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高考小说阅读”题的五大类型
高考小说阅读命题类型及答题思路
《半张纸》:“小说标题‘半张纸’有什么作用? 请作具体分析。” 答:(1)半张纸是小说贯穿始终的结构线索:先 以半张纸引出主人公对往事的回忆, 接着又以半张 纸连缀起回忆中一个个生活片段; (2)半张纸是主人公对爱妻思念之情的载体; (3)半张纸与“两分钟”“两年”一起深化了小 说主题。
*
(4)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 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 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2010新课标)
如果小说中引入特别重要的物件,其基本作用不外乎
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等。有时反复出现,串起 相关情节,从而成为文章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 的*作用。《药》
三、题型有: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XX人物形象。 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XX有哪些性格特点?
4.答题思路和答题模式 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X X X是一个怎样的人+ 性格、 品质特征+ 形象的意义。 另一种分条阐述,答题模式:(1)观点(思想性格是 什么)+阐述(在原文中找)。(2)观点(思想性格是 什么)+阐述(在原文中找)……
*
【考点三】理解小说标题
题型有: 小说的标题如何理解?有何作用?
答题思路: 1.起线索作用,贯穿全文; 2.点明主题; 3.交代时间地点、环境; 4.交代人物。 5.象征意义 6.悬念,吸引读者
*
小说标题的作用
1、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如《棋王》、《阿Q正传》 2、作为情节线索贯穿全文。标题若是文中出现的某一事物,该 事物很可能是文章的线索,有意无意的贯穿情节始终,甚至是推 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项链》 3、点明时间、地点,交代故事背景,渲染氛围。如果以时间、 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能是要向读者提示某方面的信息,而 这个信息对读者理解文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孙犁的小说《荷 花淀》,标题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让人物在芦苇洁白、荷花 飘香的环境中活动,描绘出一幅诗情画意的风俗图,更能突出中 华儿女为了保卫美好的祖国河山浴血奋斗的主题。 4、有的标题直接点出了事件的主要情节,反映了小说的主要内 容,如《宝玉挨打》《失街亭》。 5、寄托作者的思想情感,暗示了作者的写作目的,点出小说的 主旨。(在理解标题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 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有的标题具有反讽义,体会 文章主旨是要结合社会现实来理解。比如《祝福》)
高考小说阅读四大典型题型解读与训练
2022届高考小说阅读四大典型题型解读与训练考点:1.周海亮《怕》2.冷清秋《万物复苏的季节》3.张承志《北望长城外》4.路遥《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5.胥得意《刺刀锋芒》【考点研究】一、考题类型1.开头社会环境描写赏析题(1) 循环答题法①环境角度——交代背景,为下文情节展开作铺垫。
②手法角度——修辞,表现手法(对比)③人物角度——人物特点④读者角度——阅读兴趣,读者思考⑤主题角度——暗示人物命运(2)答题模式手法句(修辞,表现手法,结构)+材料句(社会背景,群体人物特点,主人公特点)+分析句(思想,情感)2.“人物描写+画线句”题赏析(1) 循环答题法①手法角度——对比,人物描写(四大描写,细节描写)②人物角度——人物形象特点(身份,道德,情感)③主题角度——暗示主题。
(2)答题模式手法句(对比,人物描写)+材料句(概括情节内容,人物特点)+分析句(观点,情感) (3)划线句内容类型——人物,景物,事件3.人物形象概括题(1) 循环答题法①人物角度——身份特长(才艺),品德修养(人品,反省精神),情感性格(常态性格,突发情绪)②情节角度——突发事件,题材(家庭亲情,脱贫扶贫,共同富裕,忧国忧民,红色革命,传统手艺文化传承,旧城改造,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守边生活……)③人的生活场景——工作,家庭,社会(国家)(2) 答题模式材料句(情节内容,人物特点,生活场景)+分析句(思想,情感)4.选材特点题赏析(1) 循环答题法①手法角度——以小见大②情节角度——平淡情节(日常生活)②人物角度——生活状态③主题角度——平淡情节反映深刻主题。
④材料特点——真实性,典型性(2)答题模式手法句(以小见大)+材料句(概括生活特点)+分析句(观点,情感)1.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下文的情节展开做铺垫;②北平政治形势危急与人们生活的悠闲形成对比,突出老百姓的麻木和随遇而安;③用寻常百姓的表现与下文孟樾等知识分子的表现作对比,突出知识分子的先觉;④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版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版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一、看背景思人物。
小说是最能表现人的艺术,分析人物形象独特、鲜明的个性,需要把人物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典型环境)下去理解,也要结合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素去分析人物。
林森两次看病,而魏力的态度和表现前后却截然不同,前一次原来是“白大褂在市报和电视上见过林森,知道他是市里的主要领导”,后一次则是因为以步行代车终招来“撤职”或“停职审查”的流言所致,由此可看出魏力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个性特征。
而正是魏力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又激怒了林森,使他产生了恨恨不平的心理,于是官权意识被重新唤醒。
二、观描写重细节。
描写是小说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最大特点。
不管是白描还是工笔,都是使小说展现的场面、人物显得栩栩如生的基础。
分析小说的描写,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情、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尤其是细节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小说抓住魏力前后两次不同的表情、动作、语言等方面的细节进行描写,以前恭后倨的强烈对比,突现了人物的性格。
三、读情节理构思。
情节是小说故事推进的过程,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在小说中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等作用。
小说中间写了“林森女儿找工作一事”,这似乎与主要情节“看病”关系不大,但却揭示了当今社会趋炎附势的普遍现象,这样构思就深化了主题,使魏力的前恭后倨变得更为自然,同时也为下文写林森心理的变化作了铺垫。
四、获主旨多思考。
小说的主题不是象贴标签一样明显地张榜在作品的前头,而是蕴藏于作品的所有艺术形象中,它有待于读者去寻找、去挖掘、去发现、去获得。
读者对小说作品主题的理解有一个由潜渐明的过程,还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薄到厚的过程。
2小说阅读具体方法和技巧:1.概念: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精讲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精讲在高考语文中,小说阅读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点和难点。
对于广大考生来说,掌握小说阅读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至关重要。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的奥秘。
一、小说阅读题的考查重点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1、人物形象人物是小说的核心要素之一。
考生需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等描写,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品质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
2、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小说的骨架。
考生要能够梳理小说的情节发展脉络,理解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以及情节之间的因果关系和相互作用。
3、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它对于烘托气氛、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考生需要分析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具体作用。
4、主题思想主题是小说的灵魂。
考生要能够通过对小说内容的整体把握,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
5、艺术手法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描写手法等。
考生需要识别并分析这些手法在小说中的运用效果,如增强感染力、突出主题等。
二、小说阅读题的解题步骤1、通读全文,整体把握在开始答题之前,要先通读一遍小说,了解小说的大致内容、主要人物和情节发展。
这有助于对小说有一个整体的印象,为后续的解题打下基础。
2、审清题目,明确要求认真阅读题目,明确题目所问的具体问题和考查的重点。
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限制词和提示语,避免因审题不清而导致答错方向。
3、回读原文,筛选信息根据题目要求,回到原文中寻找相关的信息和线索。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标记出与题目相关的重要语句和段落,以便后续分析和整理。
4、分析归纳,组织答案对筛选出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归纳,提炼出关键要点,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答案。
在答题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句回答问题。
三、人物形象题的解法人物形象题是小说阅读题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直接描写关注小说中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直接描写的语句,从中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完整)高考小说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完整)高考小说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高考小说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睢海英一.“人物形象”常见题型(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分析小说对人物举行描写的详细办法及其作用。
【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等)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按照题目要求作答。
语言表达的普通格式:×××是一个……的人物形象。
作为……人,他……,表现了他……的性格(思想品质)。
对这种题型,普通可从四个方面揣摩:⑴从故事情节的进展变化中掌握人物性格;⑵从人物之间的冲突矛盾中熟悉人物性格;⑶从描写手法中熟悉人物性格。
作品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都是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⑷从社会环境、活动场景及人物关系中熟悉人物的典型意义;⑸借助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掌握人物基本特征。
包括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受、教养、气质等,它们直接打算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人物形象分析题表述要点】是一个怎样的人+ 性格、品质特征+ 形象的意义二.“故事情节”常见题型(1)文中写的×××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2)×××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服务的宗旨,结合情节的普通作用(一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后照应;三是侧面映衬,埋下伏笔;四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是起线索作用),然后按照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语言表达的普通格式:×××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1)全文情节一波三折。
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加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小说情节首尾呼应。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随着高考试题的逐年变化,语文科目中的小说阅读题成为了考生普遍遭遇的难症,有很多考生因为不擅长阅读小说或者不懂得解题方法而得分较低。
其实,小说阅读题是可以通过特定的技巧来解决的。
本文将向大家介绍一些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的技巧以及方法。
一、了解小说阅读题的类型高考语文小说题目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阅读理解题,重点考察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推理、思考能力;第二类是文学欣赏题,重点考察考生对文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对文学语言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由于这两类题目的出题形式和考察目的不同,因此考生在解题时应该针对不同的题型选择不同的解题方法。
二、阅读小说文本时抓住关键信息小说题往往会要求考生从文本中找到某些信息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这时候就要求考生在阅读小说时要注重抓住关键信息,把重要的内容都记下来。
比如:人物的名字、性格、行为,时间、地点、事件、情节,小说所展现的主题等,这些信息都是小说阅读题的答案。
三、找出小说文本的主旨小说的主旨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观点。
在解决小说阅读题时,理清小说的主旨非常关键。
学生应该分析小说的情节和人物性格,理解小说所蕴含的意义,领悟小说所揭示的人生道理。
在小说阅读题中,如果考生提到了小说中的主旨,则该答案通常会被认为是正确的。
四、熟悉小说的文学意义小说作为文学体裁中的一种,除了讲述故事之外,还富含着大量的文学意义。
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考生应该关注小说的语言运用、人物形象描写、情感体现以及主题表达。
只有熟悉小说的文学意义,才能更好地回答文学欣赏类的小说题目。
五、梳理小说的结构和情节梳理小说的结构和情节对于解题非常重要。
一般情况下,小说的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每个部分都有它的作用。
了解小说的结构和情节的发展,能够帮助考生理清小说的逻辑关系,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意义。
此外,对于一些小说阅读题,重点考查读者对于小说情节的理解深度。
因此,阅读小说时要尽可能完整地梳理完整的故事情节。
高考现代文阅读——小说阅读问题类型及答题角度
高考现代文阅读(小说类)常见问题类型及答题角度问题类型答题角度(方法)注意事项例题(例文)1 标题的作用、体现作者的用意1.点明小说的主要人物、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2.概括小说的情节,线索;3.暗(揭)示小说的主旨;4.含义丰富(表面义、内涵义、象征义);5.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标题的含义要能从表面义和内涵义两个方面思考,如《药》;另外,也要注意标题中某些词可能是双关完美的猎物、药、2第一段的作用首先分清第一段文字是属于情节、环境、人物形象的那一部分。
一、如果是情节:1.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2.设置悬念;3.埋下伏笔;4.推动情节发展二、如果是环境,看清楚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
如果是自然环境: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2.推动情节的发展;3.营造氛围、渲染气氛;4.为人物的出场做铺垫。
如果是社会环境:1.交代小说发生的时代背景;2. 暗示人物的命运三、如果是人物:1.突出人物的特点;2.暗示人物的身份;3.推动情节的发展;4.暗示人物的命运;5.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与后面做对比;6.第一段没有深化主题、呼应结尾的作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3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要从正面和侧面两大方面;正面分析就是要抓住人物的言、行、思、貌;侧面分析要注意人物居住的处所、环境,以及他人的评价和反应。
(如鲁四、一个人死后众人的反映)注意是概括人物特点还是分析人物特点4如何塑造人物形象要从正面和侧面两个方面思考。
正面:看作者是不是通过人物的“言、行、思、貌”来塑造的,尤其是一些动作的细节描写,人物心理和言行的对比等;作者是不是通过矛盾的情节冲突来塑造的;侧面:环境对人物的烘托;人物的住所对人物形象的揭示;他人的对比,他人的评价和反应5 人物语言、动作、心理、外貌描写的作用1.反映人物形象(性格)的特点;2.暗示人物的身份、地位;3.为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4、暗示作品的主题;5.衬托其他人物第1、3点是主要作用,第2、4、5点要做全面考虑,另外还要清楚这个人物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6在人物身上寄托的思想1.对人物本身的情感;2.对人物所处的环境、时代背景的情感;3.对影响人物命运的因素的情感如《祝福》作者在祥林嫂身上寄感情托的思想感情有对祥林嫂的同情、对祥林嫂所处时代的批判、对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封建思想及世人冷漠的批判7简要分析人(物)形象1.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特点);2.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一人物的;3.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烘托其他人物、寄托作者的情感、表现思想主题)答题时要综合前面3、4、5、6的答题方式和角度8梳理小说的情节小说的情节一般可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过程进行梳理。
高考小说阅读各类题型规范答题技巧(考前版本)
高考小说阅读各类题型规范答题技巧(考前版本)高考小说阅读各类题型的规范答题技巧第一部分:环境类题型】小说中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历年高考题重点考查自然环境描写,通常有两种方式出现:一是环境描写手法和作用相结合,二是描写的环境特点和作用相结合。
重点是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环境描写作用(意图)题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1.突出季节特征,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反映、暗示社会环境,营造氛围,渲染、烘托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2.烘托心情,映衬人物形象,表现人物身份、地位、心理、性格等,暗示人物心理转变,象征、暗示人物命运,揭示人物命运的必然性,为下文刻画人物作铺垫。
3.换转或展开情节,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铺垫,设置、制造悬念,产生波澜,激发阅读兴趣,前后多次描写,成为情节发展的线索。
4.表达、寄托、象征、暗示、揭示主题,丰富、深化主旨。
温馨提示:联系段落位置环境描写所处的段落位置不同,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也会有所区别。
比如首段的环境描写大致能起到交代地点、渲染气氛、明确基调等作用,处在文本中间的环境描写大致能起到承上启下、转换情节等作用,处在末段的环境描写大致能起到呼应前文、营造余韵等作用。
二、环境描写技巧(手法)题环境描写的常见技巧主要有:1.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白描(粗笔勾勒,突出特征),细描(精雕细刻、浓墨重彩)。
2.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明暗对比,色彩搭配,渲染、衬托、烘托。
3.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来描写。
4.选取某某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描写等等。
从写景角度看,有:1.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形、声、色角度)。
2.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仰视、俯视、平视。
3.写景顺序——分层写景(由远及近,由近到远;由高及低,由低及高;由内及外,由外及内等等)。
三、环境描写赏析题要回答这种题目,需要掌握环境描写的技巧(手法)、特点(二或四字形容词)、表达效果和作用。
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模式
高考小说阅读“作用”题答题模式步骤:三+三1.主题2.人物3.情节4.结构5.手法(不含结构)6.读者前三点是最重要的,后三点作为一种补充。
结构、手法都是服务于前三点的,读者角度是说作品带给读者的感受,针对题目提供的对象而言,读者有什么感受就可以写什么感受。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方法概括性很强,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文本来分析,我们也会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提醒大家其中的难点,帮助大家尽快掌握。
1. 情节角度:(1)预示情节的走向(或者具体的进展)分析:要把怎么预示的讲清楚,不能胡蒙乱猜,“凑”答案。
(2)一个关键的情节会推动后面情节的发展如果是结尾,看结尾情节与前文的关联性:与前文的内容/伏笔照应,使情节连贯/基调一致/结构严谨。
陡生波澜,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震撼人心。
线索:贯穿全篇;突出人物、主题;使情节紧凑、简洁。
伏笔:情节发展更加自然、合理,令人信服。
照应:情节发展连贯,自然,合理;结构严谨。
铺垫:为高潮的到来,做好准备,积蓄气势;突出人物、主题。
2. 人物角度:是否符合人物性格特征及其发展变化的轨迹;刻画/突出人物……性格。
3.手法角度扬抑:使情节曲折多变、跌宕起伏;有利于突出人物特点、品质;突出主题。
对比:形成反差;突出人物、环境、主题。
衬托:情节更加生动;突出人物、主题。
突转:产生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突出人物、主题。
戛然而止:留下想象的空间;使读者回味、思考。
注:手法角度的作用都要联系人物、主题,这和单独的人物、主题角度有重叠,大家在具体答题时,要酌情选择,保证答题内容清晰全面,不要重复。
4. 主题角度:是否有利于点题/突出、深化主题/卒章显志+结合内容具体分析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5. 情感角度:出人意料的结尾:结构上,使故事陡生波澜,表现手法上,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内容上,突出人物形象,深化主题。
表达效果上,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令人伤感的结尾:(与……形成强烈的对比)震撼人心,有极大的感染力;令人喜悦的结尾:符合主人公意愿,给人以愉悦、和谐之感。
高三语文小说题型总结归纳
高三语文小说题型总结归纳高三学习阶段是学生们备战高考的关键时期,其中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考试中小说题型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小说题型,下面将对高三语文小说题型进行总结归纳,并提供一些处理小说题型的技巧和方法。
一、描写细节题型在小说中,描写细节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这类题型,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处理:1.注意收集关键细节。
阅读小说时,要注意收集关键细节,包括人物的动作、语言,环境的描写,情节的展开等。
这些细节往往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把握故事的发展。
2.注重人物形象描写。
人物形象是小说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要注意收集人物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等方面的描写,通过这些描写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3.关注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小说中营造氛围和情节发展的重要手段,要注意收集环境的描写,包括时间、地点、气氛等,通过环境描写来理解小说中的情节和主题。
二、情节分析题型情节分析题型要求我们深入理解小说的情节发展和转折,下面是一些建议:1.抓住故事的起承转合。
阅读小说时要留意故事的起承转合,特别是转折点和高潮部分,通过抓住故事的关键情节和发展轨迹来理解整个故事的主题和意义。
2.注意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
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往往与情节的展开息息相关,要注重分析人物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等关系,理解这些关系如何推动故事的发展。
3.思考故事的意义与价值。
小说所揭示的故事往往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观,要思考故事背后的信息和启示,从中汲取对生活的思考和启发。
三、主题思考题型主题思考题型是对整个小说的把握和理解,以下是处理此类题型的方法:1.抓住小说的核心主题。
小说中往往有一个或多个核心主题,要通过阅读和思考,抓住小说的核心主题,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意图。
2.运用细节支持观点。
在回答主题思考题时,要运用小说中的细节来支持自己的观点,通过举例和引用文本,加强论证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3.结合背景知识思考。
对于一些抽象的主题,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背景知识和生活经验来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小说的含义。
高考小说阅读常见题型解题技巧及实例
高考小说阅读常见题型解题( 一) 把握故事情节1.分析情节的技法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住场面;② 寻找线索;③理清小说的结构。
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两点:①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
②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
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1) 情节的作用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②设置悬念,弓I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③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④照应前文。
⑤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⑥刻画人物性格。
⑦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2) 情节的特点A.情节安排评价: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
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
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如《XX》,先写XX的死,然后再写XX 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
作用是制造悬念。
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式、喜剧式等。
⑤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如《药》中的“人血馒头”、XX》中的“我”等。
B.情节安排基本技巧:①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②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③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 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④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补充叙述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⑤XX: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高考小说阅读题知识点
高考小说阅读题知识点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小说阅读题在语文考试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许多学生对于小说阅读题感到无从下手,因此在备考过程中应该提前了解一些相关知识点,以便在考试中更好地应对。
一、小说的基本概念小说是一种虚构的叙事文学作品,通常以具体的人物、时间、地点为背景,通过情节的展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意图。
小说可以分为现实主义小说、自然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等多种类型。
二、小说的核心元素小说的核心元素包括人物、情节、环境和主题。
其中,人物是小说最基本的要素,可以分为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和形象人物。
情节则是小说发展的线索,它包括起承转合、冲突和高潮等要素。
环境则是指小说的时间、地点和社会背景等。
而主题则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整个小说的灵魂。
三、小说的叙事结构小说的叙事结构是指作者通过情节的安排和表述方式来组织整个故事。
常见的叙事结构有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和环状结构。
线性结构是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的,故事发展比较直线;非线性结构则是通过倒叙、交叉等手法来展示,给人一种跳跃感;而环状结构则是在起承转合之后再次回到起点,呼应故事的主题。
四、小说的文学手法小说中常见的文学手法有描写、对话、独白、比喻、夸张等。
描写是小说中最常用的手法之一,通过对人物、环境等的描绘,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对话是人物之间的交流方式,可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思想。
独白则是人物内心的表达,可以深入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
比喻和夸张则是通过夸张或类比的手法来丰富作品的表现力。
五、解读小说的方法在解读小说时,可以采取多种方法。
首先,要了解作者的背景和写作意图,分析作品的社会、时代背景,以及作者对这些背景的态度。
其次,要注意主题的呈现方式,通过分析作品的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来把握作品的核心思想。
此外,还要注意作品的文学特点,例如语言运用、形象描写等,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作品。
综上所述,高考小说阅读题是语文考试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备考时学生应该适当关注相关知识点。
高考小说阅读常见习题型解习题技巧及实例
高考小说阅读常见习题型解习题技巧及实例阅读理解试习题主要用来测试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
有的采用一个句子,有的采用一段文章或整篇文章。
内容广泛,习题材各异。
以习题目的难易程度分析,人们常常把它们分为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
所谓表层理解就是对文中的客观事实的感知和记忆,深层理解是根据文中的客观事实,在认真思考后进行逻辑推理、总结归纳或概括,得出结论,或从上下文、字里行间悟出文中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而可能存在的和必然的结果来。
以习题材或体裁论,大致有下述几种:(1)记叙文(故事、人物小传、新闻报导、史地知识介绍等)。
(2)说明文(科普文章、说明书等)。
(3)论说文(有关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的阐述)。
(4)应用文(书信、广告、通知等)。
做阅读理解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判断出所给文章的类别,根据各类文章的性质,在开始阅读后有意识地着重去掌握和记住某些关键的内容和词汇。
这样既抓住了要害,又节省了时间,避免了在若干细节及无关全局的问习题上纠缠,重点初中阶段,碰到的主要是记叙文。
假如是故事或传记,就应特别注意找出主要人物、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情节以及最后结局。
故事传记主要是叙述主人公的主要特征,他与其他重要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应同时记住。
新闻报导、史地知识介绍,往往是一人一事地介绍,比故事、传记要简单,但也离不开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对于上述要求它们同样适用。
而新闻报导特别强调时间性、准确性,因此要搞清时间、地点和数字。
2.解习题时不要边看问习题边从文中查找答案,因为用这种方法难以提高阅读理解的效果,尤其是对于深层理解的文章。
应阅读全文,了解全文的概貌。
看完后,应记住文章的要点,重要的结论以及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考试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
3.要注意找出主习题句,利用主习题句来查找有关信息。
一般说来,阐述性较强的文章或说明文,每一段或相关的几段里总有一句话是主习题句。
高考教学小说阅读各类题型总结规范答题技巧
高考小说阅读各种题型规范答题技巧【第一部分环境类题型】小说中的环境包含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指自然界的光景,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丛林旷野等,自然环境描绘又称为光景描绘。
社会环境: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应社会、时代特点的建筑、场所、摆设等光景以及风俗风气等;广义社会环境是指必定的历史期间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从历年高考题来看,重点考察自然环境描绘。
详细考察内容有: 1、环境描绘的作用(企图)。
2、环境描绘的特点。
3 、环境描绘的手法。
4 、环境描绘的寓意。
5、环境描绘的赏析。
往常以以下两种方式出现,一是描绘手法和作用相联合,二是描绘的环境特点和作用相联合。
重点是剖析环境描绘的作用。
一、环境描绘作用(企图)题环境描绘的作用,整体上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虑:1、环境自己: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址、背景;②示意社会环境;③创建氛围,衬着氛围,确立基调。
2、人物方面:①衬托心情;②表现身份、地位、性格等;③示意命运。
3、情节方面:①示意或推进情节的发展;②为后边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或制造悬念;③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
4、主题方面:①表达、寄望、示意、揭露主题;②丰富、深入要旨。
答题常用术语:1、社会环境的作用:(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2)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3)揭露社会关系;(4)交待人物身份,表现(影响、决定)人物性格;(5)提示社会实质,提示主题。
2、自然环境的作用:(1)突出季节特点;(2)表现地区风光;( 3)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址、背景;( 4)衬着、创建、衬托氛围或氛围;(5)增添或和缓紧张的氛围;( 6)确立感情基调;(7)反应、示意社会环境;(8)换转或睁开情节,推进情节发展;(9)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10)前后多次描绘,成为行文线索;( 11)为下文刻画人物作铺垫;( 12)衬托、映托人物形象;( 13)表现人物心理、性格;( 14)示意人物心理转变;( 15)象征、示意人物命运;( 16)揭露人物命运的必定性;( 17)表达、寄望、象征、示意、揭露主题;(18)丰富、深入要旨;( 19)设置悬念,产生波涛,激发阅读兴趣。
近五年全国各地高考小说阅读题型分析
小说阅读专项训练一字形良莠不齐秀坐收渔利鱼向隅而泣偶缘木求鱼沿戒骄戒躁燥再接再厉在满载而归栽以身作则责沾沾自喜占明火执仗杖乌烟瘴气障昭然若揭招动辄得咎辙饮鸩止渴鸠旁征博引证支离破碎枝趾高气扬指炙手可热灸鳞次栉比节闲情逸致志衷心感谢中莫衷一是钟一见钟情衷老态龙钟肿,摩肩接踵踪惴惴不安揣摇摇欲坠堕越俎代庖阻虚左一待座一、成语39 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40 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
41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
42 登堂入室学问技能达到更高的水平。
43 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
44 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
45 相敬如宾特指夫妻相敬相爱。
46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47 浮光掠影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48 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49 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
50 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
二、字音81、纰缪..()82、嫔.妃()83、一抔.土()84、蹊.径()85、强.人所难()86、逡.巡()87、襁.褓()88、休戚.相关()89、掮.客()90、跫.音()91、掉色.()92、追溯.()93、舢.板()94、渊薮.()95、作祟.()96、叨.咕()97、不祧.之祖()98、腼腆.()99、臀.部()100、繁文缛.节(),近五年全国各地高考小说阅读题型分析类型一:分析景物(环境)一、常见题型1.景物(环境)描写特点及作用。
2.景物描写的手法。
3.景物的寓意。
二、知识点汇总1.分析景物特点:景+特点+意境2.分析景物作用:(1)社会环境:①交待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②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③揭示社会关系;④交待人物身份,表现(影响、决定)人物性格;⑤提示社会本质,提示主题。
(2)自然环境: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②交往故事发生的时间,突出季节特征;③渲染营造烘托氛围,奠定感情基调,为下文刻画人物作铺垫;④换转或展开情节,为情节发展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⑤设置悬念,激趣,产生波澜;⑥烘托表现人物心理、性格,暗示人物心理转变,暗示人物命运;⑦景与人的映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高考小说阅读”题的五大类型
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情节安排的艺术技巧和特色的辨析鉴赏能力,对于这类题型的回答,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思考:
(一)线索的安排
1、结构全文的线索:人物、事物、事件、情感、时间、空间。
2、分析线索的特点:单线结构、双线结构。
A、双线结构:一明一暗,相互交织,双线必须由一个共同点来连接。
B、寻找途径:抓小说标题、抓小说中的中心词。
(二)情节安排的技巧
1、就全文看:一波三折。
作用: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就开头结尾看:首尾呼应。
作用:使小说结构紧密完整;
3、就开头看:
A、倒叙式。
作用: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B、设疑式。
作用: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思考,引出下文情节,突出人物形象,揭示小说的主题;
C、写景式。
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烘托人物心情;
4、就结尾看:
A、出人意料式结局(突转式结局/欧·亨利式结尾)。
作用: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生波澜;与前文的伏笔、铺垫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更好地突出、深化主题;
B、令人伤感的悲剧式结局。
作用: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更好地突出、深化主题;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C、令人喜悦的大团圆式结局。
作用: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美好人性,反映出人类追求美好的愿望;
D、留白式结局。
作用:故事情节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5、其他技巧特点,如误会、巧合、伏笔、照应、悬念、铺垫、对比、衬托、先抑后扬、先扬后抑等。
(三)情节结构安排(情节运行方式)
情节运行方式:
(1)基本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2)设置悬念(3)埋下伏笔(4)铺垫照应(5)摇摆:一波三折。
情节跌宕起伏,曲折生动。
(6)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出乎意料”说明情节发生突转,“情理之中”说明前文有伏笔、铺垫、照应。
(四)提问形式主要有:
1、小说关于某某情节安排很有特色,请作简要分析。
2、小说在情节构思上的艺术特色有哪些?请结合文本分析。
3、本文情节“构思精巧,扣人心弦”,请结合作品内容分析这一特点。
4、请简要赏析某某情节。
1、提问方式:文中某某是一个怎样(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答题格式一般为:①一个总括句(人物身份、特点)+分述性格特点型
2、提问方式:某某人物形象具有哪些(什么样的)特点或品质(精神、思
想等)?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分析。
2、小说题为“XX”,但写别的文字多,结合全文探究作者安排的理由。
(二)答题思路
①能否体现主题(体现主题的哪几方面)
②能否表达情感;(隐含哪几种情感)
③是不是线索;
④是不是简洁、醒目、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⑤是不是富有情趣或悬念,引人入胜。
⑥是不是意蕴丰富,富有双关义等。
⑦是不是这个题目有助于突出人物XX形象。
第五部分技巧类题型
艺术技巧的内容广泛,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安排、语言技巧等。
一、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五种。
(一)记叙(叙述)方式
1、顺叙:按时间、空间或内在逻辑顺序来写。
作用是使记叙有头有尾,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2、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叙叙述下去。
作用是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
2、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手法叫衬托。
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主体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分为两类:正衬和反衬。
3、对比: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
作用:突出对比物的鲜明特征,增强文章感染力,彰显主题。
对比与衬托的区分:(1)衬托有主、宾之分,陪衬事物是为被陪衬事物服务的,是为了突出被陪衬事物的。
对比是表明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是平行的并列关系,并无主、宾之分。
(2)衬托描写的是两个事物;对比可以是两个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
(3)衬托的表达效果主要在于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
对比的效果主要是用比较的方式提示事物的本质,使好的显得更好,使坏的显得更坏。
4、悬念:提出悬而未决的矛盾,引起读者注意。
作用:激发阅读兴趣,引发下文情节,推动情节发展。
5、照应:对后文对前文的内容作补充或加深,前文对将出现的内容作暗示,前后呼应,使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6、突转:也称陡转、突变,指剧情向相反方面的突然变化,即由逆境转入顺境,或由顺境转入逆境。
它是通过人物命运与内心感情的根本转变来加强戏剧性的一种技法。
7、伏笔: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
作用: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使情节发展合理,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
注意:有伏必有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