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氧小结
溶解氧概述
溶解氧概述溶解氧是指在水中溶解的氧气分子。
它是水体生物呼吸和许多生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溶解氧的浓度对水的质量有重要影响,并且直接影响水体中的生物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本文将对溶解氧的原理、测定方法以及影响因素进行详细介绍。
1.原理:溶解氧是氧气分子在水体中的溶解过程。
氧气分子从气体相转移到水相中的溶解过程是一个物理过程,遵循亨利定律。
亨利定律描述了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程度与气体的分压成正比的关系。
也就是说,当气体的分压增加时,溶解度也会增加。
同时,在溶解过程中,氧气分子会与水分子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包括吸附、扩散和解离等。
这些反应直接影响溶解氧在水体中的浓度和稳定性。
2.测定方法:测定水体中溶解氧的浓度是水质监测和生态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氧电极法、化学法和光学法等。
-氧电极法是最常用的测定溶解氧的方法之一、它基于溶解氧分子与电极表面之间的电化学反应。
通过测量电极上所生成的电信号,可以间接推断出溶解氧的浓度。
-化学法是一种直接测定溶解氧浓度的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将溶解氧分子与特定的试剂反应生成可测量的物质。
通过测量物质生成的浓度,可以确定溶解氧的浓度。
-光学法是一种通过分析溶解氧分子对特定光源的吸收和散射来测定溶解氧浓度的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溶解氧分子对特定波长的光产生吸收和散射的特性,通过测量光的强度变化来推测溶解氧的浓度。
以上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适合的方法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和实验条件。
3.影响因素:水体中溶解氧的浓度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气压、盐度、水流速度、光照强度、生物活动和水体污染等。
-温度是影响溶解氧浓度的最重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氧浓度会降低。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促进气体的解离和分子的运动,从而减少氧气分子在水中的溶解度。
-气压也会影响溶解氧浓度。
随着气压的升高,氧气分子在水中的溶解度也会增加。
这是因为气压的增加会增加气体在溶液中的分压,进而促使氧气分子溶解到水中。
溶解氧实验报告
溶解氧实验报告引言溶解氧是水中重要的环境指标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水体的富氧性、水质污染以及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通过测定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可以评估水体的水质状况和水体对生物生存的适宜程度。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操作和测量,确定不同条件下水中溶解氧的浓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实验目的1. 掌握溶解氧的测量方法和原理;2. 了解不同条件下溶解氧的变化规律;3. 探究影响溶解氧浓度的因素。
实验器材和试剂- BOD溶解氧仪- 溶解氧颜色比色板- 水样采集器具- 高纯水- 氧化剂试剂实验步骤1. 准备水样:使用水样采集器具采集不同来源的水样,如自来水、湖水、河水等,确保水样的新鲜性和代表性。
2. 分别将不同来源的水样分装入多个容器中,标注清楚样品来源。
3. 打开BOD溶解氧仪,调整工作参数至标准状态。
4. 检查溶解氧仪传感器是否清洁,如有污垢需进行清洗。
5. 将第一个容器放入溶解氧仪中,等待一段时间,待溶解氧的读数稳定后记录。
6. 依次将其他容器的水样放入溶解氧仪中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值。
7. 将一定量的氧化剂试剂注入其中一个容器中,混匀后再次测量溶解氧。
8. 根据实验测量数据,绘制溶解氧含量随样品来源的变化图表。
9. 分析溶解氧测量结果,探讨不同水样来源对溶解氧浓度的影响因素。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样品来源溶解氧浓度(mg/L)自来水7.8湖水 6.5河水 5.2根据结果可以看出,自来水的溶解氧浓度最高,河水的溶解氧浓度最低。
这可能是由于自来水在处理过程中进行了氧化处理,溶解氧含量相对较高;而湖水和河水中存在有机物和腐殖质等物质,这些物质会消耗溶解氧,并且水流的速度较慢,使氧气难以重新溶解入水中,因此溶解氧浓度相对较低。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将一定量的氧化剂试剂加入其中一个容器,再次测量溶解氧浓度,结果显示溶解氧浓度明显提高。
这是因为氧化剂试剂通过氧化反应释放氧气分子,增加了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实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讨论:1. 溶解氧浓度受到水样来源的影响,自来水相对于湖水和河水有较高的溶解氧浓度。
水产养殖业的灵魂——溶解氧
水产养殖业的灵魂——溶解氧水产养殖最怕的就是缺氧,它会产生过量有害细菌、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造成鱼虾生长缓慢、偷死甚至爆发疾病。
掌握溶解氧的变化规律,可大大降低养殖风险,增加养殖成功率。
同人一样,水产动物必须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存,缺氧可使其浮头,严重时泛池致死。
一般来讲养殖(育苗)水体的溶解氧应保持在5-8mg/L,至少应保持在4 mg/L以上。
各种鱼虾蟹需要溶解氧量及窒息点mg/L如下表:池塘溶解氧主要是由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机械增氧以及空气中的氧气溶入水中产生。
溶解氧的消耗主要是浮游生物的呼吸作用和水中有机物的分解作用,此外池塘溶解氧还受到光照、风力、气压、浮游生物、水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由于溶解氧看不见摸不着,凭人的感觉很难掌握是否缺氧,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溶解氧测控仪。
一、底部溶解氧变化是反映鱼虾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可对底质和水质做出科学参考。
利用测氧仪器掌握水中溶解氧的变化规律,科学、可靠。
一天应做四次记录:1、早上05:30,一天内溶解氧最低阶段;2、上午08:30,是否开始喂料的依据;3、下午15:30,一天内溶解氧最高阶段;4、晚上23:00,是否全部开增氧机的依据。
通过长时间的观察记录,可预知底质、水质变化,提前调控。
1、底部溶解氧变化一天内不宜超过7mg/L,这是鱼虾健康的重要指标,底质、水质均良好,适合鱼虾生长。
在养殖早期阶段应定期投放分解池底有机物和培养有益藻相的微生物制剂;在养殖中后期阶段,定期投放分解池底有机物和降解亚硝酸盐及氨氮的微生物制剂,以减少由有机物诱发的缺氧,培养有益菌相和藻相;定期投放由贝壳烧制的粉末,提高养殖水体的总碱度。
养殖适宜的pH值是7.8—8.6,适宜的总碱度是100—200,不宜超过300或低于60。
但要注意:在养殖早期阶段,如果由于藻相不平衡而产生有害藻类,虽然底部溶解氧变化也正常,鱼虾也可能会发病。
2、底部溶解氧变化一天内在8—9mg/L,说明此塘养殖环境处于亚健康的状态。
水体中溶解氧( DO )对水体的影响情况的分析
水体中溶解氧( DO )对水体的影响情况的分析水体中溶解氧( DO )是养殖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养殖水体中, DO 既是水体理化性质和生物学过程的综合反映, 也是养殖池塘生产性能的重要参数(刘海英等, 2005)。
水体中溶解氧不仅是各种水生生物呼吸代谢的基础, 溶氧的水平高低直接反映了水体的质量, 它与养殖生物的生存繁衍和水体的自净作用息息相关。
对于养殖池塘中溶解氧的变化规律, 前人作了不少的研究( 王继龙等,2004; 甘居利等, 2004; 石晓勇等, 2006) , 但对于沿海滩涂养殖环境中的溶解氧变化规律研究极少, 尤其是缺少对时间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我们于2006~ 2007年对江苏沿海滩涂射阳盐场虾贝混养池塘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 并着重分析养殖水体中溶解氧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江苏沿海地区滩涂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依据。
一.溶解氧与水体中其它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水体中DO 的变量与水温、pH、盐度、叶绿素a、无机磷、无机氮等环境因子的关系, 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
可见, DO 与水体pH 值、盐度、叶绿素a、硝酸氮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 全年相关系数分别为0. 774、0. 618、0. 649、0. 604。
与水温、无机磷、氨氮、亚硝酸氮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 全年相关系数分别为- 0. 713、- 0. 779、- 0. 587、- 01611。
从DO 与上述水体环境因子不同季节的相关程度来看, 以春、冬季相关性尤为显著。
二.溶解氧与底质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水体中DO的变量与底质有机质、硫化物、无机氮、磷酸盐等环境因子的关系, 相关分析表明,水体中DO含量与底质中有机质及无机氮相关不显著, 而与底质硫化物与磷酸盐呈极显著和显著的负相关。
其与底质硫化物、磷酸盐的回归方程分别如下: CDO = - 0. 0042 @ CS + 5. 87; CDO = - 0. 549 @ CP+ 7. 19三.水体参数的影响水体中DO 水平低于非养殖区的水平, 这主要与养殖区的养殖活动有关。
水中溶解氧报告
水中溶解氧报告引言水中溶解氧是指氧气以分子形式溶解在水中的量,是水质评估和水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报告旨在介绍水中溶解氧的定义、影响因素、测量方法以及环境意义。
定义水中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简称DO)是指在大气压力下,氧气以分子形式溶解在水中的量。
它通常以单位体积水中所含的溶解氧的质量或体积(mg/L或ppm)来表示。
影响因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 1. 温度:温度升高会导致溶解氧含量下降,因为溶解氧在高温下释放到大气中的速率增加。
2. 水中有机物含量:有机物的分解会消耗溶解氧。
3. 湍流程度:水的湍流程度越高,会增加氧气与水分子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溶解氧的含量。
4. 光照强度:光照能够促进水中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测量方法测量水中溶解氧的常用方法包括: 1. 电极法:使用溶解氧电极,通过测量溶解氧与电极间的电信号来确定溶解氧的含量。
2. 化学法:使用化学试剂将水样中的溶解氧转化成能与某种化学物质反应的物质,通过测量反应产生的信号来确定溶解氧的含量。
3. 光学法:利用氧气对光的吸收特性,通过测量光在水样中的衰减情况来确定溶解氧的含量。
环境意义水中溶解氧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有重要影响。
适宜的溶解氧含量能够保持水生态系统的平衡,有利于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过高或过低的溶解氧含量都会对水生物造成危害。
过低的溶解氧含量会导致缺氧,使鱼类和无脊椎动物无法正常呼吸,从而引发不适甚至死亡。
而过高的溶解氧含量则可能对一些水生动物的生理过程产生不良影响。
结论水中溶解氧是水体中的重要指标之一,主要受温度、有机物含量、湍流程度和光照强度等因素的影响。
为了保持水生生物的健康和水生态系统的平衡,了解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十分重要。
测量水中溶解氧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电极法、化学法和光学法等。
对水中溶解氧进行监测和控制,对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水中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
溶解氧测定试验汇报易倩一、试验目1.了解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原理:2.学会溶解氧采样瓶使用方法:3.掌握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操作技术关键点。
二、试验原理溶于水中氧称为溶解氧, 当水受到还原性物质污染时, 溶解氧即下降, 而有藻类繁殖时, 溶解氧呈过饱和, 所以, 水中溶解氧改变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水体受污染程度。
碘量法测定溶解氧原理: 在水中加入硫酸锰及碱性碘化钾溶液, 生成氢氧化锰沉淀。
此时氢氧化锰性质极不稳定, 快速与水中溶解氧化合生成锰酸锰:MnSO4+2aOH=Mn(OH)2↓(白色)++Na2SO42Mn(OH)2+O2=2MnO(OH)2(棕色)H2MnO3十Mn(OH)2=MnMnO3↓(棕色沉淀)+2H2O加入浓硫酸使棕色沉淀(MnMn02)与溶液中所加入碘化钾发生反应, 而析出碘, 溶解氧越多, 析出碘也越多, 溶液颜色也就越深2KI+H2SO4=2HI+K2SO4MnMnO3+2H2SO4+2HI=2MnSO4+I2+3H2OI2+2Na2S2O3=2NaI+Na2S4O6用移液管取一定量反应完成水样, 以淀粉做指示剂, 用标准溶液滴定, 计算出水样中溶解氧含量。
三、仪器1.250ml—300ml溶解氧瓶2.50ml酸式滴定管。
3.250ml锥形瓶4.移液管5.250ml碘量瓶6.洗耳球四、试剂l、硫酸锰溶液。
溶解480g分析纯硫酸锰(MnS04· H20)溶于蒸馏水中, 过滤后稀释成1000ml.此溶液加至酸化过碘化钾溶液中, 遇淀粉不得产生蓝色。
2、碱性碘化钾溶液。
取500g氢氧化钠溶解于300—400ml蒸馏水中(如氢氧化钠溶液表面吸收二氧化碳生成了碳酸钠, 此时如有沉淀生成, 可过滤除去)。
另取得气150g碘化钾溶解于200ml蒸馏水中, 待氢氧化钠冷却后, 将两溶液合并, 混匀, 用水稀释至1000ml。
如有沉淀, 则放置过夜后, 倾出上层清液, 贮于棕色瓶中, 用橡皮塞塞紧, 闭光保留。
空气中含溶氧吗知识点总结
空气中含溶氧吗知识点总结空气中含溶氧吗知识点总结空气是地球大气圈中的一种气体混合物,由氮气、氧气、水蒸汽和其他微量气体组成。
尽管我们通常认为空气中只含有氧气和其他气体,但实际上空气中确实含有溶解的氧气分子。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空气中的溶解氧进行一些知识点总结。
1. 空气中的主要成分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氮气占空气的大约78%,而氧气占约21%。
其他气体如氩气、二氧化碳和氦气等则只占据极小的比例。
2. 空气中溶解氧的来源空气中的溶解氧主要来自于水体的氧气交换。
当水面接触到大气时,氧气分子会从空气中扩散到水中。
这个过程被称为气体交换。
3. 空气中溶解氧的浓度空气中溶解的氧气浓度相对较低。
一般情况下,空气中溶解的氧气浓度约为0.21毫升/升。
这是因为氧气在空气中的溶解度相对较低。
4. 空气中溶解氧的重要性空气中的溶解氧对维持生物体的呼吸和生存至关重要。
动物和植物通过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来进行细胞呼吸,产生能量。
水中生物如鱼类也需要水中的氧气来进行呼吸。
因此,水体中含有足够的溶解氧对于水生生物的生存非常重要。
5. 影响空气中溶解氧的因素空气中溶解氧的浓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温度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空气中的溶解氧浓度越低。
另外,气压也会影响溶解氧的浓度。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溶解氧的浓度也会相应降低。
6. 海洋中的溶解氧海洋中的溶解氧对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
海洋中的溶解氧来源于海水表面的氧气交换以及水柱中的生物呼吸。
过高或过低的海洋溶解氧浓度都会对海洋生物产生负面影响。
总结起来,空气中确实含有溶解的氧气分子,尽管其浓度相对较低。
空气中溶解氧对于生物体的生存和呼吸是至关重要的。
除了影响生物体的呼吸,空气中溶解氧还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我们应该重视并保护空气中的溶解氧,以确保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的持续发展综上所述,空气中的溶解氧对维持生物体的呼吸和生存至关重要。
溶解氧上升和下降的原因
溶解氧上升和下降的原因
1.温度影响:溶解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一般来说,水温越低,溶解氧的溶解度越高。
这是因为低温下,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使得氧分子更容易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溶解氧。
相反,高温下,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使得氧分子更容易从水中逸出,导致溶解氧减少。
2.氧气供应:溶解氧的含量还与环境中氧气供应的情况有关。
光合作用是生物体产生氧气的主要途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因此,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溶解氧含量通常较高。
相反,在光照不足或者缺乏植物的环境中,溶解氧含量可能会较低。
3.水体运动:水体的运动可以促进溶解氧的增加。
水体的流动可以将氧气从大气中带入水中,增强氧气与水分子的接触,从而提高溶解氧的含量。
此外,水流的剧烈搅动也可以在水中形成气泡,增大氧气与水分子的表面积,有利于氧气的溶解。
4.水体污染:水体的污染也会对溶解氧含量产生影响。
污染物质的存在可能会阻碍氧气进入水体,从而降低溶解氧的含量。
例如,废水排放、化学物质溢出等都会对水体的溶解氧进行消耗或者抑制。
5.水体压力:水的溶解度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
在深水中,水的压力较大,溶解氧的溶解度也较高。
相反,在浅水中,水的压力较小,溶解氧的溶解度相对较低。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因素会相互作用,互相影响,使得溶解氧的上升和下降不仅受单一因素的影响,而是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此外,
不同水体、不同环境条件下,溶解氧的含量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要全面了解和解释溶解氧的上升和下降,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水的溶解氧
水的溶解氧一、什么是溶解氧溶解氧是指溶液中溶氧的含量。
在水中,氧气可以以分子形式溶解,也可以以单质形式溶解。
溶解氧的存在对维持水体中的生物生态环境非常重要。
二、溶解氧的来源1. 大气交换大气中的氧气可以通过气体交换进入水体中。
这是水体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之一。
气体交换是指氧气在水面和大气界面之间的传递。
氧气会自然地从高浓度的大气中向低浓度的水体中扩散。
2. 光合作用水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氧气。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阳光、水和二氧化碳产生能量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植物会释放氧气到周围的水体中,增加了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
3. 水下植被分解水下植被的分解也是水体中溶解氧的来源之一。
当水下植被死亡或凋落,它们会被细菌分解。
细菌在分解的过程中会消耗氧气,这可能导致水体中溶解氧的降低。
4. 水体活动水体中的生物活动也会影响溶解氧的含量。
例如,鱼类通过呼吸消耗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
这会导致水体中溶解氧的减少。
此外,水体中的水藻和浮游生物也会对溶解氧的含量产生影响。
三、溶解氧的影响因素1. 水温水温对溶解氧的含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水温越低,溶解氧的含量越高。
这是因为低温可以增加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相反,高温会降低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
2. 盐度盐度也会影响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
一般来说,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比海水中的溶解氧含量高。
这是因为盐度高会导致溶解氧的溶解度降低。
3. 水体中的压力水体中的压力也会对溶解氧的含量产生影响。
在较深的水域,由于水压增加,溶解氧的溶解度会增加。
因此,深水区域的溶解氧含量通常会高于浅水区域。
4. 溶解氧的呼吸生物呼吸是水体中溶解氧含量变化的重要因素。
生物通过呼吸消耗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
因此,水体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会对溶解氧的含量产生影响。
四、溶解氧的重要性溶解氧对生物在水中的存活非常重要。
以下是溶解氧在水体中的重要作用:1. 维持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溶解氧是水体中生物生存所必需的。
溶解氧测定实验的心得体会
溶解氧测定实验的心得体会溶解氧测定实验是一项常见的水质分析实验,通过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来评估水体的水质状况。
在进行这个实验的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经验和体会。
首先,在实验前我需要对所需的试剂和仪器进行充分的了解。
溶解氧测定实验主要使用溶解氧电极来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所以我需要对溶解氧电极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有所了解。
此外,我还需要掌握溶解氧测定实验的常见试剂,如亚硫酸钠溶液、酸性碘化钾溶液等,并对它们的性质和使用条件有一定的了解。
其次,在实验中我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
首先,我需要准备好水样,确保水样的获取方式正确,并且尽可能减少对水样的污染。
接下来,我需要按照规定的比例和操作方法将试剂加入水样中,并达到所需的浓度。
然后,我需要将溶解氧电极放入水样中,确保电极浸没在水样中,并避免电极与容器壁接触。
最后,我需要按照电极的说明书进行电极的校准和测量。
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我还需要注意一些实验技巧。
首先,我需要保持实验环境的稳定,避免温度和压力的波动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其次,我需要严格控制实验中各个步骤的时间,特别是校准电极和测量溶解氧含量的时间,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另外,我还需要注意电极在测量过程中的移动速度和方向,避免电极与容器壁接触和气泡干扰。
通过这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
在进行溶解氧测定实验时,我需要认真对待每一个步骤,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并注意实验的环境和技巧,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在实验结束后,我还需要及时清洗和保养使用的仪器和电极,以确保下次实验的可靠性。
此外,这次实验还让我认识到水质分析的重要性。
水是生命的基础,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通过溶解氧测定实验,可以评估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从而判断水质的优劣。
只有对水质进行科学、准确的测定和评估,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和改善水质。
总的来说,溶解氧测定实验是一项重要的水质分析实验,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掌握了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技巧,还深刻认识到水质分析的重要性。
溶解氧总结
溶解氧总结溶解氧及其浓度测量一,溶解氧的概述溶氧(do)就是溶解氧(dissolvedoxygen)的缩写,就是表观水溶液中氧的浓度的参数,是溶解在水中的分子太氧气。
溶解氧的单位为mg/l,用每贴水里氧气的毫克数则表示。
水中溶解氧的多少就是表观水体中氧能力的一个指标。
溶解氧低有助于对水体中各类污染物的水解,从而并使水体较慢以求净化;反之,溶解氧高,水体中污染物水解较缓慢。
二,影响溶解氧的因素水中溶解氧含量受两种促进作用的影响:一种就是并使do上升的耗氧促进作用,包含不好氧有机物水解的耗氧,生物体温耗氧;另一种就是并使do减少的复氧促进作用,主要存有空气中氧的熔化,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这两种促进作用的相互消长,并使水中溶解氧含量呈现时空变化。
在自然条件下,水在流动时,复氧过程比较迅速,较易补充水中氧的消耗,使水体中溶解氧保持一定的水平,反之,在静水条件下,复氧过程缓慢,水中含氧得不到及时补充,处于嫌气状态。
当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随身携带大量有机物质步入水体时,水体鸟苷轻微,这时即使在流动的河水中,由于复氧过程填补没法这样大幅度的鸟苷,也可以发生溶解氧快速上升,导致鱼类和需氧生物丧生及水质转差。
水体受有机物及还原物质污染,可使溶解氧降低。
天然水体中do的含量,除与水体中的生物数量和有机物的数量有关外,还与水温和水层有关。
在正常情况下地表水中溶解氧量为5-10mg/l,在有风浪时,海水中溶解氧可达14mg/l,在水藻繁生的水体中,由于光合作用使放氧量增加,也可能使水中的氧达到过饱和状态,地下水中一般溶解氧较少,深层水中甚至完全无氧。
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与水温,氧分压,盐度,水深深度,水生生物的活动和耗氧有机物浓度等因素有关。
水温:在氧气分压,含盐量一定时,溶解氧的饱和含量随着水温的升高而降低。
低温下溶解氧的饱和含量随温度的变化更加显著。
含盐量:在水温,氧分压一定时,水的含盐量越高,水中溶解氧的饱和状态含量越大海水的含盐量比淡水的含盐量低的多,在相同条件下,溶解氧在海水中的饱和状态含量比在淡水中要高得多。
溶解氧_精品文档
溶解氧1. 引言溶解氧是指在水中溶解的氧气分子。
它是水中生物生存和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溶解氧的含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温、水温、水深、流速、水体植被覆盖情况等。
本文将探讨溶解氧在自然水体中的来源,其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以及如何增加溶解氧的方法等内容。
2. 溶解氧的来源溶解氧的主要来源是大气中的氧气通过气液交换进入水体。
氧气在水体表面与大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发生交换,并在水体中形成氧气饱和度的差异。
此外,水体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并可通过水的流动将氧气输送到其他区域。
此外,一些微生物还可以通过代谢作用产生氧气。
3. 溶解氧的影响因素溶解氧的含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气温和水温。
一般来说,水温越高,溶解氧的含量越低。
这是因为在高温下,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导致氧气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气液交换速率增加,溶解氧的含量降低。
其次是水深和流速。
水深较深的地方,溶解氧的含量更低,因为水的运动速度较慢,氧气不易进入水体。
水流速度较快的地方,氧气更容易进入水体并分散,溶解氧的含量相对较高。
此外,水体中的植被覆盖情况也会影响溶解氧的含量。
植被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有利于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
4. 溶解氧的生物作用溶解氧对水生生物生存和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许多水生动物依赖氧气进行呼吸和代谢过程。
高含量的溶解氧可以促进水生植物的生长,维持水体生态平衡。
相反,低含量的溶解氧会导致水生生物缺氧,影响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当溶解氧含量过低时,一些耐氧性较低的生物可能会死亡,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
5. 增加水体中溶解氧的方法为了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a. 增加氧气的输入:通过增加水体表面的气液交换,如增加水的流动速度、增加气体交换的表面积等,使氧气更容易进入水体。
b. 增加水体表面的曝气:通过向水体中注入气泡,增加氧气与水体的接触面积,加速氧气的溶解。
c. 减少污染物排放:污染物会消耗溶解氧,导致水体中溶解氧含量降低。
溶氧仪测总结(以后还会更新)
一.溶解氧概述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水里氧的量,通常记作do,用每升水里氧气的毫克数表示。
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指标。
它跟空气里氧的分压、大气压、水温和水质有密切的关系。
在20℃、100kpa下,纯水里大约溶解氧9mg/l。
有些有机化合物在喜氧菌作用下发生生物降解,要消耗水里的溶解氧。
如果有机物以碳来计算,根据c+o2=co2可知,每12g 碳要消耗32g氧气。
当水中的溶解氧值降到5mg/l时,一些鱼类的呼吸就发生困难。
水里的溶解氧由于空气里氧气的溶入与绿色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会不断得到补充。
但当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耗氧严重,溶解氧得不到与时补充,水体中的厌氧菌就会很快繁殖,有机物因腐败而使水体变黑、发臭。
二.溶解氧其他背景知识: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
天然水的溶解氧含量取决于水体与大气中氧的平衡。
一定的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温、水的深度、水中各种盐类和藻类的含量以与光照强度等多种条件有关。
清洁地表水溶解氧一般接近饱和。
藻类的生长可能导致溶解氧的过饱和,而水体受有机、无机还原性物质污染时溶解氧降低。
氧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并且是一个动态值,但它的作用却举足轻重。
渔业上,当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低于 3~4mg/L 时,许多鱼类都将因缺氧而死亡。
工业上,某些生产过程中需要测定溶液或反应物中的溶解氧含量。
一些科研和实验也需要精确测定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此外,溶解氧在其他水产养殖、农业、废水生化处理、水体自净、医学等领域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水中溶解氧的含量除与上述因素有关外,也是水体受污染程度和生态环境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与环保上经常检测的数据 BOD、COD 密切相关。
水被严重污染时,溶解氧含量将大大减少,近年沿海频繁出现的赤潮现象就是一例。
水中的溶解氧仍以分子态形式存在,而溶解氧的测定,从方法上来说一般分为以下两类:化学法和仪器法。
化学法主要为滴定法以与目视比色法,而仪器法则包括光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和电化学分析法等。
溶解氧的测定 实验报告
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溶解氧是水中重要的环境参数之一,它对水体中的生物生存和水质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溶解氧的浓度可以反映水体的富氧程度,直接影响水生生物的呼吸和生长。
因此,准确测定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种简单而常用的方法,测定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并探究影响溶解氧浓度的因素。
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经典的溶解氧测定方法,即氧化还原法。
在一定条件下,溶解氧与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通过测定氧化产物的浓度,可以间接得到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
实验材料和仪器:1. 溶解氧测定仪:用于测定氧化产物的浓度。
2. 水样:采集自自然水体或实验室制备的水样。
3. 还原剂:常用的还原剂有亚硫酸盐、亚硝酸盐等。
4. 指示剂:用于指示溶解氧的消耗程度。
实验步骤:1. 准备水样:从水体中采集一定量的水样,并尽量避免空气接触,以保持溶解氧浓度不变。
2. 添加还原剂:向水样中加入适量的还原剂,使溶解氧与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
3. 加入指示剂:将适量的指示剂加入水样中,以观察溶解氧的消耗程度。
4. 测定溶解氧浓度:将处理后的水样放入溶解氧测定仪中,根据仪器的测定原理和操作步骤,得到溶解氧的浓度值。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水样中的溶解氧浓度。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发现,不同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存在差异。
这是由于水体的温度、压力、溶解性气体和生物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例如,实验中的还原剂的选择和添加量会对测定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进一步优化实验条件。
此外,实验中的指示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也需要注意,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并探究了影响溶解氧浓度的因素。
溶解氧的浓度对于水体的生态环境和生物生存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准确测定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溶解氧测定报告
溶解氧测定报告引言溶解氧是水体中溶解的氧气分子的浓度,是衡量水体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溶解氧的测定对于水体的污染程度评估及水生生物的生存状况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介绍溶解氧测定实验的原理、方法以及实验结果分析。
原理溶解氧的测定常用亚硝酸盐法或电极法。
其中,亚硝酸盐法适用于高溶解氧浓度的测定,而电极法适用于溶解氧浓度较低的测定。
本实验选择使用电极法进行溶解氧测定。
电极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氧气和电极之间的电势差来确定溶解氧浓度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氧气在电极表面的还原反应,将氧气转化为电流进行测量。
实验材料与方法材料•溶解氧电极•溶解氧电极接口电缆•溶解氧测定仪方法1.准备工作:将溶解氧电极连接至溶解氧电极接口电缆,再将接口电缆连接至溶解氧测定仪。
2.标定仪器:使用标准溶液进行溶解氧测定仪的标定,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3.样本准备:根据实际需求,取得待测水样,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滤除悬浮物等)。
4.测定过程:将溶解氧电极放入待测水样中,并等待一段时间,使电极与水样达到平衡。
记录电极所显示的溶解氧浓度数据。
5.结果记录:将测得的溶解氧浓度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际测定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不同水体样本的溶解氧浓度。
通过对不同样本溶解氧浓度的比较,我们可以对水体的质量状况进行评估。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X水体的溶解氧浓度较高,达到了8.5 mg/L,说明该水体中溶解氧充足,生态环境较好。
而Y水体的溶解氧浓度只有2.0 mg/L,远低于标准值,提示该水体存在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通过对不同水体样本的溶解氧浓度进行测定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水体的水质状况,并提供科学依据进行相应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
结论溶解氧测定实验是水体质量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电极法测定水体中溶解氧的浓度,可以得到准确的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评估。
本实验结果显示了不同水体样本的溶解氧浓度差异,为水质状况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准确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了解其在水体中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为评估水体的质量和生态环境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二、实验原理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是指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氧。
测定水中溶解氧的方法通常基于氧的化学性质和电化学原理。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采用碘量法来测定水中的溶解氧。
碘量法的基本原理是:水样中的溶解氧在碱性条件下与锰离子反应生成锰酸锰沉淀。
当水样酸化后,锰酸锰沉淀与碘化钾反应,释放出与溶解氧含量相当的碘。
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碘,根据硫代硫酸钠的用量计算出溶解氧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溶解氧瓶:250 300 mL,带有磨口玻璃塞和刻度。
酸式滴定管:50 mL。
移液管:50 mL,10 mL。
锥形瓶:250 mL。
电子天平。
磁力搅拌器。
2、试剂硫酸锰溶液:称取 480 g 硫酸锰(MnSO₄·4H₂O)溶于水,用水稀释至 1000 mL。
此溶液加至酸化过的碘化钾溶液中,遇淀粉不得产生蓝色。
碱性碘化钾溶液:称取 500 g 氢氧化钠溶解于 300 400 mL 水中,另称取 150 g 碘化钾溶于 200 mL 水中,将两种溶液合并,加水稀释至1000 mL。
如有沉淀,则放置过夜后,倾出上清液,贮于棕色瓶中,用橡皮塞塞紧,避光保存。
(1 + 5)硫酸溶液:将 1 体积浓硫酸缓缓加入 5 体积水中,混合均匀。
1%淀粉溶液:称取 1 g 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再用刚煮沸的水稀释至 100 mL。
冷却后,加入 01 g 水杨酸或 04 g 氯化锌防腐。
002500 mol/L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称取 62 g 硫代硫酸钠(Na₂S₂O₃·5H₂O)溶于煮沸放冷的水中,加入 02 g 碳酸钠,用水稀释至 1000 mL,贮于棕色瓶中。
使用前用 002500 mol/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
关于溶解氧
关于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报告水质评估是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涉及的关键指标包括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以及水中的成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指标的监测和分析方法及其在水质评估中的重要性。
一、溶解氧(DO)溶解氧是表示水污染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水体中氧气的含量,进而评估水体的健康状况。
当水体受到污染时,溶解氧的含量会降低,这可能会导致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
因此,监测溶解氧的含量是非常重要的。
二、化学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是另一个重要的水质指标,它反映了水体中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的污染程度。
这些物质通常来自工业废水、农业排放和城市化污水等。
高浓度的COD意味着水体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可能会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三、生化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氧条件下,水体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所需的溶解氧量。
这个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水体中有机物的可生物降解性。
高浓度的BOD意味着水体中存在大量的有机物,这可能会导致水质恶化并产生异味。
四、物理性质指标除了以上提到的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等指标外,水体的浊度、透明度、悬浮物等物理性质指标也是评估水质的重要因素。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水体的清洁度和杂质含量,帮助我们了解水体的质量和健康状况。
五、水中成分除了以上提到的指标,水中成分也是评估水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中的成分非常复杂,包括各种离子、有机物、微生物、悬浮物和胶体颗粒等。
其中,一些成分可能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如汞、镉、铬等可能会对水生生物的神经系统和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高浓度的有机物也可能会使水质恶化并产生异味,同时还会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进而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此外,水中的微生物和悬浮物也是评估水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可能会对水生生物的免疫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悬浮物和胶体颗粒则可能会影响水的口感和外观,同时还会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溶解氧的测定 实验报告
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合适的方法测定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以了解水体的氧气含量,为水质监测和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实验原理:溶解氧是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水体的生物生长和生态平衡起着关键作用。
本实验采用经典的Winkler法测定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
该方法主要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将水样中的溶解氧转化为可测定的化合物,最终通过滴定测定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
实验步骤:1. 收集水样:在实验开始前,首先需要收集待测水样,确保水样的新鲜性和代表性。
2. 预处理水样:将收集到的水样进行预处理,去除其中的悬浮颗粒和有机物质,以保证后续测定的准确性。
3. Winkler法测定:将预处理后的水样依次加入含有化学试剂的烧杯中,进行一系列化学反应,最终得到可滴定的化合物,通过滴定计算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
4. 记录数据: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包括化学试剂的用量、滴定过程中的体积变化等。
5.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所得数据,计算出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并进行数据分析。
实验结果:经过Winkler法测定,得到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为X mg/L。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属于优质水体。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成功测定了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为水质监测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实验结果也表明了水样的优质性,为相关水质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总结:溶解氧的测定是水质监测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准确测定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对于评估水体质量、保护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采用Winkler法成功测定了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为相关工作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希望通过本次实验,能够增加对溶解氧测定方法的了解,提高对水质监测工作的重视和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解氧及其浓度测量一,溶解氧的概述溶氧(DO)是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的简称,是表征水溶液中氧的浓度的参数,是溶解在水中的分子太氧气。
溶解氧的单位为mg/L,用每升水里氧气的毫克数表示。
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表征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指标。
溶解氧高有利于对水体中各类污染物的降解,从而使水体较快得以净化;反之,溶解氧低,水体中污染物降解较缓慢。
二,影响溶解氧的因素水中溶解氧含量受到两种作用的影响:一种是使DO下降的耗氧作用,包括好氧有机物降解的耗氧,生物呼吸耗氧;另一种是使DO增加的复氧作用,主要有空气中氧的溶解,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这两种作用的相互消长,使水中溶解氧含量呈现出时空变化。
在自然条件下,水在流动时,复氧过程比较迅速,较易补充水中氧的消耗,使水体中溶解氧保持一定的水平,反之,在静水条件下,复氧过程缓慢,水中含氧得不到及时补充,处于嫌气状态。
当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携带大量有机物质进入水体时,水体脱氧严重,这时即使在流动的河水中,由于复氧过程弥补不了这样大幅度的脱氧,也会出现溶解氧迅速下降,造成鱼类和需氧生物死亡及水质恶化。
水体受有机物及还原物质污染,可使溶解氧降低。
天然水体中DO的含量,除与水体中的生物数量和有机物的数量有关外,还与水温和水层有关。
在正常情况下地表水中溶解氧量为5-10mg/L,在有风浪时,海水中溶解氧可达14 mg/L,在水藻繁生的水体中,由于光合作用使放氧量增加,也可能使水中的氧达到过饱和状态,地下水中一般溶解氧较少,深层水中甚至完全无氧。
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与水温,氧分压,盐度,水深深度,水生生物的活动和耗氧有机物浓度等因素有关。
水温:在氧气分压,含盐量一定时,溶解氧的饱和含量随着水温的升高而降低。
低温下溶解氧的饱和含量随温度的变化更加显著。
含盐量:在水温,氧分压一定时,水的含盐量越高,水中溶解氧的饱和含量越小海水的含盐量比淡水的含盐量高的多,在相同条件下,溶解氧在海水中的饱和含量比在淡水中要低得多。
天然淡水水体内含盐量的变化幅度很小,所以含盐量对溶解氧的饱和含量影响不大,可以近似以纯水中的饱和含量计算。
氧气的分压:在水温含盐量一定时,水中溶解氧的饱和含盐量随着液面上氧气分压的增大而增大。
三,溶解氧的测量方法溶解氧的测定方法很多,以化学法与仪器法为主。
化学法主要包括滴定法以及目视比色法,而仪器法则包括光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和电化学法等。
仪器法就是利用各种仪器测定溶解氧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或其生成的各种物理信号,然后将这些信号转变成电信号,或者直接测定溶解氧在电极反应中的电信号,电信号再经过放大处理或数模转换,最后将结果输出到仪器表头,从而可以直接测出溶解氧的含量。
仪器法中特别要强调的是传感器法已日益成熟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它分为光学与电化学两类。
其中,覆膜电极法就是通过具有选择性的透氧膜使水中的溶解氧在电极上直接产生与氧浓度成正比的电信号(电流或者电位)再将这一电信号经放大,转换及温度补偿后输出到仪器读数中。
以下分别介绍一种:1.碘量法(GB 7489-87)本方法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5813-1983(温克勒Winkler测定法)Winkler 法是在一定量的水样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锰和碱性碘化钾试剂后,生成的氢氧化锰被水中溶解氧氧化成褐色沉淀,主要是MnO(OH)2,加硫酸酸化后,沉淀溶解。
在碘化物存在下,被氧化的锰又被还原为二价,同时析出与溶解氧原子等摩尔数的碘分子。
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析出的碘以淀粉指示终点。
原理如下:将水中溶解氧用锰固氧技术固定,酸溶解析出I2后,用Na2S2O3滴定。
反应:计算:碘量法是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基准方法。
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此方法适用于各种溶解氧浓度大于0.2mg/L 和小于氧的饱和浓度两倍(约20mg/L)的水样。
易氧化的有机物如丹宁酸、腐植酸和木质素等会对测定产生干扰,可氧化的硫的化合物如硫化物、硫脲也如同易于消耗氧的呼吸系统那样产生干扰,当含有这类物质时宜采用电化学探头法。
亚硝酸盐浓度不高于15mg/L 时就不会产生干扰,因为它们会被加入的叠氮化钠破坏掉,如存在氧化物质或还原物质,则需预处理,采用修正后的碘量法。
2.电化学探头法原理:溶解氧电化学溶解氧电化学探头(传感器)是一个用选择性薄膜封闭的小室,室内有两个金属电极并充有电解质。
氧和一定数量的其他气体及亲液物质可透过这层薄膜,但水和可溶性物质的离子几乎不能透过这层膜。
将探头浸入水中进行溶解氧的测定时,由于电池作用或外加电压在两个电极间产生电位差,使金属离子在阳极进入溶液,同时氧气通过薄膜扩散在阴极获得电子被还原,产生的电流与穿过薄膜和电解质层的氧的传递速度成正比,即在一定的温度下该电流与水中氧的分压(或浓度)成正比。
在阴阳两极加上极化电压,设金属电极分别为银阳极,铂阴极。
发生如下的电化学反应:银阳极(+)铂阴极(-)总反应:干扰:温度对氧在溶氧膜中渗透性的影响,其他条件一定时,随温度升高氧的渗透性越高。
这种影响可以通过温度探头进行补偿。
温度对氧在水中溶解度的影响,其他条件一定时,随着温度升高溶解氧在水中含量越来越低。
另外水中存在的一些气体和蒸汽,例如氯,二氧化硫,硫化氢,胺,二氧化碳,溴和碘等物质,通过膜扩散影响被测电流而干扰测定。
水样中的其他物质如溶剂、油类、硫化物、碳酸盐和藻类等物质可能堵塞薄膜、引起薄膜损坏和电极腐蚀,影响被测电流而干扰测定。
探头校准:一点校准:以空气或饱和介质为基准校准斜率,是最常用的校准方法。
两点校准:用零氧介质和空气校准。
溶氧探头的参数:斜率零点斜率:两点标定计算零点:零点是溶氧传感器在无氧环境中的输出值(高纯度氮气纯度大于99.995%)或同样纯度的无氧介质3. 光学荧光法原理:荧光法测溶解氧所用的传感器被一种荧光材料覆盖,从LED光源发出的蓝光被传输到传感器表面,蓝光激发荧光材料,使其发出红光。
从发出蓝光到释放出红光这段时间被记录下来。
存在的氧气越多,这段时间则越短。
由此这段时间被记录下来,关联到氧含量。
无氧状态下,荧光的寿命是最长的;当氧气被引入传感器膜的表面时,荧光寿命会缩短。
因此,荧光寿命与当前含氧量成反比,光学溶解氧传感器只有膜,没有电解液四,以上溶解氧测量方法的比较1 碘量法传统碘量法最为经典,但需消耗化学试剂,需要在采样现场给样品加固定剂,然后将样品送回实验室进行分析,前后大约2h-3h,步骤费时,采样要求高,保存条件严格。
碘量法干扰物质影响多易氧化的有机物如丹宁酸、腐植酸和木质素等会对测定产生干扰,可氧化的硫的化合物如硫化物、硫脲也如同易于消耗氧的呼吸系统那样产生干扰,如亚硝酸盐浓度不高于15mg/L 时就不会产生干扰,因为它们会被加入的叠氮化钠破坏掉,如存在氧化物质或还原物质,则需预处理,采用修正后的碘量法。
由于水中的溶解氧不稳定,在取样和运输过程中都会造成样品中氧气的损失,再加上实验室误差,因此碘量法的误差控制显得较为困难。
2 电化学探头法电化学探头法是现在最常用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捷高效的特点,电化学探头法测定一个样品只需几分钟。
无需配置试剂,可快速测定,现场读数,人为误差较小。
但当水中存在的一些气体和蒸汽,例如氯、二氧化硫、硫化氢、胺、氨、二氧化碳、溴和碘等物质,通过膜扩散影响被测电流而干扰测定。
水样中的其他物质如溶剂、油类、硫化物、碳酸盐和藻类等物质可能堵塞薄膜、引起薄膜损坏和电极腐蚀,影响被测电流而干扰测定。
探头需要维护,膜和电解质属易耗品,需定期更换。
3 荧光法荧光法则弥补了电化学探头传感器膜的很多缺陷,不需更换电解液,维护简单,测定时不消耗氧,因此没有流动速率和搅拌的要求,测定时不受水中一些气体和蒸汽,例如氯、二氧化硫、硫化氢、胺、氨、二氧化碳、溴和碘、溶剂、油类、硫化物、碳酸盐和藻类等物质,通过膜扩散影响被测电流干扰,且传感器寿命长。
但作为一种新方法,暂时仍没有国标,且相关资料与研究较少,在实际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很多,没有理论依据,找不到原因,此方法有待研究。
目前已知水中浊度和盐度对其结果影响较大。
五,溶解氧测量中出现的问题及分析1 溶解氧过饱和现象采样时,溶解氧经常出现过饱和现象。
气压与盐度波动不大,因此不会是主要影响因素。
分析其主要原因,首先,如果是冬季,水温低将会是一大影响因素;其次,采样不规范,固定溶解氧时发生曝气;再次,藻类水草或其他水生植物在表层大量繁殖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造成富氧状态;最后,其他未知因素,干扰传感器正常工作。
2 溶解氧过低现象采样时,地表水溶解氧也经常出现过低现象。
分析其原因,首先,这一现象一般出现在夏季天气炎热时,温度升高造成水中氧的溶解量降低;其次,夏季天气闷热,气压低,氧分压也低,造成溶解氧有所降低,如果径流补给少于蒸发量,造成水体盐度升高,也会造成溶解氧的降低;其次,水体生态环境本身原因,深度、温度、时间、光照条件、水生生物的呼吸作用,水体的耗氧与复氧作用,氧垂曲线的变化等;再次,水体中的干扰物质对传感器的影响。
六,具体溶解氧传感器的介绍ry625(一):测量原理传感器探头由一小室构成,室内有两个金属电极并充有电解质,探头前端覆盖有一片渗透性薄膜将小室封闭住。
实际上水和可溶解物质离子不能透过这层膜,但氧和一定数量的其他气体可透过这层薄膜,还可同时保证不受CO2的干扰。
将探头浸入水中即可进行溶解氧测定。
传感器采用电化学原电池原理,自动输出电压信号。
由于这种电位差,使金属离子在阳极进入溶液,而透过膜的氧在阴极还原,由此所产生的电流直接与通过膜与电解质液层的氧的浓度氧分压成正比,当氧气分压变化时,渗进膜内的氧气量也相应调整,而探头输出电压信号也按比例改变。
(二):技术参数测量范围:0~20 mg/L 温度适用范围:0~40℃最小分度值:0.01 mg/L 响应时间(T90):<20 s温度补偿误差(0~40℃):<3% 温度补偿:自动温度补偿(0~40℃)零点输出(100% N2,20℃):< 0.3 mV 输出:大气中9 to 15 mV测量误差:≤±0.1 mg/L 零值误差:≤0.1 mg/L重复性:≤±0.10 mg/L 稳定度:±0.03 mg/L输出阻抗:约20KΩ测温误差:≤±0.50℃探头外形尺寸:φ18×160mm 接口:2根正负极连接线;(三):测量方法1测量时应将金属环完全没入被测量水体中,同时应避免气泡附着在传感器前端的透氧膜上,最好稍等3分钟左右,以便传感器和水体温度达到平衡。
2需注意氧气在测试过程中被消耗掉。
此点至为重要。
因此在探头前端的水样必须保持搅动。
若静止不动,您的读数将会虚假的降低,可以通过机械性的移动探头前端处的水样或快速的把探头在水中匀速摆动而达到真实的测量数据,搅动的速度不少于每秒0.3米,应保证样品的流速不致使读数发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