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高沟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 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与朱元思书》详解课件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 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 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语文课件
整体·感知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
使人看了感到有 “高山”凭依(高峻的)
竞上,互相轩邈寒;凉之争意的高树 直的指形势,,争着向上
千百成轩峰,高。;邈泉,水远 激石,泠泠作
形容水声的清越
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
相向和鸣
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通“啭”,鸟叫声
语文课件
整体·感知
译文: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郁郁葱葱的树 木,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那山)凭着(高 峻的)地势,奋力直向上耸起,仿佛竞相向高 处和远处伸展;(它们)争着向高处发展,笔 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高峰。 泉水冲击着石头,发出冷冷的清响;美丽的鸟 儿相向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树上的) 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唱,(山中的)猿猴也时刻 不住地啼叫。
语文课件
体裁·介绍
书——书信,一种文体。《与 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 书信节选,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 江的秋景,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 人其事皆不可考。
本文是一篇骈体文,讲究对仗 和声律,多用四六偶句(骈句), 少用散句。
语文课件
字·词·音
piǎo
缥碧
líng
泠泠
lì
戾天
lún
经纶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与朱元思书》教案 苏教版 (2)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诵读能力。
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3.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捉高鉴赏水平。
4.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志趣美、语言美。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赏析理解本文的感受作品的志趣美、语言美。
教学方法1.朗读法。
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朗读。
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可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在板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背诵提纲,帮助学生背诵。
2.合作探究法。
以学生为主体,在相互讨论中交流看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课堂真正成为学堂。
教学步骤:一、导入:从地图了解“富春江”,桐庐和富阳,引入本文。
二、检测预习:1.请学生书写课题作者。
介绍“书”。
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
在信中,作者用生动而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富阳至桐庐一带的富春江山水的景色。
2.请同学朗读没有句读的文本。
及时纠正朗读中的错误字音等预设:缥碧(piǎo)急湍(tuān)轩邈(miǎo)泠泠作响(líng)嘤嘤成韵(yīng)千转不穷(zhuàn)鸢飞戾天(yuān)窥( K uī )谷忘反三、初读课文,感知音韵美1.教师出示朗读指导,学生组内自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小组展示比读。
2..请学生谈谈初读感受,如:文本短小,四六成句,写了美景或者抒发了感情等。
教师简介“骈文”,了解特点后全班齐读。
四、比赛背诵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示范背诵第一节,要求学生比赛有感情的背诵展示。
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五、小组合作课堂研讨1.吴均游览富春江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板书: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写)2.吴均是怎样表现“水之异”“山之奇”的?要求学生自我鉴赏,然后组内交流,班级内小组展示、修正、补充等明确:写水,一是从“水皆缥碧”到“直视无碍”,这是写它的清澈;一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这是写它的湍急。
九年级语文上册 18《与朱元思书》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8、《与朱元思书》(吴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2、准确地译文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3、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4、抓住特点有层次的写景方法。
教学重点及其难点:2、准确地译文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3、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4、抓住特点有层次的写景方法。
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朗读,讲解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2、准确地译文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2、准确地译文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教学方法朗读,讲解,质疑,讨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齐读《三峡》,作者是如何来写三峡?(先写山,后写水,写水按照夏水,春冬,秋的顺序来写,由此引出《与朱元思书》)二、出示教学目标1、课题解析:“书”:指书信,本文是吴均写给好友的书信的一部分。
骈体文:又称“骈文”,是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
特点:讲求对仗,句子通常是四字句、六字句相互交替,晚唐时被称为“四六”文。
2、作者简介: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某某安吉)人,南朝文学家。
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
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
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他的骈文成就很高,《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都是传诵很广的名作。
三、出示自学指导四、互动交流一:借助文下的注解,试着用通顺的语句,疏通课文,掌握虚实词的含义,并翻译课文。
(具体加点字解释和翻译见课件)五、互动交流二1、总领全某某水特征的是哪一句?全文结构有什么特点?(“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总分式)2、作者笔下的水是怎样的情状的呢?请根据文中的有关词语说说水的特点。
(“静态:清澈;动态:湍急。
”)3、作者笔下的山有怎样的特点呢?请同学们概括一下.(“山高、树多、景美。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与朱元思书》教案(新版)苏教版
第十八课《与朱元思书》(吴均)教材分析: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现存为节文。
吴均在这封信中,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学情分析:对富春江山水的陌生,可能会减弱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致。
然而文章优美的语言会第一时间打动学生,我们不妨从朗读、品味语言下手。
对于文章的难点“鸢飞戾天”两句的理解,以学生现有的生活阅历恐怕是勉为其难。
我们不必刻意求深,求透,有所感悟即可。
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2.体会作者由观赏自然景物而引发的内心感触。
3.熟练地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疏通文意并熟练地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义。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自学:1.熟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缥.碧轩邈..泠.泠千转.不穷柯.鸢.飞戾.天经纶.窥.嘤.嘤成韵.2.结合词典,注意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风烟俱净..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窥.谷忘反负.势竞上好.鸟相鸣从.流飘荡天下独绝.猛浪若奔.窥谷忘反.一百许.里蝉则千转.不穷横柯.上蔽经纶..世务者鸢飞戾.天者3.了解文章作者和内容,进行填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背诵并默写全文。
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说起古文就不能不提写山水的文章。
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留恋于大川名胜,寄情于小桥幽径,写下了无数动人的篇章和优美的佳句。
你还记得哪些描写山水的诗句或古文片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吴均所写的《朱元思书》,相信你会看到很多熟悉的山水美景。
二、【学生活动一】自学检查1.释题:2.作者及背景资料介绍:3.关于文章的体式:本文是一篇骈体文,全篇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
4.地名的介绍:三、【学生活动二】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感受作品的声韵美。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8课《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导学案(新版)苏教版
与朱元思书-------吴均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我能品读赏析文章,感受其自然美、人情美。
2、我能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把握课文的主旨。
3、我能深入文章意境,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志趣美、结构美,获得美的享受。
【学习重点】把握课文的主旨,理解赏析作者所创设的意境。
一、自主学习。
(在预习时结合课本独立完成该部分内容)1、再译文章重点字词。
(教师课上明确)天下独绝..箭:..:急湍甚猛浪若奔.:互相轩邈..:负势竞上.:争高直.指:百叫无绝.:鸢飞戾.天:望峰息.心:横柯上..蔽:千转.不穷:2、再译重点句子。
(教师课上明确)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②“负势竞上,互相轩邈”③“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④“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⑤“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二、合作探究(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形成共识,记录讨论成果及存在的困惑,组长推荐学生回答。
比一比哪组最厉害。
)1、全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2、作者采用什么方法描写异水?3、作者眼中的山是怎样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文中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找出相应的句子并进行赏析?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课堂小结】【课堂检测】(多媒体出示答案)巩固练习(必做题):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其意义A.水皆缥.碧( ) B急湍.甚箭( )C.互相轩.邈( )D.泠泠..作响( )E.鸢.飞戾.天者( )F.横柯.上蔽( )2、再次巩固翻译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C、“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选做题:(1)、写富春江的水,从______、_____ 、 _____ 、_____ 角度写出了水的______和______,突出了____________ 的特点。
(2)、写富江春的山奇表现在:奇一________________ 奇二 ________________(3)作者游山时的感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语文上册 18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18.与朱元思书
知识:古代描写富春江的诗句附诗句:①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唐•韦庄) ②三吴行尽于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苏东坡) ③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元•吴桓赞) ④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
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
(清•X嗣绾)
《与朱元思书》
第二课时
达标检测
1.①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②至③平息④凭依
2.①像鸢飞到天上的人(为名为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②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3.以动写静,使静止的景物富有动感,更能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两岸山势的陡峭与壮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4.由高到低,由远及近视觉,听觉
虽亟思奋发有为,但终未显达,故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感。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与朱元思书》教案(新版)苏教版
《与朱元思书》
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背诵并默写全文。
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3.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捉高鉴赏水平。
4.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志趣美、语言美。
2.背诵课文。
教学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
第二步:读
:互相轩邈
富阳至桐庐一百来里的风景,作者是怎样概括
总结
课
说明:预习作业、训练作业、当堂检测及巩固作业附后。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8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word版)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8课《与朱元思书》教课方案(word版)《与朱元思书》教课方案[课题(学科和年级)]与朱元思书(语文九年级)[教材简解]《与朱元思书》固然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本质是一篇清丽的写景小品文。
此刻我们读到的文本,或许并不是是吴均与朱元思书信的全文,仅是作者描述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富春江上雄奇艳丽景致的一段。
第一,富春江奇异艳丽的风景尽显于“风烟俱尽,天山共色”,美景就在这样天朗气清的壮丽背景中睁开。
“从流飘扬,任意东西”,不单写出了江流委宛,随流飘扬的信舟游乐之所见,更表现了作者沉醉于美好大自然的安逸任意心情。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归纳了本文所写山光水色的一个整体特色。
接着,作者分别就其山川作工笔描述。
其水:沉静的江面,水之澄澈,以致千丈深的水都能见底,游鱼细石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湍急的河段,水流又如疾箭,若奔马,势不行挡。
夸张比喻中,水之异尽现。
其山:两岸峭壁,皆生寒树,崇山峻岭,争相竞高,直入云天,动向比较中,山之奇毕呈。
而后从听觉写泉音、鸟鸣、蝉嘶、猿叫,活力盎然的大自然交响曲,令人向往。
于是,作者不由触景生情,自然表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歧视,委婉传达出倾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最后四句,仍结在写景上。
幽静淡雅,余音缭绕。
[目标预设]1、掌握并累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感知文章粗心。
2、品读赏析文章,感觉其自然美、人情美。
3、领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理解作者所创建的境界,掌握课文的要旨。
4、能力方面:深入文章境界,领会文章的语言美、境界美、志趣美、构造美,获取美的享受。
[要点、难点]语言美、境界美、志趣美、构造美[设计理念]联合我校教课改革本质,努力表现讲堂学习主动性的回归,让学生成为讲堂的主人与主体[设计思路]1、激情引入→提出问题→学习研究→稳固新知→综合运用。
教课中综合运用多种教课手段,培育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学习研究精神,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获取悉识的能力。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苏教初中语文九上《与朱元思书》 ()
第18课与朱元思书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背诵并默写全文。
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3.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捉高鉴赏水平。
4.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志趣美、语言美。
2、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
三、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作者简介;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调;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整体把握文意。
[教学步骤]一、预习导学: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飘荡()急湍()轩()邈()泠泠()经纶()横柯()2、在网络或书籍上查找作者的相关知识及骈文的知识。
补充:吴均出生寒贱,自幼好学而有超群的才华,所作诗文,深受当时行家称赏,其文章风格清拔而有古气,时人效之,称为“吴均体”曾做过吴兴主簿、建安王伟记室、国侍郎等官后官至奉朝请。
他为人耿直,因私下写《齐春秋》,并如实地记录了齐梁间的历史,萧衍“恶其实录”,便焚其书稿免其官职。
不久又奉诏撰写通史,未成而卒。
3、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感受作品的声韵美。
二、导入新课。
三、师生互动交流1.老师指导朗读,把握节奏、重音、停顿。
学生朗读或范读课文。
(1)注意语速。
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2)注意停顿。
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
(3)注意重音。
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4)注意节拍。
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
如:“风烟/俱净。
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与朱元思书》说课稿 苏教版
与朱元思书一、说教材《与朱元思书》是一篇文言文,属山水小品,文章以简练隽永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
因此,我把“熟读课文,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品味写景佳词妙句,提高审美能力,及通过想像对美的再创造能力”确定为本节课的活动目标。
本文是一篇美文,课文中有大量的美资源,如语言美、结构美、景点美和情感美,再加上本期“三同六步”的主题是“学生的课堂,语文的课堂”,因此,我把“在朗读过程中,品味写景佳词妙句,欣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课堂规范及习惯”确定为活动重点,而本文又只是节选部分,作者写这封信的真正目的是像《三峡》一样为写景而写景,还是表达淡薄名利、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我们无从查考,所以我把本文的主旨和寓情于景的写法确定为难点,若有学生提到,再稍加点拨,不作具体深入讲解。
二、说教法《语文课程标准》对学习文言文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而在课前对学生所作的调查了解到,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缺乏兴趣,主要原因是文言文语言过于拗口,不同于现代文来得平白。
根据以上情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定位在阅读教学法上,让学生在读中品、读中思、读中悟,让学生养成学习文言文的规范和习惯,从而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三、说教学过程(一)导入语设计鉴于本文属山水小品,我将由陶弘景的“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导入,诱发学生对过去所了解的美景的回忆,然后引用元朝的吴桓赞的“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通过字面意思对比,激发学生阅读课文、走进富春江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课文在学生兴趣被激发之后,适时地引导学生走入文本,在此环节中,为了体现新课标的精神,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我让学生自主选择听课文范读的形式(老师或录音),并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分辨文言文的句读和重音。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放声自读,体验朗读的乐趣,然后再一次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选择同学个别朗读------在经过多次的接触文本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地感知课文,为后面的语言品味垫定扎实的基础。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 与朱元思书教案2 苏教版(2021学年)
江苏省高邮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与朱元思书教案2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高邮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与朱元思书教案2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高邮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与朱元思书教案2 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18 与朱元思书年级九年级学科语文备课时间第_周,星期_备课教师组长总课时数1本课时数1教学内容18与朱元思书教学目标1.能通过书下注释和同学互助了解文义;2.通过品读能够说出作者观察角度的独特,写法的精妙;3.通过不同层次地朗读能够领会到富春江绮丽的美景和作者的感情。
教学重点能通过书下注释和同学互助了解文义。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基本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运用所学议论文知识分析文章。
通过品读能够说出作者观察角度的独特,写法的精妙。
教学过程教学调整风烟俱净.:3.一词多义绝: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哀转久绝./群响毕绝.)沿溯阻绝.池中奇峰绝.壑因恸绝.良久来此绝.境直:直.视无碍争高直.指(四)三读课文,理解课文语句,疏通全文。
(五)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第一段:第二段:(六)深入探讨课文。
1.文章中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天共长天一色"意境相同的句子是什么?(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2.文中总领全文的一句:3.文章水的特点是什么?用了哪些修辞。
找出相关的句子。
水的特点:; 修辞:4.可见作者写“奇山”的特点是什么?用了怎样的手法?(结合文中例句稍加说明)“奇山"的特点:; 运用的手法:5.怎样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呢?(七)总结全文1.本文从行船游江的实感出发,着力刻画自富阳至桐庐一带富春江的山山水水,以鲜明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这里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和的思想情绪。
苏教初中语文九上《18与朱元思书》PPT课件 (2)
译文: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 像奔腾的骏马
•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 势 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互相 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负:凭借 竞:争逐 上:向上
轩邈:比高远,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 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直指:笔直地向上。指:向上
译文: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常绿的树木; 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仿佛都 在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 向上形成无数个山峰。
,嘤嘤成 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 戾 天者,望峰 息 心;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 反。横 柯 上蔽,在昼犹昏;疏条 交 映,有时见日。
•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 流飘荡,任意
东西。俱:都 从:顺,沿
东西:指作者随心所欲观赏景物使船所至的意思
译文: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尽净,高爽晴空一尘不染, 与青青远山融为一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移动,随
译文: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 也还像黄昏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
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 鸢飞 戾 天者,望峰 息 心;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 反。
息:停止,平息 反:同“返”,归,还
译文:像老鹰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 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利利禄的心就平静 下来;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
第二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练习译讲课文,方法:先解决
句中的重点字词,再译讲原句,一句一译 同桌互相合作。
时间:10分钟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 流飘荡,任意
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 无碍。急湍 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 生寒树;负 势竞 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
班级:姓名:评价等第:
一、【学习目标】
1.继续借助课文注释,初步感知文章大意。
2.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情趣美等,获得美的享受。
二、【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美,提高其审美能力。
2.正确理解“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所抒发的感情。
三、【自主学习】
1、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原文语句。
“视觉”:
奇山
“听觉”:
2、根据课文填空。
(1)负势竞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百成峰。
(2)这篇文章选自______朝梁文学家_________之手,他的字是____________,吴兴故鄣人。
四、【合作探究】
1、解释句中加点字字,并做题。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
响;好鸟
..相鸣,嘤缨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思考:作者从什么感觉来描写奇山?作者有什么感受?
2、翻译课文。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3)本文是骈文,请找出文中出现的对偶句。
五、【达标巩固】
阅读下文,完成4—9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加点字的字。
(1)一百许.里:(2)从.流飘荡:
(3)横柯.上蔽:(4)在昼犹昏.:
2.下面句中含有通假字的是()
A.千丈见底 B.有时见日 C.窥谷忘反 D.泠泠作响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4)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
视觉:
听觉:
5.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
第一段总写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
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
6.说说你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深层意思的理解。
写一则100字左右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