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意象大全

合集下载

古代意象诗歌鉴赏大全

古代意象诗歌鉴赏大全

古代意象诗歌鉴赏大全可以这样说,无论是浪漫派也好,写实派也好,没有想象〔幻想〕,便不成其为诗人。

比方,以豪放著称的李白,当然想象丰富,诗风雄奇……我在此整理了古代意象诗歌鉴赏,供大家参阅,盼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古代意象诗歌鉴赏11、蝶恋花·春景苏轼?〔宋代〕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际何处无芳草。

花儿残红褪尽,树梢上长出了小小的青杏。

燕子在天空飘舞,清亮的河流围围着村落人家。

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但不要担忧,处处都可见茂密的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听见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围墙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秋千,少女发出悦耳的笑声,墙外的行人都可听见。

渐渐地,围墙里边的笑声就听不见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自己被无情的少女所损害。

2、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柳永?〔宋代〕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阑通栏)独上高楼,伫栏长倚,细细春风迎面吹来,望不尽的春日离愁,黯黯然充满天际。

碧绿的草色,迷漫的烟光掩映在落日余晖里,谁能理解我悄悄凭倚栏杆的心愿?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本想尽情放纵喝个一醉方休。

与他人对酒高歌,才感到牵强求乐反而毫无兴味。

我慢慢消瘦衣带宽松也不懊悔,为了她我情愿一身憔悴。

3、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宋代〕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厨通:橱;销金兽一作:消金兽)薄雾充满,云层浓密,日子过得郁闷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

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人比一作:人似)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芳香溢满双袖。

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风乍起,卷帘而入,帘内的人儿因过度思念身形竟比那黄花还要瘦弱。

古代诗歌常见的100种意象

古代诗歌常见的100种意象

古代诗歌常见的100种意象关键信息项:1、意象名称2、意象含义3、相关诗歌举例4、意象所传达的情感或氛围11 意象名称:月亮111 意象含义:在古代诗歌中,月亮常常被赋予多种含义。

它可以象征团圆,因为月圆之时人们渴望亲人相聚。

同时,月亮也能代表思念,游子望着明月思念故乡,爱人借月遥寄相思。

此外,月亮的阴晴圆缺还寓意着人生的无常和悲欢离合。

112 相关诗歌举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113 意象所传达的情感或氛围:通常传达出孤独、寂寞、思念、惆怅等情感,营造出清幽、静谧、悠远的氛围。

12 意象名称:柳树121 意象含义:柳谐音“留”,古人常借柳表达挽留、惜别之意。

柳枝的柔软、细长也常被用来形容女子的柔美和婀娜多姿。

122 相关诗歌举例:“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123 意象所传达的情感或氛围:多传达出离别、伤感、忧愁的情感,营造出凄楚、哀怨的氛围。

13 意象名称:梅花131 意象含义:梅花在严寒中独自开放,象征着坚韧不拔、高洁、孤傲的品质。

也常被用来隐喻诗人自身的高尚情操和志向。

132 相关诗歌举例:“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133 意象所传达的情感或氛围:传达出坚韧、不屈、高雅、脱俗的情感,营造出清冷、高洁的氛围。

14 意象名称:菊花141 意象含义:菊花一般在秋季开放,不与百花争艳,象征着隐逸、淡泊、高洁的品格。

142 相关诗歌举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143 意象所传达的情感或氛围:传达出闲适、悠然、超脱、清雅的情感,营造出宁静、淡泊的氛围。

15 意象名称:鸿雁151 意象含义: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季南迁,春季北归,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和羁旅之愁。

归纳最全古代诗歌意象

归纳最全古代诗歌意象

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诗歌所塑造的形象:包含意象、意境两个方面意象:是诗歌中表现诗人情思意趣的感性对象。

意象是局部的、具体的。

意境: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的境界和情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芳草:1.在古典诗歌中多比喻凄婉离恨或不息。

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李煜: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即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生生不息或离别的愁绪。

2.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此句用野草、麦子的繁盛反衬如今的荒凉。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了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芭蕉:常与孤独忧愁凄凉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吴文英: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葛胜冲: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现凄凉之音。

梅花:傲霜斗雪,象征高洁、不屈不挠的品格1、《早梅》〔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边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2、《卜算子》〔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单独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松柏:孤直、顽强菊花: 高洁、隐逸、脱俗桃花: 美女的容颜牡丹: 高贵、富贵扬花: 飘零、离散柳树: 分别以折柳表惜别“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

古代诗歌意象总汇

古代诗歌意象总汇

古代诗歌意象总汇古代诗歌意象总汇如下: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4、蝉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

”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

古代诗歌鉴赏意象总结(共7篇)

古代诗歌鉴赏意象总结(共7篇)

古代诗歌鉴赏意象总结(共7篇):意象鉴赏诗歌古代古代诗歌鉴赏常见意象古代诗歌鉴赏意象教案动物类意象篇一:古代诗词意象总结17.红豆——爱情、相思1.月——思乡,怀人、思亲、思人、乡愁、18.豆蔻——少女美貌、清纯、风华绰约无奈、圆满、缺憾,边愁19.竹——正直、坚贞、顽强、不屈不挠、不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畏逆境、高洁、谦虚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用的笔法。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日20.黍离——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乡的代名词。

情。

2.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高尚、纯洁、高21.丁香——愁思或情结洁、坚贞、坚强、顽强22.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3.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隐者高士的象征23.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传递情感与祝福的媒介24.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借指以诗传情。

4.松——孤直、顽强、高洁傲岸,岁寒三友25.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之一26.花落——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5.莲——爱的象征和哀愁。

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莲与怜谐音,所以可借以表达爱情。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6.梧桐——凄凉悲伤27.桃花——象征美人如崔护《题都城南庄》7.杜鹃鸟——悲苦、哀怨、凄凉、悲苦、乡“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愁乡思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相传,蜀王让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之事联系在一起。

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到28.鹧鸪——乡思、羁旅行役春天,杜鹃会一直啼叫到满口是血。

另外,杜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

鹧鸪鹃的啼叫好象在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也叫子规,常唤起游子思乡之情。

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8.秋蝉——高洁,悲凉凄切,人生短暂,怜29.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孤独、书惜生命信、消息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

秋后的蝉是活不久的,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一番秋雨后,蝉只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

古代诗歌鉴赏——各种意象的含义

古代诗歌鉴赏——各种意象的含义

• 少妇:思念 闺怨 • 古迹:怀旧明志 昔盛今衰 衰败 萧条 • 乡村:思归 厌俗 纯朴 田园风光 生活气息 安逸宁静 • 市井:繁荣热闹 富贵奢华 • 草原:辽阔 人生境界 人的胸襟 • 仙境:飘逸 美妙洁净 忘尘厌俗 • 琴:相思 知音 柔情 • 琵琶:幽怨 • 羌笛:忧愁 思乡 • 钟声:苍凉 愁绪 时光流逝 • 梦:理想 思念别 愁绪 • 霜:环境的恶劣 人生路途的坎坷挫折 • 小雨:春景 希望 生机 活力 潜移默 化式的教化 • 梅雨:悠悠愁绪 • 露:人生短促 生命易逝 • 秋声:悲伤 凄楚 冷峭 • 春风:旷达 欢愉 希望 • 东风:春天 美好 • 西风:落寞 惆怅 衰败 游子思归
• • • • • • • •
古代诗歌鉴赏
——意象含义汇总
花草树木类
• 荷:高洁 雅致 宁静 欢愉 高尚 节操 • 残荷:衰败 对逝去光阴的叹惋 对 生活环境破败的惋惜 • 杏花:梦幻理想 热烈奔放 春残留 恋 满怀恋情 追求爱情 • 桃花:明净喜悦 清新明朗 • 桂花:清远与高雅 皎洁与明净 高风 亮节 超凡脱俗 • 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蝉:高洁 人生的短暂 苍凉 孤冷 蝉鸣:客思 哀伤 子规:悲惨 凄恻 鹧鸪鸟:离愁别绪 世事变迁 鸿鹄:理想 追求 凤凰:生命 重生 吉祥 蝴蝶:夫妻 梦幻 迷离恍惚 空虚惘 然 变幻莫测理想幻灭 • 猿猴:哀伤 凄厉 • 沙鸥:飘零 伤感
• 雁:孤独 忧伤 哀怨 思乡 思亲 传递消息 • 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 乌鸦:小人 俗客 庸夫 • 沙鸥:飘零 伤感 • 鱼:自由 惬意 • 鸡狗:生活气息 田园风光 • 牛羊:乡土气息 归隐之意 • 马:奔腾 追求 漂泊
• 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 折 惜春 对美好事 物的留恋、追 怀 • 兰:高洁典雅 坚贞不渝 • 牡丹:富贵 美好 • 青苔:田园之景 寂寥之情 沧桑之 变 • 草: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生命 力强 生生不息 身份、地位的卑微

古代诗歌意象大全

古代诗歌意象大全

古代诗歌意象大全一、草木类1、柳:⊙惜别,留恋,祝愿。

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以折柳表惜别,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更由于柳之易活,寄托了送别人对离人的美好祝愿。

例1: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该诗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词·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例2: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折柳赠别的习俗在唐时最盛,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后,柳和离别已似乎有了某种必然的联系。

例3: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例4:周邦彦《兰陵王·柳》:“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例5:《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柳这一特殊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

★像“柳”这样的意象,中国古典诗歌中还有许多。

这些事物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文化赋予了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

如岁寒三友中的“松”,中国文化赋予它“坚韧挺拔”的性格,“竹”则赋予“刚正有节”的节操,“梅”则赋予它“傲霜斗雪”的风骨,“水仙”则是“冰清玉洁”的象征,“杜鹃”则代表一种悲剧氛围。

古诗100个意象

古诗100个意象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常考这100个意象1. 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 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 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4. 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风餐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

”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

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5. 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春光也不胜它)。

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

6. 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

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常见的100种意象 》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常见的100种意象 》

古代诗歌常见的100种意象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4.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风餐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

”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

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春光也不胜它)。

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

6.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

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1、植物类2、动物类3、乐器类4、自然类5、场所类一、植物类(比喻或象征):芳草、芭蕉、梧桐、松柏、竹子、梅花、兰花、菊花、牡丹、桃花、扬花。

1、芳草:(1)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2)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3、梅花:洁、不屈不挠的品格。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4、松柏:象征孤直顽强、坚贞不屈。

《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竹:苍翠挺拔、蒸蒸日上、不屈不挠。

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柳”的意象(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

(2)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7、黍离:《诗经·黍离》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过西周故都,看到故都长满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

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8、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古代诗歌鉴赏意象大全

古代诗歌鉴赏意象大全

古代诗歌意象大全一、草木类1、柳:惜别,留恋,祝愿。

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以折柳表惜别,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更由于柳之易活,寄托了送别人对离人的美好祝愿。

附:“杨柳”:伤别情怀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2、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历览前代诗词,“梅花”意象中所表达之意主要有:(1)引领众芳,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2)凌寒不屈的顽强(3)高洁脱俗的风骨、不同流合污的心志(4)隐者高士的象征: 诗人在受挫时感到尘世的不如意,并受道家逍遥哲学的影响,于是寄情于山林风物,渴望清净无争的生活,梅花也便有了隐者高士的意象。

(5)清冷淡雅的美人(6)传递情感与祝福的媒介: 梅花在成为春之使的同时,也成了传递友情的工具。

(借以表达自己以梅花自许,亦一梅花许人,对于友人具有梅花一样品格的赞赏;同时也含有对友人的慰藉之情。

梅花成为传达友情的信物。

折梅寄友后又逐渐代表一种情绪,诗人看到梅花就不由得想起远方的朋友。

自己对友人的感情也像梅花,虽遭严寒而不凋谢。

颇有一种友情坚贞,与友为善的意味在其中。

折梅代书亦是诗人高雅情操的表现。

“梅花使”便成了驿使的美称,而“梅驿”成了驿所的雅称;“梅花约”是指与好友的约会。

)(7)梅子的成熟又比喻少女的怀春。

(8)五瓣梅花形状代表“梅开五福”,即“快乐、幸运、长寿、顺利、太平。

”又有“梅具四德”之说:“初生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

”喜鹊在梅花枝头欢跃鸣叫的图案,常被冠以“喜报早春”、“喜报春光”、“眉样添喜”、“喜上眉梢”,取谐音或寓意。

诗词鉴赏-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100种意象 精品

诗词鉴赏-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100种意象 精品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100种意象就古典诗词而言,诗人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而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以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对之进行多维解读,是鉴赏诗歌的钥匙之一。

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4.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风餐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

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

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春光也不胜它。

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

古代诗歌 常见意象

古代诗歌 常见意象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
1.山水田园:在古代诗歌中,山水田园常被用作表达情感和意境的载体。


人通过描绘山水田园的美景,传达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以及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

2.梅兰竹菊:梅、兰、竹、菊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它们往往被用来象
征高洁、清雅的品质。

诗人通过描绘梅兰竹菊的景象,表达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慨。

3.琴棋书画:琴、棋、书、画是古代文人雅士所喜爱的艺术形式,因此也成
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诗人通过描绘琴棋书画的场景,表达对高雅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初中生必备丨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归纳汇总

初中生必备丨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归纳汇总

初中生必备丨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归纳我们在日常学习中接触了很多古诗词,而是诗句里面的意,你都理解了吗?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建议大家收藏保存,对分析理解古诗词很有用哦!树木类1、柳:送别、留恋、伤感。

①“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②“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③“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2、梧桐: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3、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4、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5、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6、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7、竹:象征人高洁的品格、积极向上。

8、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9、柳营:指军营。

10、折桂:比喻科举及第。

花草类1、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2、菊花:隐逸、高洁、脱俗。

3、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

4、莲花: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5、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6、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7、桃花:象征美人。

8、兰:高洁。

9、牡丹:富贵、美好。

10、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身份地位卑微。

11、芳草:以芳草喻离恨,喻所思之人,喻年年复如引起时间匆匆、人生短暂、年华宝贵的惜时感叹。

12、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13、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14、梅子:以其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15、丁香:指愁思或情结16、牡丹:寓富贵。

17、杨花:有飘零之意。

18、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19、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20、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

也说“芹献”。

动物类1、鸿雁:书信,对亲人的思念。

2、鹧鸪: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3、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在旦夕。

古典诗歌常见意象

古典诗歌常见意象

古典诗歌常见意象一、月。

月在古典诗歌里那可是超级明星般的存在。

月亮总是跟思念、思乡、孤独啥的联系在一起。

为啥呢?你想啊,晚上月亮一出来,那清冷的光洒在大地上,一个人孤零零地看着月亮,就容易想起远方的亲人或者朋友。

像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这么简单一抬头一低头的动作,把那种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还有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虽然和弟弟分隔两地,但是看着同一轮月亮,就感觉好像有了一种联系,月亮就像是一个情感的纽带,把思念给串起来了。

二、柳。

柳这个意象也很有趣。

古人送别可喜欢送柳枝了,为啥呢?因为“柳”和“留”读音相近呀,送柳枝就像是在说“留下来吧”。

你看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路边青青的柳色,就给这送别增添了一种不舍的氛围。

就好像柳树也在那说:“朋友,别走啊。

”而且柳树那柔软的枝条,随风飘舞的样子,也有点像人的那种依依惜别的姿态呢。

三、雁。

大雁在古典诗歌里常常代表着信使。

为啥大雁能当信使呢?可能是因为大雁每年都会长途迁徙,飞很远的路。

古代交通不发达,人们就幻想大雁能把自己的思念或者消息带给远方的人。

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她就在那盼着大雁能给她带回丈夫的书信呢。

大雁排成“一”字或者“人”字飞在天空,那孤单的身影也有点像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所以也能表达游子的思乡之情和孤独感。

四、菊。

菊在诗歌里那可是有高洁品质的象征。

菊花一般在秋天开放,秋天嘛,很多花都凋谢了,就菊花还傲然挺立。

陶渊明就特别喜欢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种菊、采菊,通过菊花来表现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

菊花那淡雅的颜色,不畏寒霜的特性,就像是那些品德高尚、坚守自己操守的君子一样。

五、梅。

梅也是个很有个性的意象。

梅花在寒冬腊月开放,冰天雪地之中,它就那么独自绽放。

这就象征着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

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诗歌鉴赏常见100意象

诗歌鉴赏常见100意象

诗歌鉴赏常见100意象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4、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如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6、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

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7、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典型的陆上送别之所。

8、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

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

9、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

10、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11、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

古代诗歌艺术意象大全

古代诗歌艺术意象大全

古代诗歌艺术意象大全一、自然意象1. 春天:花开、鸟鸣、春雨、绿草萌动等。

2. 夏天:阳光、炎热、蝉鸣、树荫等。

3. 秋天:秋风、落叶、丰收、黄昏等。

4. 冬天:寒冷、雪花、白雪皑皑、冰封等。

5. 山水:江河、湖泊、山峦、岩石、云彩等。

二、人物意象1. 忧伤:哀叹、伤心、惆怅、叹息等。

2. 喜悦:欢笑、歌唱、笑语、愉悦等。

3. 苦难:痛苦、哭泣、受罪、艰辛等。

4. 朝代:皇帝、宰相、文人、士兵等。

三、动物意象1. 鸟类:黄鹂、燕子、杜鹃、鹰等。

2. 动物:虎豹、猿猴、鱼龙、马匹、牛羊等。

3. 昆虫:蝴蝶、蜜蜂、蚊蝇、蟋蟀等。

四、植物意象1. 花朵:牡丹、菊花、梅花、荷花等。

2. 树木:松柏、柳树、桃树、樱花树等。

3. 庄稼:稻谷、麦田、禾苗、果实等。

五、景色意象1. 雨雪:雨滴、雪花、冰凌、彩虹等。

2. 月亮:明月、皓月、寒月、圆月等。

3. 夜晚:漫天星斗、繁星、夜色、夜幕等。

4. 宫殿:金碧辉煌、宏伟壮丽、华丽等。

六、情感意象1. 爱情:相思、思念、郁郁寡欢、喜悦等。

2. 友情:忠诚、同道、相伴、亲密等。

3. 思乡:思家、忆祖、乡愁、渴望等。

4. 忧国忧民:忧国、思国、爱国、忘我等。

七、宗教意象1. :莲花、佛像、念珠、经书等。

2. :仙山、仙人、仙草、仙女等。

3. 儒家思想:圣人、君子、仁义礼智等。

以上为古代诗歌常见的艺术意象,它们丰富了中国古代诗歌的表现形式,使诗作更加丰满而生动。

诗歌鉴赏常见意象

诗歌鉴赏常见意象

诗歌鉴赏常见意象边塞怀古诗: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1吴钩泛指宝刀、利剑,借指诗人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情怀。

2乌衣巷原是东晋王谢两大豪门的住宅地,借指极其繁华之所在。

3淮水秦淮河是历代王公贵族醉生梦死、彻夜笙歌的游乐场,常借指繁华之所。

4 山河指国家或祖国。

5 折戟指战争的惨烈。

6 柳营指军营。

7 后庭花荒淫而亡国的陈后主所作的乐曲,借指统治者的荒淫无度。

8芦荻一种秋天的植物,借以渲染萧索的气氛。

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烽火、狼烟、宝剑、马、铠甲等。

9关山关塞山河。

关,关隘要塞;山,山河。

送别诗:杨柳、杯酒、明月、江水、芳草、眼泪、残阳、孤云、远帆、歧路,长亭饯别,饮酒泣别,日暮伤别,夕阳1水晶帘闺中的一种帘子,借以表现思妇的寂寞之情。

2辽西边关地名,借以表达思妇怀念出征在外的丈夫。

3玉阶台阶,借以表现思妇远眺而思念丈夫。

4屏风古代用来隔离或挡风的饰物,借以表现闺中人思念亲人。

5娥眉女子的眉毛,多指美人的梳洗或揽镜自照、顾影自怜的情景。

6罗幕精美的帘子,多表现思妇对远人的思念。

7乱红指落花,借以表现女主人公对花慨叹年华的逝去。

8危楼高楼,多指女主人公眺望远处,思念心上人。

9落花(落红、残红)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

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

10南浦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表达送别之意。

11长亭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12芳草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来比喻离恨。

13班马班马意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

14灯(烛、蜡、炬)多传达离情别绪、孤寂落魄和愁苦之情。

15折梅:表示离别、赠送寄思16折柳:表示送别、离愁别绪17蟋蟀怀念征人。

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18吹笛、吹箫、吹笙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分类:送别、留别、赠别、酬别、话别、宴别、饯别、寄别山水田园诗1绿树常表现一种幽静的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意象大全一、草木类1、柳:惜别,留恋,祝愿。

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以折柳表惜别,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更由于柳之易活,寄托了送别人对离人的美好祝愿。

附:“杨柳":伤别情怀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2、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历览前代诗词,“梅花”意象中所表达之意主要有:(1)引领众芳,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2)凌寒不屈的顽强(3)高洁脱俗的风骨、不同流合污的心志(4)隐者高士的象征:诗人在受挫时感到尘世的不如意,并受道家逍遥哲学的影响,于是寄情于山林风物,渴望清净无争的生活,梅花也便有了隐者高士的意象。

(5)清冷淡雅的美人(6)传递情感与祝福的媒介: 梅花在成为春之使的同时,也成了传递友情的工具。

(借以表达自己以梅花自许,亦一梅花许人,对于友人具有梅花一样品格的赞赏;同时也含有对友人的慰藉之情.梅花成为传达友情的信物.折梅寄友后又逐渐代表一种情绪,诗人看到梅花就不由得想起远方的朋友。

自己对友人的感情也像梅花,虽遭严寒而不凋谢。

颇有一种友情坚贞,与友为善的意味在其中。

折梅代书亦是诗人高雅情操的表现。

“梅花使”便成了驿使的美称,而“梅驿”成了驿所的雅称;“梅花约”是指与好友的约会。

)(7)梅子的成熟又比喻少女的怀春。

(8)五瓣梅花形状代表“梅开五福",即“快乐、幸运、长寿、顺利、太平.”又有“梅具四德"之说:“初生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

"喜鹊在梅花枝头欢跃鸣叫的图案,常被冠以“喜报早春"、“喜报春光”、“眉样添喜”、“喜上眉梢",取谐音或寓意。

“和和美美”、“十全十美”亦取其谐音。

“竹梅双喜”常用作新人的祝福语.★梅花的地理习性与文化内涵(1)梅花传说在江西大庾岭上甚多,于是称此岭为梅岭。

古人认为此岭是南北的分界线,因有十月北雁南归至此,不再过岭的传说.(2)于是,梅岭人远在异乡时若见到梅花便会勾起无限乡愁、乡思.(3)由于梅树原产地广泛,在西藏自治区、西南及长江中下游直至台湾省均有野生梅花。

因此便有了“民族融合”的象征。

在辛亥革命时期,梅花的五福也象征了汉、满、蒙、回、藏等五大民族的大团结。

(4)梅性耐瘠薄,对各种土壤有较强的适应性,又特耐整形、修剪、抗根癌,不遭根线虫的危害,喊少发生其他毁灭性的病虫害,而花芽分化甚易.故梅成为长寿树种,使人有鹤发童颜、枯木逢春之感。

3、菊花(黄花、东篱)——临秋而开,颜色淡雅-—凌冰傲霜,不畏权贵;淡薄名利,不求闻达-—隐士君子。

(1)临秋而开-—凌冰傲霜,不畏权贵,坚守晚节——志士在万物枯残萎败,大地呈现一片肃杀萧条景象的秋季,菊却缓缓吐蕊,以细弱的花枝迎受大自然严苛的考验,不因环境艰险而退缩,不因无润枝大叶、巨根高干而妄自菲薄,凭着傲骨展现盈盈生机,有着凌冰傲霜之气;即便老残将死,却依旧飘逸着清芬,进放着热力,宣示它不死的斗魂;菊发华于岁暮霜降之际,既不与春花争妍,又不夺夏绿风采,只本本分分守着志节,终于成为冬寒之前大地赠与人类的微笑,在那微笑里散放着历经风霜的个性芬芳,坚守着晚节。

当其人格化之后,菊的这种性格就变为现实社会中的仁人志士,正人君子.(2)颜色淡雅——淡薄名利,不求闻达——隐士菊以“色"而言,无倾国之色;以“香"而言,无馥郁浓香;以“味"而言,无滋口甜甘;以“姿”而言,无娉婷媚态.它不以诱人为能事,人们为它所吸引,大抵出于对它素朴本质的疼惜珍爱。

菊的淡雅素朴,也在历代的诗文中人格化,人菊合一,成为文人淡薄名利、不求闻达的精神载体.当其人格化之后,菊的这种性格就变为现实社会中的隐士.4、松柏-—岁寒后凋,高大挺拔——正气凛然,坚贞高洁——高洁之士“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松柏生长环境恶劣、经寒不衰、枝干坚劲,具有一种凛然正气.在文人笔下,松是坚贞、孤直和高洁的象征,古人常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已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5、莲:爱情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双关)。

表达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6、梧桐:凄凉、悲伤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中国古代文人有“悲秋”的情结,四季之中,秋天万物凋零,最易触发人的悲凉情绪,而梧桐树是典型的落叶乔木,“望秋先殒",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7、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1)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2)草木繁盛: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3)草——随时序而流转碧草连天——触动忧思思念绵绵——表现离别羁旅之情“一年一度春草绿”,草随时序而流转,易于触动久别的忧思;在空间的展布上,碧草连天,似将人的思念引向远方,遥无涯际。

古诗文中凡写到离别远行、抒述离愁别恨,常以草来作寄托或映衬。

8、芭蕉:孤独忧愁、离情别绪、凄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9、红豆:爱情、相思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南州记》称为海红豆。

《本草》称其为“相思子”。

10、豆蔻:少女美貌、清纯、风华绰约11、竹:正直、坚贞、顽强、不屈不挠、不畏逆境、高洁、谦虚(1)古人把竹子的自然形状跟人的道德追求联系起来.自居易的《养竹记》就将竹子“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2)玄学家、隐士、诗人喜欢在绿竹葱茏的环境谈玄论道,而这些画面也越来越多进入他们的诗作中.12、黍离: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亡国之悲).13、丁香:愁思或情结14、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15、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16、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17、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18、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19、落花—-花落春归——伤春悲秋,青春易逝(多用在惜春词中,惜春词多是一曲曲飘逸着缕缕幽怨的生命悲歌,写作者大多从暮春时节残红飘零的景象中感悟到人生苦短,韶华易逝,青春难再。

)19、桃花:象征美人20、兰-—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追求淡泊——君子隐士兰,古代通指香草,包括许多花与叶皆有香味的植物,如泽兰、藿香等,是用来作为熏蒸、沐浴、辟邪之用,而不是观赏。

大约到唐代后期,人们发现生于山野溪谷之间,悬崖峭壁之上,有香味的另一类兰草,其花优美,才开始栽种开发。

兰花值得观赏的一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兰”“兰草”“兰蕙"这些称谓,才逐渐用来专指我们今天所说的“兰”,也就是国兰.兰花是中国的传统花卉,有着很深的文化内涵和外在的审美特征.兰花,清馨不浊,香气纯正,花姿优美,体态匀称,叶型矫健,交错变化,韵味飘逸.因古典诗歌中常写其清雅幽香,芳草自怜,因为兰花的幽香和姿态优美,故兰常被用来比喻美好的东西。

如兰交-—喻志同道合之人,兰途--美好的前途,兰质——如兰一般的品质.21、牡丹:富贵美好22、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杨花,暮春时节,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给人一种飘忽不定、漂泊不归的感觉,最容易勾起离别者的愁绪。

23、桑梓.家乡,表现怀乡之情。

24、斑竹/湘妃竹。

泪水,悲伤。

25、木叶。

表现惆怅落寞的心境。

26、桑榆。

比喻人的晚年。

27、红药。

代悲苦。

二、动物类1、蝉:(1)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2)悲凉凄切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渲染气氛,思想、离愁、羁旅等)(3)人生短暂,怜惜生命蝉在白露到来时,必死无疑,给人无可奈何的伤悲之感。

诗人常以蝉喻指自我生年不满百的悲剧情怀,凄冷的人生风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怜惜生命的主观感受。

2、杜鹃(杜宇、布谷、子规)——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羁旅思归(1)以杜鹃啼血来喻悲苦之情,或多用作离愁的寄托。

中国几千年一代代文人墨客,已经把杜鹃鸟定位为一种悲鸟,一种悲愁的象征物.(2)由于其叫声古人认为有“不如归去”的意象,又与思乡念家的情感相连。

3、鹧鸪:乡思、羁旅行役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4、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孤独、书信、消息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

)5、乌鸦:衰败、荒凉、小人、俗客庸夫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搭配。

6、蟋蟀:思乡古人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

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7、鸳鸯:夫妇恩爱8、精卫:复仇、奋斗、不畏艰难(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9、青鸟:信使10、燕子:燕子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

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

(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4)书信,幽诉离情之苦。

唐代郭绍兰于燕足系诗传给其夫任宗.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绍兰作诗系于燕足。

时任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

其《寄夫》诗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谁说“梁间燕子太无情。

”正是因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丈夫的回心转意,夫妻相会。

(5)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身世浮沉之苦.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

11、猿啼:凄清、哀伤、悲凉(猿啼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