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教儿子王献之练字的故事

合集下载

王羲之临池学书典故

王羲之临池学书典故

王羲之临池学书典故【成语故事】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让儿子王献之从小学习练字。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王献之写“大”字让父亲检查,父亲在字上加上一点成为“太”,他跑去问母亲,母亲告诉他只有一点才是真功夫。

于是王献之守在家里18个大水缸边练习写字。

【出处】尤好草书,学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

临池学书,水为之黑。

《后汉书·张芝传》【解释】临:靠近,挨着;池:砚池;书:书法。

指刻苦练习书法。

【用法】作谓语;指刻苦学习书法【成语示列】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

明·张岱《家传》王羲之临池学书王羲之幼年学书的时候,非常羡慕东汉书法家张芝。

张芝,字伯英,他的书法也是非常有名的。

据说张芝学习书法的时候经常在衣帛上写字,然后再把衣帛放在染缸里染上色,做衣服用。

张芝还经常到水池边上去写字,用池水磨墨涮笔,结果池水都被染成黑色。

由于他这样用功,所以字写得非常好,特别是草书更为出名。

当时的人称他为“草圣”。

王羲之决心学习张芝的精神,并认为:只要自己肯于刻苦努力,就一定可以赶上或者超过张芝。

王羲之不仅学习张芝的精神,而且还学习张芝写字的方法。

他也像张芝那样,经常到水池边上学习写字。

王羲之家乡临川城下有一条河,靠河的边上有一块地方叫做新城,新城的上面有一个很深的长方形水池,这就是他经常学习写字的地方。

每当春天到来的时候,他就带上纸笔砚墨来到这里学习写字,用池里的水磨墨,用池子里的水涮笔,每当他的黑黑的墨笔投入池水的时候,水里立刻出现一片黑云似的水墨。

这样,天长日久,池水也就渐渐变黑了。

随着池水的一天天变黑,王羲之的字也一天天的长进了。

不久,他写的字就超过了当时的书法家庾翼。

有一次,他用草书给庾翼的哥哥庾亮写了一封信,庾翼看到以后大为叹服。

他说王羲之的字“真可以与张芝的媲美了!”王羲之终于成为当时的著名书法家。

王献之学书法的故事

王献之学书法的故事

王献之学书法的故事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王献之,自幼聪明好学,专攻草书、隶书,也擅长作画。

他七八岁时开始跟随父亲学书法。

有一次,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王羲之悄悄走到他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王献之手中的毛笔,王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

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

”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

有一次,王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王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王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扇面上立时呈现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小牛。

后来,由于众人对王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致使小献之的骄傲情绪日益滋长。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3年就行了吧?”母亲摇了摇头。

“5年总行了吧?”母亲又摇了摇头。

王献之急了,冲着母亲说:“那您说到底还要练多久?”“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能站得直、立得稳。

”王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正站在他的背后。

王献之虽然心中不服,但嘴上什么也没说,此后继续苦练。

五年后,他拿着一大沓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得到父亲表扬的话。

没想到,王羲之一张张掀过,却一个劲儿地摇头。

掀到一个“大”字时,父亲才露出较满意的表情,便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王献之。

小献之仍然不服气,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年,并且完全是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

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唯有一点似羲之。

”王献之听后彻底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太难啦!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已经没有了娇气,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成功的!”王献之听完后深受鼓舞,又锲而不舍地练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

后来,王献之的字也达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境界,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王羲之的小故事

王羲之的小故事

王羲之的小故事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他对我国有着重大的影响。

那么,关于王羲之的故事,你听过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王羲之的故事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关于王羲之的小故事有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王羲之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仍然连头也不抬,像没听见一样,专心致志地看帖、写字。

饭都凉了,书童没有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劝他吃饭。

母亲来到书房,只见羲之手里正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呢,弄得满嘴乌黑。

原来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

母亲看到这情景,憋不住放声笑了起来。

王羲之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听到母亲的笑声他还说:“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王羲之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临帖不辍,练就了很扎实的功夫,这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

他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从鹅的某些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

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乘一叶扁舟游历绍兴山水风光,船到县禳村附近,只见岸边有一群白鹅,摇摇摆摆的模样,磨磨蹭蹭的形态。

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觉对这群白鹅动了爱慕之情,便想把它买回家去。

王羲之询问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这群鹅卖给他。

道士说:「倘若右军大人想要,就请代我书写一部道家养生修炼的《黄庭经》吧!」王羲之求鹅心切,欣然答应了道士提出的条件。

这就是「王羲之书换白鹅」的故事。

二十岁时,有个太尉郗鉴派人到王导家去选女婿。

当时,人们讲究门第等级,门当户对。

王导的儿子和侄儿听说太尉家将要来提亲,纷纷乔装打扮,希望被选中。

只有王羲之,好像什么也没听到似的,躺在东边的竹榻上一手吃烧饼,一手笔划着衣服。

来人回去后,把看到的情况禀报给郗太尉。

当他知道东榻上还靠着一个不动声色的王羲之时,不禁拍手赞叹道: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啊!于是郗鉴便把女儿郗浚嫁给了王羲之。

这故事便成了「东床」和「令坦」两个典故。

在他身上出现的成语还不只这些,据说有一次,他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刻字的人照着雕刻,这人用刀削木板,却发现他的笔迹印到木板里面有三分之深。

王羲之教子练字的故事

王羲之教子练字的故事

王羲之教子练字的故事晋代书法家王献之是王羲之的儿子,自小跟父亲学写字。

有一次,他要父亲传授习字的秘诀,王羲之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指着院里的十八口水缸说:“秘诀就在这些水缸中,你把这些水缸中的水写完就知道了。

”王献之作为书圣之子,字自然很好,他心中不服,认为自己人虽小,字已经写得很不错了,下决心再练基本功,在父亲面前显示一下。

他天天模仿父亲的字体,练习横、竖、点、撇、捺,足足练习了两年,才把自己写的字给父亲看。

父亲笑而不语,母亲在一旁说:“有点像铁划了。

”王献之又练了两年各种各样的钩,然后给父亲看,父亲还是不言不语,母亲说:“有点像银钩了。

”王献之这才开始练完整的字,足足又练了四年,才把写的字捧给父亲看。

王羲之看后,在儿子写的“大”字下而加了一点,成了“太”字,因为他嫌独生子写的“大”字架势上紧下松。

母亲看了王献之写的字,叹了口气说:“我儿练字三千日,只有这一点像羲之写的!”王献之听了,这才彻底服了。

从此,他更加下工夫练习写字了。

书圣看到儿子用功练字,心里非常高兴。

一天,他悄悄地走到儿子的身背后,猛地拔他执握在手中的笔,没有拔动,于是他赞扬了儿子说:“此儿后当复有大名。

”王羲之知道儿子写字时有了手劲,这才开始悉心培养他。

后来,王献之真的写完了这十八缸中的水,与他的父亲―样,成了著名的书法家。

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王羲之劝子于学,采用的是“不动声色”的方法。

王羲之对儿子没有一句说教,却使王献之逐步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从小就开始确立了严格的治学态度。

王羲之教子。

王献之依缸习字

王献之依缸习字
听妈妈讲故事
——王献之依缸习字
小朋友们, 你们好, 我是王献之。
晋代书法家 王献之是王羲之 的儿子,自小跟 父亲学写字。
有一次,他要 父亲传授习字的秘诀, 王羲之没有正面回答, 而是指着院里的十八 口水缸说:“秘诀就 在这些水缸中,你把 这些水缸中的水写完 就知道了。”
王献之作为书圣之子, 字自然很好,他心中不服, 认为自己人虽小,字已经 写得很不错了,下决心再 练基本功,在父亲面前显 示一下。 他天天模仿父亲的字 体,练习横、竖、点、撇、 捺,足足练习了两年,才 把自己写的字给父亲看。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Page
9
Page
10
Page
11
Page
12

父亲笑而不语,母亲 在一旁说:“有点像铁划 了。”王献之又练了两年 各种各样的钩,然后给父 亲看,父亲还是不言不语, 母亲说:“有点像银钩 了。” 王献之这才开始练完 整的字,足足又练了四年, 才把写的字捧给父亲看。
王羲之看后,在儿子 写的“大”字下而加了一 点,成了“太”字,因为 他嫌独生子写的“大”字 架势上紧下松。 母亲看了王献之写的 字,叹了口气说:“我儿 练字三千日,只有这一点 像羲之写的!”王献之听了, 这才彻底服了。
从此,他更加下工夫练 习写字了。书圣看到儿子用 功练字,心里非常高兴。 一天,他悄悄地走到儿 子的身背后,猛地拔他执握 在手中的笔,没有拔动,于 是他赞扬了儿子说:“此儿 后当复有大名。”王羲之知 道儿子写字时有了手劲,这 才开始悉心培养他。
后来,王献之真的写完 了这十八缸中的水,与他的 父亲—样,成了著名的书法 家。

王献之练字一点像羲之的名人故事

王献之练字一点像羲之的名人故事

王献之练字一点像羲之的名人故事王献之练字一点像羲之的名人故事王献之,生于公元344年,卒于386年,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

他的父亲,就是东晋著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

母亲郗氏,是太尉郗鉴的女儿。

王献之初以才封主簿、秘书郎,后为卫将军,长史,拜建威将军、吴兴太守,至中书令。

死后,追赠侍中、光禄大夫、太宰,谥日宪。

王献之出身于诗书墨香之家,三四岁时,母亲就教他背诗诵赋,到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出口成章,顺口吟出几句诗来。

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发显得机警聪敏,父母很是喜欢。

由于父亲王羲之是东晋很有名气的大书法家,他常以此引以为豪。

每当父亲伏案挥笔写字时,他都要站在旁边看。

不久,他便看出了点门道,还常常对父亲的字评头论足,如哪一撇有劲、哪一点恰到好处等等。

天长日久,他渐渐对书法也产生了兴趣,但怕别人讥笑,常常私下里模仿父亲写字。

有一天,他正在自己的房间关门偷练,忽然听到嘭嘭的敲门声,急忙将笔墨纸砚藏起,又将书本拿出放在桌子上,摆出一副读书的架式后,才去开门。

待他开门一看,原来是父亲来检查他的功课的。

可是,当他将父亲让到屋内,将书本递给父亲,准备接受检查的时候,父亲却笑着把书本放到桌子上,对他说:“别给我打马虎眼了,快拿出你写的字来吧!”王献之瞪着小眼睛说:“我并没写字呀!”父亲见他不认账,起身在他的床下翻了出来说:“这是什么?”王献之傻了眼,只好红着脸说:“并非我要欺骗父亲,实因我刚刚学写字,不像样子,怕别人说我好高鹜远,才私下练习,待练好了,再让您看也不迟!”王羲之把儿子写的字放在桌子上一看,见已有模样,有的字还写得相当不错,于是高兴地说:“不要说了,这是父亲的过错,没有主动教你。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早就有成绩了。

不过,你未经指点,就能写成这个样子,也真难能可贵了!”从此,王献之就正式跟着父亲学写字了。

有了父亲的指点,他的.字进步很快。

于是,王献之“一点知不足”的故事便发生了。

有一天,王羲之来到儿子的书房,见献之正专心致志地练字,没有发现他,就悄手蹑脚地来到儿子身后,突然伸过手去,用力去拔献之手中握着的笔,竟没有拔动。

关于王羲之练字的故事介绍

关于王羲之练字的故事介绍

关于王羲之练字的故事介绍王羲之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他被后人称为书圣。

他之所以有这样大的成就,跟他努力练习书法是分不开的。

那么,关于王羲之练习书法的故事,你听过吗?以下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王羲之练字的故事,希望能帮到你。

王羲之练字的故事王羲之从他年幼的时候就是十分喜爱书法,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的专研,终于令他成为后人所仰慕的“书圣”。

王羲之十二岁的时候,发现父亲王旷手中有本《笔论》,于是偷来习读。

其父发现了,担心会将家传泄露出去,便将《笔论》拿了回来。

然而醉心书法的王羲之跪在王旷身前,许他研读,可见王羲之练习书法之心的真切。

王羲之练字的刻苦精神是常人所不能理解的,他在平常的走路吃饭的时间都会被利用来习字。

王羲之经常是一边走路,一边在自己衣服上用手比划着,时间一久,连衣服都被他划破了。

更为出奇的是,王羲之在练字到忘我的境界时,经常会忘记吃饭一事。

后来家人送来饭菜,王羲之会很自然的将馒头蘸上墨水往嘴里送,还觉得味道不错,浑然不知他的嘴角已经全黑了。

据说,王羲之这么忘我的钻研书法,还让他成了旁人羡煞的“东床快婿”。

王羲之的伯父王导与同朝的太傅稀鉴是好友,稀鉴就打算从王家弟子中挑选出一位作为自己那才貌双全女儿的女婿。

当稀鉴的管家来到王家看看王家弟子时,因为都想成为稀家女婿,所以他们个个显得都有点紧张,只有东边厢房的王羲之仍旧泰然自若地躺在床上,忘我地思索着书法的事情。

稀家管家将这事告诉了稀鉴,稀鉴认为这人就是那含而不露书法极好的王羲之,所以就将爱女嫁给了他。

王羲之吃墨水王羲之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作品被后人敬仰,小的时候,王羲之的同伴在愉快的玩耍的时候,他在家中专心练字,他写坏的毛笔推在家中的后院里,都快推诚一座山了。

他经常在家里的池塘洗自己的毛笔和砚台,池塘的水都被渐渐染黑了。

有一次王羲之在认真的练习写字,连丫头给他端来的馒头和蒜汁放在身边都没有发现,丫头嘱咐先生快快吃完,免得让自己饿着,结果王羲之还是专心致志的练习书法,丫鬟看到了就跑到王羲之夫人那边去,帮这个情况告诉夫人。

小学三年级语文《王献之练字》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

小学三年级语文《王献之练字》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

《王献之练字》是教科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讲述了王献之戒骄戒傲,认真、刻苦练字的故事。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王献之练字》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王献之练字》原文王献之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

他从小就跟父亲练字。

献之很聪明,八九岁就写得一手好字,常常受到人们的夸奖,他渐渐自满起来了。

有一天,献之独自在书房里练字,模仿父亲的笔法接连写了十几个“大”字。

他选了一个字送给父亲看,满以为会得到称赞。

谁知,王羲之看了什么也没说,只是提起笔随手加了一点儿,“大”字变成了“太”字。

献之又兴冲冲地把“太”字送给母亲看,母亲指着“太”字的一点儿说:“就这一点儿写得好,很像你父亲写的。

”献之听了,顿时满脸通红,十分惭愧。

他想,父亲真了不起,随手点了一点儿,就写得那么好。

他又回到父亲的书房,问道:“别人都称赞您的字写得好,您有什么秘诀吗?”王羲之哈哈大笑起来,他抚摩着献之的头说:“秘诀?有。

你明天早晨到屋后的小花园去看看吧!”第二天清晨,献之来到小花园,见父亲已坐在石凳上聚精会神地写字了。

王羲之见儿子来了,指着园里的18口大水缸说:“你不是问秘诀吗?秘诀就在这些大水缸里面。

你把这18口大水缸里面的水写完就知道了。

”从此,献之学着父亲的样儿,每天早早起来写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不懈地勤学苦练。

后来,他也成了大书法家。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王献之练字》教案【教材简析】《王献之练字》是教科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讲述了王献之改变自我,脚踏实地获取成功的故事。

通过故事的阅读、引导学生懂得只有通过勤学苦练、坚持不懈才能成才的道理。

课文结构清晰,布局严谨;简洁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是一篇极富教育意义的故事。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知道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俩是我国古代大书法家。

2、知道王献之成为大书法家的“秘诀”,懂得只有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才能成功的道理。

王羲之教子故事

王羲之教子故事

王羲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造诣很高,被公认为“书圣”。

他的《兰亭集序》至今仍为书法爱好者酷爱。

“坦腹东床”的故事说的就是王羲之。

晋代太尉郗鉴派一个门客到丞相王导家去选女婿,王导领着门客“就东厢遍观子弟”。

门客回来复命,对郗鉴说:“王家的年青人都不错,但是听到有人选女婿,却变得拘谨起来,只有一位在东边床上敞开衣襟坦腹吃饭的,若无其事。

”郗鉴说:“这正是一位好女婿。

”于是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这位女婿就是王羲之。

这就是“坦腹东床”代表择婿的典故。

遂用“东床”“东坦”代指女婿。

下面给家长朋友说一段王羲之夫妇俩教子习书法的故事。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

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

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

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

”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

还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

再加上众人对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小献之滋长了骄傲情绪。

献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

“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

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

”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

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

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

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

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

练字的课文

练字的课文

练字的课文
王羲之是晋朝有名的大书法家。

王羲之练字很勤奋,他在走路和休息的时候,老是用手指在自己身上一横一竖地写着,琢磨字体。

日子久了,他把衣服划破了。

他每天练完字,都要到门前的池塘里去洗笔砚。

日子久了,池塘里的`水都变成黑的了。

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练字也像父亲一样专心。

有一天,王献之正在练字,他父亲悄悄地走到他背后,猛地拔他手里的笔,没想到竞没有拔掉,原来王献之的注意力很集中,笔攥得很紧。

王献之练了几年字,渐渐有些不耐烦了,就问他父亲:“爸爸,写字有秘诀吗?”
父亲听了儿子的话,就叫人抬来了十八口缸,缸里装满了水,然后对儿子说:“你只要把这十八口缸里的水全写完了,就知道写字的秘诀在哪里了”。

王献之听了父亲的话,知道写字没有什么秘诀,主要靠练。

从此,他就白天黑夜地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手好字,也成了著名的书法家。

王献之练书法的故事

王献之练书法的故事

《王献之练书法的故事(一)》
小朋友们,今天给你们讲一个王献之练书法的故事。

王献之呀,是个特别喜欢书法的小朋友。

他的爸爸王羲之,书法可厉害啦!
王献之从小就看着爸爸写字,心里可羡慕了,也想写出漂亮的字来。

他每天都很努力地练习。

有一次,他写了好多好多的字,觉得自己写得很不错了,就拿去给爸爸看。

爸爸看了看,什么也没说,只是在他写的一个“大”字下面点了一个点。

王献之不明白,就又拿着去给妈妈看。

妈妈看了一会儿说:“这一点像你爸爸写的。

”王献之听了,心里有点难过,但是他没有放弃。

他更加努力地练习,不管是夏天热得满头大汗,还是冬天冻得手都僵了,他都一直坚持着。

就这样,王献之的书法越来越好了,最后也成了一位大书法家。

《王献之练书法的故事(二)》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王献之吗?他练书法可有毅力啦!
王献之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跟着爸爸王羲之学写字。

有一天,他认认真真地写了一幅字,觉得自己写得特别好,心里可美啦。

他兴冲冲地拿给爸爸看,爸爸看了看,没说话,只是在一个字上点了一点。

王献之不明白,就去找妈妈。

妈妈仔细看了看说:“这整篇字呀,就这一点有你爸爸的样子。

”王献之听了,心里有点失落。

可是他没有灰心哟!他每天早早起来就开始练字,一直练到天黑。

夏天的时候,太阳火辣辣的,王献之热得满脸通红,汗水不停地流,他还是不停地写。

冬天,天气特别冷,他的手都快冻僵了,还是不肯放下笔。

慢慢地,王献之的字越写越好,终于也像他爸爸一样,成为了有名的书法家。

王羲之练字的励志故事(全文5篇)

王羲之练字的励志故事(全文5篇)

王羲之练字的励志故事(全文5篇)第一篇:王羲之练字的励志故事王羲之练字的励志故事王羲之从7岁开始,成天起早贪黑地练字。

11岁那年,他想去父亲的房间找点字帖继续练字,发现父亲的枕边有几本书,于是拿起最上面的一本一看,那是本叫《笔论》的书,内容是教人写字时如何运笔。

王羲之一翻开书,就忍不住开始记录那些执笔运笔的技巧,他读得爱不释手,不知不觉把书带出了父亲的房间来读。

他按照《笔论》中所讲的方法,天天起早摸黑地写呀,练呀,简直入迷了。

过了一段时间,他看看自己写的字,与以前的比较,确实有些变化。

一天,王羲之在读《笔论》时被父亲发现了。

父亲王旷看见儿子读得入迷的书竟是自己珍藏的《笔论》,很诧异地问道:“你能读懂这样高深的书吗?”王羲之答道:“书非读不能懂,孩儿虽然一知半解,但还是能受到教育的。

”父亲听后把《笔论》送给了王羲之,得到书后的他练得更加勤奋,更加认真,更加投入。

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竟然连头都没有抬起来看一下,专心致志地边看字帖边练字。

书童最后不得不去请他的母亲来劝他吃饭。

母亲来到书房时,只见羲之手里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弄得满嘴乌黑。

原来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

母亲看到这情景,憋不住笑着说:“羲之,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正是这样数十年如一日的练字,王羲之成为了一代书法大家。

,第二篇:王羲之练字《王羲之练字》读后感今天上午我看了《王羲之练字》这个故事,书中说绍兴有个墨池就是王羲之的“杰作”,还有他家院子里的八口大水缸也是王羲之成名的秘密武器。

我想王羲之这位伟大的书法家,练习书法也是没有什么捷径,只有下了苦功夫才行。

书上还说有一次,王羲之到他学生家作客,看见他家有张新书桌,于是就叫学生笔墨伺侯,在书桌上龙飞凤舞的写了几个字。

几天后,学生的父亲给他整理房间,看到书桌弄脏了,手把上面的字擦了,那个学生发现后痛哭一场,差点就跟他父亲断绝关系。

王献之练字

王献之练字

王献之练字
王献之的父亲王羲之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王献之受父亲的影响,自幼爱好书法,但他对父亲写的字非常羡慕,很想有一天能赶上父亲。

开始时,他的热情很高,劲头也很足,可是时间长了,觉得天天同笔墨打交道,有点乏味,再加上一天到晚坐在那里写呀写的,累的腰酸背痛,也实在不好受。

一次,他实在忍不住了,问父亲:“父亲,您的字为何写得那样好?”王羲之笑了笑,说:“你要想知道秘诀的话,明天早上到院子里来。


第二天,王献之早早来到院子里,发现父亲早已在那儿练字了。

王羲之见儿子来了,指着院子里那十八缸水说:“书法没有秘诀,只要你写完这十八缸水,字自然而然就写好了。

”王献之深受启发,便夜以继日地练字。

转眼一年又一年,当他写完这十八缸水后,工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成了一名伟大的书法家。

入木三分的故事20字

入木三分的故事20字

入木三分的故事20字摘要:1.故事背景介绍2.入木三分的主人公及其特点3.入木三分的故事情节4.故事中的启示与感悟5.总结与引申正文:【故事背景介绍】在我国古代,有一位名叫王羲之的书法家,他的书法技艺独具匠心,被誉为“书圣”。

他的儿子王献之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书法家。

父子俩感情深厚,共同切磋书法技艺,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这其中,有一个流传千古的故事,那就是“入木三分”。

【入木三分的主人公及其特点】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王羲之,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更是一个深思熟虑、善于教导的父亲。

在故事中,他以自己的言行感染和教导儿子王献之,使他最终成为一位同样卓越的书法家。

【入木三分的故事情节】有一天,王羲之看到王献之在练习书法,便走到他身边,拿起一支笔,在一块木板上写下了“入木三分”四个字。

王献之看到父亲的字迹,不禁感叹:“父亲的书法真是入木三分啊!”王羲之微笑着告诉儿子:“这四个字,就是我对你书法技艺的期望。

希望你能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不断钻研,让自己的笔法更加精湛。

”【故事中的启示与感悟】王羲之的“入木三分”,既是对自己书法技艺的自信,也是对儿子王献之的期望和鼓励。

入木三分,意味着书法技艺要达到精湛的境界,需要在基本功的基础上,不断努力、钻研。

这对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来说,也是一个值得借鉴的道理。

无论从事哪个行业,都要有“入木三分”的精神,才能在领域内取得优异的成绩。

【总结与引申】“入木三分”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勤奋、努力和钻研的重要性。

不仅在书法领域,在其他领域也同样适用。

我们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断学习,追求卓越,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让我们以王羲之为榜样,追求“入木三分”的境界,努力成为自己所在领域的佼佼者。

关于王羲之练字的故事介绍

关于王羲之练字的故事介绍

关于王羲之练字的故事介绍王羲之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他被后人称为书圣。

他之所以有这样大的成就,跟他努力练习书法是分不开的。

那么,关于王羲之练习书法的故事,你听过吗?以下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王羲之练字的故事,希望能帮到你。

王羲之练字的故事王羲之从他年幼的时候就是十分喜爱书法,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的专研,终于令他成为后人所仰慕的“书圣”。

王羲之十二岁的时候,发现父亲王旷手中有本《笔论》,于是偷来习读。

其父发现了,担心会将家传泄露出去,便将《笔论》拿了回来。

然而醉心书法的王羲之跪在王旷身前,许他研读,可见王羲之练习书法之心的真切。

王羲之练字的刻苦精神是常人所不能理解的,他在平常的走路吃饭的时间都会被利用来习字。

王羲之经常是一边走路,一边在自己衣服上用手比划着,时间一久,连衣服都被他划破了。

更为出奇的是,王羲之在练字到忘我的境界时,经常会忘记吃饭一事。

后来家人送来饭菜,王羲之会很自然的将馒头蘸上墨水往嘴里送,还觉得味道不错,浑然不知他的嘴角已经全黑了。

据说,王羲之这么忘我的钻研书法,还让他成了旁人羡煞的“东床快婿”。

王羲之的伯父王导与同朝的太傅稀鉴是好友,稀鉴就打算从王家弟子中挑选出一位作为自己那才貌双全女儿的女婿。

当稀鉴的管家来到王家看看王家弟子时,因为都想成为稀家女婿,所以他们个个显得都有点紧张,只有东边厢房的王羲之仍旧泰然自若地躺在床上,忘我地思索着书法的事情。

稀家管家将这事告诉了稀鉴,稀鉴认为这人就是那含而不露书法极好的王羲之,所以就将爱女嫁给了他。

王羲之吃墨水王羲之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作品被后人敬仰,小的时候,王羲之的同伴在愉快的玩耍的时候,他在家中专心练字,他写坏的毛笔推在家中的后院里,都快推诚一座山了。

他经常在家里的池塘洗自己的毛笔和砚台,池塘的水都被渐渐染黑了。

有一次王羲之在认真的练习写字,连丫头给他端来的馒头和蒜汁放在身边都没有发现,丫头嘱咐先生快快吃完,免得让自己饿着,结果王羲之还是专心致志的练习书法,丫鬟看到了就跑到王羲之夫人那边去,帮这个情况告诉夫人。

【名人故事】王献之依缸习字的故事

【名人故事】王献之依缸习字的故事

【名人故事】王献之依缸习字的故事王献之依缸习字的故事在七八岁的时候,王献之开始学习书法,并以他父亲为榜样。

有一次,王羲之见冼志正在专心练字,就悄悄地走到后面,突然伸手在王羲之手里画笔。

王献之紧紧地握着刷子,没有被拔出来。

王羲之称赞他:“这个儿子会再次出名的。

”十来岁时,他自认为字写得不错了。

一天,他去问父亲:“我的字再练三年就够好了吧?”王羲之笑而不答,母亲摇着头说:“远着呢!”王献之又问:“那,那五年呢?”母亲的头仍旧摇着。

王献之急着追问:“那究竟多少年才能练好字呢?”又问道:“爸爸,大家都说您的字写得好,那有什么秘诀?”王羲之看看儿子,心想这书法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怎么可能入人眼目呢,于是他走到窗前,指着院内的一排大缸说:“你呀,写完那十八口大缸水,字才有骨架子,才能站稳腿呢!”王献之听了心里很不服气,暗自下决心要显点本领给父母看。

因此,他按照父亲的要求每天练习基本的中风,坚持了五年。

一天,他向父亲展示了自己的辛勤工作。

王羲之没有发出声音。

看完后,他看到“大”字的姿势又紧又松,于是拿起笔在下面加了一点,变成了“大”,然后把所有的手稿都还给了他。

小贤的心有点不好,他把所有的书法都交给了母亲。

母亲仔细思考,叹了半天气说:“我儿子的话已经写了几千天了,只是有点像西芝。

”冼志走近了,惊呆了!原来母亲指的这一点就是王羲之在大字下面加的那一点!如果你努力学习,你会为自己感到羞愧。

聪明的王献之深深意识到,写作没有捷径,只有“勤奋”这个词。

不知又经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王献之的书法大有长进。

后来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书法家,与父齐名,并称“二王”。

王献之练字的故事

王献之练字的故事

《王献之练字的故事》
小朋友们,今天来讲王献之练字的故事。

王献之呀,是个特别想把字写好的小朋友。

他每天都认认真真地练字。

有一天,他觉得自己写得已经很棒啦,就跑去问爸爸:“爸爸,我写的字是不是和您一样好了?”
爸爸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指着院子里的十八缸水说:“你把这些水都写完了,字才会有我好。


王献之听了,就更加努力地练字啦。

小朋友们,我们做事也要像王献之一样坚持哟。

《王献之练字的故事》
小朋友们,来听听王献之练字的事儿。

从前呀,有个叫王献之的孩子。

他可喜欢写字啦。

每天早上起来就开始写,写到天黑也不停。

有一次,他写了好多好多张纸,觉得自己很厉害。

可是爸爸看了说:“还不够好,要继续练。


王献之不灰心,接着练呀练。

最后,他真的写出了漂亮的字。

小朋友,我们也要加油呀。

《王献之练字的故事》小朋友,我给你讲王献之。

王献之从小就想把字写漂亮。

他不停地练呀练。

有一回,他写累了,想休息。

但是想到爸爸说的话,就又拿起笔继续写。

就这样,一直坚持着。

后来,他成了很厉害的书法家。

我们也要向他学习哦。

王献之故事大全5篇精选

王献之故事大全5篇精选

王献之故事大全5篇精选书法可以说是贯穿了王献之的一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勤奋能使人成为幸运的宠儿,上帝对勤奋给予一切。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王献之故事大全5篇精选,供大家参考。

王献之故事大全5篇精选1王献之2113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

有一次5261,王羲之看献之4102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1653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

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

”还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

再加上众人对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母亲摇摇头。

“五年总行了吧?”母亲又摇摇头。

献之急了,冲着母亲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

”献之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

王献之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

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

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献之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

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

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

王羲之和王献之的关系

王羲之和王献之的关系

导语:王羲之和王献之是什么关系呢?他们就是传说中的父子关系!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他们的故事吧!一次,王羲之吃饭时,用筷子在桌上划字,把酒杯撞翻了。

他就用手指头蘸(站Zhàn)着酒写字,饭都忘了吃啦。

他的第七个小儿子王献之见到哈哈大笑,说爸是个“字疯子”。

他妈听见了,说道:“儿呵,只要功夫深,‘泰山顶,高不过脚面儿’。

你爸苦苦下功夫,书法一定会胜过古人的呵。

”这时,王献之认为自己的字已经写得很好了,他快活地问道:“我的字再写三年也够好了吧?”王羲之听了没作声。

妈听了,摇摇头说:“远哩!”王献之又问道:“五年行了吧?”妈还摇摇头说:“远哩!”王献之气得跳了起来,问道:“究竟写多久,才行呀?”王羲之听到这里,站起来,走到窗口,用手指着院心的大水缸说道:“你呀,能写完这十八大缸水,字儿才有骨架子,才能站稳腿呢。

”王献之听了心里不服,下决心显点本领给爸看。

他跑进书房,拿起笔来,决心打头重来,先练基本功。

就天天照着爸爸的字练笔划,只练些横、竖(述shù)、点、撇(piě)、捺(纳nà)。

这样足足写有两年,捧来给他爸看。

他爸望望又没作声。

给妈看,妈说道:“唔,有点象铁划了。

”1.jpg王献之这番回到书房,天天光练钩。

又足足写了两年,捧来给爸看,爸望望没声响。

给妈看,妈点点头说道:“有点象银钩呐。

”第五年,王献之这才开始天天练字,足足写了一两年,把字都捧出来给爸看。

王羲之拿过来翻了一翻,仍然摇头叹气没声响。

只是见到字里面有个“大”字,嫌架势上紧下松,于是在下面点了一点,成为“太”字了。

王献之又把所写的字捧给妈看。

他妈把字放在桌子上,一张一张看了三天才看完,最后叹口气道:“我儿写字两千日,只这一点象羲之。

”王献之走近一看,惊傻啦,原来妈妈指的那一点,就是爸爸加在“大”字下面的那一点呵!王献之这才感到自己的字不行呵。

于是烦闷闷地走出门外,在路上低着头走,心里有点不舒坦!不觉来到城门口,见到有位老婆婆在烙单饼卖。

【家庭教育】书法家王羲之劝子于学

【家庭教育】书法家王羲之劝子于学

【家庭教育】书法家王羲之劝子于学
晋代书法家王献之自小跟父亲王羲之学写字。

有一次,他要父亲传授习字的秘诀,王羲之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指着院里的十八口水缸说:“秘诀就在这些水缸中,你把这些水缸中的水写完就知道了。


王献之并不满意。

他觉得自己虽然小,但书法很好,于是决定再练一次基本功,把它展示在父亲面前。

他每天模仿父亲的字体,练习水平、垂直、指向、略读和按压。

他练习了两年才让父亲看他的话。

父亲笑了,但什么也没说。

母亲说:“有点像铁排。

”王献之又练了两年各种钩子,然后把它给父亲看。

他的父亲仍然沉默。

他的母亲说:“有点像银钩。

”。

王献之开始练习完整的汉字。

他又练习了四年,然后把这些角色交给了父亲。

王羲之看到后,在儿子写的“大”字下面加了一点,变成了“太”,因为他觉得独子写的“大”字又紧又松。

母亲看了看王献之写的字,叹了口气说:“我儿子已经练了三千天的书法,只是这是你父亲写的!”听了这番话,王献之完全信服了。

从那以后,他更加努力地练习写作。

王羲之看到儿子用功练字,心里非常高兴。

一天,他悄悄地走到儿子的身背后,猛地拔他执握在手中的笔,没有拔动,于是他赞扬了儿子说:“此儿后当复有大名。

”王羲之知道儿子写字时有了手劲,这才开始悉心培养他。

后来,王献之真的写完了这十八缸中的水,与他的父亲一样,成了著名的书法家。

王羲之建议儿子用“沉默”的方法学习。

王羲之没有对儿子说教,但王献之逐渐明白了学无止境的道理,从小就树立了严格的学术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羲之教儿子王献之练字的故事
晋代书法家王献之自小跟父亲王羲之学写字。

有一次,他要父亲传授习字的秘诀,王羲之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指着院里的十八口水缸说:“秘诀就在这些水缸中,你把这些水缸中的水写完就知道了。


王献之心中不服,认为自己人虽小,字已经写得很不错了,下决心再练基本功,在父亲面前显示一下。

他天天模仿父亲的字体,练习横、竖、点、撇、捺,足足练习了两年,才把自己写的字给父亲看。

父亲笑而不语,母亲在一旁说:“有点像铁划了。

”王献之又练了两年各种各样的钩,然后给父亲看,父亲还是不言不语,母亲说:“有点像银钩了”。

王献之这才开始练完整的字,足足又练了四年,才把写的字捧给父亲看。

王羲之看后,在儿子写的“大”字下面加了一点,成了“太”字,因为他嫌独生子写的“大”字架势上紧下松。

母亲看了王献之写的字,叹了口气说:“我儿练字三千日,只有这一点是像你父亲写的!”王献之听了,这才彻底服了。

从此,他更加下工夫练习写字了。

王羲之看到儿子用功练字,心里非常高兴。

一天,他悄悄地走到儿子的身背后,猛地拔他执握在手中的笔,没有拔动,于是他赞扬了儿子说:“此儿后当复有大名。

”王羲之知道儿子写字时有了手劲,这才开始悉心培养他。

后来,王献之真的写完了这十八缸中的水,与他的父亲一样,成了著名的书法家。

天下第一行书,可惜的是,我们现在已经无法见到王羲之的真迹了,我们所见到的一些被称为王羲之的作品,都是唐代以后的摹本,然而这些唐人的摹本,也不失难得的珍品,“神龙本
兰亭”便是其中之一。

这卷《兰亭序》因卷首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故称“神龙本”,据说是由唐太宗时期的书法家冯承素临摹的。

传说唐太宗派人用几近骗取的手段得到了真迹《兰亭序》,奉为至宝,命朝中善书者摹拓数本,广赐王公大臣。

最后,深爱羲之书法的唐太宗将真迹带入了昭陵,留给后世无尽的遗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