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一、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例如:1,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硕鼠》2,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
(之,宾语提前的标志)《师说》5,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苏轼6,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
《离骚》屈原7,东望愁泣,若不自胜。
8,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
《柳毅传》李朝威9,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10,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11,而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二、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1“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2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3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孟子〉4彼且奚适也《逍遥游》〈庄子〉5彼且恶(何)乎待哉《逍遥游》〈庄子〉6沛公安在《鸿门宴》〈史记〉7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烛之武退秦师》〈左传〉8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祭十二郎文》韩愈9洞庭君安在哉10无情郎安在《柳毅传》李朝威三、介词宾语提前: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
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1“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岳阳楼记》2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3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孟子〉4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庄暴见孟子》〈孟子〉5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史记〉6余是以记之。
现代汉语宾语前置
现代汉语宾语前置
汉语中,一般情况下宾语是放在动词后面的,这种语序被称为宾语后置。
但是有些情况下,为了强调或者突出某个信息,可以将宾语放在动词前面,这种语序被称为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强调宾语:当需要强调宾语时,可以将宾语前置。
例如:“桌子上有一本书。
”宾语“一本书”被前置,突出了书的存在。
2. 重复宾语:当需要重复宾语时,可以将宾语前置。
例如:“他吃了饭,又吃了水果。
”中的“吃了饭”和“吃了水果”中的宾语“饭”和“水果”被前置,重复了宾语的信息。
3. 表示程度或数量:当需要表示程度或数量时,可以将宾语前置。
例如:“他会做几道菜?”中的“几道菜”中的宾语“菜”被前置,表示对菜的数量进行询问。
需要注意的是,宾语前置不是普遍的语序,在正常的口语和书面表达中,宾语一般是后置的。
宾语前置更多地用于强调、重复和表示程度或数量的情况下。
宾语前置
文言句式-宾语前置句一.导入听说打乱词语序顺也不响影阅读!二.定义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放在了动词或介词之前,这就构成了宾语前置。
三.具体格式1.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例: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弗之怠。
《送东阳马生序》秦人不暇自哀。
《阿房宫赋》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总结: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主+否定词+代词+动词)常见否定词:不、否、未、弗、勿、莫、毋常见的代词:之、余、吾、自、汝、尔练习1:找出下列不符合文言句法规范的句子。
①. 恐年岁之不吾与。
②. 朝廷之臣莫不王畏。
③. 岁不与我,时不待我。
④.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
练习2:请说出下列句子的正常语序并翻译。
⑤.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⑥.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⑦.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2.宾语提前加“之”“是”提宾例:何陋之有?《陋室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总结:用“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并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主+宾+之/是+动)练习3:请说出下列句子的正常语序并翻译。
①. 宋何罪之有。
②. 唯马首是瞻③. 一羽之不举,舆薪之不见。
3.陈述句中的介词的宾语提前。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全石以为底。
《小石潭记》余是以记之。
《游褒禅山记》总结: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现象。
(主+宾+介+动)常见介词:于、以、为、与、从、自、向练习4:请说出下列句子的正常语序并翻译。
①. 一言以蔽之。
②.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③.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4.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例:沛公安在?《鸿门宴》大王来何操?《鸿门宴》总结: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时,宾语前置。
(主+疑问代词+动)常见疑问词:何、谁、安、胡、奚练习5:请说出下列句子的正常语序并翻译。
各种宾语前置例子
各种宾语前置例子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
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
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
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宾语前置的六种情况
宾语前置的六种情形:1)、疑问句宾语前置——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放在谓语之前。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卿欲何言?(《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鸿门宴》)客何好?(《冯谖客孟尝君》)沛公安在?(《鸿门宴》)尔何知?(《淆之战》)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淆之战》)若街亭失守,吾等安归?(《失街亭》)今方来,我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子路》)2)、否定句宾语前置——在否定句中,如代词作宾语,则宾语前置。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及里城,亦然,城中皆不之觉。
(《李朔雪夜入蔡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张衡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硕鼠》)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论积贮疏》)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居则曰:“不吾知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涉江》)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左传·宣公十五年》)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隆中对》)3)、叙述句宾语前置——叙述句宾语前置,一般用“是”等助词作标记。
唯命是听。
唯命是从。
皇天无亲,惟德是依。
不私于物,唯善是与。
(《十渐十不克疏》)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曹操《求贤令》)鸡鸣而架,塞井夷灶,唯予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4)、有时为了突出介词所介绍的对象,便把介词的宾语提到介词的前面,以介词“ 以” 和“ 于” 为常见。
例如: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
(《小石潭记》)②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五蠹》)③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孟子·离娄下》)④室于怒,市于色。
(《左传·昭公十九年》)5)、指代性副词“ 相” 作宾语,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吴越春秋·卷一》) 唯秦所命从也。(《国语·晋语四》)
(二)介词的宾语前置 1、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前置 何由知吾可也?(《孟子·梁惠王上》) 学恶乎始,恶乎终?(《荀子·劝学》) 水奚自至?(《吕氏春秋·贵直》) 文公曰:“我﹐若君也﹐道安从出?我且厚赐若。”
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刘基《卖柑者言》)
今君不是之慎,而纵恣焉,不亡必弑。 (《说苑·君道》)
第四,与语气词的关系。 当前置宾语与谓语之间加“之”时,句末可出现语 气词(约占“之”式的14%)。而加其他词时,未见句 末有语气词。如:
齐宣王问卿。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王曰:
“卿不同乎?”
3、代词“是”作宾语前置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左传·僖公四年》) 有令名矣,而终之以耻,午也是惧。
(《左传·昭公元年》) 武子宣法以定晋国,至於今是用。
(《国语·晋语七》) 晋为不道,是摄是赞,思肆其罔极。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4、在前置宾语和谓语之间加“之”、“是”、 “焉”、“实”等词助宾语前置。
“在一般情况下,宾语是放在动词的后面的;但是, 有时候为了强调宾语,可以把宾语提前,在宾语后面用 ‘是’字、‘实’字或‘之’字复指。”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下) (语文出版社2001年第2版)第799页:
“宾语借助于增添结构助词而位于动词前边”“这类 式的重要特点是在前置的宾语和动词之间增添结构助词, 形成‘宾语·助词·动词’格式。”
四、语序
古今汉语的语序是基本相同的,即: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在中心语前, 从甲骨文开始就是这样。不过,在上古文献 中,尤其是先秦时期的文献中,也存在一些 与基本语序不一致的情况,如宾语可前置, 主谓可倒装,定语可以在中心语后。
现代汉语中的宾语前置
现代汉语中的宾语前置
摘要:
一、宾语前置的定义和作用
二、现代汉语中宾语前置的分类
三、宾语前置在实际语言运用中的例子
四、宾语前置与汉语语法的关系
五、宾语前置在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正文:
宾语前置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
在句子中,宾语通常出现在谓语动词后面,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宾语会前置到动词前面。
这种语法现象叫做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突出宾语,强调宾语的重要性;二是使句子更加简洁,表达更加清晰。
现代汉语中的宾语前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当句子中出现疑问代词作为宾语时,宾语通常会前置。
例如:“你喜欢吃什么?”
2.否定词宾语前置:在否定句中,如果宾语是名词或代词,宾语会前置。
例如:“我没有吃饭。
”
3.介词宾语前置:当宾语被介词修饰时,宾语会前置。
例如:“他在教室里。
”
4.形容词宾语前置:当宾语是形容词时,宾语会前置。
例如:“好看的电
影。
”
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宾语前置的例子举不胜举。
例如:“他喜欢我。
”、“她很高。
”等等。
宾语前置与汉语语法有着密切的关系。
它丰富了汉语的语法结构,使汉语表达更加灵活多样。
文言文宾语前置的8种类型
【1】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代词作宾语,要放在动词【A】或介词【B】的前面。
古汉语疑问代词:何、谁、孰、安、焉、胡、奚、曷、盍(译为“何不”)例: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且焉置土石?王问:“何以知之?”微斯人,吾谁与归?【2】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C】否定副词:不、弗、未、否、勿、毋、无、莫、非例: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古之人不余欺也时不我待【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D】例:余是以记之一言以蔽之夜以继日【4】用“之”“是”(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E】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面,以加重语气。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夫晋,何厌之有?唯利是图唯命是从无乃尔是过与练习:指出下列句中的宾语前置并说明其类型【A/B/C/D/E】,然后翻译句子:(用波浪线划出宾语、用直线划出谓语)1、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2、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3、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左传•宣公十五年》)4、残贼公行,莫之或止……(《论积贮疏》)5、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硕鼠》)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7、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
(《左传•僖公十五年》)8、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9、唯利是图、惟命是从、惟你是问、唯才是举、惟马首是瞻、10、何不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11、王问:“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12、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13、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左传》14、唇亡齿寒,其斯之谓与?《谷梁传》1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16、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对曰:“最患社鼠矣。
”《韩非子》17、姜氏何厌之有?《左传》18、曰:“奚冠?”曰:“冠素。
”《孟子》19、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20、以尧继尧,夫又何变之有?《荀子》21、曷未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22、谚曰:“谁为为之?熟令听之?”(司马迁《报任安书》)23、吾谁欺?欺天乎?《论语》24、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及例子
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及例子宾语前置是指将宾语放在动词之前,这样做可以突出宾语的重要性,使句子更加生动有力。
下面列举了十个宾语前置的类型及例子。
1. 时间宾语前置时间宾语指的是表示时间的名词、代词、数词等,当宾语表示时间的重要性较高时,可以将时间宾语前置。
例如:- 昨天我见到了他。
- 今年夏天我们打算去旅行。
2. 地点宾语前置地点宾语指的是表示地点的名词、代词等,当宾语表示地点的重要性较高时,可以将地点宾语前置。
例如:- 在公园里,他遇到了一个老朋友。
- 在教室里,我们学习了很多知识。
3. 方式宾语前置方式宾语指的是表示方式的名词、代词等,当宾语表示方式的重要性较高时,可以将方式宾语前置。
例如:- 用心去听,你就能听懂。
- 用爱心对待他人是一种美德。
4. 原因宾语前置原因宾语指的是表示原因的名词、代词等,当宾语表示原因的重要- 因为天气太热,他决定去游泳。
- 由于工作太忙,他没有时间陪家人。
5. 目的宾语前置目的宾语指的是表示目的的名词、代词等,当宾语表示目的的重要性较高时,可以将目的宾语前置。
例如:- 为了提高英语水平,她每天都坚持练习。
- 为了实现梦想,他努力学习。
6. 结果宾语前置结果宾语指的是表示结果的名词、代词等,当宾语表示结果的重要性较高时,可以将结果宾语前置。
例如:- 努力学习,你就会取得好成绩。
- 坚持锻炼身体,你就会保持健康。
7. 范围宾语前置范围宾语指的是表示范围的名词、代词等,当宾语表示范围的重要性较高时,可以将范围宾语前置。
例如:- 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全面考虑。
- 这个项目,我们要在国内外推广。
8. 评价宾语前置评价宾语指的是表示评价的名词、代词等,当宾语表示评价的重要- 这篇文章,我认为非常有价值。
- 这个人,大家一致称赞。
9. 条件宾语前置条件宾语指的是表示条件的名词、代词等,当宾语表示条件的重要性较高时,可以将条件宾语前置。
例如:- 只要努力,就能取得成功。
- 只要有信心,就能战胜困难。
文言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
在这个演讲中,我们将探讨文言语法中的一种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宾语前 置在文言文中的应用广泛,掌握它将有助于提升你的语言造诣。
宾语前置的定义和介绍
1 什么是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是一种特殊句式,即宾语出现在动 词之前。
2 宾语前置的特点
宾语前置可以使文言文的表达更加灵活,语 法结构更加紧凑。
宾语前置能够增强句子的表达效果,使语言更加生动。
2 美化文言文
宾语前置能够提升文言文的美感,使文章更加具有韵味。
3 吸引读者
通过运用宾语前置,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增强阅读的趣味性。
宾语前置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错误
1 宾语前置需谨慎使用
宾语前置应根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体语境审慎使用,避免文意不明。
2 宾语前置位置准确
宾语前置的位置要准确,放在动词之前,并与动词相连。
进一步学习和欣赏历代文言文名 篇中宾语前置的运用。
中国书法艺术
了解中国书法艺术,并欣赏宾语 前置在书法中的美感。
古代文人墨客
深入研究古代文人墨客的作品, 探究宾语前置在文学中的独特之 处。
宾语前置的基本语法结构
主语
动词
宾语
表语
宾语前置
主语 宾语 动词 表语
宾语前置的应用场景和举例
强调宾语
宾语前置可以强调句子中的 宾语,使其更加突出。
修辞效果
宾语前置可以起到修辞的作 用,使句子更加优美。
节约字数
通过宾语前置,可以节约文 言文中的字数,提高篇幅效 率。
宾语前置的好处和作用
1 增加表达效果
3 语法结构规范
宾语前置时,需保持语法结构的规范与流畅。
宾语前置的联系和练习
古汉语宾语前置
二、宾语前置宾语通常是用在动词或介词后面的。
有时候,为了强调宾语,而把宾语放到动词或介词前面,这就叫“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是古汉语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
宾语前置一般受到一定的语法条件的限制,宾语无条件前置的情况较少。
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情况有四种,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1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前置(1) 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前置的基本情况古汉语中的疑问代词“谁”、“何”、“胡”、“奚”、“曷”、“安”、“焉”、“恶”、“孰”等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必须前置,要求很严,很少例外。
例如:《论语·子罕》:“吾谁欺?欺天乎?”(“欺”是动词,“谁”作宾语时前置,名词“天”作宾语时不前置) 《孟子·告子上》:“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
”(“敬”是动词,宾语“谁”前置,“兄”不前置)范仲淹《岳阳楼记》:“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作介词“与”的前置宾语) 《论语·子路》:“既富矣,又何加焉?” 贾谊《论积贮疏》:“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胡”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 《庄子·逍遥游》:“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 《晏子春秋·晏子使楚》:“缚者曷为者也?” 《韩非子·难一》:“或问儒者曰:‘方此时也,尧安在?’” 《孟子·离娄上》:“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 《荀子·劝学》:“学恶乎始?恶乎终?”(“乎”是介词,作用同“于”) 《论语·颜渊》:“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与”是介词) 如果动词前面有能愿动词(即助动词),那么疑问代词宾语要放到能愿动词前面。
例如:《左传·成公三年》:“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2) 常见的有疑问代词的凝固结构① 何如,如何。
“何如”中的“如”是动词,“何”是前置宾语。
但“何如”不是“像什么”的意思,而是“怎样”、“怎么”、“怎么样”、“怎么办”的意思,是个凝固结构。
文言文中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宾语前置
在文言文中,宾语前置就是宾语移置在谓语之前。
在文言文中,宾语前置有下列五种情况:
1.疑问句宾语前置: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放在谓语之前。
例如:“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吾谁欺,欺天乎?”。
2.否定句宾语前置:在否定句中,如代词作宾语,则宾语前置。
例如:“古之人
不余欺也”、“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3.叙述句宾语前置:叙述句宾语前置,一般用“之、是”等助词作标记。
例如:
“宋何罪之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用“是”或“之”为标志的宾语前置:文言文中把体词性宾语移在动词前,
并在提前了的宾语后加“之”“是”作为提宾的标志。
例如:“唯······是”、“唯······以”句式。
5.介宾短语中的宾语前置: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
词的宾语前置。
1/ 1。
现代汉语中的宾语前置
现代汉语中的宾语前置
摘要:
一、宾语前置的定义和用法
二、宾语前置的种类和特点
三、宾语前置的语法功能和修辞作用
四、宾语前置的运用和注意事项
正文:
现代汉语中的宾语前置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它指的是在句子中,宾语出现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打破了正常语序,从而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和简洁。
宾语前置的运用可以起到突出宾语、加强语气等修辞作用。
宾语前置的种类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疑问代词作宾语:如“谁”、“什么”、“哪”等,如“你问的是什么?”
2.否定词作宾语:如“不”、“非”等,如“我看不惯这种行为。
”
3.指示代词作宾语:如“这”、“那”等,如“这是我给你的礼物。
”
4.形容词作宾语:如“美丽”、“好吃”等,如“这个苹果很好吃。
”
5.动词作宾语:如“去”、“走”等,如“我们一起去公园。
”
宾语前置的特点是宾语出现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打破了正常语序,使句子更加简洁、生动。
宾语前置的语法功能主要是用来表示强调、突出宾语,有时也可以表示疑问或否定。
在修辞上,宾语前置可以起到突出重点、增强语气的作用。
在运用宾语前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宾语前置的宾语必须明确,不能出现歧义。
2.宾语前置要适度,不能过多使用,否则会显得句子累赘、不自然。
3.宾语前置要与句子语境相符,不能生硬地插入,破坏句子的整体和谐。
总之,宾语前置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它具有一定的修辞作用,能够使句子更加生动、简洁。
宾语前置的六种情况
宾语前置的六种情况宾语前置是指汉语中的宾语短语出现在句子主干之前的句子结构。
宾语前置可以使得句子结构更加紧凑,表达更加清晰。
下面将介绍宾语前置的六种情况。
1.表示时间的宾语前置在一些情况下,时间状语可以被宾语替代并前置,从而使得句子更加简洁。
例如:他今天买了一本书。
→他买了一本书今天。
我们昨天去了电影院。
→昨天我们去了电影院。
2.表示地点的宾语前置与时间状语类似,地点状语也可以被宾语替代并前置。
例如:他在图书馆看了一本书。
→他看了一本书在图书馆。
我们在公园玩了一整天。
→我们玩了一整天在公园。
3.表示方式的宾语前置一些方式状语也可以被宾语替代并前置。
例如:他用铅笔写了一封信。
→他写了一封信用铅笔。
我们用中文交流。
→我们交流用中文。
4.表示目的的宾语前置有时候,表示目的的状语可以被宾语替代并前置。
例如:我为了考试而早起。
→我早起为了考试。
他为了减肥而节食。
→他节食为了减肥。
5.表示原因的宾语前置表示原因的状语也可以被宾语替代并前置。
例如:他因为生病而请了一天假。
→他请了一天假因为生病。
我因为天气不好而取消了旅行计划。
→我取消了旅行计划因为天气不好。
6.表示频率的宾语前置有些频率状语也可以被宾语替代并前置。
例如:我每天喝两杯咖啡。
→我喝两杯咖啡每天。
他偶尔去健身房锻炼。
→他去健身房偶尔锻炼。
需要注意的是,宾语前置仅适用于宾语是名词短语或代词的情况。
在宾语为动词或动词短语时,前置会改变句子结构,使用宾语前置将更加复杂,需要更多的语言知识和句法规则来支持。
【文言文】古代语法之宾语前置知识点整理,例题+讲解
【文言文】古代语法之宾语前置知识点整理,例题+讲解古代汉语中的宾语,一般位于动词的后面,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又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1.动词宾语的提前(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在有否定副词“不”、“毋 (无)”、“未”或否定性无指代词“莫”的否定句里,作宾语的如果是代词,这个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一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啊。
②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论语.先进》)一因为我比你们都大,人家不用我了。
③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 《左传●宣公十五年》)一我不骗你,你不欺我。
④晋国之命,未是有也。
( 《左传●襄公十四年》)一一晋国的命令,没有过这样的。
⑤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韩非子.五蠹》)一一我有个老父亲,我要是死了,便没有谁来奉养他了。
例①是有否定副词“不”的否定句,作宾语的代词“己”放在了动词“知”的前面;例②是有“毋”的否定句,代词宾语“吾”放在了动词“以”的前面;例③是有“无”(通“毋”)的否定旬,代词宾语“尔”、“我”分别放在动词“诈”“虞”的前面,例④是有“未”的否定句,代词宾语“是”放在动词“有"的前面;例⑤是有否定性无指代词“莫”的否定句,代词宾语“之”放在动词“养”的前面。
这一类宾语提前,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句中的否定词必须是“不、毋(无)、未、莫” ,因为否定词“弗”、“勿”所限制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非”是用来否定整个谓语的,都不存在宾语提前的问题。
一个是动词的宾语必须是代词,不代词的宾语,即使句中有“不”、“毋(无)”“未”“莫”等否定词也不能提前。
如例①“不己知”中的宾语“己”是代词,“己”就放在动词“知”的前面;“不知人”中的宾语“人”不是代词,而是名词,所以就仍放在动词“知”的后面。
但是,由于否定句中代词宾语提前的规律并不十分严格,所以在先秦古籍中,也可以找到一些否句中代词宾语不提前的例子。
宾语前置、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中,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
一、动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宾语前置,大致有以下四种种情况:(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这个代词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的前面,这是古汉语特有的用法。
1、动词前面有“不”“未”“弗”“无”等否定副词的否定句。
在这种否定句里,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2、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译文:“古时候的人没有欺骗我呀。
”这是个否定句。
动词前面有否定副词“不”,代词宾语“余”,放在动词“欺”的前面。
翻译的时候应该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即“古之人不欺余也”。
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比他漂亮)。
”这是个否定句。
动词前面有否定副词“不”,代词宾语“自”,放在动词“信”的前面。
翻译时应该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即“忌不信自”。
3、以否定性无定代词作主语的否定句。
在这类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硕鼠》)这是否定句。
它的主语是“莫”“莫”是否定性无定代词。
宾语“我”也是代词,现代汉语“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二)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前。
在古代汉语里,使用频率大的疑问代词是“何”字,其他的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前面。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张良问道:…大王来时带什么了吗?‟”这是疑问句,“何”是疑问代词,它充当动词“操”的宾语,前置到“操”的前面。
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应是“大王来操何?”②沛公安在?(〈鸿门宴〉)译文:“沛公在哪里?”这是疑问句,“哪里:是疑问代词,它是动词在“的”宾语,前置到“操“的前面。
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应是“沛公在安?”(三)用“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
这种现象古汉语并不多见。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韩愈《师说》)译文:“不懂得断句,不明白疑难问题……”句中的“句读”,“惑”都是要强调的宾语,动词是“知”、“解”。
文言文——宾语前置
初步感知
乡书何处达? 《次北固山下》
乡书达何处? 《次北固山下》
想一想什么是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把宾语放在动词或者介词 前面的句子就叫宾语前置。
现代汉语句子基本结构:主+谓+宾 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结构:主+宾+谓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 (二)、用“是”或“之”为标志的宾语前置。 (三)、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 (四)、介宾短语中的宾语前置。
4、宋何罪之有?《公输》 宋有何罪 宋国有什么罪?
小试牛刀
我之谓也 《秋水》 谓我也
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万钟于我加何焉 丰富的物质待遇对我(有)什么益好呢? 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于长勺战(介词结构后置) 在长勺(同齐军)作战。
一、巧用文言虚词来判断宾语前置。
如:焉、 何 、 之等。
二、“是”、“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
1、且焉置土石? 《 愚公移山》
且置焉土石? 况且又往哪儿放置挖下来的泥土和石块呢?
2、客何为者?
《鸿门宴》
客为何者? 客人是做什么的?
3、宋何罪之有?
《公输》
宋有何罪? 宋国有什么罪? Nhomakorabea、用“是”或“之”为标志的宾语前置。
为了强调宾语,文言文中可把体词性宾语移 在动词前,并在提前了的宾语后面加 “之”“是”作为提宾的标志。有的文言句 式为了表示强调,特意在宾语的前面加副词 “唯”,组成“唯„„是”,“唯„„以”式。
例:唯利是图 唯图利(是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1、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 唯瞻余马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什么是词序①词序定义:是汉语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也叫“语序”,即语言中词语(包括词和词组)在句中组合的先后顺序,是汉语表达意义的重要手段。
词序不同表达的意义往往也不同,如(羊吃草、草吃羊)。
②古今汉语的词序比较固定,从古到今没有很大变化,基本相同,一般而言:主谓结构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述宾结构述语在前,宾语在后;述补结构述语在前补语在后;偏正结构修饰语在前,中心语在后。
:即基本次序为:(定语)+ 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宾语如夫人将启之《左传·隐公元年》(主谓偏正述宾)王坐于堂上。
《孟子·梁惠王上》(主谓述补介宾偏正)但是在古代汉语中,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有时也有语序的颠倒的,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宾语前置。
二、宾语前置(1)宾语前置定义:古代汉语的宾语在某些特定的语法条件下,要放在动词的前面,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宾语前置”。
(2)分类:(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要前置(1)疑问句的定义:表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
(2)语法条件:A全句是疑问句式或反问句式B宾语是疑问代词(何谁安孰曷奚等)如①孟尝君曰:“客何好”(《战国策·齐策》)【何是疑问代词,充当动词好的宾语,放在好的前面】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谁是疑问代词,放在欺的前面,天不是疑问代词放在欺的后面】(3)分类:A 疑问代词直接做谓语动词的宾语,要前置在谓语动词之前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例句①项王曰: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安:那儿。
为疑问代词,充当在的宾语,放在动词在的前面】②圣人有百,吾孰法焉?(《荀子·非相》)【法孰】③对曰:“君何患焉?若掘地及泉,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左传·隐公元年》【患何】④敢问何谓也?《左·郑伯克段于鄢》【谓何;说什么】⑤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韩愈《张中丞传后叙》)【说何:说什么】⑥奚取于三家之堂?《论语·八佾》【取奚】【注意】1如果动词前面有助动词,宾语一般放在助动词的前面如:臣实不才,有谁敢怨?《左传·成公二年》【谁敢怨,敢怨谁敢怨恨谁】2疑问代词作宾语的定语,也要置于动词之前如: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更法》)【法何古,循何礼何分别做古及礼的定语】B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置于介词之前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介十动?1如果是疑问代词做介词的宾语,一般都置于介词前如:①君谁与守?(《孟子·离娄下》【你跟谁防守谁是疑问代词充当介词与的宾语放在与的前面】②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滕文公上》【为什么不自己织布,奚疑问代词充当介词为的宾语】③曷为久居此围成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赵策》【为何为什么】古代汉语中形成的一些凝固句式(1)何如如何“何如”又可说成“如何”,,在“这个结构中,“何”是个“谓语”,而不是宾语,如何”这个结构,实际上是“如之何”的省略,何如如何意思为“怎么样”“怎么”“怎么办”①与不谷同好,如何?《左传·僖公四年》②伤未及死,如何勿重?《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敌人受伤还没有斯,为什么不再杀伤】③一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梁惠王上》“如何”是“如……何”的紧缩式,并不是疑问代词“何”的宾语后置,因此在这里如何意义不是“像什么”而是“怎么样”“怎么”“怎么办”。
如何也可以说成“若何”“奈何”,其中的“若”“奈”仍具有动词的性,但凝固后与“如何”含义相同。
如使之就戮于秦,以逞寡军之志,若何?《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若何怎么样】先生助之奈何?《战国策·赵策》【奈何怎么办】(2)如……何奈……何若……何在如……何奈……何若……何中间插入词语,意思为“把(对)……怎么样”“把(对)……怎么办”例如①一薛居州,独如宋玉何?《孟子·滕文公下》【把宋玉怎么样】②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你怎么办】(3)如之何若之何放在动词前面表示反问,意思为“怎么”也可以放在句尾,意思为“怎么样”①如受吾幤而不借吾道,则如之何《谷梁传·僖公二年》②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左传·成公二年》“奈何”“若何”与“如何”相类似,也是一种紧缩形式,“奈何”是“奈之何”的紧缩形式,“若何”是“若之何”的紧缩形式,例如:先生助之奈何【奈何怎么样】(4)何以表示用什么、拿什么有时还可以表示为什么如何以效之《论衡·订鬼》②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史记·项羽本纪》2为强调介词“以”的宾语.有时置于介词“以”前古汉语中,介词“以”有“用、把、拿”等意义,则其宾语往往可以提到“以”的前面①《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②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左传·禧公四年》)这种宾语前置在汉语成语中有残留的痕迹。
如:夜以继日③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
(《小石潭记》)4先生何以幸教寡人?《战国策·范雎说秦王》【以是介词何是宾语何以教寡人就是以何教寡人,其中““何以逐渐成为凝固形式,在古文中经常出现,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仍旧用何以,但意思不是以何了而是为什么】这种情况,“于”为常见。
例如:室于怒,市于色。
(《左传·昭公十九年》)3代词“是”作介词“以、用”的宾语,一般置“以、用”前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疱厨也·(《孟子·梁惠王上》)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情况在古汉语中很多人认为几乎没有例外,是相当严格的例如《马氏文通》就认为“此不易之例也”。
这种情况,反映了疑问句中宾语后置的过程是很缓慢的。
但是,古代汉语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也偶然放在动词或介词后面的,不过这种情况在先秦以前比较少见。
例如:①子夏云何?《论语·子张》【子夏说了些什么,宾语是疑问代词何就放在动词云的后面】②所谓伊人,于焉逍遥?(《诗经。
小雅。
白驹》)【于焉逍遥在那儿游息宾语疑问代词焉就放在介词于的后面】(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代词一般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1)否定句表示否定的句子叫否定句(2)语法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代词“莫(没有谁)”如不若许君,将焉用之《左传·昭公四年》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庄子·秋水》【“君”“子”虽然具有一定的称代作用,但并不是代词,而是名词,在否定句中不能放在动词之前。
】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也不用宾语前置这种格式。
例如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未绝鼓音《左传·鞍之战》【这两句都是否定句,但是二毛古音都不是代词,所以不前置】宾语前置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必须同时具备如,①吾爱之,不吾叛也《左传·子产谕尹何为邑》【不吾叛就是不叛吾】②邻国未吾亲也《国语·齐语》【未吾亲就是未亲吾】③“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硕鼠》【“莫我句项"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④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左传·昭公十二年》【前一分句有否定词“.不”因此代词宾语我前置,后一分句没有否定词,因此我放在与后边】这种宾语前置在现代成语中有残留的痕迹。
如:时不我待(3)分类:A动词前面有“不”“未”等否定副词的否定句。
在这种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它一般放在动词前面。
例如①子不我思,岂不他人?《诗经·郑风》【不我思就是不思我,因为这是个否定句,动词思的宾语我是代词,按照规律,我放在思的前面】②吾问狂屈,狂屈中欲告我而不我告《庄子·知北游》【中;心里此句中,“欲告我”是肯定的宾语我虽是代词,也要放在动词告的后面,“不我告”是否定的,宾语我是代词,就放在动词告的前面了】③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之未见也。
《论语·里人》【“盖大概盖有之矣”的之字是代词,指上文的“力不足者”,充当有的宾语,因为这句不是否定句,所以放在动词有的后面,而“我未见之也”“之”也是代词,并且也是指代上文的力不足者,它充当动词见的宾语,因为这句是否定句,所以放在见的前面】B以无指代词做主语的否定句。
在这种否定句里,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也放在动词前面(1)无指代词:古代汉语有“莫”“无”等字,当它们在句中分别充当主语的时候,意思是“没有人”或“没有东西”等等,这种用法的“莫”“无”,我们叫它无指代词①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孟子·离娄上》【莫不仁没有人不仁莫不义没有人不义】②(臣)相人多矣,无如季相。
《史记·高祖本纪》【相人给人看相无如季相为没有人赶得上你刘季的相貌,】这类否定句,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也放在动词的前面③子曰;“莫我知也夫!”【这句话的意思为,没有人了解我啊,它是以无指代词莫做主语的否定句,动词知的宾语是代词我,所以放在动词之的前面】④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韩非子·五蠹》【“莫之养”译为没有人养活他“之”是代词指代上文的老父,充当动词“养”的宾语,因为这是个否定句放在养的前面】(4)【注意】①否定句中,如果动词前有助动词或副词,代词宾语一般置于助动词或副词之前。
例如天下大国之君,莫之能御,《国语·齐语》莫之敢禁《。
吕氏春秋·勿躬》②句法结构中如果具有两个否定词,构成否定之否定,实际上是表示肯定,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充当宾语不前置。
例如物莫不若是。
《庄子·人间世》长安诸公,莫弗称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的规律远不如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那么严格。
在先秦古籍中,否定句代词宾语也有相当数量的不前置的句子。
(否定代词作宾语《吕氏春秋》中共出现68例,其中代词宾语前置49例,后置19例上文说否定代词作宾语一般要置于述语动词之前,正是基于定量的统计)例如无欺我也。
《吕氏春秋·贵因》【无通毋】两组典型例句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诗经·魏风·园有桃》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不我击《汉书·李广传》汉果不击我矣《汉书·赵充国传》两种词序并存的现象正反映了从先秦时代起,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的为之从动词前移向动词后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