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的含义、特点及意义
上海自贸区详解【精品】
![上海自贸区详解【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1da590d93186bceb19e8bb6a.png)
放的开始。
什么是自贸区(Free Trade Zone) ?
• 自贸区分为两种,一种是广义的自贸区,指两个或 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通过签署自贸协定,在WTO 最惠国
待遇基础上,相互进一步开放市场,分阶段取消绝大部
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改善服务业市场准入条件, 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从而形成促进商品、服务和 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大区” (FTArea)。中国近年来积极推动的中日韩自贸区,即是广
2014年2月4日
到2012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共有110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自贸区与保税区的概念辨析
2014年2月4日
3
上海自贸区的内涵
•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
是我国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由贸易试验区, 位于上海市,于2013年9月29日挂牌成立。面积: 28.78平方公里。
试验区肩负着我国在
主要任务和措施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实施范围
试验区的范围涵盖上海外高桥保税区、
扩大投资领域开放
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 变 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 新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
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 特殊监管区域,并根据先行先试推进情 况以及产业发展和辐射带动需要,逐步 拓展实施范围和试点政策范围,形成与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上海调研期间考察了外高桥保税区,并表示鼓励上海在现有综合保税区基础上,研究 建立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 上海市商务委办公室主任邓福胜向媒体证实,上海正在配合国家有关部委制定《上海自由贸易园区建 设总体方案》。 上海自由贸易区项目获得国家层面立项。 浦东自由贸易区试点方案经由上海市政府讨论并肯定后,上报中央相关部门,进入会签阶段。 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上海自由贸易区全面介绍
![上海自由贸易区全面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2194f02f12d2af90242e6f1.png)
或者上海取代香港?
國際金融中心的特点: 1、有面向全球的金融機構; 3、涉及大額交易。
2、外資可以自由流動;
香港
1978年後 中國改革開放 為內地企業集資
80年代 培訓人才 從金融危機中吸取經驗
現在 在全球名列前茅(国际区域金融中心)
香港
成功因素
自由市場 人才 良好的法治制度及政府政策 廉潔及高效率的政府 資訊科技流通 簡單稅率 其他
行政法制领域——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方式,营造公平竞
争的市场环境。 ⒈ 建立一口受理、综合审批的服务模式。 ⒉ 建立集中统一的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体系。 ⒊ 提高政府行政透明度。 ⒋ 完善投资者权益有效保障机制。 ⒌ 建立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援助等多元化解决机制。
监管税收领域——创新监管模式
取消: 资格要求、股比限制、经营范围等准入限制
投资领域——构建对外投资服务促进体系 创新投资服务促进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运行机制,
探索形成有利于发挥各类投资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良好 环境。
改革境外投资管理方式 加强境外投资事后管理 鼓励从事境外股权投资 支持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 支持企业按国际惯例的股权激励分配机制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宣布成立浦东开发区,提出了 “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方针,标志着中 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992年10月,国务院批复,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撤销川沙县, 浦东新区的行政区域包括原川沙县,上海县的三林乡,黄浦区、南 市区、杨浦区的浦东部分。 1993年1月,浦东新区管理委员会成立。 2000年8月,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成立。 2005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2009年5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原南汇区行政区域划入浦东新区。 2013年1月,入选住建部公布第一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
上海自由贸易区
![上海自由贸易区](https://img.taocdn.com/s3/m/819c2f6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6.png)
上海自由贸易区上海自由贸易区(Shanghai Free Trade Zone)是中国于2013年9月29日设立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占地面积129.5平方公里。
它是中国政府推动经济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吸引外资、改革政府审批制度、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中国经济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一、自由贸易区的起源中国自由贸易区的设立受益于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中国政府的改革决心。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化进程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决定采取积极措施,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二、自由贸易区的政策优势上海自由贸易区为吸引外资提供了很多政策优势。
首先,外国投资者可以享受更为便利和灵活的投资准入机制,包括负面清单制度的实施。
负面清单制度是指除了列入清单中的产业外,其他的产业都可以进入自由贸易区,大大减少了外资进入的限制。
其次,自由贸易区实行更加便利的人民币跨境结算政策,外商可以直接将人民币兑换成本国货币,或者将本国货币兑换成人民币,简化了外汇管理手续。
此外,自由贸易区也对境外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金融和税收政策优惠,如允许外资企业在自由贸易区内设立人民币资金池,实现跨区域资金集中管理。
三、自由贸易区的改革措施上海自由贸易区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域空间,更是一项系统性的改革试验。
自由贸易区试点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市场准入、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等方面的改革。
自由贸易区内的金融业、航运业、投资业等行业都得到了一定的开放和改革,为市场经济的深化提供了重要示范。
在市场准入领域,自由贸易区探索了更加便利的企业设立和注销、注册资本和出资方式、人民币跨境资金使用等政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权。
在贸易便利化方面,自由贸易区试行了一系列便利的海关监管制度,大大缩短了进出口货物的通关时间。
在金融开放方面,自由贸易区实施了更加开放的外资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外资银行可以在自由贸易区设立子行,并享受境内外同等待遇。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https://img.taocdn.com/s3/m/97248c11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7.png)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2013年设立的国家级自贸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尝试和经济转型的重要平台。
它位于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沿海城市上海,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政策最为自由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一、背景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一直在经济发展、市场开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上海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竞争的挑战。
因此,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旨在进一步加强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并加速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二、试验区的设置和政策上海自贸区以原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为开展试验的核心区域。
试验区的设立并非简单的经济特区,而是在一定的政策支持下,探索和创新贸易、投资、金融、服务等领域的管理模式和政策。
上海自贸区根据市场需求,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便利通关、自贸监管、国际贸易、金融创新等领域。
1. 通关便利化上海自贸区推出了一系列的措施,以优化通关环境,提高通关效率。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措施就是“单一窗口”系统的推行,该系统整合了各个政府部门的通关数据,实现了信息共享和联动监控,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
2. 自贸监管创新上海自贸区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监管模式,推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即除了在负面清单中明确禁止的领域,其他行业和领域均可以自由投资。
这种监管模式有效减少了政府的干预和对企业的限制,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3. 全球服务贸易中心上海自贸区致力于打造全球服务贸易中心,推动各类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自贸区提供了更多开展各类服务业的机会,吸引了大量的跨国公司和服务业企业进驻。
通过多种方式,如设立金融租赁中心、开展人民币离岸业务等,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
4. 金融创新试验上海自贸区通过创新金融业的管理模式和政策,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试验区内设立了自由贸易账户制度,允许个人和机构在特定范围内自由兑换货币,并试点推出了“自贸账户”“转汇宝”等金融产品,为企业和个人带来更便利的金融服务。
解读上海自贸区
![解读上海自贸区](https://img.taocdn.com/s3/m/bb2772f2aef8941ea76e0529.png)
上海祥仁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祥仁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自贸区的规划面积为28平方公里,包括洋山保税港区、外高桥保税区(含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及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
将对该特定区域采取优惠税收和特殊监管政策。
相比国内目前的各类保税区,自贸区意味着更优惠的政策、更大的开放度。
什么是自贸区?
自贸区分为两种,一种是广义的自贸区,指两
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通过签署自贸协定,分阶
段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而上海
自贸区是狭义的自贸区,即在这部分领土内运入的
任何货物就进口关税及其他各税而言,被认为在关
境以外,并免于实施惯常的海关监管制度。
上海自贸区获准大背景
上海保税区与自贸区差在哪里? 和国内各类保税区不同的是,自由贸易区的最大特色是“境内关外”的特殊海关监管制度,即“一线(自贸区与国境线)放开,二线(自贸区与非自贸区)管住”。
上海祥仁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祥仁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中国面临“二次入世”:美欧自贸区谈判和跨
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这两大自贸区都不包括中国,
面对未来世界贸易规则、格局的可能改变,中国将
面临严峻的“二次入世”危险。
中国经济换挡关口:在国际需求疲弱及劳动力
成本升高导致产业转移下,严重依赖出口已不行,
且国内市场经济效率仍较低,需经改革来谋出路。
上海自贸区发展历程
![上海自贸区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76b237b8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ac.png)
上海自贸区发展历程1. 简介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自贸区)是中国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而设立的一种特殊区域。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是中国于2013年设立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目前全国设立的四个自贸区之一。
2. 设立背景自贸区的设立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改革。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也是中国继1980年代建立经济特区以来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
3. 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历程3.1 初始阶段(2013-2015)自贸区成立之初,上海自贸区主要聚焦于金融、航运、贸易、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改革创新。
在金融领域,上海自贸区率先实行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自由兑换等政策措施,推动金融体制改革。
在航运领域,上海自贸区放宽了船舶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限制,吸引了一批国际航运企业和航运服务机构入驻。
在贸易领域,上海自贸区探索了一系列贸易便利化的政策措施,为外贸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通关和结算服务。
在生物医药领域,上海自贸区推动了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的注册审批改革,加快了新药上市和医疗技术的应用。
3.2 深化阶段(2016-2019)在初期试点的基础上,上海自贸区逐步扩大了自贸政策试点范围和深化程度。
2016年,上海自贸区新增了11项对外开放措施,包括扩大金融业开放、推动自贸试点向自由贸易港进一步迈进、加快金融创新等。
2017年,上海自贸区进一步放宽了市场准入限制,推出了自贸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将外商投资权限进一步扩大。
2018年,上海自贸区率先试点建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推动跨境电商的发展,并在进口贸易领域出台了一系列便利化政策。
2019年,上海自贸区进一步扩大了金融业的开放程度,放宽了外资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经营限制。
3.3 高质量发展阶段(2020至今)近年来,随着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其重点逐渐从对外开放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2020年,上海自贸区提出了“上海自贸区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未来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任务。
浅谈上海自由贸易区
![浅谈上海自由贸易区](https://img.taocdn.com/s3/m/868ba3dca98271fe900ef933.png)
浅谈上海自由贸易区上海自由贸易区,不但成为一个著名的景点,而且还是这三个月来我们中国最重要的新闻。
一.上海自由贸易区是什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政府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属中国自由贸易区范畴。
该试验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于9月29日上午10时正式挂牌开张。
试验区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相当于上海市面积的1/226,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二.上海自由贸易区肩负的使命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
主要任务是要探索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国的发展。
三.上海自由贸易区政策与目的政策:拟开放人民币资本项目构建离岸金融中心税收优惠贸易领域监管模式创新推动外贸物流创新发展目的:主要有两方面:(1)对内,推动政府从审批型向监管服务型的转变,要素价格市场化(包括利率、汇率等),推动央企和国企改革。
(2)对外,尽快完成从2008年开始的中国双边投资协定谈判(BIT谈判),促使发达国家认可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尽快加入到新一波区域资本、贸易和服务的协定谈判中去,包括提问者所说的TPP协议,以及另一个重要的PSA协议。
注释:(1)Tpp 指的是跨(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简称:TPP,2013年底可达13个国家)由美国主导的太平洋区域资本投资和服务业合作的协定。
(2)PSA指的是“诸(多)边服务业协议”(Plurilateral Services Agreement,英文缩写简称PSA),国际服务业游戏规则,目前有美、日等21个国家正参与在谈判中。
市场预计PSA 未来的谈判内容主要包括金融、快递、传播、电信、电子商务、运输、观光、物联网、移动通信网络、互联网等等所有服务业领域。
上海自贸区介绍
![上海自贸区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cf1e99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63.png)
简化商事登记流程,降低企业设立门槛,激发市场活 力。
监管创新
探索实施事前监管与事后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模式,提 高监管效率和透明度。
05
上海自贸区未来展望
扩大开放与合作
01
深化与世界各国的 经贸合作
加强与世界各地的自由贸易协定 谈判,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 利化。
02
扩大金融领域开放
对企业的影响
降低经营成本
上海自贸区内的企业可以享受税 收优惠、土地租赁等政策红利, 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拓展国际市场
自贸区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国 际市场和合作机会,有助于企业 拓展海外业务,提高国际化水平。
创新发展机遇
上海自贸区鼓励企业创新发展, 提供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为企业 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金融市场开放
逐步开放金融市场,吸引国内 外投资者参与。
金融监管创新
实行金融监管创新,提高金融 市场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
税收政策
减税降费
降低区内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税负,减轻 企业负担。
税收征管优化
简化税收征管流程,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税收优惠
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鼓励 企业发展。
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自贸区发展历程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
01
输标02入题
2015年3月,国务院发布《进一步深化中国(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提出在投资、贸易、 金融、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03
2019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增设上海自贸区临港新 片区,并印发《总体方案》,提出新片区的建设目标
浅析上海自贸区建设背景与意义
![浅析上海自贸区建设背景与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a8a7a6c31b765ce050814b5.png)
发展航运金融、国际船舶运输、国际船舶管理、国际航运经济等
产业,将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 此外,上海自贸区将会积极 探索在试验区内设立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和资源配置平台,开展能
源产品、基本工业原料和大宗农产品的国际贸易,扩大完善期货
保税交割试点,拓展仓单质押融资等功能。
第五,简政放权,完善法律保障。 中国政府将在自 贸区内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景
1,上海自身发展成为亚洲金融中心和物流中心的必然需要。
上海自贸区设立的背景
2,中国深化改革,进行产业升级的需要
在国际需求疲弱及劳动力成本升高导致产业转移下,严重依赖出 口已不行,且国内市场经济效率仍较低,需经深化改革谋出路。
上海自贸区设立的背景
3,应对“ABC”战略:
第二, 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负面清单是指, 凡是针对外资的与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不符的管理
措施、业绩要求、高管要求等方面的措施,均以清单
方式列明。总方案指出,在自贸区内,借鉴国际通行 规则,对外商投资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 理模式。 对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按照内外资一致 的原则,将外商投资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 这
事先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 总方案指出,
要努力实施“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货 物自由流动” 的创新监管服务模式。
五、上海自贸区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其一,上海自贸区的金融自由化可能形成“政策洼 地”,要抑制相关跨境套利行为存在很大难度。
其二,公布的负面清单流于概念和形式,基本沿袭了
现有体制内政策, 缺乏实质性的突破。
在试验区内对金融机构资产方价格实行市场化定价。
四, 推动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 随着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逐渐形 成,以及中国传统制造业比较优势的逐渐丧失,中国必须积极培 育贸易新型业态和功能,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 的国际贸易竞争新优势,加快提升自身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中的地 位。自贸区将发挥外高桥港、洋山深水港、浦东空港的联动作用,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含义解读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含义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2423205e767f5acfa1c7cd40.png)
滞不前 ,急需新 的增长点。中国政府希望通过设立上海 自贸区逐步
关系 , 双方互信 , 沟通 ,问 题就能解决。中 日 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空
间也会越来越广阔。 参考文献 :
[ I 】 商伟 , 管娜 . 试析 中日 农产品贸易 摩擦 ( J )日 本问 题研究, 2 0 0 9 ( 2 ) [ 2 】 刘耀魁 ,李鸥 . 中日 农产品贸易的摩擦分析与展望 ( J ) . 世界农业,
WT O作为多边 贸易组织 ,每个成员国在承担义务的同时也享
有相应 的权利 ,我 国应组织专门团队研究 WT O规则和协议 ,充分 利用世贸组织的各种规则 ,比如合理对抗机制 、非歧视原则等,维 护 自身的经济利益 ,加强对农产品的保护。对于 明显的歧视政策,
中日 两 国应建立双边贸易合作协调机制 ,双方及时交换国内农产品 市场信息 ,保持沟通,共同提高农产品质量。 3 . 改变单一出口模式
的发展。
四 、结 束 语
、
解读 “ 中国”
目前 中国是 日 本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之间贸易往来频繁 ,出 现贸易摩擦是正常现象 ,只要中 日双方能够正视摩擦,采取积极有
效 的措施应对 ,尤其是 日方 ,能够正视国内的市场环境 ,正视两国
“ 中国 (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 区”( 以下简称上海 自贸区 ) 是在 告诉全世界 ,这是 中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而不仅仅是上海的。目 前我国 G D P增长 已经放缓 ,由以前 的两位数增长变为 7 %左右停
[ 4 】 杨胜利 . 中日农产品 贸易摩擦现状分析及对策 ( J ) 西安财经学院 谈判 ,这几个谈判都没有邀请中国参加 。我们要看到这些谈判 的积 学报 , 2 0 1 1 ( 促进区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特点及发展对策分析中期报告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特点及发展对策分析中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c34da94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0.png)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特点及发展对策分析中期报告本报告将对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特点及发展对策进行分析。
首先,将对试验区的概念和历史进行简要介绍,并分析试验区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
其次,将分析试验区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最后,将提出试验区的未来发展对策和建议。
一、试验区的概念和意义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政府为打造新时代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平台而设立的重要战略实验区。
试验区是指在现有行政区域范围内,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和高标准、高要求、高水平的要求建设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以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和自身发展需要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制度安排和政策体系。
试验区的设立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战略意义。
一方面,试验区是中国政府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推动经济增长、提升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试验区可以为相关方面提供一个开放创新的空间,推动试验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二、试验区的特点1. 区位优势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位于中国东海岸,是亚太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是连接中西部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的重要物流枢纽和生产基地。
其总面积为120.72平方公里,包括浦东机场区、陆家嘴金融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和合庆工业区。
2. 政策优势试验区在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贸易、金融、投资、税收等方面享有更多自主权和特殊政策,为企业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弹性的管理体制和更开放的市场环境。
试验区还支持创新领域的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研发和创新支持。
三、试验区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1. 现状目前,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已经成为享誉全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吸引了大量的境内外企业入驻,涉及多个领域,如制造业、金融业和服务业等。
试验区日益完善的政策、法规和管理体系,使其成为创新发展的示范区和推广基地。
2. 面临的挑战试验区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竞争压力和内部的体制机制不足。
试验区位于全球经济的中心地带,在吸引企业和人才方面感受到了来自其他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国际城市的竞争压力。
此外,试验区的体制机制还需要不断完善,以应对繁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浅析上海自贸区
![浅析上海自贸区](https://img.taocdn.com/s3/m/dfbe1332aaea998fcc220e77.png)
出于 自贸区 内交易需求 以及交易性质的特殊性考虑 , 自贸区内逐 步形成了适合其相应 需求 的交 易、投 资体系 ,为 了促进 自贸区 内更好 的开展经 济贸 易活动,政府 批准调 整或暂停 了一些现行 的法律 、政 策,在贸易区内配合建立与贸易要求相适应的行政管理制度 。 3上海 自贸区的意义 上海 自贸 区作为一种新形式的拉动经济 引擎,在其试行深化的过 程中发挥着 自身的意义,这些 意义集 中体现在各个领域的创新带头作 用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 . 3 构建对 外 投资 服务 体系
贸 易方面 ,自贸 区内对境外货物实行不受区 内管制,可以 自由 进 入的开放型经济政策。自由贸易区内的商 品也可 以不受海关现行的管 制而 自由运出境外。同时,国内市场分界线 明确 ,主要是指境 内货物 在 自贸区流入 或流出时,必 须依照现行 的海关条例进行相应的征税。 将竞争控制在合理可控的范围内,加 强自贸 区商品入境的管控 ,兼顾 境内市场的稳定和金融市场的效率。 航海运输方面 ,上海 自贸 区积极发展贸 易配套航运 ,拓展服务产 业,涉及诸如航运经济 、船舶 管理 、航运技术等方面的多项 内容 ,不 断完善相关航运服务 。 税收方面, 自贸区为企业争取 1 5 % 的企业所得税优 惠。 行政法规方面 ,自贸区 的境 内、境外企业均享受人员进出和货物 进出的自由、货币流通 自由、货物储存 自由等权益。
经济管理
浅析上海 自贸区
曹 硕
1 0 0 0 2 9 )
( 对 外经济 贸易大 学 , 北 京
摘 要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 区,是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的 自由贸易园区, 同时也 是 中 国大 陆境 内第一 个 自由贸 易 区,它 的核 心是 以开放 的模 式促 进 改革 的提 速 ,从 而推 动 中国经 济 的发 展 。 关 键词 :上 海 自贸区 ;开放 模 式: 经 济发展
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介绍及机遇分析
![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介绍及机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3e38c810029bd64783e2c50.png)
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介绍及机遇分析篇一:上海自贸区一、基本概念自由贸易园区是指一国或地区对外经济活动中在货物监管、外汇管理、税收政策、企业设立等领域实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和特殊政策的特定区域,包括:自由港、自由经济区、对外贸易区等多种类型。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FTZ)是根据本国(地区)法律法规在本国(地区)境内设立的区域性经济特区。
传统的自由贸易区(FTA)是指根据多个国家之间设立的包括协议国(地区)在内的经济体。
中国此前已经建立了与自贸区类似的六类特殊经济园区,包括保税区、保税物流区、保税港区等,但上海自贸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区。
二、基本特征国家行为、境内关外。
即: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
功能突出、高度自由,是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集聚生产要素、参与经济全球分工与竞争、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基本体现“三大自由”:货物进出自由:凡合乎国际惯例的货物进出均畅通无阻,免于海关常规监管;2.投资自由:投资不会因国别差异带来行业限制与经营方式限制;3.金融自由:主要包括外汇自由兑换,资金进出与转换自由。
上海自贸区将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上海自贸区很可能以“一国之内”自由贸易区的形式出现,它采取特殊的监管政策和优惠税收,对一国内的转口贸易、离岸贸易将有极大促进作用。
三、主要内容1.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是社会各界对上海自贸区试点中最为期待的金融改革内容之一。
在此次的方案中,明确表示在区域内实现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资产方价格实行市场化定价。
据了解,上海上报的方案里就有这些内容,而最终官方初步确定的版本里面也明确了这些内容。
2.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行先行先试(风险可靠前提下)在目前的方案中,没有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做更为细化的表述,但明确表示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在区域内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行先行先试;在人民币跨境使用方面先行先试;探索面向国际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建立与自贸区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
解读上海自贸区
![解读上海自贸区](https://img.taocdn.com/s3/m/09b9103bee06eff9aef8078e.png)
知识补充:
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的缩写。其前身是 “跨太平洋战略经济 伙伴关系协定”,由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成员国中的新西兰 、新加坡、智利和文莱等四国发起,从2002年开始酝酿 一组多边关系的自由贸易协定,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 自由化。 TPP成员国: • 文莱、智利、新加坡、新西兰、澳大利亚秘鲁、马来西亚 、越南、墨西哥、加拿大、日本
三港:
1洋山港,位于 浙江省嵊泗县 境内。由大洋 港口区和小洋 山港口区组成. 可供开发的 深水岸线4900米, 是上海国际 航运中心的 深水港区。
2.浦东机场空 港 位于中国上 海市浦东新区 的江镇、施 湾、祝桥滨 海地带,面 积为40平方 公里,距市中 心约30公里。
3.外高桥港由高桥嘴和五号沟两个港组成。位于长江口南港 航道南岸,下游与外高桥电厂相邻,上游距吴淞口约6公 里,岸线长990米。
十五个保税区: 上海外高侨保税 区、天津港、大连、 张家港、深圳沙头角 、深圳福田、福州、 海口、厦门象屿、广 州、青岛、宁波、汕 头、深圳盐田港、珠 海保税区以及海南洋 浦经济开发区(享有 保税区优惠政策的经 济开发区)。
七大保税港区: • 上海洋山保税港区 •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 • 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 • 海南洋浦保税港区 •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 • 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 厦门海沧保税港区
国内环境:
• 一、上海作为全国的金融、贸易、航运和物流中心,对中 国经济的发展和转型起着示范重任。上海GDP增速徘徊在 个位数,连续几年排名位于全国倒数位,上海经济发展陷 入了缺少“第二个经济抓手”的困境。 • 二、中国自身的改革需求。中国过去的核心驱动力本质上 是——半市场化的要素垄断定价加速了资本积累和促进了 国际贸易竞争优势;低版权模仿加国内市场扩张迅速积聚 了制造业产能,而各级政府的GDP锦标赛形成低成本的基 础设施、货币投放和国有经济垄断 • 三、人民币国际化。尽管中国现在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生 产国,第二大的资源消费国和未来的最大消费国,但中国 在目前全球货币竞争格局中仍然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自由贸易区的内涵及建设意义
![自由贸易区的内涵及建设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ce95ffc25a8102d277a22fe1.png)
自由贸易区的内涵及建设意义在国际经济形势的变更下,建立自由贸易区成为了符合各国发展实情和适应新国际环境的必要途径。
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重中之重也是要以建立自贸区来推动我国经济与贸易共同发展。
为此,我国领先提议在上海设立自由贸易区,已被国务院正式批准。
本文结合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分析建立和发展上海自贸区的意义,以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标签:自由贸易区;上海自贸区;意义;存在问题;发展建议一、自贸区的内涵及发展历程1.自贸区的内涵。
贸易区可分为两类,一是全面的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或更多国家或地区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在最惠国待遇的条件下,进一步开拓市场,逐步淘汰某些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改善服务的市场准入条件,投资和贸易在此范围内得到自由,从而有利于促进商品,生产要素如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通;二是狭义的自由贸易区,是指一国领土的一部分,海关对在该地区境内货物的运送实施特殊的监管政策,从而以“境内关外”为自贸区的核心。
2.自贸区发展历程。
大量区域化贸易的出现主要原因是美国与欧洲联盟等国家转移了经济合作的重心,迫使区域经济的合作急速发展,2007年为止已建立了194个自贸区并得到实施。
1990年以后,国际形势的大幅度转变,我国逐渐提出发展贸易的相关战略,我国利用双边与多边相结合的贸易合作形式把我国的自贸区引领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
截止到2014年,我国已与7个国家实施并建立了自贸易区,中国自贸易区的发展也将在可预见的未来里迅速飞跃。
二、建立和发展上海自贸区的意义分析1.建立上海自贸区的原因。
(1)全球贸易竞争越发严重。
在深化经济过程中,发展和加强多边和区域的贸易是世界各国获得盈利而采取的相应办法。
当前,美国、欧洲和日本试图替代世界贸易组织,主动对经济结构作出新创举,快速建立新的经济体制,形成一个新的贸易和服务的全球化高规格时代。
我国对于新时代的游戏规则不能掉以轻心,为此我国选定上海主动打开自贸区,创建一个相互关联的交易平台和强而有力的服务制造,顺应时代的脚步。
上课的上海自贸区
![上课的上海自贸区](https://img.taocdn.com/s3/m/f6cf0993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a2.png)
上海自贸区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 、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 监管区域。
功能
上海自贸区的主要功能是开展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的开 放试点,探索与国际接轨的体制机制,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 化。
上海自贸区的历史背景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 区正式挂牌成立,成为我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 区。
自由贸易账户体系
自贸区建立自由贸易账户体系, 允许区内企业开设自由贸易账户, 开展跨境资金结算和投融资业务。
知识产权保护
自贸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 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为国内外企 业提供平等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04
上海自贸区的投资环境
投资政策
开放政策
上海自贸区实行了一系列开放政策,包括放 宽外资准入限制、减少外资股比限制等,吸 引国内外投资者进入。
特点
上海自贸区具有国际化、市场化、法 治化的特点,在投资、贸易、金融等 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开放和改革试点, 为国内外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营商 环境。
02
上海自贸区的经济影响
对中国经济的推动
促进对外开放
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提供了平台,通过吸引外资、促进贸易便利化等措施, 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金融市场开放
自贸区放宽金融市场准入条件,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者参与自贸区的股票、债券等资 本市场交易,提升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和专业化水平。
金融创新
自贸区鼓励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创新,推出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企业多样化的投融资 需求。
贸易便利化政策
简化通关流程
自贸区实行简化通关流程措施, 提高货物进出口的便利化程度, 缩短通关时间,降低企业物流成 本。
上海自贸区的性质和意义
![上海自贸区的性质和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cecf572d5fbfc77da369b109.png)
上海自贸区的性质和意义是根据本国〔地区〕法律法规在本国〔地区〕境内设立的区域性经济特区。
这种方式属一国〔或地区〕境内关外的贸易行为,即某一国〔或地区〕在其辖区内划出一块地盘作为市场对外做买卖〔贸易〕,对该地盘的买卖活动不过多的插手干预、且对外运入的货物不收或优惠过路费〔关税〕。
与国际上传统自由贸易区〔FTA〕不同的是,传统自由贸易区是多国一起玩,游戏规则多国共同制定;而这种方式是一国在自个的地盘玩,自己地盘自己做主,游戏规则自个制定。
●传统的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 缩写FTA〕:是根据多个国家之间协议设立的包括协议国〔地区〕在内的区域经济贸易团体。
指多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体〕之间做买卖生意〔贸易〕,为改善买卖市场,彼此给予各种优惠政策;至于怎样做买卖,不是某一国说了算,而是在国际协议的基础上多国合作伙伴一起商议制定游戏规则,按多国共同制定的规则进行。
FTZ与FTA的中文译名:FTZ与FTA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为降低贸易成本促进商务发展而设立。
为防止两者混淆,商务部等部门2008年专门提出将FTZ和FTA分别译为“自由贸易园区”和“自由贸易区”,以示区分。
上海自贸区的性质和意义是什么?首先,上海自贸区建设实际上是中国主动选择的一个新的开放试点,其核心是以开放倒逼改革提速。
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自贸区建设需要政府将市场行为的主导权归还给市场主体、加快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推进税收改革,因此,自贸区建设将会带动并推进金融、税收、贸易、政府管理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
同时,这些改革举措可为全国性的改革提供巨大的示范效应,在这个进程中,改革红利将会逐步释放出来,最终推动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
其次,自贸区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引擎。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
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大幅回落,对国内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经济合作显得更加重要,而加速资源要素的流通也势在必行。
开题报告上海自贸区
![开题报告上海自贸区](https://img.taocdn.com/s3/m/6f46791d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1f.png)
开题报告上海自贸区上海自贸区是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政策优势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探讨上海自贸区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一、历史背景上海自贸区成立于2013年9月,是中国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首个试点。
自贸区的设立是中国政府为了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开放而采取的重要措施。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成为自贸区的理想选择。
二、政策优势1.贸易便利化上海自贸区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即除了列入负面清单的行业和领域外,其他领域均可自由开展贸易活动。
这种模式的实行,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提高了贸易便利化水平。
2.金融创新上海自贸区实行金融开放政策,允许外资银行和金融机构在自贸区内设立分支机构,并试点推行人民币自由兑换。
这一政策的实施,为上海自贸区吸引了大量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的进驻,提升了自贸区的金融创新能力。
3.法治化环境上海自贸区建立了一套与国际接轨的法治化环境,通过创新行政审批制度、简化企业注册程序等措施,提高了企业的经营便利度和法律保护水平。
这为自贸区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外企业和投资者。
三、经济效益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首先,在贸易领域,自贸区的成立促进了国内外贸易的便利化,提高了进出口贸易的效率和规模。
其次,在金融领域,自贸区的金融创新政策吸引了大量金融机构的进驻,推动了金融业的发展。
此外,自贸区还吸引了大量的创新型企业和高端人才,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人才流动。
四、发展前景上海自贸区在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首先,自贸区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发展。
其次,自贸区需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形成更加紧密的区域经济合作网络。
最后,自贸区需要加强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总之,上海自贸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之一,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和法治化环境的建设,自贸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上海自贸区研究报告
![上海自贸区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edf2fed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cc.png)
上海自贸区研究报告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区)是中国政府在2013年设立的一个试验性贸易区,位于上海市,面积约为临港新片区的三倍。
自贸区的建立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突破口。
首先,自贸区改变了传统的投资和贸易体制。
自贸区内的企业可以实现投资资本的自由流动,外资企业可以更轻松地在自贸区设立子公司,并享受与国内企业同等的待遇。
此外,自贸区还实行了负面清单制度,将市场准入限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进一步减少了企业办事的难度,提高了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竞争程度。
其次,自贸区推动了金融改革。
自贸区内试点了一系列金融创新措施,如试点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利率市场化等。
这些改革举措有效地推动了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打破了传统金融业的壁垒,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
同时,自贸区还建立了金融风险防控机制,保证了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再次,自贸区促进了对外开放。
自贸区内的企业可以进行境内外一体化经营,更自由地与国内外企业进行贸易往来。
此外,自贸区还对符合条件的人才实行了便利化政策,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来自贸区工作和创业,进一步推动了对外开放和科技创新。
最后,自贸区对于上海乃至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自贸区的试验措施和改革成果可以为国内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进一步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
同时,自贸区为上海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
总之,上海自贸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通过一系列的改革试点和创新措施,推动了投资贸易、金融、对外开放等方面的改革和发展。
自贸区的建立不仅对于上海和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贡献了中国的智慧和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自贸区的含义、特点及其意义。
答:上海自贸区的含义如下:1)从其涵盖的范围来讲:上海自贸区是商务部于2013年8月22日通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贸易试验区。
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
2)从其作用来讲:上海自贸区是能够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坚持先行先试,既要积极探索政府经贸和投资管理模式创新,扩大服务业开放;又能够防范各类风险,推动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
总的来说,上海自贸区将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
3)从其功能来讲:在贸易方面,上海自贸区是物流集散中心,大进大出,加工贸易比较发达,对周边地区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在金融也方面,上海自贸区是能够实现利率市场、汇率自由汇兑、金融业对外开放、金融产品的创新以及离岸金融业务的开放式区域。
上海自贸区的特点:特点一,自贸试验区不限于保税区的一般做法。
与保税区相比,上海自贸区有以下区别:(1)保税区在海关的特殊监管范围内,货物入区前须在海关登记,保税区货物进出境内、境外或区内流动有不同的税收限制。
而自由贸易区,是在海关辖区以外的、无贸易限制的关税豁免地区。
(2)保税区的货物存储有时间限定,一般为2-5 年。
而在自由贸易区内,货物存储期限不受限制。
(3)由于保税区内的货物是“暂不征税”,保税区对货物采用账册管理方式。
而在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主要考虑货畅其流为基本条件,多数自由贸易区采取门岗管理方式,运作手续更为简化,交易成本更低。
(4)保税区的功能相对单一,主要是起中转存放的作用,对周边经济带动作用有限。
而自由贸易区一般是物流集散中心,大进大出,加工贸易比较发达,对周边地区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1990年以来,中国的保税区主要以特殊政策为特点,主要体现在税收政策的减免以及外汇、监管、投资政策的便利等;2009年以来,上海综合保税区以功能创新为重点,着力推进经济功能和商业模式创新突破,满足跨国公司国际化运作需求,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贸易便利化环境。
而此次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通过带动投资、金融、贸易、政府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变革,培育中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这早已超越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定位。
特点二,自贸试验区不囿于传统的自由贸易园区。
试验区积极借鉴欧美自由贸易园区的经验和做法,在提升对外贸易、航运服务、便利化环境等传统自由贸易园区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服务贸易、金融领域的扩大开放,为自由贸易园区增加了新的内涵和发展空间。
特点三,自贸试验区不同于新加坡等自由港模式。
新加坡发展的特色是自由港政策和制度,包括贸易自由、融资汇兑自由、航运自由等,通过开放、高效、低税负形成自由港的国际竞争力。
自贸试验区借鉴了国际通行做法,但主要目的还是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为全国的改革开放积累经验。
特点四,自贸试验区不拘于一般开发区的内容框架。
自贸试验区是国家战略,不着重一般的产业培育、招商引资、经济发展,而是强调在投资管理、服务业开放、金融、航运、贸易等多个层面的先行先试和全方位的制度创新。
特点五,自贸试验区不止于自身的建设发展。
简大年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名称就表明这是一个国家试验区,建设目标是成为中国推动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寻求能够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性建设,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
上海自贸区的意义:(一)五领域政策创新1、上海自由贸易区作为新一届政府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其筹备进展一直为各方关注,但其所涉及的具体方案却始终未能公开。
从证券时报记者现在掌握的信息来看,方案最终将可能落实到金融、贸易、航运等五大领域的开放政策,以及管理、税收、法规等五个方面的一揽子创新。
1)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已被提交至自贸区方案中在刚结束不久的陆家嘴论坛上,上海市市长杨雄表示,自由贸易区的确正在申请试点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开放,而且这一改革方向不会因为短期的流动性变化、热钱流向的变化而变化。
上海市金融办副主任徐权表示,自贸区的试点内容涉及金融方面的包括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汇兑、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产品创新等,也涉及一些离岸业务。
2)自贸区将争取15%企业所得税优惠在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新政策中,上海将推动税收创新,包括离岸贸易、金融采用低税率,对境外投资收益采用分期缴纳所得税等优惠政策支持自由贸易园区内企业发展。
证券时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为鼓励企业发展,上海将在税收方面采取低税率,其中将包括对自由贸易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税收创新方面,上海市政府上下都正在努力向国家要政策,在上海自由贸易区内,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知情人士表示,这个税收优惠政策与前海的税收优惠政策相当。
3)贸易领域将实施创新监管新模式在贸易领域,上海自由贸易区将实施“一线逐步彻底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货物自由流动”的创新监管服务新模式,这是较目前上海综合保税区的主要区别。
4)构建离岸金融中心需行政法规创新日前,上海已向国务院申报将综合保税区建设成为自由贸易区,使区内中外企业享有区内贸易自由、人员进出自由、货物进出自由、货币流通自由、货物存储自由等五大权益。
而离岸金融业务是自由贸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上海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同时也需构建离岸金融市场。
但是上海在探索建立离岸金融市场的同时,也面临法规的障碍,因而需要制度的创新。
5)借自贸东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或有新突破证券时报记者获悉,上海自贸区关于航运发展将延续此前国务院“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政策,即大力发展船舶交易、船舶管理、航运经纪、航运咨询、船舶技术等各类航运服务机构,拓展航运服务产业链,延伸发展现代物流等关联产业,不断完善航运服务功能。
上海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探索之路始于2009年,经过近年来的推进,上海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由于法律、税收、金融等方面的短板,目前上海距离巴拿马、新加坡、香港等世界级航运中心仍有距离。
2、金融创新政策1)着手推动离岸金融业务与拓宽外商金融投资范围;2)拟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外资银行;3)允许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与外资金融机构共同设立中外合资银行;4)允许外商投资支付机构参照《非金融机构支付管理办法》,向人民银行申请并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5)允许设立外商投资资信调查公司;6)允许融资租赁公司在自贸区设立单机、单船子公司,不设最低注册资本限制等。
7)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自贸区将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行先行先试。
8)上海也正在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在自贸区内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进一步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率先在试验区范围内改革投资项目管理、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管理、工商登记三个环节。
9)自贸试验区将在投资项目管理环节,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对涉及固定资产投资的内资和外资项目将进行备案管理,并停止实施国务院上述文件规定的相应行政审批事项。
取消合同章程审批,改为备案管理,相应停止实施涉及的三件行政法规规定的22项行政审批。
(二)上海自贸区建设将带来多重红利1、扩大开放“试验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
自贸区承担着新一轮改革先行先试的重任。
而事实上,在自贸区获批建设之前,上海已经在外高桥等几大保税区的基础上设立了上海综合保税区。
上海海事大学物流研究中心主任林国龙表示,自贸区显然将比目前的综合保税区更加开放,这也是为形势倒逼。
林国龙所指的挑战主要是TPP,即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
TPP突破传统的自由贸易协定(FTA)模式,达成包括所有商品和服务在内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协议。
林国龙说:“以前的开放是承诺制,但是在TPP内,非开放目录的内容都属于开放性项目。
”自贸区将在中国加入TPP谈判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有望成为中国加入TPP的首个窗口。
2、辐射长三角上海自贸区也将对长三角经济起到巨大带动作用。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自贸区的核心是自由贸易,即在这个区域之间的相关贸易管理是相对宽松的,自由化程度高。
跨到这个自由贸易区,就等于走到了国际市场。
因而一个地方设立自贸区,将给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辐射和聚集效应。
比如,对于与贸易关系非常密切的航运业,周边地区的航运需求在其他城市可能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但在这里能就近释放。
“这对于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尤其是长三角这个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富庶的地区,国际化的经济、贸易、金融等各方面的需求会很好地得到解决,给中国经济带来更多活力,对推动经济改革会很有帮助。
”连平表示。
3、推动上海中心建设对于上海而言,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推行,获得机会的不仅是贸易领域,对于航运、金融等方面均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1)将使上海突破已有的条框,放宽税收、外汇使用等优惠政策,有利于跨国公司内部的全球调拨、会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在上海注册开业。
2)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推进将使得海上保险等航运服务业务在上海得以培育和集中,解决航运中心建设中金融支持的问题,这将使得上海获得更多的制度红利。
3)国务院2012年底批复同意,自2013年1月1日起,经浦东和虹桥国际机场中转第三国的45个国家外籍旅客将享受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再加上自由贸易区的项目,自贸区将有望成为贸易和购物零关税的自由港。
4)免税和自由港将有利于吸引高端制造业,而贸易区将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加工、制造、贸易和仓储物流企业聚集,叠加中国的产业升级。
因此,自由贸易区对事实上,近几年来,上海GDP增速徘徊在个位数,连续几年排名位于全国倒数位,上海经济发展陷入了缺少“第二个经济抓手”的困境。
虽然上海一心发展港口经济,但是一直以来由于“离岸经济”发展不够,上海航运中心建设推进有限。
因此,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将极大推进港口经济、总部经济的发展,这也将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4、助力扭转外贸颓势《方案》中提及的建设离岸金融、离岸贸易,在自贸区内实现外汇无限额管理,这些都丰富了企业的汇率避险工具,可以避免企业因汇率浮动过大而造成损失。
而上海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院长、上海自由贸易区课题组组长万曾炜在今年4月组织的一次关于自贸区的研讨会上表示,上海自贸区很可能以“一国之内”自由贸易区的形式出现,它采取特殊的监管政策和优惠税收,对一国内的转口贸易、离岸贸易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离岸金融和航运服务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