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差异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合集下载

我国区域差异的现状、原因以及缩小差异的对策

我国区域差异的现状、原因以及缩小差异的对策

我国区域差异的现状、原因以及缩小差异的对策我国区域差异的现状、原因以及缩小差异的对策摘要:区域差异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常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区域发展中的差异表现越来越突出,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分析,探讨了在现有的经济形式下,从政策与体制等方面的分析,通过环境改善、政府职能转换及相应配套措施的实施,来缩小区域差异,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区域;区域发展差异;原因;对策;协调发展一.我国区域差异的现状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中,明显形成了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或经济区域的事实。

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差别十分明显,东部发展最快,中部次之,西部最差。

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差距比较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显示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GDP明显比西部高很多,甚至达到几倍。

而根据人均GDP 的数据显示,西部地区同样比东部地区低很多,与此同时,不同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也极不平衡,区域收入差距贫富悬殊。

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尽管中西部地区人均收入逐年增加,但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还是在逐年扩大。

从现代化水平上看,排在前10位的都是东部地区省份,排在后面的基本都是西部地区。

此外,从地区产业结构来看,纵观近年来三大地带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可以看出,三大地带第一产业比重都有所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东部提高最多,所占比例在逐年增加。

中西部地区二、三产业增长速度也很快,但其基数小,份额有限。

总而言之,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地区间的差异亦呈扩大趋势。

二.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1.政策体制的差异在我国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的区域政策一直发挥很大的作用。

改革开放后,我国从过去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转向以提高效率为目的的非均衡的发展战略。

在这一制度安排下,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驶入快车道。

国家在财政、税收、信贷、对外开放等方面给与了沿海地区以较多的优惠政策和自主权,使得沿海地区的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大大增强。

中国的区域发展差异与区域政策

中国的区域发展差异与区域政策

中国的区域发展差异与区域政策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其区域发展的差异问题备受关注。

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各个地域的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为了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区域政策。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区域发展差异原因,并分析目前的区域政策,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1. 历史和地理因素中国的历史和地理因素对其区域发展差异有着深远的影响。

历史上,中国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因为这些地区更早经历了经济、文化和技术的发展。

而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原因更为贫困。

地理因素也是造成区域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

中国的地理条件千差万别,东部地区的沿海地带拥有良好的港口和交通条件,便于与国际市场接触和贸易发展。

而西部地区由于山脉和河流的阻隔,较为闭塞。

2. 经济结构差异中国各地的经济结构也是导致区域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

东部地区的经济主要以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具有较高的产业化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

而中西部地区则以传统产业为主,缺乏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此外,东部地区具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链条,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优秀人才。

这导致了东部地区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则相对滞后。

3. 政府政策和投资差异政府的政策和投资也是导致区域发展差异的因素之一。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更加重视沿海地区的开放与发展,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投资,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优秀企业,形成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崛起。

然而,中西部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面临着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政府对这些地区的投资和政策支持不够,导致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相对较慢。

二、中国的区域政策为了推动区域均衡发展,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区域政策。

1. 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是中国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旨在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政府通过加大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和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投资,推动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2. 东北振兴东北振兴是中国政府在近年来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推动东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024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分析实践84分

2024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分析实践84分

2024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分析实践84分产业转移是指企业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从一个地区或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过程。

这种转移通常是因为一些地区或国家的成本优势、市场需求或政策环境等因素而引起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产业转移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之间逐渐增加。

而2024年,也正是全球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本文将从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产业转移的原因1.成本因素:成本是企业产业转移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地区或国家的生产要素价格和市场价格存在差异,因此企业往往会将生产或经营活动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2.市场需求:市场需求也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

由于全球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多样化,企业会将生产或经营活动转移到需求更高的地区,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3.政策环境:政策环境是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国家或地区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税收优惠政策、土地利用政策、产权保护等,吸引企业进行投资和生产,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二、产业转移的影响1.经济增长:产业转移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增长。

转移来的产业会带来资本、技术和就业机会,提升地方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2.就业岗位:产业转移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转移来的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就业率,减少了失业人口。

3.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转移也可能导致区域发展不平衡。

转移来的产业通常会集中在竞争能力强的地区,使这些地区的发展更快速,而一些原本依赖这些产业的地区会面临经济困难,使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

4.环境影响:产业转移还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一些转移来的产业可能会导致更多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加剧环境问题。

因此,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采取相应的环境治理措施。

总结起来,2024年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时期。

报告如何分析行业的区域发展差异

报告如何分析行业的区域发展差异

报告如何分析行业的区域发展差异在当今全球化和经济多元化的背景下,各个行业在不同地区的发展呈现出显著的差异。

了解和分析这些差异对于企业制定战略、政府制定政策以及投资者做出决策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有效地分析行业的区域发展差异呢?首先,数据收集是基础。

我们需要广泛收集与行业相关的各种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经济指标、市场规模、企业数量、就业人数、技术创新水平等。

这些数据可以从政府统计部门、行业协会、专业研究机构以及企业报告中获取。

同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调查问卷等方式补充和完善数据。

在收集到丰富的数据后,接下来要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类。

按照不同的区域将数据进行划分,比如可以按照省份、城市、经济区域等进行分类。

同时,也要对数据的时间序列进行整理,以便观察行业发展的动态变化。

经济发展水平是分析行业区域发展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

不同地区的经济总量、人均收入、产业结构等都会对行业发展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往往拥有更完善的基础设施、更高的消费能力和更先进的技术水平,这为一些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可能更多地依赖传统产业,如农业、资源开采等。

产业结构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不同区域的主导产业不同,这会直接影响到相关行业的发展。

例如,一些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地区,钢铁、机械等行业可能较为发达;而以旅游业为主导的地区,酒店、餐饮、交通等相关行业则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通过比较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可以清晰地看出哪些行业在哪些地区具有优势。

市场需求的差异也是不可忽视的。

不同地区的人口规模、人口结构、消费习惯等都会影响市场对某一行业产品或服务的需求。

比如,一些大城市由于人口密集,对于住房、教育、医疗等行业的需求较大;而在一些农村地区,对于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加工等行业的需求可能更为突出。

政策环境对于行业的区域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政府在不同地区可能会出台不同的产业政策,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土地政策等,以吸引或扶持某些行业的发展。

关于产业梯度转移的几点认识

关于产业梯度转移的几点认识

关于产业梯度转移的几点认识摘要:产业转移是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呈现的一种经济现象,是区域间经济联系紧密度的重要标志,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就成为比较典型的国际经济现象之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区域间的产业转移趋势逐步增强,产业转移的研究对于推动地方经济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国内外企业;产业转移;梯度转移一、产业转移的内涵与外延综合近年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研究,产业转移的内涵大致有以下3种观点。

1.条件变化论。

学者陈建军认为,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者产品需求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地区或国家转移到另一地区或国家的一种经济过程。

1陈计旺认为,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间比较优势转化的必然结果,是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不断转移已经丧失优势的产业的过程。

2这种观点认为产业转移是区域间某种禀赋、或者优势条件发生变化而导致的。

2.空间转移论。

魏后凯认为,产业转移是以企业为主导的经济活动,其重点是生产设施的空间扩张或者移动。

3郑燕伟认为,产业转移是发达地区的部分企业通过跨区域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在产业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转移向发展中区域的现象。

4这种观点认为产业转移是企业在空间上对资源的整合,以提高利用效率。

3.市场调试论。

王先庆认为,产业转移是进与退的统一体,一方面要引进来,即将一些新兴产业和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引进来,另一方面要退出去,即将一些落后的传统产业淘汰掉和转移出去。

5陈刚认为,产业转移是扩张性产业转移和撤退性产业转移的统一。

前者指产业在其原区域仍然属于成长性企业,主要出于占领外部市场、扩大产业规模的动机而进行的空间主动转移;后者指区域的衰退性产业主要由于外部竞争与内部的调整压力而进行的战略性迁移。

孙华平、黄祖辉认为,产业转移是在市场机制运行条件下通过区域内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和利用,使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最佳效益的现象。

二、产业转移的动因一般而言,学者关于产业转移的动因有以下几种解释:1.经济效益论。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如何缩小地区差距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如何缩小地区差距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如何缩小地区差距在当今社会,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凸显,地区差距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还涉及到社会、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策略,对于缩小地区差距具有关键意义。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意味着在不同地区之间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产业的协同发展以及公共服务的均衡供给。

这需要打破地区之间的行政壁垒,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的重要基础。

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完善的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能够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地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例如,修建高速公路和铁路可以加强地区之间的联系,使偏远地区能够更好地融入经济发展的大格局。

同时,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化发展,能够让落后地区在信息获取和交流方面与发达地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为发展特色产业创造条件。

其次,推动产业转移和承接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

发达地区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将一些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欠发达地区应积极承接这些产业,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产业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加强引导和规划,避免盲目承接和重复建设。

同时,要注重培育本地的产业配套能力,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再者,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也是缩小地区差距的重要手段。

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应根据自身特点发展特色产业。

例如,一些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发展资源加工产业;一些地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通过差异化的产业发展,避免地区之间的恶性竞争,实现共同发展。

同时,要加强区域之间的产业合作,形成产业集群,发挥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

教育和人才培养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落后地区往往面临教育资源短缺、人才流失等问题。

因此,要加大对落后地区教育的投入,改善教育设施,提高教育质量。

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因素分析启示

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因素分析启示

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因素分析启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产业结构经历了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在发达国家,这个转变是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完成的。

在亚太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最先是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开始的。

美国所淘汰的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了日本。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又将其转到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四小龙国家和地区。

亚洲四小龙经过10-20年的发展,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也经历了一个缩小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过程。

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向外部打开了大门,以优惠条件吸引外商前来投资,使亚洲四小龙及美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找到了地域广泛,劳动力丰富而价格低廉的我国沿海地区。

至今这种转移仍在不同层次上继续着并向中西部地区扩展。

加入WTO后,我国成为世界上外商投资额最大的国家,外商投资中有近三分之二是投向劳动密集型产业较集中的领域,在制造业的投资中,外商大量投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或加工组装生产环节。

我国制造业优势的提升和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的维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制造业生产能力转移到中国。

一、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主要特点(一)农业总产值、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等重要指标逐步下降根据发达国家、后起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工业结构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向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其共同特点包括:(1)农业劳动力比重降至30%以下且绝对量已开始减少10年以上,农产品商品率上升到70%以上,农户开始了企业化经营。

(2)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到35%以下,人口城市化比重上升到55%左右。

(3)农业增加值比重下降到15%左右,对国民经济的积累作用已大为降低。

无论是美国、英国、法国还是日本、中国台湾,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时均具备了以上三个特点。

相比之下,目前我国大陆无论是农业人口比重,还是农业劳动力比重,都大大高于产业转移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水平。

地区发展差异与经济政策

地区发展差异与经济政策

地区发展差异与经济政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日益凸显,而经济政策在这一方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本文将探讨地区发展差异的原因以及如何通过经济政策来解决这些差异。

一、地区发展差异的原因1.地理因素:不同地区的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导致产业结构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例如,沿海地区由于拥有丰富的港口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发展相对迅速;而内陆地区由于资源匮乏和交通不便,发展速度较慢。

2.人力资源:教育水平和技能结构对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发达地区通常具备较高的教育水平和技术人才储备,有利于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而落后地区因教育资源匮乏,人力资本积累不足,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

3.产业结构: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存在差异,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会导致地区发展差异。

一些地区聚集了一批相关产业,形成了完整的供应链和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了经济增长;而其他地区由于缺乏支持产业发展的产业链条,经济增长受限。

二、地区发展差异的影响1.区域不平衡发展:地区发展差异严重导致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增加了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平现象。

这不仅会削弱国家整体竞争力,还会导致社会稳定性的下降。

2.资源浪费:由于地区发展差异,一些地区拥有过剩的资源而无法充分利用,而其他地区则面临资源匮乏的问题。

这不仅浪费了资源,还阻碍了国家整体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经济政策的作用1.区域发展政策:通过制定不同的区域发展政策,鼓励各地区发展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税收优惠、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吸引外部投资和优秀企业落户到落后地区,促进其经济发展。

2.教育和人力资源政策: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教育水平和技术人才培养质量,为落后地区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减少人力资源差异,促进地区间的均衡发展。

3.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加大对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地区外部环境,吸引更多的外部资源流入到落后地区,促进其经济发展。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产业转移是指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资源、投资、劳动力、技术等要素从一个地区或国家转移至另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过程。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产业转移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产业转移能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原先集中在高成本地区或者过剩产能的行业可以通过转移来获取更低的成本和更多的市场机会,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其次,产业转移能够拉动就业和提高收入水平。

一方面,转移的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因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劳动力过剩问题;另一方面,通过产业转移,转移地区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增长,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最后,产业转移还能促进地区发展的互补与合作。

不同地区的产业具有互补性和协同性,产业转移可以促进地区之间的合作与共赢,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利益的互补。

其次,产业转移对于区域社会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产业转移能够改变地区的社会结构和人口流动。

当产业转移带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时,劳动力的流动将会不断增加,吸引各地人口涌入,改变地区的人口结构和社会特征。

其次,产业转移也会带来社会文化的影响。

随着产业转移,外来人口和企业进入目的地区,文化差异的碰撞和融合将促使目的地区的社会文化发生变化。

最后,产业转移也能够促进社会公平和平衡发展。

将产业转移到相对欠发达的地区,可以缓解地区之间的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和资源协调分配。

最后,产业转移对于区域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

传统工业存在着大量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通过产业转移将这些高污染和高耗能的企业迁移到环境更好的地方,有助于改善转移地区的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然而,也不能忽视产业转移可能带来的环境负面影响,比如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在产业转移过程中,需要进行环境评估和监管,加强环保意识和法规法律的制定,确保在转移过程中能够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中国的区域发展差异与政策调控

中国的区域发展差异与政策调控

中国的区域发展差异与政策调控中国是一个广袤辽阔的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差异。

这种区域发展差异既是中国大地上的现实,也是一个需要政策调控来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并分析政府通过政策调控来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策略。

一、区域发展差异原因分析1. 地理因素中国的地形和自然条件复杂多样。

东部沿海地区拥有更好的自然资源和交通条件,这使得该地区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

而西部和中部地区则面临着地理条件的制约,这导致了发展差异的存在。

2. 历史遗留问题中国历史悠久,不同地区的发展受到历史上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经济发展重点更多地放在东部地区,而对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投入相对较少,使得这些地区发展落后。

3. 产业结构差异中国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也是导致区域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东部地区对外开放较早,发达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成为其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而西部和中部地区以农业和传统产业为主,科技和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4. 政策扶持不均衡政府的政策扶持也存在不均衡的问题。

由于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更容易倾向于这些地区,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投资支持。

中西部地区由于受到历史等原因,政府对其扶持相对较少,这使得区域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

二、政策调控策略为了解决中国区域发展差异的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调控措施,以实现区域均衡发展。

1. 资金投入与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力度,并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修建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提高了中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和物流水平,缩小了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

2. 产业转移和农村改革政府鼓励东部地区的企业将生产设施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带动当地的产业发展。

同时,通过农村改革,推动农村地区的农民转移就业,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3. 创新与科技支持政府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科技企业在这些地区设立研发中心,提升其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产业转移”考点精析

“产业转移”考点精析
类 型 原因
典 型 案 例
环境 资源型 因为 当地 的环 境、资 源等 问题而将 当地 的产 如美 国东北部的产业 向西 、向南转移 。这样的产 业转移 ,对 迁出区来说 ,可能 业向其 它区域转移 。 有利于环境 的改善 ,但 若不注意发展其 它产业 ,也可能造成就业问题 。 市场转 变型 因为寻求新 的市场而发 生的转移 如 台湾产业向祖 国大陆转移 。台商的工厂企业转移 至大陆,对于迁入 区的大陆 。 来说 .可 以 增加 就 业 。 是 为 实现 地 区 内部 产 业布 局 的 均 衡 发 展 ,以 广 东省 政 府 提 出的 珠 江 三 角 州地 区部 分 劳动 密 集型 、 资 源 型 的产 业 向 山 区转 如 布局调整型 达地 区带动 其它地 区,实施 区域协调 发展 发 移的战略。并期望通过这次产业转移 ,使广 东省 的产业布局逐 步实现 “ 均衡 分 战略 。 布 ,平衡 发 展 ” 。 影响 产业转移 对转移 国 ( 区 )和 转移对 象国 ( 区 )的影响都存在 着利弊 两个方 面。 当今世界产业转移的总体方向是由发 达国 地 地 家向发展 中国家转移 ,产业转移对发达 国家和发展 中国家的影响又存在着区域差异。
教 学 经 验
‘ ‘ 业转移,考点精析 产 ,
江苏 省连 云港市 灌 云高 级 中学 ( 2 2 0) 洪 2 20 泽


产 业 转移 的两个 基本 条件
某一地 区工业 的发展和产业 的调整 ,一般有以下
的规 律 :
1 .人均 国民收入水平的增长 随着经济的发 展 ,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 向第二 产业转移 ,并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 。
海拔 () m
21 0 2年 第 1 8期
( )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 ) 1

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城乡发展不平衡及其解决策略

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城乡发展不平衡及其解决策略

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城乡发展不平衡及其解决策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差异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探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原因1.经济结构差异:城市和农村在经济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

城市更加注重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而农村则以农业为主导。

这导致了城市经济迅速发展,而农村经济相对滞后。

2.基础设施差异:城市的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包括交通、通信、水电等方面。

而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交通不便、通信落后,限制了其经济发展。

3.人才流失:由于城市发展机会和生活条件更好,许多优秀的人才流向了城市,导致农村地区的人才匮乏。

这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二、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策略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更多的投资用于农村地区的交通、通信和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

同时,建设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推动电子商务和创新创业在农村地区的发展。

2.促进产业转移: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鼓励部分工业产能向农村地区转移,推动农村地区的工业化进程。

同时,要注重农村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提高其在经济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3.培养人才:加大对农村人才的培养力度,引导优秀人才回归农村地区,为农村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技能的培训,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和收入水平。

4.实施财政政策:通过财政政策的调整,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同时,减轻农村地区的税收负担,鼓励农村企业的发展。

5.加强城乡交流与合作:通过加强城乡交流与合作,促进城市与农村地区的互利共赢。

城市可以借助农村地区的资源和特色产业发展,同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村地区可以通过与城市的合作,提高农产品的销售和附加值。

总之,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参与,采取多样化的措施和策略。

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策略有哪些

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策略有哪些

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策略有哪些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区域协调发展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不仅影响着整体经济的效率和质量,也关系到社会的公平与稳定。

那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策略究竟有哪些呢?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

基础设施就如同区域发展的“血管”,它包括交通、通信、能源等多个方面。

良好的交通设施能够打破地域限制,缩短区域之间的时空距离,使得人员、物资和信息能够更加便捷地流动。

比如,修建高速公路、铁路和现代化的港口,能够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产业的转移和分工合作。

通信设施的完善则有助于提升信息交流的效率,为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保障区域的能源供应,为经济活动提供稳定的动力。

其次,优化产业布局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策略之一。

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根据这些特点合理规划产业布局至关重要。

对于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重点发展资源型产业,并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的附加值。

而对于具有科技创新优势的地区,则应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打造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

同时,要鼓励区域之间开展产业合作,形成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

比如,东部地区可以将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则为这些产业提供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支持,实现互利共赢。

再者,促进区域间的人才流动也是关键策略之一。

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为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打破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更加开放和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

一方面,可以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人才向欠发达地区流动,为这些地区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比如,提供优厚的待遇、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吸引人才投身于中西部地区的建设。

另一方面,加强人才培训和教育,提升欠发达地区的人才素质和能力,培养本土人才。

此外,加强区域间的生态保护合作对于区域协调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环境是人类共同的生存基础,不能因为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而忽视生态保护。

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劳动力流动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这对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展开研究,探讨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劳动力流动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由于不同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差异较大,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能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各地区的生产效率。

例如,中国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劳动力流动使得沿海地区的制造业发展迅猛,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而内陆地区则发展起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

其次,劳动力流动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结构的升级。

随着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逐渐发生调整。

一方面,劳动力从传统产业转移到高附加值的产业,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升级。

例如,中国的劳动力流动使得一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转移到了东南亚地区,而中国则加大了对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的投资和引进,实现了经济结构的优化。

另一方面,劳动力流动也推动了产业分工的深化,不同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例如中国的珠三角地区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

然而,劳动力流动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首先,劳动力流动导致了一些地区的“人才流失”。

一些人才集中的地区由于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使得其他地区的人才流向这些地区,导致原地区的人才缺失。

这会造成人才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加剧了地区发展的差距。

其次,劳动力流动还可能导致一些地区的劳动力过剩。

当某一地区的劳动力过多时,可能会出现就业压力增加、工资水平下降等问题,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困扰。

为了更好地应对劳动力流动带来的影响,各地区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首先,应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本地区的人才吸引力。

其次,可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以吸引更多优秀的劳动力。

同时,还可以加强地区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解决劳动力流动所带来的问题。

总之,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流动为各地区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区域房价差异、劳动力流动与产业升级

区域房价差异、劳动力流动与产业升级

区域房价差异、劳动力流动与产业升级摘要:区域间房价的差异如何影响产业结构,是探析当前中国大规模产业转移的成因时所必需明确的关键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中国区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路径与方式。

本文通过对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拓展,探讨了房地产价格的区域差异如何作用于劳动力的流动,进而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

接着,本文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2000~2008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城市相对房价升高,会诱使劳动力流出,并对低附加值的产业产生挤出效应,进而引发产业转移,城市产业由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导致产业升级。

而且城市的相对工资提高,也会促使城市实现产业升级。

此外,对不同区域的深度分析也揭示, 东部沿海地区的价值链中低端产业,由于难以承受房价上涨带来成本增加的压力,逐步向相对房价低的中西部地区转移, 高端产业得以迅速发展。

而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不仅发挥了本地区的比较优势,也实现了产业升级。

因此,制定具有区域特色的住房政策,对于满足产业升级所需劳动力的住房需求将非常重要。

关键词:房价差异;劳动力流动;产业升级Housing Price’ R egional Differences, Labor mobility andIndustrial UpgradingAbstract:How housing price’ regional differences affect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the key issue that help investigate the causes of China's current large-scale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i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trategic restructuring of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path and wa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evelop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models,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housing prices on labor mobility between regions, thereby on change in industrial structure. Based on China's 35 large and medium cities’ data in 2000-2008, the paper estimates dynamic panel data model.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giving other conditions unchanged, the increase in city's relative housing prices will induce labor flow out and make the low value-added industries’ transfer, promote city's industrial upgrading from low-end value chain to high-end value chain. And increase in the relative wages of the city will also promote the city to achieve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addition, the profound analysis in different regions reveals the eastern coastal regions’ industries in medium and low-end value chain, due to unaffordable cost pressure from rising housing prices, will be gradually transferred to western regions and industries in high-end value chain can be promoted. And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undertaking industrial transfer from the eastern coastal regions will not only play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of the region, but also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Therefore, developing housing policies wi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to meet the housing needs of the workforce for industrial upgrading will be very important.Key words:Housing price difference s;Labor mobility; Industrial upgrading1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是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实现的。

东西部协作的意义和价值

东西部协作的意义和价值

东西部协作的意义和价值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逐渐缩小,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为了促进全国经济的均衡发展,我国提出了东西部协作的战略。

东西部协作指的是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合作与互助。

东西部协作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东西部协作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东部地区资源丰富,技术发达,市场成熟,而西部地区则资源相对匮乏,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市场需求不足。

通过东西部协作,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资源的互补和共享。

东部地区可以利用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效益。

西部地区可以通过与东部地区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和产业竞争力。

东西部协作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产业结构较为完善,而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产业发展水平低。

通过东西部协作,可以实现产业的转移和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东部地区可以将一些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到西部地区,促进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西部地区可以通过与东部地区的合作,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提高自身的产业发展水平。

东西部协作有利于促进人口流动和就业机会的均衡分布。

东部地区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人口压力较大,而西部地区则存在大量的劳动力闲置和就业困难。

通过东西部协作,可以实现人口的流动和就业机会的均衡分布。

东部地区可以通过引导一部分劳动力到西部地区就业,缓解东部地区的人口压力。

西部地区可以通过与东部地区的合作,吸纳更多的就业岗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东西部协作有利于促进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

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经济文化发展也存在一定差异。

通过东西部协作,可以促进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加深了解和了解,增进友谊和互信。

东部地区可以通过与西部地区的合作,开拓新的市场和商机。

西部地区可以通过与东部地区的合作,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随着产业转移的发生,产业移出区和产业移入区在产业结构、生产分工、区域环境等方面均发生着变化,具体表现分析如下: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及表现(1)产业的分类第一产业:广义的农业;第二产业:采矿、制造、建筑,以及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第三产业: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即广义的服务业。

(2)产业结构与经济水平的关系经济发达地区:资金、技术、知识、人才密集,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优势明显,第三产业比重高;经济欠发达地区:往往廉价劳动力、资源优势明显,创新能力差,第三产业比重低,第一、二产业比重大;一般来说,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遵循基本产业结构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的特点。

(3)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与分布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一般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再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表现:第一产业逐渐减少,第二产业先增后减,第三产业稳步增加。

3.近十年来我国的产业转移(1)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转移:原材料价格、工资与地价水平、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会导致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

这种类型的产业转移,在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同时,也会由于劳动密集型企业、高耗能和高污染企业的迁入,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2)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大陆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投资环境的改善,台湾的一部分产业大规模转移到大陆,例如机电、IT、化工等行业。

廉价的劳动力、众多的发展机会、广阔的市场空间,对台商有很强的吸引力。

台商大举投资办厂,加速了大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3)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为了实现地区内部产业布局的协调发展,以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实施区域内的协调发展,区域内部的产业转移现象也经常发生。

近年来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一部分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向粤东、粤北和粤西一带逐步转移,在广东边远地区形成了现代化产业集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㊃优化空间格局研究㊃第25卷第1期㊀2015年1月㊀Vol.25㊀No.1㊀Jan.2015DOI:10.3969/j.issn.1674⁃8131.2015.01.05区域发展差异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曲㊀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北京100028)摘㊀要:在分析我国区域发展差异和劳动力成本冲击的基础上,采用1998 2008年中国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数据,测算并分析在刘易斯转折点前后,制造业以及其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转变,并分别分析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制造业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我国劳动力市场正经历在从二元经济模式向新古典经济模式的转变,优先发展的沿海地区会更早地经历劳动供给的短缺而面临 用工荒 ,吸引制造业向沿海地区集中的产业集聚效应已然式微;而中西部内陆地区的人口红利较东部沿海地区可能维系更长的时间,引导制造业向内陆地区转移的要素成本效应则逐渐增强;目前,上述作用和趋势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显著㊂关键词:产业转移;区域发展差异;劳动力成本冲击;劳动密集型产业;刘易斯转折点;产业集聚效应;要素成本效应中图分类号:F061.5;F26;F407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4⁃8131(2015)01⁃0042⁃09一㊁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历经了几十年的快速经济增长,现已步入中等收入阶段㊂作为区域发展状况存在很大差异的大国经济范例之中国,如此高速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发展初期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先行快速起步㊂大量针对2005年之前的情况的研究的确表明,我国的产业是向沿海地区聚集的(范剑勇,2004;罗勇等,2005),这源于在产业发展初期存在一个自我强化的效应(Krugman,1991)㊂然而,随着中西部区域经济的追赶,要素禀赋以及成本收益在区域间状况的改变,中西部地区逐渐开始有条件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传统制造业具有在中国内部的区域之间发生产业转移的可能性(蔡昉等,2009)㊂阮建青等(Ruanetal,2010)的研究表明我国纺织业已经呈现出从东部向中西部内陆地区转移的趋势㊂应该说,这样的情况是符合新经济地理学关于 产业形成发展到一定阶段开始寻求向要素成本更低的区域转移 的基本理论的(Durantonetal,2001;Diegoetal,1996)㊂那么,作为难得一见的一国内的 雁阵模式 的范例,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在经济起飞过程中,产业结构在区域间的重新配置是如何发生的㊂其中,在产业集聚㊁要素成本等决定产业形成和发展的诸因素中,哪些因素和机制诱致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为此,我们采用国家统计局1998 2008年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的相关经济数据,描述在这一24∗收稿日期:2014⁃08⁃05;修回日期:2014⁃09⁃28㊀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CJY028)㊀作者简介:曲玥(1982 ㊀),女,辽宁沈阳人;副研究员,博士,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研究;Tel:010⁃59868182,E⁃mail:quyue@cass.org.cn㊂期间我国区域制造业发展的情况,进而了解各因素在我国区域制造业发展(包括初期的集聚以及后期的转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沿海与内陆地区制造业发展路径存在的差异㊂总之,本文将在新经济地理理论框架下,通过一系列测算诠释我国特有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及一个 大国 版本的区域间 雁阵模式 的发生机制㊂㊀㊀二、劳动力成本冲击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区域转移1.区域发展差异㊀㊀我国的区域之间在人口和劳动力禀赋方面是存在差异的㊂具体来讲,从人口资源和劳动力构成上看,中西部地区仍然具有一段时期的人口红利上的潜力㊂我国总体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且处于较低的水平上,由此带来了老年抚养比的快速提高;同时根据相关预测,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约在2015年达到顶点后开始下降(胡英等,2010),也就是说我们可获取的显示性人口红利将趋于终结㊂但是,作为地域广泛且区域发展程度差异巨大的中国而言,其东部与中西部在人口的发展和增长上的差异也是明显的㊂虽然很难准确描述各区域在各年度劳动年龄人口的具体变化,但是可基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来分析该时点上不同区域的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情况,进而对区域间人口红利状况做出大致的推断㊂图1给出了我国31个省(直辖市㊁自治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以及东㊁中㊁西部的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㊂可以看到,东部地区有更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4.53ɢ),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平均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在5ɢ以上㊂可见,中西部地区的人口红利将较东部地区以及全国整体多延续一段时间㊂相反,东部沿海地区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所以其人口红利结束的时间也会略早于全国整体及中西部地区㊂图1㊀我国区域间人口发展差异资料来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国家统计局)㊀㊀2.劳动力成本冲击对于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在刘易斯转折点到来之前,劳动供给是无限的,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不是由边际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决定的,企业只需支付劳动者生存工资就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得劳动力,在这个阶段,工资水平远远低于劳动生产率水平㊂但是,在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已接近刘易斯转折点(蔡昉,2007;Zhangetal,2011),普通工人的工资快速上涨,也就是说企业开始逐渐给劳动力提供高于生存工资水平的工资㊂我们认为这种工资的上涨是补偿性的,补偿一直以来远低于劳动生产率的生存工资㊂这样补偿性的工资上涨,再加上劳动需求层次提高带来的工资上涨,会导致企业所需承担的劳动力成本大幅提高㊂34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给不同类型的企业造成影响的程度会有所差别㊂比如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与非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在劳动成本所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上是不一样的,因而在面对劳动力成本上涨时受到的冲击也不同㊂一方面,劳动密集型产业采用更多的劳动力和更少的资本来从事生产,从这个角度上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成本占总成本的份额可能更大;但是,另一方面,劳动密集型产业雇佣的劳动力更多的是低端的劳动力,其工资水平也低㊂特别是在刘易斯转折点到来之前,劳动力的供给相对是无限的,普通劳动者的工资长期停滞在低水平上,低端劳动者与高端劳动者的工资差异显著,因而,这个时候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反而低于资本密集型产业(见图2)㊂图2㊀不同类型企业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份额注:我们依据产业的资本密集度选择了12个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代表,分别为:纺织服装㊁服饰业,皮革㊁毛皮㊁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木材加工和木㊁竹㊁藤㊁棕㊁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文教㊁工美㊁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计算机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㊂资料来源:根据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数据计算整理㊂㊀㊀如图2所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技术的升级,劳动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这一点对于非劳动密集型产业尤为明显㊂但是有意思的是,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成本占总成本的份额则是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㊂这是因为,在刘易斯转折点到来以后,劳动密集型产业所需求的普通劳动力的工资水平摆脱了长期停滞的状态,开始快速上涨㊂在2004年之前,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认为的刘易斯转折点之前,由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成本占总成本的份额少于非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之后,由于普通工人的工资水平快速上涨,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成本占总成本的份额开始超过非劳动密集型产业㊂总体上而言,在未来劳动力成本快速提高的影响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总成本会有更大幅度的提高,相应的利润则会受到更为严重的侵蚀㊂进一步分区域看东㊁中㊁西部各自的情况则可以发现(见图3)①,在2000年,东部沿海地区劳动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显著低于中西部,具有较为明显的劳动力成本优势㊂伴随着整体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针对中西部的一些投资倾斜政策使得其综合经营成本有所下降,而东部沿海地区愈演愈烈的 用工荒 推动了其劳动力成本快速提高㊂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无论是占总成本,还是占总利润的份额都在大幅下降,而东部沿海地区则开始有所提高㊂尤其是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2008年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44①东部地区包括北京㊁天津㊁河北㊁辽宁㊁上海㊁江苏㊁浙江㊁福建㊁山东㊁广东㊁海南;中部地区包括山西㊁吉林㊁黑龙江㊁安徽㊁江西㊁河南㊁湖北㊁湖南;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㊁广西㊁重庆㊁四川㊁贵州㊁云南㊁西藏㊁陕西㊁甘肃㊁青海㊁宁夏㊁新疆㊂的份额已开始超过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日益显现出其在劳动力成本以及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的优势㊂图3㊀东㊁中㊁西部企业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份额㊀㊀㊀资料来源:根据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数据计算整理㊂三㊁劳动密集型产业区域转移的诱致因素正是由于区域发展状况的差异以及不同区域所面临的劳动力成本冲击影响的不同,从大约2004年开始,东部地区的制造业,尤其是其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出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曲玥等,2013)㊂那么,产业在区域间的布局是什么因素决定的?诱致产业布局变化和产业转移发生的原因又是什么?对于过去几十年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其最主要的优势来源于大量的成本低廉的劳动力,那么我们在考察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和转移的时候,首先就要考虑劳动力成本的影响㊂正如前文所述,在刘易斯转折点后将面临劳动力成本上涨;从区域上来看,东部沿海地区受到的冲击大于中西部内陆地区;从产业上看,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的冲击大于非劳动密集型产业㊂从更一般的层面来说,在产业形成的初期,首先会受产业集聚的影响,产业趋向于往同一个区域集中(Krugman,1991);而随着产业逐渐发展成熟,要素成本和其他综合生产经营成本开始逐渐发挥对产业形成的作用,引导产业向成本更低的区域转移(Durantonetal,2001;Diegoetal,1996)㊂这样的一般性理论在我国的制造业发展历程中则表现为:首先,得益于东部沿海地区的优先发展政策和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东部沿海地区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摇篮;随着制造业发展逐渐成熟,同时伴随着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受到劳动力成本提高的冲击,制造业特别是其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寻求向劳动力成本㊁综合成本更低的中西部内陆地区转移㊂为深入分析我国区域制造业形成㊁发展和转移的作用机制,本文将构建产业形成模型,观察制造业的形成受制于哪些具体因素的影响;并进一步探寻在区域制造业形成过程中,特别是在2004年以后劳动密集型产业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的转移中,各因素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㊂我们以县级区域制造业的资产数量为被解释变量,以检验县域产业经济的形成过程;解释变量包括产业集聚度㊁综合税负成本(具体为每单位工业总产值的工商总税收水平)以及劳动力成本;同时为了控制县域经济体规模,在模型中加入人口数量变量和省份虚拟变量为控制变量㊂具体模型设定如下:ln(Ki)=β1approxi+β2(taxratei)+β3ln(wagei-1)+β4ln(popui)+β5dummyprovlnce+εi(1)其中i代表各县,K为县域制造业资本水平,approx为产业聚集度;taxrate为综合税负成本,popu54为人口数目①㊂为进一步考察哪些因素诱致了产业转移的发生,我们将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资产占整体的比重的变化分解为各因素的贡献效果:依据每年样本数据估计出县域制造业资产决定方程,反推得到各年各县制造业资本水平的预测值,再根据各因素的均值和系数,将东部沿海地区资本占比的变化分解为上述各解释变量的贡献因素㊂具体方法如下:根据各年样本数据估计县域资产水平的决定方程为:ln(Kit)=β1tapproxit+β2ttaxrateit+β3tln(popuit)+εit㊀(2)根据方程(2)估计出各年的各个参数(β1t㊁β2t㊁β3t和εit),代入各年各个变量在全国及东部沿海地区的取值,就可以推算全国及东部沿海地区县域制造业资产水平的预测值:ln(KNt)=β1tapproxNt+β2ttaxrateNt+β3tln(popuNt)+εit㊀(3)ln(KEt)=β1tapproxEt+β2ttaxrateEt+β3tln(popuEt)+εit㊀(4)其中N代表全国,E代表东部沿海地区,预测时人口变量取区域的总值,其他取均值㊂这样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资产占比的对数值为:lnKEtKNtæèçöø÷=ln(KEt)-ln(KNt)=β1t(approxEt-approxNt)+β2t(taxrateEt-taxrateNt)+β3tlnpopuEtpopuNtæèçöø÷(5)那么东部沿海地区资产占比在时期t1和t2之间的变化(增长)为:gt2-t1KEKNæèçöø÷=lnKEt2KNt2æèçöø÷-lnKEt1KNt1æèçöø÷=[β1t2(approxEt2-approxNt2)-β1t1(approxEt1-approxNt1)]+[β2t2(taxrateEt2-taxrateNt2)-β2t1(taxrateEt1-taxrateNt1)]+β3t2lnpopuEt2popuNt2æèçöø÷-β3t1lnpopuEt1popuNt1æèçöø÷éëêêùûúú(6)这样就可对各年之间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资产占比的变化率进行分解㊂图4给出了我们预测的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资产占比的每年增长率gt1-t2KEKNæèçöø÷㊂为了平滑年份之间的波动,我们采用了三年移动平均值㊂图4㊀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资产占全国份额增长率(模型预测值)㊀㊀接下来,我们根据式(6)将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资产份额的变化率分解成3项,发现大约在2004年前后,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资产占全国的份额出现较为明64①由于在1998年和1999年的统计数据中未能涵盖工资(劳动力成本)的数据,为了得到更多年份的情况,同时考虑到本部分内容所需的预测值以及移动平均值等指标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本部分的模型里舍弃掉工资(劳动力成本)变量,但包含观测值在各年份相对完整的综合税负成本,一般而言劳动力成本对产业形成的影响效果与综合税负成本类似㊂显的变动,因而把整个时期分为2000 2004年和2004 2008年两个时段(见表1):2000 2004年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资产占全国的比重提高了2个百分点,而在2004 2008年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说明制造业先在东部沿海地区集中,后逐渐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㊂模型中加入人口数量变量是为了控制县域经济规模的影响,而这一变量可能包含了一个县许多方面的综合特征,因此其并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主要关注产业集聚效应和综合税负成本效应㊂通过分解各因素在2000 2004年和2004 2008年两个时间段的效应,我们发现:对于制造业整体而言,产业集聚效应有了明显的下降,由2000 2004年的5.62%下降为2004 2008年的-0 04%;综合税负成本效应则由0.97%下降为-0 16%㊂而对于12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东部沿海地区的资产份额甚至在2004年前就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下降1.95%),当然,在2004 2008年的下降更为迅速,下降了9.79%;与此同时,在2000 2004年和2004 2008年两个时间段,产业聚集效应的变化不如全部制造业大,但综合税负成本效应的变化远远大于全部制造业㊂可见,目前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其承担的综合税负成本(扩展来说就是要素成本)是诱致产业形成和产业转移的最重要因素㊂表1㊀东部沿海资产份额增长的各因素贡献/%制造业全部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1998 2004年2004 2008年1998 2004年2004 2008年资产份额增长率2.02-9.92-1.95-9.79产业聚集度贡献5.62-0.040.18-0.49综合税率贡献0.97-0.16-1.42-8.12人口贡献-4.56-9.72-0.71-1.17㊀㊀㊀㊀资料来源:根据1998 2008年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数据计算整理㊂四、沿海与内陆地区的产业形成前文以全国统一的产业形成模型,分解并解释了产业集聚和要素成本在诱致制造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起初在东部沿海地区聚集而后向内陆地区转移的过程中的贡献,结果表明:在产业形成过程中,产业集聚效应主导了制造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东部沿海地区的积聚;随着沿海地区产业逐渐发展成熟,成本因素(综合税负成本效应)则成为产业转移的主要诱致因素㊂那么,作为区域发展程度差异巨大的中国,其沿海和内陆地区的产业形成路径是否存在差异?分别是由什么因素驱动的?接下来,考虑到沿海和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分别对沿海和内陆两个样本进行分析,以考察起步较早的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与发展相对滞后的内陆地区在制造业形成上的机制是否存在差异㊂具体的做法是,在模型中控制县域的固定效应,分析不同区域各影响产业形成的变量对县域制造业形成的动态作用效果㊂在上述模型的每个变量的基础上,加入其与时间(所在年份-初始年份)的交互项,同时还加入与时间二次项的交互项,具体的模型形式如下:Ln(K)it=β1Tˑapproxi+β2T2ˑapproxi+β3Tˑtaxratei+β4T2ˑtaxratei+β5ln(wage)it+β6Tˑln(wage)it+β7T2ˑln(wage)it+D+yeareffect+ε(7)其中,i代表各县,t代表年份;T代表以1998年为起始年的时间(即 所在年份-1998 ),D为东部沿海地区虚拟变量,approx为产业聚集度;taxrate为综合税负成本,wage为县域工资水平(采用滞后一期变量),在模型中同时控制了年度效应(yeareffect)㊂我们分别估算了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县域制造业资产总量的决定因素模型㊂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没有1998年和1999年的职工工资的数据,故而采用不含工资变量的模型估计1998 2008年的样本,采用包含工资变量的模型估计2000 2008年的样本㊂模型估计的结果见表2㊂74表2㊀制造业在沿海和内陆的形成沿海内陆模型1模型2模型1模型2时期ˑ产业聚集度0.148(0.292)0.295(0.741)0.776∗∗(0.232-0.013(-0.593)时期平方ˑ产业聚集度-0.021(-0.028)-0.027(-0.056)-0.059∗∗(-0.022)0(-0.045)时期ˑ综合税负-0.017∗∗(-0.007)-0.057∗∗(-0.018)-0.001(-0.006)0.027∗(0.016)时期平方ˑ综合税负-0.001∗∗(-0.001)0.002(0.001)-0.001∗(-0.001)-0.003∗∗(-0.001)劳动力成本0.104(0.14)0.077(0.119)时期ˑ劳动力成本0.068(0.047)0.097∗∗(0.039)时期平方ˑ劳动力成本-0.006∗(-0.004)-0.009∗∗(-0.003)年份效应YesYesYesYesr2_a0.4290.3880.2080.176aic1238474003208920704N791857461621011752㊀㊀㊀注:∗∗∗㊁∗∗㊁∗分别表示在1%㊁5%㊁10%水平上显著;括号中的为t值㊂㊀㊀应该说模型估计的结果较好地描述了我国制造业在沿海和内陆的形成以及产业转移的发生㊂首先看总体制造业的情况(见表2):对于沿海地区内部而言,产业集聚的效应不显著(也就是说产业集聚效应更多地体现在沿海和内陆之间,而在沿海地区内部并不明显),模型中唯一有显著影响的变量是综合税负成本㊂这说明制造业向东部沿海地区的集聚已经到达一定的程度,其进一步发挥效应的潜力有限,也就是说,沿海地区制造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经营成本已成为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㊂而在加入工资变量后,包括产业集聚在内的大部分变量的显著性都有所下降,也就是说工资变量与产业集聚等其他变量存在一定相关性㊂同时,随着时间的推进,代表要素成本的综合税负成本和劳动力成本效应有所增强(与时间二次项的交互项较显著地为负),即沿海地区制造业形成初期更多地受产业集聚效应的影响,但在后期产业集聚的效应减弱,而综合税负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效应逐渐增强㊂再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情况(见表3)㊂根据同样的模型对12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样本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东部沿海地区的集聚随时间而减弱比制造业整体更为显著(系数的绝对值更高,显著性也更强),也就是说,制造业近来发生的产业转移主要集中在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㊂同时,产业聚集效应基本上不显著了,甚至在东部沿海地区逐渐呈现出负效应;而在决定产业形成或者产业集聚的因素中,工资(劳动力成本)起初并不是最重要的方面(哪怕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如此),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工资(劳动力成本)逐渐阻碍了制造业在沿海地区的进一步聚集㊂这些都说明,经济和产业发展初期吸引我国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东部沿海地区集聚的主要力量是产业集聚效应;随着沿海地区经济和产业的不断发展,在其劳动力成本快速提高时,沿海地区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中西部转移,而在这一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则是要素成本效应㊂84表3㊀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沿海和内陆的形成沿海内陆模型1模型2模型1模型2时期ˑ产业聚集度-0.755∗∗(-0.335)-1.066(-0.859)0.138(0.342)1.513(0.949)时期平方ˑ产业聚集度0.019(0.032)0.051(0.065)-0.042(-0.033)-0.140∗(-0.072)时期ˑ综合税负0.002(0.008)-0.004(-0.02)0.004(0.009)-0.001(-0.023)时期平方ˑ综合税负-0.002∗∗(-0.001)-0.002(-0.002)-0.002∗∗(-0.001)-0.002(-0.002)劳动力成本0.111(0.147)-0.169(-0.138)时期ˑ劳动力成本0.078(0.05)0.130∗∗(0.046)时期平方ˑ劳动力成本-0.008∗∗(-0.004)-0.011∗∗(-0.003)年份效应YesYesYesYesr2_a0.4290.3780.1280.11aic1355085132730917418N77155598120238292㊀㊀㊀注:∗∗∗㊁∗∗㊁∗分别表示在1%㊁5%㊁10%水平上显著;括号中的为t值㊂五、结论与讨论根据相关预测,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将于2015年达到顶点后开始减少,劳动力市场正经历在从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式向新古典经济模式的转变,也就是说到达了刘易斯转折点,劳动力供求态势发生了重要转变㊂与此同时,沿海和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决定了产业在不同区域的发展路径和模式都不尽相同㊂优先发展的沿海地区会更早地经历劳动供给的短缺而面临 用工荒 ,其制造业的发展面临挑战;而中西部内陆地区的人口红利较东部沿海地区可能维系更长的时间,并依托其要素成本较低的优势而承接沿海地区转移出来的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㊂那么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对于区域发展存在巨大差异的中国,处理好劳动就业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是成功渡过中等收入阶段并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关键所在㊂本文根据1998 2008年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数据,考察在刘易斯转折点(通常所认为是在2004年)前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经历了什么样的转变,同时分别分析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制造业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多年来在沿海地区聚集的制造业在劳动力成本上涨之后开始向中西部内陆地区转移,其原因在于,以往沿海地区吸引制造业聚集的产业集聚效应已然式微,而要素成本效应在引导产业向欠发达内陆地区转移的过程则逐渐增强,这种态势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更为显著㊂了解这些情况,对于我们如何进一步顺应产业发展的一般94趋势,进而引导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要素资源相对丰富㊁成本相对较低的内陆地区转移,提供了较好的经验支撑;同时,也为今后如何实现制造业在区域间协调发展以继续拉动全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良好的思路㊂参考文献:蔡昉,王德文,曲玥.2009.中国产业升级的大国雁阵模型分析[J].经济研究(9):4⁃14.范剑勇.2004.长三角一体化㊁地区专业化与制造业空间转移[J].管理世界(11):77⁃96.胡英,蔡昉,都阳.2010. 十二五 时期人口变化及未来人口发展趋势预测[M]//蔡昉,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罗勇,曹丽莉.2005.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8):106⁃127.曲玥,蔡昉,张晓波.2013. 飞雁模式 发生了吗?[J].经济学(季刊),12(9):758⁃776.DIEGOP,ANTHONYJ.1996.TheSpreadofIndustry:Spatialagglomerationineconomicdevelopment[R].CENTREforECONOMICPERFORMANCEDiscussionPaperNo.279.DURANTONG,PUGAD.2001.Nurserycities:urbandiversity,processinnovation,andthelifecycleofproducts[J].AmericanEconomicReview,91(5):193⁃204.KRUGMANP.1991.Increasingreturnsandeconomicgeography[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99(3):483⁃499.RUANJ,ZHANGX.2010.DoGeeseMigrateDomestically? EvidencefromtheChineseTextileandApparelIndustry[R].IFPRIDiscussionPaper01040.ZHANGX,YANGJ,WANGS.2011.ChinaHasReachedtheLewisTurningPointChinaHasReachedtheLewisTurningPoint[J].ChinaEconomicReview,22(4):542⁃554.DisparitiesofRegionalDevelopmentandTransferoftheLabor⁃intensiveIndustryQUYue(InstituteofPopulationandLaborEconomics,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Beijing100028,China)Abstract:BasedontheanalysisofregionaldevelopmentdisparityandlaborcostshockinChina,usingthedataofmanufacturingindustrialenterprisesabovedesignatedsizeduring1998 2008,thispapercalculatesandanalyzesthedevelopmentofmanufacturingindustriesandtheirlabor⁃intensiveindustrybeforeandafterLewisTouring⁃point,andrespectivelyanalyzestheformingmechanismofthemanufacturingindustriesincoastalareasandinlandareas.TheresearchshowsthatChineselabormarketisexperiencingthechangefromdualeconomicmodeltoneo⁃classiceconomicmodel,thatthecoastalareaswhichhavebeendevelopinginadvancewillface laborshortage earlier,andtheindustrialagglomerationeffectattractingmanufacturingindustriestoputtogetheralongcostalareasbecomesless,however,thedemographicdividendininlandareasofmiddleandwestofChinamaykeeprelativelylongertime,asaresult,thefactorcosteffectleadingtothetransferofmanufacturingindustriestoinlandareaswillgraduallyincrease,Currently,theeffectofaboveactionsandtrendsisespeciallysignificantonlabor⁃intensiveindustries.Keywords:industrialtransfer;regionaldevelopmentdisparity;labor⁃costshock;labor⁃intensiveindustry;LewisTurning⁃point;industrialagglomerationeffect;factorcosteffectCLCnumber:F061.5;F26;F407㊀㊀㊀Documentcode:A㊀㊀㊀ArticleID:1674⁃8131(2015)01⁃0042⁃09(编辑:夏㊀冬)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