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微生物肥料执行标准
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
![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590a0b5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da.png)
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一、微生物种类复合微生物肥料中应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微生物种类,这些微生物应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土壤肥力、防治植物病虫害等作用。
微生物种类应明确标注,并提供生产商的证明材料。
二、微生物活性复合微生物肥料中的微生物应具有较高的活性,能够快速繁殖并发挥其作用。
生产商应提供微生物活性的检测报告,以确保微生物的活性达到标准要求。
三、营养元素含量复合微生物肥料中应含有适量的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营养元素的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并应在产品标识中明确标注。
四、重金属限量复合微生物肥料中重金属的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环境安全。
生产商应提供重金属检测报告,以证明产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五、安全性要求复合微生物肥料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要求,不得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生产商应提供相关安全性检测报告,以证明产品符合安全标准要求。
六、标识与包装复合微生物肥料的标识和包装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标明产品名称、生产商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使用方法等信息。
包装应密封性好,防止潮湿和污染。
七、检验方法复合微生物肥料的检验方法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包括微生物种类、微生物活性、营养元素含量、重金属限量等方面的检测。
检验机构应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八、验收规则复合微生物肥料的验收规则应明确产品的质量要求和验收程序,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验收时应核对产品的标识、质量证书、检验报告等信息,并进行必要的检测和试验。
对于不合格产品,应及时退货或换货。
九、保质期规定复合微生物肥料应有明确的保质期,一般为出厂之日起6个月至2年不等。
在保质期内,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应符合标准要求。
超过保质期的产品不得销售和使用。
生产商应在产品标识中明确标注保质期,并在销售和使用过程中告知用户。
十、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复合微生物肥料的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微生物肥料标准
![微生物肥料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11ddc92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eb.png)
微生物肥料标准微生物肥料是指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为核心,以改善土壤肥力、提供作物营养、提高作物产量为主要功能的肥料。
微生物肥料是一种特殊的肥料,它可以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改善作物的营养条件,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从而达到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增强土壤肥力的目的。
根据微生物肥料的组成和作用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单一微生物肥料:以一种微生物菌种为基础,加入适量的营养物质和助剂制成的肥料。
例如根瘤菌肥、固氮菌肥、磷细菌肥、钾细菌肥等。
复合微生物肥料: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微生物菌种为基础,加入适量的营养物质和助剂制成的肥料。
例如根瘤菌-固氮菌肥、根瘤菌-磷细菌肥等。
生物有机肥:以有机废弃物为主要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制成的肥料。
例如堆肥、腐殖酸肥等。
微生物土壤改良剂:以微生物菌种和有机物质为主要成分,加入适量的土壤改良剂制成的肥料。
例如生物炭、生物腐植酸等。
提高土壤肥力:微生物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从而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提高作物产量:微生物肥料可以通过改善土壤环境和提供营养物质来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减少化肥使用量:微生物肥料可以替代部分化肥,从而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和污染,有利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提高抗逆性:微生物肥料可以促进作物的抗逆性,提高作物的抗病、抗旱、抗寒能力,有利于作物的生产和品质。
根瘤菌肥:根瘤菌肥是利用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制成的肥料,可以促进豆科植物的固氮作用。
施用方法是在豆科植物播种时将其与种子一起撒入土壤中。
固氮菌肥:固氮菌肥是利用固氮菌种制成的肥料,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氮素含量。
施用方法是在农作物生长期间将其与水一起浇灌到土壤中。
磷细菌肥:磷细菌肥是利用磷细菌制成的肥料,可以促进土壤中难溶性磷的分解和利用。
施用方法是在农作物生长期间将其与水一起浇灌到土壤中。
钾细菌肥:钾细菌肥是利用钾细菌制成的肥料,可以促进土壤中钾的分解和利用。
复合微生物肥(ny-798)标准
![复合微生物肥(ny-798)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3a9f941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6d.png)
复合微生物肥(ny-798)标准1. 介绍复合微生物肥(ny-798)是一种新型有机肥料,经过专业工艺加工,充分利用了微生物资源,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生物功能。
在我国,复合微生物肥(ny-798)标准是指导和规范其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标准体系,其制定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有利于提升有机肥料产业的发展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 标准内容复合微生物肥(ny-798)标准主要包括产品的基本要求、质量指标、试验方法、使用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其中,产品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产品的命名、分类、规格及型号、技术要求等内容;质量指标包括外观、色泽、气味、pH值、水分含量、有机质含量、微生物含量、重金属含量等指标;试验方法则包括产品质量指标的测定方法和操作规程;使用方法主要指导用户合理使用产品的方法和原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则规范了产品的标识和包装方式,以及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3. 评估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来评估复合微生物肥(ny-798)标准,首先要考虑其与传统肥料的区别和优势。
相比于化学合成肥料和单一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肥(ny-798)在保持肥效的同时具有更好的生态友好性和环境适应性。
要考虑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通过对复合微生物肥(ny-798)在不同作物和土壤类型下的试验与应用,可以全面了解其在提高作物产量、改良土壤、增强植物抗逆性等方面的表现。
要考虑其在生产和销售环节的可操作性和规范性。
标准的制定应当具有可行性,并通过实际调研和试点推广来验证其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4. 个人观点复合微生物肥(ny-798)标准的制定是有益的,不仅有助于规范有机肥料的生产和使用,还有助于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健康水平。
复合微生物肥(ny-798)的生产和应用也需不断完善和创新,以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作物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希望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复合微生物肥(ny-798)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
![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fc3ff6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2d.png)
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复合微生物肥料是一种结合了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的新型肥料,具有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增强作物抗逆性等多种作用。
为了规范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和使用,提高其质量和效果,制定了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定义和分类。
复合微生物肥料是指在生物有机肥基础上,添加一定数量的微生物菌剂,通过发酵、混合等工艺制成的肥料。
根据微生物菌剂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复合微生物肥料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含有一种或多种特定微生物菌种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含有一定数量的活性微生物菌剂的复合微生物肥料等。
二、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的制定依据。
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的制定依据主要包括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农业生产技术要求、环境保护要求等。
其中,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是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制定的基础,包括《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等。
农业生产技术要求和环境保护要求则是保证复合微生物肥料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依据。
三、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的主要内容。
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主要包括产品的命名与分类、原料要求、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指标、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其中,产品的命名与分类是根据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类型和特点进行分类和命名,以便生产和使用单位正确选择和使用。
原料要求包括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的选择和质量要求,生产工艺包括发酵、混合、包装等工艺要求,产品质量指标包括外观、气味、含量、菌群活性等指标,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施用量、施用时间、施用方法等。
四、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的意义和作用。
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标准的制定可以促进复合微生物肥料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增强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标准的实施可以指导生产和使用单位正确选择和使用复合微生物肥料,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的实施和管理。
复合微生物菌肥执行标准
![复合微生物菌肥执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4662ec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b.png)
复合微生物菌肥执行标准复合微生物菌肥是一种利用微生物菌种制成的有机肥料,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改良土壤、提高作物产量等多种功能。
为了保证复合微生物菌肥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执行标准,以便规范生产和使用过程。
本文将对复合微生物菌肥执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生产者和使用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一、原料选择。
复合微生物菌肥的原料主要包括有机物质和微生物菌种。
有机物质应选择来源清洁、无污染的有机废弃物,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后使用。
微生物菌种应选择活性高、纯度高的优质菌种,且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二、生产工艺。
复合微生物菌肥的生产工艺应符合卫生标准和安全规定,生产场所应保持清洁整洁,严禁使用有毒有害物质。
生产过程中应控制好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确保微生物菌种的活性和稳定性。
生产设备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防止交叉污染。
三、产品质量。
复合微生物菌肥的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主要包括菌种含量、菌种活性、有机物质含量等指标。
产品应具有明显的菌落形态和气味特征,且不得含有有害物质和重金属。
产品包装应符合卫生标准,且应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四、使用方法。
在使用复合微生物菌肥时,应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正确施用,避免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导致土壤污染和植物生长异常。
在施用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自己的皮肤和呼吸道,避免直接接触和吸入微生物菌肥。
五、存储和运输。
复合微生物菌肥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以免影响产品质量。
产品包装应完好无损,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破损和泄漏。
六、安全注意事项。
在生产和使用复合微生物菌肥时,应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避免直接接触有机物质和微生物菌种。
如出现不适或意外情况,应及时就医并带上产品相关信息。
综上所述,复合微生物菌肥执行标准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依据,生产者和使用者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共同维护好复合微生物菌肥的良好形象。
希望本文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复合微生物肥料执行标准
![复合微生物肥料执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3bd497a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75.png)
复合微生物肥料执行标准复合微生物肥料是一种结合了微生物菌剂和有机肥料的新型肥料,具有促进土壤生态平衡、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的作用。
为了规范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和使用,保障农产品质量和环境安全,制定了复合微生物肥料执行标准。
一、原料选择。
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原料应选用优质有机物质,如畜禽粪便、秸秆、菜渣等,同时需要添加优质活性微生物菌剂。
原料应经过腐熟处理,保证无害化和杀菌,同时要求原料中微生物菌剂的活性不能低于一定标准。
二、生产工艺。
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应采用科学合理的发酵工艺,保证微生物菌剂的活性和数量不受损失。
发酵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和发酵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产品质量。
复合微生物肥料的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外观、气味、菌剂活性、营养成分含量等指标。
产品包装应符合卫生要求,保证产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受污染和损坏。
四、使用方法。
复合微生物肥料的使用方法应根据不同作物和土壤类型进行合理施用,遵循科学施肥原则,避免过量使用或者不当使用导致土壤污染和作物生长异常。
同时,要加强对施肥过程中微生物菌剂的保护,避免外界环境对其活性的影响。
五、效果评价。
使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后,应对作物产量、品质、土壤肥力等方面进行评价,以确定其施肥效果。
同时也要对土壤微生物菌群的变化进行监测,评估复合微生物肥料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六、安全生产。
在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要加强安全生产意识,做好防火、防爆、防毒等安全措施,保障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七、环保要求。
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和使用应符合环保要求,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八、监督管理。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复合微生物肥料生产和使用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相关标准和规范,加强对生产企业和农户的指导和培训,确保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安全有效使用。
综上所述,复合微生物肥料执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商品微生物肥料标准
![中国商品微生物肥料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b214e0e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c2.png)
中国商品微生物肥料标准:
狭义的微生物肥料,是通过微生物生命活动,使农作物得到特定的肥料效应的制品,也被称之为接种剂或菌肥,如传统的固氮、解磷、解钾细菌。
目前,微生物肥料主要有以下三类:
(1)农用微生物菌剂,执行标准 GB 20287-2006;
(2)复合微生物肥料,执行标准 NY/T 798-2015;
(3)生物有机肥,执行标准NY 884-2012 。
生物肥料(菌肥)需要区别于生物有机肥料。
微生物肥料也就是生物菌肥,但是其本质不是肥,只是通过一些工厂的手段培养的一些在土壤中有利于土壤和作物的有益菌类。
菌种分类
1、有固氮作用的菌肥:包括根瘤菌、固氮菌、固氮蓝藻等;
2、分解土壤有机物的菌肥:包括有机磷细菌和复合细菌等;
3、分解土壤中难溶性矿物的菌肥:包括硅酸盐细菌、无机磷细菌等;
4、促进作物对土壤养分利用的菌肥:包括菌根菌等;
5、抗病及刺激作物生长的菌肥:包括抗生菌、增产菌等。
菌肥特点
三种以上多种复合菌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抗土传病害效果远远大于单一菌种。
有益菌群相互协同,共同作用,能使作物达到高产丰产的效果。
1、提高作物产量
2、改善作物品质
3、增强作物抗逆性
4、提高化肥利用率
5、改善土壤环境
不同品种具有的功能不同,微生物肥料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提供或活化养分功能;产生促进作物生长活性物质能力;促进有机物料腐熟功能;改善农产品品质功能;增强作物抗逆性功能;改良和修复土壤功能。
标准798
![标准798](https://img.taocdn.com/s3/m/6fba0adf5022aaea998f0f08.png)
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798—2004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复合微生物肥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8170—1987 数值修约规则GB 18877—2002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GB/T 1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T 19524.1—2004 肥料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GB/T 19524.2—2004 肥料中蛔虫卵死亡率的测定NY 525—2002 有机肥料3术语和定义复合微生物肥料是指特定微生物与营养物质复合而成,能提供、保持或改善植物营养,提高农产品产量或改善农产品品质的活体微生物制品。
4要求4.1菌种使用的微生物应安全、有效。
生产者须提供菌种的分类鉴定报告,包括属及种的学名、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鉴定依据等完整资料,以及菌种安全性评价资料。
采用生物工程菌,应具有获准允许大面积释放的生物安全性有关批文。
4.2成品技术指标4.2.1外观(感官):产品按剂型分为液体、粉剂和颗粒型。
粉剂产品应松散;颗粒产品应无明显机械杂质、大小均匀,具有吸水性。
4.2.2复合微生物肥料产品技术指标见表1。
表1 复合微生物肥料产品技术指标项目剂型液体粉剂颗粒有效活菌数(cfu)a ,亿/g(mL) ≥ 0.50 0.20 0.20总养分(N+P2O5+K2O),% ≥ 4.0 6.0 6.0杂菌率,% ≤15.0 30.0 30.0水分,% ≤— 35.0 20.0pH值 3.0~8.0 5.0~8.0 5.0~8.0细度,% ≥ — 80.0 80.0有效期b,月≥ 3 6 6a 含两种以上微生物的复合微生物肥料,每一种有效菌的数量不得少于0.01亿/g(mL);b 此项仅在监督部门或仲裁双方认为有必要时才检测。
微生物肥料产品检验规程(NY2321-2013)
![微生物肥料产品检验规程(NY2321-2013)](https://img.taocdn.com/s3/m/002ea36a866fb84ae45c8ddd.png)
微生物肥料产品检验规程(NY2321-2013)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微生物肥料样品要求、试样制备和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微生物肥料产品的质量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19524.1 肥料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GB/T 19524.2 肥料中蛔虫卵死亡率的测定NY 525 有机肥料NY/T 1113 微生物肥料术语NY/T 1736 微生物肥料菌种鉴定技术规范NY/T 1978 肥料汞、砷、镉、铅、铬含量的测定NY/T 2066 微生物肥料生产菌株的鉴别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3 术语和定义NY/T 11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NY/T 1113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微生物肥料 microbial fertilizer含有特定微生物活体的制品,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植物养分的供应量或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及农业生态环境。
微生物肥料包含农用微生物菌剂(即微生物接种剂)、复合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机肥。
3.2有效菌 functional microorganism; effective microorganism样品中的目的微生物群体。
3.3有效[活]菌数 number of functional microorganism每克或每毫升样品中有效菌的数量。
3.4杂菌 contaminated microorganism1样品中有效菌以外的其它菌。
3.5杂菌数 number of contaminated microorganism每克或每毫升样品中有效菌以外的其它菌的数量。
复合微生物肥料798标准
![复合微生物肥料798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f5c3178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71.png)
复合微生物肥料798标准复合微生物肥料798标准是一种针对复合微生物肥料的技术规范,旨在确保该类产品的质量和效果达到一定的标准。
该标准包含了多个方面的要求,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一、产品定义复合微生物肥料798标准所指的复合微生物肥料,是一种含有多种有益微生物的肥料。
这些微生物能够在土壤中繁殖生长,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同时,这些微生物还能够分解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减轻土壤污染,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技术要求1.有效性:复合微生物肥料必须含有一定数量的有效微生物,以确保其能够在土壤中发挥作用。
标准中规定了有效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并要求生产厂家在产品标签上明确标注。
2.安全性:复合微生物肥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不含有害物质和重金属等污染物。
同时,其使用过程中不能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3.稳定性:复合微生物肥料必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保持其有效性和活性。
标准中规定了产品的储存条件和保质期,并要求生产厂家在产品标签上明确标注。
4.适用性:复合微生物肥料必须适用于各种土壤类型和作物品种,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发挥作用。
标准中规定了产品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并要求生产厂家在产品标签上明确标注。
三、生产要求1.原料: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原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不含有害物质和重金属等污染物。
同时,其来源必须可靠,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2.生产工艺: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工艺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能够确保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标准中规定了生产工艺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步骤,并要求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
3.产品检测:复合微生物肥料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标准的要求。
标准中规定了检测的方法和指标,并要求生产厂家在产品出厂前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四、标签要求复合微生物肥料的标签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产品的信息。
水生态 复合微生物菌剂 执行标准
![水生态 复合微生物菌剂 执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422805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f.png)
水生态复合微生物菌剂执行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水生态复合微生物菌剂是一种利用天然微生物代谢产物将水体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生物产品。
它可以有效地改善水体的水质,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水中有害物质的降解和去除,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水生态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研发和生产,以及其使用和管理,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执行标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水生态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执行标准。
一、产品质量标准1. 外观与色泽:水生态复合微生物菌剂应呈现均匀粉末状或混浊的液体状态,色泽应均匀。
2. 活菌数量:产品中活菌数量应符合规定标准,保证产品的活性和有效性。
3. 菌群组成:菌群组成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包含各种对水体有利的微生物菌种。
4. 活性代谢产物含量:产品中活性代谢产物的含量应在规定范围内,以保证产品对水体中有害物质的降解效果。
5. 含量稳定性:产品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易因外界环境变化而受影响。
1. 包装形式:水生态复合微生物菌剂应采用防潮、防晒、防压、防漏的包装形式,以保证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标签标注:包装上应标注产品的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等信息,方便用户识别和使用。
3. 使用说明书:每包产品应配备一份详细的使用说明书,包含产品的适用范围、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以便用户正确使用产品。
4. 包装标签:包装上应有明显的产品标签,标明产品的主要成分、用途、使用方法、存储条件等信息。
1. 使用方法:水生态复合微生物菌剂的使用方法应符合使用说明书中的规定,按照正确的比例和方法使用产品。
2. 使用剂量:使用时应根据水体污染程度和处理需要确定合适的使用剂量,不得超量使用。
3. 使用频率:根据水质情况和需求,确定适当的使用频率,保证产品的有效作用。
4. 使用环境:产品应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使用,避免受到温度、光照、pH值等因素的影响。
复合微生物肥料 (NYT 798-2004)
![复合微生物肥料 (NYT 798-2004)](https://img.taocdn.com/s3/m/aa40101afc4ffe473368ab34.png)
复合微生物肥料(NY/T 798-2004)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复合微生物肥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以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8170—1987 数值修约规则GB 18877—2002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GB/T 1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T 19524.1—2004 肥料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GB/T 19524.2—2004 肥料中蛔虫卵死亡率的测定NY 525—2002 有机肥料3 术语和定义复合微生物肥料是指特定微生物与营养物质复合而成,能提供、保持或改善植物营养,提高农产品产量或改善农产品品质的活体微生物制品。
4 要求4.1 菌种使用的微生物应安全、有效。
生产者须提供菌种的分类鉴定报告,包括属及种的学名、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鉴定依据等完整资料,以及菌种安全性评价资料。
采用生物工程菌,应具有获准允许大面积释放的生物安全性有关批文。
4.2 成品技术指标4.2.1 外观(感官):产品按剂型分为液体、粉剂和颗粒型。
粉剂产品应松散;颗粒产品应无明显机械杂质、大小均匀,具有吸水性。
4.2.2 复合微生物肥料产品技术指标见表1。
表1 复合微生物肥料产品技术指标4.2.3 复合微生物肥料产品中无害化指标见表2。
表2复合微生物肥料产品无害化指标5 试验方法5.1 仪器设备5.1.1 生物显微镜;5.1.2 恒温培养箱;5.1.3 恒温干燥箱;5.1.4 超净工作台或洁净室;5.1.5 电子天平(或精密天平,下同);5.1.6 摇床;5.1.7 蒸汽灭菌锅;5.1.8 试验筛;5.1.9 酸度计。
复合微生物肥料执行标准
![复合微生物肥料执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504f958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06.png)
复合微生物肥料执行标准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二、分类复合微生物肥料分为无机复合微生物肥料和有机复合微生物肥料两大类。
三、技术要求1. 营养物质含量:无机复合微生物肥料的氮、磷、钾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有机复合微生物肥料的有机质含量应不低于40%。
2. 微生物含量: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微生物菌群要充足,其中应包含不少于3种具有促进植物生长作用的微生物,如固氮菌、磷解菌、植物生长激素产生菌等。
3. 其他物质含量:复合微生物肥料不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微生物菌剂不能含有人、畜、禽粪便等污染物。
4. 使用方法:复合微生物肥料应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施用,避免高温、寒冷、干旱等极端天气时使用。
四、检验方法1. 营养物质含量及微生物菌群含量的检测方法应遵循国家相关标准。
2. 其他物质含量的检测方法应遵循国家相关标准。
3. 微生物菌剂的检测方法应遵循国家相关标准。
五、标志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包装容器上应有以下标志:1. 产品名称、注册证号和生产日期。
2. 营养物质含量和微生物菌群含量。
3. 生产企业名称、生产地址和联系方式。
六、包装复合微生物肥料应采用自封口袋或塑料桶等密封性好的包装,避免受潮、变质。
七、运输和贮存复合微生物肥料应储存在通风干燥、防潮防晒条件良好的场所,避免长时间高温或低温环境下存放和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棕化、压碎和混装。
运输过程中应避免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装、渗漏,防止对货物造成污染和损害。
八、效应评估对复合微生物肥料的效果应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植株生长情况、产量、营养物质含量等指标。
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到生产企业,用于指导生产和改进产品。
九、参考文献GB 17094 复合肥料GB/T 25465 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生物安全通用技术准则(NY1109-2006)
![微生物肥料生物安全通用技术准则(NY1109-2006)](https://img.taocdn.com/s3/m/fe3a29fe4b73f242326c5f18.png)
微生物肥料生物安全通用技术准则(NY 1109-2006)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微生物肥料使用菌种安全性分级目录、不同菌种及产品选择毒理学试验的原则、程序、试验方法和结果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的微生物肥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5193.3-2003 急性毒性试验GB/T 4789.28-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 50是经口给予受试物后,预期能够引起动物死亡率为50%的单一受试物剂量,该剂量为经过统计得出的估计值。
其单位是每千克体重所摄入受试物质的毫克数、克数或毫升数,即mg/kg 体重、g/kg 体重或mL/kg 体重。
4选择毒理学试验的原则4.1生产用菌种微生物肥料生产用菌种分为四级管理,其安全分级目录见附录A。
未列入附录 A 中的菌种,除根瘤菌和乳杆菌(Lactobacillus )外,其余均需做毒理学试验。
4.1.1第一级(A.1 )为免作毒理学试验的菌种。
4.1.2第二级(A.2 )为需做急性毒性试验的菌种。
4.1.3第三级(A.3 )为需做致病性试验的菌种。
4.1.4第四级(A.4 )为禁用菌种。
4.2产品4.2.1除有机物料腐熟剂以外的固体微生物接种剂类产品均免做毒理学试验。
4.2.2复合微生物肥料、生物有机肥和液体剂型微生物接种剂等需做急性毒性试验5毒理学试验程序5.1菌种毒理学试验程序5.1.1应提供微生物肥料生产用菌种的鉴定资料,包括属及种的拉丁文学名和中文译名、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鉴定依据、功能评价等资料。
复合微生物肥料NYT798
![复合微生物肥料NYT798](https://img.taocdn.com/s3/m/ab5d0cf9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4.png)
复合微生物肥料(NY/T 798—2004)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复合微生物肥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8170—1987 数值修约规则GB 18877—2002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GB/T 1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T 19524.1—2004 肥料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GB/T 19524.2—2004 肥料中蛔虫卵死亡率的测定NY 525—2002 有机肥料3 术语和定义复合微生物肥料是指特定微生物与营养物质复合而成,能提供、保持或改善植物营养,提高农产品产量或改善农产品品质的活体微生物制品。
4 要求4.1 菌种使用的微生物应安全、有效。
生产者须提供菌种的分类鉴定报告,包括属及种的学名、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鉴定依据等完整资料,以及菌种安全性评价资料。
采用生物工程菌,应具有获准允许大面积释放的生物安全性有关批文。
4.2 成品技术指标4.2.1 外观(感官):产品按剂型分为液体、粉剂和颗粒型。
粉剂产品应松散;颗粒产品应无明显机械杂质、大小均匀,具有吸水性。
4.2.2 复合微生物肥料产品技术指标见表1。
表1 复合微生物肥料产品技术指标剂型项目液体粉剂颗粒有效活菌数(cfu)a,亿≥0.500.200.20 /g(mL)总养分(N+P2O5+K2O),%≥ 4.0 6.0 6.0杂菌率,%≤15.030.030.0水分,%≤—35.020.0pH值 3.0~8.0 5.0~8.0 5.0~8.0细度,%≥—80.080.0有效期b,月≥36a 含两种以上微生物的复合微生物肥料,每一种有效菌的数量不得少于0.01亿/g(mL);b 此项仅在监督部门或仲裁双方认为有必要时才检测。
液体复合微生物肥料执行标准
![液体复合微生物肥料执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9315377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91.png)
液体复合微生物肥料执行标准《液体复合微生物肥料执行标准:肥料界的“武功秘籍”》嘿,你知道吗?在植物生长的“江湖”里,就像武林高手要有绝世武功秘籍才能称霸武林一样,液体复合微生物肥料也有它自己的“武林标准”。
要是不遵守这个标准啊,就像让植物战士们拿着破铜烂铁去对抗病虫害这个“恶魔军团”,那植物的生长“小门派”可就惨喽!这个标准超级重要,因为它就像灯塔,指引着液体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生产、使用等各个环节,是保证肥料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键所在。
一、“微生物军团”的组成:种类多才有力量“在微生物的大家庭里,可不能搞‘独生子女’政策,种类越多才越有力量呢!”液体复合微生物肥料里的微生物可不是随随便便凑数的。
就像一支军队要有各种不同专长的士兵一样,这里面的微生物也需要不同的种类。
比如说,有像“冲锋兵”一样的固氮菌,它们能够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以吸收的氮元素,这就相当于给植物提供了免费的“氮气弹药”。
还有像“后勤兵”的解磷菌和解钾菌,它们把土壤里原本难以被植物吸收的磷元素和钾元素释放出来,就像把藏在深山里的宝藏挖掘出来给植物使用。
如果微生物的种类单一,那就像一支只有弓箭手的军队,在应对复杂的土壤环境和植物需求时,肯定会显得力不从心,这可就是肥料界的“低级失误大赏”了。
二、“活性指标”:微生物的活力大考验“微生物要是没活力,就像没睡醒的懒虫,对植物可没啥用!”这个活性指标就像是微生物的“活力值”。
想象微生物们是一群小小的工人,活性高就意味着它们工作起来干劲十足。
如果把植物生长比作一场马拉松比赛,高活性的微生物就像那些充满活力的啦啦队,不停地给植物加油打气,还能帮忙解决各种“拦路虎”,比如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等。
而活性低的微生物呢,就像一群垂头丧气的家伙,站在那里几乎什么都做不了。
例如,有些不合格的肥料里的微生物,就像冬天里被冻僵的小虫子,没有足够的活力去发挥作用,那对于植物来说,这肥料就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合微生物肥料执行标准
复合微生物肥料是以有机质为基料,经过微生物处理制成的一种肥料。
它通过菌种的作用,将有机质中的养分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利用的形态,
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和生长环境,促进植物生长。
为了确保复合微生物肥
料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相应的执行标准。
1.原料要求: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原料应选择质量优良、无病虫害和草
本杂草种子的有机物质。
原料应限制使用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废弃物
进行微生物处理。
2.菌种选用:复合微生物肥料需要使用多种具有丰富的菌种,包括固
氮菌、溶磷菌、解钾菌、产酶菌等。
其中的微生物应该是经过筛选、培养
和存储的菌种,保证其活性和纯度。
3.生产工艺: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生产过程应包括菌种活化培养、原料
碾磨、混合发酵、菌种添加、厌氧发酵等环节。
生产工艺中应注意控制温度、湿度和通气等条件,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分解有机质。
4.质量指标:复合微生物肥料的质量指标应包括含氮量、含磷量、含
钾量、有机质含量、菌种活性等指标。
其中,含量指标应符合国家或地区
相关的肥料标准要求,活性指标应符合菌种制备的技术标准。
5.包装和标识:复合微生物肥料应以透气性好、防潮、防虫、防鼠的
袋装为主要包装形式。
包装袋上应标明产品名称、净含量、生产日期、生
产厂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信息。
必要时,还应添加相应的警示标识
和防伪标识。
6.产品检验:复合微生物肥料应进行定期的质量检验。
检验项目主要包括菌种活性、营养成分含量、重金属残留等指标。
检验应由具备相关资质的机构进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复合微生物肥料执行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执行标准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以及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保证复合微生物肥料质量的重要保证,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