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
复合微生物肥料执行标准
复合微生物肥料执行标准复合微生物肥料是以有机质为基料,经过微生物处理制成的一种肥料。
它通过菌种的作用,将有机质中的养分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利用的形态,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和生长环境,促进植物生长。
为了确保复合微生物肥料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相应的执行标准。
1.原料要求: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原料应选择质量优良、无病虫害和草本杂草种子的有机物质。
原料应限制使用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废弃物进行微生物处理。
2.菌种选用:复合微生物肥料需要使用多种具有丰富的菌种,包括固氮菌、溶磷菌、解钾菌、产酶菌等。
其中的微生物应该是经过筛选、培养和存储的菌种,保证其活性和纯度。
3.生产工艺: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生产过程应包括菌种活化培养、原料碾磨、混合发酵、菌种添加、厌氧发酵等环节。
生产工艺中应注意控制温度、湿度和通气等条件,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分解有机质。
4.质量指标:复合微生物肥料的质量指标应包括含氮量、含磷量、含钾量、有机质含量、菌种活性等指标。
其中,含量指标应符合国家或地区相关的肥料标准要求,活性指标应符合菌种制备的技术标准。
5.包装和标识:复合微生物肥料应以透气性好、防潮、防虫、防鼠的袋装为主要包装形式。
包装袋上应标明产品名称、净含量、生产日期、生产厂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信息。
必要时,还应添加相应的警示标识和防伪标识。
6.产品检验:复合微生物肥料应进行定期的质量检验。
检验项目主要包括菌种活性、营养成分含量、重金属残留等指标。
检验应由具备相关资质的机构进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复合微生物肥料执行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执行标准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以及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保证复合微生物肥料质量的重要保证,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指南。
肥料标准
1、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7-2006)2、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7-2006)3、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8-2007)4、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8-2007)5、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9-2007)6、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9-2007)7、含氨基酸水溶肥料(钙元素型)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9-2007)8、含氨基酸水溶肥料(钙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为(标准号NY 1429-2007)9、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大量元素型)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6-2006)10、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大量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6-2006)11、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6-2006)12、生物有机肥技术指标(NY 884-2004)13、农用微生物菌剂技术指标(GB 20287-2006)14、复合微生物肥料技术指标(NY/T 798—2004)15、有机肥料技术指标(NY 525—200216、氨化硝酸钙技术指标(HG/3733-2004)17、农林保水剂技术指标(标准号NY886)1、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7-2006)2、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7-2006)3、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8-2007)4、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8-2007)5、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9-2007)氨基酸含量,g/L ≥微量元素含量,g/L ≥水不溶物含量,g/L ≤6、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9-2007)7、含氨基酸水溶肥料(钙元素型)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9-2007)8、含氨基酸水溶肥料(钙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为(标准号NY 1429-2007)9、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大量元素型)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6-2006)10、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大量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6-2006)11、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6-2006)12、生物有机肥技术指标(NY 884-2004)13、农用微生物菌剂技术指标(GB 20287-2006)表1农用微生物菌剂产品的技术指标表2 有机物料腐熟剂产品的技术指标表3 农用微生物菌剂产品的无害化技术指标14、复合微生物肥料技术指标(NY/T 798—2004)表1 复合微生物肥料技术指标表2 复合微生物肥料产品无害化技术指标15、有机肥料技术指标(NY 525—2002)16、氨化硝酸钙技术指标(HG/3733-2004)17、农林保水剂技术指标(标准号NY886)。
微生物肥料标准
NY 227—94 微生物肥料标准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微生物肥料产品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有益微生物制成的,能改善作物营养条件(又有刺激作用)的活体微生物肥料制品。
2 引用标准GB 8172 蛔虫卵测定方法GB 4789 大肠菌值测定方法GB 7468 总汞测定方法GB 7471 总镉测定方法GB 7466 总铬测定方法GB 7485 总砷测定方法GB 7470 总铅测定方法3 产品分类3.1 根瘤菌肥料:能在豆科植物上形成根瘤(或茎瘤),同化空气中的氮气,供应豆科植物的氮素营养。
用根瘤菌属(Rhizobium)或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 的菌株制造。
3.2 固氮菌肥料:在土壤和很多作物根际中同化空气中的氮气,供应作物氮素营养;又能分泌激素刺激作物生长。
用下列菌种之一制造。
固氮菌属(Azotobacter)氮单胞菌属(Azomonas)固氮根瘤菌属(Azorhizobium)根际联合固氮菌:固氮螺菌属(Azospirillum)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ea)经鉴定为非致病菌粪产碱菌(Alcaligenes faecalis)经鉴定为非致病菌肺炎克氏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经鉴定为非致病菌其他经过鉴定的用于固氮菌肥料生产的菌种。
这些菌主要特征是在含一种有机碳源的无氮培养基中能固定分子态氮。
3.3 磷细菌肥料:能把土壤中难溶性磷,转化为作物可以利用的有效磷,改善作物磷素营养。
用下列菌种之一制造。
分解有机磷化合物的细菌:解磷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 megatherium phosphaticum)解磷珊瑚红赛氏杆菌(Serratia carollera phosphaticum)节杆菌属中的一些种(Arthrobacter sp.)转化无机磷化合物的细菌:假单胞菌属中的一些种(Pseudomonas sp.)其他经过鉴定的用于磷细菌肥料生产的菌种。
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
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复合微生物肥料是一种结合了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的新型肥料,具有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增强作物抗逆性等多种作用。
为了规范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和使用,提高其质量和效果,制定了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定义和分类。
复合微生物肥料是指在生物有机肥基础上,添加一定数量的微生物菌剂,通过发酵、混合等工艺制成的肥料。
根据微生物菌剂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复合微生物肥料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含有一种或多种特定微生物菌种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含有一定数量的活性微生物菌剂的复合微生物肥料等。
二、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的制定依据。
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的制定依据主要包括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农业生产技术要求、环境保护要求等。
其中,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是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制定的基础,包括《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等。
农业生产技术要求和环境保护要求则是保证复合微生物肥料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依据。
三、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的主要内容。
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主要包括产品的命名与分类、原料要求、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指标、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其中,产品的命名与分类是根据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类型和特点进行分类和命名,以便生产和使用单位正确选择和使用。
原料要求包括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的选择和质量要求,生产工艺包括发酵、混合、包装等工艺要求,产品质量指标包括外观、气味、含量、菌群活性等指标,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施用量、施用时间、施用方法等。
四、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的意义和作用。
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标准的制定可以促进复合微生物肥料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增强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标准的实施可以指导生产和使用单位正确选择和使用复合微生物肥料,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的实施和管理。
农业部肥料登记标准及含量指标
蒁农业部肥料登记标准及含量肇在此列出相关肥料标准,以供参考祎1、?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1107-2006 )膃2、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1107-2006 )薁3、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1428-2007)葿4、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1428-2007)薈5、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1429-2007)膆6、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1429-2007)蚁7、含氨基酸水溶肥料(钙元素型)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1429-2007)袀8、含氨基酸水溶肥料(钙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为(标准号NY1429-2007)肆9、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大量元素型)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1106-2006 )羅10、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大量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1106-2006 )螁11、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1106-2006 )芁12、生物有机肥技术指标(NY884-2004 )螇13、农用微生物菌剂技术指标(GB20287-2006 ) 蚄14、复合微生物肥料技术指标(NY/T798 — 2004 )螁15、有机肥料技术指标(NY525 — 2002蒇16、氨化硝酸钙技术指标(HG/3733-2004 )膅17、农林保水剂技术指标(标准号NY886)袁1、?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1107-2006 )肆2、?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1107-2006 )蒀3、?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1428-2007)?7、含氨基酸水溶肥料(钙元素型)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1429-2007)8、含氨基酸水溶肥料(钙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为(标准号NY1429-2007)9、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大量元素型)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1106-2006 )10、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大量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1106-2006 )11、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1106-2006 )12、生物有机肥技术指标(NY884-2004 )剂型13、农用微生物菌剂技术指标(GB20287-2006 )表1农用微生物菌剂产品的技术指标a复合菌剂,每一种有效菌的数量不得少于0.01亿/g(mL);以单一的胶质芽胞杆菌(Bacillusmucilaginosus )制成的粉剂产品中有效活菌数不少于 1.2亿/g。
复合微生物肥料执行标准
复合微生物肥料执行标准复合微生物肥料是一种结合了微生物菌剂和有机肥料的新型肥料,具有促进土壤生态平衡、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的作用。
为了规范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和使用,保障农产品质量和环境安全,制定了复合微生物肥料执行标准。
一、原料选择。
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原料应选用优质有机物质,如畜禽粪便、秸秆、菜渣等,同时需要添加优质活性微生物菌剂。
原料应经过腐熟处理,保证无害化和杀菌,同时要求原料中微生物菌剂的活性不能低于一定标准。
二、生产工艺。
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应采用科学合理的发酵工艺,保证微生物菌剂的活性和数量不受损失。
发酵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和发酵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产品质量。
复合微生物肥料的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外观、气味、菌剂活性、营养成分含量等指标。
产品包装应符合卫生要求,保证产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受污染和损坏。
四、使用方法。
复合微生物肥料的使用方法应根据不同作物和土壤类型进行合理施用,遵循科学施肥原则,避免过量使用或者不当使用导致土壤污染和作物生长异常。
同时,要加强对施肥过程中微生物菌剂的保护,避免外界环境对其活性的影响。
五、效果评价。
使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后,应对作物产量、品质、土壤肥力等方面进行评价,以确定其施肥效果。
同时也要对土壤微生物菌群的变化进行监测,评估复合微生物肥料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六、安全生产。
在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要加强安全生产意识,做好防火、防爆、防毒等安全措施,保障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七、环保要求。
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和使用应符合环保要求,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八、监督管理。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复合微生物肥料生产和使用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相关标准和规范,加强对生产企业和农户的指导和培训,确保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安全有效使用。
综上所述,复合微生物肥料执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肥料生物安全通用技术准则NY-1109-2006
微生物肥料生物安全通用技术准则NY-1109-2006微生物肥料生物安全通用技术准则(NY 1109-2006)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微生物肥料使用菌种安全性分级目录、不同菌种及产品选择毒理学试验的原则、程序、试验方法和结果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的微生物肥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5193.3-2003 急性毒性试验GB/T 4789.28-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半数致死量 median lethal dose,LD50是经口给予受试物后,预期能够引起动物死亡率为50%的单一受试物剂量,该剂量为经过统计得出的估计值。
其单位是每千克体重所摄入受试物质的毫克数、克数或毫升数,即mg/kg体重、g/kg体重或mL/kg体重。
4选择毒理学试验的原则4.1生产用菌种微生物肥料生产用菌种分为四级管理,其安全分级目录见附录A。
未列入附录A中的菌种,除根瘤菌和乳杆菌(Lactobacillus)外,其余均需做毒理学试验。
4.1.1第一级(A.1)为免作毒理学试验的菌种。
4.1.2 第二级(A.2)为需做急性毒性试验的菌种。
4.1.3 第三级(A.3)为需做致病性试验的菌种。
4.1.4 第四级(A.4)为禁用菌种。
4.2产品4.2.1 除有机物料腐熟剂以外的固体微生物接种剂类产品均免做毒理学试验。
4.2.2 复合微生物肥料、生物有机肥和液体剂型微生物接种剂等需做急性毒性试验。
5 毒理学试验程序5.1 菌种毒理学试验程序5.1.1 应提供微生物肥料生产用菌种的鉴定资料,包括属及种的拉丁文学名和中文译名、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鉴定依据、功能评价等资料。
微生物肥料标准20200901
能让活体微生物保持更长货架期的微生物助剂是行业重要的研究方向
➢ 避免微生物肥料有效活菌数的快速衰减除了控制pH、含水量、养分、温度等条件外,微生物助 剂是研究的重点,包括载体、保护剂以及营养助剂等,具有以下功效:
或复合微生物肥料登记证。而且要核对执行标准: ➢ 农用微生物菌剂执行的是国家标准,是GB20287-2006 ➢ 生物有机肥执行的是行业标准,是NY884-2012 ➢ 复合微生物肥执行的是行业标准,是NY/T798-2015
➢ 证号登记方式为“微生物肥(登记年)临字(编号)号”或者“微生物肥(登 记年)准字(编号)号”。
毛的只有真菌和部分放线菌,细菌是不长毛的!例如木霉菌、哈茨木霉菌属于 真菌,这类菌剂长毛属于正常现象,只有在存储条件非常严格的情况下才不会 长毛。 ➢ 而在市面上我们买到的很多菌肥的主要菌种是细菌,以各种芽孢杆菌为主,它 是不会长毛的。常见“长毛”的产品是没有发酵彻底的有机肥,在高温高湿的 环境下,产生了大量的有害真菌。 ➢ 生物菌肥长不长毛是由菌种本身的熟性和环境决定的。所以,我们不能通过判 断长毛这件事来评判菌肥的好坏。
➢ 现在,很多厂家都宣传自己的菌肥中,菌的种类越来越多。这样反而存在一些 弊端:一是成本增加;二是过高的微生物含量可能给农作物带来不良的后果, 比如抑制生长;另外菌的种类越多,可能有些菌种之间会出现拮抗作用,相互 影响,反而不利于菌肥发挥功效。
如何避免买到假肥?
➢ 登记证 ➢ 具备农业部微生物肥料登记证,包括:微生物菌剂登记证、生物有机肥登记证,
严格会遇到很大的挑战; ➢ 液体微生物肥料因货架期过短,保质期后的产品回收成本过高,可能会导致企
复合微生物肥料和复合肥比较情况
复合微生物肥料和复合肥比较情况复合微生物肥料和复合肥比较情况复合微生物肥料(25含量)复合微生物肥料是指特定微生物与营养物质复合而成,能提供、保持或改善植物营养,提高农产品产量或改善农产品品质的活体微生物制品。
优点:1、活化土壤,解磷解钾复合微生物肥料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能分解有机残体,形成土壤腐殖质,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可将植物不能吸收的物质转化为有效养分,供植物吸收利用。
肥料进入土壤后,微生物在有机质、无机营养元素、水分、温度的协助下大量繁殖,减少了有害微生物群体的生存空间,从而增加了土壤有益微生物菌的数量,微生物菌产生大量的有机酸可以把多年沉积在土壤中的磷钾元素部分溶解释放出来供作物再次吸收利用,长期使用后土壤将会变得越来越疏松和肥沃。
2、抑制病害,增强抗逆性复合微生物肥料施入土壤后,放线菌能释放抗生素类物质,有利于消灭病原微生物。
有益微生物在植物根系周围形成优势菌群,使病原微生物难以繁殖。
复合生物菌可诱导植物的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葡聚糖酶等参与植物对有害微生物的防御反应。
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作物生长健壮,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
3、促进生长,增产增收复合微生物肥料施入土壤后,有益微生物在土壤中迅速繁殖,会产生多种对作物有益的代谢产物。
这些代谢产物可刺激或调控作物生长,使作物健壮,达到增产目的。
不仅给作物生长提供所需的NPK和中微量元素外,还能为作物提供有机质和有益微生物活性菌。
除此之外,微生物肥料中的一些菌种还可以分泌一些刺激素维生素等以刺激作物生长,使作物健壮,营养状况得到改善。
4、养分充足,配方施肥养分含量较高,能均衡的供应植物生长所需要的速效氮、磷、钾及多种微量元素,养分比例可根据要求对配方进行调整。
5、提高品质,改善口感复合微生物肥料改善作物的营养供应,特别是增加了有机质、腐殖酸、氨基酸等有机营养,有利于作物糖分和蛋白的积累,解决了偏施化肥所造成的“菜不香、果不甜”的难题。
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可降低农产品中的硝酸盐含量,增加还原糖和维生素C的含量。
标准798
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798—2004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复合微生物肥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8170—1987 数值修约规则GB 18877—2002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GB/T 1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T 19524.1—2004 肥料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GB/T 19524.2—2004 肥料中蛔虫卵死亡率的测定NY 525—2002 有机肥料3术语和定义复合微生物肥料是指特定微生物与营养物质复合而成,能提供、保持或改善植物营养,提高农产品产量或改善农产品品质的活体微生物制品。
4要求4.1菌种使用的微生物应安全、有效。
生产者须提供菌种的分类鉴定报告,包括属及种的学名、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鉴定依据等完整资料,以及菌种安全性评价资料。
采用生物工程菌,应具有获准允许大面积释放的生物安全性有关批文。
4.2成品技术指标4.2.1外观(感官):产品按剂型分为液体、粉剂和颗粒型。
粉剂产品应松散;颗粒产品应无明显机械杂质、大小均匀,具有吸水性。
4.2.2复合微生物肥料产品技术指标见表1。
表1 复合微生物肥料产品技术指标项目剂型液体粉剂颗粒有效活菌数(cfu)a ,亿/g(mL) ≥ 0.50 0.20 0.20总养分(N+P2O5+K2O),% ≥ 4.0 6.0 6.0杂菌率,% ≤15.0 30.0 30.0水分,% ≤— 35.0 20.0pH值 3.0~8.0 5.0~8.0 5.0~8.0细度,% ≥ — 80.0 80.0有效期b,月≥ 3 6 6a 含两种以上微生物的复合微生物肥料,每一种有效菌的数量不得少于0.01亿/g(mL);b 此项仅在监督部门或仲裁双方认为有必要时才检测。
农业部肥料登记标准及含量指标
农业部肥料登记标准及含量在此列出相关肥料标准,以供参考。
1、?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7-2006)2、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7-2006)3、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8-2007)4、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8-2007)5、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9-2007)6、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9-2007)7、含氨基酸水溶肥料(钙元素型)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9-2007)8、含氨基酸水溶肥料(钙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为(标准号NY 1429-2007)9、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大量元素型)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6-2006)10、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大量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6-2006)11、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6-2006)12、生物有机肥技术指标(NY 884-2004)13、农用微生物菌剂技术指标(GB 20287-2006)14、复合微生物肥料技术指标(NY/T 798—2004)15、有机肥料技术指标(NY 525—200216、氨化硝酸钙技术指标(HG/3733-2004)17、农林保水剂技术指标(标准号NY886)1、?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7-2006)2、?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7-2006)3、? 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8-2007)4、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8-2007)5、?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9-2007)氨基酸含量,g/L ≥微量元素含量,g/L ≥水不溶物含量,g/L ≤6、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9-2007)7、含氨基酸水溶肥料(钙元素型)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9-2007)8、含氨基酸水溶肥料(钙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为(标准号NY 1429-2007)9、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大量元素型)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6-2006)10、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大量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6-2006)11、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6-2006)12、生物有机肥技术指标(NY 884-2004)13、农用微生物菌剂技术指标(GB 20287-2006)表1农用微生物菌剂产品的技术指标表2 有机物料腐熟剂产品的技术指标表3? 农用微生物菌剂产品的无害化技术指标14、复合微生物肥料技术指标(NY/T 798—2004)表1 复合微生物肥料技术指标表2?复合微生物肥料产品无害化技术指标15、有机肥料技术指标(NY 525—2002)16、氨化硝酸钙技术指标(HG/3733-2004)17、农林保水剂技术指标(标准号NY886)。
复合微生物肥料 (NYT 798-2004)
复合微生物肥料(NY/T 798-2004)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复合微生物肥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以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8170—1987 数值修约规则GB 18877—2002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GB/T 1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T 19524.1—2004 肥料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GB/T 19524.2—2004 肥料中蛔虫卵死亡率的测定NY 525—2002 有机肥料3 术语和定义复合微生物肥料是指特定微生物与营养物质复合而成,能提供、保持或改善植物营养,提高农产品产量或改善农产品品质的活体微生物制品。
4 要求4.1 菌种使用的微生物应安全、有效。
生产者须提供菌种的分类鉴定报告,包括属及种的学名、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鉴定依据等完整资料,以及菌种安全性评价资料。
采用生物工程菌,应具有获准允许大面积释放的生物安全性有关批文。
4.2 成品技术指标4.2.1 外观(感官):产品按剂型分为液体、粉剂和颗粒型。
粉剂产品应松散;颗粒产品应无明显机械杂质、大小均匀,具有吸水性。
4.2.2 复合微生物肥料产品技术指标见表1。
表1 复合微生物肥料产品技术指标4.2.3 复合微生物肥料产品中无害化指标见表2。
表2复合微生物肥料产品无害化指标5 试验方法5.1 仪器设备5.1.1 生物显微镜;5.1.2 恒温培养箱;5.1.3 恒温干燥箱;5.1.4 超净工作台或洁净室;5.1.5 电子天平(或精密天平,下同);5.1.6 摇床;5.1.7 蒸汽灭菌锅;5.1.8 试验筛;5.1.9 酸度计。
复合微生物肥料执行标准
复合微生物肥料执行标准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二、分类复合微生物肥料分为无机复合微生物肥料和有机复合微生物肥料两大类。
三、技术要求1. 营养物质含量:无机复合微生物肥料的氮、磷、钾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有机复合微生物肥料的有机质含量应不低于40%。
2. 微生物含量: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微生物菌群要充足,其中应包含不少于3种具有促进植物生长作用的微生物,如固氮菌、磷解菌、植物生长激素产生菌等。
3. 其他物质含量:复合微生物肥料不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微生物菌剂不能含有人、畜、禽粪便等污染物。
4. 使用方法:复合微生物肥料应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施用,避免高温、寒冷、干旱等极端天气时使用。
四、检验方法1. 营养物质含量及微生物菌群含量的检测方法应遵循国家相关标准。
2. 其他物质含量的检测方法应遵循国家相关标准。
3. 微生物菌剂的检测方法应遵循国家相关标准。
五、标志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包装容器上应有以下标志:1. 产品名称、注册证号和生产日期。
2. 营养物质含量和微生物菌群含量。
3. 生产企业名称、生产地址和联系方式。
六、包装复合微生物肥料应采用自封口袋或塑料桶等密封性好的包装,避免受潮、变质。
七、运输和贮存复合微生物肥料应储存在通风干燥、防潮防晒条件良好的场所,避免长时间高温或低温环境下存放和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棕化、压碎和混装。
运输过程中应避免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装、渗漏,防止对货物造成污染和损害。
八、效应评估对复合微生物肥料的效果应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植株生长情况、产量、营养物质含量等指标。
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到生产企业,用于指导生产和改进产品。
九、参考文献GB 17094 复合肥料GB/T 25465 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生物安全通用技术准则(NY1109-2006)
微生物肥料生物安全通用技术准则(NY 1109-2006)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微生物肥料使用菌种安全性分级目录、不同菌种及产品选择毒理学试验的原则、程序、试验方法和结果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的微生物肥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5193.3-2003 急性毒性试验GB/T 4789.28-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 50是经口给予受试物后,预期能够引起动物死亡率为50%的单一受试物剂量,该剂量为经过统计得出的估计值。
其单位是每千克体重所摄入受试物质的毫克数、克数或毫升数,即mg/kg 体重、g/kg 体重或mL/kg 体重。
4选择毒理学试验的原则4.1生产用菌种微生物肥料生产用菌种分为四级管理,其安全分级目录见附录A。
未列入附录 A 中的菌种,除根瘤菌和乳杆菌(Lactobacillus )外,其余均需做毒理学试验。
4.1.1第一级(A.1 )为免作毒理学试验的菌种。
4.1.2第二级(A.2 )为需做急性毒性试验的菌种。
4.1.3第三级(A.3 )为需做致病性试验的菌种。
4.1.4第四级(A.4 )为禁用菌种。
4.2产品4.2.1除有机物料腐熟剂以外的固体微生物接种剂类产品均免做毒理学试验。
4.2.2复合微生物肥料、生物有机肥和液体剂型微生物接种剂等需做急性毒性试验5毒理学试验程序5.1菌种毒理学试验程序5.1.1应提供微生物肥料生产用菌种的鉴定资料,包括属及种的拉丁文学名和中文译名、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鉴定依据、功能评价等资料。
肥料现行标准总结
肥料现行标准总结为了方便大家查阅最新的肥料标准,OCI农化部对目前最新的肥料现行标准进行汇总如下: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发布部门实施日期状态1 GB 15063-2009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0-06-01 现行2 GB 21633-2008 掺混肥料(BB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8-12-01 现行3 GB 18877-2009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2-05-01 现行4 GB/T 23348-2009 缓释肥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9-09-01 现行5 HG/T 4215-2011 控释肥料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07-01 现行6 HG/T 4137-2010 脲醛缓释肥料工业和信息化部2011-03-01 现行7 HG/T 4135-2010 稳定性肥料工业和信息化部2011-03-01 现行8 HG/T 4217-2011 无机包裹型复混肥料(复合肥料)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07-01 现行9 GB 29401-2012硫包衣尿素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3-12-01 现行10 NY 525-2012有机肥料农业部2012-06-01 现行11 NY 884-2012生物有机肥农业部2012-09-01 现行12 GB/T 2440-2017 尿素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8-07-01现行13 GB 535-1995硫酸铵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08-01 现行14GB535-1995/XG1-2003硫酸铵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国家技术监督局2003-07-01 现行15 GB 10500-2009工业硫化钠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2010-02-01 现行16 GB/T 536-2017 液体无水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8-07-01现行希望以上总结的内容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北京正智远东化工信息咨询有限公司OCI,专注于肥料登记,代办肥料登记证服务以及农业部肥料登记,田间肥效试验安排以及年度检测。
复合微生物肥料NYT798
复合微生物肥料(NY/T 798—2004)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复合微生物肥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8170—1987 数值修约规则GB 18877—2002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GB/T 1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T 19524.1—2004 肥料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GB/T 19524.2—2004 肥料中蛔虫卵死亡率的测定NY 525—2002 有机肥料3 术语和定义复合微生物肥料是指特定微生物与营养物质复合而成,能提供、保持或改善植物营养,提高农产品产量或改善农产品品质的活体微生物制品。
4 要求4.1 菌种使用的微生物应安全、有效。
生产者须提供菌种的分类鉴定报告,包括属及种的学名、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鉴定依据等完整资料,以及菌种安全性评价资料。
采用生物工程菌,应具有获准允许大面积释放的生物安全性有关批文。
4.2 成品技术指标4.2.1 外观(感官):产品按剂型分为液体、粉剂和颗粒型。
粉剂产品应松散;颗粒产品应无明显机械杂质、大小均匀,具有吸水性。
4.2.2 复合微生物肥料产品技术指标见表1。
表1 复合微生物肥料产品技术指标剂型项目液体粉剂颗粒有效活菌数(cfu)a,亿≥0.500.200.20 /g(mL)总养分(N+P2O5+K2O),%≥ 4.0 6.0 6.0杂菌率,%≤15.030.030.0水分,%≤—35.020.0pH值 3.0~8.0 5.0~8.0 5.0~8.0细度,%≥—80.080.0有效期b,月≥36a 含两种以上微生物的复合微生物肥料,每一种有效菌的数量不得少于0.01亿/g(mL);b 此项仅在监督部门或仲裁双方认为有必要时才检测。
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
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复合微生物肥料是一种新型的有机肥料,它是由多种有益微生物菌株混合而成,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土壤质量、提高作物产量的作用。
为了保证复合微生物肥料的质量和效果,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
本文将从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定义、分类、生产工艺、质量标准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复合微生物肥料是指将多种有益微生物菌株与有机质混合而成的一种肥料。
这些微生物菌株可以包括固氮菌、固磷菌、解钾菌等多种对植物生长有益的微生物。
复合微生物肥料根据其所含有益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固氮型、固磷型、解钾型等。
其次,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工艺一般包括微生物菌种的培养、有机质的发酵和混合加工等环节。
在微生物菌种的培养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培养基的成分和培养条件,以保证微生物菌株的纯度和活力。
而有机质的发酵则需要控制好温度、湿度和通气等条件,以促进有机质的分解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最后,将培养好的微生物菌种与发酵好的有机质按一定的配方进行混合加工,最终得到复合微生物肥料成品。
复合微生物肥料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微生物菌株的种类和数量、有机质的含量、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的残留量等指标。
其中,微生物菌株的种类和数量是评价复合微生物肥料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不同类型的复合微生物肥料所需要的微生物菌株也会有所不同。
有机质的含量则直接影响着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养分含量和肥效持久性。
而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的残留量则是考察复合微生物肥料是否对土壤和作物产生负面影响的重要指标。
总的来说,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复合微生物肥料的质量和安全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和应用有所帮助,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监管,推动复合微生物肥料行业的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
一、微生物种类
复合微生物肥料中应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微生物种类,这些微生物应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土壤肥力、防治植物病虫害等作用。
微生物种类应明确标注,并提供生产商的证明材料。
二、微生物活性
复合微生物肥料中的微生物应具有较高的活性,能够快速繁殖并发挥其作用。
生产商应提供微生物活性的检测报告,以确保微生物的活性达到标准要求。
三、营养元素含量
复合微生物肥料中应含有适量的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营养元素的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并应在产品标识中明确标注。
四、重金属限量
复合微生物肥料中重金属的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环境安全。
生产商应提供重金属检测报告,以证明产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五、安全性要求
复合微生物肥料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要求,不得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生产商应提供相关安全性检测报告,以证明产品符合安全标准要求。
六、标识与包装
复合微生物肥料的标识和包装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标明产品名称、生产商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使用方法等信息。
包装应密封性好,防止潮湿和污染。
七、检验方法
复合微生物肥料的检验方法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包括微生物种类、微生物活性、营养元素含量、重金属限量等方面的检测。
检验机构应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八、验收规则
复合微生物肥料的验收规则应明确产品的质量要求和验收程序,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验收时应核对产品的标识、质量证书、检验报告等信息,并进行必要的检测和试验。
对于不合格产品,应及时退货或换货。
九、保质期规定
复合微生物肥料应有明确的保质期,一般为出厂之日起6个月至2年不等。
在保质期内,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应符合标准要求。
超过保质期的产品不得销售和使用。
生产商应在产品标识中明确标注保质期,并在销售和使用过程中告知用户。
十、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
复合微生物肥料的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标识应清晰、准确、完整地标明产品的信息;包装应密封性好,能够防潮、防震、防污染;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应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防止产品受潮、霉变和污染。
同时,应建立健全的物流管理制度,确保产品的及时供应和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