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第四课时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单位》教学设计教材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63页例3,《认识面积单位》。

教材分析:《认识面积单位》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63页的内容。

《认识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过程,为建立学生空间观念提供了思维基础。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在编写上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

面积单位是生活中常用的单位之一,建立面积单位的概念,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为后面学习面积的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先用文字介绍常用面积单位的规定,再通过丰富的活动,让学生直观认识面积单位,感知这些单位的实际大小,既帮助学生建立起面积单位的表象,又为今后进行面积的估测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面积是有一些感性认识的,但缺乏理性认识的支撑。

本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善于表达,其思维水平仍处于形象思维阶段。

因此,教学过程中更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这也是我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应该重点注意的地方。

教学目标:1.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能利用面积单位估测物体的面积,能根据物体表面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

3.初步学会用所学的有关面积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初步认识面积单位的含义。

教学难点: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

教学准备:PPT课件,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1平方米的正方形,一米的尺子。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同学们,上个寒假我国举办了举世闻名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让我们一起回顾冬奥首金产生的过程!(观看2022年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视频)2、你知道产生冬奥首金的冰场有多大吗?(预设:不知道,很大)想知道冰场表面的大小就需要测量冰场的什么?(生:冰场的面积)【设计意图】:抓住了北京举办2022冬奥会这个契机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眼球,触动心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面积教案-人教新版(2014年秋) (1)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面积教案-人教新版(2014年秋) (1)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面积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能够区分和计算封闭图形的面积。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面积的概念,面积单位,面积的计算方法。

2. 难点:面积单位的换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各种封闭图形,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面积的概念。

2. 操作体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测量和计算图形的面积,加深对面积的理解。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和解决面积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到面积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面积的概念:面积是指封闭图形所占平面的大小。

引导学生理解面积与周长的区别,明确面积的概念。

3. 学习面积单位:介绍常用的面积单位,如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不同面积单位的大小。

4. 讲解面积的计算方法:以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例,讲解面积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即面积 = 长× 宽。

5. 拓展面积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其他封闭图形的面积,如三角形、梯形等。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自主探究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6. 练习与巩固:设计各种面积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面积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面积的概念、单位、计算方法等。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解答学生的问题。

8. 布置作业:布置与面积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面积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面积知识的运用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五单元《面积》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五单元《面积》
17平方米=( 1700 )平方分米 700平方厘米=( 7 )平方分米 4500平方分米=( 45 )平方米
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一)阅读与理解
铺客厅地面一共要用多少块地砖?
问题:1. 仔细阅读,你知道了什么? 2. 理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要解决的问题是……
我知道了客厅 的长和宽。
地砖是正方形的, 边长是……
问题:下面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我这样算:边长是1分米,面积 就是1平方分米。
还可以这样算:边长是10厘 米,面积就是10×10=100 (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二、自主探究,研究新知
(二)探究平方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关系
想一想: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
仿照上面的方法说一说。
问题:(1)仔细阅读,你知道了什么? (2)理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4)解答正确吗?说一说你的想法。
90×6=540(平方米) 540平方米=54000平方分米 54000÷4=13500(块) 答:需要13500块。
三、巩固练习,强化理解
3. 教室前面的墙壁,长6米、宽3米。墙上有一块黑板, 面积是3平方米。现在要粉刷这面墙壁,要粉刷的面积 是多少平方米?
问题: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体一个面的面积大约是 1平方米?
三、运用面积单位测量面积
1. 下面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15个
16个
27个
三、运用面积单位测量面积
2. 下面三个图形中,哪个面积最大?哪个面积
最小?(每个□代表1平方厘米。)
8平方厘米
最小
10平方厘米
最大
9平方厘米
三、运用面积单位测量面积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面积人教新课标(2104秋)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面积人教新课标(2104秋)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面积人教新课标(2104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能够区分平面图形的面积。

2. 使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3.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测量、计算等方式解决面积相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直观的实物和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

2. 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深化对面积概念的理解。

3. 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面积的计算过程,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热情。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 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面积的概念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平面图形,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它们的大小。

2. 讲解:介绍面积的概念,让学生理解面积是表示平面图形大小的量。

3. 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面积的概念,并进行判断题练习。

第二课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1. 引入: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 讲解:介绍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即长×宽,并解释其意义。

3. 练习:让学生计算一些长方形的面积,并进行应用题练习。

第三课时:正方形的面积计算1. 引入: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2. 讲解:介绍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即边长×边长,并解释其意义。

3. 练习:让学生计算一些正方形的面积,并进行应用题练习。

第四课时:面积的应用1. 引入: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面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讲解:介绍面积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房屋装修、土地测量等。

3. 练习:让学生解决一些与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实物和图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面积的概念。

营口市第一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5面积第4课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2导学案新人教版

营口市第一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5面积第4课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2导学案新人教版

第4课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2)三富饶的大海——三位数乘一位数信息窗1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第1 课时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不进位乘法,p23页和自主练习部分题目。

教学目标:1、能口算几百数乘一位数。

2、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会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难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口算训练6×8 60×8 2×5 2×5030×3 40×4 60×320个十是()个百 12个十是()百()十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P23页信息窗1中有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交流,后汇报,教师出示。

师:看来呀,我们三(2)班的孩子可真会动脑筋,想出这么多的问题三、合作探究,形成算法。

(一)探究学习红点一的计算方法师:要解决第一个问题,怎样列式?生:算式:400×2=1、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鼓励自主写出答案,想一想:怎样算的?2、小组内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3、全班汇报。

后,教师小结。

(二)尝试练习,自主完成,交流订正。

P24页自主练习第1题。

(三)探究学习第二个红点1、提出问题,让学生列出算式。

312×32、合作计算,后探讨算法3、小结:与两位数乘法一样,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

4、尝试练习:p25页自主练习第4题。

四、巩固练习1、指导完成信息窗1中的其他问题。

2、p24页自主练习的第2、3题。

3、合作订正。

五、质疑反思谈话: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计算时,你有什么地方要提醒或建议同学的吗?或计算时有什么地方要注意的吗?孩子们,同学们友好的提醒你们记住了吗?(记住了)希望同学们能将新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小学数学《面积》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小学数学《面积》教案

《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0——62页。

教学目标:1.通过说一说、摸一摸、比一比等体验活动理解面积的含义。

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过程,经历建立面积度量单位的过程,体验正方形为面积单位的优越性。

3.初步学会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不畏困难,豁达,友善,协作、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单位的意义,经历面积单位的产生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面积单位的含义,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在操作中体会使用正方形为面积单位的优越性。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袋(各种小面,卡纸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认识面、面积1.感受物体表面的大小师:大家喜欢卡通人物吗?师:老师今天也为你们带来了两位卡通人物,认识吗?看四只手的胡巴,还有佩奇呢!课件出示:(胡巴佩奇)听说他们俩要举行一场涂色比赛呢,看把胡巴高兴的,猜一猜谁会获胜呢?生:我猜胡巴会获胜,因为他有四只手,生:我猜乔治那到底谁会获胜呢,让我们拭目以待,比赛开始课件出示:涂色的过程师:谁赢了?生:佩奇获胜了师:你想说点什么?生:不公平,佩奇涂的画面小,胡巴涂的画面大。

正义的使者呀师:是的,看来面有大有小,有的面大,有的面小。

2.感知面积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面的数学问题。

(板书:面);师:生活中你能找到一个“面”吗?生:桌子的面生:椅子的面师:你能找到一个比桌子“面”还大的“面”吗?生:篮球场的面操场的面多媒体屏幕的面大海的面师:同学们真有想象力,找到了这么多的面!老师也找到了一些这样的面。

出示课件(教师黑板面)师:让我们把我们的手想象成一把神奇的、有颜色的刷子,把黑板的面刷出来,动手试一试吧生一边做“刷”的手势,一边齐声说刷。

课件演示:(刷出黑板的面)师:我们刷出了黑板的表面,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你能像老师这样说说什么是黑板面的面积吗?生:生:师:什么是课桌面的面积?生:课桌表面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面积师:我们再一起刷出课桌的面,好不好?生一边做“刷”的手势,一边齐声说刷。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4篇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4篇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4篇《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篇1 教材分析《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77、78页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是根据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的有关知识,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量一量,摆一摆,初步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与长和宽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进一步推广到任意长方形的面积都可用长×宽=面积的方法计算。

根据教材的要求,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是长使学生经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学会自行探索,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理解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方形所含的厘米数与宽所含的厘米数的乘积。

本节课教学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后面正方形面积的教学,以至关系到整个小学阶段平面图形面积的教学。

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面积等。

这些平面图形面积的求法都是在计算长方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推导的。

所以,这节课又是小学阶段平面图形知识的重点。

学情分析本课时是在学生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后进行的,学生对面积单位有了一个较深的感性认识,学会了运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的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拼摆,列表观察、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经历“实验——猜想——验证”学习过程,推导和归纳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此基础上,运用转化、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大胆猜测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索精神。

教学目标1、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并能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实验——猜想——验证”的数学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验学习的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面积》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面积》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最新⼈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积》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积单元教学计划⼀、教材分析: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其地位作⽤。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积和⾯积单位,长⽅形、正⽅形的⾯积计算,⾯积单位的进率,常⽤的⼟地⾯积单位。

这部分内容的结构如下:这些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已经掌握了长⽅形和正⽅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形和正⽅形周长的基础上进⾏的。

⼩学⽣从学习长度到学习⾯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次飞跃。

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的空间观念,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图形的⾯积计算打下基础。

2.教材编写特点。

(1)展现概念的形成过程。

本单元的概念较多,也较重要。

为帮助学⽣建⽴概念,教材较充分地展现了概念的形成过程。

如,⾯积概念,是本单元的⼀个重要起始概念,教材从⽐较封⾯的⼤⼩和⽐较平⾯封闭图形的⼤⼩⼊⼿,由直接⽐较到间接⽐较,以利于学⽣通过多种⽐较活动,在获得多种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积的概念。

(2)重视常⽤⾯积单位表象的形成。

形成常⽤⾯积单位的表象,也就是形成常⽤⾯积单位实际⼤⼩的观念。

这对学⽣巩固⾯积的概念,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适当的⾯积单位,以及进⼀步形成关于⾯积的估测能⼒,都有重要意义。

教材除了介绍每个⾯积单位时,说明它的含义之外,还引导学⽣通过观察、⽤⼿⽐划等多种⽅式,让学⽣感受1平⽅厘⽶、1平⽅分⽶、1平⽅⽶的实际⼤⼩,初步形成⾯积单位实际⼤⼩的表象。

进⼀步,再让学⽣经历各种估计⾯积的实践活动,来巩固表象。

(3)强化概念的⽐较辨析。

这是防⽌概念混淆,促成概念精确分化,加强记忆的有效措施。

以⾯积单位为例,教材所采取的措施,⼀是加强不同⼤⼩⾯积单位之间的⽐较,⼆是加强⾯积单位与相应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辨析。

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学⽣建⽴清晰的⾯积单位概念。

(4)让学⽣经历探究的过程。

教材在讨论长⽅形、正⽅形的⾯积计算时,注意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使学⽣在任务驱动下,亲⾝经历⽐较完整的探究过程。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合集八篇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合集八篇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合集八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一、教材依据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章、第四课时二、设计思路指导思想:本节教学设计是面积和周长的比较。

是在学生知道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基础上,去理解周长和面积有什么区别,以便更好地应用到生活当中。

设计理念:让学生通过练习、例题去自觉发现面积和周长的区别教材分析:基于面积和周长的所学知识,从而比较面积周长不同。

学情分析:全班21名学生,其中16名学生基本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另外5名学生中,3人掌握面积如何计算,2人掌握周长如何计算。

三、教学目标(一)通过比较,学生正确理解面积和周长的意义,能运用概念正确地计算面积和周长.(二)提高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四、教学重点:区别面积和周长的意义、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五、教学难点:正确地进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六、教学准备老师准备一个边长10cm的正方形,直尺,粉笔;学生每人准备一条手帕。

七、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师:我们已学习过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1.怎样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2.怎样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那么,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板书课题:面积和周长的比较)(二)学习新课出示图形,这是一个长方形,长4厘米,宽3厘米.请同学提出问题,可以求什么?(周长、面积各是多少?)师:请同学在自己作业本上,分别求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老师板书周长:面积:(4+3)×2=14(厘米) 4×3=12(平方厘米)答:周长是14厘米.答:面积是12平方厘米.通过计算你能发现周长与面积有什么不同吗?请根据下面几个问题进行思考.思考题:1.周长和面积各指的是什么? 2.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各是什么?3.周长和面积各用什么计量单位?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讨论.集体讨论归纳:1.长方形周长是指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和,而它的面积是指四条边围成的面的大小.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3.求周长计算出的结果要用长度单位,求面积计算出的结果要用面积单位.师:同学们讲得很好,那么我们能不能简单地概括出面积和周长究竟有哪几点不同呢?(在老师的引导下,共同归纳、概括)板书:面积和周长的区别:1.概念不同; 2.计算方法不同; 3.计量单位不同.师: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要向同学们请教,愿意帮忙吗?如果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是不是也存在这3点不同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也具备这3点不同)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假如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是4,会求它的周长和面积吗?(学生叙述列式过程,老师写在黑板上)周长:面积:4×4 4×4师:这两个算式都是“4×4”,这不是完全相同吗?你们怎么能说它们不同呢?(讨论一下,然后再回答)待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老师再归纳.师:周长的4×4是4个边长,式子中的第一个4是4厘米.面积的4×4是4个4平方厘米,所以两个算式虽然都是4×4,但表示的意义不同.说明面积和周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做题时要特别注意区分,要认真审题.(三)巩固反馈1.请你用手指出桌面的周长,摸一摸桌面的面积.2.出示正方形手帕,请同学指出它的周长和面积.3.计算下面每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黑板出示:周长:(12+3)×2 周长:6×4 =24(厘米)=15×2=30(厘米)答:周长是30厘米.答:周长是24厘米.面积:12×3=36(平方厘米) 6×6 =36(平方厘米)答:面积是36平方厘米.答:面积是36平方厘米.4.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 )里.(1)一个正方形花坛,边长20米.如果在花坛的四周围上栏杆,栏杆长多少?( )(2)一个正方形花坛,边长20米.如果李欣每天早晨围着花坛跑5圈,他每天早晨要跑多少米?( )(3)一个正方形花坛,边长20米.如果在这个花坛里种草坪,这个草坪的面积是多少? ( )A.20×20=400(米)B. 20×4=80(米)C.20×20=400(平方米)D.20×4×5=400(米)5.计算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用直尺画出下列两图形单位:厘米(由学生口答,老师写在黑板上)周长:面积:(8+5)×2=26(厘米) 8×5 =40(平方厘米)5×4=20(厘米) 5×5=25(平方厘米)黑板演示,把上面两个图形,合并成下图.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周长:(8+5+5)×2 面积:(8+5)×5=18×2 =13×5=36(厘米) =65(厘米)比较一下,组合后图形的周长、面积,与组合前两个图形周长之和、面积之和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面积相同,周长不同)能说说为什么周长不同吗?组合图形的周长指的是哪部分?师生共同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面积和周长有三点不同:1.概念不同;2.计算方法不同;3.计量单位不同.作业:P.80第6、7、8题.板书设计小学数学教案篇2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它是在二年级的表内乘、除法及三年级的一位数乘多位数、除法竖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教案_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教案_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教案_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教案教材分析:《面积的含义》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周长的含义,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学好本节课为学生后续认识面积单位,探究面积的计算等相关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对于面积的认识,学生们具备的一些生活经验,他们了解面的存在,能找到相关物体的面,但对面积的表达不够清晰,知识的学习还没有系统化。

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2.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在比较中完善和强化对面积含义的认识。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互相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体会和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平面图形,并理解封闭图形也有面积。

教学准备:苹果实物、卡纸、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初识面积教师在黑板上板书面并提问:认识这个字吗?什么时候认识的?看到面你想到了什么?预设:学生回答很早就认识,并说出与面相关的一些词语或句子。

二、结合实物,理解面积活动一:看看面,感知面有大有小大家刚才提到了桌面、墙面等物体的面,你能通过观察比较这些面地大小吗?预设:学生通过观察交流:( )的面大,( )的面小。

活动二:摸摸面,感知平面与曲面1.们在自己的身边看到了很多面,请大家摸一摸数学课本的封面、桌面和长方体盒子的每个面,谈谈你的感受。

预设:这些面都是平平的,光滑的。

(平面)。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精品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精品教案一、单元教材分析:1.主要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四部分: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地位与作用: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还有利于学生把握度量的数学结构,为体积及其他相关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使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用所学的有关面积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时安排:建议用8课时进行教学。

第1课时认识面积教学内容:教材P61~62例1、例2及“做一做”,教材P64“练习十四”第1、2题。

教学目标:1.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感知面的存在与面的大小,并结合具体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

2.尝试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初步感悟选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合理性,为后续学习面积单位作准备。

3.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面积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用正方形等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1.在直观比较中引出“面积”。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P60情境图。

师:教室里,同学们正在打扫卫生,请大家想一想,如果两个同学用同样的速度(擦黑板的快慢程度)来擦黑板和国旗,谁先完成呢?为什么?【预设】擦国旗的同学先完成,因为黑板面比国旗面大。

小学三年级下册《面积》精品教案范文三篇

小学三年级下册《面积》精品教案范文三篇

小学三年级下册《面积》精品教案范文三篇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小学三年级下册《面积》精品教案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小学三年级下册《面积》精品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物体的表面,正确理解面积的含义。

2、让学生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

3、使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感受用正方形做面积单位的便捷与合理。

教学重点:使学生真正理解面积的含义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教具准备:卡纸若干、眼罩、毛线绳、桔子、长方体教具学具准备:不同形状的小卡片若干、卡纸若干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引出“面积”同学们,这是?对了!我们最熟悉的数学书。

那今天这节课的数学学习,就从我们的数学书开始。

拿起你的数学书,伸出你的小手,从边缘开始,学着老师的方法,来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

现在放下数学书,还像刚才那样,摸一摸课桌的表面,大家看!这是什么?谁来摸一摸它的表面?同学们,你还对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感兴趣呢?用你的小手摸一摸,看看能不能有所发现。

生汇报自己摸面的感受(发现有的面是平的,有的面是弯曲的。

发现有的面大,有的面小)。

总结: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在数学上,物体表面的大小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做“面积”。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面积。

二、创设活动探究新知(一)结合实例进一步理解面积含义同学们,那我们现在可不可以说,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那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那谁来说一说你刚才摸的物体,表面的面积指的是什么呢?1、摸一摸接下来,老师想进行一个测试,测试的方法是,请同学上来,蒙上眼睛摸两个面,然后根据自己的感觉,判断一下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小?2、画一画——补充“面积”含义现在老师把刚才他摸的这个面画在黑板上,这是什么?它是不是一个封闭图形呢?刚才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那现在我们可不可以说,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封闭图形的面积呢?当然可以!那现在我们就可以说,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面积和面积单位》 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面积和面积单位》 人教版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60-62页例1、2、3【课程标准描述】结合实例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分米2、米2。

【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摸一摸、说一说、比一比等数学活动,认识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面积,能用手势和语言结合的方式举例说出面积的概念,并能通过观察、重叠等方法粗略比较两个面积的大小。

2.通过两个图形面积大小比较的活动,在观察、操作、交流中经历面积单位产生的过程,感受统一单位的必要性,能判断什么样的图形做面积单位更合适。

3.通过测量、比较、举例等数学活动,认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

初步建立常用面积单位的表象,能描述和比划出常用的面积单位,能根据要测量面积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

【学习重点】认识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面积,能用手势和语言结合的方式举例说出面积的概念;认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

初步建立常用面积单位的表象。

【学习难点】感受统一单位的必要性,能判断什么样的图形做面积单位更合适;建立常用面积单位的表象, 能根据要测量面积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

【评价活动方案】1.通过借助黑板面、课桌面大小的比较及学生自己举例活动,直接观察比较图形面积和重叠比较面价大小,来评价学习目标1。

2.通过关注学生是否能选择合适面积单位测量图形的面积和猜一猜、数方格等活动,来评价学习目标2。

3.通过给生活中的具体实物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来评价学习目标3。

【教具、学具】:教具:课件、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具。

【学习过程】:一、操作感受,认识面积(评价目标(一) 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叫它的面积师:同学们,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面,你还能在身边找到其他物体的面吗?师:像同学们说的黑板的表面、等等这些都是物体的表面。

(板书:物体的表面)师:想一想,这些面的大小一样吗?瞧瞧,数学书的表面和黑板的表面谁大?谁小呢?那你能用具体的实物来说一下吗?小结:看来这些物体的表面是有大小的,有的物体的面大,有的物体的面小。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单元教案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
重难点
重点: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难点:运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
准备
课件
设计
环节
内 容
耕耘手记




一、谈话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 位,知道了计量面积的大小要用面积单位。我们学过哪些面积单位?
单 元
第5单元面积
单元教学
内容
1.面积和面积单位(2课时)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2课时)
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3课时)
单元教学
目标
1.认识面积的含义,能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建立l平方米、1平方分米、l平方厘米的概念;熟悉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
重难点
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
难点: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教学
准备
课件
设计
环节
内 容
耕耘手记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一幅画。
师:这有一幅画,要给它加上框,是求它的什么?(周长)再给它配上玻璃,还是求它的周长吗?那又是求它的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面积和面积单位。(板书课题:面积和面积单位)
2.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利用有关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课题:练习十五)
二、练习讲解
1.完成教材第68页“练习十五”第1~3题。
要求学生先独立解答,再全班交流。反馈时,让学生说说利用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4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4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一、教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是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70至74页的内容。

二、教材简析:《面积和面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三下第六单元《面积》的教学内容。

这一单元主要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

作为单元的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掌握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空间形式上经历了“从线到面”的飞跃、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更是后面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面积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起始概念。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及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进而形成表象。

从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看,其顺序是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再归纳面积的概念。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三、素质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能力教学点】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德育教学点】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1. 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2. 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五、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具。

学具:两生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正三角形纸片若干,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学具。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全册课文同步配套教学)教学计划一、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

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又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

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

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

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习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第4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习题课件1)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第4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习题课件1)
45×30=1350(平方厘米) 答:做这个枕套的正面需要1350平方厘米的花布。 (2)给枕套四周缝上花边,至少要用多少厘米的花边?
(45+30)×2=150(厘米) 答:至少要用150厘米的花边。
易错辨析
3.一个游泳池的长是80米,它的宽比长短25米,这个 游泳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小明的做法:80×25=2000(平方米) 小明的做法对吗?如果不对,请改正过来。
4.花园里有一个正方形的荷花(选题源于教材P69第9题) 池。它的周长是64米,面积 是多少平方米? 64÷4=16(米) 16×16=256(平方米) 答:面积是256平方米。
5.在一张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纸中,剪去一个长6厘米、 宽4厘米的长方形。小明想到了三种方法(如下图)。
(选题源于教材P69第10题)
40×8=320(平方米) 320÷4=80(株) 答:这个大棚一共可以栽种80株西瓜苗。
7.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 方厘米?
32÷4=8(厘米) 8×8=64(平方厘米) 答:它的面积是64平方厘米。
厘米、48厘米、52厘米。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5
6
7
知识点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
1.填一填。
先测量它的长和宽,再计算周长和面积。
长=( 3厘米 )
宽=( 2厘米 )
周长=( 10厘米
)
面积=( 6平方厘米 )
2.一个长方形枕套,长45厘米,宽30厘米。 (1)做这个枕套的正面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花布?
栏,求围栏的长度。
(50+25)×2=150(米)
(选题源于教材P69第7题) 答:围栏的长度是150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五、面积第四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2)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五、面积第四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2)

2.如下图,这是一块正方形园地,中间是个正方形花 坛,四周是草坪,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6×16-5×5=231(平方米) 答:草坪的面积是231平方米。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一、我会填。
1.右面的图形中,每行摆了( 5 )个小正方形,摆 了( 5 )行,一共有( 25 )个。若小正方形的 边长是1厘米,整个图形的面积是( 25 )平方厘 米。
2.一张正方形的纸板,边长是4分米,纸板的面积是 ( 16 )平方分米,周长是( 16 )分米。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8分米,它的边长是( 7 ) 分米,面积是( 49 )平方分米。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2)
540÷2=270 540÷6=90 610×4=2440 810-40=770
540÷3=180 106×4=424 601×4=2404
Hale Waihona Puke 540÷5=108 160×4=640 550+70=620
小青家用边长是5分米的方砖铺地,客厅正好用了 96块方砖,客厅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96×5×5=2400(平方分米) 答:客厅的面积是2400平方分米。
二、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14×14=196(平方厘米) 22×22=484(平方厘米) 30×30=900(平方厘米)
三、解决问题。 1.一块正方形果园的四周围上了长64米的篱笆,这块
正方形果园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4÷4=16(米) 16×16=256(平方米) 答:这块正方形果园的面积是256平方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积》教案设计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巩固练习(练习十九第5~11题)
教学要求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求法,理解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掌握周长与面积的区别,明白面积相等的长方形,长、宽越接近,周长越短.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主动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周长与面积的区别.
2.探索面积相等的长方形,长、宽越接近,周长越短的规律.
教学用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求下列图形的面积(小黑板出示).
2.画一画.
在纸上画一个长8 cm,宽5 cm的长方形,并求出它的面积.
3.量一量.
请量一量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求出它的面积(精确到整厘米).
二、指导练习
1.练习十九第5题.
提示:要相估计出它的周长和面积,先应估计什么?
学生先估计,再测量计算.
2.练习十九第6~9题.
学生逐题练习,教师逐题讲解.教学过程中注意将周长与面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比较:
(1)周长与面积的含义.
(2)所使用的单位.
(3)周长与面积的求法.
3.练习十九第10题.
学生先在方格纸中画面积为16平方厘米的不同长方形,然后填表.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提问:
(1)这些长方形的面积都相等吗?周长呢?
(2)长与宽相差越大,它的周长怎样?长与宽越接近,它的周长又怎样?
(3)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小结:面积相等的长方形,长、宽越接近,周长越短;当长、宽相等时,周长最短.
4.练习十九第11题.
学生尝试做,订正时教师问:
(1)三种剪法,为什么剩下部分的面积都相等.
(2)每种剪法的周长与原正方形周长相比又怎样呢?你是怎么想的?
三、巩固练习
1.判断.
(1)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那么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2)两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那么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一定相等.()
(3)周长相等的长方形与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要大.()
(4)面积大的长方形的周长也一定长.()
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请试着求出它的面积.
3.看图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提示:阴影部分是什么图形?这个图形的长怎样求?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作业(略)
教练创新
课后练习指导
练习十九第10题.
此题是让学生利用方格纸画出面积相等的不同长方形,算出它们的周长,填入表中.旨在启发学生年表发现,面积相等的长方形,长、宽越接近,周长越短;当长宽相等时,周长最短.这一结论,对小学生来说,只能是一个猜想.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你们的猜想是正确的,以后运用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就能加以证明.
练习十九第11题.
此题比较灵活,可以让学生按题目要求,动手剪一剪,再计算,也可以看图计算.三种不同剪法,剩下部分的面积相等,周长不等.按课本的插图,第一种情况周长与原正方形周长相等,后两种情况的周长都比原正方形长.可以启发学生看图思考,后两种情况,剩下部分的周长比原正方形增加了哪几段?
补充习题及解答
1.用彩色笔涂出下面各图形的周长.
2.算出下表中各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3.判断.
(1)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周长为1平方分米;()
(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它的面积为16平方厘米.()(3)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相等.()
(4)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相等.()
(5)正方形的边长扩大5倍,它的周长也扩大5倍,但它的面积扩大25倍.()
4.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的面积()大.
A.一样B.长方形C正方形
(2)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4米,它的周长增加().
A.4米B.8米C.16米
(3)将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3倍,它的面积扩大().
A.3倍B.6倍C.9倍
(4)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
A.相等B.面积比周长大C.不能比较
5.一块长方形菜地长80米,宽50米,它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6.在一块边长20米的正方形菜地里,共收白菜4 800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白菜多少千克?
7*.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50厘米,它的长是15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8*.如图,四个一样的长方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大正方形的面积
是49平方厘米,小正方形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问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
[解答:3.×√××√ 4.C B C C 5.260米 4 000平方米
6.12千克 7*.宽:50÷2-15=10(厘米)面积:15×10=150(厘米2)
8*.因为:(7)×(7)=49(平方厘米)所以大正方形的边长是7厘米.
因为:(3)×(3)=9(平方厘米)所以小正方形的边长为3厘米.则长方形的宽为:(7-3)÷2=2(厘米)长为:7-2=5(厘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