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包括5个学部

合集下载

Coremail 电子邮件系统案例简介中科院

Coremail 电子邮件系统案例简介中科院

Coremail 电子邮件系统案例简介——中国科学院邮件系统部署方案中国科学院是国家科学技术方面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包括5个学部以及11个分院、84个研究院所、1所大学、2所学院、4个文献情报中心、3个技术支撑机构和2个新闻出版单位,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市)。

此外,还投资兴办了430余家科技型企业(含转制单位),涉及11个行业,其中包括8家上市公司。

本文由Coremail 销售经理杨广文整理,如需深入了解或购买Coremail电子邮件系统欢迎随时联系186//0192//6092,感谢您对Coremail的关注。

项目背景中科院下辖机构和院所众多,采用的邮件系统各异造成收发不畅,维护和管理困难。

建设一个覆盖中科院网用户,具有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统一电子邮件服务系统是中科院“十五”信息化建设专项项目之一。

经过长达1年的产品调研测试及同业产品的技术比较,Coremail邮件系统稳定、成熟的系统架构和强大的反垃圾能力获得了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的认可。

2004年,Coremail邮件系统配合中科院电信级机房和NAS集群存储系统搭建了中科院邮件运营中心,并将院属各单位的邮件系统陆续平滑迁移到中科院邮件系统中。

时逢公安部、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国务院新闻办开展垃圾电子邮件专项治理工作,中国科学院随即开展垃圾电子邮件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并与Coremail建立长久的反垃圾邮件技术研究合作。

解决方案中科院机构众多、分布广,对安全性及可靠性要求高,Coremail为中科院提供运营商级的邮件系统解决方案。

Coremail邮件系统具备继续平滑扩容至千万级用户的能力,扩容时不中断原有的电子邮件服务,采用完全分布式系统结构,并行计算技术和独立的功能模块设计;同时严格遵循国际标准,可以实现系统的扩展和其他系统的互联,通过丰富的API接口,系统可以轻易满足功能扩展的要求。

一、分布式系统结构设计采用了多网段、分布式集群部署模式,充分发挥硬件性能的同时又能实现高度的单点容灾技术,满足中科院多分支广分布的部署需要。

在京中科院士名单

在京中科院士名单

在京中科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共分6个部,共有院士634名。

其中,在京院士共有90人,名单如下:1、数学物理学部(25人)陈佳洱:核物理学家1934年10月1日出生,上海人。

195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

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教授。

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亚太物理学会联合会主席。

陈建生:天体物理学家1938年7月8日生,福建福州人。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教授。

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陈木法:数学家1946年8月22日生于福建惠安。

196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1980年该校研究生毕业,1982年、1983年先后获该校理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概率统计学会理事长。

曾任该校研究生院院长。

陈难先:物理学家1937年10月30日生于上海,籍贯浙江杭州。

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1984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电气工程与科学博士学位。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清华大学教授。

曾任北京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

陈式刚:理论物理学家1935年11月28日生于浙江温州。

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甘子钊:物理学家1938年4月16日生于广东信宜。

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3年该校研究生毕业。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北京大学教授及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国家超导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郭柏灵:数学家1936年10月23日生于福建龙岩。

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科院行政级别

中科院行政级别

中科院行政级别摘要:一、中科院简介1.中科院的发展历程2.中科院的定位与目标二、中科院的行政级别1.中科院的行政级别概述2.中科院各级单位的行政级别三、中科院行政级别的意义与影响1.对中科院内部管理的影响2.对中科院与政府部门合作的影响3.对中科院科研工作的影响四、中科院行政级别调整的探讨1.行政级别调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行政级别调整可能带来的变化正文:中国科学院(简称“中科院”)是我国最高的国家级科研机构,自1949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为国家科技创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宗旨,为我国科技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科院的定位是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致力于解决国家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的重大问题,为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科院的行政级别,是指其在国家行政体系中所处的地位。

根据我国相关规定,中科院是一个正部级单位。

这意味着中科院在全国范围内的行政级别是最高的,与国务院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行政单位属于同一级别。

中科院下辖有多个研究所、实验室等各级单位,这些单位的行政级别也是不同的。

一般而言,中科院下属单位分为正部级、副部级和处级等不同级别,其中正部级单位数量较少,主要包括一些重要的研究所和实验室。

中科院的行政级别对于其内部管理、与政府部门合作以及科研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正部级单位的行政级别使得中科院在与其他科研机构、企业、政府部门等进行合作时具有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有利于推动各方资源的整合和协同创新。

同时,行政级别的存在也有助于中科院内部形成明确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提高管理效率。

然而,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科院的行政级别及其下属单位的级别体系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有人认为,过于复杂的行政级别体系可能会影响科研工作的效率,阻碍机构的创新和发展。

因此,有学者提出对中科院的行政级别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

在探讨中科院行政级别调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时,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中科院分区方法

中科院分区方法

中科院分区方法中科院分区方法是中国科学院根据国家科技发展需求和科研机构实际情况制定的一种分类方法,旨在对科研机构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和分类管理。

中科院分区方法主要基于科研机构的学科结构、科研人员数量和科研成果等指标进行评估和划分,以达到科研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科技创新和科研水平提升的目的。

中科院分区方法根据科研机构的学科结构进行划分,主要分为A、B、C三个大类,其中A类为自然科学类,B类为工程技术类,C类为社会科学类。

在这三个大类中,又分为多个具体的学科领域,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这种分类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组织科研机构的科研工作,使各个学科领域的科研机构能够在相应的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科研水平。

中科院分区方法还根据科研机构的人员数量和科研成果进行划分,分为一级和二级分类。

一级分类主要根据科研机构的人员数量进行划分,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二级分类主要根据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进行划分,包括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

这种分类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评估科研机构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提高科研机构的科研质量和科研效益。

中科院分区方法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

通过科学合理的划分和分类管理,可以实现科研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研机构的专业化发展。

在划分和分类的过程中,中科院还会根据国家的科技发展需要和科研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以适应科研工作的需求和科技创新的要求。

中科院分区方法的实施对于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科研机构来说,可以通过合理的分类和划分,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提高科研水平和科研质量。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可以在相应的学科领域中开展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实现个人的科研成长和发展。

中科院分区方法是中国科学院根据国家科技发展需求和科研机构实际情况制定的一种分类方法,对于科研机构的科研工作和科研人员的科研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文文章中科院分区

中文文章中科院分区

中文文章中科院分区
【实用版】
目录
1.中科院分区的背景和意义
2.中科院分区的具体分类
3.中科院分区的影响和作用
正文
【1.中科院分区的背景和意义】
中科院分区是指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中科院)所属的各个研究机构根据其学科特点和研究水平,分为不同的学术领域和区域。

这一分区体系的建立旨在加强对中科院各研究机构的管理和评估,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2.中科院分区的具体分类】
中科院分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领域:中科院的研究机构根据其主要研究方向和学科领域,分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工程技术、信息科学等若干学科领域。

(2)研究方向:在各个学科领域下,进一步细分为具体的研究方向,如数学领域下设基础数学、应用数学等研究方向。

(3)机构等级:根据各研究机构的规模、实力和影响力,分为一类机构、二类机构等不同级别。

(4)地域分布:中科院分区还包括地域分布,如北京地区、上海地区、南京地区等。

【3.中科院分区的影响和作用】
中科院分区对我国科技发展和中科院自身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

首先,分区有助于明确各研究机构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便于制定针对性的政策和支持措施。

其次,分区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提高科研水平。

最后,分区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中科院整体实力,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繁荣发展。

中科院下属属于行政级别

中科院下属属于行政级别

中科院下属属于行政级别中科院(中国科学院)是我国最高学术机构和自然科学研究的综合性、国家级研究机构,下设多个研究机构和科研院所。

这些下属机构根据其性质和职能的不同,有不同的行政级别。

本文将就中科院下属机构的行政级别进行详细介绍。

一、研究生院中科院下属的研究生院是培养科学研究人员和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机构,具有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

研究生院属于中科院的行政级别,并直接向中科院负责。

二、研究所中科院下属的研究所是科学研究的主要机构,根据其性质和职能的不同,行政级别也不同。

一般来说,规模较大、研究领域广泛的研究所行政级别较高,如物理研究所、化学研究所等;而规模较小、研究领域相对专业的研究所行政级别较低,如某某研究所、某某研究中心等。

三、实验室中科院下属的实验室是开展科学实验与研究的基础单位,行政级别一般较低。

实验室一般属于某个研究所或研究中心的下属单位,其主要任务是为研究所或研究中心提供科研支持和技术服务。

四、研究中心中科院下属的研究中心是围绕特定的研究领域或问题,开展科学研究的机构。

研究中心一般属于某个研究所的下属单位,行政级别较低。

五、其他机构除了上述提到的研究生院、研究所、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中科院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机构,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研究中心等。

这些机构的行政级别根据其性质和职能而定,也可能存在不同的行政级别。

需要指出的是,中科院的不同研究机构之间存在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行政级别虽然有所差异,但各个机构之间在学术研究和科学资源共享方面存在着密切的合作和联系。

中科院下属机构的行政级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在科研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但并不是评价一个研究机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唯一指标。

总之,中科院下属的研究机构根据其性质和职能的不同,具有不同的行政级别。

这些研究机构在推动我国科学研究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学部制

学部制

1学部制的概念学部制是超越学院层次的更高起点、更高标准、更高要求的一种开放式跨学科组织。

其基本形式是:在综合性大学里,学科相近的不同学院被整合在一起,形成“学部”,即院务会议领导下的学术指导、科研组织和协调机构。

[1]学部的职能包括审议该院中长期科研发展规划,对学术研究、学科发展和队伍建设等重要问题提出建议;开展战略性、综合性问题研究,组织协调跨学科和多学科研究,加强研究所及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与合作;接受国家委托,组织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科学研究,为国家决策提供学术咨询和智力支持,等等。

[1]2学部制管理机制从学部的管理组织架构来说,通常设有3个机构:学术委员会、人力资源委员会和学部办公室。

(1)学术委员会主要负责联系和组织专家学者,提出发展规划和学术方向、制定学术标准、进行学术评审、培育研究课题、指导课题研究、提供专家咨询、检查评估科研项目和科研人员等。

学术委员会主要由有学术声誉的专家学者构成。

由于它的性质是咨询机构,因此,它的成员应有较好的代表性。

(2)人力资源委员会是学部的最高人事审议、评定与咨询机构,由学部、学院领导和教授代表组成,学部、学院领导人数一般不超过总人数的一半。

它主要统筹规划学部的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引进与培养、教师业绩考核和岗位聘任、教师职称晋升条件与评审等。

(3)学部办公室主要负责学部的行政事务,具体包括协调有关部门、研究组、研究中心的活动,管理跨学科研究组织体制的建设和运行,确保其科研设施和各项资源实质性到位,督导各平台完成预定的科研目标等工作。

从管理学理论来看,层级越少,管理的效率越高。

为了适应社会的变化,大学应尽可能减少管理层级。

学部是受学校委托,组织协调所辖学院(系)工作的机构,是进行学术分类建设与管理的平台,是落实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重要组织形式。

学术权力机构是层级式的,不具有服从式的等级关系,学术权力属于学者自愿认同的权威式的力量,真理和学问是其权力的来源。

陆定一不当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陆定一不当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陆定一不当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我所知道的陆定一(之三)作者:龚育之来源:学习时报来源日期:2006-7-11本站发布时间:2007-4-22 23:11:53阅读量:134次一九四九年建立的中国科学院,一九五五年进一步设四个学部(数理化学部,生物地学部,技术科学部,哲学社会科学部),并且建立学部委员制度,以院长郭沫若的名义,聘任学部委员。

这是一九五三年中国科学院访苏代表团回来,向中央提出的建议。

这次访苏,中宣部科学卫生处也跟着去了一名工作人员,就是早我一年分配来的同学何祚庥。

那时强调学习苏联,中国科学院的学部委员制度也是以苏联科学院的院士制度为模本,但是又有许多不同于苏联的、属于我们自己的、以及临时性的东西。

比如,不是选举,而是请国内比较著名的科学家推荐或向他们征求意见,由郭沫若院长聘任;不称院士,而称学部委员;人数比较多一些,学科范围比较广一些,有些学部委员学术成就现在可能还不够高,但现实中那个学科很需要发展,也聘任了一些。

这几点,当时就明白地说出来了。

同时,这个制度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旧中国中央研究院院士制度的继承。

这中间的继承性,没有明白地说出来。

当时强调的是新旧政权新旧时代的本质变化。

但是在本质变化中也有历史传承。

中国科学院建立的主要基础,就是中央研究院留在大陆上的研究机构,中央研究院留在大陆的自然科学方面的院士,基本上都被聘为学部委员,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院士,多数也被聘为学部委员。

这就是事实上的继承性。

一个继承性,一个变化性。

变化性,最显著地表现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增加了许多马克思主义的学者。

原中央研究院的院士中只有一位马克思主义的学者,那就是郭沫若,他是以考古学成就入选的。

(还有一位马寅初,以经济学家身份入选,当时他已转到亲共的立场。

)在一九四八年国民党剿共内战打得正凶的政治环境下,国民政府治下的中央研究院能够选出一位马克思主义者(还有一位亲共学者)为院士,这一点应该说表明了推选者们的气度。

中科院分区规则

中科院分区规则

中科院分区规则简介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是中国最高学术机构和最重要的科学研究基地,也是中国科学界的最高荣誉。

中科院下设多个研究机构,如物理研究所、化学研究所、生物研究所等,这些机构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区。

中科院分区规则是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科研工作,实现资源的合理调配和高效利用。

为何需要分区规则中科院是国内科研领域的权威机构,拥有大量的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

为了使科研资源能够有序分配,并且能够有针对性地推动科研工作的开展,中科院制定了分区规则。

通过分区规则,不同的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的研究重点和水平选择合适的分区,从而更好地开展科研工作。

分区规则的细节一级分区:学部中科院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和研究重点将研究机构分为不同的学部,目前共分为数十个学部,如数学物理学部、地学部、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等。

学部是对研究方向的一种整合和归类,具有较高的学科代表性。

二级分区:研究所在每个学部下,中科院设立了多个研究所,每个研究所都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科研任务。

研究所是中科院重要的科研组织单位,拥有一定的科研资源和实验条件。

研究所的设置和命名一般与其所属学部的研究领域有关。

三级分区:实验室、中心和团队每个研究所下面还有进一步的分区,包括实验室、中心和团队。

实验室一般具备较为完备的科研实验设备和条件,是科研工作的重要场所。

中心则多为针对某一具体问题或领域的研究组织单位,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研究深度。

而团队则是更小的研究组织单位,由一批科研人员组成,共同从事相关的研究工作。

分区规则的影响中科院的分区规则对于科研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1.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分区规则,中科院可以将相关资源集中在一起,以满足科研工作的需要。

这有利于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促进学科交叉:中科院分区规则的设立,有助于推动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合作。

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可以选择跨学部合作,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学术交叉人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化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化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化学部: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说明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中国科学院于1955年开始评选院士,当时称学部委员,1993年改称院士。

此名单共8个表,首先按照当今中国科学院所设的数学物理学部、化学部、生命科学和医学部、地学部、信息技术科学部、技术科学部6个学部以及外籍院士分为7个表,各表均以评选年份排序,同一年的院士以其姓氏笔画为序排列。

截至2007年底,共有院士1 106人(其中,1955年172人,1957年18人,1980年282人,1991年209人,1993年59人,1995年59人,1997年58人,1999年55人,2001年56人,2003年58人,2005年51人,2007年29人),外籍院士64人。

此外,1955年成立中国科学院学部时所设的哲学社会科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前身)有学部委员64人,列入表8。

化学部(181人)1955 年(22 人)卢嘉锡(化学家)庄长恭(化学家)纪育沣(化学家)李方训(化学家)杨石先(化学家)吴学周(化学家)汪猷(化学家)张大煜(化学家)张青莲(化学家)赵承嘏(化学家)柳大纲(化学家)侯祥麟(化学工程学家)恽子强(化学家)袁翰青(有机化学和化钱志道(化学家)学史家)唐敖庆(化学家)黄子卿(化学家)黄鸣龙(化学家)梁树权(化学家)傅鹰(化学家)曾昭抡(化学家)虞宏正(化学家)1957 年(2 人)赵宗燠(化学工程学家)蔡镏生(化学家)1980 年(51 人)王序(化学家)王葆仁(化学家)卢佩章(化学家)申泮文(化学家)田昭武(化学家)冯新德(高分子化学家)邢其毅(化学家)朱亚杰(化学工程学家)刘有成(有机化学家)严东生(材料科学家)苏元复(化学工程学家)肖伦(放射化学家)时钧(化学工程学家)吴征铠(化学家)吴浩青(化学家)汪家鼎(化学工程学家)何炳林(高分子化学家)闵恩泽(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沈天慧(女, 化学家)张存浩(物理化学家)汪德熙(核化学化工专家)陈荣悌(化学家)陈茹玉(女, 化学家)陈冠荣(化学工程专家)陈家镛(化学工程学家)武迟(石油化工专家)查全性(化学家)顾翼东(化学家)钱人元(化学家)钱保功(化学家)倪嘉缵(化学家)徐光宪(化学家)高小霞(女, 化学家)高怡生(化学家)高济宇(化学家)高振衡(化学家)高鸿(化学家)郭慕孙(化学工程学家)郭燮贤(化学家)唐有祺(化学家)黄量(女, 化学家)黄维垣(化学家)黄耀曾(化学家)曹本熹(化学工程学家)梁晓天(化学家)彭少逸(化学家)蒋丽金(女, 化学家)蒋明谦(化学家)嵇汝运(化学家)蔡启瑞(化学家)戴安邦(化学家)1991年(34人)王夔(化学家)王方定(化学家)王佛松(高分子化学家)朱清时(化学家)刘元方(化学家)江元生(化学家)孙家钟(化学家)何国钟(化学家)余国琮(化学工程专家)汪尔康(化学家)沈家骢(化学家)张乾二(化学家)张滂(化学家)陆婉珍(女, 化学家)陆熙炎(有机化学家)陈俊武(化学工程学家)陈耀祖(化学家)周同惠(化学家)周维善(有机化学家)赵玉芬(女, 化学家)俞汝勤(分析化学家)姜圣阶(化学工程学家)袁权(化学工程学家)徐僖(高分子化学、高分子材料科学专家)徐如人(无机化学家)郭景坤(材料科学家)黄志镗(化学家)黄葆同(化学家)蒋锡夔(化学家)程镕时(高分子物理及物理化学家)游效曾(化学家)谢毓元(化学家)楼南泉(物理化学家)黎乐民(化学家)1993 年(10 人)邓从豪(理论化学家)陈庆云(化学家)陈鉴远(化学工程专家)林励吾(物理化学家)林尚安(高分子化学家)胡英(化学工程学、物理化学家)殷之文(材料科学家)黄本立(光谱化学家)梁敬魁(无机物理化学家)戴立信(有机化学家)1995 年(9 人)支志明(化学家)邓景发(物理化学家)朱起鹤(物理化学家)苏锵(化学家)何鸣元(石油化工专家)沈之荃(女, 高分子化学家)张礼和(药物化学家)胡宏纹(有机化学家)徐晓白(女, 环境化学、无机化学家)1997 年(10 人)万惠霖(物理化学家)方肇伦(分析化学家)白春礼(物理化学家)沙国河(物理化学家)卓仁禧(高分子化学家)朱道本(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家)侯虞钧(化学工程学家)袁承业(有机化学家)钱逸泰(化学家)高世扬(化学家)1999 年(8 人)刘若庄(物理化学家)李静海(化学工程专家)吴新涛(物理化学家)佟振合(有机化学家)陈凯先(药物化学家)周其凤(高分子化学家)姚守拙(分析化学家)黄乃正(有机化学家)2001 年(10 人)任华(女,无机化学家)江龙(物理化学家)麦松威(结构化学家)陈洪渊(分析化学家)陈新滋(有机化学家)林国强(有机化学家)郑兰荪(无机化学家)黄春辉(女,无机化学家)曹镛(高分子化学家)程津培(有机化学家)2003 年(10 人)计亮年(生物无机化学家)李灿(物理化学家)杨玉良(高分子化学家)吴奇(高分子化学家)吴养洁(有机化学家)张玉奎(分析化学家)侯建国(物理化学家)洪茂椿(无机化学家)费维扬(化学工程学家)黄宪(有机化学家)2005 年(9 人)田中群(物理化学家)冯守华(无机化学家)江明(高分子化学家)李洪钟(化学工程专家)吴云东(理论有机化学家)陈懿(物理化学家)姚建年(物理化学家)麻生明(有机化学家)颜德岳(高分子化学家)2007 年(6 人)赵东元(物理化学家)宋礼成(有机化学家)张希(高分子化学和物理学家)段雪(应用化学家)柴之芳(放射化学家)高松(无机化学家)2009年(8人)万立骏物理化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包信和物理化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江雷无机化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江桂斌分析化学、环境化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陈小明无机化学中山大学周其林有机化学南开大学唐本忠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香港科技大学涂永强有机化学兰州大学2011年(7人)田禾精细化工专家。

中科院下属属于行政级别 -回复

中科院下属属于行政级别 -回复

中科院下属属于行政级别-回复中科院下属属于行政级别部门主要包括:1. 中央研究院(CAS):这是中科院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最高学术机构之一。

它的任务是开展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和相关领域的创新研究,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2. 国家天文台(NAOC):作为中科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天文台负责开展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的研究工作,为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咨询。

它的任务包括观测天体、研究宇宙起源和演化、开展天文技术研发等。

3. 国家授时中心(NTSC):作为中科院下属行政级别部门,国家授时中心主要负责提供统一精确的标准时间服务,广泛应用于国家重要领域,如交通运输、电力、通信等。

它的任务是确保国家时间的准确性和统一性,为国家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时间基准。

4. 国家科学数据中心(NSDC):为了推动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和有效利用,中科院设立了国家科学数据中心。

它负责建立国家科学数据共享网络和相应的管理制度,提供数据管理、存储和分发等服务,并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工作。

5. 应用物理研究所(IAP):作为中科院下属行政级别单位,应用物理研究所致力于开展应用物理学的研究和技术创新。

它的任务包括开展应用物理学基础研究、推动科学成果的转化应用、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等。

在中科院下属行政级别部门中,各个机构都有自己的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与此同时,它们还负责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推动科学成果的转化应用,加强国际合作和科技交流,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等。

这些工作不仅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在中科院下属行政级别部门中,拥有高水平的科研力量和研究资源,他们在各自领域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学术声望。

同时,他们也承担着重大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国家的战略需求和发展目标提供支撑。

中科院大类分区和小类分区的区别 -回复

中科院大类分区和小类分区的区别 -回复

中科院大类分区和小类分区的区别-回复中科院大类分区和小类分区是中国科学院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组织科学研究工作而建立的一种分类体系。

大类分区和小类分区都是针对科学研究领域进行的分类,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研究方向。

首先,我将介绍中科院的大类分区。

中科院大类分区是以一级学科为单位进行的分类,主要是根据研究方向和学科关系等因素进行划分。

中科院大类分区共划分为十大类,分别是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工程与材料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农业科学、医药与卫生科学、社会科学等。

每个大类分区下都有若干个小类分区,用于更细致地划分研究领域。

接下来,我将介绍中科院的小类分区。

中科院的小类分区是在大类分区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的分类体系,主要根据研究方向和主题进行分类。

小类分区一般由大类分区下的学科学科组成,每个小类分区下都有若干个具体的研究领域。

例如,数学物理学大类分区下的小类分区包括数学、力学和物理学等;化学大类分区下的小类分区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等。

大类分区和小类分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分类的层次和细节上。

大类分区是对科学研究领域进行宏观划分的过程,每个大类分区下包含若干个小类分区。

大类分区更多地反映了学科的基本构架和学科的关系,能够给人一个科学研究的整体框架和概览。

而小类分区则是在大类分区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细分,目的是为了更准确地划分研究方向和主题。

小类分区更多地反映了科学研究的具体内容和特点,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定位自己的研究领域。

此外,大类分区和小类分区的建立还有助于科学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通过对研究领域进行分类,可以实现对科研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分配,有助于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劳动。

同时,分类体系还可以为科学研究的评估和评价提供依据,有助于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综上所述,中科院的大类分区和小类分区是一种科学研究领域的分类体系,用于更好地管理和组织科研工作。

大类分区是对科学研究领域进行宏观划分的过程,每个大类分区下包含若干个小类分区。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介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介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成立于1978年,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是经国务院批准创办的第一所研究生院,培养了我国的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士。

2012年7月16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成为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公立高等院校。

目前有330余位两院院士、5700余名博士生导师、3900余名硕士生导师,3个国家实验室、80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成立,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标志着中国科学院同时承担着国家最高学术机构和最高学府的双重职能。

学校简介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是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科教融合、独具特色的新型高等学校。

国科大的2012年12月20日,据中国校友会网最新编制完成的《2013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显示,在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公布的“2013中国一流大学”中,中国科学院大学榜上有名,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院校共同入围2013中国一流大学方阵[1]。

中国校友会网发布最新《2013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台湾大学六所入围中国六星级大学,荣膺2013中国最佳大学美誉。

在2005年国内首个《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中,中国科学院大学总得分位列第一;在南方一家教育评估机构的另一组排名中,中国科学院大学每年都被评为综合第一、理科第一。

国科大全日制在学研究生达3.86万名,其中博士生占49%。

依托于中科院各研究所的高水平科研优势和高层次人才资源,国科大形成了由京内4个校区、京外5个教育基地和分布全国的117个研究所组成的“大学校”。

迄今,国科大已经培养出了9.97万名毕业研究生,其中博士4.71万名,历届毕业生中,已有103位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章程

中国科学院章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立中国科学院制度基础,科学办院,民主办院,依法办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中国科学院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其他法律法规,合法地开展活动。

第三条中国科学院由学部和院属机构组成,是国家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

第四条中国科学院的宗旨是: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培养造就高级科技人材的基地,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成为国家科学思想库,成为具有“一流的成果、一流的效益、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人材”的国家科研机构。

第五条中国科学院的办院方针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加强原始科学创新,加强关键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攀登世界科技高峰,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

第六条中国科学院的主要职责是:(一) 主要从事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重点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技问题,发挥在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骨干引领与示范带动作用,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源泉,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

(二)坚持以科研为中心,科研与教育并举,出成果与出人材并重,紧密结合科研工作,培养高级科技创新创业人材。

(三) 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咨询建议,对重大科技问题发表学术见解与评议。

在全社会宏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技知识,注重科学伦理,繁荣科学文化。

(四) 广泛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和对全国科学家开放的国家研究基地。

(五)履行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的职责,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七条中国科学院追求科学真理,尊重学术自由;鼓励竞争合作,提倡自主创新;坚持严谨治学,信守科学道德;崇尚爱国奉献,坚持创新为民。

中国科学院有十二个分院,有没有你所在的城市?

中国科学院有十二个分院,有没有你所在的城市?

中国科学院有十二个分院,有没有你所在的城市?中国科学院成立于1949年11月,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

据2018年11月中国科学院官网显示,全院共拥有12个分院、100多家科研院所、3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上海市共建上海科技大学)、130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等。

今天来看看中科院这十二个分院,看看有没有你所在的城市?1.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是中国科学院的派出机构,于2005年3月1日成立,与京区党委采用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形式合署办公,负责联系和管理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天津、山西的研究院所工作。

北京分院系统现有40个研究机构,2个公共支撑单位和2个其他单位。

分院系统拥有3个国家实验室和4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4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

截至2018年底,北京分院系统共有在职职工2.91万余人。

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29万余人,包括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1467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2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8人。

2.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是中国科学院的派出机构,负责联络和协调中国科学院在辽宁省和山东省的研究所。

沈阳分院系统现有7个法人研究所:在辽宁省的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金属研究所、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在山东省的海洋研究所、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沈阳分院系统各研究所(转制公司)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中心10个,主要研究领域以技术科学和资源环境科学为主,包括化学与化工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业控制与自动化、机器人技术、计算机应用与信息技术、数控技术、生物技术、能源科学与技术、农业技术、海洋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工程与环保技术等。

截至2019年底,沈阳分院系统拥有在职职工527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821人,高级研究人员2741人。

中科院行政级别

中科院行政级别

中科院行政级别【最新版】目录1.中科院的简介和历史背景2.中科院的行政级别及其与其他国家部委的比较3.中科院的组织架构和职能4.中科院的行政级别的影响和作用正文一、中科院的简介和历史背景中国科学院(简称中科院)成立于 1949 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国家级学术机构,也是我国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学术机构。

其主要任务是开展原创性、前沿性和战略性的科学研究,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提供创新驱动和智力支持。

二、中科院的行政级别及其与其他国家部委的比较作为国家级学术机构,中科院的行政级别为正部级,与其他国家部委的行政级别相当。

这种行政级别为中科院在国家科技政策制定、资源配置和国际合作等方面提供了广泛的渠道和影响力。

同时,正部级的行政级别也使得中科院在科研领域的管理和决策上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三、中科院的组织架构和职能中科院的组织架构主要包括院领导、学术部门、支撑部门和挂靠单位。

其中,院领导负责全院的领导和管理工作;学术部门主要由各学部和研究所组成,开展原创性、前沿性和战略性的科学研究;支撑部门为学术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挂靠单位则是在中科院领导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

中科院的主要职能包括:组织开展原创性、前沿性和战略性的科学研究;制定和实施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推进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科技决策咨询等。

四、中科院的行政级别的影响和作用作为正部级单位,中科院在我国科技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行政级别带来的影响力使得中科院能够更好地整合国家科技资源,推动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

同时,正部级的行政级别也有助于中科院在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提升我国科技实力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总之,中科院作为我国最高学术机构,其正部级的行政级别为其在国家科技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有6个学部(数学物理学部、化学部、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地学部、信息技术科学部、技术科学部)
中文名中国科学院
外文名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中文简称中科院
英文简称CAS
总部地址北京
机构地位国家最高学术机构
成立时间1949年(己丑年)11月在北京成立
院风唯实、求真、协力、创新
优良传统科学、民主、爱国、奉献
1949年9月27日,中国科学院成立。

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命郭沫若为第一任中科院院长,陈伯达、李四光、陶孟和、竺可桢为第一任中科院副院长。

1949年11月1日,中科院在北京开始办公,并将11月1日定为中国科学院成立日。

1985年7月中科院设立青年科学基金。

1998年7月1日中科院开始实行资深院士制度,对年满80周岁的中科院院士授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称号”。

2012年7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科院分区划分依据

中科院分区划分依据

中科院分区划分依据【最新版】目录1.中科院分区划分的背景与意义2.中科院分区划分的依据和原则3.中科院分区的具体划分方法4.中科院分区划分的作用和影响正文【中科院分区划分的背景与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研领域的研究越来越细化,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也日益加深。

为了更好地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价和分类,中科院分区划分应运而生。

这一划分体系旨在为学术界提供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从而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研究的繁荣发展。

【中科院分区划分的依据和原则】中科院分区划分主要依据各类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学术地位和质量,以及各学科领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在具体划分过程中,中科院分区遵循以下原则:1.学术影响力原则:优先考虑学术期刊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以体现其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

2.学科代表性原则:充分考虑各学科领域的特点和研究方向,确保分区结果能够准确反映各学科的发展状况。

3.动态调整原则:根据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和学科发展趋势,对分区结果进行定期调整,以保持其时效性和科学性。

【中科院分区的具体划分方法】中科院分区将学术期刊分为 14 个大类,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工程技术等。

在每个大类下,又根据期刊的影响力和学术地位,将其划分为若干个等级,如 A、B、C 等。

这种分级方式旨在帮助学者和研究人员快速了解期刊的质量和学术价值,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术交流和论文发表。

【中科院分区划分的作用和影响】中科院分区划分对我国科学技术研究和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有助于激励科研人员提高研究水平,提升学术成果的质量。

其次,中科院分区划分有助于学术期刊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和学术地位,从而促进期刊之间的竞争和学术交流。

中科院分区2023规则

中科院分区2023规则

中科院分区2023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中科院是我国最高学术机构和最重要的科学研究机构之一。

为了更好地推动科技创新和学术发展,中科院分区于2023年推出了一套新的规则。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科院分区2023规则,并对其背后的意义和影响进行分析。

中科院分区2023规则是中科院基于对国内科研现状以及相关国际经验的充分调研和分析制定的。

该规则主要目的是改革中科院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进一步提升科研绩效和学术水平,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首先,中科院分区2023规则对中科院的研究机构进行了重新划分。

按照规则,中科院将按照学科和研究方向将研究机构划分为不同的分区。

每个分区将以特定的学术领域为侧重,形成聚焦研究的专业化机构。

这样的划分将有助于提高研究机构的学术专长和研究深度,提升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

其次,中科院分区2023规则对中科院的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

根据该规则,中科院将设立若干主题实验室和创新研究中心,充分调动资源、人才和技术,加强科研创新和科技转化能力。

同时,规则还明确了各研究机构之间的关系和合作机制,鼓励跨学科研究和跨机构合作,促进学术交流和共享资源。

中科院分区2023规则还规定了研究成果评价和科研绩效考核的相关标准和指标。

该规则强调了对科研质量和影响力的重视,鼓励科研人员在重点领域和前沿方向开展创新研究,并提高学术论文发表的质量和数量。

此外,规则还规定了科研项目的申报和评审流程,促进科研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中科院分区2023规则的实施将对中科院的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该规则将有助于提高中科院的整体学术水平和学术声誉,提升中科院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力。

其次,规则将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多的研究领域和机构选择,促进专业化和深度研究,培养更多科研人才。

同时,规则的实施还将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加强学术界与产业界的紧密联系,促进科研成果的应用和转化。

然而,中科院分区2023规则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院包括5个学部(数理学部、化学部、生物学部、地学部、技术科学部),以及11个分院(沈阳、长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成都、昆明、西安、兰州、新疆)、84个研究院所、1所大学、2所学院、4个文献情报中心、3个技术支撑机构和2个新闻出版单位,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市)。

此外,还投资兴办了430余家科技型企业(含转制单位),涉及11个行业,其中包括8家上市公司。

我虽然是理科生,但却是跨校跨专业考上中科院的,现在回顾自己的考研之路,真的是很艰辛。

当时时间真的是很紧,虽然我在三月份就开始复习了,可在十月份时由于种种原因,又换了一个学校又换了一个专业。

所以,我想给跟我情况类似的后来人以下12点建议,仅供参考。

1.复习时一定要做到前紧后松,由于人在开始时不管是精力还是兴趣都是很好的,所以一定要抓住这段时间攻克难点。

2.对于数学和专业课,要先过一遍书本,把课后题目都搞定,并记下以后还有价值再看的题目。

3.对于数学,本人比较偏好李永乐的复习全书,这本书在实用性上是非常强的,它的基础知识和题目是成绩提高的关键。

建议题目一定要自己算出得数,并把一些关键的题目记下。

4.专业课一定要下大功夫,这是你跨校能否考上的决定因素。

除了指定数目和真题外,最好可以找到去年考上这个专业的师兄师姐,从他们那里可以得到很多资料和经验(包括复试的)。

5.对于数学和专业课的重要题目,一定要多做。

6.在对待模拟题上,只当作练兵就行了,正式考试出的题目是很正规的,不会是些偏难偏怪的题目,还是比较基础的。

7.每天给自己定个计划,每天坚持是成败的关键。

8.政治尽量还是上个辅导班比较好,强化班帮你打基础,最后的预测班还是挺有用的,能帮你省不少事。

9.尽量找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结伴,有问题可以相互讨论,本人觉得结伴考研对自己帮助非常大,当然尽量不要找异性,在考研攻坚时人心理是很脆弱的。

10.每天给自己留出一点时间做整理。

梳理一下自己的一天,觉得自己还有哪些问题,总之是要给自己留出一段思考的时间。

11.一定要给自己留出放松娱乐的时间,这点非常重要。

考研到了最后,已经不是智力的较量,而是体力的较量。

所以每天一定要给自己留出一个小时左右放松娱乐锻炼的时间。

12.在考研整个过程中,做题目至关重要,题目一定不能做少,要花大功夫把每类题目都练得滚瓜烂熟。

就说这么多吧,以上只是本人的一点小建议。

没说到的内容大家可以在多参考别人的经验,在此感谢和我一起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