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现当代戏剧-精选文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剧在这个阶段也比较繁荣,产生了曹禺发掘 历史精神,以“卧薪尝胆”故事鼓励今人的《胆 剑篇》,郭沫若重新评价历史人物,为曹操和武 则天翻案的来自百度文库蔡文姬》《武则天》,田汉展现历 史人物精神境界发展变化的《关汉卿》等作品。
这批历史剧中田汉的《谢瑶环》、吴晗的《海瑞
罢官》、孟超的《李慧娘》不久就遭到了政治批
第十章 现当代戏剧
一、现当代戏剧概述
(一)现当代戏剧的发展与主要特征
现代戏剧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十年。
第一个十年的戏剧着重在揭示社会问题,而丁
西林、田汉的创作成就最为突出。第二个十年是
左翼剧作家把革命戏剧推向现实,推向大众。
“九·一八”以后,救亡的街头剧活跃一时。李 健吾、夏衍和曹禺是三十年代剧作家的突出代表 。第三个十年,抗日救亡是时代的主题,戏剧也 以此为主旋律,集体创作和演出活动出现高潮, 涌现了大量的反映现实、激发民族情绪的剧作。
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大批及时反 映时代潮汛的作品接连诞生,《于无声处》《丹 心谱》《报春花》等。与此同时,《曙光》《陈 毅市长》《彭大将军》等表现“文化大革命”中 受迫害的老一辈革命家的剧作,也激发了民众对 革命人物的怀念之情。
20世纪80年代,既重视创作主体的积极性,又 注意欣赏主体接受性的实验戏剧应运而生,产生 了一批有影响的实验戏剧作品,如沙叶新的《耶 稣·孔子,披头士列侬》、魏明伦的《潘金莲》 、陈子度等的《桑树坪纪事》等。刘锦云的剧作 《狗爷儿涅槃》,李云龙的《荒原和人》
在延安解放区,戏剧活动本来以演出中外名剧 为主,1942年以后,《兄妹开荒》《夫妻识字》 等新秧歌剧广为流传。在秧歌剧的基础上,又出 现了新歌剧的创作热潮。创作出现代民族歌剧的 奠基之作《白毛女》(贺敬之、丁毅等执笔)。
(三) 当代戏剧的代表性作家作品
1949—1966年的当代文学被称为“十七年文学 ”。安波的《春风吹到诺敏河》是最早反映农业 合作化运动的大型剧作;沈西蒙等的《霓虹灯下 的哨兵》、陈耘等的《年青的一代》、丛深的《 千万不要忘记》是反映阶级斗争的。
还有一些剧作家借助于戏剧的手段,对现代文学 中的经典小说予以重新展现,如《死水微澜》《 生死场》等。
从表现手法上看,现当代戏剧在审美上显示出 和传统戏曲的明显不同:除演员表演之外,还有 比较复杂的布景和道具,有时还动用声、光、电
等现代科技手段。
(二) 现代戏剧的代表性作家作品
现代戏剧可以分为三个十年发展阶段。第一个
十年余上沅的《兵变》洪深的《赵阎王》欧阳予
倩的《泼妇》《潘金莲》,熊佛西的《兰芝与仲
西方现代话剧直接影响到中国剧坛,引来了20 世纪80年代话剧舞台变革的大潮。1982年,高行 健与北京人艺合作,推出《绝对信号》,开始了 实验话剧的新阶段,随后又推出《车站》《野人 》等剧作。
这一时期较有影响的还有警世寓言剧,如何冀 平的《天下第一楼》、杨利民的《黑色的石头》 、郝国忱的《榆树屯风情》和李杰的《古塔街》 等。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 展,还出现了一批表现时代人物和重大社会现实 的话剧作品,如《中国制造》《三峡魂》等。
第二,描写现实生活的作品。如宋之的的《祖国 在召唤》、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陈铨的《 野玫瑰》等。第三,讽刺作品。老舍、袁俊等人 都创作了针砭时弊的作品,其中以陈白尘的《升 官图》较为突出。
此外,沦陷区以秦瘦鸥的《秋海棠》、张爱玲的 《倾城之恋》为代表的市民化戏剧也呈现出引人 注目的态势。 郭沫若在抗战时期,他创作了《虎符》《屈原 》《棠棣之花》《高渐离》《南冠草》《孔雀胆 》等“六大历史剧”。左翼作家夏衍这一时期也 推出了《法西斯细菌》和《芳草天涯》两部重要 作品。
老舍的一些戏剧作品独树一帜,代表作品是 《龙须沟》和《茶馆》。 受苏联“解冻”思潮与思想解放的影响,1956
年前后,剧坛出现了一些干预生活、表现生活真
实的剧作。
1957—1966年,出现了当代歌剧的短暂兴盛, 这些歌剧将传统戏曲、西洋歌剧结合起来,描写
革命时期出现的斗争,代表性的作品有《红霞》
《洪湖赤卫队》《江姐》等。
郭沫若的历史剧引入注目,而延安解放区则大力 推广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出现了秧歌剧、 新歌剧创作的热潮。
从内容上看,现当代戏剧则受西方文学影响较 大,内容更趋多元,作品的时代感更强,且多用 口语白话。
从结构上看,现当代戏剧则除了情节主线以外 ,每一幕的情节冲突往往是立体的、错综的,更 显其丰富性。
卿》等。这一时期,最突出的剧作家当属丁西林 与田汉。丁西林他的代表作有《一只马蜂》《压 迫》等。田汉《获虎之夜》《名优之死》为其代 表作。
第二个十年,许多剧作家迅速左转,田汉发表 《我们的自己批判》,“九·一八”之后,抗日 救亡剧大量出现,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曾经 演遍长城内外,影响巨大。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 品还有洪深的《农村三部曲》,宋之的的历史剧 《武则天》等。
20世纪30年代比较突出的剧作家是李健吾、夏 衍和曹禺。李健吾代表作有《这不过是春天》《 梁允达》等。左翼作家夏衍的《赛金花》到《上 海屋檐下》的出现,夏衍的剧作才将时代特征融 人到剧中人物身上。曹禺的《雷雨》《日出》《 原野》等戏剧作品,
第三个十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十几位作家 立刻联合完成三幕剧《保卫卢沟桥》,这个阶段 ,如宋之的的《祖国在召唤》、吴祖光的《风雪 夜归人》、陈铨的《野玫瑰》等。这个阶段,大 后方和上海的戏剧创作出现了三个明显的侧重: 第一,历史剧。如郭沫若的战国史剧、孤岛时期 阿英的南明史剧等。
判。
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十年中,戏剧 在各文艺样式中居于异常突出的地位。1967年5月 31日《人民日报》的署名文章第一次开列了“八 个革命样板戏”的名单:
京剧现代戏《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 》《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 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如《 红灯记》移植自沪剧《红灯记》和现代京剧《革 命自有后来人》;《沙家浜》移植自沪剧《芦荡 火种》;《智取威虎山》改编自小说《林海雪原 》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