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

合集下载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

“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

一、基本信息十二五计划,也就是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它的时间段就是:2011-2015年。

“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

规划编制工作大体包括前期调研、编制起草、论证衔接、审批发布四个阶段。

在制定程序上,各部委省市区在2009年下半年初步完成本领域、本地区的规划统一汇总到国务院,编制全国的“十二五”规划,将在2010年下半年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讨论建议稿,而后提交2011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审议通过付诸实施。

二、规划进展综述2008年11月6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了新闻通气会,规划司司长李守信介绍开展“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工作的有关考虑。

李守信主要从三方面作了介绍。

前期研究意义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在即。

充分和扎实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搞好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中国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

因此,“十二五”规划将是中国妥善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五年规划,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

科学制定并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民主参与度,广泛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对重大问题形成共识,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对“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进行公开选聘研究单位。

每个五年规划的编制工作一般都要经过前期研究、形成基本思路、研究提出规划框架和起草规划草案几个阶段。

国务院:80个项目纳入“十二五”国家基本公共服务

国务院:80个项目纳入“十二五”国家基本公共服务

其 中,购买廉租住房可 以购买旧房 ,也可以购买新 的监督检查 ,确保完成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建设任
房。 务。
在完 成 当年廉 租 住房 保 障任 务 的前 提 下 , 同 经 级 财政 部 门批 准 , 以将 专 项 资 金用 于 购 买 、 建 、 可 新 5 8
《 意见 》 明确 提 出 , 励 民间 资本 参 与 开发 军 民 鼓 两 用技术 和产 品 , 与政府 组织 的军工 技术 转 民 军 参
作。 《 法 》 明确 ,中央补 助 廉 租住 房保 障专项 资 办 金 , 指 由 中央财政 设立 的用 于补 助财 政 困难 地 区 是 在 办理 方式 上实 行备 案制 。 营造 良好环 境方 面 ,意见 》指 出要 建 立 和完 善 《 军 民结 合公 共服 务平 台和 武器装 备 采 购信 息发 布 制
购 目录 、 由政 府集 中采购 机构 采购 的项 目, 不得 违 反 规定 自行 采购 或者 以化 整 为零 等方 式规 避 政府 集 中 采 购 。 府集 中采 购 机构 应 当建立健 全 管理 制度 , 政 缩 短 采 购 周期 , 高采 购效 率 , 提 降低 采 购 成 本 , 证采 保
体 规定 , 由国务 院财政 部 门会 同有 关 部 门制定 。 级 县 以上地 方人 民政 府公 务用 车主 管部 门负责 本级 政府
公 务用 车管 理工 作 ,指导 和监 督下 级政 府 公务 用车
管 理工 作 。政府各 部 门应 当严格 执 行公 务用 车 编制 建 国务院 : 府采购禁购奢侈 品或超标服 务 和 配备标 准 , 立健 全公 务用 车配 备更 新 管理 制度 , 政
预算 , 严格 控 制 “ 三公 经 费” 的规模 和 比例 。 府 各部 水 平 等 四个 方 面 ,提 出 了每一 项基 本公 共 服务 的 国 政 门应 当根据 工作 需要 和 机关 运行 经 费预 算 , 定 “ 制 三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体育规划内容解读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体育规划内容解读

民健身计 划纲要 ” 已经推行 了 l 7载 , 但 竞技体育 独 大、 群众 体育 处于 边 缘 地位 的局 面 依 然 没有 改 变 。在 群: 众体 育需求 日益提 升并 多元 发 展 的今 天 , 无 论 是 学 界 还是 广大 民众 对 于发 展 群 众体 育 的呼 声 日渐 高 涨 。 在 深化 政府 改革 , 推动 政 府 由“ 建设型政府” 向“ 服 务 型政府 ” 转变 的背 景 下 , 《 规划》 重 点 强 调群 众 体 育 的 基: 本公 共服 务地 位 , 对 深化 体育行 政 管理体 制改革 、 推 动 体育 转 型发展 、 促进 事 关 广 大 民众 身 心 健 康 的群 众 体 育发 展都有 着 重要 的指导 意义 。 2 . 2 体 现 了对公 平与效 率 的双层 考量 《 规划》 中体育规划部分体现 了对体育发展公平 与效率的双层考量。指 出: “ 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布局 、 场 馆建 设 、 设 备 配置 、 人员 配备 、 服务规 范等 具体 标准 , 由体育 总局 依法 会 同有 关部 门及 国家 标准化 行政 管理

凯, 等
《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 系“ 十二五” 规划》 体育规划内容解读
N o . 4 2 O 1 3
指出: “ 国家建 立公 共 文 化 体育 服 务 制度 , 保 障人 民群 众 … …体育 健 身 等权 益 ” 。“ 十二五” 时期 , 政 府 重 点 提供“ 向全 民免 费 开 放 基 层 公 共 文 化 体 育 设 施 、 为 城 乡居 民参加 全 民健 身活 动 提 供 免费 指 导 ” 两 大公 共 服 务。 1 . 1 体 育规 划 的重点 任务 《 规划 》 中确 立 了 体 育 基 本公 共 服 务 体 系 的重 点 任务 , 主 要 涉及 4大 任 务 : 1 )加 强 基层 公 共 体 育设 施 建设 , 建立 了群 众 体 育 发 展 的抓 手 。《 规划》 提出“ 加 强 基 层公 共体育 设 施建 设 。大力 推动 公共体 育设 施 向 社会 开放 , 健全 学 校等 企 事 业 单 位体 育 设 施 向公 众 开 放 的管理 制度 ” ; 2 ) 健 全 全 民健 身 组织 服 务 体 系 , 完善 群众体育发展平台。《 规划》 提出“ 全面实施全民健身 计划 , 健 全基层 全 民健 身组 织服务 体 系 , 扶 持社 区体 育 俱乐部 、 青 少年体育俱 乐部 和体育健 身站 ( 点) 等 建 设, 发展 壮大 社会 体育 指导 员 队伍 , 大 力 开展全 民健 身 志愿 服务 活 动” ; 3 ) 推广 面 向大众 的群 众性 体 育 活 动 , 突出群众体育的普惠性。《 规划》 提出“ 积极推广广播

十二五规划工作方案(2)

十二五规划工作方案(2)

十二五规划工作方案前言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当前和未来的方面都需要考虑到。

十二五规划作为过渡性规划,它的制定旨在继承和发扬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取得的成绩,同时坚持科学发展观,使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能够实现协调发展。

规划目标国家在未来5年的发展计划中,提出了以下的目标:•GDP年均增长率不低于7%•城镇化率达到50%•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能源和环境领域重点改革成效显著•教育卫生服务及社保制度进一步完善•农业农村发展成效明显这些目标是在综合考虑国内外环境之后,制定的一个科学的五年计划。

总体战略十二五规划将发展的道路确定在以节约型,环保型为主的新路上,将绿色发展作为本次规划的核心任务。

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以及社会、民生、文化和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

同时注重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优化经济增长方式,加强创新能力和扩大内需,推动稳定、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重点任务促进经济增长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主要重点是推动和深化产业结构调整。

规划将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

同时加强高技术产业和创新实力的培育,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拓展开放型经济。

在扩大内需方面,注重优化消费结构,发展文化、旅游业和服务业等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发挥中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促进地域协调发展和经济一体化。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关键的一环。

规划将建立和完善以知识和技术改变为核心的创新体系,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教育、科技和文化的人才资源投入。

此外,重视农村地区和农民发展,加大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增强可持续发展规划将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推进节能和绿色低碳的产业发展,提高水、土、空气和生态环境的质量,同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回收利用技术,建立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在社会方面,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加强文化、教育、卫生服务的普及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及主要内容精简3篇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及主要内容精简3篇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及主要内容精简第一篇:国家十二五规划-总体概述国家十二五规划是中国从2011年至2015年的重要发展纲领,主要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推进经济发展,促进人民福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该规划分为主要研究内容、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四个方面,涵盖了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

该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优化国民经济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保障与福利政策,提高保障居民生活质量的能力,增进社会公平和人民幸福感,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

总体来说,国家十二五规划是中国实现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战略,是加强国家治理和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

具体实施情况需要细化并按照设计目标逐步推进。

第二篇:国家十二五规划-经济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主要关注中国经济的现代化转型和升级,旨在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创新能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国民经济的区域协调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1. 建设创新驱动国家,实行科技进步和创新振兴战略。

2. 打造质量优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3. 改革经济体制,推进要素市场化,完善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市场化经营环境。

4. 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5. 推进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总的来说,该规划着重推动产业升级,以创新为驱动,以质量为核心,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国家十二五规划-社会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强调中国经济发展同步关注社会发展,旨在促进普惠社会建设,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福利和人生满意度。

具体措施包括:1.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保障低收入群体和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和发展。

2. 促进教育现代化,提升国民素质和综合素质教育。

3. 建设全民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4. 加强文化创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中华文化传承创新。

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的相关内容关键字:一、“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背景“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

"十二五"规划,必须根据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和国内发展的新要求,充分体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思想,反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

上述认识与要求,基本反映了"十二五"规划的宏观背景。

1、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世界经济大调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期。

专家预测,源于2007年下半年美国爆发的住房次级贷款危机而演化为百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目前仍处于蔓延加深阶段。

世界经济史上的经济周期规律表明,一次经济危机由爆发--加深--稳定--复苏,长者5-8年,短者3-5年,平均5年左右。

考虑到21世纪以来知识、技术、信息经济突飞猛进将极大地增强世界经济的自我修复和调整能力,这次经济危机的周期乐观估计也要持续3年左右。

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将会带来人口向城市的聚集,带来对自然资源的更多消耗,由此也带来资源环境的更大约束。

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改造传统产业,催生一批新兴产业,延伸产业链条,集约建设园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更为迫切。

从全国看,"十二五"期间我国人均GDP将由3000美元增加到6000美元,由此将产生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

通过分析研究世界发达国家工业化、非工业化发展历史进程、阶段性特征和发展规律,把握这个时期将会出现的新特征。

现在已出现端倪的有:全面小康社会的消费需求及少数富裕阶层的消费需求在升级,今年"十一"长假出现的旅游井喷现象说明,旅游休闲度假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与之相适应的是一批益居型生态城市正在兴起。

产业结构升级,体现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将会持续低、中端产业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梯次转移规律,也将出现局部反梯度现象;为提高企业竞争力,持续制造产业向资源型产业前向链接、商贸业向制造业链接、从而推进整体产业链延伸、产业空间聚集的产业集群规律。

十二五规划全文

十二五规划全文

十二五规划全文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从2011年开始实行,到2015年结束。

其目的在于指导国家的发展方向和政策,在经济、社会、环境、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制定实施计划,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等全面和持续的发展。

在经济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继续实现“两个转变”,即要从以投资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成以消费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同时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这包括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城镇化进程,优化经济增长布局等。

十二五规划还提出要通过扩大内需、促进产业升级和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来推动经济发展。

在社会方面,十二五规划强调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

其目标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全民福利水平的提高和基本公共服务的普及,包括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

政府还将继续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扩大就业机会,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营造和谐社会。

此外,十二五规划还将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加强文化产业和文化服务业的发展,推进全民文化素质提高。

在环境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

其中,重点是深化环保制度改革,加强环境监管,加快能源结构转型,推进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十二五规划还将加大投入,支持环保和生态建设的科技创新和示范工作,强化生态保护功能,加强环境治理,保护备受污染的土地和水源等。

在教育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实现全民受教育的目标,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注重教育质量和效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人才支撑。

政府将加大投入,改善和完善教育设施,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师资培训和选拔,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

在科技方面,十二五规划推动科技创新,特别是高端技术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

政府将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

总而言之,十二五规划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阶段,是新时代中国梦的落脚点。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及主要内容精简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及主要内容精简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及主要内容精简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是2011年至2015年中国经济和社会
发展的宏伟蓝图。

该规划的主要内容分为宏观经济、城乡发展、民生保障、资源环境、政治法律等五大方面。

一、宏观经济
实现宏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该计划的首要任务。

为此,中国将通过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等措施,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和低通胀率,维护国际平衡和和谐的国内经济发展。

二、城乡发展
中国继续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具体来说,是加强城市经济体系建设、推进农村改革、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工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三、民生保障
中国继续加强民生保障。

其中,提高就业、促进教育、
医疗体制改革、住房保障、社会保障、加强精神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四、资源环境
中国通过加强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等措施,加强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和利用。

同时,加强对全球气候变化反应的研究和应对,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环保合作等。

五、政治法律
中国将进一步深化司法、政治、社会等方面的改革,确
保稳定和谐的政治环境、公正有效的司法制度、廉洁高效的公共服务。

总体来说,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提出了在各个领域
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阶段性任务。

目标是建设一个相对先进、相对富裕、相对公平、相对幸福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这一目标,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团结和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建立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建立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建立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必要性所谓基本公共服务【1】,是指一定经济社会条件下,为了保障全体公民最基本的人权,全体公民都应公平、平等、普遍享有的公共服务,是诸多公共服务中具有保障性质和平等色彩的服务类型。

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基本公共服务是以公共资源为物质基础,保障全体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改善全体公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服务。

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指由各种保障公民生存、发展和追求幸福的基本公共服务组成的完整体系。

它不仅包括各项社会公共服务,还包括保障基本公共服务顺利有效实施的各项方针、政策、措施、办法等等。

“十二五”规划《纲要》【2】的一大亮点就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与“十一五”规划纲要相比,“十二五”规划纲要多一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而且是整个“十二五”规划中最长的一篇,在收入分配、就业、公共服务、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要求,由此可说明建立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性。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3】实施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专项规划,对于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保障社会和谐与公平正义,以及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根据政府提供服务的性质和类型来看,有四大领域可以划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之列:一是底线生存服务,主要目标是保障公民的生存权;二是公众发展服务,主要目标是保障公民的发展权;三是基本环境服务,主要目标是保障公民起码的日常生活和自由;四是基本安全服务,主要目标是保障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从这四大领域我们不难看出,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目的就在于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发展权、自由权等各项基本权益。

在我看来,在社会经济文明高度发达今天,这些基本权益是每个公民都应该拥有,而且不被任何个人、任何组织剥夺的权益;也是社会经济进步、文明进步、科技进步的前提。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研究确定促进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的政策措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研究确定促进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的政策措施。

会议指出,“十一五”时期,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由政府主导提供、旨在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框架初步形成。

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面向全体劳动者的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初步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由城镇向农村、由职工向居民扩展,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建设,公共文化设施逐步完善。

“十二五”时期,要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城乡、强化基层的原则,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加快建立健全符合国情、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

会议确定了以下主要任务:一是明确“十二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项目、重点任务和国家基本标准,在基本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基本社会服务、基本医疗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及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实施一批保障工程,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健全服务网络。

二是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健全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加大公共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和社会弱势群体倾斜力度,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基层,缩小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促进资源均衡配置、发展机会均等。

三是建立与经济发展和政府财力增长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增长机制,明确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健全财力保障机制,切实增强各级财政特别是县级财政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

解读我国“十二五”规划

解读我国“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建议》的制定过程“十二五”规划《建议》的制定过程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是统一全党认识、形成社会共识的过程:①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研究制定的②起草工作开始前在全党征求意见③起草过程中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④五中全会进行了认真审议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制定的,是指导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学习贯彻《建议》精神,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一五”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二个30年的收官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绩;“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站在更高起点向第三个30年迈进、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初始期,是第三个30年的第一个五年;在这个意义上说,“十二五”规划是第三个30年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具有起好步、打基础的重要意义。

一、“十二五”规划制定的背景(一)关于“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省略模糊页)2. 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和重大风险挑战的严峻性历史罕见重大自然灾害: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多经济社会发展挑战: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活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新中国成立60年和改革开放30年(省略模糊页)3.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胜利完成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人均GDP显著增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财政收入大幅增加、货物进出口额快速增加、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1. 基本判断: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上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国内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

2. 我国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经济总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人均国民收入将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人口结构变化加速,劳动供给从“无限供给”向“有限剩余转变”,老龄化来势迅猛;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农民工市民化迫切性大大增强,几千年农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结构将彻底改变;产业、技术、人才继续向少数条件好的区域集中的趋势将进一步强化,中西部地区的内需主导型经济区将初具规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快,对居住、健康、文化教育、生态产品的需求更加迫切,汽车社会到来;产能过剩显现、资源环境约束收紧、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加重;利益主体多元化以及不够公平的收入分配等,带来社会矛盾增多,社会事件频发,社会风险增大;以调整利益格局为特征的深化改革,以及保持社会稳定的难度明显加大。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完整)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完整)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目录序言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基本概念第二节规划范围第三节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主要目标第三章基本公共教育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四章劳动就业服务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五章社会保险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六章基本社会服务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七章基本医疗卫生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八章人口和计划生育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九章基本住房保障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政策第十章公共文化体育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十一章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十二章促进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一节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二节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十三章增强公共财政保障能力第一节明确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第二节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第三节健全财力保障机制第十四章创新供给模式第一节建立多元供给机制第二节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第三节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第十五章规划实施第一节明确责任分工第二节加强监督问责序言“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对于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于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有关要求编制,主要阐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明确基本范围、标准和工作重点,引导公共资源配置,是“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构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综合性、基础性和指导性文件,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整理版)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整理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目录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三章主要目标第四章政策导向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十三章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九篇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第五十八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第十五篇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五十九章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六十章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第十六篇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第六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第六十二章加强规划协调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什么是十二五规划

什么是十二五规划

什么是十二五规划1. 什么是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规划是中国政府制定的第十二个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它是指2011年至2015年期间中国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

十二五规划是中国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

2. 十二五规划的背景中国的五年规划制度始于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政府规划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每一个五年计划都具有特定的发展目标和政策导向,有助于推动国家的整体发展。

过去的十一个五年计划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中国快速崛起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成为了中国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

3. 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在经济增长、结构调整、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具体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目标:实现年均经济增长7%以上;•结构调整目标: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目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强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

4. 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内容十二五规划涵盖了多个领域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主要包括:•经济领域:推动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社会领域: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促进人民健康和福利;•环境领域:加强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减少污染排放和能源消耗;•农村领域: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和农村经济发展;•城市领域:推动城镇化进程,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城市环境建设。

5. 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为了确保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宏观经济政策:通过调控经济运行、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对外开放等手段来促进经济增长;•技术创新政策: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社会保障政策:加强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体系建设,提高老龄保障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环境保护政策:推动节能减排,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农村发展政策: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推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城市发展政策:推动城镇化进程,完善城市管理体系,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详细)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详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2.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3.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4.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5.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一节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

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目 录第一篇 转变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 发展环境第二章 指导思想第三章 主要目标第四章 政策导向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 转型升级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 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 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 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 营造环境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 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 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 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 绿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 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 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 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 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十三章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 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九篇 标本兼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 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 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 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 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 改革攻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第十二篇 互利共赢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 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 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 发展民主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 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 深化合作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第五十八章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 第十五篇 军民融合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五十九章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六十章 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第十六篇 强化实施 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第六十一章 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第六十二章 加强规划协调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十二五规划主要内容

十二五规划主要内容

十二五规划主要内容
十二五规划(2011-2015)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制定的一项长期发展计划,旨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实现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均衡发展,推动国家实现中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达到“分类指导,统筹发展”的目标。

一、经济发展
十二五期间,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结构性改革,使经济发展更加结构化、竞争化、创新化,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十一五增长七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5%左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要统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农业,发展绿色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科学发展、普惠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改革发展
要落实分类指导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展多种融资渠道,促进小微企业和新兴产业发展。

在改革中,实行第三次产业化,改善房地产市场体系,发展资源综合利用,推进金融改革和央行体制改革,完善税收、社会保障和就业制度,实行新型城镇化,促进法治建设。

三、社会发展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提高服务业质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同时,要加强科技创新,发展人力资源,加强教育体制和体制改革,促进环境保护,保护文物。

四、国际合作
要坚持互利共赢,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加强和发展对外合作,推动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一系列完善社会经济发展政策,以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它将成为中国发展历史上里程碑式的规划,为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意见。

基本公共服务跻身“十二五”单项规划

基本公共服务跻身“十二五”单项规划

为确保 基本公共 服务均 等化 的落实 , “ 十二 五 ” 期 间 将 研 究 制 定 基 本 公 共 服 务 评 估 监 督 机 制 ,研 究 制 定 基 本 公 共 服 务 综 合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有 望 把 基 本 公 共 服 务 数 量 和 质 量 指标 纳 入 政府 绩效 考 核 体 系 。 据 悉 , 目前 国家 发 改 委 在 基 本 公 共 服 务 领 域 财 政 支 出 方 面 的思 路 是 :保 证 基 本 公 共 服 务 预 算 支 出 增 长 幅 度 高 于


“ 这是首次把教育 、就业 、医疗 等各项基本公共 服务作
为 一个 体 系来 统 筹 考 虑 , 出 台 国家 层 面 的 规 划 。 国 家 发 改 ” 委 社 会 发 展 研 究 所 所 长 杨 宜 勇 认 为 ,相 比 以往 各 职 能 部 门 分 头 制 定 相 应 规 划 ,这 个 划》 有 利 于 政 策 之 问 的 配 合
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设落后 。 丁元竹指 出 ,县 乡政府 ”
往 往 是 基 本 公 共 服 务 的 直 接 提 供 者 ,而 在 基 本 公 共 服 务 领 域 普 遍 存 在 “ 权 上 移 、事 权 下 移 ” 的 问题 ,导 致 基 层 县 财
( 自 《 汉 晚 报 》 摘 武 )
∥~ ~ ~ 一 … … 一 ~ ~ ~ … 一 一~ 一 一 ~ ~ …
目前 ,国 家 发 改 委 社 会 司 正 制 定 《十 二 五 ” 完 善 基 “ 本公共服务体系规戈 ( 文 简 称 吼划》 。 下 )
( 自 《 市 经 济 网 》 摘 城 )
一 … ~ ~ … 一 ~ … ~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十二五行动纲要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十二五行动纲要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十二五行动纲要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一个国家和社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推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现代化,我国提出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十二五行动纲要,旨在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行动纲要的目标是通过推进标准化工作,构建权责明确、依法行政、公正高效、规范有序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纲要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首先,要加强社会管理标准化建设。

社会管理是指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以及其他有关方面通过组织和调动社会力量,对社会进行管理和服务的一种社会行为。

加强社会管理标准化建设,可以规范社会管理的各个环节,提高管理水平和效果。

纲要要求制定并完善社会管理相关标准,推动各地建立健全社会管理标准体系,提升社会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其次,要优化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

公共服务是指政府向社会提供的各类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交通、环境保护等。

优化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生活的需求。

纲要要求制定适应社会需求的公共服务标准,推动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

同时,要加强公共服务评估和监督,确保公共服务标准得到有效落实。

第三,要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能力建设。

标准化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础工作,而能力建设则是促进标准化工作的关键。

纲要要求加强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和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标准化意识和能力。

同时,要加强标准化专家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有高水平标准化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人才,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最后,要加强标准化与法治建设的结合。

法治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本原则,也是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

纲要要求加强标准化与法治建设的衔接,将制定的标准与法律法规相结合,确保标准化工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同时,要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法律监督,依法惩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标准化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
1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
目录
序言
第一章规划背景
第一节基本概念
第二节规划范围
第三节发展环境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
第二节主要目标
第三章基本公共教育
第一节重点任务
第二节基本标准
第三节保障工程
第四章劳动就业服务
第一节重点任务
第二节基本标准
第三节保障工程
2
第五章社会保险
第一节重点任务
第二节基本标准
第三节保障工程
第六章基本社会服务
第一节重点任务
第二节基本标准
第三节保障工程
第七章基本医疗卫生
第一节重点任务
第二节基本标准
第三节保障工程
第八章人口和计划生育
第一节重点任务
第二节基本标准
第三节保障工程
第九章基本住房保障
第一节重点任务
第二节基本标准
第三节保障政策
第十章公共文化体育
第一节重点任务
第二节基本标准
第三节保障工程
3
第十一章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
第一节重点任务
第二节基本标准
第三节保障工程
第十二章促进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一节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二节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十三章增强公共财政保障能力
第一节明确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
第二节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第三节健全财力保障机制
第十四章创新供给模式
第一节建立多元供给机制
第二节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第三节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第十五章规划实施
第一节明确责任分工
第二节加强监督问责
序言
”十二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对于推进以保障和改进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于切实
4
保障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有关要求编制,主要阐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明确基本范围、标准和工作重点,引导公共资源配置,是”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构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综合性、基础性和指导性文件,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规划背景
第一节基本概念
基本公共服务,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由政府主导提供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旨在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务。

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属于公民的权利,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责。

基本公共服务范围,一般包括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住房保障、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广义上还包括与人民生活环境紧密关联的交通、通信、公用设施、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公共服务,以及保障安全需要的公共安全、消费安全和国防安全等领域的公共服务。

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指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对基本公共服务活动所制定的技术和管理等规范。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全体公民都能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其核心是机会均等,而不是简单的平均化和无差异化。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指由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标准、资源配置、管理运行、供给方式以及绩效评价等所构成的系统性、整体性的制度安排。

第二节规划范围
5
6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为突出体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本规划的范围确定为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社会服务、医疗卫生、人口计生、住房保障、公共文化等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

”十二五”规划纲要还明确了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两个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重点任务,包括:行政村通公路和客运班车,城市建成区公共交通全覆盖;行政村通电,无电地区人口全部用上电;邮政服务做到乡乡设所、村村通邮;县县具备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和环境监测评估能力;保障城乡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等。

这些内容分别纳入综合交通运输、能源、邮政、环境保护等相关”十二五”专项规划中,不在本规划中予以阐述。

第三节 发展环境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建设,中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进。

”十一五”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公共教育体系日趋完备,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

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初步建立起面向全体劳动者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社会保险制度逐步由城镇向农村、由职工向居民扩展,
保障水
平逐步提高,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基本形成。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实施,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

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建设,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农村危房改造等为主要内容的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初步形成。

基本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广播电视全面覆盖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设施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

全民健身稳步推进。

公共服务财政投入显著增加。

从总体上看,中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框架已初步形成,人民群众上学、就业、就医、社会保障、文化生活等难点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可是,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依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基本公共服务的规模和质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农村、贫困地区和针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公共服务尚未得到充分保障;体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区域间制度设计不衔接,管理条块分割,资源配置不合理,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比较单一,基层政府财力与事权不匹配,以及监督问责缺位等问题较为突出。

必须深刻认识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不但难以保障发展成果惠及全民,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而且还会制约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时期,中国发展仍处于能够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加快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关键时期。

从需求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各类公共服务需求日趋旺盛。

从供给看,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财政收入不断增加,基本公共服务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

从体制环境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改革深入推进,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体制条件不断完善。

要牢牢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努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