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亭
《如梦令 常记》李清照 诗词赏析及中考题(含答案)
《如梦令·常记》李清照诗词赏析及中考题(含答案)如梦令南宋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注释:1、常:常常;经常。
2、溪亭:溪边的亭子。
3、日暮:太阳落山的时候,时间已经不早了。
4、沉醉:大醉。
形容醉的程度很深。
5、归路:回家的路6、兴尽:游兴得到满足。
7、回舟:乘船而归。
8、误:不小心。
9、藕花:荷花。
10、争:同“怎”,怎么(怎么把船划出去的意思)。
11、滩:群。
12、鸥鹭:水鸥和白鹭的总称。
翻译:回忆起以前到小溪边的亭子游玩,一直玩到日暮时分,但是喝醉而忘记回去的路。
一直玩到兴尽才乘舟返回,却迷途进入荷花池的深处。
怎样才能把船划出去,桨声惊动了栖息在水中的鸥鹭。
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感叹身世。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创作背景: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较为可信的时间当是李清照到达汴京之后尚未出嫁之前。
这段时间李清照身居闺中,不免会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那些场景在她的脑海中一再出现,对那些生活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使得作者感到诗兴大发,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
赏析:《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
古诗溪亭·清秋有馀思翻译赏析
古诗溪亭·清秋有馀思翻译赏析《溪亭·清秋有馀思》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林景熙。
其全文如下: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前言】《溪亭》是宋末爱国诗人林景熙的作品。
全诗八句四十字,写作者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形象地传达出作者孤独、徘徊的情绪,传神地描绘出诗作者苦闷无聊的心境。
【注释】①溪亭:临溪水的亭子。
张祜《题上饶亭》:“溪亭拂一琴,促轸坐披衿。
”②汀:水边平地,小洲。
屈原《九歌·湘夫人》:“搴汀洲兮杜若。
”【翻译】在秋天清冷之时,我更觉愁思郁结,到溪亭观览景色,到黄昏还徘徊着不想离去。
翘首遐观,我只见初月挂在高高的树上;微风吹过,好似觉得酣酒已经醒了一半。
林中落叶飘零,野地空旷寂寥,独行无绪,唯有闲坐,细数着那空中的点点萤光。
忽闻渔歌唱晚,不知起于何处,放眼遥望,远汀之外孤灯隐现,想必是渔歌放处。
【鉴赏】在诗歌中,如果能在真实描摹客观景物的同时,又把诗人的某种独特感受倾注在景物描写之中,使读者从思想上受到感染,艺术上得到享受,这就需要诗人在思想深度和艺术造诣两个方面下功夫。
林景熙的《溪亭》诗正是借景抒情,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佳作。
溪亭,指临溪水的亭子。
唐张祜《题上饶亭》诗:“溪亭拂一琴,促轸坐披衿。
”宋李清照《如梦令》词:“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首联破题。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表明全诗以溪亭为中心,逐一描绘周围的清秋初月的景色。
乍读起来,似有恬静闲适的印象,细细品味,又觉不然。
诗人徙倚溪亭,观览景色,思绪纷披,直至日暮,尚徘徊不下。
“馀思”,是指诗人在南宋灭亡之后,时时所怀有的旧君故国之思,同那种多愁善感的“悲秋”有着本质的区别。
不了解首句所要表达的意图,就会把全篇看成单纯写景之作。
只有真正领悟到诗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的心理状态,才能透过迷蒙的景色去探索诗人的悠悠孤愤和高洁品格。
李清照《如梦令》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李清照《如梦令》原文和译文(含赏析)原文: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①,沈醉不知归路②。
兴尽晚回舟,误入藉花深处。
争渡,争渡③,惊起一滩鸥鹭。
作者介绍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宋代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人。
父李格非是当时著名学者。
丈夫赵明诚历任地方官职,对金石学很有研究。
她早年生活在一个学术、文艺气氛都非常浓厚的家庭里,过着优闲平静的生活。
南渡以后不久,丈夫死去,颠沛流离,境遇孤苦。
她是南宋有名的女作家,诗词散文都有成就。
所作词,前期以抒发对爱情的要求和对自然的热爱为主,写得曲折、含蓄,韵味深长,形象鲜明;南渡后在词中蕴含着沉痛的家国兴衰之惑,通过个人遭遇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动乱,现实意义较强。
她是词中婉约派的大家,擅长白描手法。
论词注重协律,崇尚典重、情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所作诗风格豪迈,爱国热情极强,但流传不多。
所著《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辑有《漱玉词》,今人辑有《李清照集》。
解题:这首词是李清照青年时期的作品,追叙她一次泛舟流连忘返,酒醉后几乎迷路的情景,反映了她早期无忧无虑的生活和爽朗豪放的性格。
《如梦令》,词牌(填词用的典调)名。
注评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时常记起。
“难忘”的意思。
溪亭:溪边的亭子。
日暮:黄昏时候。
沈(chén)醉不知归路。
沈醉;大醉。
沈:同“沉”。
这里说“沈醉”既有饮酒过量的意思,也暗示溪亭景色宜人,令人陶醉,乐而忘返,并为下面“误入”句伏笔。
○两句点明时间(日暮)、地点(溪亭)和事件(沈醉不知归路),并以“常记”总领,引起后面的描绘。
兴尽晚回舟,兴尽:游兴得到满足。
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
回舟:乘船而回。
误入藕花深处。
误入:不该入而入。
藕花:荷花。
因游兴沉酣,乐而忘返,所以错过了光线较好的时刻,才把船划到荷塘里。
○两句承上“沈醉不知归路”,启下“争渡”。
争渡,争渡,争渡:抢着把船划出去。
争:争着,抢着。
○酒意未消、游兴未减,全然不顾误入歧途,非要夺路前进不可,活画出少女天真烂漫的情态。
十首落叶诗词,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十首落叶诗词,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1.《落叶》唐代·孔绍安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2.《长恨歌》唐代·白居易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3.《田舍》宋代· 范成大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忙。
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
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
4.《忆江上吴处士》唐代·贾岛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5.《梦江南·悲落叶》清代· 屈大均悲落叶,叶落落当春。
岁岁叶飞还有叶,年年人去更无人。
红带泪痕新。
6.《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唐代·刘长卿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
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
7.《落叶》修睦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8.《溪亭》宋代· 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9.《酬屈突陕》唐代· 刘长卿落叶纷纷满四邻,萧条环堵绝风尘。
乡看秋草归无路,家对寒江病且贫。
藜杖懒迎征骑客,菊花能醉去官人。
怜君计画谁知者,但见蓬蒿空没身。
10.《寒夜次潘岷原韵》清代· 查慎行一片西风作楚声,卧闻落叶打窗鸣。
不知十月江寒重,陡觉三更布被轻。
霜压啼乌惊月上,夜骄饥鼠阚灯明。
还家梦绕江湖阔,薄醉醒来句忽成。
7年级语文"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原文翻译,赏析
这首《如梦令》也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较为可信的时间当是李清照到达汴京之后尚未出嫁之前。
这段时间李清照身居闺中,不免会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那些场景在她的脑海中一再出现,对那些生活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使得作者感到诗兴大发,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
【原词】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注释】常记:时常记起。
“难忘”的意思。
溪亭:溪边的亭子。
沉醉:大醉。
兴尽:游兴得到满足。
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
回舟:乘船而回。
惊:惊动。
起:飞起来。
鸥鹭:鸥本指海鸥,鹭即鹭鸶,这里泛指水鸟。
【翻译一】还时常记得出游溪亭,一玩就玩到日黑天暮,深深地沉醉,而忘记归路。
一直玩到兴尽,回舟返途,却迷途进入藕花的深处。
大家争着划呀,船儿抢着渡,惊起了一滩的鸥鹭。
【翻译二】依旧记得经常出游溪亭,一玩就到日暮时分,但是喝醉而忘记回去的路。
一直玩到兴尽才乘舟返回,却迷途进入藕花池的深处。
怎样才能划出去,船儿抢着渡过,却惊起了一滩的鸥鹭。
【简析】《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一首忆昔词。
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
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
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
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这首《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赏析】中国向称诗歌的王国。
在诗国的天穹上,名家如繁星闪烁。
才华横溢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早在少年时代,便已侧身于这繁星之群,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宋人王灼在《碧鸡漫志》中称赞李清照说:“易安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词采第一。
”《如梦令》词,就是她早期的一首不可多得的名作之一。
这是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图,描绘她一天去溪亭游览,饮酒观景,直至日暮才兴尽而归。
李清照《如梦令》原文赏析及注释翻译
李清照《如梦令》原文赏析及注释翻译原文: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注释:(1)常记:时常记起。
“难忘”的意思。
(2)溪亭:临水的亭台。
(3)日暮:黄昏时候。
(4)沉醉:大醉。
(5)兴尽:尽了兴致。
(6)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
(7)回舟:乘船而回。
(8)误入:不该入而入。
(9)藕花:荷花。
(10)争渡:“争”与“怎”相通,如何的意思。
争,使劲、抢着。
(11)惊:惊动。
(12)起:飞起来。
(13)一滩:满滩。
(14) 鸥鹭:这里泛指水鸟。
译文一:还时常记得出游溪亭,一玩就玩到日黑天暮,深深地沉醉,而忘记归路。
一直玩到兴尽,回舟返途,却迷途进入藕花的深处。
大家争着划呀,船儿抢着渡,惊起了满滩的鸥鹭。
译文二: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喝得大醉不知道回来的路。
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误划进了荷花深处。
用力划呀,用力划呀,惊飞了满滩的水鸟。
评点:现今流传下来两首李清照的《如梦令》,皆为游记,都写了酒醉、花美的情景,风格同样清新别致。
这一首写的是她经久不忘的一次溪亭畅游,以她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
“常记溪亭日暮”点明是回忆,“溪亭“是地点,时间是在“日暮”。
词人以自然平淡之笔开篇,自然而然地将读者带入她所创造的词境当中,同时也为下文的叙述做好了铺垫。
“沉醉不知归路”承接上句,“沉醉”二字隐含着欢愉之意,暗指当时词人心底的快乐之情。
“不知归路”也曲折地表达出词人流连忘返的情致,由此可见,那是一次让词人印象深刻的游赏。
“兴尽晚回舟”进一步渲染了词人的意兴,直到兴尽天黑才往回划船。
因“晚回舟”,所以“误入藕花深处”。
此句呼应前面的“不知归路”,表现了词人的忘情。
词人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个游兴未尽的少女手摇一叶扁舟荡漾在荷花丛中的美景图,清新自然,别有风致。
接下来,连续两个“争渡”,显示了少女急于找寻归路的焦灼心情。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意思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意思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指的是在极度放松愉悦、沉醉美好事物之时,完全忘记了回家的路。
这里的溪亭是指江南地区特有的亭子,建
在溪边上,景色优美。
这句话最初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
辛渐》:“别时容易见时难,岁月有时荣惶滞。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
不知归路。
”此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常被人引用或借用。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形容人在沉醉中忘却时间、忘记路途,
表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珍惜这些
美好的时刻,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度沉醉,要时刻保持清醒和理智。
常记溪亭日暮深层理解
常记溪亭日暮深层理解《常记溪亭日暮深层理解,那是一场奇妙之旅》“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的这首词,那可真的是太有意思啦,每次一读起来,我这心里头就跟自己也去了一趟溪亭似的。
咱就说这溪亭日暮啊,那得多美呀!想想看,太阳慢慢悠悠地落山了,天边被染得红彤彤的,那景色,啧啧啧,肯定美炸了。
李清照这姑娘也是玩嗨了,直接就沉醉在其中啦,连回家的路都给忘咯。
哎呀呀,这可真是玩得太投入了呀!我就想啊,这李清照肯定是个特别会玩的主儿,要不然怎么能玩得这么嗨,连路都不认识了呢。
然后呢,兴尽晚回舟。
玩够啦,想着要回家了,结果呀,嘿,还误入藕花深处咯。
你说说,这多好玩呀!这藕花深处得多美呀,要不然怎么能让她一不小心就划进去了呢。
我都能想象到那个画面,李清照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盛开的荷花,哎呀妈呀,那场景,简直美得不要不要的。
再看看后面,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哈哈哈哈,她着急回家呀,就使劲划船,结果呢,把那些在那安安静静休息的鸥鹭都给吓跑啦。
这李清照也真是太逗了,估计那些鸥鹭心里都在想:“哎呀妈呀,这人咋这么闹腾呀,还让不让我们好好休息啦!”其实啊,这首词让我感触最深的,还不是那些美景和趣事。
我觉得吧,这李清照真是活得太潇洒啦!她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溪亭玩到日暮,可以沉醉其中完全不顾其他,可以在误入藕花深处后还那么有趣地争渡。
这是一种多么让人羡慕的生活态度呀。
想想我们现在,每天忙忙碌碌的,哪有时间去欣赏什么日暮呀,哪有心情去沉醉呀。
都快忙成狗啦!但是呢,每次读到这首词,我就觉得,哎呀,生活还是可以很美好的嘛,就算再忙,也得给自己找点乐子呀。
就像李清照那样,该玩玩,该乐乐,别老是把自己绷得那么紧。
所以呀,我觉得“常记溪亭日暮”,不仅仅是一首词,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下次咱要是也有机会出去玩,也得学学李清照,玩得尽兴,哪怕回不了家,哈哈哈哈!这才是生活的真正意义嘛。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改写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改写青青溪水,岸边柳树摇曳,绿草如茵,一片晴朗的风景便是这里溪亭。
几只蝴蝶飞来飞去,在空中拉出一丝丝虹彩,仿佛一幅缤纷的图案。
一抹抹淡淡的阳光穿过花木,像是将它们染上了温暖的色彩。
鸟儿唱着它们的歌曲,空气中弥漫着甜蜜与喜悦的气息。
日暮之时,溪亭的美景尤其宜人。
归鸟拦腰飞回,彩云落日,美妙的画面就这样熠熠生辉,把眼前的一切都染上了金色。
远处一缕朦胧的晚霞披落在树梢,如一条金色的缎带将溪亭与远处的江山勾勒在一起,显出它独树一帜的风姿,令人心旷神怡。
自从我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便深深地被它的美丽所吸引,并且一次又一次地经常地来到这里,留下了我最美好的回忆。
每当我来到溪亭时,我都会坐在这里,深深地吸入一口空气,闻着它那清新淡雅的味道,感受着爱抚般的温暖,也会回想起往日花园里美丽的风景,沉浸在无限遐想之中。
在这里,我总能够给自己一份宁静,放松心灵,让身心得以放松休憩。
我会远眺江山,欣赏蓝天白云,跟着鸟儿的歌声,从清澈的溪水中提取智慧,亦或是在阵阵微风中,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
常记溪亭日暮,因为它让我的内心充满感恩和爱,把生活的烦恼都抛在脑后,让我以更加勇敢坚强的信念去迎接新的一天。
每当夕阳西下,苍茫的天幕上披上一层金灿灿,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把心打开,将美好的瞬间固守在心底,那曾经的梦想,那最初的愿望也随着这一刻的景色被注入我的内心,让它永远定格在溪亭里,让我与景色和爱一起守护它。
如果有一天,我把心安静下来,可以站在溪亭里,看着美好的风景,把那一缕缕梦想与爱的流淌发出,那一定会是一个美丽的夜晚。
这里的美景,仿佛让我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受,如梦如幻,可以让我放松心灵,在这里拥抱我属于自己的时间,与自己的梦想一起叙述一段有关幸福,有关快乐的美丽故事。
美丽的溪亭,让灵魂得以释放,它就是我的美好,也是我的家。
常记溪亭日暮,无论是懊恼,还是欢喜,我都会在这里,和我的梦想一起追求快乐。
常记溪亭日暮作文
常记溪亭日暮作文“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的这首,总是能勾起我对那些美好日暮时光的回忆。
说起溪亭日暮,我就想起小时候在外婆家度过的那些夏日傍晚。
外婆家在一个美丽的小乡村,村子旁边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溪边有一个小小的亭子,那便是我们的“溪亭”。
每到夏天,太阳西斜的时候,酷热开始慢慢散去,微风轻轻拂过脸颊,带来一丝凉爽。
我总会和村里的小伙伴们相约来到溪边玩耍。
溪边的景色美极了,绿草如茵,野花遍地,五颜六色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我们招手。
溪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水底的沙石和游动的小鱼小虾。
我们一群孩子在溪边奔跑嬉戏,欢笑声回荡在整个山谷。
有时候,我们会挽起裤脚,跳进溪水里捉鱼捉虾。
那小鱼可机灵了,总是从我们的指缝间溜走,惹得我们一阵懊恼。
但偶尔也能捉到几只小小的虾子,放在透明的瓶子里,看着它们在里面蹦跶,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玩累了,我们就会跑到溪亭里休息。
这个亭子虽然不大,但却十分精致。
四根木柱支撑着亭顶,亭顶铺着青瓦,周围还有一圈木椅。
我们坐在椅子上,感受着微风的吹拂,看着夕阳慢慢落下。
那夕阳的余晖把天空染成了橙红色、紫红色,美丽极了。
远处的山峦也被镀上了一层金边,轮廓显得格外清晰。
记得有一次,我们在亭子里打闹,不小心把一个小伙伴的风筝弄破了。
他当时就哭了起来,我们都慌了神。
大家七嘴八舌地安慰他,有的说给他重新做一个风筝,有的说陪他一起玩别的游戏。
最后,我们决定一起帮他修补风筝。
大家找来纸和胶水,小心翼翼地把破洞粘好。
当风筝重新飞上天空的时候,小伙伴终于破涕为笑,我们也都开心地笑了起来。
太阳渐渐西沉,天色也慢慢暗了下来。
大人们开始在村里呼喊着自家孩子的名字,叫我们回家吃饭。
我们这才意犹未尽地起身,沿着小路往家走。
一路上,还在回味着刚刚的快乐时光。
回到家,外婆已经做好了一桌香喷喷的饭菜。
有我最爱吃的红烧肉、炒青菜,还有自家种的玉米。
我洗了手,坐在桌前,大口大口地吃着。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赏析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赏析译文篇一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被美景陶醉而流连忘返。
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不小心划进了荷花池深处。
划呀,划呀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赏析篇二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
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
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
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
至此,词戛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古诗简介篇三《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讲解篇四有时候,一件细小的、但饶有兴味的往事,会反复出现在你的记忆中,引起你的思索和回味。
当时经历的生动情景,会历历如画,在眼前重现;当时的兴奋和激动,也会再次在心头涌现,印象还是那样的新鲜。
如果你是一个有才能的文学家,你就会真实地描绘出这种经历和心情,吸引读者也进入你再现的那个境界,分享你的激动。
另外,一个有文化的女子,到郊野游玩,还喝得大醉,这在今天也是不多见的,在封建礼教重压之下的宋代,那就更为稀罕了。
这也表现了李清照性格中任情豪放、不受拘束的一个方面。
赏析/鉴赏篇五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
这首《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
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千古第一才女的泉水生活
文丨文雨亲水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宋 • 李清照《如梦令》众所周知,整个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文艺女青年李清照,出生并成长于泉城济南。
据说她周岁的时候,家人摆了很多东西让她“抓周”,她没有去拿那些鲜艳诱人的糕点,也没有去拿香气袭人的脂粉,更没有去拿漂亮迷人的首饰,小小的她选中了最普通的一支毛笔,而且拿起来就不放下了。
或许从那一刻起,李清照的人生就与文字有了斩不断的联系。
住在泉边,打打秋千,拌拌小嘴,划划小船当时李清照幼年丧母,父亲李格非又被调为京官,他在汴京(今河南开封)没有宅第,便将尚在哺乳中的女儿留在了山东济南,章丘明水老宅。
李清照就这样成为了一名“留守儿童”。
但好在老家有她声名很高、致仕还乡的祖父,和善可亲的伯父,知书达理的伯母及堂兄李迥,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李清照沐浴着亲人的关爱,生活得无拘无束。
可以说,在济南她度过了一生之中最无忧无虑的童年和少女时光。
没事喝点小酒,与女友结伴,打打秋千,拌拌小嘴,在家乡梦一样的泉边,活泼快乐地成长。
平时,她除了和表姐、堂妹一起写字作画、吟诗填词外,最爱到漱玉泉、大明湖边游玩。
别看她年龄不大,却很有主见,是姐妹们的主心骨。
有一年夏天,气候非常炎热。
下午完成了母亲布置的功课,姐妹们就开始商量去哪儿玩。
表姐说去荡秋千,堂妹说去捉迷藏,李清照想了想,提笔在纸上写了“划船游湖”四个字。
姐妹们拉着手又蹦又跳地跑到了大明湖畔,登上了停靠在湖边的游船,奋力向湖心划去。
那里有连片的荷花,李清照她们坐在船上,一边嗅着花香,一边随微风飘荡,深深陶醉其中,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株亭亭玉立的荷花,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
不知不觉中,天色渐渐暗淡了下来,她们兴致尽了,这才想起该回家了。
可是环顾四周,水面茫茫,回家的路找不着了。
大家焦急起来,丫鬟们急急忙忙划动双桨,结果因为心慌意乱,左冲右突,小船儿竟闯进了荷花丛中,把躲在里面的水鸟吓得大声惊叫起来,一齐“扑愣愣”地飞向夜空。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赏析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赏析李清照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就像一幅充满生活趣味的小画儿,每次读起来呀,都觉得特别有意思。
你想啊,“常记”这俩字,就像是李清照在跟你唠嗑,说:“嘿,我老记着这么个事儿呢。
”这事儿还发生在“溪亭日暮”的时候。
日暮时分啊,本就有一种朦胧又迷人的氛围。
那溪边的小亭子,被夕阳的余晖一照,是不是感觉整个画面都暖烘烘的,还带着点淡淡的忧伤。
就像我们平时回忆那些美好的旧时光,总是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有着特别的感觉。
然后再看“沉醉不知归路”。
李清照啊,肯定是玩得太嗨了。
也许是跟小姐妹们在溪边亭子里喝酒、赏花、作诗,玩得不亦乐乎。
那酒啊,就像有一种魔力,让她晕乎乎的,连回家的路都不知道了。
这多像我们现在,有时候跟朋友们聚会,玩到兴起,都忘了时间,也忘了自己该干啥去了。
这种沉醉的状态,是一种全身心投入到快乐中的表现。
她可不是什么“乖乖女”的形象,而是一个充满活力,尽情享受生活的女子。
从这两句里,我们能感觉到李清照的真性情。
她没有那些个扭捏作态,就是实实在在地把自己的生活片段记录下来。
她不怕别人说她喝酒喝多了,也不怕说自己玩得太疯了。
这就跟我们现在说的“做自己”是一个道理。
她就这么大大方方地把自己的快乐、自己的小迷糊展现出来。
而且啊,这两句还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女子的生活乐趣。
虽然我们总觉得古代女子受到很多束缚,但李清照的生活里,有美景、有美酒、有朋友相伴。
她可以在溪亭这个地方,度过这么一个美好的傍晚。
这就像我们现在的女生,也会有自己的闺蜜聚会,会找一个风景好的地方,尽情地放松。
李清照的这两句词,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她那个时代女性生活的小窗户,让我们能透过这窗户,看到她的快乐、她的沉醉、她的那份纯真。
每读一次这两句词,就像是陪着李清照又经历了一次那个美好的日暮时分,感受着她的沉醉,也感受着那份浓浓的生活气息。
许氏吴兴溪亭记注释
许氏吴兴溪亭记注释《许氏吴兴溪亭记注释》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唠唠这个“许氏吴兴溪亭记注释”。
也许你们一听这个名字就觉得有点懵,我刚看到的时候也是这样呢。
这“许氏吴兴溪亭记”到底是啥呀?我觉得就像是一个关于姓许的人家在吴兴这个地方的溪亭的记录。
那为啥还要注释呢?这就像是我们看一本特别难的书,有时候里面的字啊、词啊、句子啊,我们不太明白,就需要有人给我们解释解释,这个注释就相当于解释啦。
我就想象啊,这个吴兴可能是个特别美的地方,有小溪,小溪边还有个亭子。
这亭子说不定是木头做的呢,柱子是那种粗粗的木头,上面的顶可能是用茅草或者瓦片盖着的。
周围呢,也许有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
我想啊,春天的时候,亭子周围的花开了,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那景色可太美了。
小蜜蜂和小蝴蝶就在花丛里飞来飞去,就像在开一场盛大的舞会。
那这个许氏呢?也许是个大家族,这个溪亭对他们来说可能有特别的意义。
也许是他们家族聚会的地方,就像我们现在家里人过年的时候聚在一起吃饭的大屋子一样。
我猜啊,这个溪亭记里可能写了许氏家族在这个溪亭发生的很多故事。
比如说,有个小娃娃在溪亭旁边的小溪里捉鱼,结果不小心掉进水里,弄了一身泥,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又或者是家族里的长辈们坐在亭子里,谈论着家族的大事,就像那些古装剧里演的一样,老人们捋着胡子,表情严肃又认真。
可是呢,要给这个溪亭记做注释可不容易。
这里面的字可能有的特别古老,就像那种很久很久以前的宝藏一样,被埋在地下很久了,我们得小心翼翼地把它挖出来,然后搞清楚是什么东西。
比如说,里面可能有一些表示古代官职的词,这对我们现在来说就特别陌生。
我觉得注释的人就像是一个探险家,在一个充满神秘的文字世界里探险。
我记得我自己有一次看一本老书,里面有好多词我都不懂。
就像我走进了一个迷宫,晕头转向的。
我当时就想,要是有个注释就好了。
所以啊,给“许氏吴兴溪亭记”做注释的人肯定很厉害。
他们得懂很多知识,古代的文化啊、历史啊、地理啊什么的。
古诗十九首名词解释
古诗十九首名词解释古诗十九首名词解释1. 燕儿(《南乡子·燕儿归来》)燕儿指的是燕子,古时人们常常以燕子为凤凰之后,象征吉祥的鸟类。
2. 邓攸(《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邓攸是指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韩愈,他的字是邓攸。
3. 溪亭(《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溪亭是指庐山鹳雀楼下的小亭子,古代人们喜欢在溪亭休息游玩。
4. 衫(《青玉案·凤凰台上凤凰游》)衫指的是女子的上衣,一般指的是宽松的长袍。
5. 梁上君子(《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梁上君子是指位于梁上的杰出人物,即指在高位、卓越地位上的人。
6. 白练无纹(《瑞鹤仙·薄雾浓云愁永昼》)白练无纹指的是没有纹路的白云,形容云朵的纯洁和清白。
7. 凤凰求凰(《青青陵上柏·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凰求凰是指凤凰求偶的情景,凤凰是古代神话中的神鸟,它善于飞翔,象征着君王,求凰是为了寻找雌凤凰。
8. 冯唐(《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冯唐是指出现在塞外的部落首领,也指塞外的边疆地区。
9. 群儿:(《阳春白雪三台山·友人短问》)群儿指的是年轻人、众多的人们。
10. 破巢:(《青年说》)破巢指的是凤凰的巢,用以象征人们的安居乐业和幸福生活。
11. 狂风:(《鸟鸣涧·风险与收获》)狂风指的是强风,象征着力量、热情和激情。
12. 龙吟泣曲:(《商山早行·和预韵》)龙吟泣曲是指正在高山上上升的早晨的和宜人的动听的声音,拉长也就是悲伤的歌声。
13. 琴箫声:(《秋风词·秋风词》)琴箫声指的是音乐的体现。
14. 月明风额:(《秋郊即事·杂志》)月明风额是指夜晚的天空湛蓝极了,好像是在风中。
15. 桃花柳万条:(《香冷杏花深院,绣闺人,憔悴到黄昏》)桃花柳万条指的是繁花,表示美好的景象。
16. 前村:(《行行重行行·中秋月》)前村指的是田园乡村。
溪亭林景熙翻译
溪亭林景熙翻译
溪亭
林景熙〔宋代〕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译文
在秋天清冷之时,我更觉愁思郁结,到溪亭观览景色,到黄昏还徘徊着不想离去。
翘首遐观,我只见初月挂在高高的树上;微风吹过,好似觉得酣酒已经醒了一半。
林中落叶飘零,野地空旷寂寥,独行无绪,唯有闲坐,细数着那空中的点点萤光。
忽闻渔歌唱晚,不知起于何处,放眼遥望,远汀之外孤灯隐现,想必是渔歌放处。
注释
溪亭:临溪水的亭子。
汀:水边平地,小洲。
溪亭_精品文档
溪亭溪亭位于山水之间,是一处供人休憩的地方。
它是由溪水和亭子组成的,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舒心的场所,可以欣赏自然美景,同时也可以享受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宁静。
溪亭的存在是为了让人们能够远离城市的喧嚣和繁忙,找到内心的安宁和平静。
它是一种与自然对话的方式,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在这里,你可以听到溪水潺潺的声音,感受到微风的轻拂,看到鸟儿在空中自由地飞翔。
这一切都让人感到放松和舒适,犹如进入一个和谐的世界。
溪亭的建筑风格通常简单而典雅,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亭子被设计成透明的结构,能让阳光透过来,使室内的空间更加明亮和通透。
亭子内部往往摆放着一些舒适的座位和茶几,供人们休息和品茶。
而亭子的周围则是一片茂盛的植被,包括花草树木和绿茵地。
这些植被不仅可以提供阴凉和氧气,还能增加空气湿度,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在溪亭旁边的溪水中,常常有一些小生物和鱼类。
水流清澈见底,让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水底的景象。
有的人会坐在亭子里,一边欣赏溪水的美丽,一边观察水中的生态环境。
有时候,一些人还会随手抛入一些面包屑或者食物,在水中看着鱼儿吃东西,享受着与自然亲密接触的乐趣。
溪亭是一个非常适合拍照的地方,它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拍摄素材。
无论是拍摄亭子本身的建筑风格,还是拍摄溪水和周围的自然景观,都可以得到非常美丽的照片。
尤其是在日出和日落的时候,阳光的柔和光线会给照片带来更多的情感和魅力。
除了拍照,溪亭还可以用来举办一些特殊场合的活动,比如婚礼、生日派对等。
在这样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环境中,举办活动将会让人们感到特别和难忘。
而且,溪亭还提供了一些基本的设施,如厕所、停车场等,方便人们的使用。
总的来说,溪亭是一个有着独特魅力的地方。
它不仅提供了一个可以与自然亲近的空间,还可以让人们放松身心,忘却忙碌的生活。
无论是与家人、朋友一起去溪亭游玩,还是独自一人在这里寻找内心的宁静,都会收获到满满的幸福和快乐。
溪亭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一份珍贵礼物,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文徵明《溪亭消夏图》高清全图赏析(3)
文徵明《溪亭消夏图》高清全图赏析(3)
钤印:征仲父印、衡山、霞城主人、春浦、高华私印、高天门、静寄轩书画印、石、王禄之印、酉室、雪村珍藏、矌庵、王履吉印、雅宜山人。
款识:辛卯夏日徵明画。
题跋:1、雅宜子王宠书于石湖别业。
2、酉室王榖祥。
3、文衡山溪亭消夏图用价八十两购于慈云寺时康熙癸巳八月二十五日。
明代文徵明《溪亭消夏图》画心局部高清大图四
明代文徵明《溪亭消夏图》王宠题跋行书书法高清大图
明代文徵明《溪亭消夏图》王谷祥题跋行书书法高清大图。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词和词牌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 句”。它兴起于南朝,成形于晚唐, 盛行于宋代;最早是一种配乐歌唱的 诗,所以每首词都必须按一定的歌谱 填写,这歌谱叫词牌。它规定了某一 词牌的字数、句数、平仄、和韵脚。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婉
约派代表 。号易安居士,济南
人。所以后人又称她为李易安,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代表 作品有《漱玉词》等。父李格非, 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 金石考据家。早年生活优越,和 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 集整理。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想象画面,体会意境。
? 古人有“诗中有画”的说法。一首 诗就是一幅画,甚至有时候一个词就 是一幅画。那么,读完这首词,你能 从这首词中读出哪些画面呢?
溪亭日暮
藕花深处Leabharlann 湖争渡惊起鸥鹭天黑路暗了。
回舟:乘船而回。 误:不小心。
兴尽晚回舟,
藕花:荷花。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争渡:“争”与“怎”相通,怎么的
意思。
惊:惊动。 起:飞起来。
惊起一滩鸥鹭 。
一滩:满滩。
鸥鹭:沙鸥和白鹭。这里泛指水鸟。
译文
如梦令
经常回忆起以前到小溪边的 亭子游玩,一直到日暮时分, 深深地沉醉,而忘记回家的 路。 一直玩到兴尽才乘舟返回, 却迷途进入荷花池的深处。 怎样才能把船划出去, 船儿抢着渡, 一不小心,惊醒了栖息在水 中的鸥鹭。
李 清 照
梦 令
鹭
处
路暮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xìng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范文1:常记溪亭日暮,春衫翠袖,罗襟绣口,温润如玉。
夕阳西下,景物渐沉,唯有山间溪水依旧潺潺,似诉说故事般婉转动人。
这里,是南宋文学巨匠苏轼笔下的禅意人间。
常记溪亭日暮,是苏轼的禅意之美。
他在这里领悟到生命的本质,也记录了自己与大自然的交融。
他的笔,如溪水般澄澈明亮,如春花般柔美动人,写出了一个虔诚而自由的人的内心世界。
苏轼以“常记溪亭日暮”的自然景色作为切入点,讲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禅意人生。
整篇文章以“溪亭日暮”的景象为背景,苏轼说着自己对生命、对宇宙的感悟,如同一泓清水潺潺,让人陶醉其中。
苏轼所写的自然景观,背后却反映了自己的境界,歌颂了生命美好的表现。
要点分析:这篇文章重点是传达“禅意人生”美的初衷,不仅有苏轼写作的背景,对于“常记溪亭日暮”的感悟和心境还进行了详细描述。
其中,用词清新简洁,具有美学和文学创作特色。
例如“春衫翠袖”,“罗襟绣口”,“温润如玉”等,给人美的视觉体验。
范文2:常记溪亭日暮,苏轼的笔下,荡漾着春光,吟唱着禅意。
难忘的山间溪水,恣意的日暮云霞,以及那些纷杂芬芳的万物,都成为他丰富内心世界的源泉。
这里,是他心境最深处的天堂。
苏轼那句“常记溪亭日暮”是不是都让您感到留连忘返?在这篇文章中,细节让人回荡在那个昔日的绚烂时刻。
作者通过对溪亭的人、物、境(描写)和感触(抒发)的交替呈现,结合苏轼所表现的禅意境界的显现,诠释出“禅意”所具备的美学和哲学特征。
在这篇论文中,词汇丰富,短语与词语交织着,铺陈出关于“常记溪亭日暮”的两个方面:描写生活中的美好,抒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暮然思考,使整篇文章有高度与深度的兼备。
要点分析:这篇文章表达的是情感思考方面,比较注重描写语言,例如“荡漾着春光”,“恣意的日暮云霞”,把“休闲”、“放松”、“美好”这些词体现出来,以及用词多样化也具有一定的美感,比如“留连忘返”“绚烂时刻”等。
而且还对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做了适当的引用,加强了文章的分析和细节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溪亭》林景熙
2012-01-18 16:35:02| 分类:诗词鉴赏|字号大中小订阅
溪亭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溪亭》是宋末爱国诗人林景熙的作品。
作者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形象地传达出作者孤独、徘徊的情绪,传神地描绘出诗作者苦闷无聊的心境。
【译文】
在秋天清冷之时,我更觉愁思郁结,到溪亭观览景色,到黄昏还徘徊着不想离去。
翘首遐观,我只见初月挂在高高的树上;微风吹过,好似觉得酣酒已经醒了一半。
林中落叶飘零,野地空旷寂寥,独行无绪,唯有闲坐,细数着那空中的点点萤光。
忽闻渔歌唱晚,不知起于何处,放眼遥望,远汀之外孤灯隐现,想必是渔歌放处。
【赏析】
溪亭,指临溪水的亭子。
唐张祜《题上饶亭》诗:“溪亭拂一琴,促轸坐披衿。
”
宋李清照《如梦令》词:“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首联破题,表明全诗以溪亭为中心,逐一描绘周围的清秋初月的景色。
乍读起来,似有恬静闲适的印象,细细品味,又觉不然。
诗人徙倚溪亭,观览景色,思绪纷披,直至日暮,尚徘徊不下。
“馀思”,是指诗人在南宋灭亡之后,时时所怀有的旧君故国之思,同那种多愁善感的“悲秋”有着本质的区别。
不了解首句所要表达的意图,就会把全篇看成单纯写景之作。
只有真正领悟到诗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的心理状态,才能透过迷蒙的景色去探索诗人的悠悠孤愤和高洁品格。
这种破题法,既无“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诗家法数·律诗要法》)的气派,也没有运用比兴的表现手法,而是语淡辞婉,直叙其事,于平淡之中留下意馀象外的情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