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高考政治主观试题解题技巧
解答政治主观题常用的思维方法
解答政治主观题常用的思维方法作者:陈汉清来源:《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2006年第10期近几年政治高考以材料为载体,注重考查考生能力和素质的主观题,已日趋成熟。
学生要想在考试中把政治主观题做好,没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不行的。
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平时在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复习中,不仅要帮助学生扎扎实实掌握基本政治理论,而且还要帮助学生按照学习与思维的内在联系,逐步形成解答政治试题的科学的思维方法。
这既是适应高考升学竞争的需要,更是与新的课程改革接轨的需要。
一、矛盾分析法矛盾分析法也叫全面分析法,就是在分析解答对要么错。
这种简单的思维方式在进入高中接触较复杂的问题时,常使学生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当然在解答政治主观题时,学生往往容易走两个极端,而不会把二者结合起来。
例如:2005年江苏高考卷第35题:针对近几年来,有些中学生以穿名牌、用名牌为时尚,召开主题班会,请运用经济学知识,谈谈自己对这一消费现象的看法。
许多考生仅仅回答了“消费应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不应该盲目追求名牌、互相攀比”,而没有从“名牌消费”的利和弊两方面展开思考、分析,因此答案中就漏答了“名牌产品的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自主选择权是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力”等另一思路。
矛盾分析法在辨析题的解答中最能很好体现。
辨析题的题目一般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的关系做出一种界定,这种界定可能有正确的或合理的成分,同时又是有缺陷的或错误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基本要求是:论证正确点,分问题时运用矛盾的观点,一分为二、全面地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这一方法是针对试题的片面性观点,如内容不全、关系理解不全、原因表述不全等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矛盾分析法在运用过程中,并不一定要否定题目中的结论或观点;而是在承认其合理成分的前提下,指出其片面的一面,并补充还应从哪些方面加以认识。
在政治课教学中,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一种思维方式确定后,它会长期左右人的思维活动。
如何突破高考政治主观题
如何突破高考政治主观题作者:李变叶来源:《校本教研》2012年第06期新课改后,政治学科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国家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确定。
政治学科考试应在体现考生应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察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高考考纲明确指出考查学生的四种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而能够对这四种能力全面考查的题型就是主观性试题,学生最畏惧的也是此种题型。
那如何突破主观性试题呢,简单地说即知己知彼,才能心中有数,从容应战。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主观性试题的特点:(知彼)1.命题特点。
重视基础,突出运用——能力立意;热点多元,模拟情景——拓展思维;强调联系,细分入口——回归教材;角度多维,分层设问——思维综合;适度开放,难度稳定——引导创新。
例如:2011年的天津文综12(3)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经济增长是一个系统工程,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怎样实现这一目标。
该题就属于小切入口考查教材基础知识,突出实际运用的设问。
2011年上海文综卷,结合材料,运用“联系观和发展观”的知识,分析如何让黎锦技艺焕发生命力。
此题表面是哲学题,实际是综合考查了文化和哲学两个模块,突出了学科内部的综合性。
2.命题类型。
即体现说明类、反映类、原因类、措施类、启示类、依据类、图表类、意义类、认识评价类。
但归纳总结就只有三大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其次,分析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学生得分偏低的主要原因:(知己)1.基础知识未落实。
具体表现为概念界定不清导致判断失误;观点理解不透而无法迁移;知识表述不全导致要点缺失;知识面较窄思路拓展不开。
2.基本技能未掌握。
具体表现为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欠缺,抓不住材料的中心,分不清层次;不能准确的调动和运用知识,看见设问和材料中信息不能准确判断所考知识点,进而无法检索和选用自己“知识库”中有关知识来作答;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欠缺,不能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描述政治学科中四个模块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也不会结合热点分析,难以形成稳定的观点。
高考政治答题技巧主观题
高考政治答题技巧主观题
高考政治作为高考四门必修科目之一,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都是一个难点,其中尤其以主观题为难。
如何在主观题上取得高分呢?以下是针对高考政治主观题的答题技巧:
一、理解题意并抓住重点
在答题之前,考生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仔细理解题意。
一旦确立了完全理解题目之后,考生再进一步确定主要的考查点和答题要点,加以把握和运用。
二、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答题需要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所以,考生在回答主观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组织答案的思路。
可以采用分点解释,或是明确各部分的分布位置,有条理的阐述答案。
要让考官从答案中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思路。
三、论述连贯、细节到位
高考政治考试有些题目需要考生众口一词依据所学知识原则构建完整的论述体系,而细节又是理解问题和考察判断的重要手段。
所以,考生在写答案前,需要充分的了解各种知识点,学会将各种知识点深入细致的展开和详细的解释,这种方式能够让考官更为确信自己的答案。
四、答案独立、观点鲜明
高考政治主观题,需要考生对于所选择的观点表达清晰、言之有物、娓娓道来,并且表现出独立的思考能力。
同时,考生要山寨自己的观点,特别是涉及政治问题的时候,需要慎重选择所持的立场,并明确、严谨地表达出来。
总之,高考政治主观题的答题技巧是需要考生平日学习中不断积累出来的,要善于总结归纳知识点,注重练习领悟理解能力,依靠以上几条答题技巧,相信能够成功应对高考政治主观题。
如何做好高考政治主观题方法与技巧
谈谈如何做好高中政治主观题在高考文综中,绝大多数学生碰到政治主观题都有点害怕,绝大多数学生政治分数低主要是主观题得分率较低导致。
如果主观题得分率上去,政治整体成绩也许会出现一个质的飞跃。
综合各种因素,大多数学生做不好主观题的原因有:一、基础知识不牢固,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在不同的知识体系之间出现混淆现象。
二、平常练、思考的少,因为主观题需要书写文字,有的主观题甚至需要大量的书写,导致学生在平常的练习中就投机取巧,碰到主观题光等老师讲,念答案,导致自己缺乏锻炼。
三、缺乏一定的做题技巧,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理科做题有一定的规律和技巧,文科题目没什么技巧和规律,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做文科题目同样有一定的技巧和题目,这除了平常认真听老师的讲解之外,还需要自己通过做题认真的总结归纳。
因此要做好文科政治的主观题,就首先要从以上三点来下功夫一、打牢基础知识,并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所谓的知识体系,其实就是在熟练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对基础知识能够进行迁移、融合,从而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知识体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这就要求学生上课时一定要认真听讲,把握老师所讲的各个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在《经济生活》第一课第一框讲到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时,讲到了一个点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因为商品生产者要想在竞争中获利,必须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绝大多数老师讲到这一点时,都会提醒学生要注意,因为以后还会用到。
而在第五课第一框讲到公司经营成功的策略时,其中之一就再次提到了这一点,如果在第一课没有掌握好这一点,那到第五课就不能很好的理解和实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迁移。
其次要不断的完善知识体系,知识体系的构建不可能通过一遍的学习就完成,必须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的进行补充和整合。
同时还要注意不同知识体系所属的范围。
如《经济生活》都涉及了哪些知识,《政治生活》都涉及了哪些知识,《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又分别涉及了哪些知识,还要能在一个知识体系中再次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弄清所属范围。
如何做好高考政治主观题
如何做好高考政治主观题怎样做好高考政治主观题做好高考政治主观题的第一步,划分层次,明了题意。
从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命题形式看,其多以背景材料形式出现,在解答此类试题时,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审读材料。
在一般情况下,题目所给的材料较长,想一下切要害,把握主旨非常困难,如果我们采取划分层次、明了题意的方法,应不失为解决此问题的良策。
高考政治材料虽长,但有层次,审读材料要读出它的层次,化整为零,使问题简洁明了。
背景材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解题的向导和信息源,读懂材料,明了题意,应是我们解答主观性试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做好高考政治主观题的第二步,审清设问,明确任务。
高考政治题目的设问是指示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
如果对设问搞不清楚,模棱两可,就会使我们作答出现不到位或答非所问的现象。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题目的设问,在审设问的内容时,一要审清设问指示我们要解决问题是什么,二要审清投问我们用什么理论来解答问题。
通过分析近年五米高考政治真题,我们不难发现:高考政治主观题分值稳定在总试题分值的一半。
我们常说主观题容易失分,但掌握一定的技巧后我们或许会发现它其实是容易得分的地方。
在高考政治中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对于理论知识的很好地掌握是毋容置疑的,但掌握高考政治一定的答题技巧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答案组织要求注意“六个化”1、高考政治解题过程程序化:高考政治每答一题都要遵循上面六部曲来进行;2、高考政治答案组织要点化:每个要点自成一点,自成一理;3、高考政治答案表述术语化:采用教材政治术语或时政精辟术语;4、高考政治答案结构逻辑化:各要点之间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后、微观、宏观等逻辑关系5、高考政治答案编写完整化:各要点要支持原理+方法论、观点+材料、基础分+提高分等三个方面的统一6、高考政治字迹书写整洁化:要注意该卷老师的心理,以唤起高考政治阅卷老师的同情心和印象分(外在美)高中政治怎么学才能学好1、掌握高中政治的基本学习方法高三文科生政治逆袭方法首先是要掌握政治的学习方法,具体的学习方法如下:(1)预习就形式而言,政治预习可以分为课前预习和阶段性预习、粗预习和精预习等。
政治:多个视角,全面解析答题要领和技巧
政治:多个视角,全面解析答题要领和技巧(一)高考政治综合探究题解题指要综合探究是新课标高考的独特题型,大纲版高考题也有借鉴使用的趋势和探索使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强化训练。
1、政治综合探究题的实质与目的1)政治综合探究题的实质:是通过设置情景,摆明现象,要求学生经过自主的或者是互动的探究形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它相对于结果答案,更注重探究过程及参与,是一种参与式、探索研究式的学习方式方法。
按照高考大纲要求,政治综合探究题是要根据有关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或者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综合使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课堂学习或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方法,提出比较必要的论据,论证和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能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2)探究目的或意义探究目的既要结合相关学科、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再显一些行重要理论和观点,也要结合社会实际突出探究的社会价值,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一些依据。
同时,也是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还是贯彻新课程理念、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使然。
2、选题依据及研究方法1)研究课题及选题理由(1)拟订课题的基本要求:①认真归纳背景材料中所给的现象或问题;②仔细思考课题的切入口,原则是“切口小、课题有现实意义、有探究价值、有一定深度”;③斟酌课题语词的表达;④从教材知识、现实生活、现实意义等角度考虑所拟订课题的依据(目的)课题表达的基本格式:●关于×××的现状和展望●×××的调查研究●×××的研究综述●关于×××的思考●关于×××的研究●关于×××的背景分析●×××的分析和对策研究●×××初探●×××对×××的影响(研究) ●×××在×××中的应用如:我市出租车价格(水价、电价等等)调整方案的初步设计;关于我地中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对×××地区农民收入增长情况的调查研究;网络对中学生影响的综合分析;电视广告对居民的影响;(2 )简要说明选课理由或思路时要运用学科中的基本原理与观点并结合当前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来分析,说明选题的重要性。
2021年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思路和方法(高考考前突破)
2021年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思路和方法(高考考前突破)一、高考全国卷政治非选择题型划分(一)依学科任务划分这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评价标准。
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学科本质和功能定位,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基本素养。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评价,要求评价者要通过精心、巧妙、科学地设置复杂程度和新颖程度不等、难度不等的任务情境以诱导出能够充分指向某个核心素养及其发展水平的行为表现群。
因此,思想政治学业质量标准的核心要素包括:情境、学科内容、学科任务、行为表现。
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在复杂程度和新颖程度不同的具体情境中,让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和方法完成某一项或几项任务难度不等的学科任务,依据所展现出来的行为表现群来推断学生某一素养的发展水平。
根据学科任务,划分出的四大基本试题类型:第一、描述与分类:对真实社会生活情境中的事物、现象与问题的特征、表现、范围,按照某个维度进行刻画、比较和分类,以识别事物、现象问题的性质与种类归属。
第二、解释与论证:对真实社会生活情境中的事物、现象与问题,运用学科方法与技能分析原因,探究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寻求对世界的理解;或运用理论逻辑和实证材料对探究结论与理论命题进行合乎逻辑和科学要求的检验、理解。
第三、预测与选择:结合具体的社会生活情境,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原理对行为、事物、现象、问题的结果或影响进行分析和预测;根据约束条件和目标设计出合理可行的方案,比较不同方案的优劣利弊并作出理性选择。
第四、辨析与评价:结合具体的社会生活情境,根据某个维度对理论、事物、现象的价值与功能进行分析和评价,辨识要素、事物、概念、价值之间的关系;合理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对不同观点与立场、不同利益诉求进行价值判断,进行辩护与批判。
(二)依设问角度标准划分第一、是什么?──描述与分类?第二、为什么?──解释与论证?第三、怎么办?──预测与选择?第四、怎么样?──辨析与评价?全国考试中心命题人:全国卷试题是有规律的,主要围绕四个层面命制:辨别事物的本质(是什么?),回答为什么(是这样)?怎么办(如何解决)?最后是这个问题(事物变化)会怎么样?思维的训练和高考的方向以及任何可能会考的话题、现象,不妨从这四个层面考虑,考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高考政治主观题失分原因及对策
高考政治主观题失分原因及对策作者:任新平来源:《新课程·中学》2012年第06期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新课改理念已悄然渗透到高考试题的各个层面,所以要求我们教师要未雨绸缪,转变角色,改变方法,用新课改理念去研究高考。
尤其是政治主观题,题量少(2道大题5小问),分值大(58分).学生普遍得分较低,要分析学生主观题失分原因,我们首先了解新课改主观题的命题特点及趋势,做到有的放矢。
一、新课改高考政治主观题命题特点及趋势(一)背景材料开放性、时代性强比如,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38题是关于煤炭行业重组及安全问题,39题是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201 1年38题涉及科技创新问题,39题是关于妈祖文化的作用及发展。
政治主观题的设问有哪些特点呢?如:[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38.(1)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该省煤炭行业实行重组的意义。
(2)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为什么必须对相关政府官员进行行政问责?39.(3)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意义何在?以上各题虽然设问内容不同,但都考查学生对原因类题型(包括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掌握,即都是从“为什么”的角度进行设问的。
(二)设问的特点由上述分析可得,政治主观题试题设问具有以下特点:一题多问;大背景,小切入;稳中求新,稳中求变;探究性强,注重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注重学科内部的综合考查,涉及知识跨度大,综合性强。
试题看似简单,回答却心中无底。
(三)试题功能以“能力立意”和“问题立意”为主强调政治与现实问题的结合,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
(四)政治主观题答案文字容量最大,逻辑性最强,语言简洁精练,知识整合跨度最大综上所述,文综政治主观题能完整地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这四种能力,还考查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彰显了新课标理念,坚持了高考的目标性和选拔性。
二、新课改高考政治主观题失分的直接原因政治主观题失分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解题技巧,解题技巧集中体现在审题和答题能力上。
新课改下高考政治主观试题与“一审二定三扣答”的解答策略
EXAM I NATI ON S
新课 改 下高 考 政 治 主观 试 题 与 ¨ 一 审 二定 三 扣答 ¨ 的解 答 策 略
黄 兆福
( 山东 省滕 州 市善 国 中学 山东 滕 州 2 7 7 5 0 0 )
摘要 : 通 过 实践 研 究学 生 解 答 政 治 主观 题 能 力难 以提 高的 具体 原 因 , 把 关 于 解 答 政 治 主 观 题 的策 略 以及 注 意 事 项 并 结合 复 习教 学体 会 做 了初 步 的探 讨 。通 过 对 ” 一 审 而定 三 扣 答 ” 的 答 题 模 式 的 系统 运 用 和 作 答 规 范 性 的 强 化 性 训 练 , 利 用不 同的
次不 分 明 、 条 理 不 清 晰 等原 因 , 在得 高 分 、 满 分 上 受 到 很 大 程 度的影响。
2 问题 解 决
在对 以上 原 因分 析 之 后 , 本 人 在 教 学 实践 尤 其 是 试 卷 评
析中加强了” 一 审 而 定 三扣 答 ” 的 答 题 行 为 规 范 的养 成训 练 , 来 解 决 新 课 程 高 考 下 解 答 政 治 主 观 题 的 备 考 问 题 。 详 情
用 了。
从学生的考试情况 来看 , 多数人 只看到 了” 政 府” , 就 匆 忙 调 动 了政 治 生 活 中 ” 为 人 民服 务 的 政 府 ” 这 一 框 题 的 知 识 进行 回答 , 把 政府的职能 、 宗 旨、 基本原 则等讲得非 常清楚 , 可是 , 我 却不 能让 学 生 得 分 , 因为 题 目的 要 求 是 ” 从 经 济 生 活 知识 分 析 ” 。学 生 恍 然 大 悟 , 我 当 即请 学 生 想 一 想 : 经 济 生 活 课 本 中哪 个 地 方 政 府 或 国 家行 为 的知 识 , 特 别 是 讲 到 宏 观 调 控及 其 手 段 的知 识 ? 学 生 马 上 从 头 脑 中搜 索 出《 经济 生活 》 第八 、 十 课 第 二框 题 的相 关 知 识 。 特别 需 要 提 出来 的 是 , 学生解答哲 学 主观题 , 常 常 会 把设 问 的要 求 弄 颠 倒 了 。如某 主观 题 的设 问 是 ” 运 用辩 证 唯 物论 的 知识 分 析 通力 合作 , 共 度 时 艰 遵循 的方法 论原 则” 。 些 学生 解 答 时 却 用 了唯 物辩 证法 的 知 识 进 行 回答 , 回 答 虽 然有理有据 , 却 属 于 无 效 回答 。还 有 部 分 学 生 没 有 答 出 ” 方 法论原则” , 也 会 照 成 大 量 失 分 。其 中 有 的 学 生 可 能 是 因 为 平 时 就 不 懂辩 证 唯物 论 与 唯 物 辩 证 法 的 区 别 , 但 多 数 学 生 是
政治学科主观性试题审题方法与答题技巧
政治学科主观性试题审题方法与答题技巧作者:齐丽晶来源:《黑河教育》2011年第08期黑龙江省高考政治试题有两个题型即选择题(客观性试题)和非选择题(主观性试题)。
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占48分;非选择题有两道,共占52分。
现在的高考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这在《考试大纲》中已被明确提了出来。
要想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首先要掌握《考试大纲》对考生能力的要求。
政治学科考试考核目标与要求是:1.获取和解读信息。
获取和解读信息过程实际上就是审题过程,考生一定要把已知条件是什么,求证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解读清楚,要把信息中的关键词、关键信息、隐含信息提取出来。
2.调动和运用知识。
调动知识就是利用已经获取的信息,通过知识迁移调动出解决问题需要的知识。
调动知识要稳、准、快,这实际上是个思维过程。
运用知识就是将调动出来的知识重新整合,建构解决问题的知识体系。
3.描述和阐释事物。
这是实际解题的步骤。
描述和阐释要做到问什么答什么,做到不跑题、不滥写;要用政治术语,注意语言的层次性和逻辑性;书写认真,段落分明。
4.论证和探究问题。
这是考查学生的个性品质、创新精神,同时也是对考生情感和价值取向的考查。
论证、探究要做到由事达理,做到对问题的升华创新。
下面就主观性试题的审题方法与答题技巧谈一下自己的见解:一、主观性试题的审题方法主要采取逆读法。
具体步骤是:1.先审设问。
通常情况下,政治主观题的答题要求是由设问规定好的,如果不看清设问的要求,“失之毫厘”,往往会导致所作答案“差之千里”。
(1)审知识限定。
即审出答题知识限定在哪个范围,具体限定在哪个知识点上。
例如:“请回答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唯物论道理?”此问题的知识限定为:“生活与哲学”中的唯物论原理。
(2)审题型要求。
即审出问题是问“是什么”,“为什么”还是“怎么做”。
问“是什么”直接答原理;问“为什么”主要从原因和意义两方面入手答题;问“怎么做”主要答方法、措施。
高考思想政治主观性试题分析及对教学的建议
分析深入
要求考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时,能够深 入挖掘问题的本质和根源,提出有见 地的观点和论据。
表达清晰
要求考生表达观点时,逻辑清晰、语 言流畅、条理分明,使评卷老师能够 准确理解考生的思路和观点。
创新性强
鼓励考生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展现其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02
高考思想政治主观性 试题分析
关注时事政治和社会 热点,引导学生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实际问题。
强化学生思维能力训练,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看报,拓宽知识面,培养跨学科思维能力。
开展课堂讨论、辩论等活动,激发学生思维活力,提高口头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授解题技巧和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等,提高学生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
解答。
跨学科综合
试题注重思想政治与其他学科的 交叉融合,要求考生从多学科角
度进行分析和解答。
实践能力
试题更加注重考察考生的实践能 力,要求考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 实际相结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
试题评分标准
观点正确
要求考生的观点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具有正确性和科学性。
倡导价值观导向教育,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念
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教育元 素,将价值观教育融入课堂教 学全过程。
以身作则,树立师德楷模,引 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 生观和价值观。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 服务,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05
实例分析
典型试题解析
试题特点
典型的高考思想政治主观性试题通常涉及当前热点社会问题,要求学生结合理 论知识进行分析和阐述。
知识点分布情况
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与方法
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与方法(一)--审题方法一般审题方法:1、审材料(主题→分析、综合):①概括中心思想(把握整体观点);②划分层次(根据标点符号)→把握大概的知识点;③中心句,关键词(划出来、圈起来)→联系具体知识点;④边审材边简要拟列提纲,防止遗漏知识点(不要忽视整体观点)。
2、审设句:①范围(如果没有给,就要联系材料自己判断,材料侧重哪方面就重点写哪方面);②题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认识题,意义题);③设问中的主体和客体。
3、组织答案要点(1)要点:①段落化;②序号化;①②③abc;③规范化(专业术语+时政语言)(2)技巧:①先重点,再其它;②先观点,再材料;③先教材,再创新(时政语言);④搜索课本相关语言,把材料语言转化为课本语言。
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与方法(二)--经济生活必修一:经济生活主观题解题技巧一、是什么1、图表题(说明经济现象):①概括材料(表头、表格→横比和纵比、附注、关系→因果联系和整体与部分联系);②得出结论(问题所在+时政热点)。
2、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经济现象:经济学原理(要点+内容)+联系材料。
二、为什么1、一般型:地位、作用、意义、现状(概括材料)。
2、意义型:两个角度(国内国际);三个主体(国家、企业、人民→劳动者和消费者)(1)国家A、国内经济:有利于①社义根本任务、社义本质,社义生产目的;②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③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完善社义市场经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⑤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⑥具体的时政意义(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社义和谐社会、两型社会、科技进步自主创新、新农村建设)。
B、对外经济:a、本国:有利于①对外贸易的四个作用;②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③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④促进对外贸易,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⑤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共同富裕;⑥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高考哲学主观题解题技巧初探
文本解读新课程NEW CURRICULUM高考哲学主观题解题技巧初探黎继林(甘肃酒泉市实验中学)政治高考共有两种题型,一种是选择题,一种主观题,主观题又分为图示题和材料题两种。
通过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并结合几年高三教学的实践,对于哲学主观题从题型、设问及针对的答题技巧谈一些我个人肤浅的认识。
一、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这类题型的特点是:不直接指明所要考查的知识范围,需要考生自己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思考作出判断。
这类试题往往难度大,能力要求高,学生感觉无从下手。
答题技巧:学生在作答时要尽量从材料中归纳出符合题意的哲学道理,原则是逐句排查,不放过任何与哲学原理相关的关键字词,原理要宁多不少。
例题:(2015·北京卷)38.(36分)某一生物学教授将研究课题开发成一款用氨基酸组装成蛋白的游戏,向全球的游戏玩家开放,一个困扰了研究者15年之久的蛋白结构,仅仅10天后就被破解;各领域的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在百科全书网站参与贡献内容、修订词条,共同创造和分享海量的知识;百万名网友参与“让爱回家”行动,筹得230个红包和50多张回乡机票,帮助近300个家庭羊年春节团圆。
(1)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通过连接把自己变成了一种新的更强大的物种”。
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并用所学的哲学原理说明理由。
(10分)解题思路:这个题设范围虽然很广,涉及整个哲学这本书,但是通过分析材料的内容,还是能够限定范围的。
比如,整体和部分、量变和质变、系统优化、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践以及联系、发展等。
二、材料是如何体现哲学的某一原理的这类题的设问有明确的范围,答案要运用给定的原理来分析和阐述材料所涉及的某一问题。
答这类题的关键是要非常清楚哲学的知识体系,对每一个模块的知识范围都要熟悉,否则就会答非所问。
解题技巧:学生审题时要注意不同文字表述的差异。
比如,联系观点与普遍联系观,矛盾观与矛盾的观点。
文字表述上的差异将直接导致答题范围的不同。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规范及备考建议
主观性试题答案组织要求注意“五个化”
1.答案组织要点化:每个要点自成一点,自成一理; 2.答案表述术语化:采用教材政治术语或时政精辟术语; 3.答案结构逻辑化:各要点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4.答案编写完整化:各要点要支持原理+方法论、观点+材料、基础 分+提高分等三个方面的统一(提高分是指要联系最新时政精辟观点, 进行创造性答题而争取加分);(内在美) 5.字迹书写布局整洁化(外在美)。
其次,部分考生原理表述错误。部分考生写成认识是实践的基础、
认识决定实践、真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认识是具体的有条 件的,暴露出考生重点知识掌握不牢固。
再次,大部分考生在组织答案的时候,只有对材料语言的罗列没
有理论依据来引领,或者只有教材理论观点没有材料论证,没有把二者 有机结合起来,或者材料解析和理论错位,造成知识点与材料“两张皮” 现象。多数考生只有原理,没有结合材料分析,部分考生简单罗列出认 识论部分哲学原理。
4. 热爱生活,关注时事
针对近年来高考时政性加强、多源于生活的特点(特别是相 关的时政素材与时事政治语言,近年来直接出现在题肢或答案 中),特别强调对一年来时事政治的学习和把握,最好能把社会 生活中的最新的理论和新鲜的时事在平时际,进行有效的整合,灵活 的迁移运用,提升认识。
高考政治:主观答题技巧
高考政治:主观答题技巧高考政治:主观答题技巧简答题的审题,从内容看包括:审材料(或图表)、审设问、审背景。
从具体要求看,包括五个要素:①问题——本题要解决什么问题或哪些问题;②角度——围绕“问题”,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分析,还是其中某一个或两个方面;③知识范围——是运用哪个分册的知识,有没有更具体的限制;④答题条件——设问中对于解答该问题有没有指向性或限制性条件,如“从……角度”、“结合(联系)……”等;⑤时政背景——试题考查的是不是国家正在高度的问题,与什么重大时政有关,党和政府在这一方面有什么规定或政策(这些内容可能也是答案的组成部分)。
有些要素是试题直接呈现出来的,有些还需要进行分析、比较和认真思考才能获得。
必须明确:五大要素不清,就不能去组织答案,否则就会导致答非所问、丢三落四,既浪费了时间,也不能得分。
例:(2004年江苏卷)35、近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
“毒火腿”、“注水肉”、“劣质奶粉”、“有毒粉丝”等事件接连被曝光和查处。
这些事件,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问题:运用市场经济的法制性特征的知识,说明怎样才能有效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
答案:(1)市场经济的法制性,是指社会经济运行有健全的法制基础,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活动必须依据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进行。
(2)为了维护公平竞争,国家要严格执法,依法打击扰乱和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
(3)消费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解析:通过审题,应该明确:①本题的中心问题是“防止此类事件(生产有毒食品)的发生”;②角度是“怎么办(怎样防止)”;③知识范围很具体,是经济学中“市场经济的法制特征”;④背景在于“针对市场调节的不足,整顿市场经济秩序”。
【高考复习】高考政治主观试题解题技巧
【高考复习】高考政治主观试题解题技巧3+X文综试题的题型有两种:(1)单项选择题,(2)问答题。
文综试题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现实问题立意,依据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重在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以学科内综合为主,占80%,学科间综合为辅,占20%。
政治部分也大体如此。
因此,解答好政治主观试题,对于在3+X文综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不少考生来说,主观性试题,尤其是政治主观性试题,始终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面对政治主观性试题,不是不知所措回答的不够全面,就是不着边际答不上要点。
下面就主观性试题的类型,解答主观性试题的步骤及分析解题的技巧谈一点个人的理解和看法,供考生参考。
1、主观题类型(1)综合考试的主观题主要是简答题和论述题,论述题也是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的。
(2)论述题一般采用两种类型:两种类型题的区别可以从设问看出来,发散思维一般是问“你对材料中反映的问题是如何认识的?”、“说明了什么?”由你去进行发散思维,去归纳出结论;集中思维的设问一般是“材料体现了什么”、“反映了什么”或是已有结论了,不用你去归纳,而是把你的思维集中到这个结论上,重在考查这个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这种题的答案就在材料中,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该题的材料分析出答案。
2、解主观题的步骤第一步先判断该题是考查哪一学科的,是单科的、还是学科内综合的、还是学科间综合的题。
第二步看设问,确定答法,分清该题属于集中思维还是发散思维。
第三步分析材料,每一句材料都有一个或多个"有效信息",要努力挖掘出材料中的每一个"有效信息"。
第四步如果是集中思维的题,则要通过对材料逐句分析,分析出设问中提出的基本理论是怎样得出的、怎样体现的。
如果是发散思维的题,则要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挖掘出与材料相关的基本理论,从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论述。
3、分析时要注意三点第一找准切入点--一般是从基本概念或基本理论入手进行分析。
如何回答高中政治主观题
政治主观题教学反思利辛一中政治组朱涛高中政治主观题的回答是学生很棘手的问题,学生经常会问及是否有答题技巧或者捷径,我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我告诉学生事物都是有规律的,说明政治主观题的回答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够根据具体材料问题分析如何答题等等。
每个题目的材料有所不同,回答问题的主体也是有差别的。
因此,一味追求回答主观题的捷径是不可取的,要了解近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的命题特点、学生得分低的主要原因,要掌握不同类型的主观题答题的普遍规律,更要结合材料组织答案,长期训练并经常反思总结才能真正提高回答政治主观题的技能。
近年来,的命题特点:重视基础,突出运用——注重能力;热点多元,模拟情境——拓展思维;强调联系,细分入口——回归教材;角度多维,分层设问——综合思维;适度开放,难度稳定——引导创新。
再看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学生得分低的主要原因:概念不清楚易判断失误;观点理解不透易知识迁移失败;知识表述不全造成要点缺失;人文通识不广易思维不活等。
我是根据以上分析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解决这一难题的:一、引导学生夯实教材基础知识回答政治主观题需要学生的勤奋和努力,让学生知道要回答好主观题,必须对教材中的基本原理,即基础知识非常熟练,把课本吃透。
只有这个前提具备了,才能考虑如何回答好政治主观题,所以政治主观题学生的回答得分不高,一直困扰着学生,其实,需要夯实教材基础知识,教材是题目之源。
二、引导学生学会审清材料内容要在审题时能够提取有效信息,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考虑信息点,其有效信息可以是关键词、重点句子或者提取中心思想,同时还要注意材料中的标点符号,尤其是分号,有利于分清材料的层次。
然后结合分值多少,与材料层次对应,宏观把握。
做好这一步,才能避免离题现象,结果是写了很多得分却很少。
三、提示学生把握题目设问角度通过认真思考设问角度,明确解题思路。
要求学生答题前根据设问清楚所需学科模块,知识范围,答题具体要求等,要做到答题具有针对性,避免出现答非所问,盲目答题;还要清楚题目设问的类型,即原因类、辨析类、图表类、看法类、意义类或措施类等,根据题目类型看需要哪种答题模块来设计答题思路;在答题时还要充分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开拓思维,培养能力,这是值得广大教师学生探讨的问题。
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必备答题技巧有哪些
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必备答题技巧有哪些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国家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必备答题技巧,供大家阅读参考。
目录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必备答题技巧政治答题注意事项高考政治选择题答题技巧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必备答题技巧1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命题特点重视基础,突出运用——能力立意;热点多元,模拟情境——拓展思维;强调联系,细分入口——回归教材;角度多维,分层设问——思维综合;适度开放,难度稳定——引导创新。
2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学生得分偏低的主要原因:1、基础知识未落实:①概念界定不清——判断失误;②观点理解不透——迁移失败;③知识表述不全——要点失缺;④人文通识不广——思维失活。
2、常规能力未到位:①无法提炼有效信息——茫然失措,切题困难;②不能形成有机联系——思路不清,运用失当;③没有结合热点分析——东拉西扯,要点不显;④难以形成稳定观点——观点游离,点睛缺失。
3、解题未掌握:①命题特点不清——定位不准;②问题要求不明——破题不易;③答题过程不白——思路不顺;④答题套路不熟——得分不高。
3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审题过程要注意“六部曲”1、看:看什么——看设问怎么看——要看出设问的范围(政治科的考点包括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三个部分,哲学常识又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价值观四个部分);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指向主体特殊的限制与要求等,并一次性将所有的问题看完。
2、抓:抓什么——抓住材料的关键词,中心意;怎么抓——通常可用“首尾法,词语频率法,同一中心法,引导法”来抓;3、领:领什么——领悟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考什么知识原理;怎么领——从题目的材料出发,去思考该题所处的时政背景,从而判断出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想考查什么知识内容4、联:联什么——紧扣题目的材料联系相应的教材术语和时政术语;怎么联——回想相应的教材知识网和相关热点背景,准确完整的联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萧山十中高三政治授之以渔----新课程高考政治主观试题解题技巧高三政治备课组2014.09新课程高考政治主观试题解题技巧教案萧山十中高三政治备课组序言在历年政治高考中,主观试题所占的比重都超过了50%,从历年高考政治得分情况分析看,主观题的解答情况直接决定着整份试卷的考试成绩。
因此,提高主观试题的解题能力对提高考生的成绩至关重要。
高考政治主观题多是大背景、小切口,重在考察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迁移知识的能力、联系实际的能力、描述论证的能力。
要达到培养和提高上述能力的目标,最根本的应对策略就是在平时的学习训练过程中注重研究性学习,研究和积累各类题型的命题规律和解答技巧,以期在解题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下是对几种常见的、值得注意的题型: 体现类、反映类、原因依据类、解决措施类、意义类、认识类、启迪启示类、辨析评析类、图表类、综合探究类和收敛性的特点、解题技巧和真题研析。
供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参考借鉴,以期对广大学生有所帮助。
教案一题型一:“体现类”主观题【题型特点】体现型设问一般有三种形式:⒈“材料是如何体现某某知识点或原理的?”;⒉“材料是如何做到某某观点或原理的?”;⒊“运用某某原理分析说明某一观点或做法”。
【解题技巧】这类题目对于考生要求较高:首先,要审清题意,抓住设问的规定性。
“如何体现(做到)”四个字,意味着应该从“怎么办”角度作答,而不是“是什么”或“为什么”。
其次,必须牢固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这种设问指向性非常具体,要求考生必须准确全面掌握相关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再次,还应该增强阅读理解能力,从材料中充分提取有效信息,并使用所学知识加以解析。
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梳理——作答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审清设问的角度、范围和知识指向。
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三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真题回放】【例1】(2008年夏季高考•北京卷)航天界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经过前六次无人飞船的试验后,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但这仅仅是载人航天出舱的第一步。
在此之后,我国再发射载人飞船,会将飞船的一个太空舱留在太空轨道,使之成为空间实验室;通过多次发射,多个太空舱在太空对接,便可以形成真正的空间站;再向前发展,中国人登上月球,将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10分)【答案】①前6次无人飞船实验是“神舟”七号成功发射的前提和基础。
②“神舟”七号是在前6次无人飞船实验基础上引起的质变。
③从“神舟”七号到空间实验室,再到空间站、探测月球等,是在新质基础上不断量变、质变的过程。
【研析】“×××(这是材料)是如何体现×××(这是试题要考查的理论)的”,这是高考试题中常见的一种类型题,这种类型题的答案的每个要点应当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材料(对材料要加以概括,而不能一味的抄材料),二是理论,实现材料与理论的有机对接或一一对应,既不能仅仅回答理论,也不能理论与材料两张皮(先罗列理论后罗列材料,或反之)。
在此题的答案的每一个要点中,前部是对材料的概括,后部是量变和质变的关系理论,组织答案的思路、格式特点鲜明。
【例2】(2008年高考•宁夏卷)材料二虽然中国的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相当于美国的14%,世界平均水平的65%,但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和中国国内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能源紧张情况,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胡锦涛主席在APEC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中国将全力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并提出了坚持合作应对、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公约主导地位、坚持科技创新等四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建议。
胡锦涛主席向国际社会所作的庄严承诺以及提出的建议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12分)【研析】本题以胡锦涛主席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为背景,考查考生对我国外交政策的理解,回答时要明确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材料中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结合材料具体回答即可。
【答案】①气候变暖问题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并全力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与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
②“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主张既积极回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减排要求,又充分考虑了中国的国情,体现了中国政府在对外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③面对气候变暖问题,中国政府所提的四点建议体现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政策新理念。
题型二:“反映类或蕴含道理类”主观题【题型特点】此类试题一般来说所给的材料有文字式的,更多为图表式的试题并且多数考查经济生活知识,因此要通过材料中隐含的数据,在横向、纵向比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以考查学生的归纳问题的能力、评价问题的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凡是试题要求回答“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情况、现象、问题等)”,要求回答的是“有什么”或“是什么”,其答案就是来自材料之中,要对材料的信息正确选取表述;如果是“上述材料蕴含(反映)了什么道理(经济学、哲学、政治、文化学)的,答案则来自教材。
但注意读材料时要从部分读到整体,从现象读到材料的本质。
【解题技巧】不管是哪一种设问的方式,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是理性的也就是说感性材料理性化,即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明。
如果是图表式的要做到以下五点:1.读题头。
题头即为归纳内容的主题;2.读内容。
包括表格内的纵向和横向的内容,此为最重要的信息;3.读小注。
此为图表题的重要信息之一,其所含的信息占一定分值;4.注重几则材料的内在联系;5.联系课本所学的知识和时政语言。
【真题回放】【例1】(2008年高考•山东卷)山东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社会主义新山东的发展目标,真抓实干,取得显著成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揭示图7反映的经济信息(3分)【研析】本题以山东省不同行业投资增长率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分析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过读图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对高新技术产业和环境水利的管理费用的投资明显增加,对电力、冶金、煤炭等高污染性行业投资明显降低,联系注从而我们可以得出我们国家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答案】2007年山东省对高新技术、环境管理等行业投资大幅上升,对电力、冶金等行业投资明显减弱,小火电等落后生产能力被淘汰,投资结构不断优化,节能减排取得较大成绩。
(若答出“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言之有理的答案,可给分)【例2】(2007年高考•天津卷)材料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而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
为贯彻党中央精神,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增加用于解决民生问题的财政支出。
各级地方政府也根据本地实际采取各种措施,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促进社会和谐。
材料二“自古读书需交费,而今上学不花钞”,道出了人们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的欣慰。
免收学杂费成为继免除农业税后又一场惠及广大农民的“及时雨”。
“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曾是农民看病贵的真实写照,而今形成的农村初级医疗保障制度使农民健康有了“保护伞”。
“关注民生之本,心系百姓利益”,“十一五”开局之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再就业资金251亿元,使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绩,谱写了一首民心歌、和谐曲。
材料中反映了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哪些关系?请加以说明。
(12分)题型三:“原因依据类”主观题【题型特点】此类题最常见的设问方式有“原因”、“理由”、“依据”、“为什么”、“必要性”、“重要性”等呈现方式。
【解题技巧】“原因+意义”。
原因一般是必要性 (即依据,包括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意义一般指将要出现的好的方面,包括理论意义和时政意义。
因此,此类题目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
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有秩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真题回放】(2008年高考•全国卷I)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的历史从一个侧面表明,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尊重各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珍惜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载入宪法。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又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长期坚持。
为什么党和政府要长期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析和答案】此题考查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四个考核目标: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考查了“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依法治国”等知识点。
分别要从“现实依据”、“理论意义”、“时政意义”等角度回答: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变(3分)(此为现实依据)。
历史和实践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顺乎民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方针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4分)(此为理论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作为一个法治国家,党和政府必须依法行事(3分)(此为时政意义)题型四:“解决措施类”主观题【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要求我们回答的是应该怎么做(如措施、对策、办法、建议等),考查的是探讨问题的能力(即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答案来自与问题相对应(或相关联)的教材上的知识。
在探讨问题时,即回答怎么样做的时候一是要分清行为主体是谁,即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和个人等;二是要针对问题的实质或该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措施等。
【解题技巧】解答此类题目时,可采用主体发散法和定点法相结合。
主体发散法是指在解题过程中思维指向的内容因不同的主体角色而转换的思维方法。
主体发散法的典型特征是角色视角,既对不同的主体说不同的话。
运用主体发散法注意两点:首先,要明确“怎么做”“如何办”的主体是谁?即“角色”是谁?其次,要以题目设置的情景,站在不同主体角色的视角立场上回答不同内容,所答内容符合角色身份。
有些主体明确,有的主体不明,同学们要对主体进行发散,常见的主体有以下层次及类别:(一)经济生活措施:【国家、企业(经营者)、个人(消费者、劳动者)】◆1、国家采取的措施:(1)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