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第10讲

合集下载

通信原理讲义

通信原理讲义

通信原理讲义第一章绪论1.1 通信系统的组成1.1.1 通信一般系统模型点对点通信模型:反映了通信系统的共性。

1.1.2 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消息可以分成两类ﻩﻩ离散消息:消息的状态是可数的或离散型的(如符号、文字等),也称为数字消息。

连续消息:状态连续变化的消息(如语音、图像),也称为模拟消息。

●消息与电信号之间必须建立单一的对应关系。

通常,消息被载荷在电信号的某以参量上。

ﻩﻩ数字信号:电信号的参量携带离散消息,该参量离散取值。

模拟信号:电信号的参量携带连续消息,参量连续取值。

●相应的通信系统分成两类ﻩ数字通信系统ﻩﻩ模拟通信系统●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在信息源中使用模-数(数-模)转换器,接受端使用数-模(模-数)转换器。

●数字通信比模拟通信更能适应对通信技术越来越高的要求(1)数字传输的抗干扰能力强,中继时可以消除噪声的积累;(2)传输差错可以控制;(3)便于使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4) 易于加密处理;(5) 可以综合传递各种消息,增强系统功能。

●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点对点)基带信号:携带信息,但具有频率很低的频谱分量,不适宜传输的原始电信号。

已调信号:基带信号经过调之后转换成其频带适合信道传输的信号,也称频带信号。

调制器:将基带信号转变为频带信号的设备。

解调器:将频带信号转变为基带信号的设备。

模拟通信强调变换的线性特性,既已调参量与基带信号成比例。

●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点对点) 强调已调参量与基带信号之间的一一对应。

数字通信需要解决的问题:(2) 编码与解码:通过差错控制编码消除噪声或干扰造成的差错; (3) 加密和解密:对基带信号进行人为“搅乱”;(4) 同步:发送和接收节拍一致,包括:位同步(码元同步)和群同步、帧同步、句同步或码组同步。

数字通信模型:同步环节的位置不固定,图中没有出现。

消息消息数字基带传输模型:● 数字通信的缺点 比模拟通信占据更宽的频带。

通信原理 (完整)精选全文

通信原理 (完整)精选全文

数字通信的主要优点:
(a) 失真的数字信号
(b) 恢复的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波形的失真和恢复
数字通信的主要缺点:
➢ 占用带宽大 ➢ 设备复杂 ➢ 同步要求高
宽带通信、压缩编码 VLSI、SOC、ASIC 信号处理技术
应用实例:
➢ 数字传输技术:电话、电视、计算机数据等 信号的远距离传输。
➢ 模拟传输技术:有线电话环路、无线电广 播、电视广播等。
狭义信道
有线信道 无线信道
中长波地波 短波电离层反射 超短波、微波视距传输 超短波、微波对流层散射 卫星中继
编码信道 调制信道
信 源
加 密 器
编 码 器
调 制 器
发 转 换 器
信 道
收 转 换 器
解 调 器
解解 码密 器器
信 宿
发送设备
噪 声
接收设备
广义信道
广义信道
调制信道:
调制器输出端到解调器输入端的所有设备和媒介。 研究调制和解调时,常用调制信道。 连续信道/模拟信道。
eo(t)
e0t htei t nt e0t kt ei t nt
n(t)
n(t): 加性干扰 k(t): 乘性干扰
k t 依赖于网络的特性,k t 反映网络特性对 ei t 的作用。
干扰
加性干扰:本地噪声
始终存在
乘性干扰:非理理想信道 与信号共存
sR t sT tht nt
乘性 加性
增量调制DM
军用、 民用电话
Hale Waihona Puke 差分脉码调制DPCM电视电话、 图像编码
其 他 语 言 编 码 方 式 中低速数字电话 ADPCM、 APC、 LPC
按信号复用方式分类

通信原理通俗讲解

通信原理通俗讲解

通信原理通俗讲解通信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信息的传递过程,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

我们生活中的各种通信方式,比如手机、电视、电脑等都是基于通信原理构建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解释通信的基本原理。

通信的基本原理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发送、传输和接收。

为了能够顺利进行通信,我们需要准备两个设备:发送端和接收端。

首先,我们来看发送端。

发送端负责将我们要传递的信息转换成信号,然后通过某种介质将信号发送出去。

这个过程可以类比为我们平时说话时的声波传递。

当我们说话时,声音会通过空气传递给对方的耳朵。

同样地,发送端会将我们的信息转换成电信号,通过电线、光纤等介质传递给接收端。

接着,我们来看传输过程。

传输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载体或介质,它是信号传递的媒介。

常见的载体有空气、电线、光纤等。

不同的通信方式会选择不同的载体。

比如,无线通信使用的载体是空气,而有线通信使用的载体是电线或光纤。

通过这些载体,信号能够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

最后,我们来看接收端。

接收端的主要任务是将传输过来的信号转换回可理解的信息。

与发送端相反,接收端会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我们能够识别的文字、声音或图像等形式。

这个过程与发送端相互呼应,使得信息能够被准确地传递和理解。

综上所述,通信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发送端将信息转换成信号,通过适当的介质进行传输,然后由接收端将信号转换回信息。

这个过程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说话传递信息的过程一样。

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传递更加迅速、便捷和可靠。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相信通信技术会越来越发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你对通信的基本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信原理教程(第2版)课后答案12-10

通信原理教程(第2版)课后答案12-10
x15 1 (x 1)(x4 x 1)(x4 x3 1)(x4 x3 x2 x 1)(x2 x 1)
h 试问由它可以构成多少种码长为 15 的循环码?并列出它们的生成多项式。
解:因为 2r 1 n ,而 n =15,所以 4 r 13 。因为
生成多项式 g(x) x3 x 1 ,从而生成矩阵为
42
《通信原理》习题第十章
x3 g ( x)
1 0 0 1 0 0
G(
x
)=

x
2
g
(
x)

xg ( x)

g(x)
,或
G=
0 0 0
1 0 0
0 1 0
1 0 1
0 1 1
0 ,
x7 g(x)


0 0 0 1 1 0 0 1 0 0 0 0 0 0 0
x6 g(x)
0 0 0 0 1 1 0 0 1 0 0 0 0 0 0
G(x)
=

x5
g(x)

,或
G=
0
0
0
0
0
1
1
0
01
0
0
0
0
0
x4 g(x)


0 0 0 0 0 0 1 1 0 0 1 0 0 0 0
d 习题 10.11 已知一个(15,11)汉明码的生成多项式为 hg(x) x4 x3 1
试求出其生成矩阵和监督矩阵。
www.k 解:由g(x) x4 x3 1得
43
《通信原理》习题第十章
x10 g(x)

通信原理—模拟信号的数字10讲

通信原理—模拟信号的数字10讲
脉冲编码调制(PCM)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编码原理
实现编码的具体方法和电路很多,如有低速编码
和高速编码、线性编码和非线性编码;逐次比较型、 级联型和混合型编码器。 这里只讨论目前常用的逐 次比较型编码器原理。 编码器的任务是根据输入的样值脉冲编出相应的 8位二进制代码。除第一位极性码外,其他7位二进制 代码是通过类似天平称重物的过程来逐次比较确定的。 这种编码器就是PCM通信中常用的逐次比较型编码器。
‹#›
6/17/2013





脉冲编码调制(PCM)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抽样
PAM PCM ADPCM △M
由以上过程可知,非均匀量化(压缩及均匀量化) 和编码实际上是通过非线性编码一次实现的。经过以上 七次比较,对于模拟抽样值+1260Δ,编出的PCM码组为 1 111 0011。 它表示输入信号抽样值Is 处于第 8 段序号为 3 的 量化级,其量化电平为1216Δ,故量化误差等于44Δ。 顺便指出,若使非线性码与线性码的码字电平相等,即 可得出非线性码与线性码间的关系,如表所示。编码时, 非线性码与线性码间的关系是7/11变换关系,如上例中 除极性码外的7位非线性码1110011,相对应的11位线性 码为10011000000。
b) 确定段落码C2C3C4:
参表可知,段落码C2 是用来表示输入信号抽 样值Is处于13折线8个段落中的前四段还是后四 段,故确定C2的标准电流应选为 IW=128Δ
‹#›
6/17/2013





脉冲编码调制(PCM)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抽样
PAM PCM ADPCM △M

2024-通信原理电子版讲义--正交编码与伪随机码(1)

2024-通信原理电子版讲义--正交编码与伪随机码(1)

• Walsh函数频域特性和相关性
10
伪随机序列
• 随机序列
• “随机〞表现为如下特征:
• 非周期,或者说周期无限长
• 序列中+1,-1〔或者说0、1〕出现的频率各为1/2
• 长度为n的游程的出现频率是 1
• 自相关:
2n
R m
lim
L
1 L
L i 1
ai m ai
E
ai m ai
1 0
第10章 正交编码与伪随机编码
• 数字通信中,正交编码与伪随机序列十分重要 • 正交编码: • 可用作纠错编码、可用来实现码分多址通信 • 伪随机序列应用广泛: • 误码率测量、时延测量、扩频通信、通信加
密、别离多径等
1
• 正交编码的概念
• Walsh-Hardmard矩阵
• Walsh码
• Walsh码的性质 • 伪随机序列
1 T
N
ambmTc
m 1
1 N
N
ambm
m 1
0
3
• 如果码组x, y C ,〔为所有编码码组的集合〕 满足(x, y) 0 ,那么称C为正交编码。即:正交 编码的任意两个码组都是正交的
• 即:正交编码的任意两个码组都是正交的。 • 例1:编码的4个码组如下:
S1 (1,1,1,1);S2 (1,1,1,1);S3 (1,1,1,1);S4 (1,1,1,1)
Ci 1表示n i级输出加入反馈连线

Ci 0表示n i级输出未参加反馈
• 表示反响线的连接状态

17
n级
• 上式可改写为
n
Ciani 0
i0
• 定义一个多项式 •

通信原理通俗讲解

通信原理通俗讲解

通信原理通俗讲解通信原理是指信息从发送方传输到接收方的一系列过程和原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手机通话、短信、上网等都离不开通信原理的支持。

下面将通信原理进行通俗讲解。

首先,通信的基本原理是信息的传输。

我们常用的电话通话就是通过通信信号将人的声音转换成电信号,再通过电话线路传输到对方的电话中,最终转换为人耳可听到的声音。

这个过程分为两个部分:发送端和接收端。

发送端的工作是将人声转化为电信号。

当我们说话时,声音是由声音波动引起的。

发送端的话筒会将声音波动转化为模拟电信号,即电压随时间变化的信号。

模拟信号有不同的频率和振幅,分别对应不同的声音和音量。

然后,通过模拟信号调制的过程,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由0和1组成,代表不同的信息。

接收端的工作是将电信号转化为人能理解的声音。

接收端的处理过程与发送端相反。

首先,接收端通过解调过程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然后,模拟信号经过放大处理,以恢复原始的声音波动。

最后,将放大的模拟信号通过扬声器或听筒转换为声音波动,使人能够听到。

在这个过程中,通信信号需要通过传输媒介进行传输。

传输媒介有多种形式,包括光纤、电缆、无线电波等。

光纤是一种特殊的传输媒介,它可以将光信号传输到很远的距离,具有高速率和大带宽的特点。

电缆是通信传输中常用的传输媒介,它可以将电信号传输到较远的距离,但速率相对较低。

无线电波是一种通过空气传输的电磁波,可以在空中传输信号,无需接触传输媒介。

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会面临一些干扰和损耗。

干扰是指在传输过程中,外界的电磁干扰或其他信号干扰导致接收端接收到错误的信号。

为了减少干扰,通信系统会采取一些技术手段,比如加密、编码等。

损耗是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逐渐减弱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传输媒介的衰减和噪声引起的。

为了减少损耗,通信系统会采取一些增强信号的技术手段,比如信号放大、增加传输功率等。

总结来说,通信原理是将人声转化为电信号,通过传输媒介传输到接收端,再将电信号转化为可听声音的一系列过程。

通信原理(全套1162页PPT课件)

通信原理(全套1162页PPT课件)
108/104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109/104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110/104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111/104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112/104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113/104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114/104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201/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2/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3/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4/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5/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6/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7/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8/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9/128
249/128
3.4 *角度調製系統的抗雜訊性能
250/128
3.4 *角度調製系統的抗雜訊性能
251/128
3.4 *角度調製系統的抗雜訊性能
252/128
3.4 *角度調製系統的抗雜訊性能
253/128
3.4 *角度調製系統的抗雜訊性能
254/128
3.4 *角度調製系統的抗雜訊性能
62/104
2.1 確知信號
63/104
2.1 確知信號
64/104
2.1 確知信號
65/104
2.1 確知信號
66/104
2.1 確知信號
67/104
2.1 確知信號
68/104
2.1 確知信號
69/104
2.1 確知信號

通信原理樊昌信版9,10章课后答案

通信原理樊昌信版9,10章课后答案

9.9 采用13折线A律编码,设最小量化间隔为1个单位,已知抽样脉冲值为+635单位:(1)试求此时编码器输出码组,并计算量化误差;(2)写出对应于该7位码(不包括极性码)的均匀量化11位码。

(采用自然二进制码) 解(1)已知抽样脉冲值它位于第7段序号为3的量化级,因此输出码组为量化误差为635-(512+3*32)=27(2) 对应的11位均匀量化码为010********9-10采用13折线A律编码电路,设接收端收到的码组为“01010011”最小量化间隔为1个量化单位,并已知段内码改用折叠二进码:(l) 试问译码器输出为多少量化单位;(2) 试写出对应于该.7位码(不包括极性码)的均匀量化11位码。

解(1)接收端收到的码组由C1=0知,信号为负值;由段落码知,信号样值位于第6段,起点电平为256,量化间隔为16;由段内码码器输出为C5C6C7C8 =0011 采用折叠码) C5C6C7C8 =0011 采用折叠码,对应自然二进制码为0100可知,信号样值位于第6段的第5级(序号为4),故译码器输出为256416162328 (/)I=-+⨯+=-(2)均匀量化11位码为001010010009.11采用13折线A律编码,设最小的量化间隔为1个量化单位,已知抽样脉冲值为-95量化单位:(1)试求此时编码器输出码组,并计算量化误差;(2)试写出对应于该7位码(不包括极性码)的均匀量化11位码。

解(1)因为样值为负值.所以极性码又因64 < 95 < 128,所以码组位于第四段,段落码为量化间隔为4。

由于95=64 +7 *4 +3,所以段内码为故编码器输出为量化误差为3个单位。

(2)对应的均匀量化11位码为(92=64 +7 *4)9.13 对10路带宽均为300Hz-3400Hz的模拟信号进行PCM时分复用传输。

设抽样速率为8000Hz,抽样后进行8级量化,并编为自然二进制码,码元波形是宽度为 的矩形脉冲,且占空比为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f)= s
σ
2 a
Ts
G( f )
2
m + T
2 +∞ a 2 s n=−∞
⎛n⎞ ⎛ n⎞ ∑ G⎜ T ⎟ δ ⎜ f − T ⎟ s⎠ ⎝ s⎠ ⎝
2
例:
单极性NRZ信号 双极性NRZ信号 单极性RZ信号 双极性RZ信号 差分信号
多波形数字基带信号*
s ( t ) = ∑ sn ( t − nTs )
∑ R (k ) ∑ ∫
a k n
Ts / 2 − nTs − Ts / 2 − nTs
∑ R ( k )∫
a k a k
∞ −∞
δ ( t ) δ ( t − kTs + τ ) dt
s
∑ R ( k )δ (τ − kT )
P ( f ) = ∫ Ra (τ ) e a
−∞

− j 2π f τ
s (t ) =
n =−∞
∑ a g ( t − nT )
n s

可以等效成
∑ a δ ( t − nT )
n s n
∑ a g ( t − nT )
n s
g(t)
n
PAM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假设信功率谱密度的 关系
Ps ( f ) = Pa ( f ) G ( f )
∞ 1 dτ = ∑Ra ( k )∫ δ (τ − kTs ) e− j 2π f τ dτ −∞ Ts k
1 = ∑Ra ( k ) e− j 2π kTs Ts k
所以,PAM信号的功率谱密度为
1 Ps ( f ) = Ts
∑ R ( k )e
a k
− j 2π fkTs
G( f )
2
PAM信号的功率谱密度-I.I.d信源
二元独立随机序列
此时,转移概率矩阵
⎡P 1 − P⎤ P=⎢ P 1 − P⎥ ⎣ ⎦
其功率谱密度为
2 1 P ( f ) = P (1 − P ) G1 ( f ) − G2 ( f ) Ts
1 + 2 Ts
n =−∞


⎛n PG1 ⎜ ⎝ Ts
⎞ ⎛n⎞ ⎛ n⎞ ⎟ + (1 − P ) G2 ⎜ ⎟ δ ⎜ f − ⎟ Ts ⎠ ⎠ ⎝ Ts ⎠ ⎝
符号速率与信息速率
符号速率Rs
单位:波特(Baud),表示平均每秒钟符号产 生的个数
信息速率Rb
单位:bit/s(比特/秒),表示平均每秒钟产 生的信息量。
两者关系
对于等概的信源:Rb=Rslog2M
常用的基带波形函数g(t)
矩形波形
归零波形(RZ) 0 不归零波形(NRZ) Ts
0
Ts
PAM数字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2
参考文献
[1] 曹志刚,现代通信原理,清华大学出 版社。 [2] Proakis, Digital Communications 3rd Edition,pp220-221。
• 例如:我们事先并不知道“明年美国总统是谁”,因 此对这个事件具有不确定的因素,但到了大选之 后,“总统是谁”这个事件的不确定性被消除了,从 这个事件的前后过程,我们得到了抽象的“信息”。
信息的单位:比特
符号与信息
定义:
1比特信息等于“一个等概的二进制符号平均携 带的信息量”。 信息的度量与符号的概率相关 通常,对于一个M进制等概符号,每个符号平 均携带的信息量为log2M(比特)
2
⎡ ⎤ Ra ( t , t + τ ) = E ⎢ ∑ a n *δ ( t − nTs )∑ a m δ ( t − mTs + τ ) ⎥ m ⎣ n ⎦ =
∑ ∑ E ⎡a ⎣
n m
* n
a m ⎤ δ ( t − nTs ) δ ( t − mTs + τ ) ⎦
1 Ra ( t , t + τ ) = Ts 1 = Ts 1 = Ts 1 = Ts 1 = Ts 1 = Ts
第十讲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Gwb@
数字基带传输
数字信源
一般而言,数字信源与模拟信源的最大区别在于:取 值离散、时间离散。 数字信源的描述
• 符号速率Rs:产生数字符号的快慢 • 信息速率Rb:产生信息的速率 • 数字符号的取值集合:
• 如二进制信源,取值集合可为{0,1},英文字母可为 {a,b,c,…,z}等 • 其特征是有限集
0 1
0
简言之:数字信号是数字信源映射到连续时间函 数的结果。
数字信号
当符号映射的波形函数是低通型的,则得 到的是数字基带信号; 当符号映射的波形函数是带通型的,则得 到的是数字调制信号。
符号与信息
信息的含义
根据信息论的意义,信息是随机事件不确定性 的一种定量化描述。 不确定性的消除带来信息量。
Pij ( f ) =
' i
∑P
n =1
(n )
ij
e
− j 2 π nfTs
G
( f ) = G i ( f ) − ∑ Pj G j ( f )
j =1
M
n 其中[ P ( ) ]是n步转移概率矩阵. ij
说明
多波形数字基带功率谱密度由三项构成
平均每个符号波形的连续功率谱; 平均每个符号离散谱分量; 由于符号之间关联造成的功率谱分量。
• 数字符号发生的概率
• 不见得符号集中的每个符号是等概发生的。如英文书中字母“e” 出现的概率比“z”出现的概率大 • 数字符号前后之间的关系
数字信源
通常可以用一个随机数字序列来表示
如:二进制独立等概信源可表示成 {…s0,s1,s2,…}或

sk =
n =−∞
∑ a δ (k − n)
n
• 其中,an取值前后独立独立

n
Ts / 2 − Ts / 2
Ra ( t , t + τ )dt
Ts / 2 − Ts / 2 a
∑ ∑ R ( m − n )∫
m
δ ( t − nTs ) δ ( t − mTs + τ ) dt
∑ R (k ) ∑ ∫
a k n
Ts / 2 − Ts / 2
δ ( t − nTs ) δ ( t − nTs − kTs + τ ) dt δ ( t ) δ ( t − kTs + τ ) dt
∑ ∑
M
⎛ n ⎞ ⎛ n ⎞ Pi G i ⎜ ⎟ δ ⎜ f − ⎟ Ts ⎠ ⎝ Ts ⎠ ⎝
⎡M M 2 Re ⎢ ∑ ∑ Pi Pij ( f ) G i' ( f + Ts ⎣ i =1 j =1
)
*
⎤ G ( f )⎥ ⎦
' j
说明
Pi是符号的稳态概率; Pij是符号i到j的一步转移概率; ∞ 且
n
其中,每个符号对应的发送信号sn(t-nTs) 有M种不同的信号可选
sn ( t ) ∈ {gi ( t ) ; i = 1, 2,..., M }
[1,2] 多波形数字基带的功率谱密度
设数字信源满足马氏性,则
1 P(f )= Ts 1 + 2 Ts

∑P
i =1
M
i
Gi ( f
)
2
2
n = −∞ i =1
信源前后独立等概同分布(I.I.d.),则 2 2 ⎧σ a + ma k =0 Ra ( k ) = ⎨ 2
⎩ ma k ≠0
Ps ( f ) =
2 σa
Ts
G( f )
2
2 ma + 2 Ts
n =−∞
∑e
+∞
j 2π fnTs
G( f )
2
又因为 所以
⎛ n⎞ δ ⎜ f − ⎟ = Ts ∑ e j 2π fnTs ∑ Ts ⎠ n n ⎝
an ∈ {0,1} , P ( an = 0 ) = P ( an = 1) = 1/ 2 k =0 k ≠0
⎧1 δ (k ) = ⎨ ⎩0
数字信号
由于数字序列无法直接传输,通常需要将 数字序列映射成数字信号 映射方式
PAM信号
• 不同取值的符号映射相同的波形函数,仅幅度不同 • 如2PAM信号形式可为
s (t ) =
n =−∞
∑ a g ( t − nT )
n s

PAM信号
其中,1/Ts为符号速率
an ∈ {−1,1} , P ( an = 0 ) = P ( an = 1) = 1/ 2 ⎧1 g (t ) = ⎨ ⎩0
0 1 1
0 ≤ t ≤ Ts else
0
数字信号
多波形
如将符号“0”映射成g1(t), “1”映射成g2(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