫“胖头鱼”,鲢鱼叫白鲢。
介绍海水鱼, 如:带鱼、鳕鱼、马面鲀、鳓鱼、鲐鱼等。
虽然我国有丰富的海洋鱼类资源,但现在和以前相比较,鱼类资源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可以请同学举出一些具体的实例来说明。
若举不出来,教师可给学生举出例子说明。
现在我国鱼类资源遭到这么大的破坏,我们必须要加强海洋鱼类资源的保护。
鱼类是生活在水中的动物,现在要讲一种幼体在水中生活,而成体可以在陆上生活的脊椎动物——两栖动物。
学生观察图片,认识图中的两栖动物,描述两栖动物的体态和结构特征。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凡具有下列特征的动物,都属于两栖动物:
1.皮肤裸露,能分泌粘液;
2.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3.成体生活在陆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用皮肤辅助呼吸。
讲述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接着,放录像,给学生展示一些爬行动物,如蜥蜴、壁虎、蛇、龟、扬子鳄等,告诉学生这类动物差别很大,但都属于爬行动物。
(也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答出这些是爬行动物。
)爬行动物是一类真正适于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
只不过有些种类又回到水中去生活了。
介绍爬行动物, 了解龟和扬子鳄,和古代爬行动物的繁盛和绝灭。
龟大多栖息在河流、池塘中,有些种类生活在海洋中,有时也能上岸爬行,以鱼、虾、植物等为食。
体表覆盖坚硬的甲,起保护作用。
(鳖没有坚厚的角质甲,身体最外面是软的表皮。
)扬子鳄是我国特产的淡水鳄类,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被称为“活化石”,研究它还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所以国家把它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并建立了扬子鳄的自然保护区和人工养殖场。
总结爬行动物的特征,指出与人类的关系。
下面,我们学习另一类种类繁多的动物——鸟类。
鸟的种类是很多的,全世界现存的鸟类约有9000多种。
这些鸟类分布范围广泛,生活习性各不相同,形态结构也是多种多样的,呈现出一个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五彩缤纷的鸟类世界。
下面请同学们看鸟类多样性的录像。
然后再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的鸟类。
学生总结鸟类的特征,说出鸟类与人类的关系,形成爱鸟和护鸟的意识。
想想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什么动物?(哺乳动物)
提问:哺乳动物有哪些主要特征?
学生边看录像边思考,总结:它们大多体表长有毛,胎生,哺乳,恒温。
讲述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