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语前置的类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宾语前置的类型:

一、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无”、“毋”、“莫”“弗”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

1、“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2、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3、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苏轼

4、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齐桓晋文之事》

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

6、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二、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焉”、“胡”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宾语前置。例如:

1、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2、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3、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4、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5、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6、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烛之武退秦师》

三、介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但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1、“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2、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庄暴见孟子》

4、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5、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苏轼

6、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卫风·氓》

四、叙述句宾语前置叙述句宾语前置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例如:

1、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2、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3、惟马首是瞻《冯婉贞》

4、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韩愈

5、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求贤令》曹操

五、方位词宾语前置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

1、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鸿门宴》

2、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坐。《鸿门宴》

3、瞬南面而立,尧帅领诸侯北面而朝之。

六、介词前面有时为了突出介词所介绍的对象,便把介词的宾语提到介词的前面(不同于前面所说的疑问句中介词的疑问代词宾语前置)。这种情况,以介词

“ 以”和“ 于”为常见。例如:

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2、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五蠹》

3、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下》

4、室于怒,市于色。《左传·昭公十九年》

七、特殊情况:指代性副词前置

(一)“相”字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用在动词谓语之前。“相”作宾语,宾语前置。例如:

1、杂然相许。(“相”代“愚公”)《愚公移山》

2、稍出近之,…… 然莫相知。(“相”代“它(驴)”)《黔之驴》

3、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相”代“你(焦仲卿)”)《孔雀东南飞》

4、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相”代“大家”)《孟子·滕文公上》

这些“相”都作宾语。为了强调“相”,便把宾语提到了动词的前面。

(二)“见”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这时“见”字也常常放在动词谓语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指代性副词“见”作宾语,宾语前置。例如:

1、冀君实或见恕也。(“见”代“我”(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2、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见”代“我”(刘兰芝))《孔雀东南飞》

3、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见”代“我”(李密))《陈情表》

为了强调“见”,便把宾语提到了动词的前面。这种宾语前置句,现代汉语里仍可见到。如“见谅”(请谅解我)、“见教”(请指教我)、“见示”(请指示我)、“见告”(请告诉我)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