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二轮地理复习文档:专题训练(四)_地表形态的变化_有答案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 湘教版:地表形态的变化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 湘教版:地表形态的变化

第11讲地表形态的变化[课标内容要求]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知识体系导学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积累必备知识——基础落实赢得良好开端一、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1)板块名称:地球的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断裂构造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如图中A为欧亚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D为美洲板块、E为、F为南极洲板块。

此外,这六大板块之间还有若干小板块。

(2)板块边界类型:图中M为消亡边界,N为边界。

(3)板块运动对宏观地形的影响①图中a是两个大陆板块互相地带,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

②图中b、c是板块与大洋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形成了深邃的、海岸山脉或岛弧。

③图中d是板块内部张裂地带,形成了。

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1)褶皱①从地质构造上看,A为,岩层向上,B为向斜,岩层向下。

②从岩层新老关系上看,A中心岩层,两翼岩层,B中心岩层,两翼岩层。

③从地形上看,A常形成,B常形成;但经过长期的外力作用,A会被侵蚀成,B则成为。

(地形倒置)【指点迷津】地形倒置注意:“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而“背斜成谷、向斜成山”为地形倒置,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

(2)断层岩层受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发生,两侧的岩块沿破裂面发生明显的,形成断层。

其中,A部分叫,常形成,如我国的华山、庐山、泰山等;B 部分叫地堑,常形成狭长的地带,如我国的吐鲁番盆地、渭河谷地、汾河谷地等。

【特别提醒】断层和断裂的区别判断某一地质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岩体是不是受力产生破裂;二是看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是否有明显的错动、位移。

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是断层,若只有破裂但无位移不能算作断层,而仅为断裂。

3.火山活动与地表形态(1)火山喷发的类型:式喷发和式喷发。

(2)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裂隙式喷发的火山,熔岩物质往往形成宽广的玄武岩,如美国哥伦比亚高原、印度西部高原等。

中心式喷发的火山,常在地表形成、火山口等火山地貌,如富士山、长白山主峰等。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表形态的变化导学案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表形态的变化导学案

冲刺2024年高考二轮专题四地表形态的变化导学案(原卷+答案)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

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

据此完成1~3题。

1.推测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是由于( )A.板块挤压 B.火山不断喷发C.板块张裂 D.岩浆持续侵入2.假设不受内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该山脉( )A.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东移B.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C.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西移D.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3.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由于随山体升高( )A.板块运动逐渐加强 B.板块运动逐渐减弱C.外力作用逐渐加强 D.外力作用逐渐减弱莲花盆是一种独特的地下喀斯特景观。

它是在溶洞的薄层水中由水底向上发育的盆状或圆盘状沉积体(下图)。

广西某溶洞数百米长的洞穴中,分布着百余座大小不一的莲花盆,最大的莲花盆直径达9米。

据此完成4~5题。

4.形成莲花盆需要( )①水自洞顶不断滴落②水沿洞壁缓慢渗出③不断流动的薄层水④相对静止的薄层水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5.曾经流过该段溶洞的地下河为发育大规模莲花盆群提供的关键条件是( )A.曲折的河道 B.平坦的河床C.充足的水汽 D.丰富的泥沙冰川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一种重要外力作用,常形成不同类型的冰川地貌。

科研人员通过对典型冰川地貌的研究,可判断冰川的规模、运动方向及古气候环境。

如图中的羊背石是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景观,由于冰川侵蚀作用方式不同,迎冰面和背冰面坡度不同。

据此完成6~7题。

6.依据所学地理知识,判断该地貌景观目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C.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7.通过对羊背石的观察,可以直接判断( )A.古冰川发育的厚度B.古冰川运动的方向C.古冰川作用的规模D.古冰川形成的时间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考地理三轮冲刺练习:04地表形态的塑造(含解析)

高考地理三轮冲刺练习:04地表形态的塑造(含解析)

2018届高考地理三轮冲刺练习专题4地表形态的塑造(湖南省株洲市2018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二) )下图是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附近的约特干古城遗址某处地层剖面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人工檢层 甘丄I u±u沙7 (IE 11 •推测约特干古城遗址的文化层埋藏在地下的直接原因是A.地壳的抬升运动B.地壳的下沉运动C.流水、风的沉积作用D.冰川的沉积作用2 •根据该地层剖面图,可推知约特干古城遗址自然环境变化的特点是 A.距今2000年以来沉积速度加快 B.距今约4000年开始出现绿洲 C.距今6000年以前气候稳定少变 D.距今8000年以来湿润期长于干旱期【答案】 1 • C 2 • A 【解析】1 •该地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團中岩层构适不能显示区域发生过明显的地壳运那但團中岩层层次明显,说 明是沉积作用形成,而團中文化层上的岩层是很障的沙层,可能是周围风沙沉积的结果,冰磧物堆积没有 明显分层,排除冰川的沉积作用」据此选C 。

2•读图,沙层主要形成在 2000年前,粘土层形成在 2000年后。

根据沉积时间与岩层厚度 判断,2000年以来沉积速度加快, A 对。

距今8000年,地层有文化层,但不能判断绿洲距 今8000年开始出现,B 错。

粘土层的变化,说明气候不稳定, C 错。

6000年以来,约4000年是沙层沉积,说明湿润期小于干旱期,D 错。

(河南省洛阳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尖子生第二次联考)大石河、位于燕山裙皱带的西部,地质构造复杂,河流蜿蜓曲折。

其中,甲、乙、丙、丁四河段中,丁河段村庄遭受洪涝灾害频 率较高。

下图为大石河不同河段的聚落分布和地质剖面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min -==--nms3 •凉水泉至九道河泉河段,河谷的主要成因是A.冰川侵蚀B.断裂下陷C.背斜成谷D.向斜成谷4 •甲、乙、丙、丁四河段中,沉积地貌最显著的是A. 甲B.乙C.丙D. 丁5 •与其他河段相比,推测丁河段村庄多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位于河流凹岸,雨季河流易决堤B.位于河流凸岸,泥沙淤塞河道C.植被稀疏,河水含沙量大D.河谷地势较低,排水不畅【答案】3 • C4 • B5 • A【解析】3-制居凉水泉和丸道河泉两侧的岩层形成「图示区域看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掠水泉至九道河泉河段, 是背斜撤侵蚀形成,河谷的主妻咸因是背斜成谷,C对,D错。

2018届高考二轮地理复习文档:专题训练(四)_地表形态的变化_有答案

2018届高考二轮地理复习文档:专题训练(四)_地表形态的变化_有答案

专题训练(四)地表形态的变化一、练基础小题——提速度(2017·山东师大附中模拟)同一时期在海洋中形成的砂岩、页岩、石灰岩在水平方向上是从浅海到深海依次排列的,砂砾岩则是陆相碎屑沉积岩。

在地质学中,海退是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海进是指海岸线向陆地推进。

如图为某海域地质剖面图,①~④为不同地质时期的岩层。

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①→④岩层的更替与该地海岸线的变化顺序对应正确的是( )A.海退、海进、海进B.海进、海进、海退C.海进、海退、海退 D.海退、海退、海进2.与③→④时期海岸线的变化一致的现象是( )A.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 B.沿海陆地被淹没C.河口区土地盐碱化减轻 D.咸潮危害减轻解析:1.D 2.B 第1题,根据材料中岩层形成与海水深浅的条件关系分析,图中①岩层形成时是深海环境,②岩层形成时海水变浅,说明海退;③岩层是陆相沉积,仍为海退;④岩层为浅海环境,为海进,故选D。

第2题,③→④为海进,海岸线移向陆地,河口三角洲面积缩小;沿海陆地被淹没;河口区土地盐碱化加重;咸潮危害加重。

(2017·牡丹江月考)科学家在我国安徽发现一具23亿年前陆上胎生鱼龙化石,如图为鱼龙化石照片和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

据此回答3~4题。

3.鱼龙化石所属的岩石类型是( )A.岩浆岩 B.变质岩C.沉积岩 D.花岗岩4.鱼龙化石所属岩石形成过程中所受地质作用对应右图中的(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3.C 4.B 第3题,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

第4题,化石是沉积物在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的。

图中甲为沉积岩,乙为变质岩,丙为岩浆,丁为岩浆岩。

①为变质作用,②为固结成岩,③为重熔再生,④为冷却凝固。

(2017·天津和平区质量检测)沘江是澜沧江上游的一条主要支流,流域内分布着全国最大的铅锌矿区,是最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

读沘江及周围地区地质剖面图,完成5~6题。

5.在沘江流域实施了梯级开发,其主要目的是( )A.增强通航能力 B.增加发电量C.保障农业用水 D.促进旅游业6.沘江谷地的地质构造和地质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A.沘江谷地为断裂下陷后流水沉积而成B.沘江谷地为背斜隆起后外力侵蚀而成C.沘江河道分布在地堑构造中D.甲岩层为沘江泥沙沉积形成解析:5.B 6.C 第5题,从题干中可知,沘江流域分布着全国最大的铅锌矿,是最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因此梯级开发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发电量,为有色金属冶炼提供充足电能。

高考地理三轮冲刺练习:04 地表形态的塑造(含解析)

高考地理三轮冲刺练习:04 地表形态的塑造(含解析)

2018届高考地理三轮冲刺练习专题4 地表形态的塑造(湖南省株洲市2018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二))下图是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附近的约特干古城遗址某处地层剖面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推测约特干古城遗址的文化层埋藏在地下的直接原因是A. 地壳的抬升运动B. 地壳的下沉运动C. 流水、风的沉积作用D. 冰川的沉积作用2.根据该地层剖面图,可推知约特干古城遗址自然环境变化的特点是A. 距今2000 年以来沉积速度加快B. 距今约4000 年开始出现绿洲C. 距今6000年以前气候稳定少变D. 距今8000 年以来湿润期长于干旱期【答案】1.C2.A【解析】2.读图,沙层主要形成在2000年前,粘土层形成在2000年后。

根据沉积时间与岩层厚度判断,2000年以来沉积速度加快,A对。

距今8000年,地层有文化层,但不能判断绿洲距今8000年开始出现,B错。

粘土层的变化,说明气候不稳定,C错。

6000年以来,约4000年是沙层沉积,说明湿润期小于干旱期,D错。

(河南省洛阳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尖子生第二次联考)大石河、位于燕山裙皱带的西部,地质构造复杂,河流蜿蜓曲折。

其中,甲、乙、丙、丁四河段中,丁河段村庄遭受洪涝灾害频率较高。

下图为大石河不同河段的聚落分布和地质剖面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凉水泉至九道河泉河段,河谷的主要成因是A. 冰川侵蚀B. 断裂下陷C. 背斜成谷D. 向斜成谷4.甲、乙、丙、丁四河段中,沉积地貌最显著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5.与其他河段相比,推测丁河段村庄多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 位于河流凹岸,雨季河流易决堤B. 位于河流凸岸,泥沙淤塞河道C. 植被稀疏,河水含沙量大D. 河谷地势较低,排水不畅【答案】3.C4.B5.A【解析】5.与其他河段相比,丁河段村庄多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位于河流凹岸,是河流侵蚀岸,雨季河流易决堤,导致洪涝灾害,A对,河流凸岸,是沉积岸,不易发生洪涝灾害,B 错。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04 地表形态的塑造(练)(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04 地表形态的塑造(练)(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专题4 地表形态的塑造1.练高考(2018·卷)图2为地的地质平面示意图,读图,回答第4题。

4.图中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答案】C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试题点评】举一反三:判定岩层的新老关系的方法:(1)如果是岩浆岩地层,则应先判定是侵入岩还是喷出岩。

如果是侵入岩,则其与其它地层的关系是侵入与被侵入的关系,则被侵入的地层应先于侵入地层存在。

如果是喷出岩,则判断时应分析其起点和终点,该喷出岩应晚于起点和终点之间的地层。

【试题点评】思路点拨: 地质构造的判断1.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中间新,两翼老。

2.背斜:岩层向上弯曲,中间老,两翼新。

3.断层:岩层发生错误,从而显得不连续。

(2018·新课标Ⅰ卷)图2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

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

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

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

据此完成6–8题。

6.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A.T0 B.T1 C.T2 D.T37.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A.T3形成时期B.T2形成时期 C.T1形成时期D.T0形成时期8.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A.持续下降B.持续抬升C.间歇性下降D.间歇性抬升【答案】6.A 7.A 8.D8.阶地的形成经历两个过程,一是河流侵蚀作用,然后在上面堆积,二是地壳抬升,使已经形成的阶地向上移动。

据图可知,四个阶地的高度位置不同,故地壳抬升是间歇性抬升。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河流的地貌形成过程和成因。

(2016•某某卷)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

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

据此完成19~20题。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大题规范练:4Word版含解析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大题规范练:4Word版含解析

大题规范练(四)(时间:20分钟分值:46分)1.(26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78194089】茶树具有喜温喜湿、怕冷怕涝、耐酸性等特点,多分布在云雾天气多的低山丘陵地区。

福建省是我国的茶叶大省,省内低山丘陵地区茶园、梯田处处可见;城市、乡村随处可见茶楼、茶馆、茶店等茶文化景观。

该省茶叶品种多、质量高,有享誉中外的大红袍、铁观音等名茶品种。

下图为福建省地形和降水分布图。

(1)据图描述福建省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

(6分)(2)茶文化显著是福建省的地域特色之一,试分析其茶叶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

(8分)(3)早春的低温冻害是影响茶树生长的主要灾害之一。

福建茶农观察发现,早春的夜晚,河谷地带的茶树比坡顶地带的茶树更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请说明原因。

(6分)(4)福州茶叶加工厂不多,但茶叶批发市场数量多且规模大。

试分析其原因。

(6分)【解析】第(1)题,福建省降水时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对图中等降水量线分布的分析即可得出。

第(2)题,可从气候、地形、土壤、光照等方面分析。

第(3)题,早春的夜晚,河谷地带的茶树比坡顶地带的茶树更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其原因应从热力环流角度分析。

第(4)题,福州茶叶加工厂少的原因应从茶叶加工生产的工业类型方面分析,茶叶批发市场数量多且规模大的原因应从交通、市场等方面分析。

【答案】(1)年降水量线的分布与海岸线大体平行;(2分)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起伏式递增(或者总体上东南部降水少,西北部降水多);(2分)山地降水多于平原。

(2分)(2)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茶树多分布于低山丘陵地区,排水条件良好;土壤以酸性红壤为主,适宜茶树生长;丘陵地区空气湿度大,云雾多,有利于优质茶叶生长。

(每点2分,任答4点即可,共8分)(3)早春的夜晚,坡顶近地面因太阳辐射减弱,气温降低,冷而重的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地(河谷地带),(3分)使谷地温度较高的暖空气被抬升到山坡,导致谷地冷(冷空气堆积)而山坡暖。

专题四:地表形态的形成与变化(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地表形态的形成与变化(二轮专题复习)

水的交替影响,河道宽窄常呈季节性变化。图1示意
该河流中游地区图,图2为研究区同地点某年L月和M月
D 的河道横断面示意图。
1.推测L月和M月可能分别是( ) A.3月、5月 B.9月、7月
B C.8月、6月 D.5月、9月
2.造成M月河道南宽北窄的主要原因是( ) ①南部以流水侵蚀为主 ②南部以风力堆积为主
微专题:地质作用(名题汇:专题过关验收卷P29)
广义的峰林是指在基岩上发育形成的聚峰成林的景观。湖南省是
我国峰林景观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喀斯特峰林、花岗岩峰林、丹霞
峰林以及石英砂岩峰林,应有尽有精彩纷呈,下图示意宁远县九嶷
C 山南部“三分石”花岗岩峰林景观。据此完成 3~4题 。
3.湖南省集齐多种峰林地貌的主要条件是( ) ①不同岩层集备 ,且厚度均较大 ②岩层水平节理裂隙发育
①沙丘位置 ②沙丘坡形 ③沙丘面积 ④沙丘高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微专题3:地表形态的影响与地质灾害(二轮资料:P49)
(2022·湖南选考)某地位于太行山南段东
麓,该地山势险峻,多暴雨,易发山洪。
为适应当地地理环境,该地形成了西北—
东南向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
A 局(下图),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存智慧。
A 12.根据图示可以判断,该地区( )
①O1与J之间发生过地壳抬升与外力侵蚀
②妖魔山是推覆体被侵蚀的残留物
③下伏地层被侵蚀形成构造窗
④北侧O1、O2为连续地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微专题:地质作用(名题汇:专题过关验收卷P32)
广巴塔哥尼亚冰原之上的雪山大都由花岗岩组成,山体 垂直方向的节理(岩石裂隙)发育。雪山多呈塔状,山峰 的崖壁近乎垂直 ,如一根根针维插在山上,尖峭挺立。 其中位于人迹罕至的菲茨罗伊峰,因其常年笼罩在“云 雾”之中,是世界上最难攀登的山峰(海拔3359米,相对 高度1951米),成为无数登山爱好者、攀岩者的圣地。 近年来,巴塔哥尼亚地区因其独特的塔状尖峰和冰原景 观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图甲示意巴塔哥尼亚 冰原和菲茨罗伊峰位置,图乙示意菲茨罗伊峰景观和岩 石节理结构 。 (1)运用内、外力作用的原理,说明巴塔哥尼亚雪山塔状尖峰形成的过程。 (2)分析菲茨罗伊峰常年“云雾”缭绕的原因。 (3)简析菲茨罗伊峰难以攀登的缘由。 (4)分析巴塔哥尼亚冰原地区游客的增加对当地的影响。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表形态的变化(学生版)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表形态的变化(学生版)

1.从近年高考看,考查内容上,以内、外力作用与地貌、地质构造、河流地貌的发育及其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等为考查重点。

2.“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岩石圈物质的循环”是研究地质作用的基础。

以示意图的方式考查循环规律、过程原理是重要命题方向。

3.“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地质构造类型、成因及实践意义,外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是重要考点,结合工程建设,以地质构造图为背景是重要命题方式。

4.流水地貌、风力地貌的分布,成因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重要命题点。

考向1 内力作用与地貌[真题诊断]某中学开展研学活动,在晋陕间黄河峡谷某地段观察地质地貌景观。

下图为黄河峡谷地貌景观。

在峡谷西侧的公路边观察由黄土层、砂砾石层和砂页岩层构成的地层剖面。

在峡谷东侧的峭壁上观察到砂页岩层中的褶皱构造。

完成下列问题。

命题趋势专题 四 ××地表形态的变化1.此地地层和地质构造的形成时间,从老到新的顺序为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②①④③D.③④②①2.此地地层与构造的形成与黄河有关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D2.B【解析】该组试题以地貌景观图为背景,考查地表形态的塑造。

试题材料真实、新颖,考查内容为教材主干知识。

总体难度适中。

1.该地层中的黄土层、砂砾石层、砂页岩层等均是沉积作用形成的,因此越往下沉积越早,岩层越老。

故此地地层和地质构造的形成时间,从老到新的顺序是③②①。

褶皱构造形成于砂页岩中,说明其形成时间晚于砂页岩,即④介于③和②之间。

2.黄土层是风力搬运和堆积所形成的,和黄河无关,A错误。

该段黄河为中游,河流流速较快,搬运能力强,因此易形成砾石堆积,而砂砾石层是砾石堆积所形成的,其形成和黄河有关,B正确。

组成砂页岩的堆积物颗粒细小,不可能是黄河堆积的结果,C错误。

褶皱是内力作用导致岩层发生弯曲的现象,和黄河无关,D错误。

下图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照片。

照片中界面M之上的“甲”是一水平岩层,界面M之下的“乙”是一向斜,“丙”是地表沟谷,N是岩层层面。

浙江选考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练四(含答案)

浙江选考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练四(含答案)

重难点专项练(四)地球表面四个圈层联系紧密,存在物质、能量交换,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在水循环的过程中,①圈层物质进入②圈层所经过的主要环节是( )A. 降水B. 水汽输送C. 蒸发D. 径流2. ④圈层的矿物质进入①圈层所经历的主要过程是( )A. 搬运、沉积过程B. 侵蚀、搬运过程C. 风化、侵蚀过程D. 变质、沉积过程3. 关于图示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各圈层上下平行分布B. 各圈层相互渗透C. ③圈层单独占有空间D. 都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答案】1. C 2. B 3. B【解析】1. 由图分析可知,①圈层是水圈,②圈层是大气圈,在水循环的各环节中,水圈中的水体进入大气圈所经过的主要环节是蒸发,故C项正确。

2. 由图分析可知,④圈层是岩石圈,岩石圈的矿物质通过流水侵蚀、搬运作用进入河流或其他水域,故B项正确;矿物质进入水圈与沉积作用无关,故A项错误;风化、侵蚀的产物需经过搬运才能进入水圈,故C项错误;变质作用与岩石圈中的矿物质进入水圈无关,故D项错误。

3. 地球四大圈层中,岩石圈分布于最底部,大气圈分布于最上层,水圈分布于两者之间,生物圈包括岩石圈的上部、大气圈的底部和水圈的全部,四大圈层相互渗透,故B项正确,A项错误;③圈层是生物圈,不单独占有空间,故C项错误;岩石圈不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故D项错误。

下图为亚欧大陆40°N~50°N四地1月和7月气温距平值(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和降水距平值(该地降水与同纬度平均降水量之差)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4. 关于四地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地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适合热带经济作物发展B. ②地夏季光热充足,雨热同期,有利于耕作业发展C. ③地夏季高温多雨,光照充足,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D. ④地气温年较差和降水季节变化小,农业气象灾害少5. 上述四地中,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4. B 5. A【解析】4. 四地均位于北半球,读图,根据气温距平和降水距平曲线判断,①地夏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较低,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较高,冬夏降水丰富、均匀,应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不适合热带经济作物发展,A错。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 地表形态的塑造—主题3 河流阶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 地表形态的塑造—主题3 河流阶地
河流下切、侧蚀导致山体失稳,造成滑坡,滑坡后河道淤塞,形成堰塞湖,河道水流变缓,泥沙 淤积,后因堰塞湖失稳泄漏,河流进而转为下切,从而发育出多级阶地
1 2 3 4 5 6 7 8 9 10
10.(2022·四川成都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河流阶地是河谷两岸高出洪水期水位的阶梯状地形,多由地壳间歇
1 2 3 4 5 6 7 8 9 10
8.该河段存在多级不同的湖相沉积物组 成的堆积型阶地,可以推断该区域
√A.曾发生多次山体滑坡
读图和材料可知,此地发育有多级堰塞湖湖相沉积组成的堆积型 阶地,说明该区域曾发生多次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A正确;
B.河流的流速快
河流流速快会使河岸侵蚀加剧,不利于堆积
性抬升、河流侵蚀和堆积共同作用形成,位置越高,形成越早。依格孜 也尔河发源于昆仑山,向东北汇入塔里木盆地,沿途发育多级河流阶地。 下图示意某河段阶地分布。
1 2 3 4 5 6 7 8 9 10
(1)描述阶地1的分布特征。(8分)
答案 临河分布,海拔较低;沿河谷延伸(呈带状);面积最大,完整性 好;面积北岸大于南岸。
√B.水草丰茂,宜于放牧
C.土壤肥沃,利于农耕 D.地势较高,气候凉爽
1 2 3 4 5 6 7 8 9 10
5.喀什河谷两侧阶地的不对称发育,反映本区经历了 A.大规模的岩浆活动 B.基岩差异性风化 C.人类翻耕表层土地
√D.地壳差异性升降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示河流的左岸没有T1阶地,右岸有T1阶地, 说明两岸地壳差异性升降,D正确。
T4和T3发育阶段区域以冲刷剥蚀 为主并塑造了盆地雏形,B对、C错
D.T1阶地形成代表黔中地区最早一次构造运动
T1阶地海拔最低,形成最晚

[配套K12]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四 地表形态的塑造课时规范练 新人教版

[配套K12]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四 地表形态的塑造课时规范练 新人教版

专题四地表形态的塑造课时规范练一、选择题(2017·武邑二模)土耳其的卡帕多奇亚拥有世界上梦幻般的地质景观“蘑菇石”(如下图)。

蘑菇石顶部岩石呈灰黑色,含有气孔,底部的岩石呈灰白色,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据此完成1~2题。

1.底部岩石按成因属( )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2.该景观的形成过程为( )A.沉积——火山喷发——风化侵蚀B.火山喷发——地壳抬升——沉积C.沉积——地壳抬升——火山喷发D.地壳抬升——火山喷发——风化侵蚀解析:第1题,底部的演示呈灰白色,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有层理构造,应为沉积岩。

选C正确。

第2题,底部是沉积岩;蘑菇石顶部岩石呈灰黑色,含有气孔,判断顶部应为喷出岩;所以该地岩浆喷发应发生在沉积岩形成之后;再经历风化侵蚀形成现在的景观;即沉积——火山喷发——风化侵蚀。

选A正确。

答案:1.C 2.A(2017·广东七校联考)天坑,是存在于碳酸盐岩层中从地面往下形成的深度和口部都在百米以上的陷坑状的地形。

已经被确认的天坑约2/3分布在中国。

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省份,天坑数量最多的是( )A.贵州B.广东C.吉林D.西藏4.下列构造示意图(如下图,该地地势北高南低)中最易形成巨大天坑的是( )A.a B.bC.d D.d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天坑是存在于碳酸盐岩层中从地面往下形成的深度和口部都在百米以上的陷坑状的地形,我国碳酸盐层分布最为广泛地区为云贵高原地区,结合选项可知,贵州省天坑最多,故选A。

第4题,读图可知,图中b岩层地势较低,且地势北高南低,说明该地为河流流经地区,而下部隔水层受侵蚀缺失,与其下的石灰岩层发生溶蚀作用,形成天坑,故选B。

答案:3.A 4.B(2017·合肥三模)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20世纪80年代,该地区出现众多风蚀坑,坑边发育有植被覆盖的沙丘,研究发现该地区风蚀坑规模扩大、沙丘高度不断增加。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第四部分 专题二 考点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含答案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第四部分  专题二 考点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含答案

考点五地表形态的塑造(2017·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第六次摸底)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横亘石壁如带”。

据此完成1题。

1.该地“山崖”形成过程可能是( )A.地壳下沉→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上升→风化侵蚀B.固结成岩→地壳下沉→沉积作用→风化侵蚀→地壳上升C.地壳上升→固结成岩→地壳下沉→沉积作用→风化侵蚀D.沉积作用→风化侵蚀→地壳上升→固结成岩→地壳下沉[解析] 由材料可知,该地岩石为沉积岩,所以发生的环境为下沉过程,外力以沉积为主,该景观形成过程中,先是沉积作用,形成了沉积层,然后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再经地壳抬升作用,形成断层构造,经外力侵蚀作用,形成现在的景观状态,故选A。

[答案] A(2017·河北武邑中学期中)下图为新西兰南岛东岸莫埃拉基海滩上的圆石。

数千万年前,动物残骸沉入海底形成内核,而后矿物结晶长期附着逐渐形成圆石,形成之初便静静地躺在海底柔软的泥沙层中。

海滩上的圆石表层有裂纹并多从中心开裂,可清晰看到里面的纹理,如同大树的年轮。

据此完成2~3题。

2.推测莫埃拉基海滩地处( )A.消亡边界B.板块内部C.生长边界D.无法判断[解析] 新西兰南岛东岸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板块之间相互挤压,属于消亡边界。

[答案] A3.与莫埃拉基海滩圆石的初期形成相关的地质作用是( )A.球状风化B.海浪搬运C.风力侵蚀D.化学沉积[解析] 莫埃拉基海滩圆石的初期是在数千万年前,动物残骸沉入海底形成内核,是经历化学沉积作用。

[答案] D(2017·海南省临高一中第一次月考)下图为某河谷剖面图。

读图回答4~5题。

4.该河谷( )A.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B.甲处可能位于河流的凸岸C.位于向斜构造的顶部D.右岸侵蚀,左岸形成沙洲5.图中( )A.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②④①B.③处地层断裂下陷C.沉积岩层因岩浆活动而弯曲D.甲地不适合聚落的发展[解析] 试题通过某河谷剖面图,考查河流地貌、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

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4地表形态的塑造测含解析

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4地表形态的塑造测含解析

专题4 地表形态的塑造(总分100分时间50分钟)班级 _______ 学号 _______ 得分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要求)(2024·山东滨州二模)贵州三都县有一处奇妙的地质景观——产蛋崖(下图)。

每隔数十年产蛋崖就会掉落出一些石蛋,石蛋直径约30~60厘米,最重的达300余千克。

专家推想这些石蛋形成于五亿年前的寒武纪,当时贵州还是一片海洋,随着亿万年的地质运动,这些石蛋才暴然露于地表。

据此回答1~2题:1.依据专家推想,这些石蛋的岩石类型和形成缘由是( )A.玄武岩火山喷发后冷凝形成火山蛋B.花岗岩岩浆侵入经抬升后风化成球C.沉积岩碳酸钙经化学作用形成结核D.沉积岩恐龙蛋经地质作用形成化石2.石蛋能从悬崖上脱落的主要缘由是( )A.岩石间风化差异B.海水的剧烈侵蚀C.风力的搬运作用D.冰川的缓慢积累【答案】1.C 2.A(2024·天津卷,3~4)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3.依据图中信息推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缘由是( )A.年降水量的差异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C.植被覆盖率不同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记。

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

4.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验过( )A.间歇性抬升B.持续性抬升C.间歇性沉降D.持续性沉降【答案】3.D 4.A(2024·山东潍坊二模)同一时期在海洋上形成的砂岩、页岩、石灰岩在水平方向上是从浅海到深海依次排列的。

在地质时期内,海退是指海岸线向海洋推动,海进是指海岸线向陆地推动。

下图示意某海底在连续地质时期内形成的地质剖面。

据此回答5~6题:5.图中①→④岩层的更替与该地海岸线的改变对应正确的是( )A.①→②海退③→④海进B.①→③海进③→④海退C.②→③海退③→④海进D.①→②海进②→③海退6.甲、乙、丙、丁地质过程发生的先后依次是( )A.甲乙丙丁B.甲丙乙丁C.乙丙丁甲D.丙丁甲乙【答案】5.B 6.A(2024•海南卷,14~15)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

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试题:限时提能练之专题四地表地貌变化规律含解析

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试题:限时提能练之专题四地表地貌变化规律含解析

专题四地表地貌变化规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测控导航题号考点中难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要素3、4、9、10、1411山地的形成1、5、126河流地貌的发育2、78、12、13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项最切合题目要求)(2016·浙江卷,5~6)以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月由①到③变老。

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超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

此河段阶地主要因为地壳抬升形成。

据此回答1~2题:1.对河谷处的地质结构种类和双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向斜东侧大B.背斜东侧小C.向斜西侧大D.背斜西侧小矿产检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名贵金属矿产,但因为河水深不易开采。

图中所示地址可能找到这类名贵金属矿物的是()A.甲B.乙C.丙D.丁分析第1题,从题干上看,地层年月由①到③变老,认真读图,图中河谷处的岩层体现中间新、两边老的特色,说明该河谷的地质结构为向斜。

图中河谷西侧的阶地较东侧陡,说明西侧地壳抬升幅度大。

应选C项。

第2题,从题干信息看,该种名贵金属矿产在河床沙中,要在较为优秀的堆积环境中才能发现。

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乙点所在阶地面积较大,沙和卵石的堆积厚度较大,堆积环境最好。

故B项正确。

(2017·福建福州模拟)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经过不一样的过程能够从一种形态转变成为另一种形态。

读图,回答3~4题:3.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

在这一过程中(A.温度高升,压力降低B.温度降低,压力高升C.温度高升,压力高升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4.图中能够反应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A.②B.③C.④D.⑤())分析第3题,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读图可知,①过程是表示堆积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在这一过程中,温度高升,压力高升,因此发生变质作用。

第4题,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是地球内部的岩浆活动经过冷却凝结而形成的岩浆岩,因此形成过程图中能够反应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④。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地理环境变迁 专题强化练(四)地表形态的变化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地理环境变迁 专题强化练(四)地表形态的变化

专题强化练(四) 地表形态的变化一、选择题(2018·广西4月考前模拟)大约5 000多万年前英国北爱尔兰东部火山活动非常活跃,在沿海地区形成一条由3.7万多根六边形、五边形石柱组成的向大海延伸约6 000米长的“巨人之路”。

“巨人之路”是北爱尔兰著名的旅游景点,198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自然遗产。

下图示意巨人之路景观。

据此完成1~2题。

1.“巨人之路”的一根根石柱形成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地壳运动引起的岩石断裂下陷B.长年海浪的侵蚀拍打作用C.熔融的岩浆迅速冷却收缩凝固D.强大海风的吹蚀风化作用2.构成“巨人之路”的岩石属于( )A.变质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喷出岩解析:第1题,读材料可知,由材料第一句“大约5 000多万年前英国北爱尔兰东部火山活动非常活跃”可以推断,组成“巨人之路”的石柱是火山喷出的岩浆遇到冰冷的海水迅速冷却收缩凝固形成。

“巨人之路”由数万根大小均匀的玄武岩石柱聚集成一条绵延数千米的堤道。

根据岩石的形成条件,玄武岩属于喷出岩,只能是火山活动岩浆喷出冷凝形成的,故选C。

第2题,由上题可知,“巨人之路”石柱是由火山活动岩浆喷出冷凝形成的构成,石柱组成的岩石是玄武岩,玄武岩属于岩浆岩中的喷出岩。

故选D。

答案:1.C 2.D(2018·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

我国广西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3.依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年降水量的差异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C.植被覆盖率不同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4.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

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

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 ) A.间歇性抬升B.持续性抬升C.间歇性沉降D.持续性沉降解析:第3题,甲、乙、丙位于同一河谷地带,降水量、地质构造相同,植被覆盖率影响不到基本地貌,ABC错,图中显示,三地地貌形成的基岩不同,石灰岩、页岩、砂岩岩石坚硬程度不同,受侵蚀程度不同,页岩、砂岩沉积岩,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石灰岩易溶于水,形成喀斯特地貌。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四 地表形态的塑造专题强化训练B卷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四 地表形态的塑造专题强化训练B卷

专题四地表形态的塑造(B卷)一、选择题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与东西向地质剖面图。

据此完成1~3题。

1.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为向斜谷,河流自北向南流B.甲处为背斜谷,河流自南向北流C.若等高距为100 m,图示区域最大高差接近1 000 mD.若等高距为100 m,陡崖最大相对高度接近200 m2.图中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褶皱—断层—岩浆侵入—沉积—岩浆喷出B.褶皱—岩浆侵入—断层—沉积—岩浆喷出C.沉积—褶皱—岩浆喷出—断层—岩浆侵入D.沉积—褶皱—岩浆侵入—断层—岩浆喷出3.图中形成岩浆岩的岩浆可能源于( )A.岩石圈B.下地幔C.软流层D.地核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甲处附近的地层向上弯曲,地质构造为背斜,顶部发育了河流,故地形为谷地,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的规律,并结合图中方位指示可知,河流自南向北流动,故B项正确;图示最高处位于该地东南部,最低处位于西北部河流出口位置,最高处和最低处之间有8条等高线,若等高距为100 m,则高差范围为700~900 m;陡崖处有两条等高线重合,故陡崖的相对高度为100~300 m。

第2题,由图可知地层整体呈现波状起伏,故在沉积地层形成之后首先发生挤压形成褶皱;由于岩浆岩2的分布不连续,故断层发生在岩浆岩2形成之后,而岩浆岩1并未发生错动,故发生在最后,且岩浆岩1直接出露地表,故为喷出岩。

综上可知,该地区地质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为沉积、褶皱、岩浆侵入、断层、岩浆喷出。

第3题,按照地球的物质组成,可以将地球内部分成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层次,在上地幔的顶部,有一层呈熔融状态的物质,称为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故图中两次岩浆活动的发源地可能为软流层。

答案:1.B 2.D 3.C(2017·云南检测)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其中甲地7月气温为0~4 ℃,1月气温为12~20 ℃,降水稀少。

据此回答4~5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训练(四)地表形态的变化一、练基础小题——提速度(2017·山东师大附中模拟)同一时期在海洋中形成的砂岩、页岩、石灰岩在水平方向上是从浅海到深海依次排列的,砂砾岩则是陆相碎屑沉积岩。

在地质学中,海退是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海进是指海岸线向陆地推进。

如图为某海域地质剖面图,①~④为不同地质时期的岩层。

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①→④岩层的更替与该地海岸线的变化顺序对应正确的是( )A.海退、海进、海进B.海进、海进、海退C.海进、海退、海退 D.海退、海退、海进2.与③→④时期海岸线的变化一致的现象是( )A.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 B.沿海陆地被淹没C.河口区土地盐碱化减轻 D.咸潮危害减轻解析:1.D 2.B 第1题,根据材料中岩层形成与海水深浅的条件关系分析,图中①岩层形成时是深海环境,②岩层形成时海水变浅,说明海退;③岩层是陆相沉积,仍为海退;④岩层为浅海环境,为海进,故选D。

第2题,③→④为海进,海岸线移向陆地,河口三角洲面积缩小;沿海陆地被淹没;河口区土地盐碱化加重;咸潮危害加重。

(2017·牡丹江月考)科学家在我国安徽发现一具23亿年前陆上胎生鱼龙化石,如图为鱼龙化石照片和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

据此回答3~4题。

3.鱼龙化石所属的岩石类型是( )A.岩浆岩 B.变质岩C.沉积岩 D.花岗岩4.鱼龙化石所属岩石形成过程中所受地质作用对应右图中的(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3.C 4.B 第3题,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

第4题,化石是沉积物在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的。

图中甲为沉积岩,乙为变质岩,丙为岩浆,丁为岩浆岩。

①为变质作用,②为固结成岩,③为重熔再生,④为冷却凝固。

(2017·天津和平区质量检测)沘江是澜沧江上游的一条主要支流,流域内分布着全国最大的铅锌矿区,是最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

读沘江及周围地区地质剖面图,完成5~6题。

5.在沘江流域实施了梯级开发,其主要目的是( )A.增强通航能力 B.增加发电量C.保障农业用水 D.促进旅游业6.沘江谷地的地质构造和地质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A.沘江谷地为断裂下陷后流水沉积而成B.沘江谷地为背斜隆起后外力侵蚀而成C.沘江河道分布在地堑构造中D.甲岩层为沘江泥沙沉积形成解析:5.B 6.C 第5题,从题干中可知,沘江流域分布着全国最大的铅锌矿,是最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因此梯级开发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发电量,为有色金属冶炼提供充足电能。

第6题,从图中可知,沘江谷地发育在地堑构造上。

如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图,该区域以低山丘陵为主,区域最高海拔为1 428 m。

读图完成7~9题。

7.甲河三角洲较乙河三角洲小的原因最可能是( )A.甲河河口城镇人口多,受人类活动影响大B.甲河中上游湖泊众多,大量泥沙在湖泊沉积C.乙河河口受夏季海风影响大,海浪的侵蚀作用强D.乙河流域以林区为主,植被茂盛,河流含沙量小8.丙河段的地质作用与地貌分别是( )A.流水侵蚀—V型谷 B.冰川侵蚀—U型谷C.流水沉积—冲积扇 D.冰川沉积—角峰9.丁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A.水量变小,流速变快,泥沙沉积B.遇地形阻挡,流速变慢,泥沙沉积C.遇海水顶托,流速变快,泥沙沉积D.河水出山口,流速变慢,泥沙沉积解析:7.B 8.A 9.D 第7题,甲河上游森林资源丰富,河流含沙量小;甲河上游湖泊数量多,泥沙在湖泊中沉积;河口受海浪侵蚀作用强,故甲河河口三角洲小。

乙河流域聚落多,林区破坏严重;以种植业为主,水土流失严重;受海浪侵蚀作用小,故乙河河口三角洲面积大。

第8题,丙河段位于河流上游,主要受流水下切侵蚀作用,以V型谷为主。

第9题,冲积扇多位于河流出山口位置,河流从河谷流出,地势变低,流速变慢,沉积物呈扇形堆积,形成冲积扇。

如图为我国吐鲁番盆地地形地质剖面图。

读图,回答10~11 题。

10.吐鲁番盆地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A.断裂下陷、流水堆积 B.碰撞挤压、流水侵蚀C.冰川侵蚀、风力堆积 D.断裂下陷、冰川堆积11.火焰山下存在一个巨大天然“水库”,最终成为吐鲁番盆地的灌溉水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地降水是“水库”的主要补给水源B.“水库”的形成得益于天然储水结构C.需人工从“水库”抽水D.灌溉水源直接取自艾丁湖解析:10.A 11.B 第10题,读图可知,吐鲁番盆地的地质构造为地堑,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而盆地地表的新生代沉积物则是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

第11题,吐鲁番盆地北侧博格达峰的冰雪融化,沿砂岩缝隙下渗,火焰山下存在一个向斜,且向斜底部是坚硬的岩浆岩,有利于储水;火焰山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从山前断层部位出露,成为吐鲁番盆地的灌溉水源。

艾丁湖为咸水湖,湖水不适宜灌溉。

二、练重难小题——不失分(2017·河北联考)绿道(GL)是具有生态、休闲、文化等多种功能、兼顾生态和经济平衡的完整线性空间,是一种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方式。

如图为南京市西部江心洲及滨江带绿道系统规划图,读图完成12~14题。

12.江心洲是河水周期性涨落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同部位的沉积砂砾颗粒特征是( )A.迎水侧的洲头沉积物颗粒较粗B.东西侧翼的沉积物多以淤泥为主C.洲尾部沉积物的粗细分选性好D.从洲面垂直向下沉积物颗粒逐渐加粗13.江心洲近年来发生的变化可能是( )A.长江三峡蓄水后江心洲面积有扩大的趋势B.南水北调东线实施调水后江心洲面积缩小C.大量农业开垦导致江心洲内部湿地锐减D.造船、沙场等产业的退出使江心洲的发展趋于衰落14.关于江心洲滨江带绿道的规划建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滨江堤岸需要生态化、景观化改造B.码头、船坞等工业遗址需要彻底清理C.东侧要与市区隔离开避免市区的干扰D.西侧破碎的湿地应保持其相互独立性解析:12.A 13.C 14.A 第12题,流水中泥沙颗粒的沉积受自身颗粒直径大小、流速、水量大小等原因影响。

在流速、水量等条件相同的条件下,颗粒大的先沉积。

在迎水侧的洲头水流速度较急,较大的颗粒沉积物多;而在东西侧翼,特别是东翼,流水在经过洲头分流后,经过此处地势狭窄,水流速度较急,淤泥颗粒较细小,所以在此不易沉积;在洲尾由于分流的两股流水在此交汇,造成流速骤缓,会出现混杂性的沉积,分选性较差;题目中指出江心洲是河水周期性涨落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受流水的涨落交替变化,沉积物的颗粒大小也会出现相互交错的现象,而不是颗粒逐渐加大的。

第13题,长江三峡蓄水后,下游的泥沙量由于大坝的存在在库区沉积较多,大坝以下河段流水含的沉积物减少,所以江心洲的面积不可能存在扩大的趋势;南水北调东线是从扬州附近调水,而南京位于扬州上游方向,所以不存在影响;造船业特别是沙场产业的退出会使沙洲周围取沙量减少,从另一个方面说这些产业的退出,必定会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发展;而大量农业开垦,必定会造成湿地面积减少等生态破坏。

第14题,滨江堤岸在建设发展时除了本身的防洪保堤功能外,还应加强生态景观化建设;码头、船坞等工业遗址可以做为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保留下来,以人文景观的形式提供休闲功能,而不应彻底清理;东侧与市区距离较近,在保留其完整线性空间的同时也应与市区加强联系,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而不应与外界隔离;破碎的湿地应通过各种方式联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在增强其生态性的同时也为更多的人提供休闲,不应该让其相互独立,这也不符合其可持续发展方式。

如图示意某岩溶区不同地类、不同深度石灰岩溶蚀率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17题。

粤北岩溶区不同地类不同深度石灰岩溶蚀率的变化15.甲、乙、丙表示的地类分别是( )A.耕地、裸地、草坡地 B.裸地、草坡地、耕地C.草坡地、耕地、裸地 D.耕地、草坡地、裸地16.埋藏深度30 cm处石灰岩溶蚀率最高,原因可能是( )A.该地大气带来的CO2最多B.植物根系发达且土壤含水量较高C.该地降水最多D.该处土壤最为肥沃17.该地区易缺水,其根源是( )A.大气降水少 B.降水季节变率大C.地下水资源贫乏 D.岩溶地区地表不易蓄水解析:15.A 16.B 17.D 第15题,耕地多分布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地区,地表碳酸盐岩极少,且耕地破坏了植被,大气降水不易下渗与深层碳酸盐岩接触,因而最不易发生溶蚀,因此甲是耕地;草坡地土质疏松,降水易随草根系下渗与碳酸盐岩接触,且植被的生命活动给溶蚀提供了CO2,溶蚀最易发生,因此丙是草坡地,A项正确。

第16题,埋藏深度30 cm处植物根系发达且土壤含水量较高,因而溶蚀更易发生;注意题干所问为埋藏深度30 cm处,所以A、C项均错;土壤肥沃与否,对溶蚀没有必然影响,D项错误。

第17题,结合图名可知该地位于粤北,属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多;题目所问为易缺水根源,岩溶地区多溶洞漏斗区,降水虽多,但易下渗形成地下径流,故容易出现地表缺水现象。

三、练主观大题——重规范18.(2017·山东潍坊检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材料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描述宁夏平原的成因。

(2)说明图中AB所在地区与CD所在地区等高线弯曲的特点及原因。

(3)分析图中从出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变化的一般特点及成因(成因可从AB、CD两地段各自对应的不同流水作用来说明)。

解析:第(1)题,宁夏平原是由断层下陷和流水沉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

第(2)题,河流沿线由于受到的外力作用不同,导致地形变化不同,等高线表现的变化方向也就不同。

第(3)题,河流泥沙的沉淀都是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小的后沉积。

答案:(1)从地质构造上来说,两侧地块相对抬升,宁夏平原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构造;再经黄河带来的泥沙沉积而成。

(2)AB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上游方向(高处)凸出。

原因:上游段主要受侵蚀作用影响。

CD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下游方向(低处)凸出。

原因:下游段主要以河流堆积作用为主。

(3)沉积物颗粒依次变小。

原因:当流水携带大量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的降低,泥沙逐渐沉积。

一般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