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中医医理探源---宁清东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乙肝、肝病秘方集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乙肝、肝病秘方集乙型肝炎——乙肝汤(陈伯咸方)(组成)醋柴胡10g,全当归10g,杭白芍15g,云茯苓10g,生白术10g,鸡内金10g,大砂仁6g,血丹参15g,炒川楝子10g,醋延胡索10g,炒枳壳10g,绵茵陈20g,广陈皮10g,炒谷芽10g,炒麦芽10g。
(功效主治)养血疏肝,健脾和中。
适用于迁延性、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或乙肝病毒携带者。
症见胁痛酸胀,食欲不振,面色无华,乏力便溏,情志抑郁,肝功反复异常。
苔薄白或白腻。
脉细弦等症。
(方解)乙型肝炎其病毒深入营血,潜隐定位于肝,往往木郁土虚,代谢滞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正不胜邪,故肝功能反复异常,多呈慢性化发展。
方中柴胡辛苦微寒,独能疏木化土,调和肝脾;当归、白芍乃动静相配,甘酸化阴,补血和营,养肝补虚,“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集砂仁、白术、云茯苓、鸡内金、陈皮、谷芽等多种益气健脾和中之药,庶得脾土健运,化食谷为精微以养肝;乙肝者气滞血瘀乃是必然,使用丹参、延胡索、川楝子、枳壳宣通气血而贯穿始终;茵陈苦平疏利,清肝利胆,促进代谢。
诸药协同,养血疏肝,健脾和中,理气活血兼清湿热,俾肝得脾养,脾得肝助,藏泄并举,运化升降自如,增强机体免疫力,达到自我调节、自我康复之目的。
(加减)肝郁化热者加牡丹皮;神倦乏力甚者加黄芪;不寐者加酸枣仁、焦远志。
(按语)乙肝病毒并非人体之所有,一旦感染,也应视为异常。
当劳倦过度,体质虚弱时便会发病。
用本方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可收转阴之效,不妨一试。
(方源)《陈伯咸临床经验荟萃》微信搜索行之医话公众号即可关注更多精彩内容肝炎谷丙转氨酶持续不降者——垂盆草方(丁济民方)(组成)干垂盆草60g(鲜者250g),当归10g,红枣5枚。
(用法)水煎2次,每次煎40分钟,分2次服,每日1剂。
本方可连续服数月之久;谷丙转氨酶降至正常范围以内,一般仍需再服数周为宜。
(功效主治)清热消肿,和肝健脾。
主治急性传染性肝炎、慢性迁延型肝炎谷丙转氨酶持续不降者。
乙型肝炎病毒中医病因性质及命名辨析
共 同为 因者 。笔者 不能 苟 同 , 为 H V致 病符合 湿 邪 认 B 致病 特征 , 宜命 名 为“ 湿 ” 异 。异 湿 是 乙肝 的唯一 始 动
医病 因性 质 , 一 命 名 有 重 要 意 义 。传 统 中 医 没 有 统
HB V的概 念 , 年 文 献 有 脾 虚 、 郁 、 气 、 毒 、 近 气 杂 阴 阳 毒、 疫毒 、 湿毒 、 湿热 等不 同认识 , 至有 提 出多 种病 邪 甚
全相似 的证 型合 并 , 有 2 9种证 型 , 还 9 病位 涉及 肝 、 、 脾
・
18 第 2 5卷 第 8期
C G M A g s 2 1 . o 2 . J MC u u t 0 0 V l 5 8
乙型 肝 炎病 毒 中医病 因性 质 及命 名 辨析
马冠 军 牛 海英 胡浩 河 南省尉 氏县 第三人 民医院 ( 氏 4 5 0 ) 尉 750 摘要: 乙型肝炎病毒致病隐匿, 缠绵难愈, 表现复杂, 病位广泛, 易犯脾土, 与湿邪致病特征相符, 宜命名为“ 异湿” 异湿” 。“ 之
“ 皆相 染易 ” 之特 性 。三者 缺 一 不可 。脾虚 、 郁 不属 气
作 为 乙肝 的病 因 , 呼湿 邪 , 能体 现 出 “ 直 不 皆相染
易” 之性 , 易 与一 般 外 邪 相 别 。《 疫论 》 篇 自叙 不 温 开 说 : 温疫之 为病 , 风 、 “ 非 非寒 、 暑 、 湿 , 天地 间别 非 非 乃
今 尚缺 乏满 意 的治 疗 H V 的方 法 。二 是 临床 表 现 复 B
益气活血法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肩周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2 本 实验 建 立 的 加 味逍 遥 丸 中 白芍 中 芍 药 苷 的 HP C测 定 方 法 , . L 该 法 分 离 效果 好 , 简便 快 速 , 现 性 好 , 用 于 本 制 剂 的 质 量 控 制 。本 品 制 且 重 可 备 工 艺 简 单 可控 , 质量 标 准 可操 作 性 强 , 现 性 好 , 品 质 量 稳 定 可靠 , 床 重 本 临
借麸人 中, 增强健脾 、 消胀作用 。栀子苦寒之 性甚强 , 易伤 中气 , 且对 胃有 刺 激 性 , 胃较 弱 者 服 后 易 吐 , 后 可 除 此 弊 。 甘 草 主 要 含 有 甘 草 酸 、 草 苷 脾 炒 甘 及部分金属元素 , 蜜炙甘草 甘温 , 以补脾和 胃, 气复脉 力胜 。牡 丹皮含 有 益 牡丹酚原苷 、 牡丹酚 、 芍药苷等其药理研究有 : 降血糖作用 ; 免疫系统影 响 对 应 用 ; 炎 作 用 。临 床 新 用 有 : 疗 各 种 出 血 ; 疗 月 经 不 调 、 经 、 孕 症 抗 治 治 闭 不 等妇科病症 。有报道用激光治 疗仪加牡 丹散 治疗各 类盆 腔炎 , 得了较 好 取 的 临 床 效 果 。茯 苓 具 有 利 尿 、 肝 硬 化 、 菌 、 进 造 血 功 能 、 静 等 药 理 作 抗 抗 促 镇 用 。在 现 代 的研 究 进 展 中还 发 现 茯 苓 具 有 抗 肿 瘤 、 衰 老 的 作 用 。 当 归 主 抗 结 果 表 明试 验 方 法 的 回收 率 高 , 合 含 量 测 定 要 求 。 符 要 含 有 挥 发 油 及 水 溶 性 成 分 。 现 代 研 究 显 示 : 归 具 有 促 进 造 血 功 能 、 血 当 抗 2 4 3 样 品 含 量 测 定 : 上 述 建 立 的 含 量 测 定 方 法 , 三 批 加 味 逍 遥 .. 依 对 栓 生 成 、 血 脂 、 心 律 失 常 、 心 肌 缺 血 、 强 免 疫 、 肝 、 辐 射 、 损 伤 降 抗 抗 增 保 抗 抗 丸 中试 样 品进 行含 量 测 定 , 果 , 见 表 5 。 结 ( ) 等药理作用 , 现代应用有 : 心律失 常、 血栓 闭塞 性脉管 炎、 妇科 病 、 腿痛及 腰 表 5 三 批 中试 样 品含 量 测 定
检索课题分析案例
5) 网络论文
杨柳明等. 杨柳明等 强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的临床病 理研究. 理研究 , 2006-7-27.
6
(5) 定性定量分析和得出结论
专利格式统一,具有较高的分析价值。以专利为例: 专利格式统一,具有较高的分析价值。以专利为例:对 申请专利的时间、地区等信息作统计分析; 申请专利的时间、地区等信息作统计分析;然后排序专 利说明书原文列出的中药材的名称,排序, 利说明书原文列出的中药材的名称,排序,统计每种同 名中药材出现的次数,按照次数从多到少排序。 名中药材出现的次数,按照次数从多到少排序。 1) 统计授权专利的分布: 统计授权专利的分布: 空间上:北京、湖北各4件 安徽3件 河南、吉林、 空间上:北京、湖北各 件,安徽 件,河南、吉林、江 陕西、四川各2件 广西、广东、辽宁各1件 苏、陕西、四川各 件,广西、广东、辽宁各 件。 时间上:最早的申请从1993年开始;申请量最多是 年开始; 时间上:最早的申请从 年开始 1998、2000、2003年,每年 件。 、 、 年 每年5件 授权专利人的行业分布: 件中有 个申请人是医院、 件中有14个申请人是医院 授权专利人的行业分布:29件中有 个申请人是医院、 中医学院、制药公司或医疗工作者。 中医学院、制药公司或医疗工作者。
2
(2) 制定检索策略
3) 确定检索词
中文:乙型肝炎 乙肝 中药/中成药 乙肝; 中成药/中草药 中文:乙型肝炎/乙肝;中药 中成药 中草药 通过Google翻译中文关键词,得到英文关键词。 翻译中文关键词, 通过 翻译中文关键词 得到英文关键词。 英文: 英文:hepatitis B;Chinese medicine/herb ;
1
(2) 制定检索策略
1) 确定检索工具 选择原则: 先中文 后外文;(b) 先期刊,后图书、学 先中文, 先期刊,后图书、 选择原则 (a)先中文,后外文
中医诊疗顽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概论
中医诊疗顽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概论
——中医对证施治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可以治愈的
♥覃壵富/文
“乙肝”是西医(外国医学)的病名,祖国医学——中医没有“乙肝”这病名。
乙肝属于中医的“疫毒”“黄疸″“郁症″“胁痛″“积聚”“鼓胀″“虚劳”等范围。
据专家资料统计:我国为乙肝高发区,病毒携带者约为10%-20%以上,其中约有1/4的病毒携带者最终发展成慢性肝病(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约占世界乙肝患者的一半以上,是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国前国内外尚无满意的疗法和特效药物,本病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极大,对大康的治疗亦成为医学界攻关的重要课题。
乙肝的病名虽出自西医,但至目前,西医还没有什么理想的西药治愈乙肝。
我临床接诊过多例乙肝,大多数都是久患多年的乙肝,有的是从小学时得了乙肝、由于未能做到对证用药,大学毕业后乙肝仍未愈。
乙肝的共性是“病毒”,由于体质等的不同而又有不同的病变,所以须个性(即1人1方)对所有的"证”用药整体调治即愈。
乙肝病变往往传乘多脏而不止在肝,与脾胃肾等极为密接。
我经多年临证经验总结、得治疗乙肝的中药,名“愈肝宝(汤、散)″,纯中药,专治各类乙肝,个性随证加减、效果总算满意,除极个别恶变外,一般1到3个疗程(30天为1疗程)愈。
中医药治疗乙型肝炎探讨
忍冬藤 20g,汉防己 15g,积雪草 15g,白鲜皮 15g,地 肤
子 15g,生地黄 30g,虎杖 20g,穿山龙 20g,荆芥穗 lOg,
第 11卷 第 7期 ·总 第 159期 20 1 3年 4月 ·上 半 月 刊
郁金 lOg,青橘 叶 lOg。60付水煎服 。后 随访一年患者下 肢病变明显好 转。
按语 :患者一诊 时益 气温 阳补 肾活血 药,病情好转 , 二诊 时加 生牡蛎 、浙贝 以散结 ,三诊 有化热之 象加入 金 银 花、石斛 、夏枯草 、郁金 、青橘 清热养 阴以改善 局部 血管供血 。注意益 气温 阳通络 ,用药程度根据 患者舌脉 症状有所 不同,长期使 用温 阳通脉 药就要 防止温燥伤 阴。
验案 2 李某 ,男 ,69岁 ,2010年 9月 12日就诊 , 硬皮病史 5年 ,患者硬皮病 自双腋下 开始逐渐 发展到上 肢 、小指 内侧皮 肤变硬 ,皮肤 肌 肉萎缩 、胀痛 ,口服强 的松 20mg每 日。就诊时双上肢尺侧从 腋下至小指肿痛 , 色红 ,牙龈肿痛 ,左前臂痛痒 ,便 干 ,脉弦 ,舌红苔黄 。
治疗以气养血 清热通络为主 ,用赤白芍 ,苍 白术 、威灵
仙 活血散 寒通络 止 痛,石 斛 、玄参 、生地黄 清 热凉血 ,
忍冬藤 、防己、穿山龙 :清热通 络止痛 ,白鲜皮 、地肤
子、紫草凉血祛 湿止痒 ,全方寒热并蓄 ,总体方药偏 凉 ,
药后 痒痛减轻 ,二诊 又加入 土茯苓 、毛冬青加 强清热 活
肝瘟(乙肝相关肝衰竭前期)中医临床路径
肝瘟(乙肝相关肝衰竭前期)中医临床路径(2018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乙肝相关肝衰竭前期住院患者。
一、肝瘟(乙肝相关肝衰竭前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肝瘟(TCD 编码:BNW22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乙肝相关肝衰竭前期(ICD-10编码:K72.004)(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中医诊断标准:参照《肝瘟(乙肝相关肝衰竭前期)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0年9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制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及2012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肝病学会联合制定的《肝衰竭诊治指南》拟定。
2.证候诊断疫毒炽盛证湿热内蕴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肝瘟(乙肝相关肝衰竭前期)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肝瘟(乙肝相关肝衰竭前期)。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肝瘟(乙肝相关肝衰竭前期);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3.排除患者药物中毒性肝炎,或除HBV之外的其他嗜肝病毒感染;4.合并原发性肝癌、抗HIV阳性者及其他严重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等)和精神病等影响疗效评价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的不同证候特点,重点观察本病的主要症状如身目发黄、小便黄赤、纳呆、腹胀、倦怠乏力等,次要症状如发热、口干、口苦、恶心呕吐、头身困重、胁肋胀痛等,以及舌象、脉象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凝血项;(3)病毒标志物检查(嗜肝病毒检测及HBV DNA等);(4)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等生化指标;(5)血清甲胎蛋白;(6)腹部超声、心电图、胸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清内毒素定量、血氨、影像学检查(CT 或 MRI)、HBV基因耐药、甲状腺功能、自身免疫性抗体等。
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证素特征研究
布 中, 1级 : 脾、 肝、 气滞、 热、 痰、 湿分 布 比例较 高 ; 2级 : 湿、 热、 气滞 、 阴虚 分布 比例 较 高 ; 3级 : 湿分 布 比例 较 高 , 其 次 为 气滞 、
他疾 患 者 。
2 研 究 方 法
肝、 气滞 、 热、 痰、 湿 分 布 比例 较 高 , 2级 证 素 以湿 、
肝、 热、 气滞 、 脾、 阴虚分 布 比例 较 高 , 3级证 素 以湿 查询 、 整 理 文 献 资料 , 分析 已 分 布 比例较 高 , 其 次为肝 、 气滞 、 阴虚 、 脾 和热 。结果
岁; 代偿期肝硬化 1 2 0例 , 失代 偿 期 肝 硬 化 3 2例 , 析, 计 数资料 采用 绝对数 或百 分 比表 示 。
肝 硬 化发展 为原 发性 肝癌 者 6例 。 1 . 2 诊 断标 准
3 研 究 结 果
参见 中华 医 学会肝 病 学分 会 、 感 染 3 . 1 乙型肝 炎肝硬 化 的证 素分 布特 征
纳入 标准 : 符 合 乙型 肝炎 和 少 , 其 他证 素则 相对 较少 。结果 见表 1 。
肝炎 肝硬 化 的诊断标 准 , 并配合 调查 者 。排 除标 准 : 3 . 2 乙型肝 炎肝硬 化 患者 的证 素等 级 分布 特 征
不愿 意配 合者 ; 患有严 重 心 脏病 、 高血压 、 肾病 等 其 在 3个证 素 等级 分布 中 ,总体 来看 , 1级证 素 以脾 、
7 O分 以上
病学分会于 2 0 0 5年 制 定 的 《 慢性 乙型 肝 炎 防治 指 的证 素 分 布情 况 : 湿、 肝、 气滞 、 脾、 热在 5 0 %以 上 , 南》 【 4 】 中乙型肝 炎肝 硬化 ( 代偿 期 ) 的诊 断标准 。
乙肝的中医辨证论治
乙型肝炎的中医辨证论治及其预防与忌宜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是国家法定的乙类传染病之一。
一、肝炎的分型肝炎,从临床病情病程可分为五种类型:①急性肝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②慢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③重型肝炎(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④淤胆型肝炎。
⑤肝炎后肝硬化。
从病原学分型亦可分为五种类型:①由甲型肝炎病毒(HAV)所致的甲型肝炎;②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所致的乙型肝炎;③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所致的丙型肝炎;④由丁型肝炎病毒(HDV)所致的丁型肝炎;⑤由戊型肝炎病毒(HEV)所致的戊型肝炎。
其中甲型肝炎自愈率高,愈后良好,转为慢性者极少,如1987 年上海甲型肝炎大流行,在31万甲型肝炎患者中,仅有11人死亡(其中有一人是自杀),占0.32/万,基本都获得痊愈。
戊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和甲型肝炎基本相同,一般发病六周内痊愈,也不会转为慢性肝炎。
其余的乙型、丙型、丁型三种肝炎,因其治愈率低、病程长、预后差,对人类的危害极大。
不上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常由输血而感染,因此患病率比较低,但是乙型肝炎除血行感染外,还有唾涎、精液等接触感染,其患病率比较高,因此,下面重点谈谈乙型肝炎的中医辨证论治及其预防与忌宜。
二、乙型肝炎的中医辨证论治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所引起的一种世界性传染性疾病,它具有传染性强、流行面广、病毒携带率高和易转慢性等特点。
而且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特别是亚洲、非洲和南欧地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高达15-20%。
我国则为10%左右。
当今世界约有2.5亿以上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我国竟达⒈2–⒈3亿人。
因此,我国属乙肝病的高发区,有人称我国是乙肝大国。
据有关资料报道,仅上海市区,每年因乙型肝炎而损失的劳动日约360万个,相当于在一年中有一万人因患乙型肝炎而病休。
由此可见,乙型肝炎已成为近十年来危害我国人民健康,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慢性乙肝病因及中医治疗手段探讨
乳头有 损伤的HI A 阳性 妇女如 对新生儿进 行哺乳 , 3 g 旦 感 染 乙肝病 毒 , 有9 %~9 % 约 0 5 会成 为 慢性 乙肝 病毒携 带 者 , 感染 率极 高 , 以母 婴传染成 为 了我 国乃至 世界 范围 内 所
【 图分类号 I 5 中 R2 6
消黄 活血 中医治 疗 【 献 标识 码 I 文 A
【 文章 编 号 l 4 0 4 ( 0 )9a- 1 6 0 l 7 - 7 2 1 0 () 0 — 1 6 2 0 2
常也 不 会产生 耐 药性 和 抗药 性 。 中医将 慢性乙肝 的病理 归结为 气邪和气 郁 , 谓 气邪 便是所 谓的 所 “ 湿热 内蕴 , 阻 络 , 肾气虚 , 淤血 脾 湿热 阻滞【 , 3 同时 中医认 为“ I ” 肝主 梳 泄, 其性 刚暴 , 条 达而 恶 抑郁 [’ 以 若肝 气 郁结 , 会 抑制肝 气 喜 3, 】所 , 便 疏泄 , 进而形 成气郁 。
慢性 乙肝 传染 蔓延 的一 个 重要 途径 。
养, 则是 中医 区别 西 医治 疗 的一个 重要特 点 , 在治疗 的 同时对患 者补 气养血 , 舒经活络 , 既能保证 患者的 营养供应 , 更能进 一步降低 药 害。 主要 包括 : ) ( 养血 , 1 慢性 乙肝 湿 热疫毒 存 体 , 易导致 肝血 亏虚 , 表 现为肝 肾阴虚 , 此时 可用滋 补肝 肾的药物 , 以太Y ̄3g 五爪龙 、 - o, 丹参 、 白芍各2 服 , 日一剂 , 目2 :7 为一 个疗程 。 ) 阳 , 每2 每 0 ,d (补 2 根据 中 医观 点 , 慢性 乙肝 患者 常出现 肾阳不足 , 临床症状表 现为 怕冷、 腰膝酸 痛 、 冷淡等 , 可采用温补 肾阳药品加 强体液免疫和细 胞免疫 , 性 所以 在临 床 中这是乙肝病毒转阴的很好方法 。 常用虎杖 、 蒲公英 、 龙胆草 , 参、 高丽 天麻等药 材煎服 , 具体用 药量视 患者病 症而定 。 一般每 臼冽 3 ,0为 次 1 d 1 疗程 。 个
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药研究进展
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药研究进展
田洪霞;李勇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
【年(卷),期】2008(023)002
【摘要】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type B)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前10位疾病死因中乙肝占第7位,严重威胁着人民健康。
目前临床上治疗方法多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肝纤维化和对症治疗等,但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案。
中医药在长期的乙肝研究与治疗中积累了很多经验。
现综述如下:
【总页数】2页(P242-243)
【作者】田洪霞;李勇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4;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 [J], 严仲;
2.中医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J], 孙永强;韩琳
3.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J], 覃秀容;陈月桥;石清兰;吴聪;胡晓;牙程玉;毛德文
4.中医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 [J], 孔祥廉;林慧;盖丽丽;梅全喜
5.中医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 [J], 陈诗慧;卢焯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乙型肝炎中医诊疗谈辨证学的发展
从乙型肝炎中医诊疗谈辨证学的发展
陈雪功
【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
【年(卷),期】2001(014)004
【摘要】@@ 如何提高乙型肝炎辨证论治的疗效已成为目前辨证学发展的一种动力.本文从辨证求本的角度,并结合近年来乙型肝炎中医诊疗文献的回顾,对这一问题作一浅述.
【总页数】3页(P78-80)
【作者】陈雪功
【作者单位】安徽中医学院,2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03
【相关文献】
1.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与免疫学指标关系研究进展 [J], 孟翠弟;刘学明
2.论发展中医实验脉学对提高辨证诊疗失眠水平的作用 [J], 陈燕萍;闪增郁;汪南玥;于友华
3.中医辨证施治的多学科研究--从生态学谈中医辨证施治 [J], 谭毅
4.原发性肝癌中医宏观辨证传承及微观辨证学创新与发展 [J], 周小舟;冯文杏;孙新锋;韩志毅;马文峰;张卫
5.坚持中医诊疗体系的正确方向——也谈辨证与辨病的关系 [J], 吴云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乙型肝炎的中医药治疗详解演示文稿
哪些病毒学指标可提示慢性HBV感染?
慢性HBV感染可通过血液中HbsAg存 在达6个月以上而获得确诊。 血清HBV DNA与HBeAg可用以评价病 毒复制的程度
第20页,共87页。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
抗原
抗
表面抗原(HBsAg)
现症感染
e抗原 (HBeAg)
病毒高复制
第25页,共87页。
其他对肝病评估的重要指标
对肝细胞受损的检测
白蛋白 胆红素 凝血酶原时间
第26页,共87页。
什么是HBV变异?
在HBV感染过程中,有时会因为自发 的病毒基因突变而出现病毒变异,也可 由于药物的自然选择作用而出现变异。 部分变异没有临床意义,但某些类型的 HBV变异可影响药物的疗效与疾病的 进程
HBV是如何致病的?
HBV通过刺激宿主免疫系统攻击肝细 胞而间接造成肝脏受损。免疫系统对肝 细胞持续攻击可导致肝细胞的损坏及死 亡
第17页,共87页。
乙型肝炎的自然病程
第18页,共87页。
乙肝的临床表现
早期:无任何临床症状;或有不适、厌 食、黄疸、肌肉及关节疼痛等非特异性 症状 疾病晚期:黄疸、厌食、乏力、恶心、 呕吐以及右上腹疼痛等经典表现
慢化携带 无
有
有
有
无
预防 管粪便 疫苗 控制医源 控制医源 管粪便
个人卫生 HBIG 性传播 性传播 个人卫生
第9页,共87页。
什么是乙型肝炎?
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具 全球死因的第九位。
第10页,共87页。
乙肝的流行病学
全球有超过20亿人口,曾感染过HBV 目前约有3.5亿为HBV携带者 我国HBV携带者约有1.3亿
中医治乙肝的方法
中医治乙肝的方法*导读:你了解乙肝的治疗方法吗?如果你知道,你需要看看这篇文章,如果你不知道,就更需要看了……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乙肝,这是一种传染性很强又对身体危害很大的肝脏疾病,那么乙肝要怎么治疗才能够控制病情、减少危害呢?乙肝患者一定非常关注这样的一个话题,历来都有用西医来抗病毒的做法,但是西医的做法只看到了导致乙肝的病毒,看不到乙肝发生的大的整体环境,而且西医有很多药方是带有很大副作用的,所以有的患者就转向了中医,希望可以通过长期的中药调理来治疗乙肝。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医都有哪些办法吧。
目前治疗乙肝的药是由比较多的种类,很多乙肝患者也尝试过不同的方子来治疗乙肝,颇费周折。
也有一些患者尝试用西医治疗乙肝,但效果一般,连续服用了大量的抗病毒药,不仅花费了很多钱,而且病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还很容易产生一些副作用。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治疗肝病首先就是要调理肝脏的各个部分的环境,中药材中的山药、茯苓、当归、黄芪、人参、刺五加、党参、山茱萸、何首乌、灵芝等中药材,则是通过提高患者机体免疫能力来帮助抗病毒的。
对乙肝患者的康复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乙肝中药方子1 麦冬 20g、党参 30g、黄芪 30g、苦参 6g、甘草 3g。
要注意的是,此方对有发热炎症、舌苔厚腻、肝炎活动出现黄疸等情况,应该停用。
或改方治疗。
2 虎杖15--30 克,蚤休 15 克,白花蛇舌草 30 克,苦味叶下珠 15 克,板蓝根 15 克,露蜂房 5 克,赤芍 15 克,丹参 30 克,生黄芪 30 克,制首乌 15 克,巴戟天 15 克.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湿退黄之功效。
看了上述关于中药治疗乙肝的一些内容,您会不会想要换个方式治疗乙肝呢?如果西医实在不能够解决您的肝病问题,不妨去找一个资深的老中医,听听他的意见吧。
也许就会对您的病情有所帮助。
或者说您也可以根据我们给出的方子,咨询医师之后自己熬制中药,也是可以尝试的。
【相关推荐】:乙肝表面抗体阴性是什么意思瞬间看懂乙肝体检报告就这么简单乙肝大三阳传染吗如何治疗想知道如何预防疾病?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法?生病了吃什么好?生病了怎么护理吗?。
乙肝的魔咒,能被中医药解除吗?纯中药抗乙肝病毒显效案例分享
乙肝的魔咒,能被中医药解除吗?纯中药抗乙肝病毒显效案例分享全球3.5亿乙肝病毒携带者,我国占了近1亿,全球每年大约70万病毒性肝炎相关死亡人群,我国占了近一半。
我们都知道慢性乙肝难缠,没有特效药,病程长、治愈率低,一旦患上,几乎伴随终身。
但其实如果可以积极治疗、合理用药、注意保护肝脏,乙肝病毒携带者是能转归良好、部分指标转阴的。
中医对肝的理解和研究历史悠久,认为乙肝—肝硬化——肝癌这个变化过程,就是气滞、血瘀、水停,以及由此而致痰、热、瘀、毒变化并逐步深入的过程。
《黄帝内经》就曾记载“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阴阳失衡、气血失和就会发病。
乙肝初期,多病在“气”,气为血之率,气郁则血瘀,久而久之会引起血行不畅,肝血便瘀滞;气入血,出现肝硬化,血瘀到一定程度,就出现肝硬化腹水。
因此治疗乙肝,离不开“解郁”。
有上面这一段感慨,是因为翻到一个去年9月治疗转阴的乙肝小三阳周先生的微信,今年56岁的周先生是新疆人,乙肝病毒携带四十多年一直未作任何治疗,直到去年9月出现乏力消瘦、腹胀、腹泻、食欲减退等症状不远千里来找我求治。
考虑患者路途较远来一次不容易,而且病史长,我以软肝排毒方为基础加减,给周先生开了45天的中药带回新疆口服。
当年11月中药全部服完后,感觉症状有所减轻的周先生便在当地医院复查,彩超结果明显好转,乙肝病毒HBV-DNA定量也从原来的24600IU/mL(9月3日查)降至正常,乙肝e抗体正常,从小三阳转为小二阳。
从周先生的案例可以看出,纯中药治疗乙肝病毒是有一定效果的,乙肝离不开肝气的郁和肝血的瘀,经过辨证论治用药往往能够取得不错的收获。
在这也希望广大乙肝患者朋友,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定期体检,一旦有症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
尤其40岁以上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只要HBV DNA阳性,无论肝功能是否异常,都应该积极治疗,而四十岁以上的、有肝癌家族史的肝癌高危人群,更应该多多注意。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的中医辨治思路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的中医辨治思路
徐春军
【期刊名称】《中医药管理杂志》
【年(卷),期】2007(15)11
【摘要】中医药临床治疗乙肝病毒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方式:①以中医理论为先导,强调辨证施治为主。
②以现代医学理论为基础,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种治疗多在调整免
疫状态、抗病毒治疗的同时辅以辨证施治,即所谓的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
中药
应用从现代医学角度归类,抗病毒药物从清热利湿药及清热解毒药、治疗其他病毒
性疾病药物、抗肿瘤药、实验筛选等选用;免疫调节药物则多为补气、健脾、补肾、凉血活血药物。
通过掌握慢性乙肝的发病机制根据不同情况的辨病治疗才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总页数】3页(P865-867)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免疫调节
【作者】徐春军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
【相关文献】
1.乙型肝炎中医辨治思路与方法研究 [J], 陈四清
2.无症状慢性乙型肝炎辨治思路 [J], 李运昌;李俊莲
3.中医辨治乙型肝炎的基本思路 [J], 贵裹平[1];李传德[2];刘忠明[3]
4.中医辨治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思路与方法 [J], 何泽民
5.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治思路 [J], 赵红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二届医道会——仲晨医生献宝(肝炎、肝硬化、肝癌的秘方)
二届医道会——仲晨医生献宝(肝炎、肝硬化、肝癌的秘方)今天先讲讲这个肝上的问题,现在乙肝丙肝在我们西北方比较多。
我在乙肝在治疗过程中早期用了好多草药,有时候效果好,有时候不好。
我就去品尝到底是哪一个药对这个病毒DNA的加量,比如说他的这个乙肝DNA病毒定量是五乘十的八次方,我就给他弄上几个方案。
第一组方案用哪几味药,第二组方案用哪几味药,但是基本方就是用的是柴胡牡蛎桂枝干姜汤加砂蔻六君汤加减。
然后清热解毒药用了几个组合,分别有鸡骨草、败酱草、蛇舌草、虎杖、垂盆草、石打穿、龙胆草、西黄草组合,这些药大部分都是南方药,因为南方多潮热。
通过这几年,我感受到:乙肝丙肝属寒疫,它还属于瘟疫的一种。
甲肝属于瘟疫。
乙肝丙肝的病因呢,总的就是六个字可以概括:水寒土湿木郁,就是黄元御书里头讲的这个,水寒了。
治疗方案就是:温肾燥土达木。
但是这个就是必须要持久战的,指望几副药那是肯定不行的,因为病毒会产生这个变异,所以在用的过程中,就你先这一组方子,使用周期在二十天,二十副。
二十副一个疗程的话,它病毒量可能就会从十的八次方降到六次方,不过再往下降就很难了。
这时候,你把鸡骨草或败酱草、蛇舌草这几个再调整,让它避免产生对药物的排异作用。
基本上就能控制不让他出现再往肝硬化发展这个趋势。
不敢让病毒牵延的时间太长了,三年以上的话,他这个肝纤维化概率就比较高了……这是我的经验之谈,有特效的方子,适合长期用的,有水红花籽,还有个庵闾子,这个是活血而不伤正。
制首乌、枸杞子,这个是养肝,因为肝是体阴而用阳,滋肝阴。
再一个就是虚则补其母,用一些平补肾阴、肾阳的,阳中之阴的药就是仙灵脾,阴中之阳的药就是菟丝子。
然后泽兰,它既有利水的作用,还有活血的作用。
黄芪合上枳实,张锡纯的方子。
上消化道大出血,就是一般该下三腔管的时候,有的人实在没办法放弃了。
下三腔管都止不住的话,我就用了一个特殊的止血药:花蕊石。
这个药比植物药要止血快的多,三七必须要炒,三七要炒成黄颜色,它止血效果就好,熬成……茜草和大黄炭、五灵脂,这几个药对上消化道出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肝中医医理探源---宁清东
西医对乙肝的认识。
乙肝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的,并可引发多器官损害的的一种疾病。
病毒性肝炎呈世界性分布,各国的感染率不同,全球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多达3.6亿,中国表面抗原携带者高达9300万,约占人口的7.18%,病毒性肝炎已成为我国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急性乙型肝炎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但约15%左右转变为慢性肝炎。
国内报告一组1357例急性乙肝,经2-10年的随访,发现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者分别为16%和2%,约0.6%发生肝癌。
急性肝炎的症状
急性肝炎感染后症状:患者近期出现低热、全身疲乏无力、食欲减退,伴有恶心、呕吐、厌油腻、肝区不适及尿黄等症状,休息后不见好转。
急性乙肝的分类症状:急性乙肝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1、急性黄疸型肝炎
(1)黄疸前期:多缓慢起病,发热轻或多无发热常出现关节痛、皮疹。
常见症状有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腻、恶心、呕吐、有时腹痛、腹泻。
本期平均持续5-7天。
(2)黄疸期:发热消退,自觉症状稍减轻,巩膜及皮肤出现黄疸,数日至3周内达到高峰。
尿色深黄可出现一过性粪便变浅。
肝区痛、肝大、质较软,有压痛和叩痛。
本期持续2-6天。
(3)恢复期:患者黄疸逐渐减轻、消退,大便颜色恢复正常,皮肤瘙痒消失,食欲好转,体力恢复,消化道症状减轻,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
本期一般1-2个月。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此型较多见,占急性乙肝的90%以上。
症状较轻,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等症状。
肝大、质较软,有压痛和叩痛。
此型肝
炎症状轻常被忽视诊断。
病程约2-3个月。
乙肝的传播途径
乙肝的传播途径通过血液和母婴垂直感染途径,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以及医源性途径传播,其中围生产期的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慢性感染的主要传播方式。
乙肝的发病机制
乙肝感染后病毒本身并无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但持续在体内复制的病毒经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加工递呈,近而激活的免疫应答反应可以诱发肝脏的病理损伤,约有50%--70%的乙肝病毒感染者有活跃的病毒复制和肝病慢性炎性改变。
目前西医的治疗方式
急性肝炎:早期应用干扰素300万U,皮下注射或肌注隔日一次,3-6个月为一疗程。
恶心,呕吐,厌油者给以葡萄糖加维生素B维生素C或门冬氨酸钾镁溶液,静滴。
也可用肝炎灵和病毒灵。
慢性肝炎:主要有聚乙二醇干扰素a和核苷(酸)类似物两大类药物。
西医治疗方式的评价
急性期治疗方法单一,极易转为慢性肝炎,如为急性重症肝炎,则病死率很高,可达60%-70%,即使恢复,也往往发展为肝硬化。
慢性期应用药物副作用大(如骨髓抑制、神经精神类症状、自身免疫等),价格高,多需长期甚至终身服药。
目前中医的认识
全国第六届病毒性肝炎会议讲本病定为黄疸、胁痛等范畴,并指出乙肝为湿热内蕴、邪毒内伏。
二者均可隐而不发或发而无黄,或发黄。
以阳黄居多,阴黄居少。
其病机为外感时邪疫毒(湿热),侵犯脾胃,郁蒸肝胆所致。
肝失疏泄,气滞血瘀则胁痛,胆汁外溢则胁痛,胆汁郁阻而逆行血分上溢目窍,外溢肌肤,发为黄疸。
病位在肝胆脾胃,病机由气入血、气血同病的演变过程。
围绕本病的常见症候,当代医家通过审证求因,对其病机的认识亦日趋深刻。
岑烈芳认为肝胆与脾胃在病变过程中相互影响;廖孔禹从湿温析证,认为六淫中的湿热外犯首先困扰脾胃,使气机升降失常,
若湿热不化,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胆汁外溢则为黄疸;肖新华强调湿郁,因时邪外感,表郁不达,体内水湿不能经汗或小便排除,水湿郁久化热,湿热郁蒸肝胆所致;秦贵满认为湿热夹毒侵袭使本病的始因,痰阻中焦,气滞血瘀才是病机的关键;秦伯未先生非常重视肝病治脾,认为肝病不和是关键所在,并分有木旺克土,土壅木郁等不同类型。
综上所述,其病机研究概括为湿热疫毒----由气及血----肝胆脾胃功能失调-----血脉受病,脉络淤阻发为胁痛;胆汁内淤,发为黄疸。
当前中医的治疗方法:
急性期多采用清热解毒,利胆退黄;慢性期多疏肝解郁,健脾和胃,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等治法。
对目前中西医治疗肝病的综合评价:
目前西医治疗仅仅着眼于乙肝病毒,治疗以消灭乙肝病毒为主,中医受到西医的影响,临床多采用药理分析有抗乙肝病毒作用的中草药,或对肝功某一项指标有改善的中草药,组方加减治疗。
中草药的抗病毒作用比西医基因水平的化学药物作用大小的太多了,仅是改善肝功的某一项指标能延缓或阻断乙肝的发展吗?区区一慢性肝炎治疗即如此大费周章,肝纤维化,肝硬化,腹水,肝肾综合症,肝性脑病,肝癌又该如何治疗呢?
古中医诊所对本病的认识:
古中医诊所研究团队在继承李可老学术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四大经典,紧密的贴近临床,现将本病的认识详解如下。
从解剖学中肝脏的进出通路,观察影响肝细胞的因素。
1、肝脏有2条入肝的血管和1条出肝的血管。
入肝的血管为肝动脉和门静脉,出肝的血管为肝静脉。
入肝的2条血管反复分支进入肝小叶汇入血窦,此时血窦内为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混合血,与肝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后经肝静脉输入下腔静脉。
2、门静脉系统及其属支收集腹盆部消化道(包括食管腹段,但齿状线以下肛管除外)、脾脏、胰腺和胆囊的静脉血回流入肝脏。
3、肝细胞不断地生成胆汁,胆汁中的胆盐是是参与消化吸收的主
要成分,进入肠道的胆盐在发挥生理作用后,90%在回肠末端被重吸收,经门静脉运回肝脏,此过程被称为肠肝循环,通过肠肝循环回到肝脏的胆盐对肝细胞分泌胆汁有很强的刺激作用。
肝脏的结构中肝动脉、肝静脉中的血液与全身的血液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由门静脉系统收集的消化道的血液,所以肝脏的环境与肠道有密切的关系。
从生理学中观察肝脏的特点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具有分泌、排泄、合成、生物转化及免疫等多种功能,是体内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主要分布器官,肝脏具有很强的储备功能和再生能力。
拥有如此强大的储备和再生能力,又是免疫系统的重要参与者,为何在乙肝病毒侵袭时,无论是目前的中医还是西医都不能彻底的消灭病毒,阻断疾病的发展,任由其向肝硬化,肝癌迈进呢?答案很简单,认识上的不足,死死地盯在乙肝病毒的复制上,仅仅计较化验单上的几项指标,西医治疗本身的局限性被目前的中医良好的继承。
李可老早在2008年的学术传承会议上明确的说过:中医的优势是整体观念,人是一个整体,疾病不过是人体整体失调在局部的表现而已。
观李老在其《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肝病五则一章中的论述:治疗本病当从调理三焦气化入手,保护脾胃元气为先,不使苦寒败坏中焦气化,急性期治则,茵陈蒿汤除人实、证实、脉实外,不用栀子、大黄;慢性期寒湿秽浊之邪充斥三焦,但当温养肝、脾、肾三脏之阳而救治之。
治疗乙肝,不能仅仅盯在乙肝病毒上,要想消灭病毒,就要改变病毒的生存环境,环境改变了,病毒自然就消失了;而不能用靶向药物去杀灭,这样只会激起对抗,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从肝脏的解剖学特点不难发现,肠道的环境决定肝脏的环境,改善肠道的功能,减轻肝脏的负担,给肝脏良好的血液供应,病毒的生存环境自然就改变了,以肝脏强大的储备和再生能力,自然能完全康复。
要想改善肠胃的功能,自然不是清热解毒、利胆退湿的方法,清
热解毒只适用与急性乙肝人群很少的一部分,即李老说的人实、脉实、证实者。
要想改善肠胃功能,活血化瘀能行吗?门静脉高压时,肠道本身就处于水肿的状态,运化水谷尚且费力,怎增运化药力,门静脉如此庞大的系统,活的了血吗?化的动淤吗?益气养阴办的到吗?养阴类的药物必定加重肠道的负担,再说乙肝病机的关键是湿邪为患,养阴类的药物不助湿吗?难道不是自相矛盾吗?疏肝解郁、健脾和胃说的很好,如果祛除不了湿邪能阻断疾病的发展吗?古人有湿邪为患,如油入面,难解难分之说,具体处方时改以哪类方剂为主呢?
古中医诊所对本病的治疗方法
挖掘《内经》,《伤寒论》的同时,参考现代的西医学,紧密的贴近临床,古中医诊所对本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湿邪是病机的关键,急性期湿热为主,可暂用清热利湿,多用大柴胡汤化裁;慢性期寒湿为重,自运太阴入手枢转少阳(通过调整肠道自身的神经体液调节、肠周围毛细血管和淋巴的循环,排除肠道内积聚的病理产物,恢复肠道正常的负压状态)兼顾少阴,只可温阳健脾祛湿,多以三仁汤、小柴胡汤、理中汤、四逆汤、真武汤化裁;佐以温下,桃核承气汤加减。
在肝硬化的代偿期,失代偿期,乃至肝癌的患者身上,古中医诊所运用以上见解成功的狙击了疾病,扭转了疾病的走向,成功的案例很多,摆脱了形而上的思辩方式,达到了治病必求其本的目的。
由此反证了古中医诊所提出的急慢性乙肝治则治法的科学性:以健脾化湿的方法改变大环境,影响乙肝病毒生存的小环境,达到消灭乙肝病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