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复习重点课文板书设计 通用版中考绝密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常见文言词汇和句式,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

2. 分析并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

3. 通过阅读文言文,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意识。

4. 学会文言文的翻译技巧,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言词汇的复习: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等词类的用法和变化。

2. 文言句式的复习: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特殊句式。

3. 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通过分析典型文言文段落,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文言文翻译技巧的讲解与实践:如何准确翻译文言文,注意词义、句式和语境的转换。

三、教学方法:1. 讲解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讲解典型文言文句式和词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2.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文言文段落,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读。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问题。

4. 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评价他们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包括正确性和书写规范性。

3. 小组讨论表现: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和交流能力。

4. 翻译作品评价:对学生的翻译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准确性、流畅性和表达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文言文教材或复习资料:提供系统的文言文学习材料,包括课文和练习题。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文言文文本、图片和视频等教学资源。

3. 参考译文:提供标准译文,供学生参考和对照。

4. 练习纸和笔:用于学生做练习和记录重点知识。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重点词汇。

2. 文本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言文段落,理解文意。

3. 翻译练习: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文言文中的疑难问题。

精准备考: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项复习教案

精准备考: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项复习教案

精准备考: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项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掌握课外文言文的基本知识,理解文言文的句式、词汇和语法。

2. 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外文言文,把握文章的大意和主题。

3. 熟练运用文言文的表达方式,进行简单的文言文写作。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掌握课外文言文的特点和规律。

2. 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文言文的能力。

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教学篇目1. 《岳阳楼记》范仲淹2. 《醉翁亭记》欧阳修3. 《出师表》诸葛亮4. 《捕蛇者说》柳宗元5. 《岳阳楼记》范仲淹(修改版)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课外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如句式、词汇和语法。

2. 难点:理解课外文言文的文章大意和主题,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外文言文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篇目分析1. 对每篇篇目进行详细分析,讲解文言文的句式、词汇和语法。

2.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掌握课外文言文的特点和规律。

3. 案例分析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4.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文言文的能力。

5. 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文言文知识,进行简单的文言文写作练习。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课外文言文阅读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人教版九年级必修)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大全【课本文言知识大盘点】三、一词多义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句中的意义往往不同,阅读时应根据不同的语境确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

现将初中文言文中常见的多义词整理如下。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鄙 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长:cháng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诚:1、诚心(帝感其诚) 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次:1、编次。

中考23篇文言文复习资料

中考23篇文言文复习资料

中考23篇文言文复习资料中考23篇文言文复习资料文言文作为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文言文,我整理了以下23篇文言文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

1. 《孟子·告子上》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孟子对于教育的看法,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教育应该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

2. 《论语·为政》这篇文章是孔子的言论,主要强调了一个君子在为政时应该具备的品质和行为准则,如忠诚、正直、谦虚等。

3. 《史记·太史公自序》这篇文章是司马迁的自序,主要介绍了他的学术成就和写作动机,以及对于史学研究的看法。

4. 《汉书·食货志》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汉代的经济状况和物产,对于了解古代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5. 《后汉书·班彪传》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班彪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对于了解后汉时期的文化和学术状况有一定的帮助。

6. 《三国志·魏书·王毌丘诸葛贾文若传》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王毌丘、诸葛贾和文若三人的事迹和贡献,对于了解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状况有一定的帮助。

7. 《晋书·王导传》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王导的生平事迹和政治成就,对于了解晋朝的政治和文化状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8. 《宋史·张浚传》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张浚的生平事迹和军事才能,对于了解北宋时期的政治和军事状况有一定的帮助。

9. 《元史·忽必烈本纪》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忽必烈的生平事迹和政治成就,对于了解元朝的政治和文化状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0. 《明史·太祖本纪》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明太祖朱元璋的生平事迹和政治成就,对于了解明朝的建立和政治状况有一定的帮助。

11. 《清史稿·太宗实录》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清太宗康熙的生平事迹和政治成就,对于了解清朝的政治和文化状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2. 《红楼梦》这部小说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主要讲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等人的爱情故事和家族兴衰的历史背景,对于了解清代社会和文化状况有一定的帮助。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文言文复习(一)教学类型:复习课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引语:同学们,大家知道,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块奇葩。

那里有岳阳楼的壮美,有小石潭的幽静,有桃花源的迷人,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更有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执着。

几乎每一课都会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文言文,共同感受这份独特的美吧。

提到文言文,我们就要着眼于中考,中考文言文试题,一般取材于课内,尤其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本篇目。

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文言文内容分析与名句默写等。

考查的形式一般分为单项考查和综合考查两种。

本节课,我们就前两项内容做一次复习。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项文言实词。

第一课时一、文言实词辨析(板书)1.通假字辨析。

(板书)通假字一般包括同音通假和音近通假两种形式,如“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中的“止”通“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

还如:A.甚矣,汝之不B.河曲智叟C.寡助之至,亲戚A项中的“惠”通“慧”,B项中的“亡”通“无”,C项中的“畔”通“叛”。

复习通假字时的一个重点就是对它的解释。

通假字的解释有一定的格式。

哪位同学愿意帮助老师把这种格式说出来呢?学生答(略)教师总结……很好,下面请大家根据这种格式来分析几道题,分析出来的请直接起立回答。

(出示题目)【练习】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②一厝朔东③ 百废具兴④小惠未偏,民弗从也⑤将军身被坚执锐⑥为天下唱学生回答,教师给予鼓励。

师:除了以上所举的几个例子之外,哪位同学能再列举出几个你所熟悉的通假字?请举手。

(教师提问)……教师点拨:【复习方法】通假字数量不多,且大部分在课下注释中有解释,复习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分册集中整理,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2.接下来请同学们讨论这样一个例子,注意例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文言文教案课时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文言文教案课时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文言文教案课时一、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2. 分析文言文中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3. 掌握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表达方式。

4.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文言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2. 文言文中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3.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表达方式。

4. 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文言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特殊句式和表达方式。

2. 难点:实词、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特殊句式的识别和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2. 讲解文言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基本构成和阅读策略。

3. 讲解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通过例句分析,让学生掌握实词、虚词在文言文中的运用。

4. 讲解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表达方式,通过例句分析,让学生识别和理解特殊句式。

5. 课堂练习:提供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和分析。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所学知识,整理实词、虚词的用法和特殊句式。

2. 完成课后文言文阅读练习,提高阅读能力。

3. 推荐学生阅读经典文言文作品,增强文言文素养。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关注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具体文言文实例讲解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2. 采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采用任务驱动法,布置课后阅读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采用情境教学法,模拟文言文阅读场景,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阅读教材。

2. 辅助材料:文言文阅读练习题、经典文言文译文。

中考课内文言文十六篇复习要点

中考课内文言文十六篇复习要点

中考课内文言文十六篇复习要点中考课内文言文十六篇复习要点■(一)《论语十则》相关识记:1、积累文中几个成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2、试归纳文中有关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例句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温故而知新/3、理解背诵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⑦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⑧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⑨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有过不同看法。

请你联系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观点。

答:回答时应该要肯定这种说法。

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二)桃花源记陶渊明1、作者:陶渊明,朝代:东晋诗人,散文家。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归园田居》(其三)《饮酒》《五柳先生传》等2、文章知识:(1)线索:渔人(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发现——访问——离开——再寻,贯穿起来。

181128 初三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复习必备资料

181128 初三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复习必备资料

初三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必备资料一、常见文言实词实词考查范围以常见文言实词为主,文言实词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大量阅读、多多积累的基础上,掌握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多比较,常联系,灵活运用,结合具体语境随“句”应变,既要遵循古汉语的表达规律,又要切合不同的句子的语法特点,把特殊和一般结合起来。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是中考文言实词考查经常涉及的内容,应作为重点知识理解掌握。

(一)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中是一个义项,在另一个句子里又是一个义项。

一般说来,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均有一定的联系。

一词多义是由本义引申、比喻和假借而形成的,因此应该由本义入手,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A.就词的来源说,即该词的最初意义。

如“去”的最初意义是“离开”,“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

B.就词的应用来说,把常用的那个意义算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意义。

如“兵”的常用意义是“士兵”等。

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而来的,同基本义有相似的、相对的或相关联的意义。

如“刑”,本义是“刑法”,基本义还包含对犯人的处罚,后来这个意义发展出“惩罚”的意义(皆刑其长吏《陈涉世家》)。

比喻义是词的比喻用法固定下来的意义,有的比喻义是从词的本义、基本义产生的。

如“窝”的本义、基本义都是“鸟兽昆虫居住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产生出的比喻义,即“坏人居住的地方”。

1.安(1)安逸。

例: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养,奉养。

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3)怎么。

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4)安稳,安定。

例: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策(1)名词,泛指马鞭子。

例:执策而临之(《马说》)(2)动词,用鞭子打。

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载(名词用作动词)。

例: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3.曾(1)同“增”,增加。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语文复习: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语文复习: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师生系统归纳:针对表格横向分析,课外文言文考察关注了人成长的核心价值理念——君子的八端,纵线来看,中考切近与九年级散文类文言文的考察,目的是做好初高中语文文言文的衔接。

三、明确考纲要求,了解中考命题指向。

结合理念中考文言文题型设计进行解读,让学生明确在文言文复习与外拓中应该关注的点。

四、教师课堂环节过渡:那当我们面对一篇课外文言文时首先应该做好哪些工作呢?我觉得同学们首先要知人、明事和定主题,基本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的感情倾向是怎样的?然后由文入里解读文本内容,而文本内容的理解最基本的就是注意“倒推法”的运用。

中考文言文考察题目设计(12分左右)*.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解释。

(3分)*.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辨析选择。

(2分)*.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5分)*.筛选文中的信息,结合文章理解。

(2分)1.【读文训练、领会技巧】请阅读两篇短文,尤其关注文中实词、虚词的翻译,联系文本总结答题规律。

郑武公伐胡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

因问于群臣曰:“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

”武公怒而戮之。

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

郑人袭胡,取之。

齐人说靖郭君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

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

”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

”靖郭君因见之。

客趋而进曰:“海大鱼。

”因反走。

君曰:“客有于此。

”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

”君曰:“亡,更言之。

”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

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荫,奚以薛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

”君曰:“善。

”乃辍城薛。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注:谒者,侍卫,负责通报的人。

(1)解释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语。

(3分)靖郭君将城薛因反走乃辍城薛(2)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荡而失水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B.客有于此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C.鄙臣不敢以死为戏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D.犹之无益也/ 何陋之有(《陋室铭》)两篇文言文训练设计意图:在文章解读过程中,大多学生对于《郑武公伐胡》中的“谁可伐者?”的翻译是出问题的,问题在于不能够通过后文推解前文的内容,让学生明白文言文理解中基本的“倒推法”的应用。

中考文言文复习指导教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指导教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如词汇、语法、句式等。

2.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能准确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能够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美感鉴赏能力,体会文言文的韵味。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词汇的复习:重点复习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

2. 文言文语法的复习:重点复习句子成分、句式结构等。

3. 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训练:通过练习题目,让学生掌握答题技巧,提高理解能力。

4. 文言文翻译的训练:让学生掌握翻译原则,能够准确翻译文言文。

5. 文言文美感鉴赏的培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意境美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对文言文的基本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掌握。

2. 采用练习法,通过布置练习题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

3.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学习效果。

4. 采用欣赏法,让学生阅读经典文言文作品,培养对文言文的美感鉴赏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 练习批改:对学生的练习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互评:让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翻译和赏析,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4. 定期考试:通过考试,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

五、教学计划1. 第1-2周:复习文言文词汇,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

2. 第3-4周:复习文言文语法,句子成分、句式结构等。

3. 第5-6周:进行文言文阅读理解训练,讲解答题技巧。

4. 第7-8周:进行文言文翻译训练,讲解翻译原则。

5. 第9-10周:进行文言文美感鉴赏的培养,阅读经典文言文作品。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词汇复习: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复习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文言文词汇。

2. 语法讲解: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句子成分、句式结构等文言文语法知识。

初中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全攻略(版本通用-)

初中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全攻略(版本通用-)

初中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全攻略一、古今异义词例词例句古义今义1 居居十日过了居住2 走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跑走3 再一股作气,再而衰第二次又4 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护城河水池5 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停驻质量差;次数6 戾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至暴戾7 令何患令名不彰耶美好的命令8 寻未果,寻病终不久寻找9 狱小大之狱,虽不能察案件监狱10 坐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坐下11 渠问渠哪得清如许它(他)水渠12 微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微小13 迁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官吏调职迁移14 形无案牍之劳形身体形状15 鄙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目光短浅卑鄙16 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低下品质低下17 牺牲牺牲玉帛,弗敢专也祭祀用的物品为正义事业而奉献18 亲戚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父母兄弟等姻缘亲属19 交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交错相通交通运输20 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儿女男性的配偶21 绝境同上与世隔绝的地方山穷水尽的地步22 无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更不必说条件关系连词23 几何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多少数学学科之一24 开张诚宜开张圣听扩大开业25 会计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聚集商议财务人员二、文言句式倒装句倒装句主要有四种:(1)主谓倒装。

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2)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3)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4)介宾结构后置(1)主谓倒装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古汉语中。

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

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2)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有如下几种情况: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集粹

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集粹

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集粹第一章:文言文阅读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

2. 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加深对中考文言文阅读题型的了解。

教学内容:1. 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了解文言文的句式、词义、虚词等。

2. 文言文阅读的技巧:通过上下文、成语、词义推测等方法理解文意。

3. 中考文言文阅读题型分析:词语解释、句子翻译、内容理解、主旨概括等。

教学活动:1. 讲解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分析中考文言文阅读题型,举例讲解。

3. 学生练习阅读文言文,教师指导解答。

作业:1. 阅读指定的文言文材料。

2. 完成相关的阅读练习题。

第二章: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1. 提高现代文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 掌握现代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3. 熟悉中考现代文阅读题型。

教学内容:1. 现代文阅读的技巧:快速浏览、重点阅读、理解主旨等。

2. 现代文阅读的方法:抓关键词、分析句子结构、理解段落大意等。

3. 中考现代文阅读题型分析:事实细节题、推理判断题、主旨大意题等。

教学活动:1. 讲解现代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2. 分析中考现代文阅读题型,举例讲解。

3. 学生练习阅读现代文,教师指导解答。

作业:1. 阅读指定的现代文材料。

2. 完成相关的阅读练习题。

第三章:作文写作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2. 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3. 熟悉中考作文的要求和评分标准。

教学内容:1. 作文的基本结构:开头、发展、结尾。

2. 作文的写作技巧:选材、构思、表达等。

3. 中考作文的要求和评分标准。

教学活动:1. 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2. 分析中考作文的要求和评分标准,举例讲解。

3. 学生进行作文练习,教师指导修改。

作业:1. 完成一篇作文练习。

第四章:诗歌鉴赏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掌握诗歌的基本形式和表现手法。

3. 熟悉中考诗歌鉴赏题型。

教学内容:1. 诗歌的基本形式:律诗、绝句、现代诗等。

中考文言文复习重点课文板书设计 5

中考文言文复习重点课文板书设计 5

第 5 页 共 5 页二十一、孙权劝学(资治通鉴)不可不学(重要性)孙权
言辞恳切——孙权涉猎、见往事(方法目的)
劝学 殷切希望——善劝孤常读书(以身作则,现身说法)
吕蒙:辞学——就学——才略大长 鲁肃:大惊——结友——敬才爱才 孙权:殷切爱护下属,严格要求,善于劝学,以身作则,现身说法
千古名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二十二、湖心亭看雪(张岱)
雾凇沆砀
赏雪 天云山水 奇
上下一白 雪天奇遇
独——与众不同 痴迷山水
奇趣 喜——知己之乐 痴
痴——醉情自然二十三、满井游记(袁宏道)
北国早春(欲扬先抑)
满井 面:一望空阔
满井春色 早春郊游
游记 点:人山柳田人鸟鱼
厌恶俗世
寄情山水(表明志向)
千古名句: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二十四、公输(墨子)
故设圈套:诱使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
讲舌 说公输 设喻说理
道墨 战 以子杀矛攻子之盾:义不杀少而杀众 义
子 设喻:文轩敝舆……
止 说楚王
攻 以子杀矛攻子之盾: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
实 模拟攻守 斗
战 斗公输 实
揭露阴谋 力。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doc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doc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界牌中学钱敏一、教学类型:复习课二、教学目标:归纳、总结所学的文言文,并依靠考纲与课本找出文言词语的用法与规律,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记忆,以提高文言的阅读能力,作好备考的准备。

三、教学设想:以学生间的互相解答、教师的辅助为主要教学方式,通过复习旧的文言文段中的知识点,以旧带新,总结出文言文学习与记忆的规律,以指导中考的复习。

四、教学时数:课时五、教具准备:多媒体一•导入新课:1、2015年《中考说明》解读:2、分值及题型:分值约11分,第一小题一般一词多义辨析(三个实词一个虚词),通假字辨析,古今异义辨析,词类活用辨析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第二小题一般是翻译句子, 考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第三题考察文意的理解与把握,第四小题一般是关联点比较题。

.,备考指导1.研读一模试卷,找准考点2.依靠课本,分类整理知识要点(1)课下注释中出现的实词虚词用法(2)课文中出现的特殊句式及翻译通顺的方法(3)每篇课文用到的写法及表现的思想主旨。

最好把初中文言文分类,如写景抒情类, 借事寓理言志类,诸子百家思想类,君王治国理政类,找出写法和主旨的异同,便于归纳记忆和同类题材迁移联想。

(4)每篇课文后的习题要温习巩固。

3.在复习中,应采取课内带课外的方法,一读二看三迁移.考点归纳及策略、典型题型:O 1.重要实词的理解。

O 2.典型句子的理解。

O 3.文章要点的概括。

O 4.人物形象或中心思想的理解。

.文言实词辨析1.通假字辨析。

(见语文冲刺P100)教师点拨:【复习方法】通假字数量不多,且大部分在课下注释中有解释,复习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分册集中整理,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2.接下来请同学们讨论这样一个例子,注意例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得无亲善邻友钱继忠扉争?O得无:难道O固定句式o例句: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使楚》O——如太行王屋何?O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中考文言文复习重点课文板书设计

中考文言文复习重点课文板书设计

2015年中考文言文复习重点课文板书设计一、论语板书设计一、孔子:千年伟人之一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学生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

二、《论语》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四书五经之一,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书经》《礼经》《易经》《春秋经》。

三、对《论语》和对孔子学说评价:1、“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北宋政治家:辅佐赵匡胤)2、“真正能够解决21世纪社会问题的,只有中国的孔孟儒学与大乘佛法”——20世纪70年代,英国著名历史哲学家汤恩比。

3、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4、《论语》在日本称为“最上至极宇宙第一书”。

千古名句: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二、鱼我所欲也(孟子)舍鱼取熊掌故不为苟得也正面论证比喻论证故患有所不辟也对比论证舍生取义如使……则……反面论证使……则……中心论点:舍生取义1、行道之人义存于心(正嗟来之食 2、乞人举例论证见利忘义(反万钟之禄 1、宫室之美2、妻妾之奉3、所识穷乏者得我千古名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摆事实:舜管夷吾傅说孙叔敖胶鬲百里奚道理:人才要在艰苦中造就生于正面论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生活上:劳、饿、空乏忧患思想上:苦其心志作用: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行动上:拂乱分个人成长人恒过然后能改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正面论证接受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磨炼死于国家治理:入则无法家拂士人的安乐出则无敌国外患个人成长推论到治国(反面论证)必要性结论:国恒亡总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成语:多难兴邦、玩物丧志)千古名句: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中考复习《文言文知识点、考点》总结教案新部编本

中考复习《文言文知识点、考点》总结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中考复习《文言文知识点、考点》总结教案文言文复习要点及要求1、文学常识(准确熟练,不混淆,不错字)2、字形、字音(读准、读对,注意形近字、多音字和通假字)3、默写(让背篇目)(准确熟练,不写错字、白字、不掉字、多字、草字)4、实词翻译(书中注释为主,准确,全面,特殊用法)5、句子翻译(关键字、名句,准确、流畅、完整,体现重点词含义)6、文章内容要点(文章思想,作者感情、段意、层意、句意、结构特点、自己的感受)课文知识梳理一、《三峡》(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文学常识: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2、实词:自:从。

嶂:像屏障一样的高山。

曦月:阳光,月亮。

襄:漫上。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御:驾。

献:山峰。

良:实在、真。

肃:寂静。

属:连续。

引:延长。

绝:消失。

清荣峻茂素;白色。

旦;早晨。

3、特殊用法:奔:飞奔的马。

湍:急流的水。

4、区别:属:属引凄异(连续)绝:久绝(消失)。

自三峡……(从)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绝献:极自非……(如果)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阻绝:断5、通假字:阙;同“缺”,中断。

6、重点句翻译: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中考文言文重点篇目复习资料大全

中考文言文重点篇目复习资料大全
2.《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 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 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 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三、中考链接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 有仙则名.:出名。 有龙则灵.:灵验。 斯.是陋室:这。 惟.吾德馨.:只; 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苔痕上.阶绿:长上。 草色入.帘青:映入。 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往来无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可以调.素琴:调弄,弹奏。 阅金.经.:这里指佛经。 无丝.竹.之乱耳: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无案.牍.之劳.形.:官府文书; 使……劳累; 形体,身体。 2.翻译下面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这是简陋的房子,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苔痕长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③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④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3.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
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屡遭贬谪,本文即作于此间。 《陋室铭》选自《全唐文》,是作者在和州刺史任上写的。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
6
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通常用韵文写成。 二、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起首四句,以正衬发端,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自然引出正题:颂扬陋室。点 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惟吾德馨”。再通过对陋室环境的描写,交友及室主人所做之事的叙述,表现 了作者的情怀,后又以诸荀、扬雄自比,充分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中考文言文复习重点课文板书设计

中考文言文复习重点课文板书设计

中考文言文复习重点课文板书设计一、论语板书设计一、孔子:千年伟人之一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学生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

二、《论语》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四书五经之一,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书经》《礼经》《易经》《春秋经》。

三、对《论语》和对孔子学说评价:1、“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北宋政治家:辅佐赵匡胤)2、“真正能够解决21世纪社会问题的,只有中国的孔孟儒学与大乘佛法”——20世纪70年代,英国著名历史哲学家汤恩比。

3、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4、《论语》在日本称为“最上至极宇宙第一书”。

千古名句: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二、鱼我所欲也(孟子)舍鱼取熊掌故不为苟得也正面论证比喻论证故患有所不辟也对比论证舍生取义如使……则……反面论证使……则……中心论点:舍生取义1、行道之人义存于心(正嗟来之食 2、乞人举例论证见利忘义(反万钟之禄 1、宫室之美2、妻妾之奉3、所识穷乏者得我千古名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摆事实:舜管夷吾傅说孙叔敖胶鬲百里奚道理:人才要在艰苦中造就生于正面论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生活上:劳、饿、空乏忧患思想上:苦其心志作用: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行动上:拂乱分个人成长人恒过然后能改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正面论证接受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磨炼死于国家治理:入则无法家拂士人的安乐出则无敌国外患个人成长推论到治国(反面论证)必要性结论:国恒亡总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成语:多难兴邦、玩物丧志)千古名句: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中考文言文复习重点课文板书设计
一、论语板书设计
一、孔子:千年伟人之一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学生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

二、《论语》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四书五经之一,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书经》《礼经》《易经》《春秋经》。

三、对《论语》和对孔子学说评价:
1、“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北宋政治家:辅佐赵匡胤)
2、“真正能够解决21世纪社会问题的,只有中国的孔孟儒学与大乘佛法”——20世纪70年代,英国著名历史哲学家汤恩比。

3、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4、《论语》在日本称为“最上至极宇宙第一书”。

千古名句: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二、鱼我所欲也(孟子)
舍鱼取熊掌故不为苟得也正面论证
比喻论证故患有所不辟也对比论证
舍生取义如使……则……反面论证
使……则……
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1、行道之人
义存于心(正嗟来之食 2、乞人
举例论证
见利忘义(反万钟之禄 1、宫室之美
2、妻妾之奉
3、所识穷乏者得我
千古名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摆事实:舜管夷吾傅说孙叔敖胶鬲百里奚道理:人才要在艰苦中造就生于正面论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生活上:劳、饿、空乏
忧患思想上:苦其心志作用: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行动上:拂乱
分个人成长人恒过然后能改
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正面论证接受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磨炼死于国家治理:入则无法家拂士人的
安乐出则无敌国外患个人成长推论到治国(反面论证)必要性
结论:国恒亡
总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成语:多难兴邦、玩物丧志)
千古名句: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曹刿论战《左传》
请见: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问战(详)问战:大小之狱……必以情的先决条件
可以一战
曹刿论战参战(略)——“长勺之战”:未可……未可…… (谨慎、果断)
将鼓……将驰……对比(鲁庄公:急躁冒进)论战(详)善抓进军时机:彼竭我盈
善抓反攻时机:辙乱旗靡
曹刿:谨慎、果断、善抓战机、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鲁庄公:急躁、冒进、草率行事
千古名句: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五、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比美:类比(家事国事)
妻私(偏爱)宫妇私(偏爱)
妾畏(害怕)朝臣畏(害怕)王之蔽甚矣
客人有求(讨好)四海之内有求(讨好)
三问三答三思
齐王除蔽:
面刺上赏门庭若市结果:
三令上书中赏三变时时而间进四国朝齐
谤讥下赏无可进者战胜于朝庭
性格分析:
善思:以小见大善听:从善如流
邹忌:善谏:足智多谋一代忠臣齐王一代明君
求实:实事求是善做:改革创新
六、出师表(诸葛亮)
危急存亡之秋(客观不利因素和主观有利因素)
提出建议广开言路诚宜开张圣听
严明赏罚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语重心长
不宜偏私,内外异法
亲贤远佞荐宫中府中贤良报先帝,
论亲贤远佞之理(正反)忠陛下追忆往事知遇之恩知恩图报
托孤之重
臣不效,治臣不罪
明确责任无言,责彰其咎言辞恳切
君深追先帝遗诏
总结全文:临表涕零,感情真挚
千古名句: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七、桃花源记(陶渊明)
发现桃源(神秘、铺垫)
景色幽美
生活环境
土地肥沃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
线索:访问桃源风俗淳朴
“渔人进出社会风尚人人安居乐业,和睦相处
桃花源”和平安宁
离开桃源:不复得路,无问津者(虚幻)
八、三峡(郦道元)
总貌:山高岭连遮天蔽日
夏水:水涨湍急交通阻断雄奇险拔
江水春冬之水:水退潭清,风景秀丽
秋水:水枯气寒猿鸣凄凉清幽秀丽
九、马说(韩愈)
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

策之不以其道表达:怀才不遇;
事例进行论证:食之不能尽其材埋没人才控诉:埋没人才
希望:重用人才
十、陋室铭(刘禹铭)
山水——陋室写法:托物言志
论喻引题
陋室铭仙龙——吾德馨安贫乐道
环境之雅(景)淡泊名利
陋室不陋交往之雅(友)高洁傲岸
生活怡适(趣)
古贤自喻反诘点题
千古名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十一、小石潭记(柳宗元)
游览顺序:发现小潭——移步换景(行,隔,闻,伐,取)
潭中景物——潭水游鱼特写镜头(动——静) 抒发了在贬谪独
居的境况下孤
小潭源流——溪身岸势贴切比喻(斗折蛇行,犬牙)寂凄凉的感情
潭中气氛——幽深冷寂寓情于景
十二、岳阳楼记(范仲淹)
作记缘由——记叙
总述巴陵胜状——览物之情迁客描写
阴——感极而悲——以已悲旷达胸襟
晴——其喜洋洋——以已喜骚人抒情
不以物喜——先忧天下
异古仁人:议论远大抱负
不以已悲——后乐天下
千古名句:1、不以物喜,不以已悲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居庙堂之堂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居。

十三、醉翁亭记(欧阳修)
环境:琅琊——酿泉——醉翁亭

得名:作亭者——名亭者——含意寄情山水
风景画:朝暮——四时
滁人游——太守宴
风俗画:
众宾欢——太守醉与民同乐
归:禽鸟乐——人之乐——太守乐
千古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十四、爱莲说(周敦颐)
生长环境
莲体态香气托物言志
清高风度不慕名利
菊隐逸者逃避现实正衬
牡丹——富贵者庸俗逐利反衬洁身自好
可亵玩焉。

十五、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月色入户
叙事——赏月缘由贬居寂寞
怀民相与悲凉苦闷
积水空明
写景——庭下月景景色宜人豁达乐观
藻、荇交横
但少闲少
抒情——愉悦苦闷点眼之笔
如吾两人
十六、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幼时——借书(得书之难)——冬日抄书(嗜书)说理
加冠——求救(从师之难)——百里叩问(慕道)劝学
从师——求学(求学之难)——负笈远游(足乐)对比
十七、愚公移山《列子》
背景:方七百里高万仞(烘托)移之难
移山:毕力平险叩石垦壤箕畚运寒暑一返(细节)移之艰改造自然伟大气魄智叟嘲笑不惠甚矣残年余力不毁一毛坚强毅力受阻(对比)移之坚克服困难
愚公长息固不可彻子孙无穷何苦不平下定决心结局:神惧不已帝感其诚(烘托)坚持奋斗寓意:表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改造自然的精神
十八、与朱元思书(吴均)
总述: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清澈(静)
水异
分写湍急(动)厌倦仕途
山势之奇寄情山水
山奇
情趣之奇
千古名句:鸢(yuān)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经纶(lún)世务者,窥(kuī)谷忘反。

十九、口技(林嗣环)
表演前:时间、地点、设施、道具、气氛
由睡到醒——由静到动(开端)正面描写表演中:由醒复睡——由声写静(发展)侧面描写
失火救火——百千齐作(高潮)突出“善”
表演后:表演结束,再交代道具(突出口技人表演技艺的高超)突出技艺高超
二十、伤仲永(王安石)
童年——才思敏捷,天赋极高
伤仲永才少年——才思衰退,大不如前叙事
仲能发展
永青年——才思平庸,与众与异
作者阐明观点——受于人者不至——议论
二十一、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不可不学(重要性)
孙权言辞恳切——孙权
涉猎、见往事(方法目的)
劝学殷切希望——善劝
孤常读书(以身作则,现身说法)
吕蒙:辞学——就学——才略大长知错就改、虚心好学,豪爽
鲁肃:大惊——结友——敬才爱才侧面表现吕蒙才略进步惊人
孙权:殷切爱护下属,严格要求,善于劝学,以身作则,现身说法
千古名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二十二、湖心亭看雪(张岱)
雾凇沆砀
赏雪天云山水奇
上下一白雪天奇遇
独——与众不同痴迷山水
奇趣喜——知己之乐痴
痴——醉情自然
二十三、满井游记(袁宏道)
北国早春(欲扬先抑)
满井面:一望空阔
满井春色早春郊游
游记点:人山柳田人鸟鱼
厌恶俗世
寄情山水(表明志向)
千古名句: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二十四、公输(墨子)
讲舌说公输设喻说理道墨战义子……
止说楚王
攻以子杀矛攻子之盾: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实斗
战斗公输实
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