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探讨[1]

合集下载

探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与完善

探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与完善

探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与完善摘要:本文首先强调了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其次介绍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现有情况和问题,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期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内部控制现状措施一、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企业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目的在于通过该体系建立符合当今潮流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通过相关制度的建立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从而达到提高企业整体收益的目的。

尤其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管理部门,在企业中担任着建立既符合企业自身状况,又适应现代化市场管理机制的制度的职责。

审计管理部门一来要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二来要改善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收益。

构建一个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维护企业资产的完整性,可以有效的减少或避免发生挪用公款等不良现象;有利于加强财务资料统计的准确性,以便于可以及时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使企业在需要时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有利于减少企业的财政赤字,减少投资风险;有利于在企业授权后,明确责任人,促进责任人能够认真完成任务;有利于促进企业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效降低企业的审计开支;有利于上市公司公布的信息的准确度和透明度。

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发展现状1、内部控制环境不够理想任何一种制度,任何个人都不能超越它的创始人,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也是这样。

优秀的管理者,无疑是造就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

每一个企业管理者的个人品行如何无法完全被外界了解,但就当前的情况而言,企业在财务上徇私舞弊、偷税漏税的现象屡见不鲜。

当前,市场上大多数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将大多精力都花费在提高企业的收益方面,没有用一个足够长远的目光去看问题。

即便是有这方面意识的企业,也由于缺乏相应理论的指导,而不知道如何构建内部控制体系,或者没有建立起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导致最终没有达到相应的效果。

浅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

企 业 内 部控 制评 价 标 准 体 系 是 一 种 管 理机 制 ,规 范 着 企 业 的经 营 管理 活 动 , 提高 企 业 的经 营 效 率 和抗 风 险能 力 , 不 仅 能 它
反 映 了企 业 法 人 治 理 结 构 和 管 理 体制 的需 要 ,而 且 将 企 业 发 展
价 主要 是 由 内部 审 计 实 施 的 。 就 是 说 , 国 企业 内部 控 制评 价 也 我 最 终要 由 董 事会 中 的 内部 审 计 委 员 会 来 实 施 , 是 比较 理 想 的 。 这
理结 构 的纵 向 比较 , 同时 结 合 我 国当 前 国企 改 革 的具 体 情 况 , 本
文提 出以 下 建议 :
是少 数股 东 可 以在 多 大 程 度 上 保 护 自 己的 利 益 。 高质 量 的 信 息
披 露 有 助 于 维 护 投 资 者 对 资 本 市 场 的信 心 ,节 约 投 资 者 收集 信 息 的成 本 , 有 助 于 广 大 中小 投 资 者 做 出正 确 的 决策 。良好 的治 并 理 结 构 要求 信 息 披 露 中采 用 高 质 量 会计 标 准 一 国际 会 计 准 则 , 提

市公 司 中虽 设 有 专 门 的 内 部 审 计 机构 , 独 立性 不够 , 的 隶 属 但 有 于 总 经 理 , 的隶 属 于 财 务 部 门 , 部 审 计 职 能很 难 真 正 实 现 。 有 内 因 此 上 市公 司必 须 明 确 内 部控 制 评 价 的 主体 定 位 问题 。 () 二 内部控 制 评 价 的 标 准 不统 一 目前 我 国 内部 控 制 的评 价 实 务 中 ,内 部控 制 系统 一 般 是 参 照 财 政 部 颁 布 的 《 部会 计 控 制 规 范 》 列 进 行 的 , 内 系 内容 主要 是

构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探讨

构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探讨
企 业的 内部控 制评 价体 系的建设 还存 在 着一 些 问题 , 需要 企 业的 管理 者积极 重视 这 一体 系的构件 . 促 进 企业 的健 康发 展 本 文主
要是 针对 当前 企 业的 内部控 制评 价体 系建设 中存在 的 问题进 行 分析 , 并提 出合 理 的建议 构建 企业 的 内部控 制评 价体 系。
[ 关键词 ]企 业 ; 内部 控 制 : 评 价 体 系
d o i : 1 0. 3 9 6 9 / i . i s s n . 1 6 7 3—01 9 4. 2 01 3 . 0 6 . 01 2
[ 中图分类号]F 2 3 9 . 4 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 6 7 3 — 0 1 9 4 ( 2 0 1 3 ) 0 6 - 0 0 1 8 — 0 2
朱 静
( 四川 广播 电视大 学 , 成都 6 1 0 0 7 3 )
[ 摘 要] 近 年 来我 国的 企 业发 展 取得 了比较 好 的 成 绩 , 企业 的 管 理 水 平也 有 所提 高 。但 是 当前 企 业 的 竞 争逐 渐 激 烈 . 企 业 的
管 理 水平 需要 进 一 步 提 高, 构 建 企业 内部控 制评 价 体 系可 以有 效 地提 高企 业 的 管理 水平 , 更 好 地 实现 企 业 的发 展 。但是 目前
业 的 内 部 控 制 评 价 体 系还 不健 全 , 还 需 要 企 业 的管 理 者 进 一 步 系并 没 有 发 挥 重 要 的 作用 。 当前 企 业 也 开 始 重 视 内部 控 制 的重 要 完善 内部 控 制 评 价 体 系 的建 立 。 性, 也 制 定 了相 关 的制 度 保 障 , 但 是 由 于 缺少 相 关 的 经 验 . 导 致 企 1 当 前 我 国 企 业 内部 控 制 评 价 体 系 建 设 现 状 业 内部 控 制 制度 不 健 全 。另 外 虽 然企 业 的 内部 控 制 评 价体 系有 了 企 业 的 内 部 控 制 主 要 是 指 依 据 企 业 的 专 业 管 理 制 度 ,在 企 制度 保 障 , 但 是 很 多制 度 仅 仅是 停 留在 形式 上 , 并 没 有 相 关 的 措 施 业 内 部 建 立 全 面 的过 程 控 制 体 系 对 企 业 的 生 产 经 营过 程 进 行 规 落 实 , 企 业 的 内部 控 制 评 价 体 系 并 没 有 发 挥 出 应 有 的作 用

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及评价的若干问题探讨

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及评价的若干问题探讨

所 以在进行 内部 控制 管理 的时候 经常容 科 学 化 建 议 有 效运 行企业 内部 监控 机制 ,公 下 易将 其 归为 内部会计 控制 的 内容 ,也只 地行 使企 业资本 的所有 权职 能 ,有效 地 得到 有效 的保 障 ,或者小 股 东的利 益受 有 财务 人员参 与 了控 制管理 的过 程 。更 到侵 蚀 。 甚 者 ,有一部 分的企 业领 导对 内部控 制 监控 资 本的保值 与增值 。经营层 能够 以 的概 念根 本 毫 不知 情 ,对 相 关 的制度 、 其 经营 能力实 现企业 效益最 大化 , 业 的 治理 与经营层 主体 能够在 维护相 关丰 我 国 中小 型企 业 内部 监 控 机 制 会 计准 则也是 一窍 不通 ,就更 不谈 上主 运 行 中存 在 的 主 要 问题 动 进行 企业 的 内部 控制 管理 了 ,这 给企 体 利益 的前提 下 ,合理获 得 自身利 益。 ( )建立企业 内部 会计 系统控 制措 1 伴 随 着我 国改 革开 放程度 的不断 深 业 的 发 展 带 来 严 重 的 阻碍 , 还 可 能 造 成 入 ,中小企业 发展 势头 非常 迅猛 ,但 是 些无 法 弥补 的损 害 。 内部控 制 也包括 施 。 要 加强对企 业的 内部控制 管理 ,建 其 内部 控制 的 问题 也越 来越 越 明显 ,对 了 内部审计‘ ,但 是很多 的企业 并 没有设 市企业 内部 会计系 统控 制体系 将是 非常 其 经济 利益 已经带 来较 大 的影响 。针 对 置相应 的 内部审计 机构 ,无法 对企 业 的 有 效 的方法 。企业 在改 革会计 制度 过程 中小企 业 内部 控 制方面 存在 的一 些 问题 监控 信息机 以及各 级管 理部 门的绩 效做 中必须 严格按 照 国家相 关规定 ,制定符 进 行一 系列 的分析 ,从而提 出对 加 强 中 出正确的评 价 。 中小 企业 的从业 人 员因 合企 业 实 际情 况 的会 计 系统 控 制措 施 , 并且对 相 关的 人员配备 以及组 织机 构都 小 型企 业 内部控 制 的看法 。主 要有 以下 为 平均 知 识层 次较低 ,并且在相 关 的教 几点: 育 培训方 面也 没有跟上 ,在人 员的选 聘 要依 法进 行设置 ,其 中,总会计 师是 ‘ 个重 要的 职位 ,不能 忽视 。按 照 会 计 ( ) 目前 ,中小型企 业 的内部控 制 上 也没有 采取 公开 公正的 招聘办 法 ,裙 1 制度 还非 常不健 全 ,一 些企业 尽管 针对 带 关系依 然严 重 ,造成企 业 员工鱼 龙混 法 》和 国家统 一的会 计准 则制度 的要 求 账 保管财 务会计 报告 , 确 自身的实 际情 况进 行 了一 定 的调整 ,但 杂的情 况 。一些 可能根 本不具 有相 关资 设 置凭证 、 簿 , 保 企 业 财务 报告 的真 实 、可 靠和 完 整 。 总 体来说 变化 并不 大 ,没有 解决 根本 问 质的 人员也进 入 了企业 ,不 但成 为企业 财务信 息系统 是企 业的 财务信 息的 重要 题 ,且 调整 得并不 全面 ,覆盖 面 比较小 , 的负 担 ,还 可 能给企业 带来无 法想 象的 储 存和记 录方 式 ,无论 是企业 的各 项经 没 有将 全体 工作 人员都 包括 在 内 ,而 且 隐 患 。 ( )监控 机制 不完善 导致企 业 内部 济活动 中,还是货 币 的计 量信 息都 存其 3 在 日常 的 经济业 务 中的各 个环节 都并 没 中进 行 归 纳整 理 ,最 后 编制 形 成 报表 , 有严 格执 行新 的控制 政策 ,企 业 的财务 监控 机制 失效 从理论 上讲 ,监 控机制 是 管理 秩序 也 比较? 乱 ,核算过 程 的不严 现代企业 治理 结构 的重要 组成部 分 。企 》 转 1 1 昆 2 页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摘要: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实现规范经营、防范风险、增强管理效能的重要手段,本文阐述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必要性、影响因素和构建方法,同时提出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实施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以期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内部控制体系、企业、规范经营、防范风险、提高效能一、引言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规范经营、防范风险、提高经营效能的重要保障之一,其构建对于企业管理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随着企业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必要性、影响因素和构建方法,同时提出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实施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以期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提供有效参考。

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必要性当前,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管理挑战,如何确保企业规范经营、防范风险、提高管理效能已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因此,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已成为必要的手段和重要保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规范经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有助于规范企业经营管理,提升经营质量和效益,规避经营风险,遵循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

2.防范风险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规避各种风险,减少企业经营风险,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

3.增强管理效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效能,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水平,从而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影响因素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涉及多个因素,如企业规模、经营环境、内部管理流程和外部法律法规等因素。

其中,影响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类型和规模不同类型和规模的企业其运营模式、经营范围、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设计。

2.经营环境企业经营环境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系统的构建和实施,企业需要根据市场环境、政策法规等方面的要求确立内部控制的范围和内容。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是指企业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风险,保证业务的合规性和可持续发展,建立起来的一套评估和监控内部控制的体系。

构建一个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包括目标设定、流程设计、评价方法和持续改进等方面。

一、目标设定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首先需要明确目标。

目标设定应该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风险管理需求相一致。

普通来说,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效率,减少内部控制风险;2. 保证企业业务的合规性,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3. 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增强投资者信心;4. 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能;5. 促进企业持续改进和创新。

二、流程设计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流程设计是构建的核心。

流程设计应该充分考虑企业的业务特点和组织结构,确保评价过程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普通来说,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流程设计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评价范围界定:明确评价的范围和内容,包括评价的业务流程、部门、岗位等;2. 评价目标设定:根据评价的范围和内容,设定具体的评价目标;3. 评价方法选择:选择适合企业的评价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检查、数据分析等;4. 评价指标制定:根据评价的目标和方法,制定评价指标,用于评价和监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5. 评价实施:按照评价流程和方法,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6. 评价结果分析: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和改进的方向;7. 评价报告编制:根据评价结果,编制评价报告,包括问题分析、改进建议等;8. 改进措施实施:根据评价报告,制定改进措施,并进行实施;9. 持续改进:定期评估和监控改进措施的有效性,不断完善和优化评价体系。

三、评价方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选择适合的评价方法。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问卷调查:通过向员工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内部控制的认知和评价;2. 实地检查:对关键环节进行实地检查,了解内部控制的具体情况;3. 数据分析:通过对企业内部数据的分析,发现潜在的内部控制问题;4. 风险评估:对企业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内部控制的重点关注领域;5. 自评和外部评价:企业可以自行进行内部控制评价,也可以礼聘外部专业机构进行评价。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探讨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探讨
品质 量 。
职工 培训 的形 式 还 可有 多 种 ,但 无 论 哪 一种 ,都需 要 企 业关
心 、引导 、帮助 、支持 和 制度 化推 进 。对 于 有 所成 就 的应 大 力表 彰 、推 广 ,这 样 才 能有 效 调 动 员工 参 与 培训 的热 情 ,才 能 营造 良 好 的企 业 文 化 。 良好 的文 化 环 境 必将 产 生 良好 的学 习效 果 ,而有 效 的 培 训 ,也 才是 真正 有 希 望 的培 训 。
由于 我 国 内部 控制 理 论 发展 远 未 达 到成 熟 ,大 多 数 公 司尤 其 是 上 市 公 司实 行 内部 控 制 的时 间 较短 ,使得 我 国企 业 在设 计 和 执 行 内部控 制 评 价制 度 时 存在 者 许 多 的问 题 ,主 要 表 现 在 以下 几 个
方 面。
1 当前 我 国企 业 内部 控 制 评 价体 系存 在 的 问题 .
公 司战 略等 的 综合 评 价 ,可 以充 分 发 挥 内部 控 制 制度 在企 业 目的 不 明确 .
我 国企业 内部 控制 的主要 目的仍 主要 局 限 在 保证 业务 活 动 的 有 效 运行 ,防错 纠 弊 ,保证 会 计 资 料 真实 、合 法 与 资产 的安 全 和 完 整方 面 ,从其 本 质上 来 说基 本 上 处 于 内部 会计 控 制 阶段 。 内部
29 ・ 月 下 0年 0 ・期 0 6
学 理 现 代 衾案 术・ 论
企业 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探讨
李 新 华
( 龙江省黑河学院 黑
黑龙江
黑河
140 6 3 0)
摘 要 : 内部 控 制是 对 企业 内部 经 济 业 务 处 理 以及 经 营 管 理 工 作 的控 制 ,而 内部 控 制 评 价 则是 对 内部 控 制 本 身 的再 控 制 ,是 内部 控 制 目标 实现 以及 作 用发 挥 的重 要 环 节 。 本 文 为此 从 分析 我 国 目前 内部 控 制评 价 体 系存 在 的 问题 出发 ,在 此基 础 上 建 立 了 内部控 制 评

浅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浅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特别是对 高级管 理者的监督 ; 人员素质低 、 监督 无实权 、 信息不
充分 , 也降低 了监督 力度 。
三 、 我 国 企 业 内 部控 制体 系构 建 的建 议 对
借 鉴国外成功 经验 , 并结 合我国企 业特 点 , 对我 国企业 内 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提出如下建议。
1 强化 组 织战 略 目标 , 、 完善 内控 环 境
【 要 】 现 代 企 业 制 度 和 内外 部 环 境 的 变化 要 求 企 业 建 立 摘
健 全 内部 控 制 , 提 高 企 业 合 法 经 营 、 作 效 率 , 保 资 产 安 以 运 确
全 。本 文从 C O 委 员会 提 出的 内部控 制概 念 的五 要 素 出发 , OS 对 我 国企 业 内部 控 制 体 系的 构 建 提 出 了 几 点 建议 , 望 可 以 有 希 所帮助。

风险并不都是负面影响 的 , 要不断地主动预期 风险的收益 性, 要主动接受能带来收益的风险 , 控制将导致损失的风险 。这
就是把 应对风险 的措施分为 风险规避 、 风险 降低 、 风险转移 和
些公司仿照 国外成功公 司确 定了内部控制标 准 , 没有将其 但
融入到流程和所有 员工的 日 工作和行为 中 , 制评 价工作 常 使控
国企业治理结构股东大会 、 董事会 、 监事会 、 经理层没有 发挥 互 相监督制约的作用 , 自私 、 道德风险严重 , 影响着公 司整体 利益
的实现 。在外部环境上 , 外部监督机制不完善 。
2 风 险 管理 一 体 化 体 系尚 未形 成 、
企业经营要受到 内外部 风险 影响 , 企业要降 低这 些风险对
定, 美国证 券交易委 员( E 根据此法案 制定 了相 应的规则 , s c) 并

试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

试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

制, 往往受到经营者和其他方面的阻力 、 刁难甚至 打击报 复 , 由
于 打击报复 的手法往 往比较 隐蔽 ,且 多有冠 冕堂皇的理由 , 政
要求 。现实情况是 , 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 未设正式 的审计委员 会, 或虽设 有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 , 但独立性不够 , 政出多门有
的隶属 于总经理 , 有 的隶属 于财务部 门 , 内部 审计职能很难 真
的, 无论是评价 内容还是评价 目标 , 都存在很 大的局限性 , 制约 了企业 内部控制 的有效执行。因此建 立一套 完善的 、 符 合 实际的 、 具
有可操作性的企业 内部控制评价体 系势在 必行 。


企业 内部控制标准体 系的缺 陷
事会 中的内部审计委员 会。 ( 二) 评价 、 考核 、 监督机制 不完善 我 国许多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制定 了很多 的内部控制条 文 ,
出发 , 对 内部控制 的设 计和执行 进行评价 , 考核 内部控制所 规
定 的 目标实现与否。在具体界定 内部控制评价 目标时 , 不同的 评 价主体可能对 内部控制评价的 目标界定也不 同, 如监 管部 门 推 动实施 的 内控评价 , 其 目标可 能更 多地关 注内控 制度所 达到
( 三) 有效性。内部 控制 的有效性一方面是指企业的 内部控
正实现 。
府部 门很难有行之有效 的措施保障会计人员 的权益 。 为 了保护 自己 , 审计 、 会计 人员便 不积极进行 内容控制 工作 , 内控 的作用 便无法发挥 出来 。
二、 内部控 制评 价 的标 准
由此得 出, 我 国企业 内部控 制评价最终要 由董 事会 中的内
内部 控制评价 的标 准指 内部 控制制度 整体运行应 遵循 和 达到的 目标 , 一般包括完整性 、 合理性及有效性三个方 面。 ( 一) 完整性。内部控 制的完整性包含两层涵义 , 一方 面是

刍议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

刍议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

制 目标 为基础而建立 的一 系列 结果考 核 的指标 可 以根 据 内部控 制 的绩效 目标 来选取 相应 的评 价指标 并且 规定 用相应 指标 的合
, ,
理标 准来进行评价

最 重 要 的一 点 是 无 论 选 择 哪种 内 部 控 制 评 价

标准在 实务操作过程 中都 会涉 及权重 的确定 和选 取 的指标 其 中 选取权重 的合理性直接决定 了内部 控制评价的结果
刍议企业 内部 控制评价体 系的构 建
李 志 炳
( 山西通 宝能 源股份有 限公 源自 0 3 0 0 0 6 ) 【 摘 要】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 系为企业的稳 固发展奠定 了坚实的基
础。对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绩效、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着非常
重要 的作 用 。 因此 建 立 良好 的 内部 控制 评价 体 系以及做 好 企业 内部控


企业在 内部控 制评价 时 必须 明确 采用何 种标 准对 内部 控控 整体 进行评价 笔 者认 为, 考 虑到 内部控 制 的经 营 目标 、 合 法 性 目标 、

部 门。有些企业虽说有 自己的审计部门, 胆 有的从属 于财务部门, 有 的从属于总公 司, 因此都缺乏独立性 。其作 用很 难真正 的发挥 。所 以企业必须对内部控制评价的主体做 出明确地表示 。 ( 二) 企业的 内部控制 范围不够 宽广
在构建 内控评价体系的过程 中应 该依 据企业 的特征 制定 出一



套具有完善和统一的既符 合实际情况 又具 有可操作性 的控制评 价 体系 可从内容范围、 目标定位 以及设 置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 一) 企业 内部 控制评价体 系的主体不 够明确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探讨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探讨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探讨【摘要】我国市场经济全面发展对企业的管理方式提出新的挑战,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对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控制经营风险、促进资本市场有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内部控制及其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原则、内容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分析了目前我国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对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对策一、内部控制及其评价体系的内涵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保护企业资产完整,同时为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可靠准确,确保经营方针策略的执行,保证企业经营的效率性、经济性和效果性,企业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各种方法与措施的总称。

包括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

管理控制是指为保证经营方针策略的执行,促进企业经营活动的持续进行,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所进行的相关控制。

会计控制是指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和保护财物安全性、会计信息真实完整性以及财务活动合法性相关的控制。

内部控制评价是指企业董事会或者其权力机构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进行全面综合评价,进而形成评价结论,最后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1]。

内部控制评价不是短时间就可以生成的静态过程,而是一个包含多个计划,多个步骤的动态过程。

在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中,内部控制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企业在建立内部控制体系之后,应当对其内部控制设计与执行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规范评价,继而提出合理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改善措施,从而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是企业的管理机制,它可以规范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因此建立规范可操作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不仅是企业控制管理策略的要求,也是企业经营战略的需要。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在评价内容和目标上仍存在很多局限性,使得企业的内部控制措施的不能有效执行,因此尽快建立完善且具可操作性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迫在眉睫。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一)汇总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一)汇总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一)内部控制评价能够有效保证内部控制系统运行效果,使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明确企业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所在,并加强对这些薄弱环节的控制,是内部控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但当前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主要是为审计服务,不论是评价内容还是评价目标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为了使内部控制评价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必须改进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一、内部控制评价的标准内部控制评价的标准指内部控制制度整体运行应遵循和达到的目标,一般包括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三个方面。

(一)完整性。

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包含两层涵义,一方面是指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制定全面的内部控制制度;另一方面是指企业应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自始至终的控制。

(二)合理性。

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同样也包含两层涵义,一是指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的实用性,二是指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时的经济性。

(三)有效性。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一方面是指企业的内部控制政策和措施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不能有相抵触的地方;另一方面是指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完整、合理,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贯彻执行,并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

内部控制评价这三个方面的标准是相互联系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其完整性与合理性为基础,内部控制的完整性与合理性则以其有效性为目的。

可见,内部控制有效性是内部控制评价三个标准中的核心。

二、内部控制评价思路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可分为四个步骤进行:(1)对具体指标给予评价。

按照各具体评价指标在企业中的执行情况,分别给出具体的评价分值。

(2)将具体指标的实际得分加总,取其平均值作为各项目得分。

(3)确定指标权重。

本文采用德而菲专家评判法确定指标的权重。

该方法能够让专家充分自由地发表个人观点,分析人员与专家相互沟通、交流意见。

在进行专家调查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专家的意见进行处理,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

(4)考察每一部分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确定其权数,结合具体得分,得出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得分,参照得分与内部控制评价等级表得出评价结果。

浅谈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浅谈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浅谈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随着国有体制的深化改革,国有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具有历史代表性的重要转折时刻,市场经济环境下各种无法预知的风险伴随而来。

作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在管理任务、方法、观念上,也需要随之转变,既要保留原有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精粹,又要根据新的管理体制与经济布局,进一步加以调整与革新,以适应未来的经营管理需要。

一、内部控制体系的概述内控控制体系,是指企业为了实际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而建立的一套内部管理系统。

目前,一些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知缺乏全面性,简单地认为,这只是一项对财务收支方面的资金管理工作,导致内控作用范围受限。

实际上,内控所涵盖的经济活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预算业务、收支业务、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工程项目建设、合同管理等。

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始于治理结构的构建,再根据各项业务进行风险要点评估,确立相应的管控措施,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流程,对业务活动实施控制,最后进行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评价。

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一)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与完善从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来看,每一次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的演进,无不体现了公司治理问题对内部控制的推动和要求。

公司治理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公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责权利的分配和制衡问题。

然而,在传统国有企业向现代化企业制过渡时期,部分企业尚未形成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权责不清、约束不够、缺乏制衡等问题较为普遍。

如何优化内控治理体系,形成决策、执行、监管三权分立的组织结构,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工作实践中,公司章程在企业治理中发挥了坚实的基础作用。

在制定章程条款中,应详细列明党组织、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和职工代表大会的权力及职责,并严格按照章程执行。

1.党组织在公司发挥领导和政治核心作用。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要明确党组织在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探析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探析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探析【摘要】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是当前国内企业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文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入手,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进行了探析。

在分别阐述了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评价方法探讨、实施过程分析以及存在的问题。

结论部分提出了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细致研究,将有助于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本文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指标体系、国有企业、评价方法、实施过程、问题、建议、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国有企业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作为国家所有的企业,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其中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一个关键环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推进,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的背景是多方面的。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国有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来规范和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保障企业的资产安全和经营稳定。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国有企业内部风险也在不断增加,需要通过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来识别和应对各种风险。

国家政策对国有企业的监管不断加强,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来确保企业合规经营。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是当前国有企业管理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其研究和探讨,可以为国有企业提供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思路,促进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性,了解其在提升企业治理水平、增强风险管控能力和改善经营绩效方面的作用。

通过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研究,旨在为国有企业提供有效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帮助其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

使企业管理与 内部控制 目标相匹配 , 会导
致 内部 控 制 评 价 的不 全 面 , 时甚 至 会 导 有 致错误的结论。 二 、构 建 企 业 内部 控 制 评 价 体 系 的
措 施
着 内部控制的发展, 内部控制在实施过程 中暴露出较多的局限性。 于是内部控制评 价 鉴 于 自身 的优 点 , 我 国 逐 渐 受 到 专 业 在
发 展 现 状
内 部 控 制 评 价 是 对 企 业 内 部 控 制 系 统 的 设计和 执 行 的有效 性进 行调 查 、 测 试、 分析 和 评 价 的活 动 。它 是 内部 控 制 中
必要 的系统性活动,是 内部控 制设计、 实
施 、 价 、 馈 、 进等连续 的动态过程 。 评 反 改 它 能 有 效 提 升 内 部控 制环 境 , 到 全 员 参 做 与 内部 控 制 :监 督 内 部控 制 的执 行 情 况 , 提 高 内部控 制 效 果 。 2 0世 纪 8 0年 代 末 至 9 O年 代 初 , 随
参照 《 内部控制审核 指导意见》 进行 的。 审 计署、 财政部等各部 门出台的关于 内部控 制评价 方面的 规范对于推动 企业加 强 内
[1 2 杰克 劳特 ( 特 《 一 与众不同挣 I] 3 杰克・ 劳特 ( 特 ( 重新定恸
定程度上节约 内部控制评价 的成本。 ( 正确界定内部控制评价的 目标 二)
财 政 部 颁 布 的 《 部 会 计 控 制 规 范 》 列 内 系
( 以风 险 管理 理 念 为 纲 一) 风 险 管 理 始 终 是 内部 控 制 的核 心 问
题 ,我们在构建 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时, 也
应 该 以风 险 管 理 理 念 为基 础 , 过 风 险 导 通 向 的 内 部 控 制 评 价 、 析 、 示 关 键 性 的 分 揭 风 险 点 并 确 定 重 点 评 价领 域和 环 节 , 样 这 既 可以 抓住 内 部控 制 的关 键 问题 , 可 以 也 提 高 内部控 制评 价 的效 率 和 效 果 , 可 在 并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一、引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内部控制是确保企业运营顺利、风险可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建立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需要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包括评价目标、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等。

二、评价目标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是确保企业运营的合规性、高效性和安全性。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合规性:评估企业内部控制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政策和规章制度的要求,确保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2. 高效性:评估企业内部控制是否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确保企业的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3. 安全性:评估企业内部控制是否能够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种风险,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

三、评价指标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是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它们直接反映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评价指标:1. 控制环境:评估企业的管理层是否关注内部控制,是否建立了适当的控制文化和价值观念。

2. 风险评估:评估企业是否有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能够识别和评估各种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3. 控制活动:评估企业是否建立了适当的控制措施,包括审计、监督、审批等,以确保各项工作按照规定和程序进行。

4. 信息与沟通:评估企业内部信息的收集、传递和沟通机制是否畅通,是否能够及时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持决策。

5. 监督与反馈:评估企业是否建立了有效的监督与反馈机制,包括内部审计、风险管理、投诉处理等,以及对评价结果的及时反馈。

四、评价方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评价方法:1. 文档审查: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文件,包括制度、规程、流程等,检查其合规性和完整性。

2. 面谈:与企业管理层和相关人员进行面谈,了解他们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实施情况。

3. 观察:通过观察企业的工作场所和工作过程,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4. 抽样检查:随机选择一部分工作样本,检查其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探究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探究

2 企 业 内部 控 制 基 本 规 范 的 内容
2 1 概 述 . () 1 内部 控 制 内 涵 。 不 同 部 门 、 同 角 度 , 内 部 控 制 不 对 是万 万不能 的。 从 国际 角 度 看 。人 世 十 年 来 , 中 国 从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看 法 不 同 。普 遍 认 同 的 是 “ 企 业 董 事 会 、 事 会 、 理 层 是 由经 济 增 长 最 快 的 十 年 , 现 了 从 “ 界 工 厂 ” “ 球 市 场 ” 和 全 体 员 工 实 施 的 、 实 世 到 全 、
从 “ 品 输 出” “ 本 输 出” 角 色 转 变 。 展 望 未 来 , 国 商 到 资 的 中 大 规 模 资本 出海 已经 是 大 势 所 趋 。 面 对 国 际 复 杂 的 经 济 竞 争 环 境 , 国企 业 要 “ 出 去 ” 必 须 构 建 强 大 的 内部 控 制 体 我 走 , 系 , 强防范风 险的能力 , 可立 于不败之地 。 增 才 正 是 在 这 样 的 背 景 情 况 下 研 究 企 业 内 部 控 制 体 系 建 设 具有十 分重要 的意义 。
1 前 言
从 国 内 角 度 看 。 随 着 国 民经 济 持 续 快 速 发 展 , 国 企 我 业 通 过 主 辅 分 离 、 合 重 组 、 并 兼 并 等 行 之 有 效 的 改 革 措 联 合 施 , 际 竞 争 力 不 断得 到 提 升 。2 1 跻 身 “ 球 企 业 5 0 国 0 1年 全 0 强 ” 中 国企 业 已 达 到 6 的 1家 。但 是 , 式 各 样 的 潜 在 风 险 各 逐 渐 显 现 , 拟 中 航 油 新 加 坡 公 司 由 于 内 部 控 制 缺 失 或 失 类 效 造 成 了 巨额 资 产 损 失 、 务 舞 弊 、 产 倒 闭 等 事 件 时 有 发 财 破 生 。充 分 说 明 , 部 控 制 尽 管 不 是 万 能 的 , 没 有 内 部 控 制 内 但

探析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

探析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

ACCOUNTING LEARNING193探析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余祥瑞 四川广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摘要:当前国有企业步入改革发展新常态,一方面需肩负社会经济建设重任,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保障国民生产生活安全稳定,另一方面需立足市场提升自身竞争力,使国有企业在新常态下得以与时俱进。

其中,内部控制作为国有企业规避风险,打造互相制衡、高效配合、协调联动内部管理机制,保障资产完整、安全的管理举措,在国有企业中的推行可有效提高其管理质量,为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力奠定基础。

本文通过探析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方略,以期发挥内部控制效用,助力国有企业稳健发展。

关键词:新常态;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引言内部控制评价主要是指针对经济主体内部控制成效展开全方位评价的管理手段,通过系统评价得到结论,以评价报告的方式予以体现,具有权威性、全面性、真实性特点。

以内部控制评价为导向,将与评价相关所有环节、要素、条件集中到一起,形成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赋予内部控制评价规范性、流程性、周期性,为增强内部控制有效性给予支持。

然而,有些国有企业却未能建设稳定、高效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存在缺乏主观意识、原则缺位、内容不全、方法欠佳问题,降低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质量。

基于此,为提高新常态下国有企业综合竞争力,探析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必要性(一)弥补内部控制缺陷内部控制针对国有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管控,采取调整、约束、评价、规划、控制等举措,确保国有企业资产完整且安全,同时财会信息真实、正确、全面。

伴随国有企业改革及规模调整,内部控制举措可适性相对削弱,对财会信息正确性、资产安全性带来负面影响,为此需针对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发现提高经济效益及改善经营管理对策的立足点,继而弥补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

(二)健全内部控制体系通常情况下国有企业针对内部控制结果进行评价,旨在总结内控经验,为优化内部控制提供依据,与之相比内控评价体系具有全生命周期特性,在关注内控结果同时更为重视内控进程,赋予评价灵动性、发展性,根据内控对象有效调整评价细则,引领各部门、各岗位完成内控目标,形成“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设计优化”链路,使国有企业可通过内部控制防止资产流失,为提高管控效益给予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2012年第7期(上)Study And Innovation研究与创新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政府开始积极推进内部控制评价的规范化建设,相关监管部门对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提出了要求,并制定了相应的规范,但对于企业管理层实施内部控制评价的指导则缺少了应有的力度,直到财政部相继于2008年5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为“规范”)、2009年1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以下简称为“指引”),对内部控制及其评价的含义、原则、内容、程序、方法和报告等作了相关规定,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提供了指引。

但对目前国内内部控制的评价实践多受限于审计实务,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实践没有关注到企业的多样性,各个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也很难找到相对统一的标准。

加之现有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规范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如规范适用于大中型企业、指引的内容和范围不明确、各部门制定的相关内部控制规范和评价内容互相冲突等。

此外,虽然理论上内部控制不再区分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但目前国内大多数相关规范关注的内部控制仍以会计控制为主,内部的会计控制规范未成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实施的难度。

一、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现状(一)内部控制评价难以开展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仍然处于原始的经验型管理,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科学的管理方法,更谈不上进行内部控制了。

许多人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实务界与理论界的认识不一致,再加上公司治理结构先天“营养不良”,以及组织结构和人员素质等其他方面的原因,我国大多数企业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而且,我国大多数企业的信息需求结构,一般是基于对外公开财务报告的强制要求,真正从管理角度设计单位内部结构的企业不多,这是我国大多数企业内部控制水平低的根本原因。

不良的内部控制环境使得内部控制评价难以展开。

(二)各部门出台的法规存在差异证监会2003年12月发布的《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认为,公司的内部控制不但包含了与会计相关的控制,还包含了与会计相关的控制以外的其他控制,如环境控制中的治理结构控制、管理思想控制和员工素质控制等;财政部发布的一系列《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则是定位于“以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为主,同时兼顾与会计相关的控制”,其重点是关注内部会计控制,并不包括组织结构控制和人员素质控制等;注册会计师协会和审计署对内部控制特定的界定内涵,与证监会及财政部的界定并不完全一致;规范更是说明了只适用于大中型企业,小企业与其他单位参照规范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

相应地,由于各部门规定的内部控制的适用范围不同,导致了其内部控制评价内容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一致。

(三)内部控制(评价)意识薄弱尽管目前对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较多,国内有些企业如亚新科工业技术公司、上海宝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中国电信等在内部控制及其评价实践上作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不小的成功,但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管理层并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及其评价的重要性,有些管理者甚至将自己的行为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

此外,有些企业的员工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支持企业内部控制的开展,导致在企业中任何控制活动都无法收到好的效果。

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一)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功能内部控制评价是由特定的评价主体采用某种评价方法,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认定和评价。

企业首先应该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将内部控制意识贯彻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提升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意识有利于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功能的发挥。

实施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要达到几点要求:防范企业的运行风险;对企业的运作进行查漏补缺;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要在企业构建一个相对完备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存在内部控制,至少存在对经营管理活动中各种风险的评估、针对各业务环节及其风险评估确定的控制目标;二是能够从质上或量上判断结果;三是能够纠正偏差;四是能使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明确与切实奖惩利益紧密相关的控制活动和控制目标。

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执行和评价三个环节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三个环节之间的相互促进和有效互动有利于企业预定的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在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过程中,评价这一环节将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它不仅对企业行为起到规范和引导的作用,而且其评价客体恰恰是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环节;同时,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环节又是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要遵循的依据。

由此可见,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环节进一步发展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经营战略有效执行的基石。

(二)内部控制评价方法企业应首先根据自身需要、经营规模和业务的繁杂程度判断出哪种内部控制评价才是最适合企业的。

在我国市场经济还不成熟时,采用外部评价的评价方法更加经济和有效率。

但当市场经济日益成熟,尤其是国内大中型企业、跨行业企业数量增多的情况下,只采用以评价财务报表为主的外部评价已经不能满足企业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对于实现企业组织目标的需要,这时可以采用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以自我评价为主、外部评价为辅的评价方法。

自我评价是自发进行的,评价深度和范围可以由自己控制,有利于引发对工作的反思,全面梳理存在的问题,实现主动的改进,但同时也存在隐藏自身缺陷的可能;外部评价具有强制力、效率较高的优点,对于重大问题具有敏感性,但评价者因为时间、精力和经济限制容易忽略一些比较隐蔽的问题。

将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结合运用,既可以实现主动性和必要压力的有效结合,又能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和质量,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导被评价者选择和实施符合企业目标的控制活动。

如中国电信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探讨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潘乐张绪娥21·综合2012年第7期(上)Study And Innovation研究与创新表3企业连续两次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评价人员:评价日期:总体情况控制环节…控制活动总数…不适用控制活动总数…适用控制活动总数…未达到标准控制活动总数…达到标准控制活动总数…未达到控制标准控制活动总数占适用控制活动总数的百分比…具体情况控制环节中控制活动…前次评价是否适用…本次评价是否适用…前次评价等级…本次评价等级…本次评价后改进建议…行动计划…表1COSO 报告五要素评价标准模式(销货及应收账款控制环节)控制环节销货及应收账款控制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评价标准公司是否建立了与内部控制管理程序相一致的销售管理程序公司是否对全体销售员工进行了必要的销售管理程序培训…销售部门是否对本部门存在的高风险领域进行过评估销售部门对评估的高风险领域是否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活动…公司是否定期编制各类销售计划公司是否对所有重要客户定期进行信用调查…销售资料的管理是否符合公司档案管理规定并及时归档销售部门是否定期与财务部门进行应收账款的核对…公司是否对销售计划的准确性进行考核公司内部审计部门、财务部是否定期对销售部门进行业务检查…资料来源:根据于增彪、麻蔚冰、王竞达:《亚新科公司内控评价体系的构建》,《新理财》2006年第10期第30页资料整理。

表2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评价人员:评价日期:总体情况控制环节…控制活动总数…不适用控制活动总数…适用控制活动总数…未达到标准控制活动总数…达到标准控制活动总数未达到控制标准控制活动总数占适用控制活动总数的百分比…具体情况控制环节中控制活动…是否适用…评价等级…评价后改进建议…行动计划…在构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时就邀请了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一起制定相应的办法。

但这种方式在国内大中型企业,特别是跨行业的集团公司可能更适用,而对于小型企业,由于受到自身经营规模和业务繁杂程度的限制,采用哪种评价方法还有待思考和商榷。

因为小型企业人员机构设置简单、管理基础工作薄弱,进行自我评价往往不适用,反而会产生不小的成本。

(三)内部控制评价主体一旦确定了内部控制评价方法,评价主体也就自然产生了。

当所有者委托中介组织即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评价,这时的评价主体是会计师事务所;当企业所有者直接进行评价,这时的评价主体是隶属于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当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评价,这时的评价主体可以是隶属于经营管理者的审计部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内部审计部门。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中的评价主体则是由经营管理者和内部审计部门共同组成,内部审计人员将协助经营管理者的工作,由经营管理者对其负责的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评价,隶属于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这时起到的是监督的作用。

但并非所有企业都已经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够设置或已经设置了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部门,某些公司因为自身经营规模和设置权限问题而无法设置内部审计部门,只能由隶属于财务部的某些员工行使内部审计人员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中的职能。

对于这样的企业,其内部控制评价主体的职能部门该如何设置,也是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

(四)内部控制评价客体内部控制评价客体也就是内部控制要评价的对象,即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的环节。

内部控制评价客体和内部控制评价范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内部控制评价主体的不同对应的内部控制评价范围是不同的。

如果是企业自身对构建的内部控制体系做出评价,则其评价主体应该考虑其构建内部控制的经营、会计和战略目标,评价的内容就不仅应该包括会计控制,还应该包括公司治理、业务和流程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如果内部控制评价是出于监管部门的强制要求,由中介机构即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考虑到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现在的执业水平,将内部控制评价范围限定在与会计相关的控制方面较为合理。

(五)内部控制评价标准模式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实施过程中,确定适当的评价标准模式非常重要。

实务中有几种内部控制评价标准模式被采用:第一种是整体框架模式(以下简称为“COSO 报告”),这种整体框架的模式包含内部控制环节中的五个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再按照COSO 报告中每一个要素的必要条款确定评价标准。

COSO 报告五要素评价标准模式(销货及应收账款控制环节)见表1。

亚新科工业技术公司即是采用的这种模式。

第二种是将一般评价标准和具体评价标准相结合的模式,其中,一般评价标准强调的是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也就是评价设计是否完整、是否合理和执行是否有效,具体评价标准又可划分为要素评价标准和作业评价标准。

其中,作业评价标准主要是对控制活动的评价。

上海宝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即是采取的这种模式。

第三种是将措施型评价标准和结果型评价标准相结合的模式,其中的措施型评价标准与各种控制活动相对应,结果型评价标准则主要是用来评价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的。

某省电网公司即是采取的这种模式。

有学者建议统一评价标准模式,但由于市场上存在许多行业和不同性质的企业,统一评价标准模式之后是否能保证有好的内部控制评价效果尚不能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