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
《民报与新民丛报辩驳之纲领》
《<民報>與<新民叢報>辯駁之綱領》1906年4月18日近日《新民叢報》將本年《開明專制論》、《申論種族革命與政治革命之得失》諸篇合刊為《中國存亡一大問題》。
本報以為中國存亡誠一大問題,然使如《新民叢報》所雲,則可以立亡中國。
故自第四期以下,分類辯駁,期與我國民解決此大問題。
茲先將辯論之綱領,開列於下,以告讀者:一《民報》主共和;《新民叢報》主專制。
二《民報》望國民以民權立憲;《新民叢報》望政府以開明專制。
三《民報》以政府惡劣,故望國民之革命,《新民叢報》以國民惡劣,故望政府以專制。
四《民報》望國民以民權立憲,故鼓吹教育與革命,以求達其目的;《新民叢報》望政府以開明專制,不知如何方副其希望。
五《民報》主張政治革命,同時主張種族革命;《新民叢報》主張政府開明專制,同時主張政治革命。
六《民報》以為國民革命,自顛覆專制而觀,則為政治革命,自驅除異族而觀,則為種族革命;《新民叢報》以為種族革命與政治革命不能相容。
七《民報》以為政治革命必須實力;《新民叢報》以為政治革命只須要求。
八《民報》以為革命事業專主實力,不取要求;《新民叢報》以為要求不遂,繼以懲警。
九《新民叢報》以為懲警之法,在不納租稅與暗殺;《民報》以為不納租稅與暗殺,不過革命實力之一端,革命須有全副事業。
一O《新民叢報》詆毀革命而鼓吹虛無黨;《民報》以為凡虛無黨皆以革命為宗旨,非僅以刺客為事。
一一《民報》以為革命所以求共和,《新民叢報》以為革命反以得專制。
一二《民報》鑒於世界前途,知社會問題必須解決,故提倡社會主義;《新民叢報》以為社會主義,不過煽動乞丐流民之具。
以上十二條,皆辯論之綱領。
《民報》第四號刻日出版,其中數條皆已解決。
五號以下,接連辟駁,請我國民平心公決之。
广东省深圳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五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12、《韩非子》里记载了一则“郑人买履”的故事,“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返归取之。
及返,市罢,遂不得履。
”从中得出的最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A.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B.政府对商业活动实行严格管理C.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D.家庭手工业发展13、古代有位思想家提出“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这位思想家是 ( )A.老子 B.李贽 C.朱熹 D.王阳明14、据钱穆《国史大纲》记载:“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
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由此可知当时( )A.相权不断被削弱,皇权得以强化B.君权不断被削弱,相权得以强化C.地方权力削弱,中央权力加强D.相权对君权有制约作用15、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
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
”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 ( ) A.19世纪70年代B.19世纪80年代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20年代16、近代中国某一报纸刊登过如下文章:《民族的国民》、《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告非难民生主义者》,该报纸是( )A.《时务报》 B.《国闻报》 C.《申报》 D.《民报》17、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
这一“重大改革”是( )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C.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18、据《199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导致表中1990年--1994年我国经济发展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B.经济全球化的推动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根本上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19、“要触犯当时的社会制度,就必须从制度上剥去那一层神圣外衣。
辛亥革命复习
变化:由反满到民族统一,再到反帝 ;趋势:由狭 隘的民族主义走向正确的民族主义
重点二:临时约法
背景: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即将就任临时大总统
目的:限制袁世凯,维护民主共和政体 内容:主权在民,保障人权;实行三权分立;责任内阁 意义:否定专制制度,确立民主共和政体;是中国宪政的里程碑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佩弗在《远东》中说:“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 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 种政体,而是一代人。”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荒唐可笑”是因为仿制品不适合中国国情 B.由于当时领导者的局限性,这种政体在中国失败 C.“悲惨地结束”是指辛亥革命没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D.“仿制品”是指共和政体、三权分立、联邦制等政治体制
【答案】(1)变化:从重儒家经典向突出共和国宗旨转变; (2分) 作用: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有助于宣传和维护民主共和。 (4分)
能力训练二 材料一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 主”、“民权”、“民国”和“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 达4 200万份,读报纸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 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陈玉申《晚清报业史》 材料二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 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 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 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中华民国人,我 非中华民国人。” ──范小方等《戴季陶传》 综合两则材料,你又将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答:从材料一看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大大提高了 国民参政、议政意识等;从材料二看辛亥革命传播民主思想的范 围十分有限,没有改变当时中国,尤其是农村的现状。从整体来 看辛亥革命对城市和乡村的影响是不平衡的、民主共和观念深入 人心有个过程,辛亥革命只是个开端。
《民报》和《新民丛报》的论战——一百多年前的民族命运大讨论
《民报》和《新民丛报》的论战——一百多年前的民族命运大讨论《民报》从 1905 年 11 月 26 日创刊到 1908 年 10 月被日本政府封禁,共出24 号。
它是孙中山和同盟会从事宣传活动的主要阵地,主要编辑和撰稿人有陈天华、胡汉民、汪精卫、章太炎等。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第一次公开揭橥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后来又在《民报》周年纪念大会上作《三民主义与中国民族之前途》的演讲,详细阐述了三民主义。
因而,宣传三民主义,成为《民报》的宗旨。
在第 3 号上,《民报》还提出“六大主义”为其办刊方针,内容是:1.颠覆现今之恶政府;2.建设共和政体;3.土地国有;4.维持世界真正之平和;5.主张中国日本两国之国民的联合;6.要求世界列国赞成中国之革新事业。
革命党人在同盟会成立后开展的宣传活动,影响最大、声势最壮的是开展与改良派的论战。
从《民报》创刊后,革命派宣传家就针对《新民丛报》上宣扬的改良主义论点,开展批评。
《新民丛报》是梁启超于 1902 年 2 月创办的宣传改良主义和西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阵地。
其创刊号《本报告白》宣布办报宗旨三条:“一、本报取大学新民之义,以为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
中国所以不振,由于国民公德缺乏,智慧不开,故本报专对此病而药治之。
务采合中西道德以为德育之方针,广罗政学理论以为智育之本原。
二、本报以教育为主脑,以政论为附从。
但今日世界所趋重在国家主义之教育,故于政治,亦不得不详。
惟所论务在养吾人国家思想,故于目前政府一二事之得失,不暇沾沾词费也。
三、本报为吾国前途起见,一以国民公利公益为目的,持论务极公平,不偏于一党派;不为灌夫骂座之语,以败坏中国者,咎非专在一人也;不为危险激烈之言,以导中国进步当以渐也。
”《新民丛报》在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方面,客观上进行了大量的反封建思想启蒙工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但是,它坚持渐进改良的政治主张,反对革命宣传和激烈行动,尤其是 1903 年 11 月梁启超游美回日本后,政治态度和言论大变,公开宣称:“呜呼,共和共和……吾与汝长别矣!”对于革命,他公开表示:“刀加吾颈,枪指吾胸,吾敢曰期期以为不可、期期以为不可也”。
研析命题规律,明确方向引领——2023年安徽中考历史试题评析
h i%p q r———Y)0`a bY)c E d e0B f2023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在落实《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精神的基础上,突出历史学科特色,体现立德树人的导向,注重历史学科关键能力和历史核心素养的考查。
虽然整套试卷延续了往年安徽中考试卷的风格,但我们也应注意到,2023年安徽中考历史试题也出现了一些具有风向标性的新变化,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
这对2024年的中考历史复习有着明显的导向性,理应引起我们考生的关注。
一、聚焦主干知识,考查学科能力中考历史考查的多为主干知识。
2023年,安徽中考历史集中考查了百家争鸣、新文化运动、红军长征、第一个五年计划、“两弹一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亚历山大东征、工业革命、苏联模式、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等考点。
这些考点不仅是教材的主干知识与核心要点,也是历年常考的高频考点。
所以,我们在今后的复习中还是要高度重视基础知44识的夯实,关注教材中的主干知识,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2023年安徽中考历史试题命题者尽量规避所谓的“押题”。
例如,与2023年相关的重大周年事件,在今年的中考中便没有特别体现。
所以,聚焦主干知识才是正确的做法。
这里,建议学生在复习时对照近几年的中考历史试题,找出常考的考点,从而做到心中有数。
当然,那些往年较少涉及的主干知识也需要注意。
【例1】(2023·安徽·5)1905年《民报》创刊后,陆续发表了《民族的国民》《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驳革命可以召内乱说》等文章。
这反映出《民报》作者群体( )A.倾向改良B.主张革命C.拥护君主立宪D.赞成君主专制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的革命思想。
结合材料关键信息“《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驳革命可以召内乱说》”等内容可知,这些文章驳斥了他人对革命的批判,这反映出《民报》的作者群体主张革命,B项正确。
《民报》与《新民丛报》辩驳之纲领
《民报》与《新民丛报》辩驳之纲领民报编辑部近日《新民丛报》将本年《开明专制论》、《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诸篇合刊为《中国存亡一大问题》。
本报以为中国存亡诚一大问题,然使如《新民丛报》所云,则可以立亡中国。
故自第四期以下,分类辨驳,期与我国民解决此大问题。
兹先将辩论之纲领,开列于下,以告读者。
一《民报》主共和;《新民丛报》主专制。
二《民报》望国民以民权立宪;《新民丛报》望政府以开明专制。
三《民报》以政府恶劣,故望国民之革命;《新民丛报》以国民恶劣,故望政府以专制。
四《民报》望国民以民权立宪,故鼓吹教育与革命,以求达其目的;《新民丛报》望政府以开明专制,不知如何方副其希望。
五《民报》主张政治革命,同时主张种族革命;《新民丛报》主张政府开明专制,同时主张政治革命。
六《民报》以为国民革命,自颠复专制而观,则为政治革命;自驱除异族而观,则为种族革命;《新民丛报》以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不能相容。
七《民报》以为政治革命必须实力;《新民丛报》以为政治革命只须要求。
八《民报》以为革命事业专主实力不取要求;《新民丛报》以为要求不遂,继以惩警。
九《新民丛报》以为惩警之法在不纳租税与暗杀;《民报》以为不纳租税与暗杀不过革命实力之一端,革命须有全副事业。
十《新民丛报》低毁革命而鼓吹虚无党;《民报})以为凡虚无党皆以革命为宗旨,非仅以刺客为事。
十一《民报》以为革命所以求共和;《新民丛报》以为革命反以得专制。
十二《民报》鉴于世界前途,知社会问题必须解决,故提倡社会主义;《新民丛报》以为社会主义不过煽动乞丐流民之具。
以上十二条皆辩论之纲领、民报第四号刻日出版,其中数条皆已解决,五号以下接连辟驳。
请我国民平心公决之。
(原刊1906年《民报》第三期号外)参看《简史》123~124页,《通史》(一)825~833页。
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八年级上册(单元内分课时呈现)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解析版)
八上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1.(2023·山东东营·统考中考真题)章士钊在《孙逸仙·自序》中写道:“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此语旨在说明()A.孙中山是“反清英雄第一人”B.孙中山是革命党公认的领袖C.孙中山是武昌起义的领导者D.孙中山是黄花岗起义的指挥者【答案】B【详解】据所学可知,题干“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意在说明孙中山已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孙中山早年从医人转为医国,从变法改革到投向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成为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领导民主民族革命的伟大历程中,建立革命团体,建立政党,确立三民主义,领导武装起义,这一系列活动,使孙中山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B项正确;孙中山称赞洪秀全是“反清英雄第一人”,排除A项;孙中山并未直接领导武昌起义,排除C项;黄花岗起义的指挥者是黄兴,排除D项。
故选B项。
2.(2023·安徽·统考中考真题)1905年《民报》创刊后,陆续发表了《民族的国民》《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驳革命可以生内乱说》等文章。
这反映出《民报》作者群体()A.倾向改良B.主张革命C.拥护君主立宪D.赞成君主专制【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材料“1905年《民报》创刊后,陆续发表了《民族的国民》《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驳革命可以生内乱说》等文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革命派以《民报》为阵地,宣传自己的主张,倡导革命,利用报刊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做了舆论上的准备,反映出《民报》作者群体主张革命,B项正确;清末维新变法运动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倡导改良,《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大力宣传三民主义,与改良派的保皇言论进行辩论,其宣传突破了改良思想,排除A项;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民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刊物,排除C项;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不赞成君主专制,排除D项。
历史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高看真题
第10课鸦片战争1.(2018·天津高考·5)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具结承诺:“懔遵钦定新例,不敢夹带鸦片。
倘查出本船有一两鸦片,愿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若查无夹带鸦片,应求恩准照常进埔贸易。
良歹分明,情甘帖服。
”这表明当时()A.政府对于禁烟态度坚决B.禁烟政策得到各国政府公认C.鸦片贸易已实现合法化D.走私鸦片不再享有治外法权2.(2018.4·浙江高考·8)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
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
”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A.领事裁判权B.开放通商口岸C.片面最惠国待遇D.居住及租地权3.(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8)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
这说明当时()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4.(2018.11·浙江高考·9)有学者指出:“今日没有人会替一手持枪、一手兜售毒品的恶霸行为辩护;但这一众所认同的观点,依旧未把毒品本身当作问题的关键。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们不应忘记,近代历史上,以维护可耻的毒品贸易为目的发动的两次侵略战争发生在()A.1840年、1856年B.1840年、1883年C.1860年、1894年D.1860年、1900年1.(2017·江苏高考·6)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
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贫富不均B.莠民作乱C.民性懦弱D.吏治败坏1.(2015·山东高考·15)“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
江西省新余一中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江西省新余一中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2014、11)命题、审题:新余一中高三历史备课组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1.《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武公九年春,武公与长子括,少子戏,西朝周宣王。
宣王爱戏,欲立戏为鲁太子。
……夏,武公归而卒,戏立,是为懿公。
”材料反映出A.当时宗法制已经很难得到实行B.姬括将会成为当时鲁国的小宗C.周宣王在诸侯王中的威信很高D.个人好恶是立嗣君的主要标准2.钱穆认为,唐代中央的监察官变成了地方行政官,这是一大缺点。
钱穆针对的是A.刺史 B.三省长官 C.御史台 D.总督巡抚3.南开大学教授李治安认为: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正一反一合”阶段的“合”。
作者认为行省制A.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B. 巩固了元朝的中央统治和国家的统一局面C.主要着眼于政治上的统治和军事上的控制D.充分借鉴郡县制优点和摈弃宋政治制度缺点4.《通典·田制》规定:“其永业田,亲王百顷,职事官正一品六十顷,郡王及职事官从一品各五十顷……石骑尉、武骑尉各六十亩”,“丁男给永业田二十亩”。
这反映出唐朝的均田制A.助长了土地兼并的风气 B.以发展军事为主要目的C.维护了农民的根本利益 D.对特权阶层存在双重性5.丝绸之路是中国联系西方的“国道”。
汉代的丝绸之路可以见证A.灌钢法技术制作的兵器外销 B.火药传播到欧洲及世界各地C.“井渠”技术向西传到西域 D.大量精美的瓷器远销海外6.右图东汉画像砖反映了集市场景,集市外围四面建门墙,十字形的市道划分出四大交易区,各区内有长廊式建筑。
对此,下列分析或推测符合史实的有①当时对商业管理相当严格②远方富商衣丝乘车来此交易③集市与住宅区严格分离④城郊的集市设有“草市尉”管理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7.古代有位思想家提出“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第三单元大单元整合-2024-2025学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上课课件(深圳专版)
5.[史料实证](2023•福建中考)某校历史社团开展研究性学习,查找到两张学生文凭: 一张是京师大学堂的毕业文凭,落款是“宣统元年”;另一张是京师第一蒙养院附设女 子小学堂文凭,落款是“中华民国元年”。上述纪年方式的变化反映了( C ) A.新式学校的出现 B.女性地位的提高 C.历史发展的潮流 D.封建制度的结束
2.[时空观念](2023•广东中考)
命令 ………… (三)……工程八营,以占领楚望台军械库为目的。 ………… (五)四十二标一营左队进攻汉阳城…… (六)四十二标二营占领汉口大智门、硚口一带。 …………
总司令 蒋翊武
与此“命令”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
A.武昌史解释 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异同 (1)异:前者要求在维护清政府统治的前提下进行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后者主张用 暴力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同:均属于资产阶级,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目的都是挽救民族危亡,反对外来侵略。
学识进阶 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这决 定了它提不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不能发动和依靠广大群众进行革命,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历史证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也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 胜利。
泛而持久的影响
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
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项目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背景 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相 目的 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同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点 结果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作用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主题二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
大单元•整合
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
駁新民叢報最近之非革命論(節錄)精衛(汪兆銘)頃見“新民叢報”第四年第三號“開明專制論”第八章,論開明專制適用於今日之中國。
其第一論綱雲:中國今日萬不能行共和立憲制之理由。
其發端數語曰:“中國今日,固號稱專制君主國也,於此而欲易以共和立憲制,則必先以革命,然革命決非能得共和,而反以得專制。
”嗟夫,論者亦中國之一人也,而乃為是言,是烏可以無辨?方吾之為此駁論也,下筆時,心滋不悅。
蓋論者吾仇也,非私仇,乃公仇也。
與吾仇筆墨相見,非餘所欲也。
然吾之為駁論也,非第欲以折論者,將以質諸天下之人,而決其是非也。
故論者雖吾仇,姑強抑吾怒,平其心以立於相對辨論之域。
於是當定驅論之範圍,原著有雲:“請先將波倫哈克學說,及此數紙中狂夫之言,一一遵論理,據歷史,推現象,以賜答辨。
”又曰:“答辨本章,固所歡迎,若欲駁開明專制論者,則請俟全文出版,乃賜教言,否則恐枉筆墨也。
”吾今乃即以此為駁論之範圍。
先辨波倫哈克之說,所以破革命不能得共和反以得專制之妄也;次駁論者之非革命論,所以破中國革命不能得共和反以得專制之妄也。
此為本論之主點。
中有對於論者之開明專制論,加以駁議。
蓋論者既盛言“今日中國國民非有可以為共和國民之資格”,則必以開明專制望之今日之政府,故吾不能已於言。
固知全文尚未出版,然苟使論者見之,庶不至於枉費筆墨也。
此為本論之從點。
最後乃對於論者理論上不完全之點,及其作繭自縛之苦處,稍加糾正,俾今後之毋易其言也,此非本論之必要。
故為附論。
其他在駁論之範圍外者,則概不齒及。
舉二例以言之:(一)論者有雲:“某報(此指本報)凡發刊兩號,而其文殆無不自相矛盾,如此文(此指本報第一號所載“論中國宜改創共和政體”)與前述某氏之說(此指本報第二號所載“民族的國民”論中所述孫君之言)即其極矛盾者也。
”夫文成於一人之手,而自相矛盾,此可譏者也。
文成於二人之手,而意見不同,此不能以為矛盾也。
此二論文,一為思黃之作,一為吾之作。
吾與思黃之所見,不必盡同,此不能咎為黨見紛歧也。
清末《新民丛报》与《民报》论战中的“国民”议题
引言为近代法治国家塑造合格国民,是中国近代法律史上的常见议题。
该议题的起源,可追溯至清末新政时期。
在20世纪初,思想界与言论界部分人士提出了“国民程度不足论”。
该论点的要旨为:当时多数中国国民并不具备近代国民所必须具备的智力、道德或法政知识水平,因此中国不能遽行立宪,而须经一定时期的预备工作,待“国民程度”发达圆满,才能实施包含国民参政权在内的近代宪法。
这种意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实践:鉴于“民智未开”,正式国会被宣布必须迟至1916年召开;当各省咨议局首度进行议员选举时(1909年),只有0.42%的中国人获得选举权。
因此,严肃对待和反思该时期言论中的“国民程度”议题(或简称“国民”议题),对于更为透彻地理解清末变法的思想与实践,具有足够深刻的助益。
“国民程度论”不单纯是为拖延改革而寻找到的借口,也不仅是对底层民众的阶级偏见,它是当时中国顶尖知识分子集体性思考和论争的产物。
因此,有必要从思想史的层面严肃地把握和厘清这一议题,并初步探究该议题的思想乃至学理根源。
1905至1907年间发生在革命、立宪两派之间的思想激战,便是“国民程度”议题的发展高潮。
本次论战的平台,主要是立宪派刊物《新民丛报》和革命派机关报《民报》。
论战的主将,一方是《新民丛报》主笔梁启超,另一方则是陈天华、汪兆铭、胡汉民等革命派人士。
在论战中,双方就革命是否会招致列强干涉和瓜分、种族革命是否需要与政治革命并举、社会革命与土地革命是否为中国所必需、中国能否实行共和政治等重大议题,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辩论。
在争论中国能否实现共和立宪政体时,“国民程度”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研究此次论战的部分学界成果,已涉及“国民程度”这一主题。
但总体而言,相关作品对该主题的探讨皆稍嫌简略,一方面未能系统厘清论争双方在“国民”议题上的辩论逻辑,另一方面也缺少对该议题之思想根源的探讨。
本文尝试以革命、立宪两派“国民程度”之争为核心研究对象,并兼及该议题在清末乃至中国近代史上的发展历程。
通用2024高考历史备考双练之政治史考点12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十年真题练含解析
考点12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1.(2024全国Ⅲ卷·29)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由诏书稿上加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
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
”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A.是否赞同共和体制 B.政府组建的主导权C.是否进行社会革命 D.临时大总统的人选【答案】B【解析】据材料“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和“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可知双方争辩的是由谁组建政府,即政府组建的主导权,故选B项;据材料可知双方都强调共和制度,解除A项;材料提及共和政府的组织属于政治革命,不是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是实现平均地权,解除 C项;材料强调的是共和政府的主导权,据所学孙中山同意只要袁世凯赞同共和,中华民国政府的总统就让位给袁世凯,解除D 项。
2.(2024·天津高考·7)《纽约时报》驻汉口记者报导,湖北革命军发布公告宣称: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马上处死;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复原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
从报导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 )A.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具有显明的革命目标C.获得国际舆论的支持 D.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答案】B【解析】通过题干中“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复原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可知湖北革命军的革命目标特别明确,故选B项;通过题干可知,该公告的针对对象是士兵,并且,辛亥革命并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依靠对象仅是军队,解除A项;题干中并没有提及其他国家对辛亥革命的看法,解除C项;依据题干中“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马上处死”,可知辛亥革命并没有反帝,解除D项。
3.(2024·海南高考·7)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正式建立了县试、省试、京试三级考试制度。
考试科目以诗、文为主,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而出自太平天国颁布的诏令。
上海市历史卷文档版(有答案)-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薄中登记。
”这一规定最有可能出现在A.古代埃及B. 古代印度C. 古代希腊D. 古代中国2.下图所示为某一宗教的发源地和传播路线,这一宗教是A. 犹太教B. 佛教C. 基督教D. 伊斯兰教3.炎帝是我国传说中的英雄,又称神农氏。
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耒、耜等生产工具。
这些传说A.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B.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D.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4.右图反映的情景式A.柏拉图在雅典学园讲课B.中世纪大学教师在授课C.主教与教士讨论教会事务D.民间艺人吟诵《荷马史诗》5.儒学成为官学是由哪位思想家的主张直接促成的?A.孔子B. 孟子C. 董仲舒D. 朱熹6. 唐朝贵族的体育活动广泛多样,马球运动尤为盛行。
下列与此现象有关的史实是A.丝绸之路的繁盛使洗浴的风物传入中国B.海上丝绸之路带来了国家财富的增长C.朝贡贸易加强了与南洋诸国的交流D.民间海外贸易因海禁政策取消再度活跃7.古代有一位汉族士大夫教他十七岁的儿子学习鲜卑语、弹琵琶。
儿子通晓这些技能之后,以此侍奉达官贵人,深得他们宠爱。
这一情形最有可能发生在、A.秦朝B. 西汉C. 唐朝D. 北齐8.王安石认为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本在于生产少,生产少儿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
为根本上解决问题他颁布了A.募兵法和保甲法B. 青苗法和农田水利C. 将兵法和均衡法D. 方田均税法和科举新法9.将粘土上刻成一个个单字,烧硬后用于排版印刷。
印完一版,单字可以卸下以备再用。
此项技术最早记载于A.《史通》B. 《农政全书》C. 《农书》D. 《梦溪笔谈》10.元代加强了对疆域的有效管理,其中管辖琉球的机构是A.江浙行省B. 宣政院C. 中书省D.澎湖巡检司11.为了完成下列“中外文化交流”时间轴,在“?”出应填上A.日本派出遣唐使B.严复所译《天演论》发表C.火药传入阿拉伯地区D.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1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革命民主主义思潮
革命民主主义思潮革命民主主义思潮是20世纪初年中国社会进步思潮的主流。
它产生、形成,进而走向高涨的历程给中国社会留下的印记是深刻的,影响是深远的,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前进。
(一)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政治思想,革命民主主义思潮的兴起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背景。
首先,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为革命民主主义思潮的兴起提供了经济基础。
自甲午战后开始初步发展的民族资本主义,在20世纪初年又出现了发展高潮。
与此相适应,中国民族产阶级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力量也随之成长起来,他们虽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但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他又有着要求抵抗外国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侵略和解除封建束缚,发展本国资本主义的愿望。
此外,海外华侨资产阶级由于在外饱受欺凌而又得不到本国政府的保护,容易同情革命。
这些均为革命民主主义思潮提供了阶级基础。
尤有必要指出,随着新式教育的推广,形成了新型知识分子群,他们直接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对民族危亡和封建专制毒害的认识更为深刻,对社会变革的情绪更为强烈。
他们的出现为革命民主主义思潮的勃兴提供了主要载体。
其次,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直接刺激了这一思潮的产生和发展。
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有增无减,侵略步伐大大加快,瓜分中国之议甚嚣尘上。
他们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强行输入资本和商品,占领中国市场。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华民族的灾难空前严重。
在“保全主义”的名义下,帝国主义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和争夺,中华民族处在危急之中。
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为紧迫的历史任务。
它促使更多的爱国志士起来进行斗争,“天下爱国志士,莫不焦心竭虑,忧国之将亡,思有以挽回补救之策。
”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腐朽设落的清政府为了自己的私利,对国内人民的压迫剥削更是变本加厉,对外则出卖利权,妥协投降,尤其在20世纪之后,它更成了“洋人的朝廷”。
清政府的倒行逆施激起了人民的强烈反对。
它也就成了各种社会矛盾的焦点。
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原卷版)三年(2022-2024)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三年(2022-2024)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0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1.(2024·河北·中考真题)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要求民族独立、政治民主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它使革命派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成为民主革命的鲜明旗帜。
“它”指的是()A.《天朝田亩制度》B.“扶清灭洋”C.三民主义D.民主与科学2.(2024·四川德阳·中考真题)《中国断代史》中写道,“推翻帝制,是对中国历数千年而根深蒂固的封建主义的一次毁灭性的破坏,而资本主义的政治观念和制度……都在中国得到了实践。
”材料评述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戊戌变法D.五四运动3.(2024·湖北武汉·中考真题)下图是1912年四川军政府铸造的银币,银币背面上方铸“中华民国元年”,中间铸刻的篆书“汉”字取代了惯例使用的代表封建帝制皇权的蟠龙图案。
这一变化可以佐证辛亥革命()A.追求民主共和B.掀起实业救国热潮C.废除科举制度D.推翻北洋军阀统治4.(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维恩图是一种关系型图表,可以很好地用其比较历史事件。
如下图所示,重叠部分是两个历史事件的共同点,应填写()A.救亡图存B.自强求富C.扶清灭洋D.三民主义5.(2024·贵州黔南·中考真题)1935年,电影《渔光曲》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荣誉奖,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该影片获奖的时间换算成民国纪年是()A.民国二十年B.民国二十二年C.民国二十四年D.民国二十六年6.(2024·广东·中考真题)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初,入同盟会者激增,“一日附者率数千”,趋炎附势之徒也竞相加入,借以获得进身之阶。
这反映了()A.民主革命任务完成B.辛亥革命潜藏危机C.民生主义初步实现D.军阀割据局面形成7.(2024·贵州黔南·中考真题)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
辛亥革命高考试题整理
辛亥革命高考试题一、选择题1.(2016年北京卷·17)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
图9和图10分别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
这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图9 图10①革命党人把广告当作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②民国成立后商人积极投身中国政治变革的浪潮③商人利用时局巨变及时调整营销策略④民主共和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2016年江苏卷·10)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B.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C.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D.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3.(2016年上海卷·24)“国体初建,民权来张,是以野心家竟欲覆民政而复帝制……所幸革命之元气未消,新旧两派皆争相反对帝制自为者,而民国乃得中兴。
”这段文字写于A.19世纪中期B.19世纪末期C.20世纪初期D.20世纪中期4.(2016年上海卷·34)1912年12月某报载“女士大骂参议员”一文,写道:“当民军起义时代……女子牺牲生命财产,与男子同功,何以革命成功,竟弃女子于不顾?女子亦组织中华民国之重要分子,二万万女同胞,当然与男子立于平等之地位。
……即袁大总统不赞成女子有参政权,亦必不承认袁为大总统。
”这则新闻说明A.女性的平等意识日益增强B.女性在辛亥革命中作出了贡献C.部分女性反对袁世凯上台D.女性争取参政权的道路艰难曲折5.(2015·浙江文综·19)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A.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世界潮流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D.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6.(2015·北京文综·16)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
【中考真题】2023年安徽省中考历史真题(附答案)
2023年安徽省中考历史真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商鞅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韩非认为“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据此可知,二人都主张()A.无为而治B.因势而变C.兼爱非攻D.尊卑有序2.东晋南朝时期,除了大小城市中列肆贩卖、摆摊设点的正规“市”之外,还有农民临时集市的“草市”,军队设的“军市”,与周边民族进行贸易的“互市”等,星罗棋布,遍布各地。
这反映当时()A.商业贸易活动的频繁B.长期分裂局面的结束C.市突破了时间的限制D.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3.下图为某朝代的都城平面示意图。
该朝代是()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4.1888年广州海关《贸易报告》称:“洋纱供应大量增加,造成对洋布的需求削减,进口洋纱和土纱混合织成的土布比同样成本的任何洋布都便宜耐穿,更适合民众的需要”。
这说明土布的生产和销售()A.具有抵制外国资本的作用B.受到官办企业严重挤压C.使中国走上了自强的道路D.完全依赖于洋纱的进口5.1905年《民报》创刊后,陆续发表了《民族的国民》《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驳革命可以生内乱说》等文章。
这反映出《民报》作者群体()A.倾向改良B.主张革命C.拥护君主立宪D.赞成君主专制6.1921年3月8日,陈独秀撰文说“我们中国的诗礼人家,有客来访时,若男主人不在家,女主人必定隔着门帘回答说:‘我家里没有人。
’……所以中国妇女,第一必须取得法律家所谓‘自然人’的资格,然后才能够说到别的问题”。
这可佐证新文化运动()A.提倡科学主义B.推崇诗礼教化C.维护法律权威D.关注男女平等7.黄镇将军在亲历某历史事件过程中创作了由二十四幅漫画组成的画集,被誉为“真实的革命史料”,下图所示为其代表作。
据此判断,该“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井冈山会师D.红军长征8.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对经济、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93亿元,超过计划15.3%。
八年级上学期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同步导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精品学案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借助史料,了解同盟会政治纲领与三民主义的关系。
唯物史观:通过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思考孙中山成为革命先行者与他一系列革命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孙中山的革命之路。
家国情怀:通过了解孙中山思想的转变,学习革命先驱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结合的爱国精神和为中华之崛起而勇于探索献身的精神。
【知识梳理】一、思想的转变根据右侧材料,并结合课本,写出孙中山寻求的救国方式是什么。
他推行这一方式的原因有哪些?(1)方式:革命。
(2)原因: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对清政府失望,认为只有通过革命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
二、思想的传播1.原因:《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
2.表现: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迅速传播,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著作;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纷纷建立。
三、兴中会与同盟会1.完善兴中会、同盟会的相关内容。
名称兴中会同盟会成立时间1894年1905年地点檀香山日本东京纲领振兴中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2.“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一革命纲领后来被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简称为“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3.由“以互相联络为要”可以看出,孙中山创办中国同盟会的目的是什么?中国同盟会的创办有什么作用?(1)目的: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2)作用: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课堂训练】1.1894年6月,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国家不应片面追求坚船利炮,而要大力发展经济,变法自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节录)精卫(汪兆铭)顷见“新民丛报”第四年第三号“开明专制论”第八章,论开明专制适用于今日之中国。
其第一论纲云:中国今日万不能行共和立宪制之理由。
其发端数语曰:“中国今日,固号称专制君主国也,于此而欲易以共和立宪制,则必先以革命,然革命决非能得共和,而反以得专制。
”嗟夫,论者亦中国之一人也,而乃为是言,是乌可以无辨?方吾之为此驳论也,下笔时,心滋不悦。
盖论者吾仇也,非私仇,乃公仇也。
与吾仇笔墨相见,非余所欲也。
然吾之为驳论也,非第欲以折论者,将以质诸天下之人,而决其是非也。
故论者虽吾仇,姑强抑吾怒,平其心以立于相对辨论之域。
于是当定驱论之范围,原著有云:“请先将波伦哈克学说,及此数纸中狂夫之言,一一遵论理,据历史,推现象,以赐答辨。
”又曰:“答辨本章,固所欢迎,若欲驳开明专制论者,则请俟全文出版,乃赐教言,否则恐枉笔墨也。
”吾今乃即以此为驳论之范围。
先辨波伦哈克之说,所以破革命不能得共和反以得专制之妄也;次驳论者之非革命论,所以破中国革命不能得共和反以得专制之妄也。
此为本论之主点。
中有对于论者之开明专制论,加以驳议。
盖论者既盛言“今日中国国民非有可以为共和国民之资格”,则必以开明专制望之今日之政府,故吾不能已于言。
固知全文尚未出版,然苟使论者见之,庶不至于枉费笔墨也。
此为本论之从点。
最后乃对于论者理论上不完全之点,及其作茧自缚之苦处,稍加纠正,俾今后之毋易其言也,此非本论之必要。
故为附论。
其他在驳论之范围外者,则概不齿及。
举二例以言之:(一)论者有云:“某报(此指本报)凡发刊两号,而其文殆无不自相矛盾,如此文(此指本报第一号所载“论中国宜改创共和政体”)与前述某氏之说(此指本报第二号所载“民族的国民”论中所述孙君之言)即其极矛盾者也。
”夫文成于一人之手,而自相矛盾,此可讥者也。
文成于二人之手,而意见不同,此不能以为矛盾也。
此二论文,一为思黄之作,一为吾之作。
吾与思黄之所见,不必尽同,此不能咎为党见纷歧也。
使当决议时代,则定于一,而入于实行;使当讨论时代,则人各得自由以发其思。
今宣示于报章者,为决议乎?为讨论乎?矛盾之诮,何无因也!故吾今为驳论,亦第就论者与吾相论难之处,为之辨诘,然使吾说果足以破论者之根据,则论者更无以难思黄也。
(二)论者有诋讠其民生主义之语,当别有专论者,不在此驳论之范围。
以上皆定驳论之范围,今以次入于本论。
第一关于波伦哈克学说之评论论者言革命不能得共和反以得专制,其唯一之论据,在波氏学说之一片断。
然则论者所以“由美洲来而梦俄罗斯者”(此论者自述,语见“新民丛报”)皆波氏为之主动也。
原著辞繁不杀,而其所深恃笃信者,只波氏立说而已。
然则谓波氏之说,为论者脑海之主宰,亦不为过。
苟破波氏之说,则所谓“革命决非能得共和而反以得专制”者,其根据可谓全破,而论者亦将无他说以非难革命也。
凡对于他人之说而下驳论者,与其寻其枝叶,不如叩其根据。
即如波氏之说,穷革命之流弊,可谓备矣。
吾若绍介他学说以与之对抗,则亦能历数革命之良果。
如佛兰西法学者仙治罗氏所著“宪法要领”,即为纯粹之革命论者也。
而政治学者亦谓国家至不能以改良政策达其目的时,则当以革命为例外手段,是故革命者,应于国家活动之必要而生者也。
由是则历史上所示革命之良果,革命家当思循而则之,而革命之恶果,当思鉴而避之。
撷其良果以鼓吹革命,与撷其恶果以非议革命,均无当也。
故吾辨波氏之说,不与辨革命之流弊,而与辨非难革命之根据。
波氏立说之根据,论者曾译其一二语云:“共和国者,于人民之上,别无独立之国权者也,故调和各种利害之责任,不得不还求之于人民自己之中”。
此实波氏之说之根据也。
彼以为共和国之人民,利益竞争,舍自己之外,更无他人能调和之,使其自力不能调和,则必破坏纷扰,而不得不复归于专制。
故曰:因于革命而得共和政体者,往往酿成民主专制。
其所以得为此结论者,根据使然也。
今所最宜辨明者,则波氏之根据果正当否?欲下判断,当先研究波氏所云“共和国者于人民之上别无独立之国权”,其意义若何,此当参考波氏所著国家论,方能得其完义者也。
波氏之国家论,以君主为国家统治之主体,而以领土及臣民为国家统治之客体。
其原著第二编,论专制君主政体,略谓专制君主政体之本质,在以国家之人格,归属于君主之一身,故路易十四世尝云:“朕即国家”,即此义也。
然从政治上之侧面而观,则当以腓列特列大王之言补之,王曰朕乃国家之从仆,盖国家乃为集合体而存故也。
其第二节论立宪君主政体,略谓立宪君主政体,以国家之人格,归属于君主之一身,与专制君主政体无所异,故其归结之语曰:“国家之人格,不外于君主之国法上之人格”。
是故波氏者,乃以君主与国家同一视之者也,而土地人民,则以为国家统治之客体。
人民各为利益,而相竞争,君主则立于利害关系之外,而超乎其上,以判断之,故能以平衡的正义,调和社会各种利害关系之冲突。
若夫共和政体,则人民之集合体,与国家自体为同一,而人民相与之关系,错综分歧,欲人民自能调和此等利害关系之抵触,必不得也。
故共和政治,较之奉戴超然于利害关系以外之君主者,遥为困难,因之而陷国家于不断之革命,至于不能贯彻共和政体之目的者,不一而足。
此波氏对于国民主权国家所下之论评也。
而其谓由革命以得共和政体者,将复归于专制,亦不外于此标准求之。
是故总括波氏之大旨,以为国家之目的,在以平衡的正义,调和社会利害关系之冲突,君主在利害关系之外,故足以调和,人民则自为利害关系人,未有能调和者也。
然问君主何以能在利害关系之外,则谓君主之人格,即国家之人格,而人民乃国家统治之客体故也。
君主与人民之关系,为主体与客体之关系,故能超乎其外,立乎其上,而判断之也。
然则波氏之根据,乃在以君主为国家,而以人民为国家统治之客体也。
以上述波氏之学说,以下就其学说而下评论。
自来关于国家之性质,学说颇繁,大别为二:(一)国家客体说;(二)国家人格说。
国家客体说,复有二别:一,德国学者济惕尔()所倡者,以领土及臣民为国家,谓君Seydel主之于国家,犹人之于所有物也,故君主为权利之主体,而国家为其客体。
二,即波伦哈克所倡者,以领土及臣民为国家之客体,而君主即为国家。
二说虽稍异,然其以君主为统治权之主体,而国家为客体则相同也。
国家人格说,则其观念全与上二说相反,以国家为人格者,自为统治权之主体也。
关于二说之优劣,余虽不文,窃欲绍介一二学者之说,暨闻诸师友者,以告天下。
国家客体说,自欧洲中世家长国之思想而生者也。
中世时代,封建制度盛行,以领土及臣民为君主之所有物,处分抛弃赠与继传一惟其意。
洎乎近世,此种观念,久已变迁,而一二学者犹欲维持之,彼济氏,波氏,即其人也。
然久为学者所不容,攻击唾弃,如矢之集。
其最中的者则为左之诸点:一,波氏认君主为国家,此最不能明国家之性质者也。
国家之性质,非如分子说所谓国家如器械然,由个人所制造,亦非如有机体说所谓国家如生物然,能自然而成长,盖既有自然必至之关系,亦复借人为而发达。
详言之,则人类苟欲自由活动,必不可一日无国家,而国家之所以生,由于个人之有规律的意力。
翕各个人之规律的意力,萃而为合成意力。
此合成意力,固以个人之意力为其分子,而自独立存在者也。
彼分意者固有人格,而总意亦有人格,前者曰单纯人格,后者曰合成人格,国家即合成人格者也。
故国家自有意力,非借他力而存。
民权国之国会,君权国之君主,乃发动国家意力之最高总揽机关耳,非即国家也。
二,苟认君主为国家,则君主死亡,不得不谓为国家灭亡,然此固波氏所不承者也。
彼之言曰:君主虽死亡,然由于君位继承法,新君主即继其位,是故为自然人之君主,虽有死亡,而为国家之君主,则亘久不变,以新君主非新得人格,乃继续前君主之人格故也。
虽然为斯言者,正陷于论理学之循环论法者也。
夫前君主所定之君位继承法,何以于其死后犹有效力耶?不能明其所以然,则不能主张前后君主之同一人格。
而猥曰新君主之得与前君主有同一之人格者,乃依于前君主所定之君位继承法故,是非以问答问者耶?况君位继承法,非规定前后君主之同一人格,乃规定继承君位者之范围及其顺序耳。
三,波氏以国民为统治之客体,亦谬见也。
国民之全体及其个人,皆非统治权之目的物。
盖国民非奴隶,乃人格者,为权利义务之主体,其服从统治权乃义务之主体,非统治权之目的物,明甚也。
在民权国国民全体为国家之最高总揽机关,其非统治权之客体,固不待言。
即在君权国,而既认国民为国家之构成分子,则固为人格者,非如物之为人之所有权之目的物,亦不待言也。
综上而言,则波氏之认君主为国家,而以人民为统治之客体,其谬灼然矣!如是,则其谓人民无君主则不能调和竞争者,其根据已破。
如是,则其谓革命之后,人民各为利益而相冲突,无以调和,卒返于专制者,其根据亦已破。
盖如国家人格说所言,则君主不过国家之总揽机关,构成此机关之人,各国异其制:在法国、美国,则国法学上政治学上皆以国会为国家之总揽机关;在英国,则国法学上以君主为国家之总揽机关,而政治学上以国会为国家之总揽机关;在普国,则国法学上政治学上皆以君主为国家之总揽机关。
如是则人民之利益冲突,国家之机关当调和之以谋其发达。
盖国家之机关,常超然于利害关系之外,故能得平衡的正义。
若君主则不过某国构成某机关之人耳,无君主则人民利益不能调和之说,已失其立足地也。
在以国会为总揽机关之国,其选举被选举为国会之议员者,固国民也,然既以议员构成国会,则国会对于国民,乃以国家机关之资格,而非以构成分子之资格。
至于国会为国民之代表与否,则学者尚有歧说。
如:德国学者耶陵尼()(当世之公法学大家)之说,则以Jellinek国民全体为作成机关,而国会为被作成者,故为其代表机关;那攀()(亦德国之公法学大家)之说,则曰国会为人Raband民之代表云者,非法学上之观念,乃政治学上之观念而已。
夫此二说,皆非波氏所能折驳者也。
使国会而非国民之代表者,则其在利害关系之外,不待言也;使国会而为被作成机关,则必能顾其作成机关之国民全体之利益,而不偏徇其一部分之利益,如是则正足以调和人民之利益竞争也。
故波氏之说,所能诘难者,惟古代之议会观念耳。
古代之议会议员各代表其选举人,各代表其选举区,各谋其部分之利益,而遗全体于不顾,故利益之冲突常起,而波氏之言乃中矣。
然今日之议会观念,与昔相反,议员虽由各选举区中举出,而决非其区之代表人,此至普通之法理,当亦论者所已知也。
然则波氏谓舍君主而外,更无能调和人民利益冲突之人,其立足地又已破也。
,法学的方面也,故吾亦自法学的方面以为辨,论者而犹有言,则亦宜定驳论之范围,更讨论之。
第二对于论者非革命论之驳议论者非议革命,有事实论,有法理论。
其法理论无他言,惟波伦哈克之学说而已,已辨之于前,论者而无以难也,则可谓全北。
至其事实论,则絮絮数千言,要皆对于本报第二号“民族的国民”篇中所述孙君之说而致辨诘,兹逐段驳之于下:抑吾于为驳论之前,有当言者,吾之目的在得民权立宪政体,此或非论者所欲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