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元功

合集下载

武当紫霄玄真悟元功修习法要(中)

武当紫霄玄真悟元功修习法要(中)

武当紫霄玄真悟元功修习法要(中)一、丹田培元功(1)胎息法玄门丹法修持之功夫,特别讲究胎息。

所谓胎息,是指像胎儿一样呼吸,就是意念神阙穴呼吸,把鼻呼吸彻底忘掉。

实际上是一种极其稍微的瘦长绵绵的呼吸。

玄门丹法中所说的"火候"之 "火",实际上就是练功中呼吸强弱程度的调整,"候"就是什么时候进行调整。

内丹"火候"之说,原本是借用"外丹"烧炼术语,后来进展为丹法中的"三十六息法"和"五候六诀"。

胎息法修持分8步,每步至少行36息,最多108息后行下一步。

1先将鼻呼吸的频率削减,一般常人每分钟呼吸次数为10次左右,延长到每分钟4次。

同时将呼吸速度变缓变细,使之匀称。

2再将呼吸变为吸、停、呼,每分钟呼吸3次。

3意想鼻尖吸气,两鼻孔呼气。

其它同24意想鼻尖吸气,神阙穴呼气,其它同25意想百会穴吸气,神阙穴呼气,其它同26意想神阙穴呼吸,其它同27意想神阙穴吸气,全身毛孔呼气,其它同28意想全身毛孔呼吸,其它同2在子午周天功中进行十二时周天修习时,可在相应时位依法进行调息,只是将神阙穴变为相应时位(如子时在会阴等)。

在五行阴阳功中可在呼吸时意想五色光气进入对应五脏,即用五脏呼吸。

(2)炼形法玄门丹功之入手功夫,尤重炼形之法。

法诀云:动处炼性,静处炼命,唯端直其身,空洞其心,真实其念,功至活午,我身得渡。

修真炼性,何以要端直其身?要知任督二脉,体不端直则气机塞滞,体一端直则气机畅,百络通利。

炼形之法有真人盘坐法、五龙盘体法、混圆桩法、无极桩法、三才桩法、十二通灵桩法等等,此皆外炼法,特殊是桩法的练习,对于武功方面增长内力有很好的作用。

至于如何练习桩法,将在武技中赐予详述。

这里介绍的是五龙盘体炼形法。

此法原为"华岳希夷无为极真派"内法脉宗传内修大法,是由陈抟祖师所创。

培元功详细练法

培元功详细练法

培元功详细练法培元功,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武术功法,它以呼吸、意念和自我保护为核心,通过身体锻炼来强化身体的素质。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培元功的详细练法。

一、身体调整身体调整是培元功的第一步,它可以放松身体,消除身体的紧张和疲劳。

首先,选择一个平整的场地,身体要放松,并舒适自然。

然后,将身体重心放在脚后跟上,感受身体的重量,放松肩膀和腰部,保持头部在垂直状态。

二、呼吸调整呼吸是培元功的重要环节,它可以调理身体,提升自我修养。

在呼吸调整时,首先要从深呼吸开始。

吸气要缓慢,直到感觉到胸部膨胀起来,然后再缓慢地呼气,直到胸部塌陷。

练习时要注意保持呼吸的稳定和自然,避免过度呼吸。

三、运动训练运动训练是培元功的核心,它可以强化身体的综合素质,促进身体的健康。

运动训练包括步法和招式练习。

步法练习:步法练习包括站姿和行走。

站姿应自然舒适,身体重心放在两脚之间。

行走时要注意步伐要稳定均匀,同时舒适自然。

行走中应该吸气与步一并,呼气也与步同步。

招式练习:培元功的招式包括手式和腿式等。

手式练习主要以手臂为主,其目的在于锻炼手臂的柔韧性与灵活性。

腿式练习主要以腿部为主,其目的在于锻炼腿部的力量与柔韧性。

四、意念训练意念训练是培元功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它可以帮助修炼者确立正确的意念,以此增强身体的控制力。

意念训练通常包括视觉化和冥想等形式。

视觉化:视觉化是一种集中意念的形式,通过想象来达成目标。

在培元功的练习中,练习者可以通过视觉化来练习招式、步伐等动作,以此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冥想:冥想是一种深度放松的形式,通过放松身体与呼吸来提高对自我和周围环境的认识。

练习者可以通过冥想来修炼自己的意念,以此提高身体的控制力和灵敏度。

综上所述,培元功练法包括身体调整、呼吸调整、运动训练和意念训练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

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

同时,练习过程中需要遵循正规教练的指导,注意身体健康和安全。

培元功,神奇的气功健身法

培元功,神奇的气功健身法

运动养生45快乐养生 2011.10(中)培元功,神奇的气功健身法⊙ 邓恒岩人到中年的你,身体是否有以下几种情况呢?◎身体感觉宛如耄耋老人,疲劳的时候说话声音小到连自己都听不清。

◎爬2~3楼的楼梯就会感觉很累。

◎大量脱发。

◎饭量开始减少,身体疲乏无力,爱发脾气。

对于以上的几种症状,也许你正在苦恼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健身方法,不用担心,这里给大家推荐一种新的健身气功法——培元功。

培元功是一种简单易练的气功法,男女老幼都可以练此功。

◎取站、坐、卧3种姿势之一均可,一般以坐式为最佳选择。

练功时,口眼微闭,舌尖轻抵上腭;头顶要尽量与会阴(即阴部与肛门之间)成一垂直线;全身的肌肉放松,意念集中在头顶百会穴和丹田穴;呼吸柔和自然。

◎丹田呼吸,丹田3~5分钟后,用顺呼吸法,即吸气时下腹部稍凸起,呼气时下腹部稍凹陷。

进行缓慢、柔和、自然的呼吸。

鼻呼鼻吸,先呼后吸。

吸气时想象天上日月星辰随着自己的吸气动作,从头顶正中处垂直下行经膻中穴过鸠尾穴至丹田处,并慢慢充润整个下腹部。

吸气的同时,柔和地提起睾丸、收缩肛门;呼气时松开肛门和睾丸。

值得提醒的是,不要作任何想象。

如此一呼一吸,反复练习。

◎每次练功半小时至1小时后,即可收功。

收功时,两手重叠,右手搭在左手并背上,以左手心劳宫穴(握拳中指尖所指处,即在手掌正中的凹陷处)按压在肚脐上。

先按顺时针方向从内向外绕18圈,然后按反时针方向绕18圈。

然后再以双手搓热后擦脸几下,缓行数步,放松全身肌肉,练功就完成。

培元功之所以流传千年而不衰,是因为它有着非凡的健身效果,能缓解人体中很多的亚健康状态,如——◎练习此功大约15天之后,头发的脱落数量会逐渐减少。

◎每次练功大约5分钟后,手脚开始明显发热,呼吸逐渐加深,鼻腔通畅,唾液分泌量明显增加。

◎提升睡眠质量。

练功后很容易入睡,即使没有睡着,起来后也感觉舒服。

尤其是午睡前练功,效果显著,下午工作有精神。

另外,练习此功后,身体抗寒能力和抵抗力也明显增强。

培元纳气法

培元纳气法

培元纳气法
培元纳气法罗衡郴本法是一种基本功法,具有简单易学,得气迅速,功效好,不易出偏的特点,是各种功夫绝技的筑基功。

调息入静揉神阙(肚脐)本功采用仰卧式,双目垂帘,四肢自然弯曲,两膝关节外撤,双足心相对,双手平放身体的两侧,手心向上。

全身放松,呼吸柔和自然,口眼微闭,香轻舔上腭。

以左手掌心紧贴在神阙穴上,右手掌搭在左手上,掌心均朝肚脐。

意念集中在左手掌心下的神阙穴上,意守1~3分钟后,双手按顺时针方向自左至右,自上而下,从内向外,由轻至重,速度均匀地擦净回部,手法勿轻勿重,勿疾勿徐。

揉按时,呼吸和意念应与手掌的揉动密切相合。

手掌向左、向下揉动时呼气,向右、向上挨动时吸气。

揉接的范围在以脐为中心的小腹。

探按时应先轻后重,先慢后稍快。

每次练习揉36圈。

按上法时间后,脐周部逐渐膨起,膨起范围日渐扩大,待至整个腹部充分日起之后,热团更甚,有如火球在腹中滚动一般。

丹田浩然之气可聚可运,内外如一,凝成一团,精神饱满,巍然如山。

正常效应:丹田充实,腹部饱满,精神充沛,矢气增多,常有“肠鸣音”。

培元的气满丹田。

培元桩基本功法

培元桩基本功法

培元桩基本功法培元桩是中国传统武术的基本功法之一,它是一种静态的站桩训练方法,通过保持特定站姿和呼吸节奏,达到调理身体、增强体质和提升内力的目的。

下面是关于培元桩的相关参考内容:一、培元桩的基本原理和效果:1. 基本原理:培元桩通过身体的保持静态、站定的姿势去调节呼吸和开启气功循环,以向全身传递气血和能量,提高身体的养分吸收和代谢效率。

2. 锻炼效果:培元桩可以增强肌肉、骨骼和关节的稳定性,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增加肺活量和呼吸深度,改善呼吸系统功能;增强体表循环和内脏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调整神经系统功能,促进身心放松和修复。

二、培元桩的基本步骤和要点:1. 站姿:双腿分开与肩同宽,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和肩关节成正中线,重心放在脚掌中央,背部挺直,头顶向上。

2. 呼吸:慢慢吸气,用鼻子吸,同时放松身体,感觉气息沉淀在丹田(脐眼位置),再慢慢呼气,用嘴巴吐气。

3. 姿势:- 初级姿势:两脚微微分开,双臂自然下垂,掌心向体侧,与大腿自然贴紧。

- 进阶姿势:脚跟相连,双膝微屈,手掌置于胸前,掌心向下,与胸部自然贴合。

- 高级姿势:双脚自然并拢,两腿稍稍弯曲,手掌在丹田(脐眼)前合十,掌心向胸部。

4. 时间:初学者每次练习15分钟,慢慢增加至30分钟以上,高级者可达1小时以上,每日练习。

三、培元桩训练的注意事项:1. 坚持练习:培元桩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获得效果,不能急功近利,每天有规律地进行练习。

2. 自我感受:在练习过程中,注重自身的感受,倾听身体的需求,适量调整姿势和呼吸的节奏。

3. 逐渐增加难度:初学者从基本姿势开始练习,逐渐过渡到进阶姿势和高级姿势,负荷逐渐增大。

4. 注意通气:练习培元桩的时候,要保证通风良好的环境,避免吸入过多尘埃。

四、培元桩的练习效果:1. 身体健康:培元桩练习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体质,改善体态,预防和缓解一些慢性疾病。

2. 气血充盈:正确认识和放松自己,通过培元桩的练习,可以让气血流通到全身各个部位,增加气血充盈度,提高身体的能量水平。

天仙丹法之性光凝炼法

天仙丹法之性光凝炼法

性光凝炼法大家都知道丹法里面有“祖窍性光”,这在本门丹法中很重要,有些门派是一开始就直接练祖窍性光,只是我们这一支有个前奏部分,就是培元功,而且一开始就得先练这个培元功。

这是为什么呢?从我们这一支的理论来说,用油灯来打个比方,精就是灯油,而气就是油灯上的那个火,神就是火所产生的光,而神在初级阶段的表现就是性光。

由此可知,想要性光明亮,就需要精气充足。

所以,我们这一支,入门先培元。

最好是筑基完成后再修炼本法。

当然,如果你在筑基前就能看到性光了(功中或者功后或者平时闭眼凝神的时候,可以明显的看到眼前有光,是真的看到,不是观想出来的),那么就可以开始练。

具体方法如下:早上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又红又圆的时候,面对太阳自然站立。

全身放松,舒适自然,面稍带微笑之意。

双手可以自然下垂放于身体两侧。

然后,放松淡淡的看太阳,淡淡的看着,就像有点发愣似的那种看;盯着太阳看,能不眨眼就不眨眼,流泪也没关系,让泪流,正好可以清肝排毒;继续看,看几分钟,轻轻闭上眼,把那个光收到眉心。

其实你不带收的意念,把眼闭上,眉心那里也会出现一团光的;这时,轻轻的,用意念把双眼的神光加进去,就是观想双眼各发出一道神光,加入刚才出现在额前的那个光团里;然后心里想着,意念也淡淡的注着到那个光团里,使光团转动起来,顺时针转动,想着越转越圆越亮越大;比较亮比较大了,用意念指挥那个光团往玉枕方向移动,把光团拉到玉枕,光团一路经过的地方都被照亮;再把光团从玉枕推回到眉心;如此往复,拉推九次;最后一次推回到眉心,再拉回到上丹田,观想光团大放光明,照亮整个头部,同时光团也鼓涨变大,充满整个头部,只在头部以内不出体外;再收缩光团恢复原先大小,大约一个拇指头那么大就行;反复放大缩小九次;再然后,观想上丹田的光团像太阳照耀大地那样,放出光,照射下丹田。

或者像探照灯那样下照也行;而下丹田有一颗丹珠,也放出光明,回照上丹田的那个光珠,两者互相辉映照射;守着这个状态,能守多久就守多久;然后,把上丹田的光团沿中脉下降到下丹田,与下丹田的丹珠融合为一,下丹田的丹珠圆润光明;守着下丹田的丹珠,丹珠缓缓转动,自转,前下后上前下后上这样的转法,就像车子行走时车轮的那种转动方式。

(完整版)周版易筋经侧身图动作详解3.51

(完整版)周版易筋经侧身图动作详解3.51

侧身图二〇一二年七月五日,二〇一三年八月五日2013年11月4日二○一四年十二月十二日01.独手擎天势原文:“此势就前势,将两脚相依,站如丁字,左手叉腰下股上大骨间;右手从右股间伸膀直肱,逆撑而上,至头顶,面即随右手朝天仰观掌背,使上右掌背对右脚背,目注神凝,呼吸三口。

导气逆行,而脚跟两膝及左肱左膀亦须正直,不可放松。

呼吸毕,顺作下势。

”跃马按:此式仍接着正身图的拱立归位式,稍平静一下。

因为此图是主要练习肾与腰腿,所以单独练习本图时,拱立时的吐浊可以用六字诀的“吹”字,次数可以是三六九次。

然后将两脚站成右丁字步(左脚尖向前,右脚尖向右),将左手大指点按在左腰眼处,另四指向前自然拿住腰,右手从身体右边向上撑,直到手臂伸直,掌心向上,掌指向左,掌背与右脚背上下相对,稍仰头看掌背,壹志凝神,心志专一,神情凝定,式定后周身劲力不松,计数呼吸三次,吸气时用意念引导气自头顶向下经胸腹到达会阴,呼气时向后沿督脉向上至头顶。

此式是手心向上,在周潜川先生的少林达摩易筋经十二式中是手心向下,所练经络不同,所以手型不同。

手心向上是练习掌托天门的方法,它是练三阴气脉外开的法子,所以用掌外托。

而十二式中摘星换斗的架子,是把三阴气脉收回内敛.变换成回阳的架子,去练三阳气脉的方法,所谓摘星换斗的含义,从外向内才谓之摘,等于说摘花摘叶。

有收摘的意思。

又把北斗南斗的天星形状,形容比喻摘星换斗这个架子的精神。

又因为脾之气宜升,胃之气主降,所以此式有益于脾,为了同时练习胃,所以在吸气时先踏地,以引气下降,而脾与胃互为表里,且脾阴胃阳,所以按先阳后阴的顺序练习。

此式的叉,我最初是按崔琳的拳背贴在腰眼处,但后来觉得如此练习虽然用意方便,但还是用指点在腰上更直接。

此式,我觉得初学的不应看掌背,因为有的人向上看有可能出现两种问题,一是有可能上火,二是可能收阳过度,另外,初学者也不要引导气运转任督二脉,最好还是等练习一年或是先练习正身图300小时后,再按此练习比较安全。

练套培元功缓解更年期肝郁

练套培元功缓解更年期肝郁

练套培元功缓解更年期肝郁作者:张文杰来源:《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18年第01期更年期妇女潮热、盗汗、失眠等不适症状以及起伏不定的情绪变化会使其“内外”交困,苦不堪言。

佛山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刘继洪主任医师介绍,中医认为“肝藏血,主情志”,女子到了更年期,肾气渐衰,天癸将竭,以致肝失所养,郁而不畅,出现情绪喜怒无常等各种不适症状。

因此,调治更年期综合征,可从疏肝理气、培元固肾入手。

更年期女性除了注意饮食清淡,作息规律,保持乐观情绪外,还可以通过做一些健身操来进行保健。

治未病中心自创了一套理气培元功,在临床上推广并指导更年期妇女练习,可疏肝解郁、平衡阴阳、调理脏腑,尤适合气机郁结造成的腹胀、失眠、疲乏、月经不调等病症,5年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有的妇女不想用激素替代疗法,喜欢用中医调理,症状严重时就用中药、针灸等治疗,平时就练习这个保健操、吃药膳,反响不错。

理气培元功具体练习方法如下:安静调息在流畅悠扬的音乐下,平卧在床上,双目微闭,左手掌重叠于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轻轻放在下腹部,手掌心中的劳宫穴对准关元穴(腹中线脐下三寸处),呼吸调匀,静卧2分钟。

柔和暖宫以双手掌适当用力按顺时针、逆时针作环形柔和按摩各20次;同样移至脐部,右掌心劳宫穴对准脐部(神阙穴),按顺时针、逆时针作环形柔和按摩各20次,以掌贴皮肤腹部发热为佳。

推理任脉双手交叉,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右拇指端按压左拇指端顶于剑突下凹陷处(鸠尾穴,如图),左右无名指相触放于脐部(神厥穴),左右拇指稍用力按压沿腹中线(任脉)向脐部推行,过脐部到关元穴处弹拨而起,如此重复20次。

调理脾胃双手掌四指并拢,掌心向下置于腹部,拇指内展相互触碰置于剑突下,食指相互触碰置于脐部(神厥穴),以大鱼际及掌根部用力向下推按(胃经),至下腹部再弹拨而起,如此重复20次。

同上起势,以两掌小鱼际及掌根部沿腹部两侧(脾经)向下推按至下腹腹股沟处弹拨而起,如此20次。

道家《固本培元功》

道家《固本培元功》

固本培元功一)静心:炼功前先清静身心,不要想身边的无谓事,不要再计较自己曾经的恩怨得失,由它们自生自灭吧,把心中的火气吹吹,算了吧。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名利过眼云烟,由它去吧。

不要执着做到真清静,只要觉得自己心气平和了点,就算可以了,慢慢来吧。

附:如果自作聪明,草草了事,急功求进地炼本步功的请退出吧。

炼气功就是为了清静身心,静得心来会觉得自己好洒脱,好舒服的。

先好好享受本步给你身心带来的舒服再享受下步吧。

二)上桩:睁眼放松法:双脚与肩同宽或略宽于肩,双膝微屈,双手自然下垂,不必在乎细致的地方,不必舌抵上腭,以后再抵吧。

大家都还是初学者,还未能体会到形态对气机的影响,所以不必怀疑自己站法对不对,甚至你怎么站怎么舒服都可以。

双目不要急着闭上,先自然睁开,全身放松,慢慢引导自己从头到脚中速放松三次,什么叫中速?你自己认为哪种速度是中速那它就是中速。

三)入桩:闭眼放松法:上一步的放松会使你的身心进一步平静下来,可能你会觉得全身棉棉的好舒服,然后请你把眼睛闭上吧,自然地闭上,喜欢半开半合或全闭甚至喜欢睁眼炼功的都可以,顺其自然可以了,然后,再自自然然地引导自己全身从上到下放松三次。

呵呵,中速。

感觉还可以吧?朋友。

四)布桩:东海红日来到这步,你会觉得自己抛开了一点情欲了,比以前清静了点吧?这种心境比平时浮燥的心境清灵多了吧?舒服的话,就把这种感觉保存在心中,以后有空的话就随时回想一下,再随时放松自己吧。

接下来,如果请你感觉一下,自己恍恍惚惚间已站在了海天之中,清澈无比的大海,一轮红日由天空照下来,光明万道,当然,这种洞天轻轻想想就行了,一开始大家哪能一下子就想像到?轻轻想想就行了。

想不到就算了,感受一下就足够了。

慢慢来,不急。

大概三分钟吧,行了,到第五步了:五)通元:和气天人清静中,观想红日的真气暖暖的流入百会,采入上丹田内,不要顾虑了:整个脑部都是上丹田,想细了也没作用,落得头晕脑裂的可是自找哦。

切记:本步旨在体会红日真气采入上丹田内的温暖感,以温暖为宗旨,不要以其他感觉为宗旨,这样你就不会犯上脑袋重重的无谓毛病了,这是初学者炼上元的秘诀哦。

培元桩基本功法

培元桩基本功法

培元桩基本功法培元桩是一种常见的武术基本功法,它是通过练习一系列的动作和姿势来增强身体的力量、灵活性和协调性。

以下是关于培元桩的一些相关参考内容,其中不包含任何链接。

一、培元桩的基本介绍培元桩是由中国传统武术中的内家拳派别创立,它借鉴了太极拳和其他内家拳的动作要领,旨在培养人体的内外调和和整体协调。

培元桩的练习方式一般是站立于一定的姿势中,通过调整呼吸、肌肉和重心的配合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二、培元桩的基本功效1. 增强体力和耐力:培元桩通过持续的站立和调整身体姿势,能够增强身体的耐力和肌肉力量。

它锻炼了全身的肌肉群,特别是腿部和腰部的肌肉,使身体更加健壮和有力。

2. 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和柔韧性:培元桩通过调整身体的呼吸和姿势,能够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敏捷性。

它可以促进肌肉的舒展和关节的灵活性,使身体更加灵活、敏捷和轻盈。

3. 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培元桩的练习中,要求保持一定的身体平衡,这尤其对腿部肌肉和脚掌的平衡能力有较大的要求。

通过练习培元桩,可以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性,减少跌倒和受伤的风险。

4. 提高精神的集中和冥想能力:培元桩的练习需要集中注意力和呼吸调控,这可以帮助冥想和放松心灵。

通过持续的培元桩练习,可以提高精神的集中和冥想能力,减轻压力和焦虑,增加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三、培元桩的基本训练方法1. 起始姿势:双脚与肩同宽,平行站立,双臂自然下垂,手掌朝内,头部自然伸直。

2. 呼吸调节:呼气时收腹挺胸,吸气时放松腹部。

呼吸要平缓有力,与动作配合。

3. 身体调整:通过调整腰部和臀部的位置,使重心平稳地分布在双脚之间。

注意保持身体的垂直和稳定,避免过度倾斜。

4. 动作变化:可以逐渐增加动作的变化和难度,例如尝试单腿站立、闭眼站立等。

这样可以增加对平衡和协调能力的挑战,使练习更加有效。

5. 持续时间:一开始可以每次练习1-2分钟,随着身体适应和进步,逐渐增加持续时间,让自己尽可能地坚持更长的时间。

一个培元聚气的小功法

一个培元聚气的小功法

一个培元聚气的小功法
1、调姿:双腿自然直立(注意是直立,但不能用力,为什么?自己体会就知道了),双手捧于腹前,双手心放松朝上,当然站立时也不能太持着站姿,以自身能达到全身放松为准,但要松而不懈,切忌不能在身体某处出现拙力,阻碍了气脉的畅通。

2、调息:先是自然呼吸,功深自然达到顺呼吸------深、长、缓、细。

3、意念(调心):练功前先静下来,这就不用说了。

稍些入静后,就可以用意念了。

初学者,由于功不深,这时就不要去注意调息(很多人就是在调心意念的同时,刻意追求调息效果,弄得气脉紧张,久久不得气感,就放弃了,实为可惜)。

这时一心只想:天地的真气,源源不断地从五心(脚心、手心、头顶)灌入,经体内流入丹田,体会内气在体内流动的感觉,这种体会很重要,体会不到就说明没练好,没有气感,原因很多,主要是放松上没做好,调姿不好。

一旦体会到流动的感觉后,就要加入调息了(古时称为用火),即意念天地真气随吸气动作灌入体内并流入丹田,呼气时意守丹田即可。

4、练功时间安排:开始5-10分钟,以后要加到半小时。

培元功:卧式功法,轻松掌握,练出精气神

培元功:卧式功法,轻松掌握,练出精气神

培元功:卧式功法,轻松掌握,练出精气神
卧式功法
练功前,排除大小便,以便练功时的清静无为。

然后身体平卧床上,仰面朝天,头身正直,枕高低适宜为度。

二目微闭,稍露一线之光。

口唇略闭,舌舐上腭,两下肢自然伸开,两脚相距两拳距离,自然摆放。

勿着意,勿用力,松静自然。

两手相叠于腹部,掌心对向肚脐。

呼吸,按顺呼吸法,意守丹田,鼻呼鼻吸,吸气时提肛,当气充盈时,呼气,松肛。

意想体内浊气从心窝处向体外呼出。

要领,全身舒松,形静如眠,鼻呼鼻吸,调息柔和自然。

意守丹田,似守非守,若有若无。

心情舒畅,怡然自得,精神愉快,神态从容自如。

断灭杂念,达到静水无风,秋月无云,清彻洞明。

恬淡虚无的境界。

收功时扣齿,把牙齿上下扣合二十四次,有固齿益精之作用。

如果口中有玉液生津,就用舌头在嘴,分三次轻轻咽下。

乃为玉液归丹。

双手按在肚脐上,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柔转十八次,再逆时针柔转十八次。

最后双手搓热。

面部,百会,双耳
各轻柔十八次。

起身略作活动结束。

大多数人练功十天左右,自觉在吸气时腹部有轻微发热感,失气增多。

一个月后腹部发热面积增大,三个月后会力气大增,小腹部出现气团感,有火烧丹田的感觉。

此乃正常效应。

继续努力,顺其自然的练,不可有半丝妄念。

随着气团在腹内愈加充盈。

不久便可通小周天。

培元气功,带你改变自己

培元气功,带你改变自己

培元气功,带你改变自己
这个功法叫《培元功》,它是练硬气功的基础功法,坚持练习
其功力非常明显。

功法:盘坐势,床上或平地皆可。

坐好后两小腿交叉盘起,自然舒适为宜,双手相叠放在大腿上,或分别放在大腿上都可以。

掌心向上,拇指外展。

练功时,思想集中,神形安静全身放松。

舌舐上腭,柔和自然。

意念集中在丹田处3—5分钟后,采用顺呼吸法,鼻呼鼻吸。

用先呼出体浊气,放松会阴。

然后,吸气,想象日月星辰之精华,随着自己的吸气动作,从头顶百会穴垂直下行至丹田穴,并意想这些精华之气慢慢充实整个下腹部。

吸气同时,要柔和地收提睾丸收提肛门。

呼气时,要意想体内浊气从心窝处向外呼出,同时放松肛门和睾丸。

(很重要哦)
如此一呼一吸,练至半小时到一个小时。

此功看是简单,却有着非凡的功效,坚持十天以后,就能感觉腹内有温热感,非常舒畅。

久之腹热面积会增加,全身会有莫名的舒服感。

有些小的疾病,会慢慢减轻,或悄然消失。

这些都在我身上验证了的,我想借这个平台,分享给大家。

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气功的魅力!。

武当太乙金钟功附练功图

武当太乙金钟功附练功图

武当太乙金钟功附练功图2018-08-03 18:21:06太乙金钟功,又名太乙布气术,由上下两部功法构成。

上部十把功,以内壮为主,坠子功基础暗契其中;下部七字功,则在进一步提高内壮外强的同时,专练底盘坠子。

本功每年练习108天,称为“披功一层”,披功层越厚则功力越深。

旧时一般练习上部披功三层后,即可开练下部功。

当下部功功成后,即可达到闭目抗袭、数人难撼的功境。

一、十把功1.金蟾鼓风擦热丹田和两肾,四肢如蟾蜍状跪膝俯撑于坡形地面。

吸气屈肢收缩,身体下俯并将小腹内收,缩唇吹气时意守丹田,头部上扬并伴发口哨音,同时四肢缓缓撑直,小腹腰背紧凸。

共练习30次(图1)。

2.开炉提精两腿分开比肩宽,腰缠挂带装好重物垂于尾闾,骑马桩蹲立,脚尖上勾。

双手托物,左右分同肩平,吸气闭目内视头项百会穴,服气下观腹底,意在肛前会阴穴,共10次。

服气10次后改为“一息连二喷”式呼吸,吸气意守腰后命门,第一喷意在双膝眼,第二喷意落双脚的昆仑穴。

共练习20次(图2)。

3.清浊冲分头顶前部抵墙,双腿远离墙并立,腿脚后筋紧拔与身体保持一线伸直。

吸气微屈膝,意念丹田,屈肘夹臂,双拳护心。

喷气两拳沿体侧下冲,双膝伸直,意守百会穴和双昆仑穴,同时咬牙鼓颈,头部加力滚顶墙面,共练习50次(图3)。

4.灵官鞭魔跨立步,身体左转,左手叉腰,右手向左抬起如肩高。

吸气时无需意守,身体右转180度,带动右臂齐肩右抹,止于体右侧后云肩一周。

吸气将尽时,右手虎爪贴收于右腋下,用力擦拭两腋至乳旁的气门、血仓,身微后倾。

喷气时身体左拧并俯身90度,左手猛掐左腰,同时右爪变掌俯击左脚踝上方,意将腰背腘绷紧。

左右各练习25次(图4)。

5.披金练形双腿并立,两手持重物,左右直臂平伸。

吸气时意守丹田,同时两手向下捞起,立肘贴肋。

喷气踮脚,同时双臂上举伸直合并,意守涌泉穴。

共练习50次(图5)。

6.练形化钟双腿盘坐,两手合抱于腹前,,吸气意守丹田,身提放松不动。

引气时收肛、抓趾,然后屏息不出,拱手缓缓升举过顶,同时驱意由丹田随手上行于头顶百会穴。

练好上中下三节的功夫——培元桩

练好上中下三节的功夫——培元桩

练好上中下三节的功夫——培元桩科学的心意六合拳培元桩拳谚道:“未练拳,先站桩。

”其实这是武学的一个普通真理。

然而,这真理看来学武者都知道,但对其真实的科学价值却不是人人都清楚。

现代科学认为我们中华武术的桩功是一种很好的静力运动,这种运动已经得到世界上的普遍重视。

心意六拿拳培元桩的科学性非常强,(见图),不论你从哪方面,都能看出它科学的真实性。

练拳必须要有一个扎实的基础,世间万物一理。

房屋桥梁基础不坚实,是抵御不了大风大浪的,更不用说狂风巨浪。

练武者没有扎实的基础,也必定会败倒在地,不堪一击。

培元桩是心意六合拳的主要功法之一,它功、拳并练,实际作用就在于为练心意六合拳的初入门者打下一个非常牢固的功底。

功底厚实乃是此意。

初练者必须半年单练此桩,半年后补加一些内容,但仍以练此桩为主,不懈地坚持三年如一日方为期满。

习者只有通过这样长期的磨炼,才能陶冶性情、培育武德、锻炼意志,强壮身体。

达到气存丹田的效益,并起到一用则灵,不用则修性养心,延年益寿的理想作用。

培元桩俗称“龙吊膀”。

这是静功的锻炼之法,动功为“龙行吊膀”。

由于本文篇幅有限,在此只述“龙吊膀”。

“龙吊膀”主要是以“鸡腿、龙腰、熊膀”来同时练好人体下、中、上三节的功夫。

经过锻炼来调领下、中、上三节,达到上下集中,气存丹田。

这功夫必须循序而进。

人体只有元气充盈,全身才会真气鼓荡,“充实如太仑”。

这样,才产生了承受外力冲击的能耐,这种能耐就是人们知而不知的“铁布衫”真功。

丹田(气仓)元气越足,本体承受冲击的能耐就越大.反之就小,甚至没有。

自行车只有内胎气体充足,才可载重灵活运行。

这自然之理与我们人体是一理相通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天人合一”之理。

从这里说开去,“铁布衫”真功就不难理解了。

天天坚持不懈地锻炼培元桩功,就犹如内胎里一下一下压进气体一样,练者日积月累,促使气存丹田,三百天可气满小腹(下丹田),六百天可气贯膻中(中丹田),,九百天可气冲顶门(上丹田),这三田三关已通,正如《谱论》歌诀所云:“精养灵根气养神,元阳不走得其真,丹田养成千日宝,万两黄金不与人。

《五行培元功》

《五行培元功》

《五行培元功》五行培元功》《五行培元功》功法简单易练,但其中却蕴藏着很深奥的道理。

由于其简单易行,所以男女老幼皆可练习;由于其功理与医理结合紧密,所以在祛病健身上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为了较全面地阐明该功法的功理,我们从传统中医理论和中国传统气功中《返朴归真》的原则两个方面,来分别加以论述。

首先,从中国传统医学方面来说。

人体成形,内有五脏,便从五脏产生了"气",有了"气",人才能进行各种生命活动。

人体五脏,又叫内五行,与传统的五行学说密切相关。

心属火,有炎上之象;肝属木,有曲直之形;脾属土,有敦厚之势;肺属金,有从革之能;肾属水,有润下之功。

胸膈在肺经的位置上,覆盖着各个脏器,肺经一动则五脏皆不能独静。

两乳头之中为心的位置,肺下胃上,是心经的位置。

中医认为"心为天君,君火一动则相火无不配合"。

两肋之间,左脾右肝,腰之两侧为两肾。

五脏皆系于脊背,通于脊髓,所以背脊十四节全都属肾。

肾为先天之本,肾水充足然后五脏皆有生机。

五脏在体内各有定位,而形之于外者,亦皆各有专属。

以头而论,天庭为六阳之首,萃五脏之精华,为头面之主脑,一身之座督。

印堂又叫"天心",是为天庭之枢机。

生发之气通过天心,由肾而上达于六阳。

双目虽云属肝,其实乃五脏精华之所聚,上包为脾;下包为胃}大眼角为心经;小眼角为小肠;白眼珠属肺;黑眼珠属肝;瞳仁则为肾。

两耳属肾,鼻端属脾,发则为肺,唇、腮皆为脾。

两唇之下为承浆,承浆之下名地阁,地阁亦肾经之位。

其它如肩、背、四肢,皆各有专属,不一一详陈。

大约亩之,身之凸出者属心;凹陷者属肺;骨之露处皆属肾;筋之联处皆属肝;肉之厚处皆属脾。

而五行百体,总为一气,内外相呼应,牵一发而动全身。

是故练此《五行培元》之功,一肢动则浑身俱动,一脉行而百脉皆行。

内五行,外五行,实为一体而不可分割者也。

在练功时,如象其意,则肺气动如雷;心气动如虎;肝气动如箭而曲直灵变;肾气动如风似闪之速l脾气动则大力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元功
(一)姿势:
(二)功法:
(1)蓄精培元
练功时在选上述站、坐、卧三种姿势之一种,但以坐式练功效果最佳,行走式在初学时不易掌握,初习者最好不要采用。

练功时按下述方法练习:
①将要练功之前,在大脑里要有“我要练功了”的概念,然后选好练功的位置(注意要南北向),做好练功的姿势。

②开始练功时,先在大脑里默想:我已开始练功了,不能东想西想,要专心练功。

然后从头部向下依次放松全身的肌肉关节。

放松时不要过于仔细地想哪一块肌肉如何放松,只要意念从上而下地想松,肌肉、关节也随着意念快速地放松就行。

放松法要连续三次,每次都要从头向下放松至双足心为止。

放松时姿势不要改变。

③用鼻腔吸气和呼气。

口腔闭合,神态自然,双眼轻轻地闭拢,舌尖自然地伸平,轻轻地触及上牙齿后的牙龈(俗称“牙肉”)上,不要僵硬。

④意念集中在下丹田处3—5分钟。

⑤把意念转到天上,想象天上日、月、星的精华是一种金黄色(或者是红的亦可)的气体充满了整个天空,自己置身于这个金黄色的空气之中。

⑥采用顺式呼吸法(即吸气时小腹外凸,,呼气时小腹内收),自然、
柔和地进行呼吸。

吸气时想象头顶正中处开一个小口如杯子口大,天上金黄色的精华之气从这个小口被吸进来,并从头部向下,沿身体的中心(想象从头顶到腹部有一个直形的空心通道)降至下丹田;呼气时,想象这些精华之气被腹内吸收,放出污浊之气从双侧大腿的中间向下降至双足心(涌泉穴),并把这些浊气放出足心穿入地下深处(如图1.4)或从心窝排泄出去。

呼气的同时还要放松全身。

等到自然熟练之后,吸气时配合轻微的收缩肛门(如轻轻地忍使大便一样,不要用力太大)。

每次练功半小时至1小时后,即可收功,收功时,两手重叠,以左手心劳宫穴按压在肚脐上,右手搭在左手背上,以脐眼为中心,先按顺时针方向自左至右(女子则相反),从上至下,由内向外,速度均匀地轻轻揉转18~36圈(如图1.5);然后又换为逆时针方向,自右至左;从外向内,速度均匀地轻轻揉转18~36圈。

再以双手掌互相搓擦至热后,轻擦颜面部18次,放松全身肌肉,缓行十步后功毕。

对于已婚的练功者,由于元阳已经破泄走漏,故需服用药物辅助练功,以补伤耗之元气。

未婚者服之,效果更佳,药方开列于下:
熟地、当归、黄芪、黑豆、木瓜、杞子、五加皮、巴戟、地骨皮、菟丝子、女贞子、牛膝、玉竹各30克,车前子、杜仲、黄柏、肉苁蓉、白茯苓、骨碎补各24克,鹿茸20 克(无则用红参代替),甘草、韭子、锁阳子、小茴香各15克。

上药一剂,共研为末装入瓶内;用米酒浸泡淹没药面约一横指许,密
封保存一月后可用,每次服药酒10毫升,每日早晚服之。

练功要领:全身舒松,形静如眠,调息柔和自然,意守丹田宜清淡,似守非守,若有若无,心情舒畅。

怡然自得,精神愉快,神态从容自若,断灭一切杂念,达到静水无风,秋月无云,清彻洞明,恬淡虚无的境界。

正常效应:百分之九十的人在练功后第十天左右,自觉在吸气的腹部有轻微的发热感,发热的部位因人而异,同时腹部出现“咕咕”的肠鸣音,矢气增多;一个月后腹部发热的面积逐渐加大;两个月后小腹内发热似温水流动样,全身有温暖的舒适感,口中唾液增多;三个月后气力大增,小腹热感更甚(与病态的燥热不同),有时还可出现小腹部轻微的跳动感。

部分练功者腹部还可出现气团感。

出现上述感觉之后,则称之为:“火烧丹田”,这是初具丹田内功的重要标志。

练功三个月后,极少数练者腹内的“气团”可以沿任督二脉行走(即通小周天)。

(2)五心纳气法
采用熊桩姿势练功。

练功前,先意守丹田3~5分钟后,即采用顺呼吸法进行缓慢、柔和、自然的呼吸,先呼后吸,吸长呼短。

呼气时想象天地精华之气随着吸气动作从顶心、手心(双侧)和足心(双侧)源源不断地收聚入丹田,同时,放松睾丸和肛门:吸气时,柔和地收提睾丸和收缩肛门,并意想体内浊气向头顶百会穴、双手劳官穴及双足涌泉穴排泄出来。

如此一呼一吸,反复练习30——60分钟后即可收功收功时,方法与"蓄精培元"的收功方法相同。

练功要领:意守“五心”,吸精聚气,吸气时放松睾丸和肛门,呼气时收提睾丸和收缩肛门。

吸天上日月星之精华和大地山水树之灵气;呼体内污浊之病气。

正常效应:头顶心百会穴、双手心劳宫穴、双足心涌泉穴出现热、麻、跳动感,矢气增多,皮肤有蚁爬感,全身轻安自在,酥绵快乐,如沐温泉之浴,有时出现全身如一片白支冉冉向上升飘。

同时,外肾亦因精气充沛而产生勃举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